钢筋等截面代换
钢筋等强度、等截面代换公式
![钢筋等强度、等截面代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69b75bf01dc281e53af0be.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b8344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7.png)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R2.R2≥n1.π.R1R1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1、一般的框架结构中的混凝土用量可以按“建筑面积*0.22”得出,即一个标准层的折算厚度在22cm左右;2、框架结构的含钢量暂按每m2含钢量60kg计(暂时不考虑影响各建筑物含钢量的因素):。
3、综合上面的数据:每立方混凝土的含钢量=1/0.22*60=273kg。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0.24*0.12*0.6)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0.37*0.12*0.6)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一个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 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 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一点不同观点: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 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5--0.7。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16c2215727a5e9856a617c.png)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M≤Mu=fyAs(ho-fyAs/2a1fcb)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vsv=1.25fyvAsvho/s, 所以,(1)、箍筋代换应满足:fyv2Asv2/s2≥fyv1Asv1/s1fyv2---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1---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v2---拟代换箍筋截面积Asv1---原设计箍筋截面积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vsb=0.8fyAsbsinαs,所以,(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fy2Asb2≥fy1Asb1fy2---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b2---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Asb1---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截面积当fy2Asb2<fy1Asb1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钢筋等截面代换
![钢筋等截面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32e2d4d8360cba1aa811daa4.png)
钢筋等截面代换1.箍筋间距代换¢8 @100用¢10间距为多少?¢8:0.00617×8²=0.3949¢10:0.00617×10²=0.6170.3949/0.1=0.617/x,x=0.156所以;¢10@1502.1梁钢筋代换3¢25是否可以用4¢22代换?0.00617×25²×3=11.56880.00617×22²×4=11.945111.9451 >11.5688 可以代换!2.2钢筋等强度代换(参考E盘>施工手册>550页)1、直径不同、强度不同代换(抗拉强度设计值:HPB235-210,HRB335-300,HRB-360)N=原设计根数*[原设计直径)² *抗拉强度设计值]/[(代换后钢筋直径)² *抗拉强度设计值]=多少根2、直径相同、强度不同N=原设计根数*[原设计抗拉强度]/[代换后抗拉强度设计值]= 多少根代换后钢筋间距=原设计间距*原设计根数/代换后的根数3.二次结构锚固过梁锚入构造柱内:20d不小于250mm构造柱搭接不小于35d,上下加密区不小于7004.角度换算sinα=对/斜=ΑΑ=sinˉ1A=角度cosα=邻/斜=BB=cosˉ1B=角度5.剪力墙内“丢柱”处理方案:1.在剪力墙内加设“梁点”梁截面、配筋同柱上部梁,加设梁俩边各伸出梁共宽的3北倍!2.植筋:植入深度为10d6.面积公式:圆面积:S=3.14R²圆周长:C=2*3.14R扇形面积:S=1/2LR扇形弧长:C=圆心角×R例:若扇形圆心角为30°,半径为2m,求弧长?因:30°占圆的1/12弧长=【2×3.14×1/12】×27.钢筋焊接单面焊:10d,双面焊:5d钢管:2.84kg/m木方:420kg/m³(400-800 kg/m³)8.红砖砌筑(1m³)532块/m³,0.23/m³砂浆M5: 水泥 40Kg 石灰膏 0.031 M7.5 水泥 49.7 K 0.025M10 水泥 59.1 Kg 0.017细沙:0.26 m³,水:0.17 m³钢筋下料单部位:页数。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1d459d18fc4ffe473368ab30.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7664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9.png)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表
一、钢筋等截面代换基本原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当施工现场缺乏设计所要求的钢筋规格时,可按等截面代换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其基本原理是保证代换前后钢筋的总截面面积相等,以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等要求。
二、等截面代换公式。
1. 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
- 当钢筋为同级别(例如都是HRB400级钢筋)时,代换公式为:
n_2=frac{n_1d_1^2}{d_2^2}
- 其中:
- n_1为原设计钢筋根数;
- d_1为原设计钢筋直径;
- n_2为代换后钢筋根数;
- d_2为代换后钢筋直径。
2. 不同级别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需考虑强度换算)
- 首先要知道钢筋的强度设计值,例如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1,HRB335级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_y2等。
- 代换公式为:n_2=frac{n_1d_1^2f_y1}{d_2^2f_y2}
- 这里:
- n_1、d_1含义同前;
- n_2、d_2含义同前;
- f_y1为原设计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 f_y2为代换后钢筋的强度设计值。
在进行钢筋等截面代换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配筋率等构造要求。
2. 对于重要的结构构件,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
钢筋代换方法及原则
![钢筋代换方法及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2a9ab960066f5335b81212f.png)
1、等截面代换比如说,小张去超市买了2把面条,每把1.2g,总共2.4kg。
回去以后感觉不合适,1.2g吃一顿吃不了,吃两顿不够,十分不方便。
3把0.8g加起来依然是2.4kg,这就叫等截面代换。
以下是揭秘时间,一根直径25mm的钢筋为什么能够用1根直径22毫米加1根直径12mm的钢筋代换呢?有一个事情必须说清楚,钢筋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这个圆形的横截面面积就叫做钢筋的截面积。
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然而更简便的方法是有人已经计算好了,全在这张表上:查表就知道,直径25mm钢筋截面积490.9,直径22mm钢筋截面积380.1,二者相差110.8直径12mm钢筋截面积113.1>110.8就这么简单!2、等强度代换假如说小张回去后感觉不应该买面条,面粉可以做面条,也可以做面包,还有很多东西,找到超市老板娘。
老板娘会怎么换呢?一个原则,只要钱一样就行。
这叫等强度代换。
钢筋也是一样,虽然都是钢筋,可是有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
上面这张表的第3列表示钢筋的强度不同。
比如说二级钢,一个平方毫米的强度是335,三级钢是400我们把钢筋横截面分成一个个的小方块,每个小方块是1个平方毫米。
那么它能承受的拉力,就是截面面积乘以强度。
等强度代换就是说,代换后的强度要大于代换前的强度。
3、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其实就是1点知道了啥叫等强度代换,我们来利用等强度代换省钱。
比如说,现浇板的钢筋,设计是直径8毫米,一级钢,间距100毫米。
这样绑扎太麻烦了,代换一下,直径20毫米,三级钢,间距1000毫米。
那么请问?现浇的楼板,1米远才放一根钢筋,会不会塌?肯定不行!那怎么办?其实钢筋混凝土设计国家都是有标准的,你是什么构件,最小配筋率多少,钢筋间距多少,梁的1排钢筋和2排钢筋受力差多少,等等等等都有设计规范的规定。
所以讲,任何钢筋的代换,必须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中,这一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执行。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47483bf46527d3240ce0ff.png)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n1.π.R1R1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1、一般的框架结构中的混凝土用量可以按“建筑面积*”得出,即一个标准层的折算厚度在22cm左右;2、框架结构的含钢量暂按每m2含钢量60kg计(暂时不考虑影响各建筑物含钢量的因素):。
3、综合上面的数据:每立方混凝土的含钢量=1/*60=273kg。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一个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方普通砂一点不同观点: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
![钢筋等截面代换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cf4162c8d376eeafaa319c.png)
代换后的钢筋截面积≥代换前的钢筋截面积。
n2.π.≥n1.π.R1R1n1——代换前钢筋的根数R1——代换前钢筋的半径n2——代换后钢筋的根数R2——代换后钢筋的半径只能是同级别的钢筋才能等面积代换,不同级别的钢筋还要满足等强度代换。
1、一般的框架结构中的混凝土用量可以按“建筑面积*”得出,即一个标准层的折算厚度在22cm左右;2、框架结构的含钢量暂按每m2含钢量60kg计(暂时不考虑影响各建筑物含钢量的因素):。
3、综合上面的数据:每立方混凝土的含钢量=1/*60=273kg。
12墙一个平方需要64块标准砖18墙一个平方需要96块标准砖24墙一个平方需要128块标准砖37墙一个平方需为192块标准砖49墙一个平方需为256块标准砖计算公式:单位立方米240墙砖用量1/**单位立方米370墙砖用量1/**空心24墙一个平方需要80多块标准砖一个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方普通砂一点不同观点:1、一般多层砌体住宅:钢筋25-30KG/m2,其中经济适用房为16--18KG/m2.2、一般多层砌体住宅,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
钢筋等强度、等截面代换公式
![钢筋等强度、等截面代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69b75bf01dc281e53af0be.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整理)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整理)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5197aa9a9e31433238689356.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等截面代换
![钢筋等截面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9fd6c71e6bd97f192279e9e0.png)
二是设计原先同意,现在不同意了,为什么,我想原因我不知道,你是知道的,从这点来看,可能责任是你方的
三是,受力上是没有问题的,质量也是没有问题的,监理同意就可以了。
又如上,原来支座负筋8根25 3/3/2,两根通长筋就好,改为20的话是13根,就算为5/5/3吧,则通长筋你打算拉通几根?还是两个20的吗?那就不行了,应该是四根20的;
又比如地下室侧墙钢筋,你换了后强度可能是够了,但它是裂缝控制的,很可能同样的钢筋,换过之后就裂缝了;
这都是特殊情况,胡说八道的,哈哈,吓唬人的,混积分的,其实没甚么,当我没说,呵呵
代换要看地方的,有时候还真不是简单的代换的;
比如原来设计梁250x400宽梁,上部放4根20,下排再放2根20;加起来6根20=1885;你换成25的同级钢筋,4根25=1963,看起来是大了,偏安全,但你上面一排只能放3根25的,放四根就放不下,是吧,那施工的有可能就不一定知道,挤一挤就放下去了,实际上设计规范就不允许的,这可能就要调整钢筋,或者放成3/1形式,不太好放;
又比如原来梁筋10根25 4/4/2(4910)的钢筋,你要换成20的是几根?16根(5027),你能摆放成5/5/4/2吗?其实是不行的,规范规定第三排钢筋开始只能是上面两排的一半,第三排不能放4根,只能放2根;那放成5/5/2/2/2,你觉得行?对不起,其实也不好,钢筋的形心靠梁中心了,计算是的钢筋至外表面的距离其实就不是65了,应该多一点;这样一来,则配筋有可能要加大了;
兄弟,以后要学会保护自己,在代换之前要先发函给设计、业主签字。
还要记得签证
看楼主的描述,钢筋多的和差的也不多(再次进货有困难是忽悠人的吧),就算了呗;小截面钢筋替换大截面的,理论上没问题,但用钢量会增加;大截面钢筋替换小截面钢筋要小心,可能裂缝会有问题,需要设计重新复核,而且用钢量同样会增加。。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d74b565de518964bcf847cbc.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1)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1)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Ⅰ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Ⅱ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2)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Ⅰ级钢),若用圆22(Ⅱ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详解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详解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ea976af0c77da26925c5b09a.png)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详解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 =0.617*D厘米(kg/m)直径平方用厘米,系数0.617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Ⅰ级钢 2.4
Ⅱ级钢 3.4
Ⅲ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
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
(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
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
[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
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
![钢筋等截面代换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782bd056f1aff00bfd51e6b.png)
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M ≤ Mu=fyAs(ho-fyAs/2a1fcb) 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 取 1.0. 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 ≥ fy1As1(ho1-fy1As1/2fcb)fy2--- 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 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 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 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 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 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 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1.砼组成: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其中: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vsv=1.25fyvAsvho/s, 所以,(1)、箍筋代换应满足:fyv2Asv2/s2 ≥ fyv1Asv1/s1fyv2--- 拟代箍筋换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1--- 原设计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v2--- 拟代换箍筋截面积Asv1--- 原设计箍筋截面积s2---拟代换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s1---原设计箍筋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弯起钢筋所能承载的剪力为:vsb=0.8fyAsbsin α s,所以,(2)、弯起钢筋代换后应满足:fy2Asb2 ≥ fy1Asb1fy2--- 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 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b2--- 同一弯起平面内拟代换弯起钢筋的截面积Asb1--- 同一弯起平面内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截面当fy2Asb2 < fy1Asb1 时,即拟代换弯起钢筋抗力小于原设计弯起钢筋的抗力时,可通过适当增强箍筋的方法补强。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144914318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144914318](https://img.taocdn.com/s3/m/3a05fca6d4d8d15abe234e28.png)
n2=50×210/300=35根,间距=120×50/35=171.4取170mm
[例2] 今有一根400mm宽的现浇混凝土梁,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共计9根,分二排布置,底排为7根,上排为2根。现拟改用HRB400级 25钢筋,求所需 25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引起的问题:高强钢筋延性较低强钢筋差,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
适应情况:对板、基础等,或其它不需考虑抗震要求的构件,可适用此法。
这两种钢筋代换的方法,都会改变原设计拟定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值,必须经原设计同意,方可进行。
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是235和335N/mm2
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是210和300N/mm2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144914318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理论重量:
理论重量=0.00617*d^2(kg/m)
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级钢 2.4 ? 级钢 3.4 ? 级钢 3.8
(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
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
3(9(4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 钢筋代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都各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等面积代换,一般是钢筋强度等级不变,改变钢筋直径,相应地,钢筋根数也跟着改变。多见于购买不到指定直径钢筋的情况;或设计图纸钢筋种类太多,适当归并钢筋种类。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29f2d439b7360b4c2e3f6428.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 级钢 2.4? 级钢 3.4? 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 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2)按理论重量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根数[例]某设计配筋为10根圆10,拟用圆8代换,代换后应是多少根,代换钢筋根数=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数代换时,一定要注意构造要求。
(3)等强度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与代换钢筋的规格(直径)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质(设计强度)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间距(mm)[例]原设计圆10间距180mm(?级钢),现采用圆8代换(?级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3.4)/(0.617*2.4)*180=163(mm)(4)按强度代换钢筋根数:适用于设计采用根数配筋时,计算公式如下:代换钢筋根数?(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强度系数)/(代换钢筋理论重量/代换钢筋强度系数)*原设计根数[例]原设计采用4根圆25(?级钢),若用圆22(?级钢)代换钢筋,需要几根, 代换钢筋根数=(3.85*2.4)/(2.98*3.4)*4=3.65,取定4根钢筋代换计算公式一、抗弯承载力(强度)验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为:M?Mu=fyAs(ho-fyAs/2a1fcb)当砼强度等级超过C50,a1取1.0.钢筋代换后的截面强度: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fy2---拟代换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1---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As2---拟代换钢筋的截面面积As1---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ho2---拟代换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o1---原设计钢筋合力作用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b---构件截面宽度二、钢筋代换抗剪承载力(强度)验算:钢筋砼受弯构件,当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αs---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构件纵向轴向的夹角,一般取αs=45?,当梁截面较高时取αs=60?即钢筋砼受弯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砼承担的剪力;2、箍筋承担的剪力;3、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https://img.taocdn.com/s3/m/39d3f92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79.png)
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一)中小钢筋等截面及等强度代换钢筋理论重量:理论重量=0.00617*d^2(kg/m)强度系数(设计强度):Ⅰ级钢 2.4Ⅱ级钢 3.4Ⅲ级钢 3.8(1)等截面代换:一般指原设计钢筋和代换钢筋的材质(设计强度)相同,但直径不同时的代换,其计算公式为:代换钢筋间距=(代换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钢筋理论重量)*原设计间距[例]某设计采用了圆10钢筋,间距180mm配筋,因圆10钢筋无货,拟用圆8代换,代换钢筋的间距应是多少?代换钢筋间距=0.395/0.617*180=115(mm).........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是,可按钢筋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即不同钢号的钢筋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即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代换前的钢筋强度;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即同钢号的钢筋按钢筋面积相等的原则代换;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进行雷锋宽度或挠度验算;4、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构造要求和设计中提出的特殊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要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的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级光圆钢筋代替二级带肋钢筋;(2)、钢筋替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不应过大,以免构件受力不匀;(4)、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与斜截面的强度;(5)、偏心受压构件分别代换;(6)、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如以小直径钢筋代换大直径钢筋,强度等级低的钢筋代换强度等级高的钢筋,则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质量验收要求】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等截面代换
1.箍筋间距代换
¢8 @100用¢10间距为多少?
¢8:0.00617×8²=0.3949
¢10:0.00617×10²=0.617
0.3949/0.1=0.617/x,x=0.156
所以;¢10@150
2.1梁钢筋代换
3¢25是否可以用4¢22代换?
0.00617×25²×3=11.5688
0.00617×22²×4=11.9451
11.9451 >11.5688 可以代换!2.2钢筋等强度代换(参考E盘>施工手册>550页)
1、直径不同、强度不同代换(抗拉强度设计值:HPB235-210,
HRB335-300,HRB-360)
N=原设计根数*[原设计直径)² *抗拉强度设计值]/[(代换后钢筋直径)² *抗拉强度设计值]=多少根
2、直径相同、强度不同
N=原设计根数*[原设计抗拉强度]/[代换后抗拉强度设计值]= 多少根
代换后钢筋间距=原设计间距*原设计根数/代换后的根数
3.二次结构锚固
过梁锚入构造柱内:20d不小于250mm
构造柱搭接不小于35d,上下加密区不小于700
4.角度换算
sinα=对/斜=Α
Α=sinˉ1A=角度
cosα=邻/斜=B
B=cosˉ1B=角度
5.剪力墙内“丢柱”处理方案:
1.在剪力墙内加设“梁点”梁截面、配筋同柱上部梁,加设梁俩边各伸出梁共宽的3北倍!
2.植筋:植入深度为10d
6.面积公式:
圆面积:S=3.14R²
圆周长:C=2*3.14R
扇形面积:S=1/2LR
扇形弧长:C=圆心角×R
例:若扇形圆心角为30°,半径为2m,求弧长?
因:30°占圆的1/12
弧长=【2×3.14×1/12】×2
7.钢筋焊接
单面焊:10d,双面焊:5d
钢管:2.84kg/m
木方:420kg/m³(400-800 kg/m³)
8.红砖砌筑(1m³)
532块/m³,0.23/m³砂浆
M5: 水泥 40Kg 石灰膏 0.031 M7.5 水泥 49.7 K 0.025
M10 水泥 59.1 Kg 0.017
细沙:0.26 m³,水:0.17 m³
钢筋下料单
部位: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