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种类繁多,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方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措施。
一、呼吸道传染病1.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
1.2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接种结核疫苗、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1.3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麻疹疫苗、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消化道传染病2.1 腹泻病:腹泻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饮用安全的水源、食用熟透的食物、勤洗手。
2.2 传染性肝炎:传染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等引起的肝脏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患者共用针头、避免性传播途径。
2.3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副伤寒、大肠杆菌感染等。
预防方法包括饮用安全的水源、食用熟透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血液传染病3.1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血液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避免与HIV感染者共用针头、正确使用安全套、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
3.2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相应的疫苗、避免与患者共用针头、避免性传播途径。
3.3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触受感染的水源、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避免接触感染源。
四、皮肤传染病4.1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接种水痘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4.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病。
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接触。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传染病有很多种类,包括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等。
一、呼吸道传染病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等。
2. 感冒: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保持室内通风等。
二、肠道传染病1. 腹泻:腹泻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包括饮用干净的水、洗净食物、避免食用生食等。
2. 肠炎:肠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保持厨房卫生等。
三、性传播疾病1. 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
2.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等。
四、其他传染病1.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等。
2.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疾病。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不共用注射器等。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2. 接种疫苗:接种相关疫苗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避免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4. 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熟食,避免食用生食,保证食物的安全。
5.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避免多性伴侣等。
6. 不共用注射器:避免注射器的交叉感染。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作业1--5章阶段测验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作业1–5章阶段测验
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管理
在学前儿童的健康管理中,着重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饮
食营养、日常卫生等方面。
在学前机构里,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每个儿童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有效的干预。
此外,儿童饮食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障其身体健康。
第二章:学前卫生常识
学前卫生常识包括儿童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内容。
教师
需要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此外,学前机构的环境卫生也至关重要,教师应该定期进行卫生清理,保障儿童在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第三章:常见传染病防治
儿童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因此在学前机构中,预防传染
病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和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
同时,学前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制度,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能够及时隔离和处置,保障其他儿童的健康。
第四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包括感冒、腹泻、发热等,在学前机构中,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根据症状做出适当的处理。
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第五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教师应该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认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只有在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环境中,学前儿童才能全面发展。
以上是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作业1–5章的阶段测验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备考。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三篇)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在学生群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对学生的健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减少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章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2.1 常见病的分类在学生中,常见病主要包括感冒、咳嗽、腹泻、过敏性鼻炎和便秘等。
这些常见病的发生率较高,而且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常见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常见病的发生,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病人眼耳口鼻等多病原体传播途径。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3)保持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充足的营养。
(5)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药。
第三章学生传染病预防控制3.1 传染病的分类在学生中,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包括手足口病、水痘、流感和疟疾等。
这些传染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成绩都有一定的影响。
3.2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眼耳口鼻等多病原体传播途径。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居住。
(4)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
(5)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力。
第四章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4.1 学校常见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应定期进行学生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2)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体检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常见病。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全新完整版)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第一章引言欢迎大家阅读本手册,本手册旨在向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提供详细的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为幼儿园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第二章常见传染病概述在秋冬季节,幼儿容易感染一些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感冒、腹泻、手足口病等。
这些传染病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染给他人。
了解这些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是预防控制的关键。
第三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流感和感冒的预防□教育幼儿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经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并教育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和常用物品,如玩具、桌椅等。
□鼓励幼儿在室外活动,增加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过度拥挤。
2.腹泻的预防□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并定期检查水质。
□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管理。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
□及时清洁幼儿园环境,保持干净整洁。
□鼓励幼儿多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
3.手足口病的预防□加强幼儿手部卫生,经常洗手。
□鼓励幼儿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尤其是在疫情暴发期间。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玩具、桌椅等常用物品。
□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及时发现并隔离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减少传播风险。
□提醒家长及时就医,配合治疗和康复。
第四章幼儿园管理措施1.健康检测和筛查□建立健康检测制度,每日对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观察。
□严格筛查幼儿的症状,及时发现并隔离有患病症状的幼儿。
□要求家长配合,如发现幼儿有疾病症状,及时通知幼儿园。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玩具、桌椅等常用物品。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妥善处理垃圾和废弃物。
3.健康教育与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幼儿和家长传授疾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2.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性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
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预防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预防医学导论1.1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1.2 预防医学的历史与发展1.3 预防医学的工作原理与方法2. 第二章:流行病学基础2.1 流行病学的定义与作用2.2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2.3 流行病学数据的统计分析3. 第三章:传染病预防与控制3.1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3.2 传染病预防策略与措施3.3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4. 第四章:慢性病预防与控制4.1 慢性病的流行特点与危害4.2 慢性病预防策略与措施4.3 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5. 第五章:职业病预防与控制5.1 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5.2 职业病的发生机制与危害5.3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与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预防医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预防医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库:收集各类预防医学案例,用于教学实践。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六、第六章:环境与健康6.1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6.2 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6.3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七、第七章:食物与营养7.1 营养学基础知识7.2 食物中的营养素7.3 营养与健康八、第八章:生殖与儿童青少年健康8.1 生殖健康8.2 孕产期健康8.3 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与干预九、第九章:心理健康9.1 心理健康概述9.2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9.3 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十、第十章:公共卫生策略与政策10.1 公共卫生策略概述10.2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与实施10.3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改革十一、第十一章:伤害预防与控制11.1 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11.2 伤害预防的控制策略11.3 常见伤害类型的预防与控制十二、第十二章:应急与公共卫生事件处理1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与分类1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12.3 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流程与方法十三、第十三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3.1 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原则13.2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13.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应用十四、第十四章: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与挑战14.1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问题14.2 跨国公共卫生合作与交流14.3 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十五、第十五章:预防医学的未来发展15.1 预防医学发展趋势与挑战15.2 精准预防与个性化医疗15.3 预防医学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教学内容将根据这十五章节的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预防医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和实践能力。
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
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措施预防疾病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病的预防措施:1.感冒和流感:避免与带有这些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避免过多接触冷空气和寒冷的环境。
2.中暑: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避免在中午时分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要戴帽子、太阳镜和轻薄的衣物,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
3.高血压:遵循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
保持适量的体重,戒烟限酒。
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等。
定期监测血压并接受医生的治疗。
4.高血脂:减少食用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增加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保持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
5.糖尿病:遵循健康饮食原则,选择低糖、低盐、低脂肪的食物。
控制体重,保持适量的运动。
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
6.胃病:避免吃过多油炸食品、辛辣食品和咖啡因。
要定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功能,多吃蔬菜水果,饮食丰富多样。
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手足口病: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患者的食物或物体后。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避免与患者的唾液、尿液、粪便等直接接触。
2.流行性感冒:打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呼吸道症状严重的季节。
3.麻疹: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与患者的唾液、粪便等直接接触。
4.百日咳:接种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在与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5.乙肝: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避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
不与他人共用刮痧器具、針頭等。
6.肺结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减少与患者的接触,特别是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以上是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传播给其他人或动物,并导致相应疾病的一类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触摸传播和食物及水源传播等。
2. 常见的传染病2.1 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嗓子痛、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掩盖口鼻等。
2.2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掌脚底出现水泡等。
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消毒等。
2.3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其症状包括高热、全身不适、眼结膜炎、鼻炎、剧烈咳嗽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麻疹疫苗、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等。
2.4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体重减轻、盗汗等。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在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居住、避免接触患者咳嗽喷嚏的飞沫、定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等。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3.1 手卫生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水将双手湿润、涂抹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至少20秒、彻底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或手干燥设备擦干。
3.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
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3.3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流感疫苗、麻疹疫苗等能够有效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3.4 保持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常用物品的清洁能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定期通风、适当清洁常接触的物品表面、注意个人卫生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3.5 避免接触病原体避免接触可能携带传染病病原体的地方和物品,减少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5篇)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幼儿园是儿童集体生活的场所,也是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为了减少儿童常见病发病率,确保儿童的体魄发育健壮,根据儿童常见病的特点,拟定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
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与家长密切配合,坚持体格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共同培养健康儿童,控制传染病的发病率。
二、坚持晨检制度,认真仔细检查、观察每一位入园的儿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并主动与儿童家长联系。
三、儿童常见病分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及肠道、皮肤和营养方面的疾病,因此要针对不同方面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措施,区别对待,及时处理,若需要隔离,则要及时隔离。
四、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及儿童常见病防治的知识,介绍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以取得家长的合作,共同培养儿童。
五、认真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落实园内各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为保障幼儿园儿童的健康与安全,规范常见病的管理和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责任人1. 幼儿园设置常见病管理委员会,由园长、保健医生、教师、保育员等组成。
2. 常见病管理委员会由园长负责召集会议,制定和修改相关管理制度。
3. 幼儿园保健医生担任常见病管理的责任人,负责常见病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第三章常见病的分类和预防1. 分类常见病主要分为呼吸道感染、肠胃道感染、皮肤感染、传染性眼病等几类。
2. 预防(1)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定期对教室、餐厅、卫生间进行消毒。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4)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第四章常见病的筛查和诊断1. 筛查幼儿园定期进行常见病筛查,包括体温测量、听诊、观察等以发现幼儿身体异常迹象。
2. 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并及时告知幼儿家长,制定治疗方案。
第五章常见病的处理与治疗1. 常见病处理(1)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保育员进行常见病处理培训,提高处理能力。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
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传染性疾病感染风险的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接触面广泛,易感染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各校应建立健全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介绍学生常见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一、预防常见病的措施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应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应勤洗手,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2.定期体检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管理,联系家庭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
3.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学校要定期检查、清除害虫和致病菌,做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
学校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加强食品卫生监管。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1.学校晨检工作学校应设立晨检岗位,配备专职医生或护士,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咳嗽、咽痛等症状的观察。
如发现患病学生,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2.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传染病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3.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学校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特别是公共场所、餐厅、厕所等易受污染的地方。
学校要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病例及时上报,配合疾控部门的工作。
4.防控传染病的重点疾病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和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重点疾病的防控工作。
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应及时配发口罩,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防控措施和疫情信息。
学生有传染病症状的,家长应及时通知学校,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总结: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要加强预防常见病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体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
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制度,设置晨检岗位,加强传染病宣传教育,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并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常见的疾病却每年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治疗常见病,保证健康呢?一、预防措施1、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习惯需要注意。
比如,饮食要清淡、营养均衡;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不吸烟、不饮酒等有害习惯同样也应摒弃。
2、预防传染病传染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止呢?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勤换洗衣物。
其次,要注意防止接触病原体,如不到人员密集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常见的高危疾病之一,预防的措施也很多。
如保持正常血压、控制血脂、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4、预防肝炎肝炎同样常见,防止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传播,如不从事危险性工作,不合法注射毒品、不过多地分享剃须刀、牙具等物品等,可以减少感染的几率。
5、预防糖尿病糖尿病是目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预防方法也很多,如注意饮食结构,控制食量;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重;规律作息,保持心理健康等。
二、治疗方法1、发热发热是很常见的病症之一。
当出现发热时,可以及时采取降温的措施,如多喝水、少穿衣服、清洁体表等。
同时需要留意病情的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2、感冒感冒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在治疗时通常需要休息、多喝水、喝药等治疗方法。
3、胃肠疾病胃肠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便秘等。
在治疗时要选择适宜的药物,尽量不使用含有毒副作用的药品。
4、皮肤疾病皮肤疾病不仅影响审美心理,还会引起身体的不适。
可用清水洗净患处,然后涂抹相应的药膏,如维甲酸乳膏、抗生素药膏等。
总之,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
对于常见病,如感冒、胃肠疾病等,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加快病情好转,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及时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
常见传染病包括流感、肺结核、疟疾、登革热、艾滋病等。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一、流感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流感的措施包括:1.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感的发生。
2.勤洗手:时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口、鼻或者眼部位之前。
3.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4.咳嗽和打喷嚏时注意礼仪: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遮挡。
二、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肺结核的措施包括:1.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有肺结核的人密切接触等。
3.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三、疟疾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预防疟疾的措施包括:1.防蚊叮咬:使用蚊帐、蚊香、蚊液等防蚊措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2.服用抗疟药物:根据疟疾流行区域和个人情况,服用相应的抗疟药物进行预防。
3.泯灭蚊虫滋生地:清除周围的积水,泯灭蚊虫滋生的环境。
四、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播疾病。
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包括:1.泯灭蚊虫滋生地:清除周围的积水,泯灭蚊虫滋生的环境。
2.防蚊叮咬:使用蚊帐、蚊香、蚊液等防蚊措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3.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衣物、长裤,使用防蚊液等。
五、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
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包括:1.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避免性传播。
2.避免共用注射器:避免共用注射器、针具等,防止通过血液传播。
3.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总结: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包括流感、肺结核、疟疾、登革热、艾滋病等。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
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导手册第一章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在人群中传播导致的疾病。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食物水源传播等。
在学校中,学生密集生活在一起,加上年龄小、免疫力弱,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暴发。
因此,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章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1) 定期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 避免口鼻直接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3)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 注重饮食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
2. 环境卫生(1)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学校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消毒。
(2) 学校饮用水、食品安全,避免食物受污染。
(3) 学校医务室及时处理学生生病情况,隔离疑似传染病病例。
第三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1. 感冒(1) 多饮水,增强体液循环,帮助排除病毒。
(2) 穿衣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3) 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2. 流感(1)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感染。
(2) 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
(3) 注意呼吸道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口罩或纸巾遮掩。
3. 水痘(1) 隔离患者,避免接触。
(2)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3) 接种水痘疫苗,预防感染。
4. 肠道传染病(1)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
(2)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
(3) 发生症状立即就医,避免传播。
第四章学校传染病的管理措施1. 学校定期组织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2. 学校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疫情信息。
3. 学校加强和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防控传染病的风险。
4. 学校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和药品,做好传染病的应急处理。
5. 学校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确保学校环境清洁卫生。
结语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师生的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 疫情控制第五章 医疗救治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七章 保障措施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第三条 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需要解除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
幼儿卫生学——第三章第一节预防常见病
3、龋齿的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 吃东西
(2)合理营养,多晒太阳,牙釉质正常钙化;
(3)预防牙齿排列不整齐。
4、龋齿的治疗
及早治疗,看牙医
(二)弱视
弱视是指视力达 不到正常,以查 不出眼病,配镜 也没用。
⒈病因 ⑴斜视 ⑵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 ⑶形觉剥夺 ⑷先天性弱视
⒉危害性
三、与营养有关的疾病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佝偻病 (二)、营养性贫血 (三)、肥胖病
(一)、佝偻病
佝偻病:
俗称缺钙,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 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 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佝偻病发病缓 慢,不容易引起重视。
1、佝偻病的病因
(1)紫外线照射不足 (2)生长过快。早产、双胞胎也易发生佝偻
2、患有扁桃体炎怎样护理:
(1)患急性扁桃体 炎:卧床休息, 多喝开水,
(2)患慢性扁桃体 炎:手术切除
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就要求大夫给孩 子进行手术摘除扁桃体,但医生一般都会慎重考虑。
扁桃体为什么不能随便摘除呢?
•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 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 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 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 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 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 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 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3、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根据天气情况,随时增减衣服 (3)保持房间空气新鲜 (4)合理安排生活,提供平衡的膳食。 (5)避免与患者接触,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传染病的分类
按传播途径 分类
空气传播、飞沫 传播、接触传播
按病原体分 类
细菌性、病毒性、 真菌性
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可能导致传播范围扩大,甚至引发疫情, 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预防控 制传染病至关重要,需要加强监测和早期干预措 施。
传染病的预防
01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
患者和社会受到心理冲击
提供心理援助
关心患者和社会心理健康
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传染病是非常重 要的,包括良好的卫 生习惯、接种疫苗、 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措 施。
传染病防控措施
戴口罩
防止飞沫传播
保持社交距 离
减少传播风险
居家隔离
确诊或接触患者 时
勤洗手
保持手部清洁
传染病的防范
在出现传染病症状时, 应及时就医,注意个 人卫生,避免交叉感 染,减少传染源的扩 散。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和措 施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传染病概述 第2章 传染病的病原体 第3章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第4章 传染病的治疗 第5章 传染病的应急响应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1章 传染病概述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 起的可在宿主间传播 的疾病,可通过空气、 食物、水或接触等方 式传播。预防传染病 需要加强个人卫生意 识和措施,保持环境 清洁,避免病原体传 播。
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佩戴口 罩、手套等防护
用品
做好消毒
对医疗设施、器 械进行定期消毒
群体防控策略
封控疫情区域
对疫情爆发区域进行封锁 隔离 限制人员出入
强化监测
加强病例监测和溯源调查 及时通报疫情动态
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方案
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方案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人们预防常见病和传染病发生。
1.预防流感: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如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眼、鼻、口的面部区域,避免与患有流感的人密切接触。
2.预防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由肺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和治疗病例。
此外,保持房间通风和定期打扫卫生,避免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待留,可以帮助预防肺结核。
3.预防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为了预防病毒性肝炎,建议接种肝炎疫苗,并采取一些措施,如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具,避免与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分享个人卫生用品等。
4.预防艾滋病: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等途径传染。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包括安全性行为,如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与感染者进行性行为,避免使用共同的注射器等。
5.预防腹泻疾病:腹泻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
预防腹泻疾病的关键是保持卫生和饮食安全。
勤洗手、煮沸水和食用熟食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另外,避免生吃海鲜和生鲜果蔬,确保食品储存和烹饪的卫生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6.预防肺炎: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病毒。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室内通风等。
此外,接种肺炎疫苗也能有效预防感染。
7.预防传染性眼病:传染性眼病包括结膜炎、角膜炎等。
预防传染性眼病的关键是避免共用毛巾、眼药水、眼镜等个人物品,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避免眼部接触污染物等。
8.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经常洗手,避免触摸患病者的分泌物等。
此外,保持环境清洁和室内通风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方案。
人们应该密切关注健康教育信息,提高对常见病和传染病的认识,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
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群,引起疾病的一类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等。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的疾病,包括流感、肺结核、麻疹等。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勤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尤其是接触公共场所、患者或动物后。
- 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2.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包括腹泻、霍乱、肠道病毒等。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饮用安全水源:选择煮沸过或经过消毒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
- 注意食品卫生:食用熟食,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海鲜。
-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或使用卫生间后。
- 分开储存食物:生熟食物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
3. 性传播疾病性传播疾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疾病,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措施包括:-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措施,减少性伴侣的数量。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性病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感染。
- 提高性健康意识: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积极参与相关健康宣教活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传染病外,还有其他一些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进行调整,但基本原则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
总结起来,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个人卫生的重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通过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饮用安全水源、注意食品卫生、使用安全套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三篇)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一、引言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为了保障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制定了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制度。
本制度旨在加强对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学校卫生环境,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常见病的预防1. 传染病预防(1)完善传染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制度,制定并实施疫情应急预案。
(2)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
(3)定期开展传染病检查,及时发现传染病患儿,隔离患者并及时向疾控部门报告。
2. 呼吸道感染预防(1)加强教室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
(2)组织开展呼吸道疾病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咳嗽礼仪和避免接触病毒传染源。
(3)定期进行学生体温监测,发现有发热等症状的学生及时隔离并联系家长。
3. 眼保健预防(1)开展视力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远离电子屏幕,预防近视。
(2)定期组织视力检查,发现视力问题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3)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倡读书、少看电视和手机。
三、常见病的治疗1. 常见病的及时发现与诊断(1)建立健全学生体检制度,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学生常见病。
(2)开展常见病的筛查工作,如体检时进行近视筛查、口腔疾病筛查等。
2. 常见病的及时治疗与干预(1)健全学生常见病治疗记录和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病历信息。
(2)指定专人负责常见病的治疗工作,组织学生到医院就医,做好诊疗和康复跟踪。
(3)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四、学校卫生环境管理1. 课室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1)加强课桌椅、黑板、橱柜等硬件设施的定期清洁与消毒。
(2)定期检查学校厕所的卫生状况,及时清洁消毒,确保学生用厕的卫生环境安全。
(3)加强公共区域的清洁工作,定期清理垃圾并及时消毒。
2. 学生个人卫生管理(1)加强学生卫生习惯教育,指导学生正确刷牙、洗手等个人卫生习惯。
(2)定期检查学生个人卫生状况,对发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蛋白
3、免疫作用的种类 按照免疫产生的方式可分为非特异性免 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 非特异性免疫:与生俱来的,不 针对某 一种病毒的;
通过日常护理和合理膳食加强
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针对某种病 毒的
预防接种
免 疫 作 用 的 种 类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的防御作用 血脑屏障作用 自然自动免疫 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特异性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1、免疫系统的功能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三部分组成。 免疫器官:主要有脾脏、淋巴结、扁桃体、 胸腺、骨髓等。免疫器官可产生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主要有淋 巴细胞(T、B细胞)和巨噬细胞两大类。 免疫分子:具有免疫效应的物质。
► (2)饮食与水源传播
易造成肠道感染,痢疾、甲型肝炎
► (3)虫媒传播
与季节有关,流脑、疟疾、鼠疫
►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通过杯子、毛巾等
► (5)医源性传播
在检查、治疗过程中
► (6)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母乳,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征)
3、易感者 ►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 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
(二)风疹 ► 1、病因: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 2、症状:低烧,出皮疹,遍布全身(手心、 脚心没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变大
对幼儿危害不大 孕妇如果在孕早期感染风疹易造成胎儿畸形
(三)幼儿急诊 ► 1、病因: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 2、潜伏期短(1周左右),发高烧,持续35天,退烧后出皮疹,持续1、2天 ► 3、护理:避免因体温过高而引起的痉挛,降 温、多喝水
► 2、护理: ► (1)创设适宜的居室环境 ► (2)进行一般护理
► (3)保持呼吸道通畅
► (4)合理安排饮食,补充维生素C ► (5)睡觉时常给翻身、拍背,促进对炎症的吸收
► 3、预防
同预防感冒
三、腹泻
► 1、病因较多: ► 非感染性腹泻:因喂养不当而引起 ► 感染性腹泻:
►秋季腹泻(轮状病毒引起),不必用抗生素,注意补
(四 )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 2、症状:发病急,发烧后,腮腺胀大,按摸、 咀嚼时疼痛 3、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吃流质,避免吃酸 辣等刺激唾液分泌的食物 4、预防:隔离到腮腺肿胀完全消失
(五)猩红热 1、病因:不是病毒引起,而是乙型溶血性链 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 发病急,发烧、嗓子疼,呕吐, 1、2天后出皮疹,疹子细密,褶皱处密集, 面部潮红,口唇周围苍白 舌乳头肿大突出,“杨梅舌” 3、护理: 一定用抗菌素进行彻底治疗 病愈2周查尿,检查是否患急性肾炎 4、预防:隔离、消毒
(一)水痘: 1、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病初1、2天低烧,出皮疹,从上到下,开 始是红色小疹子,水泡,3、4天后干燥形成痂皮, 脱落 ► 注意和手足口病区别
部位:四肢少,分批出现(只出一批) 病程:2周(一周) 传染性:强(弱) 护理:皮肤(口腔)
3、护理 ► 患儿出痘、发烧时要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清新; 饮食宜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和新鲜的水果,忌辛 辣、油腻食物;多喝开水,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 腔清洁; ► 给患儿剪短指甲,防止结痂被抓破引起感染; ► 禁止给患儿洗澡,要给患儿勤换内衣和床单; ► 没出过水痘的幼儿要避免与患儿接触,对患儿的隔 离须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充水分, ►饮食方面吃以前习惯吃的,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口服补液盐
► 2、腹泻护理:
腹部保暖 及时清洗屁股 注意调节饮食
► 3、预防:
平时多喝水 酷暑严寒时不断奶、加辅食 注意饮食卫生
四、佝偻病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1、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 生长过快,早产儿、多胎儿 长期腹泻 人工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容易缺乏
(二)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尚未完善
屏障作用差,细菌容易在体内繁殖 小孩对传染病普遍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是传染病的 易感者。 应做好预防接种
2、容易得传染病
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与免疫力有关
免疫力过高——过敏 免疫力正常 免疫力低下
二、传染病概述
(一)传染病的特性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 (三)预防营养性贫血
孕后期应补充足够的铁 婴儿满4个月后应加辅食 及时治疗肠胃疾病
六、肥胖症
► 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疾病,由于摄入
热量超过消耗热量,引起体内脂肪积累过多 所致。一般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为 肥胖症。 ► 危害:
容易形成扁平足 不爱运动、不结实 成年后肥胖,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 贫血: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4百万)
► 针对贫血,首先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 ► 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由于营养物质中铁
和维生素B 12及叶酸缺乏而导致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贫血: ► 病因:体内缺乏铁元素,影响血红蛋白的合
成所致。
先天储铁不足 饮食中缺铁 生长发育过快 疾病影响:长期腹泻引起铁的吸收障碍
► 2、症状 ► 一般症状(非骨骼上的变化)
►睡眠不好,夜里易惊醒、哭闹、睡不安
►多汗、枕秃
严重症状
►方颅、前囟门闭合晚 ►串珠肋、鸡胸 ►O型腿、X型腿 ►动作发育迟缓 ►大脑皮层兴奋性降低,条件反射形成迟缓,语言发育
晚
► 3、预防
晒太阳,多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 冬季添加鱼肝油 提倡母乳喂养
第三章 预防常见病
第二节 幼儿常见病及其 预防
疾病早发现:生病的迹象
► 1、精神、表情 ► 2、脸色 ► 3、食欲
食欲不振 食欲亢进 口味异常
► 4、大小便
大便异常:鲜血便、脓血便、红果酱样大便、柏 油样大便、白陶土样大便、蛋花汤样便、便秘 小便异常: (1)尿量及排尿次数 (2)尿液颜色
持久性免疫 短暂性免疫
(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 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人,感染了有症状
►传染期
病原携带者,健康、潜伏期、病后携带者(伤寒) 受感染的动物
2、传染途径 ► 空气飞沫传播 ► (1)空气飞沫传播
一般是呼吸道疾病
(三)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
1.控制传染源 ► “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病人, ► 密切观察接触者 2.切断传播途径 ► (1)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 ► (2)传染病发生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传 播途径。要对患儿的生活用品和排泄物以及 接触班级进行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者 (1)增强幼儿的体质 (2)预防接种(人工免疫) 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的体内, 使人体产生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 5、睡眠
入睡困难 睡眠不安 嗜睡
► 6、囟门
前囟门凹陷 前囟门鼓出
► 7、体温
腋下正常体温36-37.4度
► 8、呕吐
喷射性呕吐 普通呕吐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 感冒是百病之源,应注意观察病情 ► 很多疾病的早期会表现出感冒的症状 ► 1、观察病情应从以下方面:
(八)细菌性痢疾 1、病因: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2、症状:发病急、高烧、腹泻,总有大便未 排净的感觉,脓血便,少数患儿不腹泻,发 烧、抽风、昏迷 3、护理:休息、流质食物,忌油腻、冷、刺 激性食物,按医嘱吃药,彻底治疗(疗程710天),以免造成慢性痢疾 4、预防:早发现、治疗,加强个人卫生
► 对婴幼儿实行计划免疫,通过系统的有计划
的组织预防接种,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提高 人群免疫水平。
基础免疫:选择威胁大的传染病疫苗,在短期内 接种到小儿体内,使其获得免疫力,并为今后的 免疫打下基础 加强免疫:有些疫苗接种几次才能达到基础免疫 的效果,需要重复接种以巩固免疫效果
三、儿童常见传染病
(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1、病因: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病初类似感冒,之后剧烈头痛,呕 吐,神志恍惚,嗜睡,发病后,出血性皮疹 ;颈部部有抵抗感 3、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 4、预防:接种、冬春开窗通风,少去人多拥 挤的地方
(七)传染性肝炎 1、病因: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粪便中,引起黄疸型 肝炎为主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2、症状: 黄疸型肝炎:开始类似感冒,乏力、恶心、呕吐, 一周后出黄疸,2-6周后恢复 无黄疸型肝炎: 3、护理:休息好,少吃含脂肪的食物,多水果蔬菜 4、预防:防病从口入,食具、牙刷等专人专用,用 一次性注射器,避免母婴传播
► 症状:
脸色不红润,口唇、耳垂、甲床发白 呼吸、脉搏次数加快 食欲不振、乏力 影响智力
► 预防:
►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 病因:缺维生素B
12和叶酸
饮食不合理,多肉少菜,摄入维生素B 12和叶酸 不足 肠胃疾病的影响
► 症状:
除有贫血的一般表现外,精神方面,表情呆滞, 智力和动作发育迟缓或倒退 头部、手、唇无意识颤抖
► 提示:
孩子软,不一定就是软骨病,不能盲目补钙,有 的是神经系统或肌肉系统的问题
五、营养性贫血
和血红蛋白浓度(不足12克)都显著低于正 常值,或两者之一有显著减少 ► 贫血原因:
造血不良:制造血液的骨髓有毛病,比如白血病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生成后很快死亡 失血性贫血:流鼻血、有钩虫病等
► 冬春季节,不要带婴幼儿到人群拥挤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