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科学计数法》教案3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分享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掌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和好奇心,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难点: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熟练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据处理。
三、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讲述,使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数据处理。
3、练习法: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四、教学过程1、引入科学计数法是现代科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简化大数的表示和处理。
例如,在计算地球距离太阳的时候,使用科学计数法可以将这个大数变成一个小数,从而减少计算中的出错概率。
2、知识讲解(1)科学计数法的定义科学计数法是将数字表示成一定数目之内的位数,且最高位是1~9之间的整数,其他各位可以是0~9的十进制数。
科学计数法可以将大数变成小数,小数变成大数,同时也可以使数据处理更为方便。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x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时,可将其拆分为两部分: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和一个10的幂,用式子表示为:x=a×10^b其中,a是小数点第一个非零数字,b是和原数幂次相同的10的幂次方数,它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例如:176,200=1.762×10^50.000934=9.34×10^-4(3)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方法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与普通的数学运算规律相同,但需要注意保持幂次相同,最后的结果也要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例如:(4.2×10^-6)÷(2×10^-3)=2.1×10^-4(4.2×10^-6)+(3×10^-6)=7.5×10^-63、应用演示例1:一个电子轰击地球的能量是1.02×10^-11焦,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求出将这个能量完全用于提高地球的温度时,每次轰击地球的表面温度升高多少度。
科学计数法教案初中
科学计数法教案初中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初中教案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能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用途。
2.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科学计算器、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纸、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和认识。
教师提问:-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很大或很小的数值?- 在科学研究或实验中,为什么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Step 2: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用途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用途。
教师讲解: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非常大或非常小数值的方法。
它使用一个基数(通常是10)和一个指数来表示数值。
指数表示基数需要乘以多少次。
科学计数法的使用可以简化计算和表示,使得大数或小数更易于理解和比较。
示例:- 1克的质子质量约为1.67 × 10^-27千克。
- 地球距离太阳约为1.496 × 10^11米。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教师介绍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教师讲解:- 将一个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首先确定一个基数(通常是10),然后将原数值转换为一个在1和基数之间的数,最后确定指数。
- 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数,将基数和指数进行运算,得到最终结果。
示例:- 将0.000035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基数为10,将小数点移动到最左边的非零数字后面,得到3.5,指数为-5,所以0.000035 = 3.5 × 10^-5。
- 将5.2 × 10^8转换为普通数:基数为10,指数为8,所以5.2 × 10^8 = 520000000。
Step 4: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数量级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3、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数的数量级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卧谈式提问,如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大或者很小的数,请举例说明。
(2)这样的数怎么读?(3)如果不借助计算机或器具,如何短时间内读出这样的数?2、讲解(20分钟)(1)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通过地图、地震、天文、人口等实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所接触的大数和小数,并介绍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
(2)科学计数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找出其中科学计数法的规律,进一步引入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规则,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和读法,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化方法。
(3)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天文问题、科学实验等。
3、练习(25分钟)(1)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级的数字读写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2)通过教师给出的示例,让学生思考并解答数字相关的问题。
4、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本节掌握的知识点。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在复习同时,加强科学计数法的练习。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布置的作业后及时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程度,及时进行强化巩固。
3、期中及期末考试时,将本单元的内容纳入考试题目范畴,考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教师可适当扩充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2、多举生活例子,让科学计数法与学生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检测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能力。
4、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七年级数学《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
教 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科学计数法
设计理念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观察、思考、合作、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科学记数的意义。从而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现“人人学有价值数学”的新课程理念。整个数学设计流程突出以学定教,体现“设计问题化,过程活动化,活动练习化,练习要点化,要点目标化,目标课标化”的要求,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有一定梯次的递进式活动序列。
问题与情境
师生互动
媒体使用与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划拨16040000000元学前教育专项资金,有没有简便方法表示这个数呢?
问题2: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面对地震灾难,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2600000000元人民币,你能写出这个数吗?
2、口述问题2,课件出示用10的乘方表示大数的例子。鼓励学生尝试用相同的方法表示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4、课件出示问题4,鼓励学生尝试表示并口答。出示练一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将学生的作业展示到银幕上,集体评价。
5、口述问题6,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能够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3.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计算问题。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当数字很大或很小时该如何表示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应用背景。
Step 2 探索科学计数法1.向学生提问:“如何表示较大的数?”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表示较大的数。
2.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乘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
”3.给出一个例子,比如:650,000,000可以表示为6.5 x 10^8,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带领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向学生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中,允许基数(即 6.5)小于10,但大于等于1,并且指数(即8)是整数。
Step 4 科学计数法的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些基于科学计数法的数转换练习,例如:写出下列数的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1,50000000,12500。
2.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 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1.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以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将2.5 x10^7乘以3.2 x 10^4。
3.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实际计算的练习题,例如:(8.3x 10^6) ÷ (1.2 x 10^3)。
Step 6 小结与归纳总结和归纳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以及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数法,提出大数与小数运算时的不便之处。
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互换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示例。
2. 练习题库,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互换和应用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板书和强调重点。
4. 计算器,用于演示和验证计算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学计数法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学习目标1、会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2、会用把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3、能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有关计算。
重难点1.重点:会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2.难点:能熟练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有关计算。
.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课前准备本节课是初一学了大数的科学技术法和上一节学了负指数幂的意义之后要学的内容。
因此课前准备知识为如下。
教科书通过多次的"观察""思考",进行类比,温故而知新,完成知识的深化板书设计科学计数法复习:新授1、a×10n的意义1、a×10-n=2、负指数幂的运算。
2、2.2×10-9÷(4.4×10-11)教学过程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单位的换算如1米= 厘米。
你可以进行下面的换算吗?1厘米= 米= 千米1纳米= 米= 千米二、目标展示1、会把一个绝对值小于1的非零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2、会用把一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写成小数的形式3、能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有关计算。
三、自主预习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745 000= ,2 930 000= .(2)①将下列各数用小数表示:10= ;10= ;10= .②将下列各数用底数为10指数为负数的数表示:= ;0.0001 = .2、预习教材P21-P22,思考小于1的正数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怎样的形式?有何要求?3、(1)0.000257用科学记数法记为 .(2)2.57是2.57的倍.四、合作学习展示交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 04,(2) -0. 034,【方法规律】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0-n的形式,1≤│a│<10,n为原数第1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所有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哪个0)..【跟踪训练】1、(南通中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31,结果是A.3.1×10-4 B.3.1×10-5五、达标测试1、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1纳米(1纳米=10-9米),如果把氢原子首尾连接起来,•达到1毫米需要氢原子的个数是()A.100 000 B.1 000 000C.10 000 000 D.100 000 0002、一个小立方块的边长为0.01米,则它的体积是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计算(结果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2).六、反思积累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你发现了什么有规律的东西吗?请记到你的积累本上。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大数的表达存在的不便之处。
2. 提出问题:“如何简洁地表示一个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知识讲解:3.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强调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授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表示为一个介于1到10之间的数与一个指数的乘积。
例如:1.23 × 10^6 表示为 1,230,000。
示例练习:5. 给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将其转换为标准形式。
例如:3.45 × 10^4 转换为标准形式为 34,500。
练习与巩固:6. 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 将标准形式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 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标准形式。
- 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拓展应用:7.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例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1.496 × 10^11 米,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太阳?总结与评价:8. 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要点和转换方法。
9. 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科学计数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或教学课件- 纸张和铅笔- 练习题集-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
-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加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转换科学计数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规则。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七年级《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2套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大数,表示起来也会很麻烦,怎样简单准确地表示大数是学生们渴望的,这时提出学生很易接受。
学会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大数,为学习后面的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2.知道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越性,增强对较大的数的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及必要性了解,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10的幂指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及资料.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的一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学生2:我从地图上查到了我国陆地面积约为9597000千米。
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亿桶。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沉思)学生1:我发现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学生2 :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
教师伺机点拨:同学们的观察都是正确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比较大的数呢?(学生沉思)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刚才,同学们都已做了努力的思考,想必都有所发现。
你把你发现告诉其他同学吗?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伺机点拨.3.择优反馈,提升理论小组交流结束,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学生1:对于较大的数,我们认为可以用数字与记数单位百.千.万.亿等合写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简单。
七年级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记数法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科学记数法将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1≤a<10)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类比等独立思考手段获得对大数的合理表示的猜想通过自我探究大数的合理表示方法,培养合情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优化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树立乐观的态度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营造民主、和谐、欢乐的课堂学习气氛,构筑独立思考与团结协作相结合的良好学习方式。
重、难点及考点分析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具使用投影胶片若干张教学环节安排3、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为960平方千米,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米,则在96后面应添多少个零?如果把它换算成平方厘米,则在96后面应添多少个零?备注从上面的问题中,你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甲:这些数据都比较大,比100万都大;乙: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们,使我们便于书写和读这些比较大的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记数法”,板书课题:科学记数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探索科学记数法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102=100, 103=1000, 104=10000讨论:10 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 n个0。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经此帮助学生对科学记数的理解)2、课堂练习: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00=10000000=1000000000=(通过这个题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三、应用举例例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696000 ;(2)1000000;(3)58000.例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1)3×103;(2)3.14×102;(3)7.68×104.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和同学讨论一下,再举出几个数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或较小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表示方法,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如何简便地表示和计算呢?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规则①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减1。
②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加1。
③科学计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为1≤|a|<10。
(3)举例讲解以光速为例,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99792458×10^8米/秒。
3.实践操作①0.000000②③0.0000456(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应用(1)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疑问。
6.课后作业①0.000000789②987654321③0.00000321(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计数法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讲解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
2.在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描述很大的距离,比如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约有4.37光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太大,我们该如何简便地记录和交流这样的信息呢?生1:我们可以用公里,但是数字还是很大。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
2. 掌握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将一个数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 ≤|a| < 10,n 为整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1)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 的数字起,后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 位,得到a 的值。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转换方法。
2. 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准确地进行转换。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较大的数。
2. 新课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解释为什么a 需要满足1 ≤|a| < 10,以及n 的意义。
(2)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数表示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转换为普通形式。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科学计数法的转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如将卫星发射高度、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等表示为科学计数法。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科学计数法》。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互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难点:科学计数法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大数与小数的科学计数法互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精确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这组数据表示为1.23456789×10^9,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出示例题2:将科学计数法1.23456789×10^9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a×10^n位数:n有效数字:a的位数互换方法:普通记数法→科学计数法:a×10^n科学计数法→普通记数法:a×10^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以下能力: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操作,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生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巩固题:主要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转换以及基本运算。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题能力。
例题:
(1)将下列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0000、0.00004、8750000。
(2)计算:3.2×10^3 × 2×10^2,(5×10^4) ÷ (2×10^3)。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是多少吗?”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它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时的优势。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
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科学计数法教案初中
科学计数法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能够将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进行相互转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表示规律。
(2)利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和小数的简便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能够将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并进行相互转换。
2. 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2)将一个用科学计数法写出的数还原时,学生容易出现错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较大的数和较小的数,如我国人口数量、太阳的半径、光速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地表示这些数。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这些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2. 探究科学计数法(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如1000可以表示为1×10^3,10000可以表示为1×10^4,引导学生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应用科学计数法(1)教师给出一些例子,如将123456789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科学计数法的表示和转换题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巩固练习(1)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如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转换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在练习题目中的正确率和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材参考本教案参考了《初中数学7年级》教材中的数学计数法相关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数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提高学生对数学计数法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目的1.了解计数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掌握计数法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3.能够熟练使用计数法进行数值的转换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1.知识点呈现教师通过课件、黑板等形式呈现数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数法、计数法的原则、计数法的转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教师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计数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难易适中的计数法例题进行讲解,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分析。
3.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增加学生对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讨论主题可以包括计数法的应用场景、计数法解题技巧等方面。
4.练习拓展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计数法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基本情况,选取一些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进行发放。
5.学生反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程反馈。
学生反馈内容主要包括对上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反馈内容应当全面、真实、客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数法的用途和原则;计数法的基本转化方法;计数法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教学难点:计数法的应用举例;计数法的实际计算。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例题讲解法3.小组讨论法4.课堂练习法5.学生反馈法六、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当知道什么是计数法,掌握计数法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熟练运用计数法进行数值转换和计算。
同时,在学习中注重思维启发和创新性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计数法的兴趣。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阅读和表达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科学计数法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
2.课堂讲解法。
3.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用以表达过大或过小的数的一表示方法,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有效数字和指数。
例如:1000可以表示为10的3次方,1.5×10的-6次方则表示为0.0000015。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为有效数字乘10的n次方,其中n是整数,而有效数字的个位为非零数。
例如:520000000可以表示为5.2×10的8次方,0.000003可以表示为3×10的-6次方。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将一个科学计数法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把它的指数表示成10的n次方的形式,再将前面的有效数字和10的n次方相乘即可。
例如:3.6×10的7次方 = 3.6×10000000=36000000,0.85×10的-5次方 =0.85/100000=0.0000085。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只要把它表示成形如有效数字×10的n次方的形式,其中有效数字为非零数,且第一个数字是个位数,指数n为该数中小数点左移或右移的位数。
例如:3600000 = 3.6×10的6次方,0.0000085 = 8.5×10的-6次方。
4.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中进行乘、除、加、减运算时,要先按照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的变形,再进行运算。
在乘法和除法中,把指数相加或相减,有效数字相乘或相除;在加法和减法中,先把指数相等的分别相加或相减,再将其它位上的数附加上去,最后化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计数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
2.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3.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计数法中n 与数位的关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1.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千米;
2.富士山可能爆发, 这将造成至少25 000亿日元的损失;
3.光的速度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
4.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
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如何用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二.攻克新知
方法一:用更大的数量级单位表示:如将300 000 000表示为3亿.
观察与探索:
1.计算110,310,510,1010,并讨论2210表示什么?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2.练习:
(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10000000000
(2)指出下列各数中是几位数:210,510,2110,10010
思考:利用前面的知识,你能把一个比10大的数表示成整数位是一位数的乘以n 10的
形式吗?试试看.
100=1×________;3000=3×________;25000=2.5×________.
方法二: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定义: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n
a 10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的值等于整数部
分的位数减1.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
解:(1)1 000 000=1×106.
(2)57 000 000=5.7×107
(3)123 000 000 000=1.23×1011.
注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首先要确定这个数的整数部分的位数.
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有6位整数,指数就是5.
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非常大的数,同样也有非常小的数。
本节课强调的是大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实际上非常小的数也同样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如本章引言中有1纳米=910-米,意思是1米是1纳米的10亿倍,也就是说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一.
例2 资料表明,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正以每年约13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多少公顷?
解:1300万=13 000 000=1.3×107
因此,每年森林的消失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1.3×107公顷.
变式练习:
1.判断下列数据的记数方法是科学记数法吗?(是打“√”、否打“×”)
(1)3.5×103 ( ); (2)0.5×106 ( );
(3)30.3×108 ( ); (4)10×102 ( ).
(自主练习,学生讲评)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51000000000= ; 3705000= ;
572.5= ; 100000= .
3.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是什么?
(1)310189⨯. (2)5105⨯- (3)7
10763⨯.
(4)某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n a 10⨯,整数位是 位.
4. 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我们身边的数据呢?
(1)我们会场有3百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2)我们学校有2千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13亿又该怎样表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读、写都有困难的较大的数,我们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任
何一个大于10的数都可记成
n
a10
的形式,其中1≤a<10,n为自然数.
2.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是:n=数位-1,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将一个较大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也可以把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写出来.五.作业
课本第43页习题1.6第3—7题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7400000= ,40亿= ;
2.写出下列各数据的原数:
(1)一天的时间为8.64×104秒,原数为;
(2)全球每年约有5.77×1014立方米水转化为大气中的水蒸气,原
数;
3.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约为959.7万平方千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平方千米,又可以表示为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