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知识点思维导图(测试)
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由人民法 院行使
【易错辨析】 观点:“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是不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判断:错误。 理由:小错不断,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应杜 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重点拓展】 非诉讼手段
(1)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 题,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2)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
【易错点拨】 违法与犯罪
(1)根据社会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包括:
(2)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3)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适用 对象
适用 机关
罚款与罚金的区别
罚款 行政处罚
罚金 刑罚中附加刑
一般违法者
犯罪分子
由特定的国家 行政机关行使
(1)杨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试分析杨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答:①杨某因为交友不慎,结交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沾染了不良 习气。②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后,杨某没有及时改正,最后走上了犯罪 的道路。 (2)杨某的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 答:一般违法行为:经常偷窃财物 犯罪:拦路抢劫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思维导图·体系构建
主干梳理·速记速填
1.什么是违法行为? 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何异同点?(易错点)
种类
含义
区别
共同点
民事 指违反_民__事__法律规范,应当 违法行为 承担_民__事__责任的行为
行政 违法行为
指违反_行__政__法律规范,应当 受到行政处分或__行__政__处__罚_的 行为
第五课 第三课时 善用法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初中生小红的父母离异,妈妈因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小红找
爸爸给生活费,可爸爸却总是以各种理由不给,下列能够给小红
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C
)
①法律援助中心②律师事务所③妇女联合会④学校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6. 爸爸给小浩购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自行车。一天小浩到商场购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做?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__法__律____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 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法__律__救__助___,依靠法律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_法__律__服__务__机__构__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 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_法__律__服__务__所__、律师事务所、公证 处、_法__律__援__助__中__心__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2)做法:①当国家利益、__公__共__利__益___、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 __不__法__侵__害___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 犯罪时,我们要___善__于___斗争,在保全自己、__减__少__伤__害___的前提下, 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__机__智__灵__活__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 斗争。 2.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__法__治____精神,形成___守__法___光荣、违法可耻 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_遇__事__找__法__、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 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崇__尚__者___、自觉遵守者和坚定_捍__卫__者___。
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及复习纲要

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及复习纲要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及复习纲要| 关键词:纲要复习思维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1 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2 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3 八年级上册政治思维导图4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纲要第一课爱在屋檐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有哪些①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②主干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③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④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3.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②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④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4.家庭的功能: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教育功能和休息娱乐功能。
5.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为什么说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父母的关系。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6.父母为什么要关爱子女如何看待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使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7.父母之爱的特点: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
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是无微不至的的爱、不求回报的爱。
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学会感受爱、奉献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8.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天职。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2020-2021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划重点(部编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思维导图核心笔记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这里仅从个人角度谈违法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因此可以结合下一节《预防犯罪》整合出这个问题: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3、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4、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7、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8、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9、什么是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或称:打官司)10、诉讼的作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重点知识记忆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说明】这一块单独画张图会更清晰,至于如何区分,主要看处罚。
可以参考P48相关链接和P54相关链接,把以下句子画好线,常见的处罚已用红色标记出。
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划重点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思维导图核心笔记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这里仅从个人角度谈违法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因此可以结合下一节《预防犯罪》整合出这个问题: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3、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4、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7、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8、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9、什么是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或称:打官司)10、诉讼的作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重点知识记忆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说明】这一块单独画张图会更清晰,至于如何区分,主要看处罚。
可以参考P48相关链接和P54相关链接,把以下句子画好线,常见的处罚已用红色标记出。
最新【部编版】初二政治上册《全册框架》八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思维导图

在
中成长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社
会 中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成
长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020/7/22
4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网络丰富: 日常生活
1.让信息 传递和交流 方便迅捷 2.打破 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2.1
3.网络让生活便利和丰富多彩
网 积极影响
络
1.为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改 变
网络推动 社会 进步
2.促进民主政治 的进步
3.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生
活
网络是把 1.网络信息 良莠不齐 。
双刃剑
2.沉迷网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消极影响
2020/7/22
3.个人 隐私 容易被侵犯
2.2课堂小结
1.提高“媒介素养”
合 理
犯
罪
预防违法犯罪,绝不掉入犯罪陷阱
加强自 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
我防范
依法自律,自觉守法
2020/7/22
5.3课堂小结
5.3
依遇 法到 求侵
善 助害
用
法
律
应 对有
违勇
法有
犯谋
罪
2020/7/22
1.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有哪些?
A遇到侵害,及时寻求法律救助(法律服务机构:ABCD) B非法侵害,国家的法律救济—控告、举报、起诉、诉讼
4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一致, 是实现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
8.2本课小结
树立维护国家 利益意识
要心怀爱国之情 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道德与法治八上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学甲乙的说法错误,因为他们没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中同学讲 采取忍让顺从的态度,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同学以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打击报复, 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是一种违法行为,会给自身乃至社会带来一定的危 害同学屏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是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体现。
(2)结合材料请你用一句话警示施暴者。(反对校园暴力的宣传语) 认真学法、自觉守法;法网恢恢,违法必究;远离一切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防患于 未然。
《中考全程》p19
18.近年来,大连市法律援助机构受案数量逐年上升,每年为贫弱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 件均在1000件以上,五年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逾5000件,无一例投诉。对此大连 市法律援助中心表示,大连法援将进一步提扩大覆盖面,加强非诉案件的参与力度, 为民事纠纷中的贫弱群体提供帮助。法援对象不再要求必须具有大连户籍。外地来大 连的务工人员、外地来大连上学的大学生,甚至来大连的旅游者,都有可能成为法律 援助对象。 (1)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 法律 (2)列举你所知道的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中考全程》p19
17.同学间可贵的友谊、朴实的校园生活让大家积极向上,却偏偏有个别人将其打破。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附近常有一些小同学受高年级学生的拦截,被迫交出随身携带的 钱物,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拳打脚踢,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提升中小学生自 我保护能力,辽宁多地积极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遵纪 守法,规范行为,远离欺凌伤害,不做校园欺凌的施暴者。
《中考全程》p16知识梳理 13-18
13.遇到侵害时,我们应如何做?P57—58
最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知识点思维导图(测试)

基础知识测试班级姓名座号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课标要求】1.违法行为的含义。
(识记)2.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法律责任。
(理解)3.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应用)第二框预防犯罪【课标要求】1.刑法及其作用。
(识记)2.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理解)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识记)4.预防犯罪。
(综合)第三框善用法律【课标要求】1.善用法律。
(探究)善用法律目录(A面)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A3-A10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A3-A4 1.2 展开与折叠 ............................................................................ A5-A6 1.3 截一个几何体......................................................................... A7-A8 1.4 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 A9-A10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A11-A29 2.1 有理数 ............................................................................... A11-A12 2.2 数轴 ................................................................................... A13-A14 2.3 绝对值 ............................................................................... A15-A16 2.4 有理数的加法............................................................................ A17 2.5 有理数的减法..................................................................... A18-A19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A20-A22 2.7 有理数的乘法..................................................................... A23-A24 2.8 有理数的除法............................................................................ A25 2.9 有理数的乘方............................................................................ A26 2.10 科学记数法 ............................................................................. A27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A28-A29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 A30-A37 3.1 字母表示数 ............................................................................... A30 3.2 代数式 ............................................................................... A31-A323.3 整式 .......................................................................................... A33 3.4 整式的加减 ........................................................................ A34-A35 3.5 探索规律............................................................................ A36-A37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 A38-A46 4.1 线段、射线、直线 ............................................................. A38-A39。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法不可违人教版(2)

课后训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食、 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表 明吸食毒品( A ) A.是一般违法行为 B.是严重违法行为 C.应受刑事处罚 D.应负民事责任
课后训练
5.据报道,安徽男子徐某醉酒闹事,不但谩 骂前来处置的特警队员,被带到派出所后还 将民警打伤,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十五日。 徐某的行为属于( C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一、单项选择题 1.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李某的报 警电话,称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庄附近的一 个小区的售楼处起火,并有人员被困。可是 消防队员到场后,却发现售楼处并没有起火 。李某因谎报险情被行政拘留3日。李某的行 为违反了 ,受到了 。( C ) A.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处分 B.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分 C.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罚 D.民事法律法规 民事处罚
课后训练
2.因嫌摩拜单车影响自己摆摊卖报,济南的 李某勇将十余辆摩拜单车搬到一旁恶意叠 放。最后,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给予李某 勇拘留罚款。李某勇的行为属于(C ) A.刑事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课后训练
3.小明爸爸在送小明上学途中,为赶时间闯 红灯,受到扣3分以及200元罚款的处罚。这 种行为的性质及处罚方式是( B) A.不道德的行为 舆论谴责 B.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制裁 C.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处罚 D.刑事违法行为 刑事处罚
课前预习
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 ,如 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 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 民法 来规范的。民法用 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 规范 平等的社会成员 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 民事权利 或者没有依法履 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 民事违法行为 。 7. 遵章守法 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 法行为的 危害 ,自觉 依法规范 自己的行为。
八上道德与法治各单元思维导图及知识提纲

八上道德与法治各单元思维导图及知识提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1.1 我与社会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P4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会关系:P5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1.2 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的原因?P7①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P7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P8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2022-2023八上道法期中期末复习(考点梳理课件)】

知识梳理
第二框 预防犯罪
4、刑罚的含义?(P54)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 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刑罚的种类?(P54相关链接)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特别说明】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使用。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22年真题演练
思维导图
违法无 小事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可 违警惕身 边的违 法行为
结论: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 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 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既要维护自 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思维导图
了解罪与 罚
预 防 犯 罪
加强自我 防范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思维导图
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善 用 法 律
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
犯罪
遇到侵害,我们怎样依法求助?
诉讼
含义 地位 类型
为什么要善于同 违法犯罪作斗争
如何同违法犯罪 作斗争
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 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