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篇100字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ad72b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7.png)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成语故事大全100篇100字一、鹤立鸡群古代有一只孤傲的鹤,它不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捉追,总是一把独立于众鸟之间。
有一天,鹤爱美地扬起了羽毛,在众鸟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引起了众鸟的倾慕和羡慕。
从此,这只孤傲的鹤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鹤立鸡群。
二、鼠目寸光有一只鼠,它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认为凭借着自己的小巧灵活,就可以轻易地穿过所有的陷阱。
于是,它毫不犹豫地冲过去,不想却被陷阱夹得粉身碎骨。
这就是因为它过于自大,眼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而无法看到更远的未来,因而导致鼠目寸光。
三、锦上添花从前,有一位家境富裕的公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一天,她从窗户看到一位英俊的画家正在为她的父亲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于是她想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在这幅画上添加花朵,让画更加美丽。
于是,她用了自己的手帕,绣上了漂亮的花,画家看到后觉得更加地完美,就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了公主,这时公主变得更加欣喜若狂。
锦上添花的美好同时也化解了公主的孤寂。
四、井底之蛙有一个小青蛙住在一口井里,它认为这个井已经是最大的空间了,但是一次,它跳到了地面,才发现世界是如此的广大。
井底之蛙就是比喻那些目光短浅、看不到更大世界的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更多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因此自己就造就了一个井口之限。
五、画龙点睛孔子当年在鲁国任职,一天他看到有两个人在秦楼玉殿的墙上画龙,两个人的画龙虽然都很完美,但是在龙的眼睛上都没有点睛。
于是,孔子指出其中一个人的画龙没有点睛,并且指示他在龙的眼睛上勾勒出明亮的金色,一举把画龙点睛的任务完成了,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后来,画龙点睛成了比喻在有些场合中,一个细节可以成为成功的关键。
六、画蛇添足有一位画家在画一条蛇的时候,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他在画上加上了蛇腹上的斑点来使画蛇更加美观。
但这样蛇就变成了图中的异形,不再像蛇卷起来似的穿过竹林。
这个姿态,就好比一个人企图在某些方面强行添加东西,却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令整件事情走向失败。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3eb3ef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c.png)
1. 画龙点睛古代有一位画师,他精湛的画技令人叹为观止。
一次,他在画一幅巨幅的龙图时,觉得龙的眼睛缺少生气。
于是他画了一颗闪亮的眼睛,龙瞬间栩栩如生。
从此,“画龙点睛”成为了形容关键之处惊人出色。
2. 杯弓蛇影有一人夜归途中,见到树上的弓和蛇互相倒影,以为是真实的危险而惊恐奔跑。
后来才发现是误会,他“杯弓蛇影”,开始过分恐惧。
3. 望梅止渴有一个人在旅途中口渴难耐,遇到一颗梅树,因为梅树形状似乎有灌溉设备,他产生幻觉觉得梅汁供他解渴。
因此,“望梅止渴”成语由此而来。
4. 杀鸡取卵有人每天都要杀一只鸡取卵,导致鸡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好处。
因此,“杀鸡取卵”指的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毁掉未来的希望。
5. 守株待兔有人种田时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自己种的株子上,他认为撞死的兔子是给他带来的,所以整天守在那颗株子旁边,期望着兔子再次撞死在他家株子上的事情。
因此,“守株待兔”比喻不努力,只期望不切实际的好运气。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c3ccea08bd63186bdebbc5a.png)
100字成语故事大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关于100字成语故事大全1、沧海桑田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
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2、不拘一格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帝王们就进庙祭祖,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他避而不谈,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4、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5、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
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
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6、一叶障目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
妻子气愤说看不见。
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六篇】
![成语故事大全100字【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f9448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1.png)
【导语】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词汇中⼀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每⼀个成语都有着有趣的故事,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成语故事⼤全1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百发百中】春秋时代,楚共王⼿下有个名叫养⼭基的⼈,善于射箭。
有⼀次,他站在离柳树百步以外的地⽅,张⼸搭箭,连发数箭,都射中了柳树的叶⼦。
⼤家看了赞叹不绝。
从此,辗转相传,就把他的箭术称为”百发百中”。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他总是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苗好像总没有长⾼。
他⼼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些快些呢? 有⼀天,他来到⽥⾥,把⽲苗⼀棵⼀棵地往上拔。
⼀⼤⽚⽲苗,⼀棵⼀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等他拔完了⽲苗,已经累得筋疲⼒尽了,可是他⼼⾥却很⾼兴。
回到家⾥还夸⼝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了好⼏⼨!”他⼉⼦听了,赶忙跑到⽥⾥去看,发现⽥⾥的⽲苗全都已经枯死了【慢条斯理】 从前放⽜娃王冕天性聪明,善于画荷花,画出的荷花就像刚从⽔⾥摘下贴在纸上⼀样。
他不求官也不结交朋友,终⽇在家读书作画。
官府请他画⼏幅荷花送给上司,他推辞不掉画了⼏张。
知县惊叹他的才华就亲⾃去拜访他,他慢条斯理地出门迎接.【邯郸学步】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据说这个地⽅的⼈⾛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有位少年不辞⾟苦来到邯郸要学这⾥的⼈⾛路。
他⼀边观察邯郸⼈的⾛路姿势,-边学习模仿。
可没有⼏天,他就坚持不下来了,越学越别扭,越⾛越不⾃然。
不仅没有学会邯郸⼈⾛路,⽽且连⾃⼰原来⾛路的动作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到了燕国。
邯郸学步:学步:学⾛路,⽐喻⽣搬硬套地模仿别⼈,闹出笑话。
【疑邻盗斧】 畴前有个乡间⼈,丢了⼀把斧⼦。
他觉得是邻⼈家的⼉⼦偷去了,于是处处留意那⼈的⼀⾔⼀⾏,⼀举⼀动,越看越感觉那⼈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的⼈找到了斧⼦,本来是前⼏天他上⼭砍柴时,⼀时忽略失踪在⼭⾕⾥。
找到斧⼦后,他⼜碰见了邻⼈的⼉⼦,再留⼼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83cf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a.png)
成语故事100字成语故事100字9篇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由于买不起烛火,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月亮西坠。
他爬上梯子接着读,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映月读书的意思是: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薛蟠在酒席上调戏柳湘莲,遭到柳湘莲的一顿毒打后,觉得没有面子在京城呆下去,于是想与手下员工一起外出做生意,请示薛母,母亲没有主意,宝钗认为应该让他去试一试,如果旧病复发也没办法,如果彻底改变同性恋倒也是好事。
旧病复发的意思是: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晋朝时期,晋惠帝十分昏庸愚昧,曾经在华林园听到蛙声就问左右说:“它们这样叫是为了要官做还是别的原因。
”后来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饿死,百官上朝时把情况报告给他,惠帝竟然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百官哭笑不得。
晋惠闻蛙的意思是:比喻愚昧寡闻。
故事中说战国时期的苏秦下苦功读书,每当疲劳时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
汉朝的孙敬十分好学,从早到晚学个不停。
为了不打瞌睡他用绳子栓住头发,再把绳子系到房梁上。
苏秦和孙敬最终都学有所成。
我们要学习古人这种刻苦自学的精神。
__160;__160;__160;__160;__160;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一年级:李昊洋我读完《叶公好龙》成语后觉得主人公叶公虽然画龙画得很好。
但是他却不喜欢真的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喜欢的做平不一定就是现实生活中的。
天河区前进小学三年级:李龙__160;__160;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
![中国成语故事文字版(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aae0f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4.png)
【导语】中华⽂化博⼤精深,成语更是古⼈的智慧结晶。
中国成语古今同⽤,百代甄选,留存者皆为精华,传承⾄今。
下⾯是分享的中国成语故事⽂字版(⼗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位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字聃。
据说他刚⽣下来的时候,就是⼀个⽩头发。
⽩胡⼦的⼩⽼头⼉;所以⼈们称他“⽼⼦”;还说他是在⼀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因为他⽿朵长得⾮凡⼤,所以名“⽿”。
其实,⽼⼦是⼈们对他的尊称。
⽼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新浪潮,想⾛回头路。
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化的发展毁坏了⼈民的淳朴,给⼈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国寡民”社会的:国家很⼩,⼈民稀少。
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它们。
不要让⼈民⽤⽣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处去使⽤它们。
要使⼈民重新使⽤古代结绳记事的⽅法,吃得很⾹甜,穿得很舒适,住得很安适,满⾜于原有的风俗习惯。
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
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们直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个成语出⾃《⽼⼦》⽢美⾷,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表⽰⽣活美满、安定。
2.中国成语故事⽂字版 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起打天下,深知江⼭来之不易。
因此,他特别爱护⽼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以给⼈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把把垂下来的⼑,令⼈望之即瑟瑟发抖。
宋太宗在皇宫⾥⾯,穿着龙袍,烤着炭⽕,还觉得寒⽓逼⼈。
这时,宋太宗想起乾德⼆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时,⾝穿貂⽪⼤⾐,戴着⽪帽全副武装,所有的⼤⾂都缩着⼿不胜寒瑟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头打结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
小度写范文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模板
![小度写范文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5039e75172ded630a1cb667.png)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历史成语故事大全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故事取材于历史,而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教学中又具有其独特的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历史成语故事1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一:口不二价汉朝时期,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常到深山采药,然后在集市上出卖。
他卖的药,价钱三十年不变,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卖药口不二价。
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可又不肯变价。
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讨价还价,但他还是不肯变价,女子就说她早就知道有个韩康言不二价,莫非你就是韩康? 羞得韩康满脸通红,觉得连女人都知道这个恶名声,真没脸再卖药了,于是逃进霸陵山隐居不出。
汉桓帝觉得这个人很有意思,就请他出来做官。
他走到半道,反复思量,最终还是觉得没脸见人,便又跑了回去,一直到死再未出山。
而韩康买药,言不二价也因此成了典故。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二:涸辙之鲋庄子家里贫穷,所以往监河侯借粮米。
监河侯说:可以,我马上要收到租金(统治者在自己的领地里向老百姓收取税赋、租金等收入),借给你三百两金子,好吗? 庄子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听到呼喊的声音,我环顾四周,看见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
我问它,说,鲫鱼啊,你是做什么的呢?鲫鱼回答说:我原本是东海海神的臣子。
你有没有一升半斗水让我活命呢?我说,可以啊,我要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接你,可以吗?鲫鱼生气地说:我失去了平常我所需的水,我没有可生存的地方,我只要得到一升半斗水就可以活,你竟然说这些,还不如及早到干鱼店里去找我!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篇三:量体裁衣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一次,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
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又问:请教老爷,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御史大夫很奇怪: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裁缝回答说:年青相公初任高职,意高气盛,走路时挺胸凸肚,裁衣要后短前长;做官有了一定年资,意气微平,衣服应前后一般长短;当官年久而将迁退,则内心悒郁不振,走路时低头弯腰,做的衣服就应前短后长。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c121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f.png)
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精选10篇)1.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一守株待兔春秋时,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看见一只野兔撞在树桩子上,折断脖子而亡。
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
从那以后,他什么农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树桩子旁边,等着捡兔子。
可再也没有野兔来撞这树桩子,他的行为被人们当作了笑话。
[注释]株:树桩子。
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2.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二如鱼得水东汉末年,刘备请到诸葛亮做军师后,经常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对天下形势的理解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亲密。
开始时,关羽和张飞很不服气。
刘备说:“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了水一样,你们应该理解。
”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3.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三出类拔萃孟子是春秋末期一位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在回答学生的提问时说:“麒麟和一般走兽是同类,凤凰和普通飞禽是同类,圣人和百姓也是同类;而孔子作为圣人,远远超越同类人中的佼佼者,没有人比他更伟大了。
”[注释]出:超出。
类:同类。
萃;聚集。
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4.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四大器晚成三国时,有个叫崔林的人,年轻时既没成就又无名望,被亲朋好友看不起,只有堂兄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就,崔林以后一定能成大器的。
”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曹丕当政时做了大官。
[注释]器:指才能。
比喻有大才能的人要经过长期磨练,往往成名较晚。
5.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五门可罗雀西汉时,翟公曾经做过廷尉,因为这是一个很有权势的官职,所以当时家里宾客很多。
后来,他被免了职,立刻门庭冷落,很少有人出入,倒是门口鸟雀成群,简直可以用网捕捉了。
翟公叹息之余,在门上写下了: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注释]罗雀:用网捕鸟。
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
6.成语故事简短100字左右篇六鹏程万里传说远古的时候,北海里有一只叫鹏的大鸟。
它的背就像泰山那么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层。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af2b3eb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7.png)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成语寓言故事是历史浓缩的精华,因此探索寓言故事的教学方法,挖掘蕴含在寓言故事中的教育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00字左右,希望对你有用!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1:使酒骂座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失势的魏其侯窦婴与将军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
灌夫给他们敬酒,田蚡及他的手下不理不睬,灌夫大骂他们,田蚡抓了灌夫全家。
王太后出面要挟杀了灌夫,窦婴也被流言蜚语所杀。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2:相待如宾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胥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遇见一农夫正在田间除草,他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双手捧给丈夫。
丈夫庄重地接过进食,妻子立在一旁等他吃完。
胥臣被他们夫妻相敬如宾的举动所感动,就把他推荐给晋文公。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3:三徙成国相传尧舜禹时期,舜在没有成为首领前,一心为公,受到百姓的爱戴。
他第一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邑,第二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都城那么多,到第三次搬迁时,足有一个国家那么多。
后来他被尧推举为继承人。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4:祁奚之举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范宣子赶跑了他的外孙栾盈,并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
大夫祁奚向晋侯请求告老还乡,晋侯问他谁可以接任,他推荐了他的仇敌解狐。
晋侯问谁可以担任中军尉,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5:鲁阳回日传说周武王率领诸侯讨伐殷纣王,旌旗飘扬,杀声四起,战斗非常激烈,周武王的部下鲁阳公愈战愈勇,敌人望风披靡,眼看天色已晚,鲁阳公举起长戈向日挥舞,吼声如雷,太阳又倒退三个星座,恢复了光明,终于全歼了敌军。
成语寓言故事100字篇6:负薪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
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
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朱买臣负薪读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
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0–100字
![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0–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0289f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0.png)
简短成语故事大全50-100字1、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
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2、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整日玩乐,不思念故土,看到蜀地的歌舞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3、卧薪尝胆吴国与越国打仗,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划粥割齑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5、隔墙有耳从前,有个人喜欢四处打听秘密。
一天忍不住,把自己打听到的事情全部告诉了好朋友。
他哪里想得到,在墙另一边的隔壁房间里,有人把他说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
于是没过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多嘴的坏毛病啦!6、鱼目混珠从前,一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了一颗大珍珠,藏起来不让别人看。
他的邻居寿量从路上捡来一颗假的大“珍珠”,也珍藏起来。
后来,他们俩用珍珠粉配药,医生笑着对寿量说:“你这颗不是珍珠,是鱼的眼睛啊!”7、道听途说有个齐国人告诉别人说:“有一块肉从天上落下来,长三十丈,宽十丈。
”见别人不信,他改说:“是二十丈。
”后来又改口说:“是十丈。
”问他:“肉掉在哪里了?”他答不上来,只得承认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8、悬梁刺股悬梁讲的是东汉政治家孙敬勤奋好学,为了不打瞌睡影响读书,用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另一头系在头发上。
当疲劳时,绳子就会把头皮扯痛。
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政治家苏秦发奋读书,为了防止打盹,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坚持读书。
9、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有一群人分酒喝,决定画得最快的人可以喝酒。
其中一人画得最快,但看到其它人还未画好,就再为蛇添上脚,此时另一人画好了,便说:“蛇本来没有脚,你为什么要为它添上脚呢?”10、拔苗助长宋国的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决定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把禾苗一棵棵地拔,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0个历史故事简短100字
![10个历史故事简短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87612b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5.png)
10个历史故事简短100字篇一:灰战公元919年,五代后梁皇帝下诏吴越王钱鏐征讨吴王杨隆演。
钱鏐派遣节度副使钱传瓘为诸军都指挥使,率战舰500艘击吴。
吴派舒州刺史彭彦章及副将陈汾迎战。
战于狼山江,钱传瓘指挥士兵顺风扬灰,吴兵不能开眼。
他又教军士撒沙于己船,撒豆于敌船,结果吴兵立脚不住,纷纷跌倒。
彭彦章奋战力尽,受伤数十处,见陈汾不来支援即自杀而死。
钱传瓘指挥兵士斩敌千余,烧毁敌船400余艘,大获全胜。
篇二:百折不挠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
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
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
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
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
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篇三: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
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
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
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篇四:程门立雪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篇五: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
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
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篇五: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fe53a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0.png)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有关中国的四字成语,大家知道有哪些?那么与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100字的四字成语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6.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7.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四字成语寓言故事100字8.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七年级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3a3bdb0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4.png)
历史成语故事100字七年级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bf16e5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成语故事100字左右成语故事。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它们既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又有生动的故事背景。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古老成语的魅力吧!1. 画蛇添足。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画家,他画蛇非常有名。
有一天,他到了越国,越国人见他画蛇,觉得不够真实,就劝他在画蛇的脚上加上脚。
画家听了他们的话,就在画蛇的脚上加上了脚。
后来,楚国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说他“画蛇添足”,意思是做多余的事情。
2. 杯弓蛇影。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人,他喜欢射箭,每天都练习射箭。
有一天,他喝酒后,看见自己的杯子和弓,就觉得杯子是蛇的影子,就用弓射向杯子。
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来形容没有根据的猜疑。
3. 掩耳盗铃。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相传有个人偷了一口钟,他担心别人听到钟的声音,就用手掩住自己的耳朵。
后来,有人问他,“你不是偷了钟吗?”他回答说,“我没听见钟声。
”人们就用“掩耳盗铃”来形容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
4. 杞人忧天。
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为此忧心忡忡。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担心,他说,“我怕天会塌下来。
”人们就用“杞人忧天”来形容无端的忧虑。
5. 画龙点睛。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故事。
相传有个画家画了一条龙,但觉得一直缺少点什么。
有一天,他在龙的眼睛处点了一下,龙就活了过来。
后来,人们就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关键处加上点缀,使事物更完美。
6. 杀鸡取卵。
相传有个人养了一只能下金蛋的鸡,他每天都杀鸡取卵,想一次得到更多的金蛋。
后来,他的鸡被杀了,他就再也没有得到金蛋。
人们就用“杀鸡取卵”来形容贪得无厌,结果把自己的利益毁掉了。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且记住这些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成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古代历史人物成语故事
![古代历史人物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cae25b4b73f242326c5f2e.png)
古代历史人物成语故事导语: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代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欢迎借鉴!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成语故事汇总十篇
![成语故事汇总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2f96e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f.png)
成语故事汇总十篇成语故事作文篇1以前,我对成语是知之甚少,一度认为成语是特别枯燥无味的东西,但是自从读了《成语故事》后,我才感到自己对成语的了解太少了,原来成语是这么的好玩,能带给人许多许多的学问,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
记得《成语故事》中的有一则《骄兵必败》。
它写的是:魏相是我国汉朝的一名出名的官员,他当过好多的官。
据说,他很小的时侯就读过《易经》,文章写得好,也很有见解。
公元前65年,匈奴人攻打汉朝,匈奴人打了败仗,向北方逃去。
当时汉朝的皇帝汉宣帝,预备追击打垮匈奴。
那时魏相正值丞相。
魏相对皇帝说:“我听人家说兵分4种:义兵、应兵、贪兵、骄兵。
还说义兵打仗会成功,应兵肯定能克服敌人的攻击,抢珍宝的贪兵不会打仗,骄兵必定会战胜仗。
”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放弃了追击的念头。
后来,人们就依据这句话总结出“骄兵必败”这个成语。
读到这我才发觉,魏相的学问真是太渊搏了。
他用了寥寥数语就让汉宣帝知道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但我自己何尝不是跟汉宣帝一样?只要做了什么好事,比方说老师今日夸奖了我,我回家就立刻得意地告知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听了后往往只会说:“知道了!”如今想想,真是汗颜。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不行磨灭的一大部分,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蕴含了丰富的学问和人生哲理。
大家都来读《成语故事》吧!成语故事作文篇2负重致远“负重致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能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处的目的地。
下面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盼望对你有关心。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东汉末,襄阳大名士庞德公有个很有才学的侄儿,名叫庞统。
那时候,隐居在隆中的诸葛亮常去拜见庞德公,和庞统也成了好伴侣。
庞德公特别欣赏他俩的才能,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在庞德公的眼中,他俩都是当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时,庞统在他手下任功曹。
不久周瑜病死,庞统送葬到吴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十篇100字成语故事
1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
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
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
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
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
地方去察看。
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
那把弓的
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
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2拔苗助长
战国时候,宋国有个农民种了一块地。
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
快长高。
结出果实。
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长得很慢,他心里
非常着急。
怎样才能让禾苗尽快长高呢?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
回家后,他
很得意地对家里人说:“累死我了,我协助禾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
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3智子疑邻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
富人的儿子说:
“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邻居家的老公公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公公偷了他家的东西。
4画饼充饥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
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
先后去世。
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
很艰难。
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后来卢毓做了官。
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很多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所以魏明帝很不
满意。
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
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
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
能吃的啊!"
5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
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不过,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
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
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
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
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6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
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
善战的将军。
7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
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
们吗?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
精力跟老师学习。
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
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
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
”因
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
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9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
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
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
又
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
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
千里马,仅仅蹄子稍差些。
”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
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
”接
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
10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
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
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
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