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自考-森林生态学历年试题
森林生态学自考试题6套无答案.docx
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森林生态学试卷(课程代码27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德国学者赫耶尔于1852年发表的《树木对光和遮荫反应》,作为森林生态范畴的最早论著,系统地论述了【】A.树木耐荫性B.树木喜光性C.树木的生长特性D.树木进化特性2.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当森林植物的生长、代谢率出现由快到慢的转折时,或生产上产量徘徊不前时,多意味着岀现新的【】A.环境因子B.生态因子C.生活因子D.限制因子3.与植物的开花、生长和休眠相适应的是其分布区的【】A.光周期变化B.温周期C. 土壤肥力D.光能利用率4.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天然分界线是【】A.南岭B.秦岭C.武夷山D.天山5.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屮,除氮外,其它主要来自于【】A. 土壤B.大气C.岩石风化物D.降雨6.将害虫天敌和有益动物一网打尽的方法是【】A.生物防治B.化学防治C.综合防治D.人工防治7.在幼年吋期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存活曲线属于这一类型的是【】A.中性树种B.耐桔也卜:抽C.草本植物D.阳性树种8.逻辑斯蒂克方程屮,当1■弘趋于1时【】KA.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仅B.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C.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D.种群数量不变9.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取值范圉是【】A.卜1, 0]B. f-1, 1]C. [0, 1]D. fl, 2]10.森林群落中植物群落的主体是【】A.动物B.微生物C.木本植物D.灌木及草本植物11.次生演替的成因主要是【】A.内因B.外因C.森林动物D.内因为主,外因为辅12.森林群落的演替是随时间变化的连续过程,前一群落被后一群落替代的过程称为【】A.演替系列B.演替阶段C.演替终结D.群落形成13.我国北亚热带区域,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原始林已不多见,只在高海拔稍有残留。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1. 什么是森林生态学?2. 简要介绍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3. 解释“森林演替”概念。
4. 说明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
5.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一:1.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及其内部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森林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研究如何维持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 森林生态系统由森林植被、动物群落、土壤和微生物组成。
森林植被包括不同层次的植物,如大树、灌木和草本植物。
动物群落包括不同物种的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水分和养分,同时也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分解有机物和营养循环的关键作用。
3. 森林演替是指森林群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的变化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级演替发生在没有土壤或极少有土壤的地区,由先锋植物如苔藓和地衣开始,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森林生态系统。
次生演替发生在已经存在的森林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后,新的植物开始重新占领空间,并逐渐恢复原来的森林群落。
4. 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其次,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许多动植物物种依赖森林提供的栖息地和资源。
另外,森林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森林还提供木材、药材和食物等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人类的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许多影响。
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灾是最常见的人为干扰因素。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侵蚀增加。
森林火灾不仅破坏了植被和动物栖息地,还引发了大量的空气污染。
此外,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也会导致森林退化和土壤贫瘠。
因此,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试题二:1. 解释森林群落的概念。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专业自考 园林工程历年试题
2007年10月园林工程自考试卷一、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园林生活给水管网设计中,管径在100~400mm 时其经济流速为( )A.0.2~0.6m/sB.0.6~1.0m/sC.1.0~1.4m/sD.1.2~2.0m/s 2、园林用地中用来组织地面雨水排放的技术措施可以归纳为( )A.拦、导、排、隔、分B.蓄、拦、排、引、分C.拦、阻、蓄、分、导D.分、引、拦、隔、排3、为了安全行车,确定园路的平曲线转弯半径最小值的依据是( )A.汽车本身的最小转弯半径B.园林造景的需要C.车辆转弯时的安全视距D.道路的设计时速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岸的条石驳岸局部有所损坏,驳岸向水面产生倾斜,这种破坏产生的原因是( )A.地基不稳B.超重荷载C.风浪淘刷D.冻胀 5、园林草坪的建植时对土层厚度的要求是最好不小于( )A.10cmB.15cmC.30cmD.40cm6、为保持假山石的稳定,起主要受力作用的结构物是( )A.胶结材料B.铁活加固设施C.填缝石D.垫片7、某中型堆山工程,工作条件为3级土壤,平均运输距离为180米,较适合的土方工程机械为( )A.推土机+松土器B.拖式铲运机+松土器C.自行式平地机+松土器D.装载机+松土器8、为避免冬季管网因冻胀而破裂,在喷灌系统干管的最低处应设置( )A.泄水阀B.减压阀C.止回阀D.底阀9、最适合于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是( )A.用求体积公式的方法B.垂直断面法C.方格网法 B.等高面法10、某类型土壤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33,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7。
现有500m 3该类型密实土壤经挖掘、运输至他处堆山后,未加夯压,其体积变化为( )A.700 m 3B.665 m 3C.630 m 3D.535 m 3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人们通常称呼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 两部分。
12、某地形坡面与水平面夹角是30°,该坡面的坡度系数是 。
北林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历年考研真题(大题)一.结合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谈一谈荒化治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北京周边地区荒山治理问题1从气候特点讲,北京周边地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致使地表水地下水短缺土壤结构不佳严重影响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在长期干旱条件下降水量的减少会导致地表径流量的减少,大风天气盛行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很容易导致土地沙漠化2从地质地貌上讲,北京及周边地区沙漠化区域地层主要特征是二元化结构,即下伏结晶基底,上覆新生界盖层,其它地层极为零星,但华力西期晚期花岗岩比较发育,第三纪、第四纪含沙砾层分布广泛,北京周边地区内荒漠化成沙的物质来源主要为疏松基岩、轻质土壤风蚀和河湖沉积物。
荒化防治方法1对荒漠化土地实行围封治理。
采取工程围栏和生物围栏的方式,将荒漠化地块严格保护起来,明确规定生态草建设区不准放牧,禁止牲畜和人为破坏,使生态系统得以体养生息,加速植被的自然恢复。
2营造抗旱耐盐碱的灌木。
针对疏林草原的特点,实行林草问作、乔灌混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草本植被的葫发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3松土补播。
对植被盖度在15%~30%的荒漠化土地中的碱斑地块,实施翻松,补播适宜的多年生草种,增加草地盖度。
4种植适宜草种。
对植被盖度15%以下的荒漠化草地,实施全面整地、机械播种、打井灌溉工程围栏封护等措施,建设人工草场。
5改良品种。
对治理后植被盖度已达到80%以上,但经济价值较低的生态草地,实行全面或局部引种多年生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草种,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二、碳汇是目前的热点生态学问题,何为碳汇,请以碳汇的角度来谈一谈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循环中碳循环的异同。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
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中重要的碳汇和碳源,在这个系统中,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了碳素而成为碳汇,森林以及森林中微生物、动物、土壤等的呼吸、分解则释放碳素到大气中成为碳源。
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专业自考 园林工程历年试题
2007年10月园林工程自考试卷一、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园林生活给水管网设计中,管径在100~400mm时其经济流速为()A.0.2~0.6m/sB.0.6~1.0m/sC.1.0~1.4m/sD.1.2~2.0m/s2、园林用地中用来组织地面雨水排放的技术措施可以归纳为()A.拦、导、排、隔、分B.蓄、拦、排、引、分C.拦、阻、蓄、分、导D.分、引、拦、隔、排3、为了安全行车,确定园路的平曲线转弯半径最小值的依据是()A.汽车本身的最小转弯半径B.园林造景的需要C.车辆转弯时的安全视距D.道路的设计时速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岸的条石驳岸局部有所损坏,驳岸向水面产生倾斜,这种破坏产生的原因是()A.地基不稳B.超重荷载C.风浪淘刷D.冻胀5、园林草坪的建植时对土层厚度的要求是最好不小于()A.10cmB.15cmC.30cmD.40cm6、为保持假山石的稳定,起主要受力作用的结构物是()A.胶结材料B.铁活加固设施C.填缝石D.垫片7、某中型堆山工程,工作条件为3级土壤,平均运输距离为180米,较适合的土方工程机械为()A.推土机+松土器B.拖式铲运机+松土器C.自行式平地机+松土器D.装载机+松土器8、为避免冬季管网因冻胀而破裂,在喷灌系统干管的最低处应设置()A.泄水阀B.减压阀C.止回阀D.底阀9、最适合于大面积的自然山水地形土方量计算的方法是( )A.用求体积公式的方法B.垂直断面法C.方格网法 B.等高面法10、某类型土壤的最初可松性系数为1.33,最终可松性系数为1.07。
现有500m 3该类型密实土壤经挖掘、运输至他处堆山后,未加夯压,其体积变化为( )A.700 m 3B.665 m 3C.630 m 3D.535 m 3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人们通常称呼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 两部分。
12、某地形坡面与水平面夹角是30°,该坡面的坡度系数是 。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考研真题
森林生态学研究生试卷
姓名: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森林生态学考研试卷
题目一:选择题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森林结构和组织
b)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c) 生态位和生态因子
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e) 全部都是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a) 物种多样性
b) 养分循环
c) 外部干扰
d) 天气变化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
a) 数量
b) 地理分布
c) 生活方式和角色
d) 捕食关系
森林生态学中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测定指标有:
a) Alpha多样性
b) Beta多样性
c) Gamma多样性
d) 以上都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内容?
a) 可持续利用
b) 森林经营和规划
c) 水资源管理
d) 森林保护和恢复
题目二: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解释森林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如何受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
请列举并解释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野外调查技术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
请简要介绍一种森林生态学的实验设计方法。
题目三:论述题
请从森林生态学的角度,讨论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你的观点。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生物多样性保护B. 水源涵养C. 土壤侵蚀控制D. 空气污染制造答案:D2.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通常是:A. 昆虫B. 鸟类C. 哺乳动物D. 微生物答案:C3. 森林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形成:A. 草本植物群落B. 灌木群落C. 针叶林D. 阔叶林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因子?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风力答案:D5.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包括:A. 植物B. 动物C. 真菌和细菌D. 昆虫答案:C6. 森林的垂直结构通常分为几个层次?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C7.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水库”指的是:A. 森林本身B. 森林中的湖泊C. 森林土壤D. 森林中的植被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价值?A. 生物种类的丰富性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遗传物质的多样性D. 木材生产量答案:D9.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A. 乔木层B. 灌木层C. 草本层D. 土壤层答案:A10. 下列哪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A. 碳循环B. 氮循环C. 磷循环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光照、水分、温度12.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导致________和________的减少。
答案: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功能13.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倒木”是重要的________和________来源。
答案:栖息地、营养1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边缘效应”指的是在森林与非森林交界地带,生物多样性和________比森林内部更高。
答案:生物量15. 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土壤侵蚀。
森林生态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3、生态条件的旱化性
4、社会条件的优越性
并要求做相应的论述。
五、
1、遗传特性、年龄、气候、生理、CO2浓度。
2、最高温度低于林外,最低温度略高于或稍低于林外。
3、根系发达、渗透压高、失水少。
4、好
5、乔木、灌木、草本、活地被物
森林生态学试题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
1、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所含能量与照射在同一地面上日光能量的比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途径有:
A、个体,选择优良个体
B、群体,合理密植、光照栽培、南北行造林、营造混交林、实行农林间作、改善群落的光照、水肥条件。
2、要求论述自由漂浮、沉水、浮叶根生、直立水生、湿生草本、木本植物六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自然稀疏竞争次生演替生物量
二、试述植被分布的地带规律性,各地带规律性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15分)
三、试述森林净化环境的机理(15分)
四、试述各主要演替顶极学说的基本观点(20分)
五、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林木分级法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2、从生物学角度考虑,确定抚育间伐起始期的方法有哪些?
1、森林死地被物可分为和,针叶林下易形成,针阔混交林下易形成。
2、植物的生活型按瑙基耶尔方法可分为、、、、五大类群。
3、森林群落的发生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4、太阳辐射透过林冠层后,大部分被吸收。
5、在经常缺水的林区林木生长南坡比北坡。
森林生态学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
生活型谱指反映某一地区植物各类生活型数量对比关系的图表称为生活型谱。
二、
北京农学院林业考研题库
北京农学院林业考研题库一、单选题1. 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物成分是什么?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微生物2. 以下哪项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经济利用C. 森林覆盖率最大化D. 社会公正3. 林业资源管理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A. 单一树种种植B. 轮作制度C. 混交林种植D. 过度采伐二、多选题1. 林业资源的分类包括以下哪些类型?A. 经济林B. 观赏林C. 保护林D. 用材林2. 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带来哪些效益?A. 增加木材产量B. 改善生态环境C. 促进生物多样性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判断题1. 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 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关注经济利益。
()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碳汇、水源涵养等。
()四、简答题1. 简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2. 阐述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林业发展中,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分析当前我国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某地区实施了一项林业生态工程,旨在恢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
请根据以下信息:- 工程实施前后的森林覆盖率变化- 工程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工程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该工程的成效,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的练习,考生可以对林业考研的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掌握。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我国的林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题库示例,实际的考研题库内容会根据北京农学院的具体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而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题库和教材为准进行复习。
北京林业往年试题及答案
北京林业往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北京林业大学的特色专业?A. 林学B. 土木工程C. 风景园林D. 木材科学与工程答案:B2. 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52年B. 1958年C. 1960年D. 1978年答案:A二、填空题3. 北京林业大学位于中国的_______。
答案:北京市4. 北京林业大学的主要教学语言是_______。
答案:汉语三、简答题5. 请简述北京林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答案:北京林业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
1952年,北京林业大学正式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所林业高等学府。
6. 北京林业大学有哪些优势学科?答案:北京林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包括林学、风景园林、木材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四、论述题7. 请论述北京林业大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北京林业大学作为中国林业教育的领头羊,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
学校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推动了林业科技的进步,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五、计算题8. 如果一块正方形的森林面积是100公顷,每公顷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5吨,那么这块森林总共可以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答案:100公顷 * 15吨/公顷 = 1500吨。
六、分析题9. 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贡献。
答案:北京林业大学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展研究项目以及与国际组织合作,致力于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七、案例分析题10. 某地区计划进行植树造林活动,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请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在这一项目中可以提供哪些支持。
答案:北京林业大学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包括选择适宜的树种、制定合理的种植计划以及提供后续的养护管理指导。
同时,学校还可以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实习、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积累实践经验。
森林生态工程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木材产量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增加土壤肥力D. 改善气候条件答案:B2. 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
A. 竞争关系B. 捕食关系C. 共生关系D. 寄生关系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森林生态工程的组成部分?()A. 森林资源管理B. 森林病虫害防治C. 森林火灾预防D. 城市绿化建设答案:D4.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包括()。
A. 分解有机物质B. 固氮作用C. 调节植物生长D. 吸收水分答案:D5. 森林生态工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进行生态恢复D. 实施生态补偿答案:B6. 森林生态工程中,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
A. 减少水土流失B.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 降低土壤肥力D. 减少生物多样性答案:A7. 森林生态工程中,森林的碳汇功能主要体现在()。
A. 吸收二氧化碳B. 释放氧气C. 减少水分蒸发D. 增加土壤肥力答案:A8. 森林生态工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
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C.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答案:B9. 森林生态工程中,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主要通过()实现。
A. 树木的蒸腾作用B. 土壤的渗透作用C. 森林的覆盖作用D. 森林的保护作用答案:B10. 森林生态工程中,森林的防风固沙功能主要通过()实现。
A. 树木的根系固定B. 森林的覆盖作用C. 森林的保护作用D. 土壤的渗透作用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微生物2. 森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森林的______功能。
答案:水源涵养3.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森林生态工程的重要指标。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
森林生态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主要的生物成分是: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微生物答案:B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类型的植物通常位于最底层?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A3.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通常被认为是顶级捕食者?A. 昆虫B. 鸟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答案:C4.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类型的土壤通常最为肥沃?A. 沙质土壤B. 黏土C. 森林土壤D. 石灰性土壤答案:C5.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因素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A. 光照B. 水分C. 温度D. 土壤养分答案:A6.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植物对土壤保持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C7.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对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A. 昆虫B. 鸟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答案:B8.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类型的植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C9.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类型的植物对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C10.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类型的植物对净化空气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A. 光照B. 水分C. 土壤养分D. 温度答案:A B C D2.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动物对种子的传播有重要作用?A. 昆虫B. 鸟类C. 哺乳动物D. 爬行动物答案:B C3.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植物对土壤保持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B C4.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影响?A. 物种多样性B. 植物覆盖率C. 土壤肥力D. 气候条件答案:A B C D5.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植物对净化空气有重要作用?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藤本植物答案: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通常位于最底层。
林学专业《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森林生态学》习题及答案一、名次解释1.生态梯度:生物群落沿一环境梯度的变化序列称为群落梯度,环境梯度与群落梯度的综合称为生态梯度。
2.生活型: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在一定环境综合影响下所呈现的适应形态特征。
或者,生活型是指植物地上部分的高度与其多年生组织(冬季或旱季休眠并可存活到下一个生长季节)之间的关系。
3.最小面积:包含群落中最大物种数的最小面积称为最小面积。
4.蒸发散:土壤水经植被蒸腾和地表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植被的蒸腾和蒸发作用称为蒸发散。
5.竞争排斥原理:又称为高斯(Gause)假说,指生态位相同的两个物种不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一个物种必将取代另一个物种。
6.种群:在一定的空间内,能够相互杂交、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遗传特性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7.生物群落:在某一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8.温室效应:由于CO2、CH4、H2O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大气阻挡了地球表面的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9.生态趋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主导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10.三向地带性:随着地球表面各地环境条件的规律性变化,植被类型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种规律表现在纬度、经度和垂直方向上,称为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
11.净生产力:除去呼吸消耗以后而剩余的有机物的积累速率称为净生产力。
1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部化学元素的交换,其空间范围一般不大,植物在系统内就地吸收养分,又通过落叶等归还同一个地方。
13.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14.食物链: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结构。
15.生物量金字塔:表示各营养级生物体的生物量的金字塔图形叫生物量金字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自考-森林生态学历年试题2006年10月森林生态学一、单选(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所处的地位并不一致,对生物所起的作用是非等价的,有的生态因子的改变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起着主导作用,引起这些作用的因子称为A.气候因子 B.限制因子C.主导因子D.生活因子2.在长期的强风作用下,树木迎风面的芽枯死,在北风面的枝叶继续发育,致使整株树木将发生A.偏冠B.枯死C.风倒D.停止生长3.树体冷却降温至冰点以下,使细胞间隙结冰所引起的危害称为A.霜害B.寒害C.冷害D.冻害4.土壤中的氮素99%以上是以某种形态存在,因此其对土壤中氮素的保存和有效氮的提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形态为A.枯落物B.腐殖质C.胡敏酸D.土壤有机质5.种群逻辑斯蒂增长方程中的K代表A.瞬时增长率 B.内禀增长率C.环境容纳量 D.环境阻力6.两个不同特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A.寄生B.附生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7.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泊松分布8.森林群落中的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A.净第一性生产量B.总第一性生产量C.生物量D.生产力9.相同土壤、气候条件下,树种组成相同林分的联合称为A.林型B.立地型C.林分型D.林带10.繁殖体侵移到新的地点后,经过发芽、生长并繁殖出新的个体,称为A.侵移B.定居C.竞争D.反应11.影响地球表面森林分布的重要条件是A.风B.土层厚度C.气候D.日照时间12.从高纬度到低纬度,从高海拔到低海拔,森林死地被物分解速率加快,其贮量A.减少B.增加C.不变D.逐渐增加13.进入林内的散射光经过林冠层多次反射、吸收,光谱成分发生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绿光显著减少B.红光显著减少C.可见光显著减少D.生理辐射显著减少14.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包括非生命物质、分解者与A.生产者B.消费者C.植食动物D.肉食动物15.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动植物转变为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A.次级生产 B.初级生产C.呼吸消耗量D.生态效率二、多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俄国林学家莫洛作夫于1904年发表了《林分类型及其在林学上的意义》的论文,认为森林的某些特点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提倡依据地形和土壤条件划分立地类型,这些特点包括A.结构B.组成C.分布D.生产力E.稳定性17.对绿色植物而言,其生态因子缺少任何一个,绿色植物便不能生存,这些因子包括氧气、水分、光照和A.二氧化碳 B.氮气C.一氧化碳D.矿质盐类E.热量18.森林土壤动物的活动可起到如下作用A.改善土壤结构B.提高通气透水能力C.增加土壤孔隙D.促进竞争E.提高土壤的肥沃性19.在我国的暖温带南部区域,主要建群种为麻栎、栓皮栎等,向北侧逐渐被以下哪些树种所取代?A.蒙古栎B.辽东栎C.黄背栎D.光叶高山栎E.高山栎20.生态系统依植被不同,可分为A.森林B.草原C.荒漠D.冻原E.湖泊三、填空(本大题共15题,每空1分,共15分)21.森林生态学可概括为: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四大部分。
22.同一树种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里,在遗传上发生变异,形成了生态特性上有差异的不同个体群类型,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类型称为。
23.树木在一年中,从树液开始流动到落叶为止的日数称为。
24.林业生产中,所采用的林农复合经营和营造多层次结构的混交林等都能有效地增加,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的目的。
25.在土壤温度高、水分适当、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以过程为主。
26.根据阿略兴提出的植物先期适应法则,在树种的分布区内,南方树种在其北界可分布到山的。
27.热量和水分条件越丰富,森林同种动物个体的数量就越。
28.在种群生态学中,依据种群在分布区最适生长的空间来计算的密度,称为。
29.在林学中,净生产力可分为与连年净生产力两种。
30.森林群落次生演替是一个的动态变化过程。
31.森林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表现在经度、纬度、方向上,合称为植被的三向地带性。
32.我国从东到西具有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化,大体形成内陆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两部分,其分界线基本上是年降水量mm等雨线,分界线以东,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年降水量较大,属湿润区,适于森林生长。
33.若城市周围有森林,森林的生态作用可热岛效应。
34.生态金字塔包括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三种类型。
35.周转率就是出入一个蓄库的与该蓄库中营养物质量的比率。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森林37.耐性定律38.生命表39.经向地带性40.生态平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温度对树木生长发育有何影响?42.土壤水分过多对根系生长有何影响?43.影响种群大小或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4.简述森林死地被物的类型及各类型的性质。
45.简述生物循环的三个过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森林群落最小面积的测定方法和步骤。
47.试述单元演替顶极与多元演替顶极的理论。
2007年10月森林生态学一、单选1.每种植物的生态幅影响该种植物的A.生物量 B.生长速度 C.分布范围 D.发育程度2.变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生长于以外的树木对变温非常敏感,它们只能在已经适应了的特定变温下正常生长,并能从生长发育等方面反应这种节律性变温的特点。
A.海洋 B.极地 C.温带 D.赤道3.为使养分的有效性最高,对森林植物生长最适宜,土壤pH值一般为A.<5.0 B.6~7 C.7~7.5 D.>7.54.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天然分界线是A.南岭 B.秦岭 C.武夷山 D.天山5.森林中土壤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有成层性,在江苏南部栎林、杉木林和火炬松林的土壤中,土壤动物种类最多的分布层是A.A1层 B.A2层 C.A0层D.B层6.在逻辑斯蒂方程中,参数K值的含义是A.表示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个体数量的最大值B.表示种群增长速度的一个参数C.表示种群在初始状态下的数量D.表示或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时间”7.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称为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生物群落D.植被8.我国温带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主要用材林区,本区域地带性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最主要特征是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的针叶树是 A.兴安落叶松 B.油松 C.栎树D.红松9.在采伐迹地上开始的演替是A.旱生演替 B.原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次生演替10.一般经过侵移、定居、竞争的反应这几个阶段的群落变化总称为A.群落进展演替 B.森林水平地带性分布 C.群落发生 D.竞争排斥原理11.在森林凋落物的组分中,占比例最大的是A.树皮 B.落花落果 C.枯枝落叶 D.种子12.防风效果最好的林带横断面是A.三角形断面 B.屋脊形断面 C.矩形断面D.凹槽形断面13.食物链中,肉食动物的营养级数一般不低于A.2级 B.3级 C.4级 D.5级14.俄国林学家莫洛作夫创始的学说是A.森林学说 B.生态学说 C.林型学说D.演替学说15.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高温多雨,年均气温20~22℃,年积温为A.2000~3000℃以上 B.3000~4500℃以上C.5000~6500℃以上 D.7500~9000℃以上二、多选16.森林作为生物群落,其主体包括A.乔木 B.草本 C.幼树 D.灌木E.土壤动物17.为了便于研究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它们的作用规律,各种生态因子可区分为生物因子、人为因子、火因子和A.气候因子 B.土壤因子 C.地形因子D.环境因子 E.地理因子18.dN/dt=Nr(1-N/K)种群增长方程式适用于A.资源有限的条件 B.环境无限的条件 C.世代重迭的条件D.世代不重迭的条件 E.与密度有关的条件19.测定郁闭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A.投影法 B.统计法 C.样线法 D.目测法 E.实测法20.森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改造作用的主要表现为A.减少CO2,增加O2 B.滞尘 C.吸收有毒气体 D.灭菌 E.降低噪音三、填空21.到二十一世纪60年代,植物生态学已发展为从个体、种群、群落和等4个不同水平上,论述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植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2.对于长日照植物,有一段时间需要每天的光照时间数超过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
23.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量或强度的变动和适应范围,称为。
24.昼夜温差比较大,对树木生长有良好的影响,这是因为白天适当的高温有利于,夜间适当的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产物消耗少,有机质积累增多。
25.在生产实践中,常根据土壤质地把土壤分为砂土、和粘土三大类。
26.在森林中部分活动的动物主要是森林鸟兽。
27.森林土壤动物具有成层分布现象,越往下层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
28.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29.生物多样性通常被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0.在森林的垂直结构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群落的生境和其他层次。
31.森林群落中物种竞争的结果是。
32.我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群系和群丛。
33.不同纬度起点的山地,森林垂直带数目不同,愈向,垂直带谱愈简单。
34.森林不仅可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还通过其强大的生态功能,保持着自然。
35.地球上最庞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即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四、名词解释36.种群密度37.相对频度38.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39.森林死地被物40.个体生态五、简答41.简述土壤微生物的生态作用。
42.森林动物有哪些作用?43.种群竞争的激烈程度与种群的哪些基本特性有关?44.森林群落演替的原因?45.为什么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试举例说明。
六、论述46.试述树种耐荫性的类型及鉴别方法。
47.试述我国森林植被分布的各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和森林特点。
2009年10月森林生态学一、单选1.环境因子中对森林(或植物)有作用的因子统称为A.生态因子B.生活因子C.主导因子D.限制因子2.与植物的开化、生长和休眠相适应的是其分布区的A.光周期变化 B温周期变化 C.土壤肥力 D.光能利用率3.我国气候学家张宝堃利用干燥度划分气候的湿润类型,作为森林能否存在的指标。
干燥度的估算公式应用了A.活动积温B.有效积温C.年均温D.极端低温4.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中,除氮外,其它主要来自于A.土壤B.大气C.岩石风化物D.降雨5.逻辑斯蒂方程中,当趋于1时,A.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B.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C.种群增长速度逐渐受到抑制D.种群数量趋于稳定6.根瘤菌与树木的种间关系为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寄生D.偏害7.植物群落的类型不同,其最小面积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