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
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
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论述中国古代史学的思维特征论文中国古代史学不但留下了种类繁多、卷峡浩繁的历史文献,而且蕴含了系统而丰富的史学思想,其史学文化之发达,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史学家们通过对历史研究的对象、特点、方法与目的的多重思考,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特征,主要包括“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成一家之言”的创新思维、“以史为鉴”的鉴戒思维和“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
以往学术界比较重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个案分析,却很少进行整体研究,把握总体特征。
本文基于此,拟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五个主要思维特征作出论述,以此揭示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民族特性。
一、“究天人之际”的整体思维“究天人之际”,即是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亦即天道对于人事的影响。
中国古代史学谈论人事,总是离不开天道,而将天与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体现出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特征。
从理论渊源来讲,天人一体的整体思维,最以道治天下,而三代以后则是以法把持天下。
因此,三代是治世,汉唐则是乱世。
史学家司马光就明显表现出对于三代的推崇。
司马光肯定三代为治世,认为相较于三代,汉唐政治总体上是逐渐衰落的。
如两汉“虽不能若三代之圣王,然犹尊君卑臣,“敦尚名节”;魏晋以降,社会“风俗日坏”,“不顾名节”;唐代进一步衰落,社会“不复论尊卑之序、是非之理”;到了五代,“天下荡然莫知礼义为何物矣”。
朱熹认为三代君王有圣人之心,所以社会得到大治;汉唐君臣急功好利,心术不正,如汉高祖、唐太宗等做事“都是自智谋功利中做出来,不是自圣贤门户来,不是自自家心地义理中流出”o4ic}=>>,所以社会得不到大治。
应该说,司马光、朱熹等人对于汉唐历史的评价,秉持的是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明显地打上了理学的烙印。
二、“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通古今之变”的通变思维,即是肯定历史变化发展的思维。
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历史,普遍重视对于历史过程的认识,注重贯通的历史意识;而在“通古今”的过程中,则重视运用历史变易的观点来进行审视,肯定历史的变易过程是一种盛衰之变。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摘要]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切入,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推进工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思想文化,而中国传统思想更是浓缩了几千年思想的精华,其中不乏穿越古今对今天大学生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1. 心学的主要内容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并不足以解决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因此对其便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看来,朱子以格天下之物而达诚自家意的目的,显然是徒劳的。
因为其格的后果只会析心与理为二,使主观之心与客观之理不能统一。
另外,王阳明认为,由于朱熹主张问学致知而不注重身心修养,遂造成其后学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行脱离,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这种支离割裂的学术之弊必然会给现存的社会秩序带来危害,有以学术杀天下的危险。
鉴于朱学格物致知的教训,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词章、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他对格物的解释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且知之物也。
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在他看来,格物没有内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以本体之正去其心之不正。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2)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2)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篇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仁…‘义‘信…‘孝”是维系我们民族的纽带。
简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论证了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二者结合的措施和实施办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
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
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
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一出现就从思想上和道德上教导人们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道德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国十分丰富的宝贵遗产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道德教育理论有过丰富、生动的论述,见解深刻,其中所蕴涵的一些内容,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因此深人学习和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i传统思想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i.i以国家为主体,强调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人们所推崇的道德品质。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中国思想史课程作业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虽然精读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是很多,但是仅仅一两本就能给我以不小的震撼。
之前我自己看这些书的时候,对很多说法都一知半解如云里雾里,甚至还有一些理解是错误的。
这虽然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学期以来,读了常老师推荐的一些书,特别是上了常老师的中国思想史课之后,感觉自己仿佛在一片混沌之中找到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方向,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
在课上,老师慷慨地把自己多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用直白的语言讲了出来,把中国儒道释三家最核心的共同根本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获益匪浅,深感荣幸之至。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表示我对老师的衷心感谢,谢谢您!对于这份作业,常老师的要求是围绕中国思想史,有感而发即可。
这是一个很宽松的主题,我想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好好梳理一下这学期以来我读过的关于中国思想方面的书籍,通过梳理也可以有助于我接下来的学习规划。
首先来谈谈我读完《大学》后的感受。
《大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全书的总纲领,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光这句话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亲”字,程颐认为“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
那么“新民”的意思便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朱熹等都同意此观点。
而王阳明认为“亲”即“仁”的意思,而“亲民”就是“安百姓”的意思。
虽只一个字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旨意却大相径庭。
看了《传习录》之后,我比较认同王阳明的观点。
随后《大学》的作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只有懂得了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到以后,才能有所收获。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皮囊以锈但污何妨——浅谈庄子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的管理漆园的小官。
生活穷困潦倒,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粮度日。
他本来是宋国人,因公元前286年(楚顷襄王十三年)齐灭宋后,齐与魏、楚三分其地,蒙地属楚,故庄子为楚人。
他往来于赵、魏各国间,与楚国关系较深,和楚威王、楚顷襄王都有往来.中国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做人的文化,在先秦哲学关心社会人生的思想主流中,庄子又被许多人视为一个重要的例外。
庄子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拘无束,不为名利不求金钱,他的精神似乎已超出了常人。
庄子那种逍遥豁达,满不在乎的思想造就了他成为一名圣人,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点,例如在《列御寇》中,他对炫耀富贵的曹商所作的辛辣讽刺就是证明,这也说明了庄子生活即使是这样贫穷,日子是这样难熬,但并没有消蚀他的清高和孤傲,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因此他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烙下了他深深的印章。
庄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是无比光芒的,也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庄子的思想可以跨越时空,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可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庄子的思想就像“大道”一样是没有边界的,包容着万物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伟大又不露形迹,深远却近在眼前,久远却看不到它的初始,深奥却并不显得高深,孕育着万物而不露其德,光芒照耀着历史而不显其才。
庄子真正的达到了庄子认为时间、长短、高低、大小、阔狭、终始、曲直、是非、贵贱、荣辱、美丑、多寡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秋水》深刻并彻底地阐述他对事物的无穷相对性认识。
太多太多的人都认为庄子是“游世思想”。
这已观点对于庄子来说是不平的,但对于所持这一观点的人来说却是荒谬的!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
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2)
中国古代历史论文(2)中国古代历史论文篇二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内容提要: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
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
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
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
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
尽管学者迄今对“民”早先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时代是城邦国家的被统治阶级,也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于传世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参考范文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参考范文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些哲学思想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精华的部分;有些哲学思想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古代哲学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谈中国哲学研究方法摘要:自“中国哲学”创建以来,方法论的探讨就是该学科研究中的永恒话题。
建构中国哲学自己的方法论必须容纳历史文本研究法、内史与外史结合法、学科交叉研究法、“非同质化”研究法、“返本开新”研究法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哲学;方法论;刍议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三种方法论的转型。
第一,胡适、冯友兰在上个世纪早期提出了“以西解中”的方法。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借鉴实证主义的方法,对先秦中国哲学史料加以考证、裁剪、分析,将中国哲学的主题结构规定为宇宙论、知识论、人生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
冯友兰在30年代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说:“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
”第二,50至80年代,阶级分析的方法成为大陆中国哲学研究的最为主要的方法。
任继愈说:“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在研究哲学史的时候要坚持阶级分析。
”张岱年也说:“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必须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第三,港台的“融会中西”的方法。
上世纪50年代以后,港台一批学者为开出中国文化的新面貌,主张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基础上,融会西方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摘要: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开端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可以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吧,一直延伸到清朝的中后期,也就是1840年。
在这几千年的光景中中国的思想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中,有高峰有低谷,也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把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作为一条河,那么炎帝黄帝的时代就是这条河的源头。
皇帝和炎帝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起源,因此中国人都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在炎帝和皇帝时期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
在这个时期,皇帝和炎帝在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手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这些重大的进步促使早期的中国由采猎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在炎帝和皇帝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他们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的,那就是和谐的意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我想和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这句话也说明了早在炎帝和皇帝时期就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原则,并且也对人的基本品质做出标准,告诉我们要博爱。
炎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各项事业的起步阶段,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后世的经济发展;而公天下和选贤任能的政治思想促进了后世了政治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夏商周时期,源头活水已经汇聚成小溪,并不断走向壮大。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就是文字的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由甲骨文到金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字的成熟使得生活中的各项事业都得以记录下来,为后世的研究和考古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百家争鸣 声振寰宇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百家争鸣声振寰宇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学派之一。
追溯至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状态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许多思想家纷纷涌现,各自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给中国古代思想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派和思潮。
百家争鸣的学派众多,大约可以分为主要的八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法家、墨家、名家和杂家。
这些学派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各自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说和学说主张,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儒家学派,儒家主张以仁爱和道德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政治制度。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倡导和谐社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儒家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道家学派,道家追求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主张以自然之道为准则,追求超越人类欲望和成就的境界,推崇个体的自由和自我发展。
道家对宇宙的探索和人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对中国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阴阳家则主张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大对立而统一的因素构成。
阴阳学说对中国医学、天文学和哲学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
纵横家以权谋和智慧为核心,主张灵活应变和突破常规。
纵横家注重实用主义和政治功利,强调政治家的智谋和应对能力。
法家则强调法律和纪律的重要性,主张严格的法治和严苛的法律制度。
法家强调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尤其注重法律的实施和执行。
墨家以兼爱和反战为核心,主张废除隐秘差别、平等待人、反对战争。
墨子提出了反对战争的基本原则,并且强调人类共同利益和和平共处。
名家主张阐释典籍和文字,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和解释,对于儒家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名家的阐释和批判性思维为后世学者提供了诸多启示。
最后是杂家,杂家横跨各个学派,代表了各种思想流派的综合和大杂烩。
杂家的学说思想丰富多样,形成了一种包容并蓄的态度。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结课论文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结课论文前言中国古近代思想史这一门课,笔者认为是历史、政治和哲学的一个结合,古近代是一个囊括中华五千年的大的范围,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自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本篇论文笔者计划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浅显地阐释一下中国思想的内容及其相应的历史背景。
思想从古至今既是统治者亦或是统治集团巩固政权的手段,也是民族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拜上帝说到鲁迅思想,思想是一个民族在发展时的人文爆发,在屈辱时的艰难探索,拿破仑用事实告诉我们武力只能征服一个民族一时,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独立的思想,结果只会是毁灭或是被奴役。
从曾经的智者贤者到近现代的学士文人,不论他们的地位是怎样的改变,他们的思想始终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下去的根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也是我对中华民族的一次重新认识,对自我的一次自我反思。
正文Part1:总论社会的动乱使各家的思想有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而各家思想的发展又密切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各家思想的发展有了不同的境遇。
儒家以外的各种思想逐渐没落,而儒家思想得到了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
由此可见统治者的选择与各家思想的兴盛和没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得到统治地位的思想又影响着统治者的选择继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着正统思想的发展,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平心而论,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各有优缺点,同时并存于一个社会,有取长补短的作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利。
这种局面在中国的汉武帝时期宣告结束,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遗憾。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论文
古近代思想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关系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开展人的思想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思想的不断开展又在影响着社会开展的方向。
思想与社会在相互作用与影响中不断向前开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近代思想。
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其余还有墨家,道家,法家等等诸子百家。
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其中儒墨道法影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其中儒墨道法影响力最大响力最大。
七国争雄,天下纷扰,各国皆千方百计策求富国强兵之策。
社会的变革使文化走向民间,游说之士面对剧烈动乱的社会,莫不以匡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们或游说列国,干谒君主;或课徒讲学,着书立说;或放浪形骸,以批判的形式表达对世俗的关注;或辅政秉国,以求治世。
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除孔学儒家外,还有墨、道、法、阴阳、名诸家。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绝不苟同别人的见解,做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所谓“百家〞,只是对当时学派众多的现象的一种概括。
在众多学派中,比拟重要的也只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
社会的动乱使各家的思想有了产生和开展的空间,而各家思想的开展又密切的影响着社会开展的方向。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根本消失。
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各家思想的开展有了不同的境遇。
儒家以外的各种思想逐渐没落,而儒家思想得到了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
由此可见统治者的选择与各家思想的兴盛和没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得到统治地位的思想又影响着统治者的选择继而影响着社会的开展,社会的开展又影响着正统思想的开展,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论文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史摘要思想史就是人类思索问题的历史,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史就是在建立起了传统文化世界观的基础上,再去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古人圣贤,当对古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有所了解后方能开口依照着原样,将“事实”描述给今人乃至后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这位“万世师表”面对天纵之圣流传下来的经典亦“述而不作”。
况我们这些面对文言文都还一知半解的“现代人”,更不用说去理解古人的思想。
又怎敢去妄加论断的评述先古圣贤呢?当几经周遭年迈的司马迁再次面圣时,汉武帝将《史记》还予了司马迁,并允许《史记》作为“一家之言”流传于后。
此刻的司马迁才恍然体会出君主的豁达和怎样的德行方能称之为“大汉天子”。
司马迁醒悟出自己并非圣上,怎能妄加揣测圣意,知圣上的所思所想呢?故而没有资格评述一位圣贤,一位天德之子······关键词:简述中国思想史绪言本文亦只是我尽己所能去叙述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努力去描述圣贤的思想,不敢妄加论断。
所以不能称之为“论”,仅可称之为“述”。
若有疏漏谬误未将圣贤经典的思想转述清楚或表达有漏也都是我个人学识太浅所致。
请老师帮学生找出,定会虚心改正,恐误人子弟。
一、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以儒释道三加思想为主体(一)上古五帝以德和治天下盘古开天地,有了天地,即混沌的宇宙有了分化;女娲补天,则有了人。
人的出现便有了思想,从而有了文化,从而川流不息流出至今······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上古原始社会有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浅析中国人的信仰班级姓名学历摘要: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自然扮演着双重角色,迫使他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信仰体系。
宋儒的成就理解为从一个放大了思维参照来理解。
这其中也牵涉到中国思想家对宇宙自然的看法。
一个民族的信仰体系既有赖于理性和哲学又有赖于情感和宗教的维系,只不过根据各民族的具体情况,某些时候、有某些人、在某些层次会强调我们信仰体系的某些方面,而在其他情况下却强调另一方面。
关键词:信仰;中国人信仰;自然信仰引言: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自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恩惠于他们的衣食住行又对他们的生命形成严峻的挑战,迫使他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努力回答诸如人从哪里来的、周遭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人怎样与自然相处、人的最终归属、活着的意义等问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信仰体系。
一、自然的“自生”与人的亲和性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稳定的传统,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种严肃的思考。
在他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里通常也被解释成“天下”存在着无限多的物质实体,从花草林木、飞禽走兽、山河大地、人间男女、到上天列星等⋯⋯,这些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物质世界,也是激发他们精神生活的直接泉源。
人于其中不仅遭遇有来自自然灾难的挑战,也时刻蒙惠大自然无私的奉献,更有他们对周遭世界或赏心悦目或惊遽恐怖的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
在人与各种自然现象包括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他们习惯将周遭世界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视为一整体世界即“天下”中的一种“存在物”,这些存在物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弱肉强食”、“相生相克”的现象。
怎样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势必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生活特色。
要按道家学者的理解,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的、非目的论的,因而不大可能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超自然安排者。
但是,这些现象毕竟是一种存在,人们总要回答它们是怎么产生并存在的?这就无可避免地要回答宇宙生成的问题。
中国思想史论文关于墨子兼爱思想现实意义的探讨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中国思想史结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墨子兼爱思想现实意义的探讨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摘要】: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安定和谐的生存环境的争取,早在战国初,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就提出兼爱思想,墨子从此便成为小生产者、社会贫弱者争取社会地位的代言人,但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允许,整个封建历史中,从未实现过兼爱。
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借鉴和实践着“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
兼爱、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正演奏着一曲曲和谐乐章。
关键词:墨子;兼爱思想;和谐社会墨子,姓墨名翟,在先秦已为人所公认,散鉴于个种典籍,相传为宋国人。
出生与鲁阳文化之乡,墨子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哲学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
墨子的思想不仅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还涉及自然科学、逻辑、哲学、历史等许多方面,其中墨子的社会思想来自对春秋后期社会政治变化的深刻认识,对小生产者生活状况和要求改变现实处境的愿望的实际体验。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社会思想的中心内容。
墨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奴隶社会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已破坏殆尽。
各诸侯大国间竞相争霸,连年混战。
而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不但不奋发图强、与民休养生息,反而务为耳目之娱乐、穷凶极奢致使民不聊生。
《墨子》一书中对此也有所披露: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墨子·非乐》)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节用上》)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
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
孟子思想的议论文
孟子思想的议论文引言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称为“二先生”之一(另一个是孔子)。
孟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思想史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思想进行分析和辨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孟子思想的核心观点。
主体1. 人性本善孟子的思想核心观点之一是人性本善。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类似于生物的本能。
他对人性的看法与其他诸子不同,其他诸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和修炼来纠正。
孟子则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良善天性,只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和环境培养,就能使人们展现自己的良善本性,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2. 致良知与教育孟子认为,人内心深处有一种致良知的本能,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判断是非。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引导这种致良知,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判断事物,从而做出符合良知的行为。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3. 仁义与治国理政孟子主张仁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
他认为,君子应当具备仁爱之心,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福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王应以仁义为中心,通过仁政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提出的“爱民之心,为民之政,虽大害不敢私废也”这一观点,凸显了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4. 礼仪与自律孟子强调社会的秩序和道德规范,认为社会的稳定需要有一套明确的礼仪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他主张人们应该按照规范去做事,要遵循礼仪,尊重他人,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此外,他还强调个人的自律,认为一个人应该约束自己的欲望,保持内心的纯正和高尚。
5. 君臣关系与厚德载物孟子对于君臣关系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君臣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做到以德治国,为民着想;臣民则应对君主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提倡“厚德载物”的原则,强调君主和臣民都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责任感,以实现国家的和谐和民众的福祉。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1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姓名:姜莹莹学号:1011114127专业:10级历史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摘要: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关键词:章学诚方志学思想清代是中国方志学大发展时期。
清代方志学的发达,源于《大清一统志》的编纂。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文化工程。
为配合《大清一统志》的修纂,各州县也逐渐形成了地方志60年一修的传统。
现存清代的众多方志,正是这项文化工程下的产物方志数量的激增,无法掩饰当时方志学家们所面临的困境,“前志难觅”是众多方志编撰者不约而同地感叹这到底是清代方志学的不幸,还是大幸,很难断言。
但可以肯定是,由于缺少传统约束,加之官方的重视,以及众多著名学者的鼎力加盟,清代方志学的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
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
他在史学和方志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是《文史通义》,此书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35岁,但直到他逝世前全书仍未写完。
下面就以《文史通义》为中心,简要来论述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
一、“志属信史”关于方志的性质,历来学者多坚持是“地理专书”,清代考据大家戴震尤其认为应将修志归入考据范围,章学诚反对这些观点,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他说:“地理之学,自有专门,州郡志书,当隶外史”,详细的来说是“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而近代修志诸家,误仿唐宋图经而失之者也。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
是一国之史,无所不载,乃可为一朝之史所取裁”[1]。
章学诚从“方志”名称的起源,来论述它属于史书。
中国古代历史学思潮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历史学思潮论文素材一、传统史观下的历史学思潮1. 朝代史在中国古代历史学思潮中,朝代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朝代史主要关注统治者的事迹和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这种史观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君主政权的更替引起的,统治者的举措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这种史观主要在古代修史著作中体现,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2. 修史遗书中国古代历史学思潮中,修史遗书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这种方式主要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事迹,但并没有按照严格的年代顺序进行排列,常常更注重当时社会背景、人物性格与道德品质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这种史观的代表性作品有《史书》等。
二、古代儒家学派的历史观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学思潮较为多样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各家学派都对历史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儒家学派注重强调“仁义道德”,主张通过完善社会道德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他们重视历史的教育功能,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来规范现实社会的行为准则。
2. 儒家经典儒家学派的历史观主要体现在儒家经典中。
《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中都阐述了儒家对于历史的看法。
他们认为历史是一种伦理教育的手段,通过学习古人的经验教训,可以获得治国平天下的智慧。
儒家历史观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其他学派的历史观1. 道家观点道家学派对历史的看法与儒家有所不同。
他们强调“无为而治”,主张超越历史的界限,追求自然与道的统一。
道家认为历史是多变且无常的,不能通过人为的干预来改变。
他们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和谐的境界。
2. 墨家观点墨家学派注重实践主义,对历史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社会改革方面。
墨家历史观认为,历史的演进是由社会的不公平导致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主张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平。
3. 阴阳家观点阴阳家学派将历史观纳入了自然哲学的范畴。
他们认为历史的变迁与天地万物的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观察自然的变化可以洞察历史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社会的转变。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
对中国古代史的看法论文优秀范文21世纪最初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段史学史,这13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是接续了20世纪末的研究走向,还是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向更早时期的轮回?它的实践给予我们怎样的经验?这些经验又如何转化为促进中国古代史进步的因素?这无疑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在有限的篇幅里评述这个时期中国古代史研究现状并提出发展设想是一件困难的事,不仅挂一漏万无法避免,且因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学养局限,评说不当而获其他领域内行之讥恐亦在所难免。
下面从研究趋势和面临挑战两个方面,以断代史研究为线索,扼要回顾和评述最近13年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并对未来发展的进路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一、趋势2000年至2021年,中国古代史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总计在3.5万篇以上,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约在2 800部以上。
尽管不同断代的研究有不同特点,但仍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内容,反映出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内在一致性。
一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持续进步的态势2000年至2021年间公布和整理的新资料中,殷周时期主要有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和大量殷周青铜器铭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湖南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湖北张家山汉简、北京大学藏汉简、湖南长沙走马楼吴简和墓志,唐宋时期主要有新获敦煌吐鲁番文书、《俄藏黑水城文献》、天一阁藏明抄本北宋《天圣令》、唐宋墓志,明清时期主要有徽州文书、契约和官府档案。
其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简、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和《天圣令》可能是近十余年来最重要的古史新资料,特别是清华简和张家山汉简,为苦于资料不足的战国秦汉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观察历史之窗。
上述新出资料涉及经学、史著、律令和法律制度、政治与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生活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在新的历史知识背景下,研究工作得到了全面深化。
在商周史领域中,研究者依据新出甲骨文和殷周青铜器铭文,讨论了殷周时代的方国、官制、历法、家族形态和礼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古代思想论文
中国古代思想学院:文法班级:旅游管理1001姓名:王江飞学号:A12100190前言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笔者对于诸子百家的了解最早也是从初中以及高中的历史课本上,而真正对之感兴趣则是通过一步叫做《秦时明月》的动画片。
该动画片一共分为夜尽天明、百步飞剑、诸子百家、万里长城、焚书坑儒、始皇之死、亡秦必楚几个部分,现在只是触到了第四部万里长城。
这部动漫使笔者了解到了更多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以后,逼着又通过其他的影视作品比如《新大秦帝国》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诸子百家,对其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逼着自认为获益匪浅,比如之前笔者之前对于阴阳家、名家杂家知之甚少,但是通过这些影视作品我对它们有了一个最初的了解,然后经过笔者多方面的搜集资料,收获颇丰啊!一、背景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早已失去了对诸侯们的事实上的控制,礼崩乐坏,文武道微,王道小,霸道大。
各个诸侯王先后称霸,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也是接连不断。
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大争之世,各诸侯王要想获得霸主地位必然重视人才,于是各式人才便应运而生,活跃于纷争不断的诸侯国之间。
人才的大量涌动带动了思想界的大解放,在酒楼茶肆之间经常有博雅之士互相辩论,评论国事,发表自己的政治抱负。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个学术派别也纷纷成立并在各个国家之间进行游说。
这期间,形成的学派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医家共十二家,其中儒家和墨家并称两大显学,在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道家也是对抗儒家和墨家的实力派。
二、百家争鸣之后的诸子百家虽然,以上提到的十二家学派都是应时代潮流之发展而出现的,但是其中很多的学派根本不能满足当时一心只想称霸的诸侯王的野心,所以也只能逐渐的被历史所抛弃而黯然谢幕。
就拿当时最大的一个学派墨家来说吧: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迅速受到广大平民的用户而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
摘要:道家哲学以重生为特色,重生观念是道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既有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既有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也有对动植物等生命体的爱护,较前世道教的重生思想要丰富的多。
关键词:元代道教重生
老子思想中国的“道”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之道,老子对“道”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崇拜(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道教是热爱生命的宗教,我们从道教经典中可以找到很多有关重生的论述。
《太平经》云:“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又云:“要当重生,生为第一”。
《道藏》第一部经典《度人经》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
这些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有特色之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
一、对自身生命的注重
道教自创立以来,就十分强调个人现实人生的重要性,其独特的养生术、修仙术都是围绕着个体生命的健康长寿、不死成仙而展开的。
早期道教借用神仙家、道家和医家的养生修炼方法,形成了一套众术合修的修道方法,诸如行气、辟谷、胎气等,不一而足。
《仙鉴》计述的众多仙真,大多长于养生,精通各种各样的延年保命之术。
其中,外丹服食也好,内丹修炼也罢,都是为了自身肉体的延续或精神的永恒,都能体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力图把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贵思想和探索精神。
道教“调和四气凭烧炼,修炼千方只要安”(《太华希夷志》卷上。
《道藏第
五册》),直言千般调气修炼道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道教的种种道术是建立在重视个体生命的基础上的。
《睡歌》是陈抟答太宗问养生之道时作,此歌一气呵成,音韵铿锵,节奏明朗,在陈抟眼里,历代帝王将相纷争时的智慧谋略、刀光剑影,只不过是两三个君子“争些小闲气”,不足称道。
此歌虽然隐含着悲观厌世的情绪,也有淡化社会治安问题的倾向,但其中显示出的道教中人的独立人格,以及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视现实生命高于一切的独特思想,还是十分难得的。
二、对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生命的尊重
道教的特点是“身国同治”,既要求超世的长生不老,有要求现世的治国安民;前者体现为道教对个人生命价值的尊重,后者彰显道教对群体生命意义的关注。
因此,道教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同时,也非常尊重他人的生命价值。
广义地讲,苦己利人、救贫济困等善举本质上都体现着道教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狭义而言,对生命的尊重当指重视他人的生命,价值,反对伤害他人。
像佛教一样,道教将“不杀生”作为五戒之首,此处的“不杀生”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不杀”,就是说修道者本人不能侵害他人生命,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一是“止杀”,就是说抱道之士要努力规劝杀生者或者直接解救别人于被杀戮之中。
元代道教的不杀生思想兼有这两层含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是生命最重,不可轻杀的思想。
唐代道士杨泰明为汾阳王郭子仪幕客,每劝子仪曰:“军政虽曰尚严,然人命至重,不可轻杀”。
历史上,军队首领动辄杀戮部下的情况并不少见,杨泰明能适时提醒郭子仪不可轻杀,体现着道教中人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以故子仪掌兵二十余年,不妄诛戮军士,爱之如如父兄,皆泰明之力也”(《仙鉴》卷三八,《杨泰明》)。
此说或许有夸大之处,但作为幕僚
的杨泰明向郭子仪进言,当有一定效果,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止杀”。
正如陈垣先生所说:“王立者武人,幼闻重阳之风,老而忏悔,投伐学道,此全真消除杀道之教也”(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二是从“抵死求生、人之常情”的思想出发,避免杀戮。
元代道教史籍对全真道士“止杀”言行的记述很多,直接反映了道教重视他人生命的思想。
明昌初年(1190),山东饥荒,即墨人高翔啸聚劫掠,诏命孟志源父讨之。
孟志源乃曰:“食者民之天,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抵死求生,小人之常情,讨而诛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遂宣布主上之德,赈以仓廪,不戮一人,寇为之平"。
此处孟氏父子以其言行制止了一场无情的杀戮,阐释了生命最贵的思想。
三是借助“天道好生”之说,宣扬重生止杀思想。
丘处机在讲道时,曾经多次规劝成吉思汗少杀戮,“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丘处机还向成吉思汗宣讲“天道好生”思想。
“上猎东山”,“马碚失御”,“遂罢猎”。
丘处机闻之,谏曰:“天道好生,今圣寿已高,宜少出猎”。
上曰:“朕以深省”,“神仙之言在我忠焉,自是乃简出”。
此处,丘处机的“天道好生”思想一览无遗,其借天意劝谏成吉思汗少狩猎,深居简出,仅是浅层目的,更深的意蕴是劝其少征伐、少杀戮。
丘处机等全真道士的止杀言行得到了时人的一致称赞。
当代学者陈垣先生亦云:“全真之教,本以不杀不争为尚,王立之投戈,犹是个人感悟,李志远之立观,已化导一方矣,丘处机之止杀,岂非泽及天下乎!”
三、对动物等生命体的爱护和尊重
道教的重生思想不仅体现于人与人之间,还表现在对动物等生命的爱护上。
爱护动物的先决条件是对其施以仁慈之心,不杀害动物,与之和谐相处。
元代道教史籍中的许多仙真,用自己的言行阐述了这些思想。
一是尊重动植物生命个体的思想。
道教认为,动物与人类同为母体所生,应当得到尊重。
所谓“猪羊犬豕、羽毛鳞介、湿化卵胎,皆受父母生成,因差一念,见出万形”。
即是说动物和人都受之于父母,从生命体的角度讲,只有形体差异,没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动物应该像人类一样得到同等的尊重和爱护。
元代,在道教及民间,爱护动物的思想还是深入人心的。
二是伤害生物,将遭恶报的思想。
道教认为人和包括动物在内的自然万物有种因果报应关系,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存在于动物之间。
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峡境妖蝗,帝君通过调查发现蝗灾之诱因:“郡民多于溪涧或于山泽摝取蚌口,渔猎鱼鳖,甚至断剥蛙鳖,供应主需,枉杀螺蟹,以给口类”。
作者借帝君之口批评人们的错误做法:“百千之命,不供一饱;亿万之灵,始克一食”;最后得出结论:“此盖物命相偿之报,而人未知也”。
当时道教中人商不可能从生态平衡的高度以严密的逻辑科学地说明问题,只能以物命偿报来解释。
但也部分地抓住了“峡境妖蝗”问题之症结所在:人类过分的捕捞是蝗虫的直接起因。
实际上,作者向人们发出这样的拷问:天灾何尝不是源于人祸?
三是善待动物,救物放生,可以祸福延寿的思想。
在宣扬恶有恶报的同时,元代道教还以大量的言行来阐述善待动物,获得善报的观念。
元代道教多数仙真对动物的尊重、救护皆源于自发,并无求得回报之图谋,但每个善待生命的人,或由此升仙,或遇困难时得到动物们的护佑,都有良好的结局,实际上宣扬了这样一个命题:人堆动物的尊重换来动物对人的友好与保护。
那些从未能善待动物者,只要改悔,仍可将功补过。
在现在这个高度重视生命、崇拜生命的社会里,重谈道教的重生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生命,它珍贵,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相比,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