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
![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5a94abf35f0e7cd18525366f.png)
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校园流行语“XX哒”的语言学考察摘要:校园流行语“么么哒”从一款软件名称开始,迅速流行后产生了“XX 哒”系列流行语。
文章从形成原因、分类及句法结构、语义特征、流行成因等四个方面,对“么么哒”式流行语进行深入研究。
重点从语音、语义、语用等视角进行考察,并在分析其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对其流行的原因进行深层次探究,同时指出对待校园流行语的态度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XX哒” 校园流行语语言学考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
各种新事物、新文化不断产生发展。
这其中包括在发展中产生和演变的新词语。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潮流的年轻一代,拥有高素质以及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普遍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在这样的前提下,校园流行语“XX哒”的流行就不足为奇。
本文着重从这类流行语形成的原因、语言结构、语言学视野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一、“XX哒”流行语的出现及形成原因(一)产生及发展“XX哒”这一新词语的流行,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其语义逐步呈现于泛化的趋势。
最终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并在大学校园中传播开来。
“XX哒”这一类流行语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是中国杭州鸿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于20XX年6月4号上线的一款名为“么么哒”的软件应用。
当时这并不算是流行语,充其量只是个名称。
但在如今的21世纪,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网络也成为一个新的载体,成为影响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0XX年爆红的日系的“萌”文化正在流行。
“萌”不再单单指萌芽发生之意,更增添了可爱、天真的灵动性。
这一元素随即便被运用到“XX哒”中。
20XX年2月12日豆瓣小组有一位网友发帖:“今天出来没吃药,感觉整个人都萌萌哒。
”在这之后,“萌萌哒”一词便被网友定义为“该吃药了”。
之后又受到“新爱堂”的GIF图片影响,出现了“感觉自己萌萌哒”等一系列的流行语。
此刻的“萌萌哒”一方面继承并发扬了都市的“萌”文化;另一方面,也变成对别人或自我的可爱、天真、有趣的赞美之意,具有幽默诙谐的效果。
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折射的现象
![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折射的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600b2b31ed9ad51f11df209.png)
校园流行语的特点及其折射的现象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创新。
语言的创新充分体现在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们的口语中。
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比较敏感,自然地成为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在今天经济市场化、信息网络、文化多元化等形势的影响下,大学校园与刻板的学府渐行渐远,已成为一个飞扬着青春活力,引领着时代潮流,体现着生命价值的地方。
校园文化也不再单纯,而是更加丰富、凸现,校园流行语则成为校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园流行语的特点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时间性等特点外,也创造性地革新了流行语,使得大学校园的流行语大大减少了它的方言性、俚俗性、底层性,成为大学生广泛运用的一种鲜活的语言形式。
它反映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独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具有着追新求异、幽默风趣、简洁明快和偏激粗俗等特点。
1.追新求异大学生是一个有智慧、有抱负,而且总想与众不同、总想走在别人前面的群体。
这一特点使得他们有着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进而追求新创意、新内容、新形式,以达到彰显个性、凸现智慧的目的,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标新立异。
内存:知识水平。
复制:考试或练习抄袭他人。
死机:正在做的事因思维障碍等原因,而无法继续进行。
大学生正在接受专业性比较强的高等教育,受所学专业的影响,专业术语自觉不自觉地突破学科范围,并赋予其新意,在大学生日常口头交际中广为运用,几乎成为通用词语。
文件:扑克牌。
早恋:早上锻炼。
黄昏恋:晚上锻炼。
大学生以其个性、智慧,想象曲解一些旧词或使一些旧词表现新的思想和行为,求得新奇、独特。
2.幽默风趣大学生利用所学的“反语”、“别解”、“比喻”等修辞方法,使一些旧词的语义与其本义完全相反,或者根据词语的字面特点表现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使交际的口语幽默、诙谐,带有一定的风趣性。
社会语言学下的校园流行语
![社会语言学下的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27b959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3.png)
社会语言学下的校园流行语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校园中广泛流传并被大量使用的特定词语或短语,它们往往反映了当代学生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趋势。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校园流行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一些校园流行语。
1. 形容词和副词,校园流行语中常出现形容词和副词,用于形容人、事物或表达情感。
例如,“酷毙了”、“无敌的”、“超级赞”、“超萌”等,这些词语常用于表达赞美、喜爱或夸张的情感。
2. 动词和短语,校园流行语中的动词和短语通常用于描述行为或表达某种状态。
例如,“装逼”、“撩妹”、“躺枪”、“碰瓷”等,这些词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方式或社交技巧。
3. 缩略词和网络用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校园流行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缩略词和网络用语。
例如,“666”表示赞美或敬佩,"233"表示笑声,"orz"表示佩服或崇拜,这些词语常用于网络社交平台或即时通讯工具中。
4. 流行词汇,校园流行语中常出现一些流行词汇,这些词汇通常源于热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或网络热点事件。
例如,“蓝瘦香菇”、“咸鱼翻身”、“996”等,这些词语常用于表达某种情境、态度或社会现象。
5. 口头禅和口号,校园流行语中的口头禅和口号常用于表达个人或群体的特定观点、态度或口号。
例如,“不怕困难”、“努力加油”、“青春无敌”等,这些口号常用于鼓励、激励或表达团结的力量。
总结起来,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学生群体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关注点。
这些流行语的出现和流行,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变化和发展,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年轻人的思维方式。
大学校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
![大学校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068b98020b4e767f5acfcede.png)
大学校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傅远碧(四川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四川省 绵阳 621000) 大学校园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思想、文化的圣地,在人们的心中是一个造就人才的殿堂。
大学校园的主体大学生们由于他们共同接受高等教育,年龄相当,思维敏捷,思想前卫,彼此在文化素养、道德理想、心理状态等方面趋于一致,因而他们使用的校园文化流行用语和其他言语社区的文化流行语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创造性、高雅性、讽刺性,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来语的妙用由于大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常常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一定的外语来表情达意,或感叹,或惊讶,或命令,或告别。
如“cool ”表示“太酷了!”“好酷啊!”;“My G od ”表示“我的天呀!”;“shut up ”表示“闭嘴”等等。
不仅如此,还通常用数字来谐外语音,如“88”表示“Byebye ”,英语是“再见”的意思;“3166”表示“撒优那拉”,日语也是“再见”之义。
或用英文字母来谐外语音,如“I 服U ”,“I ”英文是“我”的意思,“U ”是“you ”的谐音,表示“你”,意思是“我服你”。
这些流行语显得洋气、雅气。
二、缩略语的使用大学生口语中的缩略语十分丰富,他们通过抽取或截取原词语中的词或语素或字母,构成一个新的缩略语。
一般只在特定的高校、特定的校园集体、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出现。
出现的形式主要有各高校校名的简称、校内各院、系、班级的名称,各专业、各课程的名称以及大学生活中的各事物、现象的简称,这些都能通过抽取或截取形成缩略语,从而使表达更为简洁明了,而且使语言更具有生气。
如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技院”;“法律基础”简称“法基”;“文学概论”简称“文概”;“毛泽东思想概论”简称“毛思”等等。
大学生新造缩略语,最具特色的地方,是与现代汉语的现成词句在语言形式上形成巧合。
如把“中文系学生会宣传部”缩略为“中宣部”。
还有对有关词句进行特殊处理,有意缩略以期与某现成词句的形式相合。
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分析
![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e3920d7cd184254b3535fd.png)
大学校园流行语现象分析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来源广泛、特征鲜明。
认真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大学校园流行语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如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外活动.关键词:大学校园、校园流行语、来源、特征、启示徜徉在大学校园,你便置身于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流行语世界中。
各种惯用语、仿拟语、创新词、打油诗、网络用语、影视作品经典台词层出不穷,这些鲜活的、生动的、亲切的语言会迅速将你感染,很快你会溶入其中。
高校是文化的主要集散地,大学生年轻而富有朝气、喜欢新奇、崇尚个性。
在他们当中流行的语言无疑来源十分广泛。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影视媒体。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影视台词有:1.“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摆在我的面前, 但是我没有珍惜, 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面的经典台词,之所以在高校流行多年经久不衰,是因为每位学子都会从中多多少少想到自己的感情经历)2.“小白,你好白哟”(小白是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里的一条小狗,而这里别有意义,当同学之间互相这样“攻击”对方时,其实意为“你好白痴啊。
”)3.“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来自于冯小刚贺岁片《天下无贼》。
如你想看书时朋友老缠着你聊天,效果很好。
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也比较流行如“超女”。
恶搞”、“忽悠”、“做人要厚道”、“实说实说”、“素质,请注意你的素质”等等。
二、网络。
高校网的普及,使网络已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一些网络用语也在校园大行其道。
校园里常用的网络流行词有:“神马都是浮云”(意为什么都是过眼烟雨)、”“美眉”(漂亮妹妹)、“顶”(支持)、“汗”(被吓倒)、“东东”(东西)、“菜鸟”(上网新手)、“亚历山大”(压力很大)。
三、各地方言。
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来自全国不同省市,一些有特色、有代表性、能引起学生共鸣或产生微妙的情感体验的方言词语便流行起来。
校园流行语 作文
![校园流行语 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8a13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e.png)
校园流行语作文校园流行语。
作为一个在校园里生活了多年的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园流行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校园流行语是我们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既能让我们更加融入校园文化,又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最喜欢的校园流行语,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佛系”。
这个词最早是源自日本,后来被中国的年轻人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在校园里,“佛系”通常用来形容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不太在乎外界的评价和压力,随遇而安,随心而动。
在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感到压力山大,而“佛系”这个词的出现,恰好给了我们一个放松自己的方式。
我们可以在考试前不焦虑,可以在生活中不追求完美,可以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种态度,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让我们更加享受生活的美好。
其次,我想说的是“996”。
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一种工作制度,即每天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
在校园里,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种拼搏的精神,即不怕吃苦,不怕加班,只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很多学生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都会采取“996”精神,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这种精神,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最后,我想谈的是“咸鱼翻身”。
这个词最早是用来形容一种生活状态,即原本无所作为的人,突然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在校园里,“咸鱼翻身”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原本平庸的学生,突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或者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
这种现象在校园里时有发生,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信念,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也让我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总的来说,校园流行语是我们学生在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们既能让我们更加融入校园文化,又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它们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论大学校园流行语与校园流行文化
![论大学校园流行语与校园流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cc555eb04a1b0717fd5dd3b.png)
论大学校园流行语与校园流行文化摘要: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该群体自身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
本文从“大学校园流行语”这一切入点着手,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特点作以分析,以期从中找出该群体某些异于其他群体的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生活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流行语校园文化所谓流行语,是指发源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在使用中被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广为流传的,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较为集中使用的,表达独特含义的词或话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则是指由大学生创造,或源于其他人创造,在大学校园中广泛流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它涉及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人生意义、生活方式、爱情、友情、就业、消费、时尚等,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且传播面广,反映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及文化心态。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来词语成为大学校园流行语(1)音译词:如“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指“表演”,“脱口秀”(talkshow),“模仿秀”等,后来指“故意表现”、“虚情假意地做给别人看”的意思。
“酷”是从英文“cool”音译过来的,本意是“冷”,起源与美国,20世纪50年代,cool 爵士乐以冷峻的、反主流的、标新立异的思想和与众不同的形象、行为成为时尚,cool一词后来扩大到赞美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
“cool”一词传入中国后,立即成为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最火爆的一个,因为它很符合青年人那种另类的、爱走极端的心理特征。
(2)字母词:由于对外开放和外语(主要是英语)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外语字母词在大学校园也越来越走俏。
“I服了you”、“小case”、“who怕who”、“PK一下”等,这些词是由英文字母加上有关的汉语语法成分构成。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热词探析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热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38f8f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7.png)
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热词探析语言学中的社会语言学,能够将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求出来。
由于网络流行语是基于社会发展背景条件所产生的,所以需要探求语言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探究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的变化形式。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虚拟网络社会范围逐渐拓宽。
正因如此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已经越来越受到民众广泛关注,针对其语言特征与形成原因本文将展开归纳总结。
一、语言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流行语受到外文影响。
从语言学中的语言接触层面上来讲,不同的民族与社群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互相接触而产生的语言接触关系。
而纵观全球不同国家的语言,都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接触中所产生的语言形式,任何国家语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从临近语言或临近文化层面上来看,具备语言优势的人经过社会交际就会形成语言接触。
我国的汉语在于外语接触之时,也会在深层次的语言结合粗之中在语言结构或语言功能方面产生相应的吧变化。
在网络社会中不同的民族文化不用面对面,也会产生基础。
所以在各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融合的虚拟环境之中,网络流行语也会受到诸多外语影响而产生。
(二)网络流行语本身的全民性。
网络流行语中很多应用形式,有效仿我国古文中的“通假字”之意,由于网络流行语常见谐音出现,所以该语言深受全民爱戴并具备趣味性。
语言作为社交中必要的用具,其所属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并不是某种组织或社会团体的专用。
所以由此看来网络流行语有全民性的特征。
从网络社会层面上来看也是如此,网络社交中人们通过语言来建立一种社交群体,使用社会语言也就是普通话才不会引起过度的语言沟通障碍。
所以纵观现阶段的很多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利用普通话谐音直接创造新的词汇,如“鸭梨山大”“鸡冻”等词汇都是利用谐音将社会现状反应出来,这种可以直接表述但又具备趣味性的对应事物的表达形式,能够将网络语言的全民性展现出来。
(三)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网络流行语的形式来看,很多网络流行语都是对社会热点现象的一种表述。
校园流行语的文化浅析
![校园流行语的文化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c3d01d6c85ec3a86c2c506.png)
校园流行语的文化浅析——以高校为例校园是学生聚集的地方,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视为一个具有较为完善体系功能的小型社会场所。
校园,尤其是大学校园,这样的一个场所社会影子倾向更为明显,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有着不同的乡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社会见解,不同的兴趣爱好…也许也正是基于各种特定的不同因素而又共同的年龄层次,相似的语言追求,于是校园流行语成了一个让人颇为感慨的语言现象。
高校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中广泛流传和口头使用的语言,是在一定情况下更能表达学生思想的一种语言方式。
当前,校园流行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审美倾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构造的重要参数。
可以说,校园流行语除了有着自身的语言基础,物质载体,传播途径,创新传递能力以外,也有着独特的精神基础。
而这个精神基础正是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因素。
无论是哪一个时间阶段的大学生都会有着个性张扬的一面。
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方式来表现自我,传递一定的信息,表现一种独特的主张,追求一种别样的乐趣,也需要一种方式来真正体现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无疑,校园流行语便成了一种极好的手段。
大学校园流行语来源非常广泛,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以下几种渠道:1.以网络传媒为主体,影视媒体为辅助的现代化来源。
a.腾讯QQ,微信,飞信,微博等网络聊天工具的推广,普及使得聊天呈现出一种跨地域,跨时期,跨年龄的新形势。
而这样的形势不仅为时间上较为充裕的大学生提供了聊天渠道,同时也成了校园流行语产生和传播的重要途径。
“亲”,原是淘宝卖家的一种客套称呼,现在却是代表聊天两人关系的亲密,有着拉进距离,缓和尴尬场面的作用。
“汗”有着被吓到的意思。
“么么”单独看没有任何的语言意义,但是在校园流行语里却是亲吻的意思。
目前要说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莫过于“屌丝”,而它最早出现是在贴吧上。
b.影视传媒也是校园流行语的一个重要来源。
今年,最流行的一句校园语言估计要数“元芳,你怎么看?”而这句话的出处便是央视热播剧《神探狄仁杰》。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4f058a1db7360b4c2e3f64f7.png)
浅析大学校园流行语刘广宁摘要:流行语的产生是流行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而流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年轻群体。
大学校园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一大批年轻人的所在地,也必然会成为产生流行语的一片肥厚土壤,校园文化是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流行语就成了校园流行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类型来源产生方式大学生当代社会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前跨越。
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高科技、信息化的现代化社会已经形成,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日益多元化。
这种需求促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自由与解放,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现象,其中流行语的大量产生便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景象。
流行语的产生是流行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而流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年轻群体。
大学校园作为有文化、有知识、有素质的一大批年轻人的所在地,也必然会成为产生流行语的一片肥厚土壤,校园文化是社会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流行语就成了校园流行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所谓校园流行语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指某一时期,某一地域,在校园广为使用的词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创作产生现在以成为流行语的主要源头之一,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大学生这一群体除了年轻、叛逆、有朝气、想象力丰富之外,还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
对于新事物的掌握能力很强,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也十分突出,对待各种不同的事物的看法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新的流行语的创造发展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另外,大学与社会的逐渐融合。
大学校园这个曾被喻为“象牙塔”的所在,其实早已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趋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的不断渗透以及信息化浪潮的席卷,校园文化已不在那么单纯,在这么多种文化的影响下,现在的大学更像是一个飞扬着青春活力,引领着时代潮流,体现着生命价值意义的地方。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a0e53010c1c708a1294a444f.png)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摘要: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讨论了其产生和存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在丰富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的同时,部分词语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规范使用语言,从而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表现形式;特点;规范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是一定的社会元素在大学生言语中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最重要的表征。
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特点、影响及其规范等问题。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大学校园流行语涉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
具体有以下几种:1.旧词新义。
有意利用原有词语的所指,对旧有的词语作新的解释,也就是修辞上的别解格。
比如:“善良”别解为“丧尽天良”,“黄昏恋”别解为“大学快毕业了开始谈恋爱”,“金刚钻”别解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等等。
2.缩略语。
将原来较复杂的语言进行简化,用缩略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有汉字缩略和英文缩略。
比如汉字缩略:“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特困生”指特别爱睡觉的学生,等等;英文缩略语: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等等。
3.仿拟。
仿拟有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形式。
仿词是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的新词新语。
比如:“校草”仿“校花”,“烟酒生”仿“研究生”等。
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
比如:“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该出游时就出游,潇潇洒洒走九州”等。
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或仿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
比如:仿《陋室铭》的《新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作弊则灵。
厮守寝室,难忍孤清。
麻将打得好,扑克翻得勤。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88e26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5.png)
关于校园流行语的研究报告范文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来谈谈校园里那些热门的流行语。
你们知道吗,这些流行语可是咱们校园里的一大特色呢!它们就像是咱们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让咱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开始研究这些流行语吧!咱们要说说“佛系”这个词。
佛系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对事情不太上心,不急不躁的人。
这个词最早是在网络上火起来的,后来逐渐传到了校园里。
咱们校园里的佛系同学可真是不少啊!他们对待学习、生活都比较淡定,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烦恼。
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成绩可能不是特别好,但是他们却过得非常快乐。
所以说,佛系的同学虽然可能在学习上表现得不是特别出色,但他们在生活中却是一种很好的榜样。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巨佬”。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非常厉害的人的。
比如说,咱们校园里就有这么一位巨佬,他就是那个篮球队的队长。
他的篮球技术可是一流的,每次比赛都能带领咱们队伍取得胜利。
而且他还是个学霸,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所以说,巨佬这个词在咱们校园里可是非常受尊敬的。
再来说说“沙雕”。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举止比较搞笑、逗比的人的。
咱们校园里也有很多沙雕同学,他们总是能用自己的搞笑行为给大家带来欢乐。
比如说,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正在讲课,突然有一个沙雕同学站起来大喊:“老师,我要吃鸡!”结果把全班的同学都逗得哈哈大笑。
所以说,沙雕这个词在咱们校园里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还有一种流行语叫做“骚操作”。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那些非常厉害的操作的。
比如说,咱们校园里有这么一个同学,他的电脑技术可是一流的。
有一次,他在玩游戏的时候,竟然用了一个非常骚的操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咱们校园里的电脑高手。
所以说,骚操作这个词在咱们校园里也是非常有分量的。
咱们来说说“搬砖”。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那些努力学习、拼搏的人的。
在咱们校园里,有很多搬砖的同学,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虽然他们的生活可能比较辛苦,但是他们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
大学生校园流行语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校园流行语调查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452acf192e45361166f555.png)
大学生校园流行语调查及分析[摘要] 本文在调查基础上,从校园流行语的功能、特点、产生原因及其社会评价等方面,对大学生校园流行语进行了初步探析,从深层次挖掘出大学生们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心理形态、思想倾向、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等,以期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校园;流行语;功能;原因;评价1 缘起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域或某一语言社团中出现的、广泛流行的话语。
校园作为社会的一扇窗口,青少年学生是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在校园这个独特的环境下自然就出现了具有校园特色、反映青少年学生心理及精神文化的新词汇。
大学生校园流行语已成为校园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较之高中生、初中生校园流行语及其他人群的流行语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
而这种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其语法构成的怪异、无规则等方面,更主要的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群体对日常生活和当今社会一些时尚问题、热点问题等社会现象的特殊反映上[1]。
校园流行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和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应受到应有的关注。
但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大多只是对大学生校园流行语作一些简单汇总、罗列,而没有从更深层次进行挖掘分析。
研究大学生校园流行语不仅可以更深入了解语言系统内部的运作机制,从而为现代汉语、语言学等学科的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更可以从语言外部寻求到促使语言流行发展的一些依据,从深层次探讨大学生们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心理形态、思想倾向、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等,进而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课题组对大理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86份,并分专业、分性别地进行了汇总统计。
同时,还深入到同学中进行走访调查,并认真整理笔录近30份。
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校园流行语使用中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因此,未进行分类比较分析。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3a572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a.png)
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第一篇: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引官流行语是带有浓厚时代烙印并充分体现创新意识且频传于人们口语的一种语言,而校园流行语则是学校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对于校园流行语,语言学学者认为,流行语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对民族语言的戏谑和反叛,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是不健康的苗头社会学学者认为,校园出现大量反常规语言,会对语言教育带来消极影响, 呼吁大学校园流行语要找准方向心理学学者认为,校园流行语良莽不齐,尤其是负面影响的词太多,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净化校园语言不少大学教师认为,年轻人迷恋流行的事物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把握好尺度,应该注重自身文化内涵和能力素养的提高。
一些同学觉得,校园流行语作为一种纯粹的休闲搞笑可以但一味模仿就显得很庸俗,“痞子味的言语不适合校园的文化氛围而持相反观点的一些专家则认为流行语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意味。
新词语的活跃程度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城市活力的指标新时代的大学校园应该成为一个飞扬着青春活力,引领着时代潮流,体现着生命价值的地方而校园流行语的特点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这些专家也承认,有的流行语潜在地消解了一些具有严肃意义的内容。
不过,这也是后现代社会普遥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第二篇: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内容摘要: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校园中出现的、主要流行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的词语,是大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在语言中的折射。
这一流行语使用的区域性和传播的局限性,使大多校外人士对它是一头雾水,知其言而不知其意。
本文主要针对校园流行语的分类、校园流行语的语义分析、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基础三大方面来谈谈笔者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认识。
关键词:流行语分类语义基础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校园中出现的、主要流行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的词语,是大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在语言中的折射。
大学校园流行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d16749d084254b35eefd346f.png)
大学校园流行语大学校园流行语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校园中出现的、主要流行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当中的词语。
它作为校园这个社会区域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方言,是流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流行语是对现代校园生活及社会的反映,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思维和用语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大学校园流行语并不全是大学生们自创的,绝大所数是从其它社会方言中吸收引进过来的。
实际上,任何时代的大学生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关注外部世界的心理需求,而当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部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种影响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当前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
大学校园流行语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上论坛等途径可以轻松地表达和传递思想与信息,且容易得到网友的共鸣和模仿。
调查显示, 37. 7%的大学生喜欢网上聊天时的常用语,因而29. 3%的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受网络语言影响的。
(2)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进入新世纪之后,计算机的普及也为影视作品在普通居民中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因素都使得生长在90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大陆、港台、日韩、欧美的流行文化。
例如:冯小刚导演的系列贺岁电影对大学生流行语也颇具影响。
“打死我也不说”(表明坚持原则,出自《甲方乙方》)、”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讽刺胡乱花钱买贵东西的同学,出自《大腕》)、”做人要厚道”(用来数落不会做人的同学,出自《手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表达自己的不满,出自《天下无贼》)等等。
“我顶你个肺”,原为广东话,表示愤怒,出自《疯狂的石头》。
(3)毋庸置疑,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相关的流行语自然很多。
面对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学生们不但面临着繁重的专业学习任务,而且还要面临着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等级考试。
沉重的就业竞争压力在迫使他们埋头苦读,家境贫寒的学生还要承受来自于经济上的压力的同时,也孕育出一些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语言现象.例如:“翘课”,意为逃课,但跟逃课比起来显得更加理直气壮、潇洒从容。
解读校园流行语
![解读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ab27fca4ad02de80d5d84064.png)
解读校园流行语一、引语校园流行语是指一定时期在校园内被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以鲜活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话语形式,是具有大学生社会、文化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或特定的句子模式。
主要功能为日常调侃和网络交际。
本文根据这个界定来分析校园流行语的各个方面。
大学生们用“崩溃”表达愤懑,把约会说成是“晒月亮”,管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人叫“特困生”。
“晚上有时间去‘黄昏炼'吗?”“你没安排‘甜蜜一下'吧?”“我可没那么‘老孔',晚上要‘学习文件'呢。
”“哈哈,假正经,你知不知道你都成了我的‘偶像'了。
”①这样莫名其妙的对话在校园里随时都可能听到,校外人士乍听简直一头雾水。
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众多的“语言密码”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听起来颇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这些谈话使用的就是校园流行语,是经过修辞化的语言。
胡明扬与张莹《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中指出流行语的特点:新造的、迅速变化着的、供青少年“内部交际使用”。
从形成机制上看,某个词语之所以一经产生就会迅速流传开来,是与它所具有的高度的流变性、时效性、现实性、鲜活性、大众性这几个重要特征分不开的,这也是修辞的魅力所在。
二、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技巧从传统的语言学角度来看,构成大学流行语的语言符号主要有汉字、数字、字母(包括汉语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虽然这些传统的语言符号仍然是校园流行语的组成部分,但是,大学生们已经对这些符号进行了不断的刷新,进行了修辞化的重组。
通过对校园流行语的分析及语料整理,笔者概括校园流行语的特点为:旧词新解和谐音借字是当前流行语创新词汇的两大趋向,派生词、缩略词也在进行中,英语、数字与汉字间互相的替换,也造成了之前少见的流行语大量产生。
校园流行语简洁而不乏幽默,话语新潮前卫,诡谲而不失情趣,使大学生达到了既标榜个性,又轻松气氛、增加调侃效果的作用。
下面笔者将校园流行语分为以下几种产生途径:1.隐喻不是通过指向事物的本体,而是指向非本体来完成意义建构的,即运用一些巧妙的联想,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本来的意义。
新谈校园流行语
![新谈校园流行语](https://img.taocdn.com/s3/m/f6125e52312b3169a451a4d4.png)
具体拿 “ 下课” 来说 , 在专指意义 “ 上课时 间结束 ” 的基础 上增添 了新义 “ 撤换教练 ; 结束 ( 教练 ) 工作 ” , 后 又增加 所指 , 有“ 裁判员下课” 、 “ 足协官员为什么不能下课” 等, 目前又相继
出现“ 让‘ 假唱’ 下课 ” 、 “ 下课 了, 要雄起 ” 、 “ 俄最新民意调查显 示: 不少人希望叶利钦下课 ” 等等 。 随着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 所指不确定 , 模糊性也逐渐增加 , 词义 由实变虚 , 非专业语 义 是“ 停止 、 取 消” 。 3 、 文学课堂上 的一些术语 , 也被借用 到其他 的领域 而具 有 了新的意义。 比如 , “ 意识流 ” 本来是文学术语 , 现在常常被用来 比喻说 话前言不搭后语 ; 而“ 花间派” 原来指一个文学流派 , 但是意义 转新后可以用来 比喻经常换女朋友 的男生 。而化学课堂上常 用 的“ 孵化器” 这 一概念 , 已经更广泛的被用 在各行各业 , 表示 “ 适宜的环境 ” , 所 以如果你读 到了“ 人才 孵化 器” , “ 科技 孵化 器” 这种字 眼, 脑 子中可不要出现什 么大管子小开关等等稀奇 古 怪的联想 , 它们 只是 表示 “ 更适合人 才生长的环境 , 更容易 出现新科技产品的环境” 等。 三、 结语 校 园用语的使用者是青年学生和教师群体 ,这是一个特 殊的群体 , 他 们具有专业性强 、 勇于创新 、 对新 鲜事物有开放 新思想等特点 , 这时 的校园语 言呈现 出新颖独特的色彩 , 校 园 用语还会继续多姿多彩的发展下去。 参 考文献 : 【 1 1 傅远 碧. 大学校 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 J ] . 语 文学刊, 2 0 0 4
一 一
、
1 、在计算机领域 的一些 专业 词汇延伸 到了校园用语领
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校园流行语的几种表达
![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校园流行语的几种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413748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6.png)
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校园流行语的几种表达
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校园流行语的几种表达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流行词语比较丰富,代表着一种文化,反映了一种时尚,体现了一种情绪,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基于语言顺应论,对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从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特征方面对大学流行语中的英语词汇进行了异语词、合成词和音译词三种分类与评价.该分类方法能比较全面地涵盖当前大学校园英语语言的类型,可以对当前一段时期新词汇的所属类型进行预测.
作者:潘婉莹任小玲 PAN Wan-ying REN Xiao-ling 作者单位:潘婉莹,PAN Wan-ying(西安工业大学,外语系,西安,710032) 任小玲,REN Xiao-ling(西安工程大学)
刊名: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6 26(6) 分类号:H0 关键词:语用学流行英语词汇语言顺应论异语词合成词音译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谈大学校园流行语
发表时间:2012-04-18T16:29:38.633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苏会英[导读]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苏会英
(内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本文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流行语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讨论了其产生和存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认为大学校园流行语在丰富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的同时,部分词语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我们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规范使用语言,从而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校园流行语;表现形式;特点;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流行于大学生口语交际中未经规范化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是一定的社会元素在大学生言语中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最重要的表征。
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浅谈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特点、影响及其规范等问题。
一、大学校园流行语的表现形式
大学校园流行语涉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
具体有以下几种: 1.旧词新义。
有意利用原有词语的所指,对旧有的词语作新的解释,也就是修辞上的别解格。
比如:“善良”别解为“丧尽天良”, “黄昏恋”别解为“大学快毕业了开始谈恋爱”,“金刚钻”别解为“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学生”等等。
2.缩略语。
将原来较复杂的语言进行简化,用缩略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有汉字缩略和英文缩略。
比如汉字缩略:“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质”, “特困生”指特别爱睡觉的学生,等等;英文缩略语:BF(boy friend),GF(girl friend),等等。
3.仿拟。
仿拟有仿词、仿句和仿篇三种形式。
仿词是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的新词新语。
比如:“校草”仿“校花”,“烟酒生”仿“研究生”等。
仿句指仿照某一名言警句或某句流行歌词而造出的新句。
比如:“有朋自网上来,不亦乐乎”, “该出游时就出游,潇潇洒洒走九州”等。
仿篇是对现成的诗词歌赋或篇章的仿拟,或仿语言,或仿结构,或仿内容。
比如:仿《陋室铭》的《新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精,作弊则灵。
厮守寝室,难忍孤清。
麻将打得好,扑克翻得勤。
谈笑有恋人,往来在舞厅。
可以谈谈情,倾股经。
无书声之乱耳,无温课之劳形。
课余就挣钱,摆摊夜不停。
学子云:混张文凭。
”
4.谐音借字。
这是谐音借字是利用语音形同或相近的字或词来取得言语表达含蓄、幽默的效果,有文字谐音和数字谐音。
比如文字谐音:“早恋”指早晨锻炼,“ 大喜之日”指要洗很多衣服的日子;数字谐音:584是我发誓,1798是一起走吧,等等。
5.利用专业术语。
比如:用“病毒”指害群之马,“黑洞”指神秘不可知的东西,“内存”指人的知识水平,等。
6. 中英文并用。
在汉语表达中加入英语,比如:“I 服了you”,“太sorry 了”。
在大学中还流传着一首中西合璧的歌谣:“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试pass,拿到文凭goaway。
”
7.使用灰色调词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反映了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状况的不满,对自身前途的忧虑、困惑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比如:“烦着呢、晕、不爽、去死吧、切、靠、变态”等等,这些负面词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大学生的亚健康心理。
二、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大学校园流行语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通俗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的个性特征: 1.新颖别致、幽默风趣。
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的群体,他们创造并使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新颖别致、幽默风趣。
比如称爱睡觉的同学为“教皇”;别解旧词,如,“孔雀开屏(自作多情)”等。
他们将这些词语偷梁换柱,既亲切、新奇,又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2.知识性强。
知识性具体表现在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仿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和使用多种修辞格等方面。
他们将通俗与高雅相结合,体现了独有的语言气质。
3.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处于时代前沿的莘莘学子对时尚有着本能的敏感与急切的追求,随着新理论、新知识和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大学校园流行语总是流露出时代的气息。
4.负面词语的大量使用。
据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在大学校园流行语中负面词语占50%以上。
这些词语含有讽刺、挖苦、取笑意味。
比如“变态、恶心、晕死、有没有搞错”等等。
三、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及其规范
大学校园流行语丰富了校园话语和汉语词汇,但同时也折射出大学生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汉语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
从积极方面的影响来说,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的一种方式,增加了校园生活中对话的情趣。
此外,一些品味较高的流行语还能丰富汉语词汇,而且以其超强的生存力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大学校园流行语,既不能强行禁止,也不能听之任之。
语言本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功能,规范应该按照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这类词语在语言交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那它们自然会被大众所接受,约定俗成地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反之,则自然会被淘汰。
至于那些负面词语,其问题不在于词语本身,而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从这一点上说,规范大学生校园流行语和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创造并使用健康、积极、规范的校园流行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也推动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