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西哥的岩浆盐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四、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构造)裂缝。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裂缝性油气藏的特点
a.油气藏常呈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本来为一完整的背斜油藏,后因垂直构造轴线发生一条大断距的断 层,将东侧油层抬高暴露于地面,油藏则全部遭到破坏。西侧油层 下降,被断层封闭仍保留了商业性油藏。
2、断层油气藏类型:
(1)按断层与储层平面组合关系分类: ①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构 造组成的油气藏。
永安镇油田永12 断鼻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断层封闭的 大小与断距 及断层两侧 岩层接触情 况的关系
D、断层圈闭的闭合高度及闭合面积,决定于 断距的大小及其与盖层、储集层厚度的关系。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2)通道和破坏作用 •断层活动期: ——开启,可作运移通道,也可破坏原生油气藏 •间歇期:——封闭 •多期活动性断层: ——早期的利于油气聚集,后期的则不利。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层超 覆在基岩、盆缘、 不整合面上
委内瑞拉东部夸 仑夸尔油田平面
及横剖面图
东得克萨斯油田乌得宾(白垩系) 产油顶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单家寺下第三系地层超覆油藏顶 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2.生物礁油气藏 良好储集条件的生物礁上覆不渗透岩层→聚集油气
黄金巷埃尔-阿布拉礁剖面图
得克萨斯州西部斯库瑞斯奈德 生物礁区北斯奈德油藏剖面图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A、纵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①断层性质:——压性、压扭性:封闭好,张性差
②断面产状:——缓:封闭性强;陡:开启性大。 ③断开地层岩性:——软地层(泥等)多时:封闭;
脆性地层多:开启。 ④断层带内流体活动:——流体中溶解物沉淀→封闭;沿断
层带运移油气被氧化、沥青化→封闭。
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背斜型: 在水动力作用下平缓背斜内油气分布情况示意图
得克萨斯州韦特油田构造图和横剖面图
单斜型 图: 油气等势面因储层物性变差而变陡
图:美国圣胡安 盆地梅萨维达水 封向斜型气藏
第六节 复合油气藏
构造、地层、水动力等因素,2种或2种以上同时 起作用。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因储集层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 闭,即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地层圈闭
其中聚集了油气——地层油气藏
三类: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二者直接接触。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储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之上。
生物礁块油气藏
一、地层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潜伏剥蚀 突起圈闭
柴达木盆地中央平缓背斜带油泉子油田中新统裂缝性油藏: 不对称的似箱形背斜,北翼陡,南翼平缓。 储集层:裂缝性泥岩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和砂岩透镜体。 石油主要聚集在一定深度范围的泥岩的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带
内,与层位没有明显关系。单井产量相差悬殊,在裂缝发育带,形 成油气富集带,产量也高。
油泉子油田剖面图
洛克巴丹油气田剖面图
②盐体刺穿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盐体, 侵入并刺穿上覆的 沉积岩层,形成盐 体刺穿圈闭,其中 聚集了油气,则称 为盐体刺穿油气藏。
莫连泥油田横剖面图
③岩浆岩体刺穿接触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岩浆 侵入并刺穿上覆沉 积岩层,形成岩浆 岩体刺穿圈闭,后 来油气在其中聚集, 就形成这类油气藏。
层状 层状
块状 不规则状
• 圈闭成因分类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者变位而 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油气的 聚集,称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世界十个特大型背斜型圈闭油田概况
世界十个特大背斜气田概况
1、 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来自百度文库用有关)
褶皱区的山前、山间坳陷内,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所致。特 点:翼陡,一般不对称,H闭大、S闭小,常伴有逆断层, 常成排出带出现
第七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第一节 概述
• 根据流体性质分: 油藏、气藏、油气藏
• 根据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饱和压力的差异分: 高饱和油气藏、低饱和油气藏
• 根据油气藏中储层形态分: 层状、块状、不规则状
金家油田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上世纪70年代发现, 高产大油田,潜伏剥 蚀突起油气藏。其剥 蚀突起主要由中、上 元古界雾迷山组硅质 白云岩组成,围翼为 寒武系、奥陶系的碳 酸盐岩地层。下第三 系巨厚的泥质沉积为 良好的盖层和烃源层。
任丘油田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古潜山油藏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产油层为寒武系砂岩, 深约3300m,油田含 油面积1300km2,油 藏高度270m。石油 地质储量34.78T, 单井平均日产量为 800T左右,全油田日 产油量为52000T以 上,是特大高产油田。
保加利亚气连气田 J1砂岩顶面构造图及气藏分布 1-构造等高线,2-断层,3-气水界限,4-J1砂岩尖灭线
济阳坳陷梁 家楼三段油 藏平面及剖 面图
潜伏剥蚀背 斜构造圈闭
潜伏剥蚀单 斜构造圈闭
储集层为盆地基底古老地层时,通常称“潜山油气藏”。 ——新生古储 ——潜山油气藏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主体。
潜伏剥蚀单斜构 造油气藏。馆陶 组底部发育1050m厚的泥岩, 与鼻状构造背景 配合,形成了一 系列的地层不整 合油气藏。由于 油气藏埋藏较 浅,800-1200m, 原油遭生物降解 及氧化而变稠。
b.逆断层或逆掩断层遮挡油气藏: 叠瓦状断层油气藏
3、断层油气藏特点:
a.沿断层附近储层物性变好:K大,→丰富 b.断层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复杂。 c.油气富集带多在断层近油源一侧。
三、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下岩体(包括盐岩、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 入上方沉积岩层→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背斜圈闭和断 层圈闭。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B、横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断层两盘岩性组合及配置关系、断距
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 与断层另一盘的非透 性层接触:封闭。
②两侧储层对置时,上 倾地层的排替压力大, 则封闭;否则封不住。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C、断距小于泥岩厚度:封闭条件较好; 大段泥岩层内的单层砂岩,受断距影响小。
珠江口流花11-1生物礁油藏平面图及剖面图
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
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使地层岩性、物 性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岩性圈闭;
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岩性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尖灭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低渗透砂岩中之高渗透带
A-砂岩尖灭体 B-砂岩透镜体 C-低渗透砂岩
地层油气藏
低渗砂岩中高渗透带透镜体油藏:
阿巴拉契亚盆地下石炭统的“百呎砂岩”油藏剖面图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第五节 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 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水动力圈 闭;
4、披覆背斜油气藏
与地下古凸起(潜山、基石)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继承古 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成。
北美地台二叠盆地溪莫尔油田恒剖面图
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同生断层:边沉积边断裂,同沉积断层、生长性正断层。 常伴逆牵引(又称:滚动背斜)。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沿上倾方 向受断层遮挡所形 成的圈闭中的油气 聚集。
★若上侵岩体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储集层连续性遭到破坏, 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岩体刺穿(接触)圈闭。其 中的油气聚集→岩体刺穿油气藏。
☆基本特点:油气在上倾方向一侧被刺穿岩体所限,其下倾方向油 (气)水边界仍与规则等高线保持平行。
① 泥火山刺穿接触油气藏
由于泥火山刺穿上 覆沉积岩层,直接遮 挡储集层上倾方向形 成圈闭,其中聚集油 气而形成。
石油沟气田构 造图及剖面图
四川盆地东南部石油沟气田: 为轴向近南-北的不对称长轴背斜。 主要产层:三叠系嘉陵江统石灰岩和白
云岩,上部硬石膏层为盖层;据岩芯分析, 平均孔隙度仅2%,渗透率小于1m2; 但试井结果,渗透率达几十到几万 m2,平均值高达3000m2以上。 次生裂缝造成良好渗透性。轴部附近为裂 缝发育带的主体,形成气藏的高产区。 翼 部裂缝发育程度低,含气差。
北非阿尔及利亚哈西-迈萨乌德油田平面及剖面图
美国阿拉斯加的普鲁德霍湾油田中生界 底部附近反射层的构造解释图及剖面
潜伏剥蚀单斜构造油 气藏。世界上最北的 油田,在北极圈以北 425km,面积约 2000km2,北美最 大的油田,世界第七 特大油田,其石油可 采储量为 13.12T,天然 气2612ft3。主要 储集层为二叠系、三 叠系和侏罗系砂岩。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稳定地台区, 盆地内部基底活动, 差异升降,使沉积 盖层发生变形,形 成宽缓背斜。
3、 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
盐、膏、欠压实泥岩,密度倒置又受到不均衡压力作用所致
江汉盆地王场构造平面及剖面图
该构造由东营穹隆背斜和 辛镇长轴背斜组成,呈东 西向展布,轴部发育的堑 式断裂系统将其切割成堑 式背斜,油气藏的分布受 背斜构造宏观控制,但单 个油气藏多数为断层遮挡 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中之高渗透带
图:各类砂岩体岩性油气藏
1-Ⅰ-Ⅳ油组含油范围 2-Ⅴ-Ⅵ油组含油范围 3-Ⅶ-Ⅸ油组含油范围
泌阳凹陷双河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
原苏联卡杜辛油田渐辛统砂岩尖灭油气藏剖面图
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
堪萨斯州滨海砂洲由透 镜体油藏组成的鞋带状 油气聚集带平面分布图
老君庙背斜油藏综合图
◆ L层油 气藏:不对 称背斜圈闭, 南翼倾角 20 - 30° , 北 翼 60-80°, 被逆断层及 横断层所切 割。
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平面及剖面图
——长轴背斜,由多条逆断层切割。两翼不对称,西翼陡40~ 50°,东翼缓20~25°,构造轴线由浅向深向缓翼偏移。 ——该气田由多个背斜气藏组成
阿斯马利灰岩与 萨尔维克灰岩之 间虽然隔有 600m厚的抱球 虫灰岩,但二者 是通过裂缝沟通 的,具有统一的 压力系统,形成 统一的油气藏。 法尔斯组的膏盐 层为良好盖层, 厚700m以上, 封闭条件极佳, 油气藏高度2100 多米。
加奇萨兰油田:闭合面积600km2; 闭合高度3000m,油藏高度2100m
② 断块油气藏: •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坨庄-胜利村油田某一段层油气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某断层油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多断层复杂断块油气藏
东辛油田营13 断块区油藏平 面及剖面图
(2)按断层性质分: a.正断层遮挡油气藏: 地垒、正常式层脊断块(阶梯状) 反向屋脊断块(掀斜断块)
四、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构造)裂缝。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裂缝性油气藏的特点
a.油气藏常呈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本来为一完整的背斜油藏,后因垂直构造轴线发生一条大断距的断 层,将东侧油层抬高暴露于地面,油藏则全部遭到破坏。西侧油层 下降,被断层封闭仍保留了商业性油藏。
2、断层油气藏类型:
(1)按断层与储层平面组合关系分类: ①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构 造组成的油气藏。
永安镇油田永12 断鼻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断层封闭的 大小与断距 及断层两侧 岩层接触情 况的关系
D、断层圈闭的闭合高度及闭合面积,决定于 断距的大小及其与盖层、储集层厚度的关系。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2)通道和破坏作用 •断层活动期: ——开启,可作运移通道,也可破坏原生油气藏 •间歇期:——封闭 •多期活动性断层: ——早期的利于油气聚集,后期的则不利。
二、地层超覆油气藏
——储集层超 覆在基岩、盆缘、 不整合面上
委内瑞拉东部夸 仑夸尔油田平面
及横剖面图
东得克萨斯油田乌得宾(白垩系) 产油顶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单家寺下第三系地层超覆油藏顶 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2.生物礁油气藏 良好储集条件的生物礁上覆不渗透岩层→聚集油气
黄金巷埃尔-阿布拉礁剖面图
得克萨斯州西部斯库瑞斯奈德 生物礁区北斯奈德油藏剖面图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A、纵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①断层性质:——压性、压扭性:封闭好,张性差
②断面产状:——缓:封闭性强;陡:开启性大。 ③断开地层岩性:——软地层(泥等)多时:封闭;
脆性地层多:开启。 ④断层带内流体活动:——流体中溶解物沉淀→封闭;沿断
层带运移油气被氧化、沥青化→封闭。
其中聚集了商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背斜型: 在水动力作用下平缓背斜内油气分布情况示意图
得克萨斯州韦特油田构造图和横剖面图
单斜型 图: 油气等势面因储层物性变差而变陡
图:美国圣胡安 盆地梅萨维达水 封向斜型气藏
第六节 复合油气藏
构造、地层、水动力等因素,2种或2种以上同时 起作用。
第三节 地层油气藏
因储集层纵向上沉积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圈 闭,即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地层圈闭
其中聚集了油气——地层油气藏
三类:
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储层位于不整合面之下,二者直接接触。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储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之上。
生物礁块油气藏
一、地层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潜伏剥蚀 突起圈闭
柴达木盆地中央平缓背斜带油泉子油田中新统裂缝性油藏: 不对称的似箱形背斜,北翼陡,南翼平缓。 储集层:裂缝性泥岩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和砂岩透镜体。 石油主要聚集在一定深度范围的泥岩的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带
内,与层位没有明显关系。单井产量相差悬殊,在裂缝发育带,形 成油气富集带,产量也高。
油泉子油田剖面图
洛克巴丹油气田剖面图
②盐体刺穿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盐体, 侵入并刺穿上覆的 沉积岩层,形成盐 体刺穿圈闭,其中 聚集了油气,则称 为盐体刺穿油气藏。
莫连泥油田横剖面图
③岩浆岩体刺穿接触油气藏
☆地下深处的岩浆 侵入并刺穿上覆沉 积岩层,形成岩浆 岩体刺穿圈闭,后 来油气在其中聚集, 就形成这类油气藏。
层状 层状
块状 不规则状
• 圈闭成因分类
第二节 构造油气藏
由于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者变位而 形成的圈闭,称构造圈闭,在构造圈闭中油气的 聚集,称构造油气藏。
一.背斜油气藏
世界十个特大型背斜型圈闭油田概况
世界十个特大背斜气田概况
1、 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来自百度文库用有关)
褶皱区的山前、山间坳陷内,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所致。特 点:翼陡,一般不对称,H闭大、S闭小,常伴有逆断层, 常成排出带出现
第七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第一节 概述
• 根据流体性质分: 油藏、气藏、油气藏
• 根据地层压力与油气藏饱和压力的差异分: 高饱和油气藏、低饱和油气藏
• 根据油气藏中储层形态分: 层状、块状、不规则状
金家油田构造及油藏剖面图
上世纪70年代发现, 高产大油田,潜伏剥 蚀突起油气藏。其剥 蚀突起主要由中、上 元古界雾迷山组硅质 白云岩组成,围翼为 寒武系、奥陶系的碳 酸盐岩地层。下第三 系巨厚的泥质沉积为 良好的盖层和烃源层。
任丘油田平面图及剖面示意图:古潜山油藏
潜伏剥蚀构造油气藏。 产油层为寒武系砂岩, 深约3300m,油田含 油面积1300km2,油 藏高度270m。石油 地质储量34.78T, 单井平均日产量为 800T左右,全油田日 产油量为52000T以 上,是特大高产油田。
保加利亚气连气田 J1砂岩顶面构造图及气藏分布 1-构造等高线,2-断层,3-气水界限,4-J1砂岩尖灭线
济阳坳陷梁 家楼三段油 藏平面及剖 面图
潜伏剥蚀背 斜构造圈闭
潜伏剥蚀单 斜构造圈闭
储集层为盆地基底古老地层时,通常称“潜山油气藏”。 ——新生古储 ——潜山油气藏是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主体。
潜伏剥蚀单斜构 造油气藏。馆陶 组底部发育1050m厚的泥岩, 与鼻状构造背景 配合,形成了一 系列的地层不整 合油气藏。由于 油气藏埋藏较 浅,800-1200m, 原油遭生物降解 及氧化而变稠。
b.逆断层或逆掩断层遮挡油气藏: 叠瓦状断层油气藏
3、断层油气藏特点:
a.沿断层附近储层物性变好:K大,→丰富 b.断层油气藏中油、气、水分布复杂。 c.油气富集带多在断层近油源一侧。
三、岩体刺穿油气藏
地下岩体(包括盐岩、膏岩、软泥以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 入上方沉积岩层→储集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背斜圈闭和断 层圈闭。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B、横向上:断层带具有的封闭性取决于: ——断层两盘岩性组合及配置关系、断距
①储集层沿上倾方向 与断层另一盘的非透 性层接触:封闭。
②两侧储层对置时,上 倾地层的排替压力大, 则封闭;否则封不住。
1、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1)封闭作用 C、断距小于泥岩厚度:封闭条件较好; 大段泥岩层内的单层砂岩,受断距影响小。
珠江口流花11-1生物礁油藏平面图及剖面图
第四节 岩性油气藏
由于沉积作用或成岩—后生作用,使地层岩性、物 性发生变化所形成的圈闭——岩性圈闭;
圈闭中聚集了油气——岩性油气藏。
•储集层上倾尖灭油气藏 •透镜型岩性油气藏 •低渗透砂岩中之高渗透带
A-砂岩尖灭体 B-砂岩透镜体 C-低渗透砂岩
地层油气藏
低渗砂岩中高渗透带透镜体油藏:
阿巴拉契亚盆地下石炭统的“百呎砂岩”油藏剖面图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第五节 水动力油气藏
由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 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水动力圈 闭;
4、披覆背斜油气藏
与地下古凸起(潜山、基石)和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继承古 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成。
北美地台二叠盆地溪莫尔油田恒剖面图
5、逆牵引背斜油气藏(与同生断层有关)
同生断层:边沉积边断裂,同沉积断层、生长性正断层。 常伴逆牵引(又称:滚动背斜)。
二、断层油气藏
储集层沿上倾方 向受断层遮挡所形 成的圈闭中的油气 聚集。
★若上侵岩体刺穿上覆沉积岩层→储集层连续性遭到破坏, 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形成岩体刺穿(接触)圈闭。其 中的油气聚集→岩体刺穿油气藏。
☆基本特点:油气在上倾方向一侧被刺穿岩体所限,其下倾方向油 (气)水边界仍与规则等高线保持平行。
① 泥火山刺穿接触油气藏
由于泥火山刺穿上 覆沉积岩层,直接遮 挡储集层上倾方向形 成圈闭,其中聚集油 气而形成。
石油沟气田构 造图及剖面图
四川盆地东南部石油沟气田: 为轴向近南-北的不对称长轴背斜。 主要产层:三叠系嘉陵江统石灰岩和白
云岩,上部硬石膏层为盖层;据岩芯分析, 平均孔隙度仅2%,渗透率小于1m2; 但试井结果,渗透率达几十到几万 m2,平均值高达3000m2以上。 次生裂缝造成良好渗透性。轴部附近为裂 缝发育带的主体,形成气藏的高产区。 翼 部裂缝发育程度低,含气差。
北非阿尔及利亚哈西-迈萨乌德油田平面及剖面图
美国阿拉斯加的普鲁德霍湾油田中生界 底部附近反射层的构造解释图及剖面
潜伏剥蚀单斜构造油 气藏。世界上最北的 油田,在北极圈以北 425km,面积约 2000km2,北美最 大的油田,世界第七 特大油田,其石油可 采储量为 13.12T,天然 气2612ft3。主要 储集层为二叠系、三 叠系和侏罗系砂岩。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稳定地台区, 盆地内部基底活动, 差异升降,使沉积 盖层发生变形,形 成宽缓背斜。
3、 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
盐、膏、欠压实泥岩,密度倒置又受到不均衡压力作用所致
江汉盆地王场构造平面及剖面图
该构造由东营穹隆背斜和 辛镇长轴背斜组成,呈东 西向展布,轴部发育的堑 式断裂系统将其切割成堑 式背斜,油气藏的分布受 背斜构造宏观控制,但单 个油气藏多数为断层遮挡 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中之高渗透带
图:各类砂岩体岩性油气藏
1-Ⅰ-Ⅳ油组含油范围 2-Ⅴ-Ⅵ油组含油范围 3-Ⅶ-Ⅸ油组含油范围
泌阳凹陷双河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
原苏联卡杜辛油田渐辛统砂岩尖灭油气藏剖面图
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
堪萨斯州滨海砂洲由透 镜体油藏组成的鞋带状 油气聚集带平面分布图
老君庙背斜油藏综合图
◆ L层油 气藏:不对 称背斜圈闭, 南翼倾角 20 - 30° , 北 翼 60-80°, 被逆断层及 横断层所切 割。
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平面及剖面图
——长轴背斜,由多条逆断层切割。两翼不对称,西翼陡40~ 50°,东翼缓20~25°,构造轴线由浅向深向缓翼偏移。 ——该气田由多个背斜气藏组成
阿斯马利灰岩与 萨尔维克灰岩之 间虽然隔有 600m厚的抱球 虫灰岩,但二者 是通过裂缝沟通 的,具有统一的 压力系统,形成 统一的油气藏。 法尔斯组的膏盐 层为良好盖层, 厚700m以上, 封闭条件极佳, 油气藏高度2100 多米。
加奇萨兰油田:闭合面积600km2; 闭合高度3000m,油藏高度2100m
② 断块油气藏: •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坨庄-胜利村油田某一段层油气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冷湖油田某断层油藏构 造图(a)及剖面图(b)
•多断层复杂断块油气藏
东辛油田营13 断块区油藏平 面及剖面图
(2)按断层性质分: a.正断层遮挡油气藏: 地垒、正常式层脊断块(阶梯状) 反向屋脊断块(掀斜断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