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合集下载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成才之路】高中地理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课件 湘教版必修1
(2)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3)关键词法掌握矿物概念 ①矿物是“岩石圈中”的化学物质,以区别于大气或生 物体中的化学物质; ②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以区别于人 工合成的; ③是“天然化合物或单质”,以区别于混合物。例如土 壤、铝合金不是矿物。
知识点 2 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 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按照成因,岩石可分成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 和变质岩三大类。其形成、特点如下表所示:
【答案】 (1)C (2)D (3)C
【例 4】 (2011·唐山高一 11 月月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 循环示意图”,其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1)~(2) 题。
(1)2008 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
同属( )
【答案】 (1)D (2)A
随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011·河南学业水平测试)读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数码代表沉积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字母代表变质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本题通过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考查对岩石 种类的认识和对导致岩石间相互转化的作用力的理解,图中 的①是由高温熔化作用形成的,所以其是岩浆;②由①形成, 所以其是岩浆岩;③由外力作用形成,所以其是沉积岩;④ 由变质作用形成,所以其是变质岩。图中的a指向变质岩, 为变质作用;b指向沉积岩,为外力作用;c、d指向岩浆, 为高温熔化作用。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 3 地质循环 (1)概念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 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_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岩浆岩的成因 特征
岩浆
压 力
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岩
地下
侵入型: 侵入型:花岗岩 喷出型: 喷出型:玄武岩
地表
花岗岩(granite) 花岗岩
玄武岩(basalt) 玄武岩
无孔隙,致密、结晶颗 无孔隙,致密、 粒大
孔隙大, 孔隙大,疏松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特征比较:两种岩石在结构上的差别 结构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 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读图回答 题 2、 2、古生物进入并 成为岩石中化石 的地质环境和过 程是: 程是: A A.Ⅰ—① Ⅰ ① B.Ⅱ—③ Ⅱ ③ C.Ⅲ—⑤ Ⅲ ⑤ D.⑥—Ⅰ ⑥ Ⅰ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地壳的物质组成,三大岩石的概念、形成条件、 特征、 地壳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地壳物质的相互转化条件、过程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 概念: 矿产: 存在形式: 分类 2、岩石 概念: 分类及成因: 二、地壳物质循环: 岩石的相互转化
页岩
砂岩
砾岩
变质岩的成因特征
高温高压 已成岩石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花岗岩 页岩 砂岩
大理岩 片麻岩 板岩 石英岩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部位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部位是石灰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与岩浆的交界处。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高压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由岩石组成,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组成地壳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

岩石圈: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外壳,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

一 地壳物质组成(二)矿物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的化学元素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2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成、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元。

它是组成地壳物质的最基本单元。

如盐、石墨、石英、铁矿石等。

矿产:在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

它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 矿物形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固态。

最多的是:石英。

4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

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二)岩石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按照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

A 岩浆岩喷出地表 喷出型岩浆岩(火成岩) 如:玄武岩沿地壳薄弱地带 侵入地壳上部 侵入型岩浆岩 如:花岗岩 B 1、形成过程: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沉积岩2、沉积岩按沉积物分: 颗粒由大到小分有 —— 砾岩、砂岩、页岩等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是石灰岩。

3、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性、含有化石)岩层和化石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①可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 ②还可重塑古地理环境C 变质岩例如:石灰岩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砂岩→石英岩二、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文电子版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截至20世纪末,确认的天然矿物超过3000种,矿产约150种。

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天然气是我们最熟悉的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见的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

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通常,我们把矿物分成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大类。

常见的金属矿物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金属矿可进一步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在非金属矿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不同矿物,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和条痕等多不相同。

如石英晶体呈透明的六棱柱,两端为六棱锥状;食盐(氯化钠)的晶体多为透明的正方体;方解石常为无色透明的斜方六面体。

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可以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图2-1 石英图2-2 金刚石图2-3 方解石表2—1 莫氏硬度计(鉴别矿物的相对硬度等级)简表矿物名称等级简要说明滑石 1 多为乳白色块状,指甲能轻易在其上划出痕迹石膏 2 多呈白色束状集合性晶体,指甲能较轻易地刻划出痕迹方解石 3 多为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指甲划不出痕迹,曲别针可以划出痕迹萤石 4 常为多种颜色的半透明晶体,小刀可以轻易地划出痕迹磷灰石 5 小刀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长石 6 一般小刀很难刻划,但玻璃可以在其上刻划出痕迹石英7 能够在玻璃和普通钢铁上刻划出痕迹黄玉8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石英上刻划出痕迹刚玉9 多为晶体,宝物类矿物,能够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金刚石10 自然界最硬的矿物,宝石,能在所有物体上刻划出痕迹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矿。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文字素材3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文字素材3 湘教版必修1

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地壳是由许多化学元素组成的。

据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地壳中有90多种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8种元素的含量,约占地壳总重量的97.13%;其余几十种元素的总含量还不到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四分之一强。

地壳的厚度和物质组成各处并不相同。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壳可以分成两层,上层叫硅铝层,含硅和铝较多,主要由比重较小的花岗岩类组成;下层叫硅镁层,这一层硅、铝成分相对减少,镁、铁成分增多,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硅镁层则是普遍存在的。

地壳厚度的不均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

地壳中的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到处可以见到。

比如我们吃的盐,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制玻璃用的石英,炼铁用的铁矿石,等等,都是矿物。

地球上已发现的矿物有3000多种,其中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约有几十种,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可供冶炼提取金属的矿物有赤铁矿、黄铜矿等等。

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例如石英是由硅和氧组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矿物,硬度较大,常呈柱状、锥状晶体;食盐是由氯和钠组成的,它是无色透明的四方颗粒。

也有些矿物,化学成分相同,由于内部原子排列不相同,形成了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成分都是碳,但两者的性质截然相反:金刚石是最硬的透明的矿物;石墨则是非常软的不透明的矿物。

岩石和矿床自然界里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三三两两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叫做岩石。

例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循环知识点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其次是硅,占1/4强。

此外,还包括铝、铁、钙、钠、钾和镁等。

2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

如盐、石墨、金刚石、石英和铁铁石等。

自然界最多的矿物是石英二氧化硅。

3矿产: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

有些岩石也是矿产,如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重要原料,煤是能源矿,花岗岩、大理石可作建筑和装饰材料。

4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如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集合而成,花岗岩则是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组成。

2.岩石1岩浆岩火成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

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常见的喷出岩有玄武岩、流纹岩、和安山岩。

2沉积岩:沉积物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如石灰岩是由珊瑚遗体堆积而成,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沉积岩常形成不同的岩层,并且常含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

如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成坚硬的板岩,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1.概念: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和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3.岩石的转化:1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2岩浆岩等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已生成的各种岩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形成岩浆。

三、矿物的分类和常见的矿物1、金属矿1黑色金属: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2有色金属:黄铜矿3贵金属:黄金4稀有金属:锆、钼等2、非金属矿1常见矿: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滑石、石膏、磷灰石等2重要矿能源类矿物、宝石类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金刚石、玉石等四、岩石的分类和常见的岩石岩石形成:由岩浆冷凝形成种类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玄武岩侵入岩:岩浆在地表下冷凝而成的岩石,最常见的是花岗岩沉积岩形成: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沉积、固结形成特点:层理构造、常含化石常见岩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学沉积形成形成: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发生变化,岩石原先结构成分等发生变化常见岩石: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1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球表面形态最新考纲考法指南核心素养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以景观图、剖面图、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地貌成因,尤其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2018·全国卷+Ⅰ·T6~8,2018·全国卷Ⅲ·T6~8,2016·全国卷Ⅰ·T7~9,2015·全国卷Ⅰ·T10~11。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说明一些典型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

2.地理实践力:对野外游览所见到的一些地貌形态能合理的解释其成因,会辨认一些常见的岩石类型。

3.人地协调观:合理利用地质构造规律,研究典型地貌成因,规X人类活动方式,树立合理的发展观。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对地表影响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二者关系同时进行,共同作用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运动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划分为许多板块,全球岩石圈共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②板块是运动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③板块之间的X裂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岛弧或褶皱山系。

(2)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X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X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考法1 结合区域分布图,实例分析地表形态的成因(2018·全国卷Ⅲ)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

岩浆岩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冷 却 凝 固 岩浆
变 质 作
重融再生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变质岩
铝 7.73% 硅 26.30%
氧 48.60%
主要成分为SiO2 。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 明,称为水晶;含 杂质时呈各种色调。 如含Fe+3呈紫色,称 为紫水晶;含有细 小分散的气态或液 态物质呈乳白色者, 称为乳石英。玛瑙 也是石英的一种。
变质作用
已成岩石
变质岩
石灰岩 举例 页岩
大理岩(见图)
板岩
岩石的作用: 1.三大类岩石都能够形成矿产 2.建筑材料:如石灰岩 3.能源:如煤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三、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循环的形成:(见图)
沉积岩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变质岩 变质作用
熔融作用 熔融作用
岩浆岩
岩浆
冷却、凝固
主要成分为CaCO3。 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 明;因含杂质而常呈 白、灰、黄、浅红、 绿、蓝等色。常分裂 为菱面体。
横切面常为六边形; 棕褐色或黑色,随含 Fe量的增高而变暗。 具有珍珠光泽。易撕 成薄片,具有弹性。
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中分 布最广的一类矿物,约 占地壳重量的50%。包 括三个基本类型:
3.变质岩
举例: 大理岩、板岩
; / 聚星娱乐
mqx93jop
晚了,你这要是一去了,大家伙儿又会多说会儿话呢。他们刚回来,很累的。你们改日再见哇!”耿憨也说:“你娘说得对, 你们改日再见哇!”青山只好不无遗憾地轻轻摇摇头不说话了。耿憨拍拍耿正的肩膀,附在他耳边小声说:“正儿,你们带回 来的东西也要早点儿收拾了啊,咱们住在这镇边儿上„„”耿正感激地说:“叔,你放心!”于是,耿憨一家人将耿正送出门 来。耿正回头说:“都回去哇!”大家说:“好,你先回去啊!”看着耿正进门儿去了,青山对爹娘说:“俺和青海也去粉坊 睡觉去了!”耿憨吩咐:“你俩可一定要留心照顾好那两头远道归来的大骡子啊!”青山说:“俺说爹啊,你就放心哇,俺们 俩照顾一头和照顾三头一样得个操心法。而且你是不知道呢,那三头大骡子亲热得很,拉都拉不开!”耿憨笑着说:“有这事 儿?”青山说:“可不是呢,实在拉不开,就把它们拴在一个槽上了!”耿憨摇摇头笑了,说:“嘿嘿,真是一大奇事儿!妞 儿和二壮早先说,那两头骡子‘认了兄弟’;现在更有意思了,三头骡子拴在一个槽上都不咬槽!”青山说:“它们真得很亲 热呢!”耿憨说:“你们添夜草的时候再留心看着点儿,如果咬槽了,可一定要拴开啊!”青山笑着说:“俺们会留心的。不 过啊,看那样子,它们以后也绝对不可能会咬槽的!”望着兄弟俩往粉坊那边去了,耿憨和妻女也返身回来。裴氏随手关上院 门,三人高高兴兴地回屋里歇息不提。27第百十五回 钟情恋人终聚首|(钟情恋人终聚首,十年相思化泪河;深深理解拳拳志, 实现梦想再成婚。)且说耿正随秀儿母女进屋后,裴氏吩咐他们:“秀儿,正儿,你们俩去那边屋里拉呱去哇!俺在这边屋里 烧水泡上茶,你们什么时候想喝了,自己出来端哇!然后啊,俺就给咱们早点儿准备晚饭啦!”不等俩人回话,她马上又对秀 儿说:“秀儿,你俩只管慢慢拉呱着。晚饭简单,娘一个人做就行,不用你动手了!”耿正说:“婶儿,中午吃了那么多,晚 饭就不咋吃了呢。你不忙着做饭,咱们一起坐坐哇!”裴氏笑着说:“你们拉呱去哇,俺这就烧水泡茶去了!放心,晚饭不会 复杂的。”说着话,她就转身烧水去了。秀儿激动地拉起耿正的右手低声儿说:“正哥哥,来俺屋里!”耿正用力攥紧秀儿纤 细的左手随她走进闺房。秀儿伸出另一只手往后轻轻掩上屋门,俩人相对站定,耿正伸出左手紧紧攥住秀儿慢慢抬起来的右手。 四手相握四目相视,热泪同时从他们的眼里涌流出来„„这一对阔别九年半的恋人尽管见面已经大半天了,但一直到这个时候 了,他们才有机会单独在一起,才有了这样一个适合于尽情宣泄相思之苦和重聚之喜的场合!“秀儿„„”“正哥 哥„„”“正哥哥想你啊!”“正哥哥啊,你再不回来,秀儿就老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二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5 含答案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二 地球表面的形态 微专题5 含答案

微专题5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地质构造的类型(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表形态的成因1.地壳物质循环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2)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

如下图:板块运动板块张裂区板块碰撞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运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形成裂谷或海洋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响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A级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冰岛——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判读与应用(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地质构褶皱断层造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貌 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C 级方法技巧岩层新老关系的判定方法(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存在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存在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有用成分举例
花岗岩是坚固、 美观的建筑和装 饰材料;多种金 属矿是工业生产 的原料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沉积岩 变质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 用下,被风化成碎 屑物质,再经搬运、 沉积、固结作用而 形成的岩石
具有层 理构造; 常含有 化石
原有岩石存在的温 具有片
度、压力等条件产 理构造
生变化,使岩石原 或表面 先的矿物成分、结 具有条
岩浆岩。
(2)岩浆岩、沉积岩
变质岩。
(3)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
(4)各类岩石 岩浆。
一二
思考讨论 青岛崂山上的岩石主要是花岗岩,这种岩石属于岩浆岩, 是否由此可以判断崂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提示:否,岩浆岩有两类,一类是岩浆侵入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 侵入岩;另一类是岩浆喷出地表(火山活动)冷却凝固形成的喷出岩。 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因此不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2.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 种矿物组成。 (2)按成因分类:
成因:炽热的岩浆冷凝 形成 ①岩浆岩
分类:侵入岩和喷出岩 形成过程: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漫长岁月
沉积、固结而成
②沉积岩 突出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
命名依据:根据组成沉积岩的物质,如砾岩、 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一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点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5年5月17日,法国富尔奈斯火山喷发,岩浆喷薄而出。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材料二:美国波浪谷是指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 峡谷,其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叫做“The Wave”,即波浪。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答案:(1)②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必修1第2章第1节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教学案例

必修1第2章第1节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关于地壳的组成物质,教材简要地介绍了矿物与岩石的概念、分类,及常见的矿物与岩石。岩石作为地壳物质的基本组成物质,教材中用较多的篇幅加以阐述,尤其是对三类岩石的成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应地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岩石,为学习地壳物质循环打下了伏笔。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湘教版必修1第2章第1节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
作者及工作单位
邹晓庭栾城县第二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内容的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考虑到学生尚未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采用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实物观察、归纳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岩石与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也容易收集到,通过对岩石及岩石中的矿物进行简单的识别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实践欲。
活动2
展示三大类岩石对比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
提升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活动3
承转:组成地壳的岩石有时会互相转化。
小组合作,依据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绘制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在各组绘制完成之后,先由一个小组派代表展示关系图,后请其他小组对该关系图发表见解,提出修正方案;最后,根据前面的讨论结果,各组对自己所绘制的关系图进行修正和完善。
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理学习能力接受锻炼并得以提高的舞台,使他们通过关系图的绘制,在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过程中,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承转:岩石圈中的岩石等物质是不断转化的。这种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就称作地质循环。
问题:依据教材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归纳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
学生归纳
通过课堂的分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

第一节: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化石)
②非金属矿物: 石英,长石和云母,方解石,滑石, 石膏和磷灰石等
4.地壳物质的组成关系
花岗岩由多种矿物组成
石英岩由一种矿物组成
★一种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4.地壳物质的组成关系
矿产
有富 用集
矿石
化学元素
矿物
岩石
地壳
★矿物与矿产的区别: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 达到工农业利用价值就成为矿 产。
洞口九中
1
谭东
地壳的物质组成
2
地壳的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1.矿物概念:
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单质和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 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矿物的存在形式: ①气态: 如天然气
②液态: 如石油、天然汞
③固态: 绝大多数矿物呈固态,自然界最多的是石英
3.矿物分类: ①金属矿物: 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岩浆活动、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变 质 岩 的 形 成
其他岩石 花岗岩 石灰岩
变质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 岩
变质岩的特点:密度大、硬度高、有光泽、坚固耐 用,具有片理结构。因此常用来做 建筑材料,如大理石等。
总结:
1.岩浆岩 成因: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冷凝作用) 举例:花岗岩、玄武岩
★矿物是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组成的基本单元。
(二)岩石
1.岩石概念: 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 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岩石分类: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变质 岩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考点: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 ③地质构造的类型 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②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4、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沉积岩
侵入型
变质岩
重熔、再生 岩浆
技巧: 1、生成岩浆岩必定是岩浆(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它) 岩浆 2、→沉积岩是外力作用 岩 →变质岩是变质作用 风化 变 重 冷 →岩浆岩是冷凝作用 侵蚀 质 熔 凝 →岩浆是重熔作用
搬运

堆积 重 熔
岩浆
变质作用

熔 重
沉积 岩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考点: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地壳的物质组成 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③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①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②地壳的物质循环及图示
一、地壳物质组成
1.化学元素 地壳内有90多种 化学元素,其中含量 较多的为: 氧、硅、铝、铁、 钙、钠、钾、镁 (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收 地面增温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1.纬度因素 2.下垫面因素 3.气象因素
纬度因素
纬度低—太阳高度 大—经过的大气路 大 程短—大气削弱少 气 上 界 纬度高—太阳高度 小—经过的大气路程 长—大气削弱多

赤 道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c)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掌握主要元素和矿物;(2)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规律;(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模拟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兴趣,增强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其分布;(2)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2. 教学难点:(1)地壳中元素分布的规律性;(2)地壳物质循环的动态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科书《地球科学》;(2)多媒体课件;(3)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岩石标本等)。

2. 教学设施:(1)教室内的投影仪、电脑等设备;(2)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壳的作用;(2)学生分享对地壳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地壳中主要元素和矿物的分布规律;(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掌握地壳物质组成的基本知识。

4. 实践环节:(1)学生在实验室观察岩石标本,认识矿物;(2)教师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地壳物质循环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讨论、实验操作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解读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解读

A
E C
D
B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①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纬度 ②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气象
③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 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洋流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 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2)垂直补偿:秘鲁渔场(上升流)
读大西洋和地中海洋流图,回答问题: 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洋流为密度 流?
关闭发动机从深层出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 )
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
特点: 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降水补给为主 的河流 分布: 我国东部季风区 代表性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
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
特点: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冰川补给为主 的河流
2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二、海水的温度
三、海水的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是地球上的水库
2、 海洋 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 (如图所示)
3、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 地带
二、海水的温度
1、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 太阳辐射 的热量; 来自__________ 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 海水蒸发 海水的 ________所消耗的 热量。 2、图中A区域表示热量的 收入大于支出 收支情况_____________ (大于或小于),因此热量 盈余 (亏损或盈余); 有_____ 图中B区域表示热量的收 收入小于支出 支情况是______________, 因此热量有______ 亏损 。图中 两曲线交点E表示海洋热 平衡 量收支_________ 。 3、就全球多年来讲,海洋 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是 ______ 平衡 的。

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陆地和海洋

高一地理知识点梳理:陆地和海洋

高一地理学问点梳理:陆地和海洋广阔中学生要想顺当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教化,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打算。

小编带来高一地理学问点梳理:陆地和海洋,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结合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积聚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2)地壳物质的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产生,这一过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二: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地震、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泥石流、滑坡、山崩2)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地貌的影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两者的关系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如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的形成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垂直运动引起地表凹凸不平和海陆变迁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课本63页图3.11)(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3)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4)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的概念: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变形变位(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褶皱岩层形态未侵蚀的地表形态侵蚀后的地表形态与人类生产关系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成为山岭不少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储油构造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不少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储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上升岩块: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鄱阳湖。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优秀教学案例张进进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优秀教学案例张进进
4.创设问题情境,如“地壳中的金属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地壳运动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地壳的物质组成有哪些类别?”“板块构造学说是什么?”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地壳物质循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案例亮点在于将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与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知识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同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学习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增强对地球科学的热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方面,我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形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不断提高。此外,我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增强对地球科学的热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个别化的指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又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示范教案(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示范教案(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规划地球由一系列物质圈层构成,一般可分为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和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四大圈层,四大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是目前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突出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一主题,对于自然环境,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此教材安排了地壳物质循环、大气循环和大洋环流等教学内容,为加深对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理解,教材还选取了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包括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天气系统等。

通过以上规律、原理的分析,能更好地认识各圈层在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去探寻揭示大自然的奥秘。

本章教材共分四节,许多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关注的焦点,教学中应对以下问题予以充分重视:能够运用内、外力的关系分析各种地貌成因,能运用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的天气与气候现象,能够结合洋流分布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章许多内容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说明和讲解,并尽可能多地应用多种教辅手段创设情境,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增强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课时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2课时第三节大气环境5课时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2课时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从容说课本节内容主要学习两个大问题,即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地壳的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包括矿物和岩石两部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正确识别常见的几种矿物,强调矿物与矿产的区别。

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可运用采集到的岩石标本、投影图片、多媒体视频,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理解掌握三大类岩石各自的形成和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的 2、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分类
内 力 作 用 外 力 作 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 部,主要是 地球内部的 热能
来自地球外 部,主要是
太阳能
表现形式 对地表的 相互关
影响

地壳运动, 形成高山 同时进行,
岩浆活动, 或低地, 朝相反方
变质作用
使地表高 向改变地 低不平 表,以内
褶皱
断层
1、褶 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岩层受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2、断层
形成的地貌:
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块: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层下降一侧的岩块:谷地或低地; 断层的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3.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 诱发断层活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貌
*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1、流水作用:
侵蚀地貌: 崎岖的山地和沟谷 沉积地貌: 冲积扇、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2、风力作用:
侵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城堡等 沉积地貌:沙丘、沙垄等
本节总结
地 内力作用 质 作 用 外力作用

断 隆起或凹陷 改


削高填低



雅丹地貌
•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小丘”。
它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景观,风蚀结果使一些 陡壁变得如城堡,如殿堂,如石碑,如禽兽,如佛塔 等,千姿百态,无奇不有,甚是壮观,凡是目睹过的 人无不赞为瀚海仙景,叹为观止。因时有山风呼啸, 飞沙走石,产生一种类似鬼哭狼嚎之声,故通常称之 为“魔鬼城”。
力作用为
风化,侵蚀, 削高填低, 主
搬运,堆积 使地表趋于
平坦
地壳运 动和板 块构造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机 制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 构造 学说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 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 跃
板块运动与地貌
返回
①、板块张裂(生长边界)-- 裂谷或海洋
运、堆积作用。
3、变质岩的形成
受热
高温高压
大理岩 石灰岩
岩石
变质岩
板岩 挤压 页岩
2
岩浆岩 1
沉积岩
3
岩浆
3
变质岩 4
4
岩浆 1
岩2 浆 岩
沉3 变




3
1-----冷却凝固 2-----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变质作用 4------高温熔化
珠丘穆陵朗 玛 峰
亚马孙平原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与地质作用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A、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上 ―― 海沟
交界处―― 岛弧 陆上 ―― 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B、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珠峰形成
8844
三、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地壳的位置:
地 幔 地核
地壳
阅读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 已发现有 90多 种。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第二的是 硅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是铝 。
3、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具有 含量 差别很大 和分布不均匀 的特点。
聚集
化学元结合 矿物

有开
用采
含有
矿产
岩浆岩
岩石 沉积岩
包 含 变质岩
矿石
1、岩浆岩的形成和分类
玄武岩(火山岩)
冷却凝固
(气孔大且粗)
岩浆
岩浆岩
火山喷发
花岗岩(侵入岩)
(气孔小且细)
岩浆侵入
2、沉积岩的形成
外力作用 沉积物
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
沉积岩
压紧固结
Hale Waihona Puke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外力作用:是指风、流水、海浪等的风化、侵蚀、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