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2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第二集)动量定律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局部阻力实验孔口与管嘴实验静压传递自动扬水演示实验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

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

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

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2014年4月再修订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动量定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的动量方程;2. 通过对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与动量矩等因素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流体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3. 了解活塞式动量实验仪原理、构造,进一步启发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玻璃转子流量计、压力表、倒U 型差压计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二、装置整体流程图:1-水箱;2-进口压力表;3-双金属温度计;4-灌泵漏斗;5-出口压力表;6-玻璃转子流量计;7-局部阻力管;8-电气操作箱;9-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V1;10-光滑管;11-倒U 型差压计;12-均压环;13-粗糙管;14-管路选择球阀f1、f2、f3;15-出口流量调节闸阀V2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一、根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f h gug p z H g u g p z ∑+++=+++2222222111ρρ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 h ∑,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210(H H H ++=表值)〔1-2〕式中: 120z z H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和ρ——流体密度,kg/m 3 ; g ——重力加速度 m/s 2;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新版)(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水力学》实验教学指导书及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序言水力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水力学属于技术基础学科,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研究手段。

由于流体运动的复杂性,水力学的研究及应用就更加离不开科学实验,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技术的进步。

因此,水力学实验是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探求流体运动规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掌握各种实验方法,规范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一、实验教学目的:(1)观察流动现象,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2)根据实测资料验证水力学基本理论,以加强和巩筑理论知识的学习。

(3)学会使用基本的测量仪器,掌握测量技术。

(4)培养分析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和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5)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为未来进行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教学要求:(1)每次实验前,预习教材中有关内容及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所要验证的理论。

(2)认真听取指导教师讲解,弄清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方能动手实验。

(3)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细心读取实验数据,并做相应的记录,原始数据不得任意修改。

(4)实验小组内每位学生亲自动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

(5)实验态度严肃、方法严密,一丝不苟进行操作。

(6)实验完毕应清理设备及实验室,实验设备摆放整齐。

三、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是实验资料的总结、是实验的成果。

通过完成实验报告,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必须独立完成并按规定时间交给指导教师。

(2)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①班级、姓名、同组人及实验日期。

②实验名称及实验目的。

③实验原理。

④实验装置简图及仪器。

⑤流动现象的描述及实验原始记录。

⑥计算实验结果。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汽车工程学院2005年9月前言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雷诺实验、阻力综合实验和动量方程实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3.先修课程《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5. 实验改革与特色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阻力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和测试流体稳定地在等直管道中流动及通过阀门时的能量损失情况;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和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方法;3.熟悉流量的测量和测定文丘里及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4.熟悉毕托管的使用。

二、实验条件阻力综合实验台三、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图一阻力综合实验台结构示意图1.水泵电机2.水泵3.循环储水箱4.计量水箱5.孔板及比托管实验管段进水阀6.阀门阻力实验管段进水阀7. 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进水阀8.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9. 阀门阻力实验管段10.孔板流量计11. 比托管12. 测阻阀门13.测压管及测压管固定板14. D=14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15阀门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16. 孔板及比托管实验管段出水阀17.文丘里实验管段出水阀18. D=10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出水阀19.管支架20. D=10mm沿程阻力实验管段21. 文丘里流量计22排水阀门2.工作原理阻力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A 、阻力实验。

1). 两种不同直径管路的沿程阻力实验。

2).阀门局部阻力实验。

B 、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和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的测定方法。

C 、皮托管测流速和流量的方法。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前言一、实验的意义和目的实验是流体力学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

流体力学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其复杂性在于其影响因素很多。

由于人们对流体运动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并非由理论分析就能解决,往往有赖于实验;在某些场合,实验已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流动现象的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理论,提高理论分析能力;培养基本实验进呢过,了解现代量测技术;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须知1、实验前必须预习。

预习时,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及有关的教材资料,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有关的实验原理,了解操作步骤和有关的仪器设备,做到心中有数。

2. 严肃认真的进行实验。

到实验室后,必须保持安静,不得谈笑喧哗,不准碰动与本实验无关的设备。

实验时,应按实验书的要求,全神贯注地按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多观察流体运动现象,多思考分析问题,及时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3. 保持良好的科学作风,实验时,应尊重原始数据,不得任意更改;实验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补充,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应及时整理实验数据,认真编写实验报告。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实验一、流体静压强实验实验二、平面静水总压力实验实验三、能量方程实验实验四、动量方程实验实验五、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六、局部水头损失实验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实验学时:1课时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验证静止液体中,C gpZ =+ρ。

2、建立液体表面压强a p p >0,a p p <0的概念,并观察真空现象。

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静水压强测定及静水压强基本方程gh p p ρ+=0………(1) C gpZ =+ρ………(2) 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 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0p -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h -被测点的淹没深度利用等压面与连通器原理。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篇一: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1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指导书黎强张永东编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建筑系二零零八年九月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简介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1.储水箱2.上、回水管3.电源插座4.恒压水箱5.墨盒6.实验管段组7.支架8.计量水箱9.回水管 10.实验桌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一、雷诺实验;二、能量方程实验;三、管路阻力实验;1.沿层阻力实验2.局部阻力实验;四、孔板流量计流量系数和文丘里流量系数的测定方法;五、皮托管测流速和流量的方法。

一、雷诺实验1.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本实验的实验装置为:(1)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2)雷诺实验台。

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阀门、伯努力方程实验管道、颜料水(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水泵和计量水箱等,秒表及温度计自备。

雷诺实验台部件种类同综合实验台雷诺实验部分。

3.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

开启水泵,全开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4.实验方法(1)、观察状态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渗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系数全开出水阀门,然后在逐渐关闭出水阀门,直至能开始保持雷诺实验管内的颜料水流动状态为层流状态。

按照从小流量到大流量的顺序进行实验,在每一个状态下测量体积流量和水温,并求出相应的雷诺数。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郭广思王连琪沈阳理工大学2006年10月一伯努利方程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伯努利方程是水力学三大基本方程之一,反映了水流在流动时,位能、压能、动能之间的关系。

1.了解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在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处的变化规律;2.了解总水头线在不同管径段的下降坡度,即水力坡度J的变化规律;3.了解总水头线沿程下降和测压管水头线升降都有可能的原理;4.用实例流量计算流速水头去核对测压板上两线的正确性;不同管径流速水头的变化规律(二)设备简图本实验台由高位水箱、供水箱、水泵、测压板、有机玻璃管道、铁架、量筒等部件组成,可直观地演示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上述三种能量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

(三)实验原理过水断面的能量由位能、压能、动能三部分组成。

水流在不同管径、不同高程的管路中流动时,三种能量不断地相互转化,在实验管道各断面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即可演示出三种能量沿程变化的实际情况。

测压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和压能之和,即伯努利方程中之前两项:gp Z ρ+,测速管中水位显示的是位能、压能和动能之和。

即伯努利方程中三项之和:gv g p Z 22++ρ。

将测压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测压管水头线,反映势能沿程的变化;将测速管中的水位连成一线,称为总水头线,反映总能量沿程的变化,两线的距离即为流速水头g v 2/2。

本实验台在有机玻璃实验管道的关键部位处,设置测压管及测速管,适当的调节流量就可把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于测压板上。

注:计算所的流速水头值是采用断面平均流速求得,而实测流速水头值是根据断面最大速度得出,显然实测值大于计算值,两者相差约为1.3倍。

(四)实验步骤1.开动水泵,将供水箱内之水箱至高位水箱;2.高位水箱开始溢流后,调节实验管道阀门,使测压管,测速管中水位和测压板上红、黄两线一致;3.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微小溢流;4.如水位和红黄两线不符,有两种可能:一是连接橡皮管中有气泡,可不断用手挤捏橡皮管,使气泡排出;二是测速管测头上挂有杂物,可转动测头使水流将杂物冲掉。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流体静压强的技能;通过测量静止液体点的静水压强,加深理解位臵水头、压强水头、及测管水头的基本概念;观察真空现象,加深对真空度的理解;验证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测量油的重度二、实验装臵本实验装臵如图1.1所示4.真空测压管5.U 型测压管6.通气阀7.加压打气球8.截止阀9.油柱10. 水柱11.减压放水阀说明: 1. 所有测压管液面标高均以标尺(测压管2)零度数为基准;2.仪器铭牌所注^B 、▽D 系测点B 、C 、D 标高;若同时取标尺零点作为静力学基本方程的基准,则^B 、▽C .▽D 亦为Z B 、Z C 、Z D3. 本仪器中所有阀门旋柄顺管轴线为开。

4. 测压管读数据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读凹液面最低点对应的数据。

三、实验原理1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pz +=constY或p =+y h式中:z —被测点在基准面以上的位置高度;1.测压管2.带标尺测压管3.连通管 I2367485D图1.1流体静力学综合性实验装臵图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o—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Y—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上式表明,在连通的同种静止液体中各点对于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相等。

利用液体的平衡规律,可测量和计算出连通的静止液体中任意一点的压强,这就是测压管测量静水压强的原理。

压强水头£和位置水头z之间的互相转换,决定了夜柱高和压差的对应关系:Ap二yKh Y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侧管,在压差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互相连通的同种液体的等压面原理可得油的比重So有下列关系:Y h0=1—Y h+hw12图1.2图1.3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o。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搞清仪器组成及其用法。

包括:1)各阀门的开关;2)加压方法关闭所有阀门(包括截止阀),然后用打气球充气;3)减压方法开启筒底阀11放水4)检查仪器是否密封加压后检查测管1、2、5液面高程是否恒定。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 雷 诺 数 实 验一、 实验目的1、 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 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度过程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2c e R二、 实验原理及实验设备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由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可表征为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 不变。

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v ,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是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

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

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

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微紊流运动。

图1雷诺数实验台示意图1.水箱及潜水泵2.接水盒3. 上水管4. 接水管5.溢流管6. 溢流区7.溢流板8.水位隔板9. 整流栅实验管 10. 墨盒 11. 稳水箱 12. 输墨管 13. 墨针 14.实验管15.流量调节阀雷诺数表达式e v dR ν⋅=,根据连续方程:A=v Q ,Qv A=流量Q 用体积法测出,即在Δt 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 。

tVQ ∆=42d A π=式中:A —管路的横截面积;d —实验管内径;V —流速;ν—水的粘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满,将墨盒装上墨水。

启动水泵,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并保持溢流,以保持水位高度H 不变。

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

3、开大出口阀门15,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在逐渐关小出口阀门15,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一、电液比例综合测试实验台简介该实验台是根据《液压气动传动》通用教材设计而成,集可编程控制器和数据转换卡、液压元件模块为一体,除可进行常规的液压基本控制回路实验外,还可进行液压,组合应用实验及液压技术课程设计,元件的性能测试。

实验台配置了完备的各种类型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功率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以满足各项实验参数测试的需要。

实验台是采用快速拼装结构,实验人员可根据实验项目原理图,选用相应的液压元件快速组成液压实验回路,通过电磁换向阀动作的控制和相关液压阀的调节进行实验。

实验台计算机测试控制系统实现实验参数(压力、流量、转速、功率、位移等)的自动数据检测、自动处理计算和存储等,还能实现回路电磁阀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实验台操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实验台可以同时进行16路实验数据的采集和8个二位电磁阀的控制。

1、性能与特点1、实验台采用台式结构,便利于多名学生的安装、测试。

2、操作平台面积大,可集成多个子系统。

3、阀体固定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管路连接采用快速接头,在背面连接,保证正面整洁。

4、实验用管件采用金属线,耐压胶管,压力可达到31.5Mpa。

5、测试方法实用、可靠。

实验装置由实验台架、液压泵站、电气测控单元等几部分组成。

3、液压站原理操作面板分布图A1.仪表数显区, A2.比例放大器与检测区,A3.PLC控制区, A4.传感器接口与手动控制区,A5.基础实验行程控制区, A6.液压站控制区。

5、数显区:功率表--—--定量叶片泵的实时功率。

转速表--—--定量叶片泵的实时转速。

流量表——--流过流量传感器的实时流量。

图A1 数显区分布图1、功率数显表;2、转速数显表;3、流量数显表;6.液压站控制区主系统控制区——定、变量泵的启动与停止,液压系统的供压与卸荷,冷却与加热以及总停的控制。

实验时先确定总停按钮为开启状态,即顺时钟旋转一定角度,自动升起为开。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管道中液流循环如下 (见实验装置)
1 / 31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
1、实验台潜水泵供水到恒压水箱,水箱内液体分别由实验管 A(雷诺实验及沿 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管 B(伯努利方程实验) 、实验管 C(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 验)、实验管 D 毕托管测流速、文丘里、孔板和毕托管实验) 经流量计流入辅助水箱, 再返回到供水水箱中循环使用。 2、雷诺实验:颜色水容器的颜色水径调节阀调节,进入实验管 A,随 A 管内的流 动水一起运动,显示有色的流线;经辅助水箱,辅助水箱排尽阀直接排入地沟; 3、实验中基准水平面的选取 用本实验装置做以上各项实验时,其基准水平面一律选择为工作台面板的上平面。 4、本实验指导书中各项实验所涉及的运算,均采用国际单位制。
《二》实验台参数
1、水泵:型号 HQB-4500;最大扬程:8m;最大流量:75L/min;额定功率 100W; 电源:单相~220V。 2、恒压水箱:长×宽×高=300×350×600; 3、实验管 A:管径内径 Φ14,长约 1.0 (m),雷诺数实验管; 4、实验管 B:小管内径 Φ14,大管内径 Φ30,轴线高度差 70,总长约 1.0 (m); 伯努利方程实验管; 5、实验管 C:管内径 Φ14,大管内径Φ30,总长约 1.0 (m);突然扩大和突然缩 小阻力测定;毕托管的测定速实验和文丘里实验; 6、实验管 D:管内径 Φ14,沿程损失实验管,沿程损失计算长度 L=0.75 (m); 7、实验管 E:管内径Φ14, 闸阀和弯头阻力实验管 8、实验台总尺寸:长×宽×高=1800×500×1700。
λ=64/Re
(2)对于水力滑管紊流流动可取
8 / 29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
=
0.3164 5 < Re ( ) 10 Re1/4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建环专业)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建环专业)

目录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1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3实验三雷诺实验••••••••••••••••••••••••••••••••••••••••••••••6实验四管道沿程阻力实验••••••••••••••••••••••••••••••••••••••9实验五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12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静止液体中某点的静水压强,加深对静压公式p=p0+γh的理解;2、测定有色液体的重度,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头的基本概念,观察静水中任意两点测压管水头Z+p/γ=常数。

p=p0+γh式中: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P0——水箱中水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重度;h——被测点在表面以下的竖直深度。

可知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加上液体重度乘以该点在液面下的竖直深度。

(四)实验步骤1、打开密封水箱E顶上空气阀门a,此时水箱内水面上的压强p0=p a。

观察各测压连通管内液面是否平齐,如果不齐则检查各管内是否阻塞并加以勾通。

2、读取A点、B点的位置高度Z A、Z B。

3、关闭空气阀门a,转动手柄,抬高长方形小水箱F至一定高度,此时表面压力P0>P a,待水面稳定后读各测压管中水位标高▽=▽I(I=1、2、3、4、5),并记入表中。

4、在保持P0>P a的条件下,改变长方形小水箱F高度,重复进行2-3次。

5、打开空气阀门a,使水箱内的水面上升,然后关闭空气阀门a,下降长方形小水箱。

6、在P0<P a的条件下,改变水箱水位重复进行2-3次。

(五)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单位:mm实验二 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水)在管内作恒定流动时,位置水头(Z )、压强水头(rp )和速度水头(V 2/2g )三者沿程变化的规律,加深对能量方程的理解。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第 1 页共13页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功率和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C1000、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二、装置整体流程图:1-离心泵;2-进口压力变送器;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出口压力变送器;5-电气仪表控制箱;6-均压环;7-粗糙管;8-光滑管(离心泵实验中充当离心泵管路);9-局部阻力管;10-管路选择球阀;11-涡轮流量计;12-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13-电动调节阀;14-差压变送器;15-水箱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第 2 页共13页第 3 页 共 13页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一、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f h gug p z H g u g p z ∑+++=+++2222222111ρρ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 h ∑,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 (=H gp p z z ρ1212)-+- 210(H H H ++=表值)(1-2) 式中: 120z z H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和ρ——流体密度,kg/m 3 ; g ——重力加速度 m/s 2;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实验一:压强测定实验一、压强测定试验 知识点: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相对压强;测压管;差压计。

1.实验目的与意义1)验证静力学的基本方程;2)学会使用测压管与差压计的量测技能;3)灵活应用静力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实际工程量测。

2.实验要求与测试内容1)熟练并能准确进行测压管的读数;2)控制与测定液面的绝对压强或相对压强; 3)验证静力学基本方程; 4)由等压面原理分析压差值。

3.实验原理1)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pz c γ+=2)静压强分布规律:0p p h γ=+式中:z ——被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高度;p ——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0p ——水箱中液面压强;γ——液体容重;h ——被测点在液体中的淹没深度。

3)等压面原理:对于连续的同种介质,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水平面即等压面。

4.实验仪器与元件实验仪器: 测压管、U 型测压管、差压计仪器元件:打气球、通气阀、放水阀、截止阀、量杯 流体介质:水、油、气 实验装置如下图: 5.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过程中基本操作步骤如下:1)熟悉实验装置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2)打开通气阀,保持液面与大气相通。

观测比较水箱液面为大气压强时各测压管液面高度;3)液面增压。

关闭通气阀、放水阀、截止阀,用打气球给液面加压,读取各测压管液面高度,计算液面下a、b、c各点压强及液面压强p;4)液面减压。

关闭通气阀,打开截止阀,放水阀放出一定水量后,读取各测压管液面高度,计算液面下a、b、c各点压强及液面压强p。

6.实验成果实验测定与计算值如下内容:00p=,a、b、c各测压管与U型测压管液面标高∇、压强水头pγ、测压管水头pzγ+;00p>,a、b、c各测压管与U型测压管液面标高∇、压强水头pγ、测压管水头pzγ+;00p<,a、b、c各测压管与U型测压管液面标高∇、压强水头pγ、测压管水头pzγ+;填入表1中。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2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_2

实验一 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流体的流动形态:观察实际的流线形状,判断其流动形态的类型;2、熟悉雷诺准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3、确立“层流与湍流与Re 之间有一定关系”的概念。

二、基本原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有3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即层流、湍流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流。

雷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流体流动时,发现影响流体流动类型的因素除了流速u 以外,还有管径d 、流体的密度ρ以及粘度μ,由这四个物理量组成的无因次数群μρdu =Re称之为雷诺数。

实验证明,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当Re ≤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为层流。

当Re ≥4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为湍流。

当2000<Re <4000,流体的流动类型可能是层流,也可能为湍流,将这一范围称之为不稳定的过渡区。

从雷诺数的定义式来看,对于同一管路d 为定值时,u 仅为流量的函数。

对于流体水来讲,ρ及μ仅为温度的函数。

因此确定了温度及流量即可计算出雷诺数Re 。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水从玻璃水槽3流进玻璃管4(内径20mm ),槽内水由自来水供应,供水量由阀6控制,槽壁外有进水稳定槽7及溢流槽10,过量的水进溢流槽10排入图1-3 雷诺示范实验装置1-红墨水瓶 2.6.8.12-阀门 3-玻璃水槽 4-带喇叭口玻璃管(Φ20) 5-进水管 7-进水稳定槽 9-转子流量计 10-溢流槽 11-排水管下水道。

实验时打开阀门8,水即由玻璃槽进入玻璃管,经转子流量计9后,流进排水管排出,用阀8调节水量,流量由转子流量计9测得。

高位墨水瓶贮藏墨水之用,墨水由经墨水调节阀2流入玻璃管4。

四、实验数据记录表表1-2 雷诺实验数据记录表水温__________[℃] 水粘度_______________[10-3×Pa·S]水密度_____________[kg/m3] 管内径_______________[mm]五、讨论1、流量从小做到大,当刚开始湍流,测出雷诺数是多少?与理论值2000有否差距?请分析原因。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DOC)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DOC)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与报告(第二集)动量定律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局部阻力实验孔口与管嘴实验静压传递自动扬水演示实验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衣着整洁,保持安静,不得迟到早退,严禁喧哗、吸烟、吃零食和随地吐痰。

如有违犯,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基实验。

二、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作好实验预习,根据不同科目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课上必须专心听讲,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正确读数,不得草率敷衍,拼凑数据。

四、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必须独自完成,不得互相抄袭。

五、因故缺课的学生,可向指导教师申请一次补做机会,不补做的,该试验以零分计算,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累计三次者,该课实验以不及格论处,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

六、在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前,必须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详细填写使用记录。

七、爱护仪器设备,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要节约水、电、试剂药品、元器件、材料等。

如发生仪器、设备损坏要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属责任事故的,应按有关文件规定赔偿。

八、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安全规定,防止人身和仪器设备事故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重大事故要同时保护好现场,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后尽快写出书面报告交上级有关部门,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九、试验完毕要做好整理工作,将试剂、药品、工具、材料及公用仪器等放回原处。

洗刷器皿,清扫试验场地,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十、各类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守则,报经系(院)主管领导同意后执行,并送实验室管理科备案。

1984年5月制定2014年4月再修订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动量定律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验证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的动量方程;2. 通过对流速、流量、出射角度、动量与动量矩等因素相关性的分析研讨,进一步掌握流体力学的动量守恒定理;3. 了解活塞式动量实验仪原理、构造,进一步启发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流体力学_水力学_实验指导书

流体力学_水力学_实验指导书

壹、静水压强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水静力学基本方程物理意义的理解,验证静止液体中,不同点对于同一基准面的测压管水头为常数(即C gpz =+ρ)。

2、学习利用U 形管测量液体密度。

3、建立液体表面压强a p p >0,a p p <0的概念,并观察真空现象。

4、测定在静止液体内部A、B 两点的压强值。

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水静力学基本方程为:C gpz =+ρ 它表明:当质量力仅为重力时,静止液体内部任意点对同一基准面的z 与gpρ两项之和为常数。

重力作用下,液体中任何一点静止水压强gh p p ρ+=0,0p 为液体表面压强。

a p p >0为正压;a p p <0为负压,负压可用真空压强v p 或真空高度v h 表示:abs a v p p p −= gp h vv ρ=重力作用下,静止均质液体中的等压面是水平面。

利用互相连通的同一种液体的等到压面原理,可求出待求液体的密度。

三、实验设备在一全透明密封有机玻璃箱内注入适量的水,并由一乳胶管将水箱与一可升降的调压筒相连。

水箱顶部装有排气孔1k ,可与大气相通,用以控制容器内液体表面压强。

若在U 形管压差计所装液体为油,水油ρρ<,通过升降调压筒可调节水箱内液体的表面压强,如图1-1所示。

图 1—1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测记有关常数。

2、将调压筒旋转到适当高度,打开排气阀1k ,使之与水箱内的液面与大气相通,此时液面压强a p p =0。

待水面稳定后,观察各U 形压差计的液面位置,以验证等压面原理。

3、关闭排气阀1k ,将调压阀升至某一高度。

此时水箱内的液面压强a p p >0。

观察各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变化并测记液面标高。

4、继续提高调压筒,再做两次。

5、打开排气阀1k ,使之与大气相通,待液面稳定后再关闭1k (此时不要移动调压筒)。

6、将调压筒降至某一高度。

此时a p p <0。

观察各测压管的液面高度变化,并测记标高,重复两次。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2011年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2011年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二)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为多用途实验装置,利用这种实验台可进行下列实验:一、雷诺数实验(必做);二、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必做)三、能量方程验证实验(必做);四文丘里流量计校正实验其结构示意图如图0-1所示。

图0-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结构示意图1.储水箱2.上水流量调节阀3. 回水管4.恒压水箱5.颜料供给系统6.标尺组及滑板7.测压管固定板 8. 雷诺实验流量调节9.综合流量调节、切断阀10. 接水箱该实验装置流量计量采用体积法。

每次测定一定定容积和接水时间,从而计算实验过程中的流量或标准流量。

实验一、雷诺实验(必做)1、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2)测定几种状态下的雷诺数;(3)了解流态与雷诺数的关系。

2、实验装置在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台中,雷诺实验涉及的部分有高位水箱、雷诺数实验管、调节尾部阀门、颜料水(可由甲基兰配制或蓝墨水)盒及其控制阀门、上水阀、出水阀,水泵和计量水箱等,温度计自备。

能量方程实验管道上的阀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3、实验前准备(1)、将实验台的各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

开启水泵,全开水箱下的上水阀门,把水箱注满水,再调节上水阀门,使水箱的水有少量溢流,并保持水位不变。

(2)、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图1-1 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台雷诺实验示意图1.储水箱2.上水流量调节阀3.恒压水箱4.颜料流量调节阀5.墨盒6.实验管段7.流量调节阀8.计量水箱9.回水管 10.实验桌4、实验方法(1)、观察状态检查系统正常后,接通电源,打开水泵开关上水。

关闭能量方程实验管道上的阀门。

调节上水流量调节阀2使恒压水箱中的溢流板有少量溢流。

调节流量调节阀7,排除实验管内的气泡,然后把流量调小,约管内水为层流状态。

打开颜料水控制阀,使颜料水从注入针流出,颜料水和雷诺实验管中的水迅速混合成均匀的淡颜色水,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状态为紊流;随着出水阀门的不断的关小,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的水掺混程度逐渐减弱,直至颜料水与雷诺实验管中形成一条清晰的线流,此时雷诺实验管中的流动为层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第 1 页 共 17页流体力学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二、装置整体流程图:第 2 页 共 17页1-离心泵;2-进口压力变送器;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出口压力变送器;5-电气仪表控制箱;6-均压环;7-粗糙管;8-光滑管(离心泵实验中充当离心泵管路);9-局部阻力管;10-管路选择球阀;11-涡轮流量计;12-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13-电动调节阀;14-差压变送器;15-水箱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第 3 页 共 17页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一、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 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 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 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f h gug p z H g u g p z Σ+++=+++2222222111ρρ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 h Σ,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H gp p z z ρ1212)−+− 210(H H H ++=表值)(1-2) 式中: 120z z H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ρ——流体密度,kg/m 3 ; g——重力加速度 m/s 2;p 1、p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H 1、H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 1、u 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 1、z 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第 4 页共 17页2.轴功率N 的测量与计算k N N ×=电 (W) (1-3)其中,N 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

95.0=k 3.效率η的计算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 与轴功率N 的比值。

有效功率Ne 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率,轴功率N 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 可用下式计算:g HQ Ne ρ=(1-4) 故泵效率为 %100×=NgHQ ρη (1-5)4.转速改变时各参数的换算泵的特性曲线是在定转速下的实验测定所得。

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Q 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n 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某一定转速n ′下(可取离心泵的额定转速2900rpm)的数据。

换算关系如下:流量 nn QQ ′=' (1-6) 扬程 2)(nn H H ′=′ (1-7)轴功率 3)(nn N N ′=′ (1-8)第 5 页 共 17页效率 ηρρη==′′=′NgQH N g H Q ' (1-9)二、实验装置与流程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流程图如下:1-水箱;2-离心泵;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泵进口压力传感器;5-泵出口压力传感器;6-灌泵口;7-电器控制柜;8—离心泵实验管路(光滑管);9-离心泵的管路阀;10—涡轮流量计;11-电动调节阀;12-旁路闸阀;13-离心泵实验电动调节阀管路球阀;图2-2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第 6 页共 17页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实验用水准备: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2)离心泵排气:通过灌泵漏斗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

2、开始实验:(1)仪表自检情况,打开泵进口阀,关闭泵出口阀,试开离心泵,检查电机运转时声音是否正常,,离心泵运转的方向是否正确。

(2)开启离心泵,当泵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打开出口阀。

(3)实验时,通过组态软件或仪表逐渐改变出口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泵出口流量从1000L/h逐渐增大到4000L/h,每次增加500L/h。

在每一个流量下,待系统稳定流动5分钟后,读取相应数据。

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需获取的实验数据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1、泵出口压力p2、电机功率N电、泵转速n,及流体温度t和两测压点间高度差H0(H0=0.1m)。

(4)实验结束,先关闭出口流量调节阀,再停泵。

然后记录下离心泵的型号,额定流量、额定转速、扬程和功率等。

(二)注意事项:(1)一般每次实验前,均需对泵进行灌泵操作,以防止离心泵气缚。

第 7 页 共 17页同时注意定期对泵进行保养,防止叶轮被固体颗粒损坏。

(2)泵运转过程中,勿触碰泵主轴部分,因其高速转动,可能会缠绕并伤害身体接触部位。

(3)不要在出口阀关闭状态下长时间使泵运转,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否则泵中液体循环温度升高,易生气泡,使泵抽空。

五、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如下表1:实验日期: 实验人员: 学号: 装置号: 离心泵型号= ,额定流量= ,额定扬程= ,额定功率= ,泵进出口测压点高度差H= ,流体温度t=实验次数 流量Qm3/h泵进口压力p1kPa泵出口压力p2kPa电机功率N电kW泵转速nr/m(2)根据原理部分的公式,按比例定律校合转速后,计算各流量下的泵扬程、轴功率和效率,如表2:第 8 页 共 17页实验次数 流量Qm3/h扬程Hm轴功率NkW泵效率η%六、实验报告1.分别绘制一定转速下的H~Q、N~Q、η~Q曲线2.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泵最佳工作范围。

七、思考题1.试从所测实验数据分析离心泵在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2.启动离心泵之前为什么要引水灌泵?如果灌泵后依然启动不起来,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用泵的出口阀调节流量?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缺点?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调节流量?4.泵启动后,出口阀如果不开,压力表读数是否会逐渐上升?为什么?5.正常工作的离心泵,在其进口管路上安装阀门是否合理?为什么?6.试分析,用清水泵输送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在相同流量下你认为泵的压力是否变化?轴功率是否变化?3第 9 页 共 17页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 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e 的关系曲线。

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4.学会倒U 形压差计和涡轮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基本原理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

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

流体通过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1.直管阻力摩擦系数λ的测定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动时,阻力损失为:2221u d l p p p h ff λρρ=−=Δ=(1)即, 22lupd fρλΔ=(2)式中: λ —直管阻力摩擦系数,无因次;d —直管内径,m;f p Δ—流体流经l 米直管的压力降,Pa;f h —单位质量流体流经l 米直管的机械能损失,J/kg;ρ —流体密度,kg/m 3;第 10 页 共 17页l —直管长度,m;u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m/s。

滞流(层流)时,Re64=λ (3) μρdu =Re (4)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μ —流体粘度,kg/(m·s)。

湍流时λ是雷诺准数Re 和相对粗糙度(ε/d )的函数,须由实验确定。

由式(2)可知,欲测定λ,需确定l 、d ,测定、u 、ρ、μ等参数。

l 、d 为装置参数(装置参数表格中给出), ρ、μ通过测定流体温度,再查有关手册而得, u 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计算得到。

f p Δ例如本装置采用涡轮流量计测流量V(m 3/h)。

2900d Vu π=(5)f p Δ可用U 型管、倒置U 型管、测压直管等液柱压差计测定,或采用差压变送器和二次仪表显示。

(1)当采用倒置U 型管液柱压差计时(6)gR p f ρΔ=式中:R-水柱高度,m。

(2)当采用U 型管液柱压差计时()gR p f ρρΔ−=0 (7)式中:R-液柱高度,m;0ρ-指示液密度,kg/m 3。

根据实验装置结构参数l 、d ,指示液密度,流体温度t 0ρ0(查流体物性ρ、μ),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液柱压差计的读数R,通过式(5)、(6)或(7)、(4)第 11 页 共 17页和式(2)求取Re和λ,再将Re和λ标绘在双对数坐标图上。

2.局部阻力系数ξ 的测定局部阻力损失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

(1)当量长度法流体流过某管件或阀门时造成的机械能损失看作与某一长度为的同直径的管道所产生的机械能损失相当,此折合的管道长度称为当量长度,用符号表示。

这样,就可以用直管阻力的公式来计算局部阻力损失,而且在管路计算时可将管路中的直管长度与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合并在一起计算,则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的总机械能损失∑ 为:e l e lf h 22u d l l h e f ∑∑+=λ(8)(2)阻力系数法流体通过某一管件或阀门时的机械能损失表示为流体在小管径内流动时平均动能的某一倍数,局部阻力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阻力系数法。

即:22u gp h ff ξρ=′Δ=′(9)故 22gu p fρξ′Δ=(10)式中:ξ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局部阻力压强降,Pa;f p ′Δ(本装置中,所测得的压降应扣除两测压口间直管段的压降,直管段的压降由直管阻力实验结果求取。

)ρ —流体密度,kg/m 3;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第 12 页共 17页u —流体在小截面管中的平均流速,m/s。

待测的管件和阀门由现场指定。

本实验采用阻力系数法表示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损失。

根据连接管件或阀门两端管径中小管的直径d ,指示液密度,流体温度t 0ρ0(查流体物性ρ、μ),及实验时测定的流量V、液柱压差计的读数R,通过式(5)、(6)或(7)、(10)求取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ξ。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离心泵;2-进口压力变送器;3-铂热电阻(测量水温);4-出口压力变送器;5-电气仪表控制箱;6-均压环;7-粗糙管;8-光滑管(离心泵实验中第 13 页共 17页充当离心泵管路);9-局部阻力管;10-管路选择球阀;11-涡轮流量计;12-局部阻力管上的闸阀;13-电动调节阀;14-差压变送器;15-水箱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2.实验流程实验对象部分是由贮水箱,离心泵,不同管径、材质的水管,各种阀门、管件,涡轮流量计和倒U型压差计等所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