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思想

合集下载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高校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生活条件艰苦,面临经济、情感、学业等多种困难的学生群体。

他们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尤为重要。

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提升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意识和素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校应该加大对贫困生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帮扶措施。

很多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可能会遭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有时会感到自卑、无助、排斥,难以融入学术和社交圈。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高校应该落实好各项政策,如设置奖学金、助学金、免费食宿等,帮助贫困生度过生活难关。

同时,还应该举办心理咨询、文艺活动等,帮助贫困生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其次,高校可以从教学和思政教育方面入手,促进贫困生的综合发展。

在教学方面,高校应该把贫困生纳入到“双师课堂”计划中,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教学、个性化辅导,帮助贫困生快速提高学业成绩。

同时,还应该加强实践教育和实习实训机会,提高贫困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在思政教育方面,高校需要设计符合贫困生学生群体要求的课程,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贫困生真正体会到“志存高远,道不虚发”的思想情怀和奋斗精神。

最后,高校还应该鼓励和帮助贫困生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鼓励。

我们可以把学长学姐等已经获得成功的校友组织成导师团队,为贫困生提供课业、就业、人生规划等各个方面的指导。

同时,高校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贫困生帮助平台,在网络上构建贫困生向心力强的社交圈。

这样,贫困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逐渐走出困境,实现人生价值。

总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关注和支持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资源,激发其学习和创新潜力,在指导和支持下培养他们成为优秀人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个群体,他们面临着许多独特的挑战,其中包括经济困难、社会适应性差、心理压力等方面。

对于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一、了解困难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包括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障碍等方面。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遵循正确的人生道路,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二、激发困难学生的内在动力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会感到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或沮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其内在动力。

这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和课外活动,支持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为了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强化宣传与教育,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创新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业,在这个方面下大功夫。

四、加强社会适应性培训作为正在逐步成长的人,高校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学习上的提高,还需要进行社会适应性的培训。

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会因为经济上无法跟上同学的生活水准而感到自卑或不自信,或者需要担心就业问题等。

因此,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培训,可以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同时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成长和求学过程中将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家庭情况的变动、人际关系等问题,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

因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接受专业、专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在康复心态下承受压力、面对困难。

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注重适应当前学生的成长环境、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教育模式,推陈出新,寻求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服务。

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贫困学生是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生活水平低于一定标准的学生。

在中国,贫困学生在校园中占据一定比例,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

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贫困学生常常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导致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滞后。

贫困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影响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信仰,甚至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些贫困学生可能会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态度。

面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贫困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针对贫困学生缺乏相关教育资源的问题,应当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贫困学生能够获得与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特殊的资助项目,向贫困学生成立奖学金,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确保贫困学生在教育资源上不会因家庭经济条件而落后。

教育部门也可以配合相关政策,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补助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贫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认识和理解问题,教育部门应当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使其更加符合贫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激发贫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让贫困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 加强家庭关怀和教育4. 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增强贫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学校也可以设立特岗教师岗位,招聘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支持,确保贫困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经济困难学生不仅面临着物质上的问题,还存在着思想政治上的困扰,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意识淡薄,缺乏对大学教育价值和人生规划的认识。

这种情况主要源于他们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对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缺少了解。

同时,他们在学术方面缺乏信心,容易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前途产生怀疑。

2. 学业成绩方面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打工、实习等方式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导致精力分散。

此外,他们在学习方法和学术知识方面也存在着欠缺,无法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

3. 社会交往方面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社会交往受限的问题。

由于经济困难家庭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他们无法享受高消费的社交艺术,也无法参与到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中。

这使得他们的交往范围较小,缺乏施展才能和提升自身的机会。

1. 加强思想教育引导高校需要通过以讲座、互动分享等形式,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大学教育对人生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提高学术自信心。

2. 制定帮扶计划高校可以对经济困难学生制定就业辅导计划和实习计划等,让他们通过工作学习提高自身能力,走出贫困家庭,实现人生目标。

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学校也可以建立特殊奖学金项目,帮助学生渡过经济危机,减轻家庭压力。

3.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除了学校给与的支持外,高校还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帮助。

社会可以成立爱心组织,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生活保障,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为学生提供文化、艺术、运动等方面的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友圈子和社会阅历。

浅析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贫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高校贫穷生思想问题出现的原由( 一) 经济方面的影响。

由于国家经济的迅速进展,教育政策的相对应变化,使得此刻高校学生的数目急剧上涨。

那么此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尽善尽美。

比方那些来自偏僻山村的或许城镇里的低保户家庭等等,他们的经济根源是靠政府辅助,使得学生没法缴纳学费。

这些学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经济压力特别大,会致使一些心理问题。

既而会影响学习、生活、娱乐的各个方面。

全部说,高校在解决贫穷生问题的时候,第一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经济压力问题。

( 二) 心理方面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天使”。

在大学校园里面,家庭条件优胜的学生必定是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特别讲究。

可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只好保持基本生活,有的甚至还要常常担忧学费的问题。

长此以往,这样的贫穷生就会产生自卑、抑郁、妒忌、不合群等等心理问题。

纵观这几年的大学生犯法的案件,好多都是由于所谓的同学之间的“小事”而惹起的,深层次原由就是大学生心里柔弱、敏感,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高校着重贫穷生的物质条件、精神世界,才能使得他们在校园念书时期,像其余同学同样绽开绚烂的笑脸。

二、完美高校贫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 拟订科学资助系统。

任何事物都是拥有广泛性和特别性的,我们必定要把两者充足联合起来,科学拟订切合社会进展规律、切合本校实质状况的资助系统。

目前,绝绝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形成了大学生无息贷款、大学生奖助学金、还有减免学费等政策。

固然这些政策已经在实践中拥有了实效性;可是同时也存有劣势,比方资助条件不透明、审查条件不科学等等。

在这些工作详细实行过程中会造成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因此,必定要拟订科学的资助治理系统,使得高校贫穷生真实获得辅助和扶助。

比方吉林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完美,会在学生治理系统里面推行一系列的审查,学院审查、学校审查等。

贫穷又分为一般贫穷和要点贫穷的等级,真实做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较为贫困、无法满足学习和生活所需的学生
群体。

这些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需要得到特殊关注和帮助。

思想政治教育
对于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关注其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经济困难的
压力,这些学生往往会感到沮丧、无助甚至自卑。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学生的成长环境
可能相对封闭,对社会的认知有限,他们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了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经济困难的
学生可能面临一系列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
政治教育要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
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团队合
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并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高校贫困生是指经济状况困难的家庭出身,且在高校中面临经济压力、生活困境的学生。

我国高校贫困生数量相当大,其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高校财政生的必修课程。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分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问题一:教育内容单一,能力延伸性受限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对简单,只是围绕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展开,缺乏创新和深度。

它只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和基本的道德观,忽略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贫困生由于生活压力大,普遍存在严重的焦虑、压抑、自闭等心理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救治,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一,能力延伸性受限,无法解决学生更深层次的问题,使得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限。

解决措施:(1)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多样化课程。

针对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和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情感化、操作化,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选取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还可以通过参观社区和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宽师资结构,充实教育资源。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

因此,需要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业务水平,扩大师资结构,引入专业外部人才,增加高质量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贫困生。

问题二:帮扶系统不完善,对学生较少关注针对高校贫困生的思政教育,需要建立和完善帮扶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高校的帮扶系统存在不少的缺陷,这不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削弱高校贫困生的意志力和动力。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成立精准扶贫小组。

浅析高中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高中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高中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1 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在现代社会,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问题也普遍增多。

对于高中贫困生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1.1 高中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中贫困生和其他中学生相比,在个性特征上有共同的地方(他们都富有才华,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等),但又存在很大的差异,贫困生大多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与人相处时有较强的自卑、封闭、敏感等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1.1 自卑嫉妒心理。

心理学认为,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贬低,是对自身的得失、荣辱过于看重的一种心理体验。

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怨恨或不满情绪的体验。

高中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在日常生活上与其他生活富裕的同学存在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看到别的同学衣食无忧,挥金如土的时候,他们一方面会自卑难过,另一方面会心生嫉妒,这导致他们不愿意或避免和其他同学交往(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

所以,在自卑嫉妒这一心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难以结交到知心朋友,经常会感到孤独寂寞。

1.1.2 敏感多疑心理。

高中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上的拮据会产生自卑感,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由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容易激动和失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却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

因此,他们的内心非常脆弱,对涉及到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而多疑。

贫困生的这种敏感多疑的性格,既为他们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变得脆弱且易受挫折。

1.1.3 焦虑抑郁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的情绪反应。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的负情绪。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高中贫困生由于深知自己家庭经济的困难,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现状。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
选拔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高度责任心的教师担任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辅导员,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 。
加强辅导员培训
定期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 和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节点,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往直前的精神。
建立帮扶机制
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制度 ,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 支持;同时,开展师生结对帮扶 活动,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习、生
活上的帮助。
案例效果评估
心理状况改善
学习成绩提高
通过心理疏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卑 、焦虑等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他们更 加自信、积极向上。
励志教育和师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的学 习成绩普遍提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分
析 •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录
• 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 案例分析:某高校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状
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发布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的政策信息、励志故事等,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05
案例分析:某高校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案例背景介绍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措施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措施

教育百科97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措施★易小凤近些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在校贫困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容易出现思想、心理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贫困大学生教育时,要从根本原因着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1、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内部并没有针对贫困生的团体组织,不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贫困生处于被动状态,直接限制教育效果的提升。

尤其是当前高校持续扩招,在校贫困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得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

加之缺少相关支持政策,相关投入不足,造成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理想。

2、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模式,促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但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少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方法,工作模式创新性不足,特别是没有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

教育方法的陈旧直接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升,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提高贫困生教育的实效性。

3、高校思政教育机构职能认定不明现在的高校教育工作,缺少开展贫困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专职部门。

通常认定高校贫困生时只能掌握表面情况,如家庭组成、经济收入等,无法直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展方向等,思政教育工作受到很大限制,不能有针对性地高效开展教育引导活动。

同时,相关职能部门的缺失,造成贫困生出现相关问题时无法找寻倾诉对象,影响到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1、更新贫困生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群体特征不断发生变化。

目前部分高校直接从高职高专学校演变而来,管理学生时依然沿袭以前的方法,这种陈旧方式无法适应当代高校学生管理。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质量,需要及时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的侵 袭 下 ,贫 困大学 生 由于 出身 贫寒 ,经 济 困窘 ,产生 了极 大心 理 压力 。在 老师 和 同学 面前 感到 自卑 , 自认 为低人 一等 。为 了不 暴 露 自己 的寒酸 和窘 迫 ,将 自己内心封 锁起 来 ,绝 少和 别人 交流 沟通 ,逃 避集体 活动 ,消极 地 对待 生活 。 2 过度 依赖 的心 理带 来进 取心 的 匮乏 ,从 而使 得社 会责 任感 . 严重 缺 失 。国家各 教 育主 管部 门 高校 、乃至 慈善 机 构和 社会 热心 人i 为 了保 障高校 贫 困生 得 以顺 利 完成 学业 而不 至 于辍 学 ,给予 了一 系列 的 资金补 助 。部分 贫 困生 因而 基于 面子 和攀 比心 理 ,投 身于 产生 了不 必要 的开 支 消费活 动 中 去。老 是沉 溺 于 自己过 去的 光环 中去 ,一 旦 自己努 力没 有得 到应 有 的回报 或 者补偿 ,不是 客 观 的在 自 己身 上 寻求原 因 ,加 以改 进和完 善 ,而 是 再没 有任 何 的 进取 心 ,选 择 自暴 自弃 ,妄 自菲 薄 。沉溺 于 享受 麻痹 自己而忘 却 了勤奋 学习和 努力 拼搏 以更好 的 回报社 会 。 3 自我 认 知 的不 完 备 舍得 性 情 敏 感 多 疑 ,加 上 法 律 知 识 的 . 贫 乏易 出现 过激 行 为。 贫 困的家庭 出身使 得学 习 费用 、生活 费 用 带 来 了较大 经济 压力 。一方 面是 埘前 途 的茫然 而 另一方 面含 辛 茹 苦 的家 人的 殷切 希望 ,促 使他 们 内心过 于 充斥 着焦 虑 、紧张 和恐 惧 ,整 日在 惴 惴 不 安 中 度 过 , 与 内心 脆 弱相 伴 随着 强 烈 的 自尊 心 ,对 别人 的眼 光和 评价 过于 在 意 。若 是 自尊 心受 到伤 害 ,遭遇 到 别人 的歧 视和奚 落 时候 ,爆 发 出敌视 的态 度 ,倘若 缺 乏必 要 的 法律 知识 很可 能发 展成 为仇 视 他人 、仇 视社 会 的报 复行 为 ,这极 易造 成社会 的动荡 和不 稳定 ,较 为 典型 的就 是 引起 轩 然大 波 的马 加 爵事 件 ,这给我 们敲 响 了警钟 。 4 人 生观 、世 界 观 、 价值 观 的树 立 上 仍 存 在较 大偏 差 ,对 . 未 的前程 感 到迷 茫 。通过 中小学 阶段 勤奋 刻苦 地 学习 终于迈 入 了大学 这座 象 牙塔 。然 而 ,在这 个物 欲横 流 的社会 环 境 中,对 身 处 人生 观和 价 值观 仍 旧摇摆 不定 的 青年期 的 贫 困大 学 生而 言 ,仅 仅 报 以强烈 的功 利心 上 大学 ,过 于片 面地 拘泥 于追 求物 质 利益 , 而 将精 神追 求抛 到 了九霄 云外 去了 ,忽 视 了 良好地 精神 风貌 的 铸 就 是一 笔永 恒 的财 富 。此 外 ,激 烈 的社会 竞争 给 毕业 生带 来 了较 大 就业 压力 ,贫 困大 学 生在求 职 过程 中 ,遇到 挫败 和 困境 时 ,简 单 地把 根源 归 因于 自己贫 寒 的 出身 ,父 母 的碌 碌无 为 ,因 为缺 乏 社会 关 系带来 自己在 竞争 中 的劣势 ,使 得现 实 和预 期 出现较 大差 距 ,种种 内心 的不平衡 难 以避 免地 使得 贫 困大 学生 产生 一种 悲观 厌世 的情绪 。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摘要:贫困生是高校中需要特别关爱的一个群体,本文分析贫困对贫困生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消极影响产生的一系列原因,并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着力点。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一、贫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成长的影响(一)贫困对贫困生的积极影响1.贫困使他们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

这主要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让他们更早的了解了社会现实,从而激发出心中强烈的脱贫意识,“穷则思变”,越是家庭贫困的学生,摆脱贫困的愿望往往越强烈。

而“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驱使贫困生在学习上异常刻苦努力。

在家庭的殷切期待和生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他们的学习动力往往强烈而持久。

通过努力学习他们获得了各类奖学金,更加坚定了他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认识,学习欲望更加强烈。

2.贫困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优秀品质。

首先,个体长期生活在贫苦的环境下,对正常物质生活的认知是有限的,这就容易形成对物质匮乏超常的忍受能力与习惯,贫困的生活还会促使他们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能力。

吃苦耐劳使得一部分贫困生进入高校后,更能适应和承受学习、生活中的艰苦,这对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其次,贫富反差的压力,使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更有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使得贫困大学生更加地发奋图强。

在危机和差距面前,他们坚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是能够改变贫困处境,在逆境中,他们通常表现出自尊、自强、坚韧不拔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3.贫困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由于贫困的阻隔,使得他们避免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由于贫困,使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忍耐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多方的压力,他们的情绪相对稳定,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

(二)贫困引发的思想和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和严重。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由于入学前受教育的环境比较差,他们知识面窄,信息量少,实践动手能力差,与周围的同学相比,各个方面的差异较大;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别人,不少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常为生活而发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学生中存在“攀比风”,不少贫困生自尊心又比较强,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贫困生思想、心理上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资助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相结合。

现代的大学校园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求学群体,那就是经济困难学生。

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重要的学生群体,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扶的重点对象。

要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一个是在物质方面给以资助,另一方面则需从思想入手,做好思想工作。

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从人文关怀、素质教育、责任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着手。

在勤工助学工作中要坚持严而有情,严而有方的工作原则,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教育、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真正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学生工作理念。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近年来,在政府、社会多方支持和帮助下,各高校采取了各种措施和办法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如改革和完善奖助学贷各种制度、拓宽勤工俭学渠道、争取社会资助、设立爱心基金、减免缓学杂费等等。

但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窘迫而产生的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更需要我们加以高度重视。

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上的主要特点是:自卑心理重,自立意识淡薄,心理承受力脆弱。

在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经济困难学生脆弱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设法让他们自己树立起自信心,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

一、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性1.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6%。

浅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他们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物质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他们的教育也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

本文在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一、当前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一)生活态度积极,但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绝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在选择人生目标和职业时能自觉的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

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苦乐观、荣辱观、职业观等。

一份首都贫困高校大学生状况调查显示,60% 以上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 的学生感到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以及获得他人的同情。

调查提示我们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自卑,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不敢与人交往,给他们的思想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

第一种情况是在学习中寻找自尊,专门读书,其他事情一概不过问,通过学习上的优秀表现来满足成就感,一旦未达到期望值则郁郁寡欢;第二种情况是在封闭中维护自尊,不与同学接触,不参加集体活动,变得越来越孤独,泯灭了自己的才华,更加加重了自卑感并可形成恶性循环。

(二)遵纪守法,自律性较强,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具体来看在诚信意识上:一方面绝大多数贫困生能意识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的重要性,表现在行为上则是能以身作则,宽和待人,并敢于指出和批评校园内和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在生活中遇到不诚信行为也会去制止;另一方面少数贫困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存在认知与行为脱节言行不一致,对人对己双重标准。

他们在日常行为中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诚信行为,比如申请助学金时虚报或夸大家庭困难程度、恶意拖延助学贷款的偿还时间。

在社会责任感上:一方面多数贫困生能在坚持社会公德和正确道德观的前提下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贫困生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沉重的经济压力不仅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将引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学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以。

“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不断探索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认真做好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

1 高校贫困生现状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闻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据统计,我国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约占在校生总数的l5%-30%。

经过政府和高校多年的努力,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奖学金、助学贷款等途径,获得经济支持,但在实际的贫困生工作中,仍存在着重“经济帮扶,轻思想教育”的问题。

部分高校贫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受经济条件、社会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在个性特征、心理和思想素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有的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切实了解这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对其加以适当的思想引导和人文关怀,帮助其养成健康的人格。

使其怀着感恩之心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回报社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敏感自卑大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困难,学习条件差等客观因素,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情况。

经济的贫困、城乡环境的巨大差异、学业的压力使部分贫困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害怕别人谈论他们的家庭、生活,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浅析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实施路径、实效评估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加强了我们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们强调了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持续跟进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关注,才能更好地促进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推动他们在全面发展中实现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心理特点、内容、方法、实施路径、实效评估、挑战、必要性、全面发展、持续跟进。

1. 引言1.1 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其对贫困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贫困生通常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缺乏对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避免走入错误的道路。

贫困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缺乏自信和毅力,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贫困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实现自我价值,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2 贫困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工作关系贫困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工作关系密不可分,需要深入理解和关注。

贫困生通常承受着物质拮据、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等多重压力,容易感到自卑、沮丧和焦虑。

这些心理特点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认知能力,进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学生群体不断壮大,但是贫困生群体却在不断增加,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践行“让助学成为常态,让贫困不再代表羞耻”的理念,注重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内生动力,完善生态环境,在全面深化高校改革的背景下,实现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是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引导。

贫困生一般来自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家庭,思想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正能量,增强自尊,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信心,培养勇气面对挑战的意识,进而树立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意识,树立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感,让他们拥有强大的信念和精神支撑。

二、提高内生动力,培养综合素质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他们的内生动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贫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加自主、自立、自强。

同时,还要注重对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完善生态环境,促进成长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完善生态环境,促进其成长。

高校应该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教学、实验和实践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此外,还应该从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提供更充分的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多渠道的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等方式,为他们提供经济资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扩大他们的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2023年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内生动力,培养综合素质,完善生态环境,促进其成长。

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1.1自强自立与被动依赖两级分化明显在调研的河北省八所高校当中,多数贫困生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或山区,一部分是来自城镇中父母下岗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家庭,还有一小部分是身体有残疾或是来自单亲经济收入不高的家庭。

但是由于贫困生个体之间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生活阅历以及个性特征等差异,导致在面临经济压力时,呈现两级分布趋势,一部分贫困生为改善经济状况,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争取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他们往往吃苦耐劳,毅力坚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

而另一部分贫困生则缺乏克服困境、改变命运的决心,缺乏进取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志消沉,依赖心理重,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1.2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自卑同时并存经济上的贫困带来自我认知上的过于自卑,部分贫困生对人生持悲观态度,遇事逃避或退缩,孤独、阴郁等负性情绪体验。

还有一部分贫困生,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和敏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进取精神,但是也极容易产生嫉妒、敏感、焦虑等负性情绪,形成双重或多重性格。

1.3自我封闭与渴望交流相互冲突在人际交往中,部分贫困生几乎不参加社会活动或集体活动,孤僻不合群,不愿在公共场合展示自我,甚至压抑自身的兴趣爱好,内心孤独感强烈但渴望交流,但又存在人际交往恐惧和担忧心理,精神负担过重,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

1.4思想偏激与逆反心理相互交织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的看待社会问题,尤其是当贫困生看到一些社会不公正现象或听到一些负面消息时,往往会把自身境遇同社会不公正现象相联系,牢骚满腹、思想偏激、行为叛逆,缺乏克服困难、改变贫困的坚强意志和勇气,对未来生活没有信心,自暴自弃,甚至有的贫困生通过酗酒、打架、逃课以此寻求精神寄托,思想极端,学习也一塌糊涂。

1.5感恩意识薄弱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大部分贫困生在设计自身利益的奖助学金评定、贫困生补助时,通常比较注重自身权益的维护,且大部分学生也能认识到无论是奖学金还是助学金都是为学生自身提供的一定物质帮助,尤其在助学金问题上,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同是出资方给予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帮助,以此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希望学生日后如有能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人数逐渐增加。

他们来自贫困家庭,面临着诸多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该引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元素,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本文将探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一、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贫困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乏,更多的是心灵和精神上的贫乏。

在高校里,贫困生常常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多重困难,这些压力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入更多的心理关怀,帮助贫困生建立健康的心态、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健康成长。

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释放负面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贫困生增强心理韧性,提升自我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高校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关注贫困生的成长需求学校应该关注贫困生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贫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往往容易对社会产生偏见,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情绪。

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前进的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状况。

高校可以开设关于人生道路选择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社会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他们制定个人的成长规划和目标,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职业体验活动,让贫困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的多元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人文关怀也包括对贫困生的求知欲望的关注和支持。

贫困生往往因为家庭的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这使得他们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术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思想
一、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心理的综合教育。

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和引导高校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贫困生的各类思想问题,提高其综合素质,以拓展能力、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实践过程。

1、有利于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不断化解校园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促使校园不和谐与和谐两种因素发生转化的持续过程。

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严重的思想心理问题,这些不和谐的因素也无疑为当前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带来了隐患。

高校应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解决贫困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化解校园各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推进校园和谐,促使高校稳定和谐发展。

2、有利于为高校贫困生提供平等的发展环境和竞争机遇,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家庭环境的优劣对高校学生发展环境和竞争机遇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甚至有辍学的可能。

高费用的各种专业培训为就业
无形地增加了砝码,而这些是高校贫困生所不敢问津的。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用为衣食和学杂费而担忧,他们把更多的课余时间用在了学习和拓展能力发面,而家庭条件欠佳的贫困生每天还要为衣食而四处打工奔波,很难有闲暇时间兼顾其他。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全面解决贫困生问题,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的育人思想。

3、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身心素质的健康成长
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经济的拮据致使生活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档次,身体的素质较其他学生差。

物质原因所衍生的精神压力又容易导致贫困生偏激、消极、孤僻、自卑等心理问题。

在经济救助的同时开展正确的心理救助和有效的精神济困使贫困
生摆脱双困的处境,多沟通使他们学会沟通摆脱孤僻,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锻炼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理念
1、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俞吾金教授把人文关怀概念的主要含义定义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

这是学术语言,用通俗的说法,其核心就是尊重人、关爱人。

人文关怀是一个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为前提的,以肯定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为基础的概念。

在思想源渊上,直接来自人道主义,起源于人以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自己的本质以及人生
意义和目的进行的探索,发展完善于近代人追求幸福、追求个性发展、追求本质力量的表现的运动过程中。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自身和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关怀、探索和解答,体现人文精神,富有人情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具有丰富哲学内涵的理论范畴。

作好贫困生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帮助人”,加强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用诚挚的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既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疏导与激励,让他们明确自己与其他学生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健康心态,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让其他学生理解贫困生的难处,主动与贫困生接近帮助贫困生融入集体中构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

2、伦理关怀的教育理念
伦理关怀是关怀伦理学的主体思想,关怀伦理学核心是”关怀”,是由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的一种德性。

关怀伦理学是对西方伦理学理论中强调自我和个人权利,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怀和情感的纠正和补充。

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每一个人一生中都离不开关怀和被关怀。

从作为类的人来说,如果失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延续下去。

因此,”如果道德哲学关心人们生活的幸福,我们就有理由期望关怀在道德理论中拥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贫困生有着物质和精神双重需要,关怀贫困生,使其摆脱困境,还要在制度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些都符合关怀伦理精神。

所以关怀伦理学为关怀贫困生群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道义支持。

在现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时有发生,法律保障制度的作用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又是有作用边界的。

在制度这种外在他律的强制性约束力不能起作用的地方,只能由人格化所构成的道义力量发挥作用。

关怀伦理学倡导对他人的责任,要不断加强人性的关怀力量,所以,关怀伦理的精神是维护社会的无形而巨大的社会力量。

关怀伦理强调人的主题地位,在这种理念下整个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关爱的道德秩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贫困生就会得到他人及社会的援助与关爱。

3、全面坚持人学思想,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与源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高等学校就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贯穿的是”以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同样,要把贫困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救助的同时开展正确的心理救助和有效的精神济困使贫困生摆脱双困的处境,多沟通使他们学会沟通摆脱孤僻,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多锻炼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兴趣,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得到全面长足而健康的发展。

坚持学习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坚持体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

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胡泽尧.思想政治工作原理[m].贵阳:贵州出版社,1998:18
[2]刘文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文关怀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1999,(3)
[4]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2,(7)
作者简介:李景昌(1982-),男,河北沧州市人,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政治教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