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第一章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概述
第一节农村生态概述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握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重点: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农业生态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讨论;多媒体。
课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一生态学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内容包括:一定地区内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生活史及空间分布;该地区营养物质和水等非生命物质的质量和分布;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土壤等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
二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概括地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 4 个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6 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50 年代)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理论生态学根据生物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层次;根据生物类群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可进一步分为哺乳动物生态学、鸟类生态学、鱼类生态学、昆虫生态学等;依据生物栖息地可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太空生态学等。
应用生态学则包括: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古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四农业生态学的产生,内容,特点,应用。
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利用生物与资源环境形成人类所需农产品的过程,是利用、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个生态过程。这种生态关系从农业生产开始之时就已被重视,在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的各种农书均有记载。
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等。
农业生态学的特点农业生态学着重从宏观方面研究农业生产,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实用性。(2)交叉综合性。(3)研究统一性。(4)宏观层次性。
农业生态学的应用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
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农业生态学已广泛应用于农业评价、农业区划、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系统设计、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而且正随着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拓宽。
1.2环境保护概述
自学目标: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及内容,世界环境纪念日的相关内容。自学重点:环境保护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内容。
课时数:4课时
自学内容:
一环境保护的含义
二环境保护工作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三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可划分四个时期:
四农业环境保护的含义
五世界环境纪念日
第 2 章农业生态系统
2.1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系统的概念、性质和调控类型;
教学重点: 系统的性质,系统的调控,系统的类型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
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二系统的性质
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表现为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2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和空间位置排列关系。
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又称系统的整合效应。
三系统的调控
系统的调控是指调节组成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条件和功能,以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从低效向高效发展的模式,它存在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在系统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和完善运行体制的调节作用
系统调控的基础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系统的调控主要把握以下三个特征:
1联系性特征。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其中一个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
.
2.动态性特征. 系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并因此发挥其资源优化与调节功能。
3.客观性特征.系统调控只能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发挥作用,若无这种条件,其作用就不能发挥。
四系统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机械系统与生命系统
机械系统是指系统中的所有组分都是无生命的成分,又称物理系统。机械系统内不存
在生物组分,或不具备生命现象。如一座大楼就是一个机械系统。
生命系统是指系统中存在生命活动或具有生物组分。生命系统往往是由生物与环境两大部分构成的。
2.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内外存在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的交流,即存在外界输入和对外输出的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不存在外界输入和对外输出的系统。实际上绝对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在封闭系统中,输出的部分作为输入返回系统,被称为反馈。
2.2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类型,结构及功能。
教学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类型,结构及功能。
课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综合体。简言之,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
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部分: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按功能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1.非生物组分(环境组分)
(1)太阳辐射。是指来自太阳的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源。
(2)大气。空气是最重要的气体,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与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密切,氮气与生物固氮有关。
(3)水。环境中的水可能以湖泊、溪流、海洋、地下水和降水等显而易见的形式存在。
(4)土壤。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环境组分,不仅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储藏库,同时也是支持陆生植物最重要的基质和众多微生物、动物的栖息地。
(5)有机物质。主要是来源于生物残体、排泄物及植物根系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