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行动迅速判断火势大小和火源位置,同时大声呼喊,通知其他人员。
立即切断电源,关闭附近的燃气阀门和通风设备,以防止火势蔓延。
2、初期火灾扑救如果火势较小,可使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灭火沙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对于电器设备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切勿用水灭火,以免触电。
3、组织疏散当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疏散时要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迅速撤离。
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避免人员拥挤和踩踏。
4、报警与救援拨打“119”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准确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情况。
在消防人员到达之前,应在安全地点等待,并协助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迅速撤离一旦发现化学品泄漏,现场人员应立即停止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2、报告情况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泄漏情况,包括泄漏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泄漏位置等。
3、封锁现场在泄漏区域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个人防护处理泄漏的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5、泄漏处理根据泄漏化学品的性质和泄漏量,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对于液体泄漏,可以用沙土、吸附材料等进行围堵和吸附。
对于气体泄漏,应立即打开通风设备,将泄漏气体排出室外。
6、清理与恢复泄漏处理完毕后,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三、中毒事故应急处置1、发现中毒一旦发现有人员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2、报告与呼叫救援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中毒情况,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初步急救对于吸入性中毒,应立即解开中毒者的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地方,然而,由于实验室中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当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处理和救援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的标准格式。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1. 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反应1.1 立即停止实验并切断电源、气源等能源供应。
1.2 迅速评估事故情况,确保人员安全。
1.3 若有明火或爆炸威胁,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1.4 若有人员受伤,立即进行急救。
2. 安全事故报告与通知2.1 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报告事故情况。
2.2 向实验室内其他人员发出紧急通知,确保他们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 紧急撤离与安全隔离3.1 根据实验室安全规程,指导人员有序撤离实验室。
3.2 将事故现场进行安全隔离,防止事故扩散。
4. 事故现场保护与防护4.1 确保事故现场没有进一步的危险,如电流、气体泄漏等。
4.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5. 事故原因分析与记录5.1 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寻找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5.2 记录事故经过、原因和受伤情况等相关信息,以便事后调查和处理。
三、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救援措施1. 伤员救治1.1 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急救,包括止血、包扎等。
1.2 如伤势严重,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2. 化学品泄漏的处理2.1 根据泄漏物质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中和、稀释等。
2.2 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3. 火灾事故的处理3.1 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灭火器、灭火器等。
3.2 若火势无法控制,立即撤离人员,并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4. 电气事故的处理4.1 切断电源,确保事故现场没有电流危险。
4.2 如发生电击事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5. 紧急通风与排烟5.1 如发生气体泄漏事故,立即打开通风设备,排除有毒气体。
5.2 若实验室内烟雾浓度较大,立即打开排烟设备,确保人员安全。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应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
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二)实验室爆炸应急处理措施1、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2、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3、应急措施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三)实验室中毒应急处理措施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
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
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
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
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为确保我院实验室安全与稳定,以保证正常运行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本着建立一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机房安全体系的目标,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一)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中心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材,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电路设施的检修、改造,增强抵御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实验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5.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的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1)在正常工作日内,实验室相关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巡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消除网络故障隐患,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主控机房。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理措施
包括以下几点:
1. 火灾事故: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首先要立即拉响火警报警器并迅速撤离人员。
同时,将门窗关紧以阻止火势蔓延,并关闭电源和气源。
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具扑灭初起火灾,但需确保个人安全。
2. 化学泄漏事故:在实验室发生化学品泄漏时,需要立即将泄漏源关闭,并通知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安全人员。
如果泄漏物有刺激性气味或毒性,应迅速撤离人员并转移到安全区域。
如果出现化学品溅入皮肤或眼睛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3. 突发事故:如实验室发生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等),应立即保持冷静,通知其他同事并依据逃生路线离开实验室。
在逃离过程中,应注意拿上个人重要物品(如手机)和必要的急救药品。
避免使用电梯,尽量使用楼梯下楼。
4. 电气事故:如果实验室发生电气事故(如电击等),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用干燥绝缘材料或非导电物体隔离电源。
若有人受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提供必要的救护措施。
5. 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实验品损坏或溢出,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通知相关人员。
清理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和处理。
特别要注意,实验室安全的应急处理措施应根据具体的实验室环境进行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

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预案I. 前言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场所。
在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例如,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电击等等。
这些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科研教学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应急预案,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II.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1. 化学品泄漏(1) 紧急措施:①关闭泄漏源,并迅速通风换气;②立即将泄漏区域内的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进行伤情评估和急救;③穿戴防护装备,采取控制措施,限制泄漏区域扩散。
(2) 处理方法:①根据泄漏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剂进行清理;②将吸附剂装入特制的废物桶中,分类存放,标明物品名称、数量、日期等信息;③梳理泄漏原因,及时修改实验计划和操作规程。
2. 火灾(1) 紧急措施:①立即切断天然气、水、电,关闭门窗;②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情况,并告知火灾地点和名称;③扑灭小火,采取措施阻止火势蔓延;④全面撤离人员,组织疏散。
(2) 处理方法:①对火源进行封堵或隔离,阻止火势蔓延;②使用灭火器或消防水龙进行扑救,注意保护身体;③火势无法控制时,立即撤离。
3. 爆炸(1) 紧急措施:①立即切断老化电源和供电断路器等电源;②迅速撤离现场人员,组织安全疏散;③确认伤者情况,进行急救处理。
(2) 处理方法:①封堵或隔离爆炸源,防止事故扩大;②推测爆炸原因,采取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措施;③与消防部门共同开展灾后调查,对事故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责。
4. 电击(1) 紧急措施:①立即停电、切断电源;②赶紧进行急救,如心肺复苏等。
(2) 处理方法:①对电源维修和安装人员进行评估,检查维修安装质量,时刻关注设备状态;②做好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③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III.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1. 实验室应急预案的组成实验室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②应急处置流程图;③应急处置方案;④应急资源清单;⑤应急演练计划。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化学类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一般原则1.安全防护:进入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器具,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工作。
2.隔离、疏散:安全保卫处负责设定初始隔离区,封闭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紧急疏散转移隔离区内所有无关人员。
3.监测、救援:监测泄漏物质浓度及扩散范围,及时调整隔离区的范围,做好动态监测;侦察事故现场,搜寻被困人员,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确定搜救、撤退的路线。
4.医疗救护:应急救援人员将遇险人员移至安全隔离区域,进行现场急救,并视实际情况迅速将受伤、中毒人员送往医院。
5.现场控制:根据事故类型、现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态的扩大。
6.防止次生灾害: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造成火灾爆炸和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并做好相关的监测工作。
7.洗消:各学院(中心、室)设立洗消站,对遇险人员、应急救援人员、救援器材等进行洗消,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防止二次污染。
8.危害信息告知:各学院(中心、室)及时发布避险警告,并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信息和应急急救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措施1.易燃易爆物质泄漏: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救援器材应具备防爆功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2.泄漏物控制:用水雾、蒸汽等稀释泄漏物浓度,拦截、导流和蓄积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环境敏感区扩散,并视情况使用泡沫充分覆盖泄漏液面;对大量粉体泄漏物,应使用塑料布、帆布等覆盖,减少飞散。
3.泄漏源控制:根据现场泄漏情况,采取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倒罐转移、应急堵漏、冷却防爆、注水排险、喷雾稀释、引火点燃等措施控制泄漏源。
4.泄漏物清理: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集中处理;少量残液,用稀释、吸附、固化、中和等方法处理。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应急处置措施在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和意外事件。
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至关重要。
一、火灾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配备符合规定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严禁在实验室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必需的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妥善存放和管理。
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2、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呼救,并迅速按下附近的火灾报警器。
如火势较小,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灭火沙进行扑救。
在灭火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并站在上风方向。
若火势较大,无法自行扑灭,应迅速关闭电源、气源,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安全通道撤离。
在疏散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拥挤和推搡,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后续处理火灾扑灭后,应保护好现场,等待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实验室应建立化学品清单,对各类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储存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化学品应分类存放,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标签清晰准确。
定期检查化学品储存设施,确保无泄漏隐患。
2、应急响应当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实验操作,迅速撤离泄漏区域。
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疏散。
如果泄漏的化学品具有挥发性和毒性,应佩戴防护面具和手套等防护用品,进入泄漏区域进行处理。
对于小面积的泄漏,可使用吸附材料(如沙子、活性炭等)进行吸附和清理;对于大面积泄漏,应采用围堵的方法,防止泄漏范围扩大,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3、后续处理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洗和通风,确保残留的化学品被清除干净。
对泄漏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估泄漏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三、电气事故应急处置1、预防措施定期对实验室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一)火灾爆炸事故1.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毯、沙箱、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并熟悉其操作规范,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
2.局部起火,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沙箱等灭火;发生大面积火灾,实验人员已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
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向学院领导报告,有人员受伤时,立即向医疗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人员撤离到预定地点后,实验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干部立即组织清点人数,对未到人员尽快确认所在的位置。
(二)漏电触电事故1.切断电源,将触电者脱离漏电源;如无法及时切断电源,则用干燥的座椅板凳、木材等绝缘体设施将触电者脱离漏电源,严禁直接用手或用其他导电体接触触电者。
2.触电者脱离漏电源后,应立即就近将其移至干燥与通风场所实施现场救护,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调度车辆送医院抢救。
3.立即报告事故信息,指挥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制止人员围观等。
4.做好漏电源周边的警戒工作,防止人员进入漏电区域,全面查找漏电源,防止漏电范围进一步扩大。
5.引导救援车及救援人员进入现场。
6.必要时保护现场以便警方取证等。
(三)危化品泄漏事故1.在安全允许的范围内关闭泄漏源,转移泄漏源周边的易燃易爆品,如果搬运不便,则立即疏散人员。
2.现场人员应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抢救中毒人员,并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注意保暖。
若人身受到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喷溅,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相应地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若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件,应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神志不清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3.立即拨打119、120报警电话或调度车辆送医院抢救。
4.引导救援车及救援人员进入现场,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5.做好泄漏区周边的警戒工作,疏散事故现场人员,防止人员进入污染危险区域,确保危害损失不进一步扩大。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有时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应急预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教师和学生要熟悉所用仪器和试剂的性质,严格遵守安全守则和实验操作规则,防止事故的发生,如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所应采取的措施。
一、防火实验室中因化学药物引起的火灾,一般有:1、化学药物的混合接触引起火灾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混合接触3、安全措施(1)科学、严格地管理化学药物,不给各类物质造成混合接触机会。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使用一切加热工具均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离开实验室应检查是否关上自来水和切断电源。
(3)实验室应备有各类灭火用品,并保证随时好用。
二、防爆实验室中能引起爆炸的物品很多,某些强氧化剂,如:硝酸盐、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一旦遇上有机物,易燃性物质,还原剂或发生强烈磨擦、撞击等即发生强烈爆炸,还有许多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甲烷等,一旦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极限时,遇水即可发生爆炸。
一般情况下,燃烧和爆炸往往同时发生,有时先着火后爆炸,有时则爆炸后引起火灾,因此二者的预防打措施类同。
三、防护与急救化学药物按它们的毒性分为:1、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和液态溴等,能腐蚀或烧伤皮肤,误肤造成唇、口、喉、胃烫伤,灼痛严重时可发生虚脱而死亡。
2、刺激性毒物,如汞、铅、铵盐、砷、磷等化合物,能使蛋白质沉淀、误服可致人死亡。
3、神经性毒物如氢化物和氢氰酸等,能阻碍人体正常的氧化作用,造成内部窒息而死亡,另外,还有一些我们经常接触的和使用的药物,平时往往忽略了它们的毒性,如氯化钡、碳酸钡、汞及其化合物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钴等,因此,要防止中毒事件的发生,首先要高度重视防毒工作,并采用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实验室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准备室一定要有可供使用的通风橱,不能在实验室内做饭和进餐,更不能用使用过的仪器作餐具,实验完毕要洗手消毒,注意不能用热水洗手,防止皮肤上的毛孔张开而使毒物渗入,有毒废液要倒进指定容器内,经处理后才能弃去,皮肤上有破伤时应专门包扎后进行实验,以免毒物经伤口浸入体内。
安全技术之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或绝缘手套进行救 援,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线路是否老化,遵守实验室 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化学泄漏事故
化学泄漏原因
化学药品管理不善、设备故障 等导致化学药品泄漏。
应急处理
迅速疏散人员,穿戴防护服和面 具,根据泄漏物质性质选择适当 的应急处理方法,同时拨打119报 警。
强设备维护、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
对未来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展望与规划
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风险评估与预防
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实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 细化管理。
开展实验室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和风险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类似 事故再次发生。
应急预案完善
案例分析
该案例暴露出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漏洞,电线老化、短路等问题未及时发现和整改。实验室应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 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某科研机构实验室化学泄漏事故处理案例
事故背景
应急处理
案例分析
某科研机构实验室在进行化学实验时 ,因操作不当导致化学试剂泄漏,产 生有毒气体。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的经验与教训
01
事故原因分析
对中心实验室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设备
故障、操作失误、安全管理漏洞等。
02
应急处理经验
总结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经验,包括人员疏散、现场急救、信息报
告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03
预防措施建议
根据事故原因和应急处理经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建议,包括加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紧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1. 紧急报警:在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首先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相关人员报警,通知他们事故的发生和具体情况。
2. 疏散人员:在发生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疏散实验室内的所有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疏散时应按照事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进行,避免人员拥堵和混乱。
3. 切断电源:如果实验室发生火灾或电气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进一步的火灾或电击事故发生。
4. 使用灭火器:如果实验室发生小型火灾,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扑灭。
在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站在风向上,避免火势蔓延。
5. 逃生通道:确保实验室内的逃生通道畅通无阻,以便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实验室。
6. 急救措施:如果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伤口等,以保证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7. 寻求专业救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事态严重或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援,如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或联系实验室所在地的消防、医疗机构等。
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此外,实验室安全培训和定期演练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措施,可以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

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实验室常见事故应急处理与急救措施如下:1.火灾:发现火情,根据火灾类型,现场人员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防止火势蔓延,迅速组织疏散并报告中心及保卫处。
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触电: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3.化学强腐蚀烫、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纯净水洗涤(不得用水直冲眼部)眼睛,并及时送眼科诊治。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等待医务人员治疗。
也可通过排风、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
5.炸伤: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指导老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立即组织学生有秩序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然后报告教学系及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并拨打“119”。
6.化学药品和仪器刺伤、割伤:首先将受伤部位用3%的双氧水或蒸馏水洗净,敷上消炎药或抹上红药水,包上纱布。
如有伤口大出血应在伤口处敷上厚纱布压迫止血。
特别注意不能将化学药品用到伤口上。
7.烫伤:烫伤是由于高温的液体、蒸汽或炽热的物体直接刺激人体某部位而引起的损伤。
烫伤后在伤处抹上黄色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药,若烫伤处有水泡不能弄破水泡,也不要用水洗。
8.腐伤:不论是酸伤或是碱伤,首先都得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
9.中毒:若是误食中毒就得使其呕吐,然后对症下药或送医院治疗;若是气体中毒首先将中毒者移至室外空气新鲜之处,再采取相应解毒方法或送医院疗。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

实验室事故应急措施一、火灾的处理实验室一旦发生失火,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措施)。
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和灭火设备。
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
如果油类着火,要用砂或灭火器灭火,也可撒上干燥的固体碳酸氢钠粉末。
如果电器着火,应切断电源,然后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注意:四氯化碳蒸气有毒,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使用有危险!),因为这些灭火剂不导电,不会使人触电。
绝不能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因为水能导电,会使人触电甚至死亡。
如果衣服着火,切勿奔跑,而应立即往地上打滚,邻近人员可用毛毡或棉胎一类东西盖在其身上,使之隔绝空气而灭火。
无论使用哪一种灭火器材,都应从火的四周开始向中心扑灭,把灭火器的喷出口对准火焰的底部。
在抢救过程中切勿犹豫。
二、玻璃割伤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受伤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没有玻璃碎粒,如有,应先把伤口处的玻璃碎粒取出。
若伤势不重,先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涂上万花油,再用纱布包扎;若伤口严重流血不止时,可在伤口上部约10cm处用纱布扎紧,减慢流血,压迫止血,并随即到医院就诊。
三、药品的灼伤1、酸灼伤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立即用水冲洗,用洗眼杯或将橡皮管套上水龙头用慢水对准眼睛冲洗后,即到医院就诊,或者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
衣服上——依次用水、稀氨水和水冲洗。
地板上——撒上石灰粉,再用水冲洗。
2、碱灼伤皮肤上——先用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并包扎好。
眼睛上——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碱,用水冲洗,再用饱和硼酸溶液洗涤后,滴入蓖麻油。
衣服上——先用水洗,然后用10%醋酸溶液洗涤,再用氢氧化铵中和多余的醋酸,后用水冲洗。
3、溴灼伤如溴弄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水冲洗,涂上甘油,敷上烫伤油膏,将伤处包好。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中心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和操作过程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实验室中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为了保障实验室中的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科研人员需要制定出应急处理措施以应对实验室事故。
以下是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一些建议。
首先,在实验室中,每个科研人员都应该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护目镜、手套和防护鞋等。
同时,每个实验室都应该配备紧急洗眼器、安全淋浴器和消防设备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第三,对于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科研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事故发生后,科研人员应立即执行于事故性质相适应的急救措施,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例如,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向火源方向远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有毒烟雾;在发生化学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泄漏点,并进行适当的清理工作。
第四,实验室事故发生后,科研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主管或相关的管理人员汇报事故情况,并协助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在事故调查中,需要对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追踪,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在事故处理中,也要确保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进行恢复和修复。
最后,为了预防实验室事故的发生,科研人员还应加强实验室安全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实验人员对实验室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实验室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综上所述,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科研人员高度重视和加以落实。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科研人员才能在实验室事故发生时快速而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 事故应急处理概述中心实验室是各个科研机构的核心部门,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实验室设施的完整性,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具体措施,以提高实验室发生事故时的应对能力。
2. 事故应急处理原则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如下:•优先保障人员安全:人员安全是最重要的,需要确保实验室成员能够及时避难和接受紧急救治。
•控制事故扩散:根据实验室事故的性质和规模,采取措施迅速控制事故的扩散,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保护实验室设施和设备:在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尽力保护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安全,减少损失和影响。
3.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中心实验室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3.1 预防工作预防工作是事故应急管理的基础,包括事前培训、安全演练、制定应急预案等。
•每位实验室成员都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实验室成员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步骤。
•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和行动步骤。
3.2 紧急报警和人员疏散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立即触发报警器,通知相关人员和管理部门,确保外界能够及时获知事故发生。
•在事故发生地点设置标志,警示其他人员不要进入事故现场。
•实验室成员按照预定的应急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实验室,确保人员安全。
3.3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现场控制是防止事态扩大的关键环节:•有专业知识和装备的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初步控制,防止事故扩散。
•切断可能引发事故的电源或供应管道,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根据实验室的应急预案和操作规程,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或缓解事故。
3.4 伤员救护和急救伤员救护和急救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要环节:•对于受伤人员,应尽快进行急救,包括止血、抢救呼吸道、胸外心脏按压等。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事故。
这些实验室事故可能对人员安全和实验室设备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实验室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以保障实验室安全。
一、溅溶液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溅溶液事故描述溅溶液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事故之一。
当操作人员在制备或处理溶液时,可能会发生溶液溅起、喷洒或泼溅的情况,导致皮肤或眼睛受到伤害。
2. 应急处理措施(1)对受伤的皮肤进行紧急处理: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的皮肤,约15分钟,直至感觉症状消退。
(2)对受伤的眼睛进行紧急处理:迅速用流动的清水,用眼泪替代,冲洗眼睛,将头倾斜至一侧,使眼睛向下,冲洗约15分钟。
(3)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二、火灾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火灾事故描述实验室中使用的化学品和仪器设备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造成设备和实验室的严重损失。
2. 应急处理措施(1)发现火灾时应迅速按下火警按钮,或通过电话向消防部门求救。
(2)立即切断电源和气源。
(3)用灭火器、灭火器等设备进行灭火,避免使用水灭火,避免油火扩散。
(4)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疏散实验室人员,并确保所有人员安全。
(5)事后,要立即进行火灾原因的调查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加强防火措施。
三、气体泄漏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气体泄漏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气体,如氢气、氮气、氧气等,一旦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并且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应急处理措施(1)迅速将泄漏源停止,关闭阀门或切断供气管线。
(2)如果泄漏是易燃气体,应迅速切断电源,禁止明火和静电。
(3)保持通风,尽量将气体稀释。
(4)在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以及吸附剂、泄漏捕集器等设备进行处理。
(5)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后,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和有关单位寻求帮助和支持。
四、高压设备事故及应急处理措施1. 高压设备事故描述实验室中常用到高压设备,如高压电源、高压容器等。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措施(标准版)

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因中心实验室内有易燃液体试剂及有毒药品,包括硫酸、硝酸、盐酸等强腐蚀性酸,以及常用药品和交流电仪器设备。
发生小型安全事故,实验室可用预先配备的急救药箱紧急处理。
如突发意外安全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及第一责任人应迅速集中指挥,组织有效救援力量,及时有序地疏散工作人员及学生,作好受伤人员自助自救、保护现场、切断事故源等工作,及时准确地向职能部门报告。
中心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如下:1.创伤(割伤)。
在拉制玻璃管或安装仪器时发生创伤(割伤)时,首先应将伤口处玻璃屑取出,用水洗净伤口,以医用双氧水消毒,并涂以碘酒或红汞药水,然后用纱布包扎,防止伤口因接触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假设情况严重,先涂红药水,撒上磺胺消炎粉,用沙布压紧伤口,立即就医治疗。
2.烫伤和烧伤处理:可在伤处涂上灌油或用75%酒精润湿后涂蓝油烧等烫伤药;如果伤面较大,深度达真皮,应小心用75%酒精润湿并涂上烫伤药膏,送往医院治疗。
3.化学灼伤处理:如被浓酸灼伤,切忌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棉布(纸)吸取浓硫酸,再用水冲洗,接着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最后再用水清洗。
必要时涂上甘油,假设有水泡,应涂上龙胆紫。
如被碱灼伤,应先用水冲洗,再用2%硼酸或2%醋酸冲洗。
如眼睛被酸或碱灼伤,先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2%硼酸清洗并送医院治疗。
4.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送医务人员治疗。
也可通过排风、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要时拨打120急救,保护好现场。
5.化学危险气体爆炸事故发生时,应马上切断现场电源、关闭气源阀门,立即将人员疏散和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用室内配备的灭火器扑火,同时拨打火警119。
6.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响的化学药品着火,应用灭火器或沙子扑灭,不得随意用水灭火,以免因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前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的地方,而实验过程中,事故可能会随时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必须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是我们为了应对实验室事故而制定的具体措施。
二、应急措施1. 发现事故时的应急1.1 立即停止实验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1.2 将受影响区域进行封闭,避免人员进入。
2. 针对安全问题的应急2.1 若发现火灾,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可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如需要,可拨打119火警电话并进行撤离。
2.2 若发现气体泄漏,应立即切断气源并通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2.3 若有人员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措施,并将其转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3. 等候应急处理的过程3.1 坚持管控区的封闭状态,不得随意进入。
3.2 作好现场人员保护和引导工作,确保场地秩序。
3.3 尽快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向其汇报实验室事故的情况和现场情况。
4. 应急处理结束后的工作4.1 根据实验室事故的原因和性质,做好相关部门的安排和处理。
4.2 在事故现场清理和消毒过程中,应防止有害物质进入水源和排放到环境中。
4.3 原则上,实验室事故应当报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三、领导责任实验室管理者是实验室事故应急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制订该院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并管理实验室事故的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实验室的领导身负主要领导责任,要求其要高度重视实验室事故预防管理工作,制定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并确保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符合标准。
四、结论事故预防应该放在重要位置,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以尽早控制事故状况并最小化事故损失。
该责任不仅有助于保护实验室的学术合规性,同时也有助于调动实验室生产力,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配套条件,为抢先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将各种实验室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的安全操作知识和专业应急处理技能,相关所室领导应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监督,搞好相关安全管理。
2、事故发生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尽快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
3、尽早向医疗急救机构求援。
当有人受伤或中毒时,及时送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及时报告。
事态较轻的,在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
事故严重的,立即向驻地安全部门和技术中心领导报告5、及时疏散和撤离。
预计事态较严重,可能失控时,立即组织疏散和疏散大楼内的人员。
二、实验室各类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剧毒危险化学品伤害事件1.1 应急处理程序(1)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中毒或伤害时,现场发现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将中毒或受伤人员送往医疗急救单位进行抢救,并立即向部门领导和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
(2)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事故较轻时,现场发现的人员可以同时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
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事态严重的,现场人员应该直接报告所在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剧毒化学品名称及其数量、中毒人员主要临床表现、中毒人数、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以及意外事故过程处理情况。
(3)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遗失、外流或被盗时,该部门应立即调查、处理和回收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在12小时内无法调查清楚,或数量较大,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1.2 现场应急处理(1)个体防护。
进行现场应急处理的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做好规避有毒环境和疏散人群的工作;必要时应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求助,由驻地安全保卫部组织现场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中心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一、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将各种实验室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的安全操作知识和专业应急处理技能,相关所室领导应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检查监督,搞好相关安全管理。
2、事故发生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尽快控制事故源,防止事故进一步蔓延。
3、尽早向医疗急救机构求援。
有人员受伤害或有中毒状态时,及时送医院治疗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4、及时报告。
事态较轻的,在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
事故严重的,立即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和技术中心领导5、及时疏散和撤离。
预计事态较严重,可能失控时,应立即组织楼内人员疏散和撤离。
二、实验室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1、剧毒危险化学品伤害事件1.1 应急处理程序(1)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中毒或伤害时,现场发现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将中毒或受伤人员送医疗急救单位抢救,并立即向部门领导和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
(2)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泄露、污染事故较轻时,现场发现人员可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
出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事态严重的,现场人员应该直接报告所在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剧毒化学品名称及其数量、中毒人员主要临床表现、中毒人数、事故发生时的气象情况、以及意外事故过程处理情况。
(3)发现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遗失、外流或被盗时,所在部门应立即调查处理并追回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在12小时内无法调查清楚,或数量较大,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1.2 现场应急处理(1)个体防护。
进行现场应急处理的人员应穿着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做好规避有毒环境和疏散人群的工作;必要时应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求助,由驻地安全保卫部组织现场救援。
(2)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中毒医疗救援。
迅速脱离现场:迅速将患者移离伤害现场至上风向的空气新鲜场所,安静休息,避免活动,注意保暖,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为医务人员抢救提供条件。
(3)防止剧毒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继续接触和吸收。
脱去被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物,用流动的清水及时反复清洗皮肤毛发15分钟以上。
但受(强)酸腐蚀时,必须先用干净毛巾或软纸擦干身体的上的药品,才能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
对于可能经皮肤吸收伤害或引起化学性烧伤的剧毒化学品更要充分冲洗,并可考虑选择适当中和剂中和处理,眼睛溅入剧毒化学品要优先彻底冲洗洗,最后涂上甘油。
(4)应用特效解毒剂:在现场应抓紧时机,在可能的情况下立即给予相应的特效解毒剂。
尽快查清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种类,以帮助医疗人员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5)现场监测。
条件许可时,应对现场环境如空气、水等物质进行现场监测,以便安全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6)现场调查。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调查。
引发事故的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名称已经明确了的,妥善隔离和保护;剧毒化学品或危险化学品名称不明确的,必须首先了解事故发生过程和发生地情况后再进行样品采集。
2、剧毒化学品无害化处理2.1氰化钾(1)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口罩并备好防毒面具,避免氰化钾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氰化钾粉尘。
工作结束后,必须用清水或5% 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反复冲洗,并进行沐浴,换上清洁衣服。
工作期间严禁饮食、吸烟。
(2)氰化钾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氰化钾包装物处理和污染物处理,必须先用水冲洗,冲洗后的水溶液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碱性氯化法将含氰废水调整到PH=8.5-9,加入氯系氧化剂,使氰化物氧化分解。
氯离子氧化剂, 可以是漂白液 ( 主要成为NaCLO),或者氯气(CL2,溶于水为HCLO),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处理后的废水含氰量很低,但只适用于废水中含氰量较低的情况。
加压水解法置含氰废水于密闭容器中加碱、加温、加压,使氰化物水解生成无毒的甲酸钠和氨。
加压水解法对废水含氰浓度适应范围广,也可处理氰的络合物,操作简单,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对于处理量较大、含氰较高的废水,可同时使用上述二种办法,使排放废水达到标准。
对于处理少量的包装物和污染物可直接用漂白液,浸泡处理,检验合格后再进行焚烧、深埋。
对于氰化钾包装物,不准再用于与食品行业有关及相关的用途上。
2.2 烟碱(1)操作注意事项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有需特殊防护。
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烟碱包装物处理及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烟碱量较大时,用玻璃容器收集,交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
少量烟碱及其污染物用5%的稀硫酸溶液处理,大量水充分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3)应急处理身体部位接触到烟碱后应立即就医。
就医前应抓紧时间进行紧急处理。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
3、易制毒化学品(技术中心只有第二类和第三类,故只针对第二类和第三类)3.1 应急处理程序(1)发现易制毒化学品(第二类和第三类)遗失、外流或被盗时,现场发现人员应立即调查处理并追回易制毒化学品。
数量较大且在12小时内无法调查清楚或24小时内无法追回的,应报告驻地安全保卫部,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处理。
(2)易制毒化学品事故涉及的易制毒品数量巨大的,发现人员直接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启动应急处置;并及时向中心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在中心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应急办公室应全力配合驻地安全保卫部,保证涉及事故的所有相关人员及时、认真、负责、真实地报告自己所了解的实际情况,配合驻地安全保卫部调查和破案。
4、压力容器泄露4.1压力容器适用范围氧气瓶、惰性气体瓶(氮气、氦气)、易燃气体瓶(氢气)、有毒气体瓶(一氧化碳)4.2 应急处理程序(1)出现压力容器安全事故后,事故轻微的,发现人员做好现场应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所在二级部门领导,必要时向医疗单位求援或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
(2)出现压力容器安全事故重大的,特别是有毒气体泄露的,发现人员应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事故类型、可疑气体种类、主要临床表现、事故人数、以及伤害事件处理情况。
由驻地安全保卫部启动和响应上一级应急预案,并及时直接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有中毒人员的,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医疗单位治疗。
4.3 应急处理专业知识(1)有毒气体泄露,现场救援人员应该穿戴好防护设备才能进行抢险(2)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快速关闭气体来源阀门,快速关闭、封堵泄漏口;切断电源;防止产生火花;采用强制通风措施如开启门窗通风,快速稀释或吸收泄漏气体降低现场气体浓度。
(3)堵漏原则:查清漏点,查明泄漏区域和风向;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确定疏散区,测定风向。
(4)有毒气体大量或大范围泄露时,或者判断即将发生爆炸的,应急办公室应立即组织所有人员紧急撤离,等待驻地安全保卫部组织救援。
(5)抢险结束前,用气体检测仪对危险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5、火灾和爆炸5.1 应急处理程序发现火灾、爆炸事故初起时,发现人员要在组织灭火同时向驻地安全保卫部、部门领导报告。
5.2 现场应急处理(1)、化学危险品事故现场发生火灾、火警事故时,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种类等基本情况,有专人立即向驻地安全保卫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发生的地点及时间、事故类型、化学物资种类、造成事故人数、以及伤害事件处理情况。
同时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组织撤离和扑救。
(2)、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
如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人员和周围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火场情况,机智灵活地选择灭火器具。
(3)、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指挥调度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4)、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火灾应切断电源,撤离火场内的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贵重物品,根据化学危险品事故情况,救援人员应配带防毒面具,机动灵活地选择合适灭火器具,进行扑救火灾。
(5)、如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爆炸,救援人员应配带防毒面具进入现场,撤离周围有毒物资,开窗通风,察看是否有人受伤,有人受伤应该及时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及时送医院抢救。
(6)、如发生化学危险品引起的中毒,配带防毒面具进入现场清理引起中毒物质,对现场进行通风,采用担架、二人抬和背等形式,撤离中毒人员紧急送医院救治。
(7)、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在灭火后,应保护现场,以便事后调查起火原因。
中毒报警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