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逐年增加,水电站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各个大中小型水电站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不仅在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也在国际能源科研应用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这一切成绩、成果的取得都要归功于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它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率,打破了能源供需失衡的恶性态势,同时也确保了各个地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水电站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优化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策略和举措展开全面论述。

标签: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应用

新时代、新形势下,赋予了水电站新的发展目标,给予了水电站新的发展良机,放眼当下,各地方水电站从规模上差距较大,从经营运转上存在落差,从管理理念上步调不一。因此,水电站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现实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清晰直观的摆在各级管理人员的面前,如何走出新路子、迈出新步子是当前国内诸多水电站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水电站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进度,忽略施工流程

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水电站的数量达到46000多座,其中大规模水电站的数量达到22000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远远超过30000万kw,而这一数字正在被不断刷新和改写。这组庞大数字的背后也暴露出水电站建设和生产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部分水电站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简化了施工流程,以进度第一、投产速度第一为主要驱动力,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擅自更改施工方案、实施粗放式管理,导致水电站投产运营后,故障频发、事故频发、问题频发,给水电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二)专业知识匮乏,任用机制落后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水电站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虽然水电事业起步时间晚、时间跨度短,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运营机制。但是对于中小型水电站来说,还尚未从起步的雏形期过渡到发展期,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给水电事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部分水电站为了快速取得经济效益,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并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在人才任用方面,专注于书本理论,忽略了实际应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纸上谈兵,一切成为空谈的局面。对于内部管理人员来说,只是照搬其它行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殊不知,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管理方式,只会让水电站的发展陷入停滞的沼泽,而难以自拔[1]。

(三)轻生产管理,重产出效益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水电站在生产效率管理方面,大部分实现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各个企业纷纷建立了内部的生产管理系统。但是部分领导把系统的运营完全摆在了效益背后,对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不闻不问,导致生产效率管理体系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然用过去的旧棉袄套现在的新外衣,出现了管理与现实严重不匹配的现象,使水电站的生产运营效率严重下滑。

(四)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对于水电站而言,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不过,国内一些中小型水电站完全将企业的制度建设抛在脑后,在管理方面没有成型的机制约束,日常管理靠嘴、靠说、靠吼,使得水电站各级生产管理机构在执行工作时,无章可循、无规可守,内部管理格局也一片混乱。

二、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案例

目前,我国的大型水电站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依托于现代化高科技技术、信息技术,纷纷创建了水电站内部的生产效率管理系统,并且在实际应用当中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水电站是葛洲坝枢纽工程水力监测系统、浙江澧坂水电站效率监测管理系统以及云南崇礼河水电厂水冲式机组流量监测系统。葛洲坝枢纽工程水力监测系统应用美国罗斯公司以及日本三菱重工生产的检测管理机器,结合机组流量、工作水头、累计水量砰以及水轮机效率设计了自动化检测系统,这一系统自运行以来,未发生过一次故障,不但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应用前景广阔。浙江澧坂水电站效率监测管理系统主要是应用了水利水电大学研制生产的新型差压流量监测计量装置,这一系统能够同时输出多个动能参数,大幅提升了生产工作效率[2]。而云南崇礼河水电厂水冲式机组流量监测系统的构造原理主要是安装了高水头冲击式机组,由于该检测系统不需要涡轮等传动装置,这就简化了安装程序,加快了生产进度。

三、提升水电站生产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员工责任意识

水电站在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细化制度条款,将制度管理辐射到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使企业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经营管理轨道。企业内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上至主管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应纳入绩效考核范畴,通过业绩考核、行为考核、作风考核,使全体领导和员工树立高度的企业大局观以及责任意识,为建立水电站高效的生产效率管理系统提供坚实保障。

(二)构建专业人才体系,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管理创新体现在水电站内部专业人才架构是否完善,因此,水电站的各级领导应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以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视角夯实人才体系根基,将老带新、老促新的人才管理理念纳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中,提升水电站内部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技术水平,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共同促进水电站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加大巡视排查力度,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水电站的正常生产运营状态,成立水电站运营管理巡查小组,建立日常巡视及排查安全隐患制度,积极做好水电站各种运营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以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以主人翁责任意识对待每一个生产工作环节,不搞个人主义、不谋个人私利、不计个人得失,发现设备运行故障,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并针对故障点,进行排查和维修,确保正常的生产运营工作不受到任何影响[3]。对于水电站的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举办教育培训班,针对当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向维修人员予以灌输,使其以长远发展的目光看待眼下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将个人的创新理念融入到工作当中,把新技术、新工艺用于水电站的各个生产环节,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规避事故风险,完善应急机制

事前有响应,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跟踪验证是水电站处理突发事件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各级管理人员应建立和完善内部的应急响应机制,查找出水电站在日常运营时存在的漏洞和问题,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制订应急预案,把控事故源头,深究事故责任,严惩事故责任人。利用业余时间,在全员中开展应急演练,把真实存在的事故带到演练现场,让全体员工切身体会到安全生产、安全运营的重要性。

结束语:

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国内水电站而言,无论规模大小还是创造效益的大小,都应当有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就是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效率,以管理促生产,以生产助管理,采取多元化、全方位的管理模式打造水电站经营发展的崭新格局。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前行,水电站所发挥的功效与功能越加显著。因此,水电站应抢抓机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使水电站在能源供应领域体现出最大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縣辉.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节能,2019,38(4):15-16.

[2]刘天寿.官塘水电站生产效率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