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c907999725c52cc58ad6be7d.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决定着声音响度的大小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声音的响度相同的有y*.A.甲乙B.乙丙C.甲丙D.甲乙丙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B.人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无法判断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6 .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敲版底火焰捶动D. 超声波探查7 .有四个实验现象: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A.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 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 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像D.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8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 声音在15°C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D. 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9 .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 在学校附近“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 当物体振动发出超声波或次声波时只要响度足够大,我们就可能听得见10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探测海深 回声定位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会听到声音B.在15°C的空气中,次声波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不相等C.考场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人能听到的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12,下列诗句或典故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A. “闻其声辨其人”--声音的音色B. “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C. “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D. “凿壁偷光”--光的反射现象二、填空题13.学校举行庆祝国庆70周年文艺汇演,表演中小明通过拨动吉他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c0386cce2f0066f4332273.png)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2.小明同学在学习完课本上“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回到家中想用铁脸盆和水等材料来做这个实验,请帮助她完成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A.需要实验器材:铁脸盆、水、钢勺.B.在铁脸盆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钢勺轻敲铁脸盆,会发现铁脸盆中的水在跳动.C.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4)结论:通过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你能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评估:你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写出探究的问题即可)【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音调高低与水多少有关吗?【解析】【分析】【详解】(2)本题所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猜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高;(4)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因为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跳动,故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研究:声音怎样产生;另外在水盆中将入不同深度的水时,盆的振动频率会变化,所以还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吗?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3)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_______.【答案】A B 二 C D 0.76【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长度和材料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所以应选用编号为A和B的琴弦进行实验;(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是为了验证猜想二;(3)验证猜想三,同样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应保证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所以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C和D的琴弦进行实验;则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入和C的横截面积相同,即0.76mm2.点睛:关键是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4.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5.如图甲所示,小芳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a、b、c 或d).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 a 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材料相同【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指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 a d;因为a和b材料、长度都相同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好;(3);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根导线的材料相同.6.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0;(2)不变;(3)变大【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乙距离相等,时间相等;(2)由于乙和甲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乙接收到的时间总是比甲晚一定的时间;(3)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在相同距离内,时间减少;解:(1)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2)因为铜铃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由于乙比甲远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声音传到乙和甲的时间差是不变的;(3)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小,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增加,故时间差也会变大;故答案为:(1)0;(2)不变;(3)变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有关方面的内容,计算时要注意时间单位和路程单位的统一.7.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
初二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190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b.png)
第一章《声现象》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其他为单选, 7~8为不定项选择)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 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 如图1所示, 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A B 图1 C D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 准备期中考试时, 邻居正在引吭高歌, 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 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 用细棒轻轻敲击, 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 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 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 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 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 如图所示, 安装透明板墙是为了()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 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 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 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 这是为了()A. 装饰、美观B. 易于反射声波, 增大声音C. 吸收声波, 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7、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试验, 将多名宇航员带上太空遨游,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 但在飞船外作业时, 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 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中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3所示,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下列关于回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回音传播速度大小没有变化C. 回音的音色发生变化D. 回音不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9.关于声音的发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 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10.在相同的温度下,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11. 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 酒精B.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空1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能听到()A. 1次敲击声B. 2 次敲击声C. 3次敲击声D. 4次敲击声13.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20 HZ~1100 HZB. 85 HZ~20000 HZC. 85 HZ~1100 HZD. 20 HZ~20000 HZ14.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15.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 这是因为()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16.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7.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 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18. 关于打击乐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 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 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 音色不同19.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 响度大;“女声”音调低, 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 响度小;“女声”音调高, 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 响度小;“女声”音调低, 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 响度大;“女声”音调高, 响度小20.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21.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22. 关于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 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 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二、填空题1.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 . 这些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______而产生的.2. 当锣被敲响时, 用手按住锣面, 锣声消失了, 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 发声也就停止了.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 到最后就听不到了. 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 这说明, 声音要靠_______传播, 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 传来的, 实际上_______和______也能传声, _______不能传声.4.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 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 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 1 s以上, 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要想听到回声, 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 将耳朵堵住, 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 同样_________声音, 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 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 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 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 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声源振动的越快,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 声源振动的越慢,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 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 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 _________产生低音, _________产生高音.13.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 6 HZ, 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 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 并且_________能量. 有一种超声波牙刷, 能发射一种超声波, 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 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 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 经实验, 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 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 使人感知声音. 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 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 经工件反射后接收, 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 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 这是利用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 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三、实验题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 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 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 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https://img.taocdn.com/s3/m/5aae0d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a.png)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更快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2.南通板鹞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
风筝升空后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3.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最先听到声音的是()A.人B.鸟C.鱼D.同时4.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的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0~t这段时间发声体甲()A.振动幅度比乙大B.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C.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D.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5.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A.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C.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6.现代生活里,有的人爱养狗,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
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驱狗器的开关,狗好像感觉到了巨大的刺激而躲开,旁边的人却什么也没听见。
这是因为驱狗器()A.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发出的声波只会向着狗传播C.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D.发出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感受范围7.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具有相同的()A.振幅B.音色C.响度D.音调8.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2024年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不断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9.古道西风、胡人乐舞。
(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文档
![(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ae7223e84254b35effd34d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将答案填写在每题的题号前.1.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2.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3.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4.关于声的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5.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6.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以下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C.去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7.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1/5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9.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发觉的时候 ,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1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以下原因中正确的选项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1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不同。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b6a66d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0.png)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 声波是属于以下哪一类波?a. 机械波b. 电磁波c. 纵波d. 横波2. 下列哪个物理量与声音的大小有关?a. 频率b. 振幅c. 波长d. 速度3.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a. 340 m/sb. 300,000,000 m/sc. 1500 m/sd. 100 m/s4. 下面哪个物体最容易传播声音?a. 水b. 铁c. 空气d. 木头5. 当声音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了什么现象?a. 反射b. 折射c. 干涉d. 传播二、填空题6. 声音以每秒340米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这个速度称为声音的 ___________ 。
7. 声音的强弱与振动体的 ___________ 有关。
8.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体的 ___________ 有关。
9. 当一个光滑表面上的声音波遇到一面垂直的镜面时,会发生___________ 。
10. 以下哪种物质是最好的声波传导媒介:空气、水、铁、木头?___________三、简答题11. 解释声音的频率和音高之间的关系。
12. 什么是共振?并举一个例子进行解释。
13. 什么是声音的反射?请说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14. 什么是声音的折射?请说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四、应用题15. 一支吉他的音弦以每秒440次的频率振动,这个音的音高是多少?16. 在徒步远足时,假设你站在山谷中,远处传来教师的声音,声音沿着山谷传到你的位置。
请解释为什么你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
17. 当你在河边唱歌时,为什么听起来声音特别嘹亮?18. 如果你在一个房间里说话,会产生声音的反射。
如果该房间的墙壁是毛毡制成的,声音的反射程度会怎样?解释原因。
结束语通过这份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你可以检验自己对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希望你能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声学的理解。
如果遇到困难,请不要灰心,继续学习和探索。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考试试题.docx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考试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5ea25386137ee06eef918e6.png)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仁下列几种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真空中B、固体中C、液体中D、气体中2、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停止了,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没有传播介质3、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打鼓时,我们能听到鼓声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4、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频率不同C、音色不同D、响度不同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6、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噪声的措施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挡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来判断的;D、回声是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7、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8、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9、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们、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了,下列原因正确的是()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12. .......................................................................................................... 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4. 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铁、水、空气B、水、空气、铁C、空气、铁、水D、水、铁、空气15、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上述三项都不同16. 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A 、蝙蝠不会发声B 、蝙蝠发声响太小C 、发声的频率太高D 、发声的频率太低 17. 用两个金属盒,中间串上一根塑料绳,做成一个土电话,这是利 A 、回声 B 、空气传声 C 、固体传声快 D 、气体传声快18、 工人甲在一很长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工人乙 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 ......................... () A 、一次敲击声B 、两次敲击声C 、三次敲击声D 、无数次敲击声 19、 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 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不同演员声音的 ...............................................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声速不同 20、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 21、青年歌手大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 一种乐器演奏的”选手回答此问题的依据是 .................. HHM3 QH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正在播音的立体声收音机 C吹着的哨子D22、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 指的是 .................................................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速度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 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D 、 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24、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 讲话人的 ............................A 、振幅B 、音调C 、响度D 、音色25、 如图2所示的编钟是我省出土的春秋 战国时代的乐器。
初二物理《声音》单元测试题
![初二物理《声音》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9454676bec0975f565e2cc.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渐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佩铃用手指甲轻轻地在桌面滑动,附近的其他同学听不到声音,但绍洋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听到了声音。
这个实验肯定能说明( )A.空气能传播声音B.桌面上的笔能传播声音C.桌面上的书本能传播声音D.桌面能传播声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5.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B),C),D) A.烛焰晃动B.钢尺振动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D.倒车雷达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7.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9.下列选项对图中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乙图中的两列声波的音色不同C.丙图是采取阻断噪声传播途径来控制噪声D.丁图中的海豚只能接收到超声波10.“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2 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D.管弦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公园里正在进行庆“六一”节目汇演,小朋友们的欢呼声传遍整个公园,这反映了声(选填“响度”或“音调”)的特性。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ea347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e.png)
21.(2024·四川南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描写的是琵琶的声音,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琵琶声是由琴弦产生,转轴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度,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C.鸟鸣声响度大,所以鸟鸣声传播得更快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
10.(2024·宁夏)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11.(2024·江苏常州)如图所示,拨尺发声实验中,多次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尺端,尺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主要指其()
5.(2024·山东菏泽)课堂上有关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通过音色就能判断是哪位同学在回答问题
C.老师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说明响度大
6.(2024·北京)北京的鸽哨制作精致,图中所示的是用多个管状哨连接成的一个“连筒类”鸽哨。当鸽子携带鸽哨飞行时,哨声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为各筒的长短会影响发出声音的(A)
31(2024·云南)某同学计划将自己练琴的房间改造成隔音房间,以免练琴时打扰邻居。方案实施前,她设计实验来测评材料的隔音性能。器材有:一个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毛毡布、泡沫板、闹钟和两个相同的盒子。实验如下:
(1)用相同的方式把毛毡布、泡沫板分别布置在两个盒子内;
(完整)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
![(完整)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93e3ddf31126edb6e1a1026.png)
第一章——声学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择:以下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切合题意的。
(每题 3 分,共1、弹奏吉他时,琴弦振动发出美好的乐音,用手掌按住琴弦就听不到琴音了,这是因为()A.琴弦发出的声音全被手汲取了B.琴弦发出的声音被手掌挡住没法听到C.琴弦被按住以后停止振动不再发作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以下实验中,不可以研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30 分)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小球被弹起B.把一枝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快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曲线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D.在音响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跟着音乐起舞3、以下是经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邻近,听音叉的声音B.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C.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D.把振动的音叉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4、对于助听器的作用的议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利用助听器是为了获取立体声B.助听器专供老人使用C.利用助听器是为了将传来的声音放大,再传给听者D.助听器不过用于听力有阻碍的听者5. “大声喊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 响度大小C. 音色利害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6. 大象进行沟通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大象发出的“声音”没法传到人耳C.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次高于20000HzD.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次低于20Hz7. 对于噪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优美的轻音乐,不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说是噪声B.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歇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噪声是指那些响度较大的声音D.歌唱家优美的歌声有时也会成为噪声8.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四周特别沉寂,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够汲取声音。
依据上边的描绘,你以为在礼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资料,主假如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加强声波的反射C. 加强声音的响度D.装修得更雅观些9.下边对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B.超声波的流传不需要介质C. 能够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大海深度D.能够利用“ B超”检查身体10.以下不属于声音传达信息的是()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C. 声音在铁管中流传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雾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军号的回声二、多项选择题(选错或少选均不给分)。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34e54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初中物理声学习题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A.空气B.变电器C.电线D.水2.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固体B.液体C.气体D.真空3.声音的强度与什么有关?A.音量B.音色C.音调D.音源距离4.下列哪个频率的声音最高?A.50HzB.500HzC.5000HzD.50000Hz5.下列哪个噪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A.汽车引擎声B.鸟鸣声C.林间溪水声D.雷鸣声6.哪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对人耳最敏感?A.低音B.中音C.高音D.超声7.什么是共振?A.声音与声源相同B.声音与介质相同C.声音与共鸣体的频率相同D.声音与共振体的音量相同8.声音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A.干涉B.衍射C.折射D.反射9.下列哪个动物可以发出超声波?A.蛇B.狗C.鱼D.鸟10.下列哪个装置可以产生声音的震动?A.放大器B.话筒C.扩音器D.喇叭二、填空题1.声音的频率单位是__________。
2.声音的强度与声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声音的音量与声音的__________有关。
4.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__________。
5.超声波是指频率__________的声音。
6.声波通过空气传导的速度约为每秒______________。
7.共振是指声音和固定的______________发生共鸣。
8.______________是将声音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9.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__________到__________Hz。
10.反射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后__________回来的现象。
三、解答题1.请简要解释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请列举三种不同频率的声音,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3.什么是共振?请举例说明。
4.什么是干扰现象?请举例说明。
5.请解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原因。
四、应用题1.声音的强弱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2.用一个实验简单设计一个共鸣器。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da54d386137ee06eef918ad.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灯泡L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I, S2都闭合,滑片P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VI、V2和V3的示数分别为Ul、U2和U3, R1消耗的功率为P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VI、V2和V3的示数分别为、U2'和U3' , R1消耗的功率为P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 .此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已知Ul: U3=2:3, Ul' : U3' =5: 2. 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Hi— 2 P' 1 3 c. U' 1 =亏,B. U3 =2, 1 I2 D. U\ =亍,—=32 .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 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可以()A.使盆更加美观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D.增强其散热性能3.颁奖大会上,会场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是用来形容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4.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 ,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JI*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铃声明显减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情况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6.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主要是改变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7.下列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固定电话和手机都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B.拉小提琴时手按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C.利用次声波具有能量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禁止鸣笛”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8.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9b16930722192e4436f644.png)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7d873502d276a201292e06.png)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
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另一个仪器不适合作声源的理由是___(2)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应将声源响度____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因为铃声响度越大时,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____(选填大或小),导致实验在教室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铃声响度应____(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这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
(4)小红从家中也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泡沫板,李明认为小红选择这些材料直接进行实验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______。
(5)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B泡沫塑料调小大保持不变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材料厚度相同羽绒服【解析】【分析】【详解】(1)[1][2]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稳定,能持续发声,所以选用机械闹钟,而音叉发出的声音不稳定,不能持续发声,所以不选用音叉。
(2)[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无法测量,只能凭感觉判断,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在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19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0分小计6.0分;从第25小题到第68小题每题2.0分小计88.0分;共计94.0分。
19、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来的.A.电磁波B.真空C.空气D.耳朵的鼓膜20、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__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A.1秒B.0.1秒C.0.01秒D.0.001秒21、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就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22、人们能分辨出胡琴、钢琴、笛子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2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A.运动B.振动C.温度升高D.体积膨胀24、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 如果在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 那么, 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运动员起跑的时间晚________秒(V声=340米/秒).A.0.3B.3.0C.30D.30025、用小提琴、钢琴、长笛、二胡分别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完全可以分辨出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因为这几种乐器有[]A.不同的音调B.不同的音色C.不同的响度D.不同的人弹奏26、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dB就是没有声音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的雪可以吸声C.特种兵使用的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D.城市高速公路两旁放置的隔声板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2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你往往能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28、大型剧场的四壁和屋顶往往用蜂窝状材料来装饰,使其表面凸凹不平,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反射,吸收声波B.增大声音的响度C.只是为了装饰,使其美观D.增强声波的反射29、我们去医院看望病人,说话时要“低声细语”.这里的“低”是指[]A.说话音调低一些B.说话响度小一些C.说话语速慢一些D.说话频率慢一些30、人在教室里说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教室的墙壁反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B.声音从教室的门窗处传播出去了C.教室的空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D.教室的空间太小,没有产生回声31、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A.有声源B.有物体C.发声体在振动D.有传声介质32、演奏各种乐器时,人们能分辨出是什么乐器,这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以上三个因素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听声音是靠耳朵接收空气中的声波B.声波只能通过液体和空气传播,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声音遇障碍物反射回来时,传播的速度会减慢D.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传播的速度减小34、演唱会上,女高音引吭高歌一首歌曲,其两“高”的意思分别指[]A.响度大、音调高B.音色好、音调高C.音调高、音色好D.音调高、响度大35、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声36、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37、声音的响度[]A.只决定于声源的振幅B.只决定于离声源的距离C.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原的距离D.只决定于声源的频率38、在屋子里讲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A.屋子里的噪声比室外小B.屋子里有墙壁、地面、天花板反射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了C.屋子里讲话精力集中D.声音在室内比在旷野里传播得快39、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色和音调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41、在一些偏远山村,通讯设备还比较落后,村干部为了向村民快速发出各项通知,往往用一种金属薄片制成的喇叭喊话,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C.改变音色D.三种目的都有4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3、下面是关于声音的说法,其中指音调的是[]A.听不见,音量提高些B.能把声音放大些吗C.你的声音好宏亮啊D.她的声音尖细刺耳44、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4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46、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C.增强响声D.改变声音的频率47、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声带振动的[]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4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是否悦耳动听D.这种判断方法不合理49、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和无线电波一样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慢D.电话中的声音是靠导线的振动来传播的50、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的实验中,小明等四位同学的结论如下,则其中正确的是[]A.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越远C.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声速不受影响51、能使人听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状态和环境中的振动B.在封闭的真空容器内振源的振动C.通过介质传播的在人的感觉范围内的振动D.只要有振动的声源就可以52、在语音室中为了保证良好的收听效果,一般采用某些特殊材料装贴在室内墙壁上,这种材料的特殊性就在于[]A.特别美观,适合语音室B.颜色使人赏心悦目C.有吸音、消音的功能D.适合于墙面粘贴53、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反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加声音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54、声音的音调越高,则[]A.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音的频率一定都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声音的频率一定都越小C.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一定越大D.声音的频率一定越大55、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声的传播途径问题时,用细棒轻轻敲打盛有水和金鱼的玻璃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四散,下列能正确分析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的是[]A.鱼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水→鱼56、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使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57、下面情况中不属于噪声污染的是[]A.燃放鞭炮时的震耳欲聋的声音B.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C.织布机的声音D.飞机发动机的声音58、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快B.慢C.一样快59、声音从水中发出,再经空气传入人耳,在此过程中一定不变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不能判断60、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戏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的小鸟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61、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抽出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人们听到闹钟走动的“嘀嗒”声[]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发生变化D.忽高忽低6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形,这里的“高”、“低”实际是指[]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63、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每秒20到20000次B.每秒15到50000次C.每秒60到65000次D.每秒85到1100次64、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A.声音已传向远方B.锣面停止了振动C.锣面的振幅减小D.锣的声调变低65、大剧场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仅是为了装饰66、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A.空气B.手指C.琴弦D.弦柱67、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着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A.闹钟停了B.没有发声物体C.罩内没有空气D.钟罩挡住了声音68、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识,它表示的意思是[]A.此处有车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0小题,从第69小题到第93小题每题1.0分小计25.0分;从第94小题到第109小题每题2.0分小计32.0分;从第110小题到第113小题每题3.0分小计12.0分;从第114小题到第117小题每题4.0分小计16.0分;第118小题为5.0分;共计90.0分。
69、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逃,表明_________能够传声.70、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分贝.71、我们能在室内辨别室外几个同学谈话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音的____不同.72、我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当人类登上月球后,发现月球原来是一个非常寂静的世界.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所以________.7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74、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因为它的________很大.75、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76、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 ________ .77、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测量温度的.78、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