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白杨》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白杨》教案(优秀6篇)

《白杨》教案(优秀6篇)

《白杨》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白杨》教案(优秀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白杨》教案篇一一、出示图片,引生入境上课前,出示有关课文背景的戈壁图片。

师:这里常年干旱,草木难生,清一色的粗砂,清一色的碎石,清一色的丘陵,清一色像被水泥浇注过的荒漠,清一色的不知多少年未见过水滴的河床,真是满目荒凉,荒不忍睹,这里就是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的茫茫大戈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话,你会送一个什么词给它?(荒凉、茫茫、浑黄一体)可以说这里的环境相当恶劣。

(板书:环境恶劣)师:咱们今天要学习的白杨就生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当中,请大家齐读课题----《白杨》。

师:翻开课本第10页,回顾一下,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写下了自己对白杨树的看法,谁来说一说你写的内容。

(点生谈感受)师:你们的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高大挺秀的白杨像卫士一样守卫着边疆。

二、通过对话,了解白杨师:文章究竟是怎样具体描写白杨的呢?请同学们先自由组合读读父子三人的对话。

(点人读)提出要求: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从父子三人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可以画画有关的句子。

师:从孩子们的对话中,你了解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高、直、像大伞)师:多么高大挺拔的树!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唯有一排白杨从眼前闪过,给旅客们带来意外的惊喜,难怪兄妹俩会展开争辩。

师:看着可爱的小儿女在争论,文中的父亲又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呢?自由读一读爸爸的话。

(出示小黑板)(点人读)师:我听出来你刚才强调了“哪儿”这个词,想象一下,白杨树可能生长在哪儿?师:那请你试着把它填进去,读给大家听。

(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些地方?请你用相同的方法填进去读一读)eg: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茫茫大戈壁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

五年级语文白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白杨礼赞》的背景和作者,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感悟课文意义,理解到在自然中感悟生命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感悟生命、积极探索生命意义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白杨礼赞》赏析1.导入: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白杨树图片2.教师讲解:介绍《白杨礼赞》的背景和作者,让同学们对课文有一个大体的认知。

3.共同阅读:让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阅读《白杨礼赞》,体验课文的情感和思想。

4.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分享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以及自己感悟到的生命意义。

5.总结:让同学们走到讲台上阐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全班共同分享。

2. 生命的意义探讨1.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的生活经历,有没有一些非常感人的瞬间或故事,哪些事情让你们感到特别的生命意义?2.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人经历,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教师点拨:教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走动,引导同学们思考,帮助他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

4.总结:每个小组安排一名同学走到讲台上,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5.反思:教师和同学共同回顾今天的探讨,让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生命的重要和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同学们真正理解《白杨礼赞》中表达的思想,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同学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如何让同学们在小组中深入讨论,同时做到他们的观点互不干扰、互相启迪。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导入:图片展示2.教师讲解3.共同阅读4.分组讨论5.总结6.小组分享7.教师点拨8.桌游五、课堂组织及过程安排1.导入:5分钟2.《白杨礼赞》赏析:讲解—共同阅读—分组讨论—总结:35分钟3.生命的意义探讨:导入—分组讨论—小组分享—反思:50分钟4.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5分钟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在《白杨礼赞》中还是在自己的感人经历中,都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人生的价值。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暗示北方农民生长的环境,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做铺垫。
3.第三部分。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提示(幻灯或板书)列出描写提纲。(划线处由学生填写)
注:划线处空出,由学生填写。
第6自然段小结上段描写,用“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极普通”即平凡。
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优质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课文先讲大戈壁没有(),没有(),也没有()到处都是(),又将铁路沿线的白杨(),就像戈壁滩上的(),再讲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不怕(),不怕(),那儿需要,他就在那(),最后讲爸爸借白杨树表达自己()。
二、写出近义词
清晰( )表白()沉思()挺秀()消失()肯定()
三、读下面一段话,做练习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学习象征手法;
2、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识白杨:看一看白杨树,查一查白杨树的相关资料。
2、了解作者:查找茅盾介绍和《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6【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⑴学会本课4个生字,掌握“戈壁”“清晰”“介绍”“边疆”等词语;⑵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⑶了解白杨的特点。

2、能力训练点:⑴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德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4、美育渗透点: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理解白杨树与建设者形象美的实质,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重建与再现课文中的语言美,即能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文,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⑴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话;⑵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难点: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3、疑点:⑴爸爸为什么接孩子到新疆来念书?⑵爸爸为什么要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爸爸在表白什么?4、解决办法:⑴图文结合,让学生感知白杨的形象美,重点品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进而感悟白杨的品格美,并说一说爸爸与白杨树有什么共同点。

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理解和体会。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的思路阻滞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时给予点拨,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在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谁见过白杨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随现代著名作家袁鹰一起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去看一看白杨在那里是怎样生长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白杨》教学设计(精选5篇)

《白杨》教学设计(精选5篇)

•••••••••••••••••《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杨》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白杨》教学设计1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新课:教师板书课题:白杨生齐读课题。

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自己对白杨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与小组同学交流问题。

3、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1—3自然段教师指名读1-3自然段,说说大戈壁滩给你怎样的印象?(荒凉、没有生机)师引读:没有……没有……没有……天和地的界限……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头脑中形成画面。

《白杨》教学设计2【总的说明】一、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炼,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在朴素平淡的风景画中蕴含着浓郁的诗意。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

《白杨》教案(最新10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

《白杨》教案模板

《白杨》教案模板

《白杨》教案模板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白杨》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中国优秀的散文作品。

1.1.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散文的阅读兴趣。

1.1.3 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二、知识点讲解2.1 文章背景介绍2.1.1 介绍作者白杨的生平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2.1.2 解释文章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2.1.3 解释文章中的生僻词汇和成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内容3.1 文章内容解析3.1.1 分析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组成部分和关系。

3.1.2 解读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1.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让学生学习并欣赏文学的美。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4.1.2 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1.3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成语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5.1.2 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5.1.3 学生对文章中生僻词汇和成语的掌握。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5.2.2 学生对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和观点的分析。

5.2.3 学生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教学多媒体课件6.1.2 白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6.1.3 文章复印件或电子文档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2.1 笔记本和笔6.2.2 课前预习资料6.2.3 个人阅读感悟分享卡片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3 教师准备6.3.1 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6.3.2 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6.3.3 准备课堂互动和反馈的策略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利用白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兴趣7.1.2 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七、教学过程7.2 文章阅读与分析7.2.1 分段落阅读,引导学生关注重要句子和段落7.2.2 讨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7.2.3 分析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七、教学过程7.3 小组讨论与合作7.3.1 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7.3.2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文章的深入分析7.3.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1.1 文章和作者8.1.2 文章结构和主要段落8.1.3 文章主题和重要观点八、板书设计8.2 板书形式8.2.1 使用关键词和图示来展示文章内容8.2.2 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出重要信息和难点8.2.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八、板书设计8.3 板书使用8.3.1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板书,引导学生关注重点8.3.2 学生可以依据板书进行笔记和复习8.3.3 板书可以作为课堂讲解和讨论的辅助工具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9.1.1 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9.1.2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9.1.3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九、作业设计9.2 作业要求9.2.1 作业要有针对性和深度,能够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9.2.2 作业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9.2.3 作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九、作业设计9.3 作业反馈9.3.1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并给予学生反馈9.3.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9.3.3 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教学效果反思10.1.1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10.1.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并解决问题10.1.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2 拓展延伸活动10.2.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讨论活动10.2.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阅读和研究10.2.3 教师可以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或分享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3 教学改进计划10.3.1 教师要根据反思结果,制定教学改进计划10.3.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10.3.3 教师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具与学具准备1.1 教师需要准备的内容包括教学多媒体课件、白杨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文章复印件或电子文档。

《白杨》教案整合多元素教学策略

《白杨》教案整合多元素教学策略

白杨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中学文学课堂中的必修文学作品之一。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部作品,我针对白杨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达到多元素、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效果。

一、课堂氛围营造策略白杨作品的主题是爱国主义,表现出的是民族气节和责任感,因此在课堂设置和营造上应该体现出这种氛围。

可以在教室里挂上国旗,心里默念国歌,拉近学生与祖国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同时,在教学环节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为了创造生动的教学气氛,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将白杨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场景等形象化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知识点讲解策略针对白杨作品中的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和句子,需要进行适当的讲解。

对于学生还不太了解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也需要进行相关的知识点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讲解、情景演示、故事串讲、情感渗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三、文本解析策略要注意到白杨作品中的多层次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例如,白杨的命运映射出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呈现出了当时的历史和现实。

所以,在文本解析时,不仅要注重对文本句子的解读,也要注意到文本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对文本现实主义本质的探讨。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译著或者通过对影视资料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四、思维拓展策略白杨作品是一个具有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维度。

应该采用知识点整合、讨论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通过学生自主发问、集体讨论、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独立思考,培养探究的习惯与思想,使学生得到思维升华的体验。

五、表达实践策略针对白杨作品的学习,学生需要进行以此为题材的写作或者演讲之类的表达活动。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

三、教学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白杨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小白杨》或展示白杨树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讲解生字、新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思考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如白杨树的形象特点、作者的描绘方式等。

归纳总结:总结归纳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体会。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作业批改、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3篇

小学语文课本《白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意思的方法,初步培养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问句的三种类型。

4、初步培养学生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提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生字新词,学习第1段。

教学过程一、审题。

1、揭题读题。

你见过的白杨是长在什么地方的?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的白杨是长在戈壁滩的(简介大戈壁)2、设置悬念。

课文围绕白杨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搞清它。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按要求自学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划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情况。

(1)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2)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如“浑黄一体”,可联系前面的“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清晰”来理解。

(3)指名读课文,及时进行讲评。

(4)质疑问难。

三、学习第一段。

1、第1自然段:这一段描写了一个怎样的环境?你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2、第2、3自然段: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从哪儿可以看出白杨树很多?“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指的是什么?3、用“虽然--但是--”来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例:虽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四、课堂练习。

课后习题4。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学习提示”;读懂第2、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课后习题4)二、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学习提示”:它告诉我们读懂句子里含着的意思的方法是什么?(2)强化对方法的理解:这种方法分成哪两个步骤来进行?三、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1)“一位旅客”和“卫士”各指的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2)从哥哥和小妹妹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3)从字面上看。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白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自己的见解,能联系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型】典型精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检查预习,学生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出示导学提纲帮助学生小组学习。

2、学生根据提纲,读、思、议,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3、通过词句的分析、体会,了解白杨树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你们见过白杨树吗?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白杨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⑴认读生字词:伞、晰、抚、疆,并组词。

⑵巩固练习:晰()介()疆()析()价()僵()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清晰:清楚。

界限:指天和地交界的地方。

高大挺秀:形容白杨树又高,又直,又秀丽。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4篇小学语文《白杨》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现身祖国建设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白杨》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__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结合本单元“走进西部”的主题,本篇课文,一是要激发学生对献身于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学习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是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以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一是以“三为主”原则。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语言文字为主线;二是直观性原则。

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三是文道统一原则。

在学习课文时,教育学生学习边疆者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本课的教法我主要运用诱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导法。

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培养创新能力。

本节课中,教法学法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情景教学法。

采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品悟法。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研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合作交流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么一起学习袁鹰的散文佳作《白杨》,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视频看完之后,谁能最先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会被老师聘请为本节课的“教学小助手”。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播放视频《小白杨》师:听过这首歌吗?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生:《小白杨》师:这首歌是歌唱谁的?生:边防战士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画面(观察很认真)通过歌词(很会学习)请两位做小助手,让小助手到台前宣读他的任务。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阅读指导》一、教材选取本次教学选取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散文《白杨》。

二、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白杨》,了解自然风光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2、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3、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深情和对祖国的赞美;4、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5、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生活启示和文学素养的养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白杨》,了解自然风光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独立阅读法、讲授法、解读法和互动研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独立阅读:让学生先独立阅读文章,感受文中情感和气氛。

2、讲授:讲解文中生词、语言、情感等关键信息。

3、解读:分段解读文章,让学生得到更深层的理解。

4、互动研讨: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

五、课堂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植物、草木和自然风光。

2、让学生想象做一件事情时,突然发现身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树,会有什么感受?3、导入小结:通过引导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探究。

第二部分:讲授1、根据文章的背景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他对自然的热爱。

2、讲解生词、词语及情感色彩,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

3、讲解文章的实质内涵和语言表达的特点。

第三部分:独立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并想象自己置身其中。

第四部分:解读引导学生分段解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第五部分:互动研讨让学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总结出本文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第六部分:复习让学生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方式,并深入分析写作者表达教育意义的语言和手法。

六、教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了解了自然风光的美好与人自然的关系,还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与力量,并理解了作者对祖国赞美的深情。

通过独立阅读、讲授、解读和互动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更深层的理解和写作启示,并在阅读理解和文章分析的能力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白杨》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树木的情感,懂得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白杨的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结尾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种特殊的树木,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白杨。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握课文大意。

3.检查生字、词语师: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我抽查几个生字和词语,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4.课堂讨论师: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们认为白杨的特点是什么?生1:白杨树高大挺拔。

生2:白杨树叶子的颜色碧绿。

生3:白杨树皮光滑。

生4:白杨树生命力顽强。

5.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述白杨特点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生1:“白杨树高大挺拔,像一位巨人。

”我觉得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白杨树的高大。

生2:“白杨树叶子的颜色碧绿,像一块绿色的宝石。

”我觉得这句话表达了白杨树叶子的美丽。

生3:“白杨树皮光滑,像少女的秀发。

”我觉得这句话形容了白杨树的柔美。

生4:“白杨树生命力顽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我觉得这句话赞美了白杨树的坚强。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课文通过这些语句,生动地描绘了白杨的特点。

6.感悟课文结尾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课文结尾的含义是什么?生1:我觉得课文结尾告诉我们,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不怕困难。

生2:我觉得课文结尾表达了对白杨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文结尾的确有这样的寓意。

7.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白杨的特点,也懂得了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坚强。

《白杨》教案设计

《白杨》教案设计
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反思自己在教 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 堂氛围。
提升教学能力
01
不断学习新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
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培训等方式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02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和经验,从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关于白杨的更 多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筛选 能力。
组织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
布置作业与要求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观察一种植 物并撰写观察报告,巩固所学知识并 提高实践能力。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反馈机制
作业批改与点评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其中的错误 和不足之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
指导。
A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 给予肯定或建议,让学生明确自己
的优缺点。
B
C
D
个别谈话
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一 对一的谈话,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 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期末总结报告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解
详细描述: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象征意义,同时解析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 法。
课堂活动
总结词:互动参与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白杨树的理解和感受,或者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 手法,创作一篇以“树”为主题的短文。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10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10篇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10篇小学语文《白杨》教案10篇小学语文《白杨》教案1 第二课时一、激趣设疑入课师课前播放关于白杨的风景图片师:别光看老师的图片,快把你们再次搜集到的有关白杨的资料、图片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门把再次搜集到的图片依次通过投影向大家介绍,同学们看的目不转睛。

〕师:刚刚我们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大家兴致很高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

〔老师板书课题后手指板书带着学生齐读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你们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答复〕生:在通往的列车上,爸爸向他的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事。

师:〔竖起大拇指〕概括得既全面又简练。

〔学生快乐地坐下〕师:通过再次预习,你们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生:我不明白十四自然段,爸爸说这些话的含义是什么?师:也就是爸爸要表白的心愿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有考虑价值。

〔师副板书:表白?〕生:爸爸的微笑为什么消失了?师:〔点头表示赞许〕你抓住了人物神态的变化提问。

〔板书:神态?〕谁还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提问?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第十八自然段,爸爸开场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后来又微笑了呢?师:〔面露微笑〕你读书可真仔细!生:文章为什么以“白杨”为题?师:〔赶紧接〕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文章的写法。

学习文章,我们不仅要理解其写作内容,还要理解他在写法上的特点。

〔板书:写法?〕生:白杨树有什么特点?〔老师板书:特点〕生: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大戈壁滩的荒凉,为什么要这样写?师: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了文章的写法。

〔板书:环境描写?〕此环节教学时间为3分30秒二、展学评导定教师:〔手指黑板〕你们可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相信通过我们深化地研读课文,大家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

师:〔商量的语气〕我们先来确定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生:我觉得文章题目是白杨,我们应该首先理解白杨的特点。

师:〔环视全班〕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

小学语文教案《白杨》

小学语文教案《白杨》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3白杨》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

“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

小学语文白杨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小学语文白杨教案《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白杨》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阅读教学必须抓住“学习语言”这一根本。

只有抓住“语言”这一本体,才能让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得以充分落实。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学要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在语言的学习中得以构筑的。

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接受过程来看,它需要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接触语言符号→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构筑思想。

因此,本教学设计试图在逐层深入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1、播放课件: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⑴你们看到了什么?⑵看完后有什么感受?3、作家袁鹰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写下了《白杨》这篇课文,我们想不想跟随作家袁鹰,走进白杨树坚强而又美丽的世界?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白杨(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在于酝酿学生学习的心理场,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和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张本。

)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提出以下要求:⑴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⑵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⑶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检查自学情况:⑴生字新词的检查,重点放在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

⑵先指名几个同学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再进行归纳:爸爸和他的孩子们在去新疆的列车上谈论白杨的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铺垫。

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师:请同学们拿起笔,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学生自读自划──全班汇报交流。

句子一: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句子二: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重点词语:茫茫;没有──没有──也没有──;浑黄一体。

2、勾画白杨的轮廓: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白杨-教学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白杨-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白杨-教学教案教案例如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贵重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学习边疆建设者像白杨一样,“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贵重品质。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二〕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

〔三〕理清课文脉络,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调动同学学习?白杨?这一课的乐观性,由同学们的介绍将同学们带入描写白杨树的情景中。

同学们讲得好。

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格外广泛,由于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

因此,人们都很宠爱它。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

〔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同学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留意指导同学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分形近字,然后组词。

老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同学在课文中找出简洁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分,以促使同学记准字形。

抚〔摩挲〕洪〔洪水〕埋〔埋怨〕介〔介绍〕疆〔边疆〕扶〔搀扶〕烘〔衬托〕理〔道理〕价〔评价〕缰〔缰绳〕茫〔苍茫〕辨〔辨析〕挺〔直立〕晰〔清楚〕戈〔戈壁〕芒〔光辉〕辩〔辩论〕廷〔宫廷〕析〔分析〕弋〔弋获〕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这一局部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老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同学的自学状况。

5.区分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老师提示词语,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请同学说一说相应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杨》教学实录一、车窗外的白杨播放《小白杨》。

(师板书课题:白杨)师:白杨到底是长的什么样的?白杨有什么特点?值得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好,今天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来走进白杨。

课文中写的白杨是哪儿的白杨呢?把课文打开,看看课文哪一段告诉我们了。

找到的请举手。

生:课文第3段告诉我们。

生读第3自然段。

师:他找到了具体是铁路线旁的白杨。

这铁路是我们南京内陆的铁路吗?具体的环境是哪儿呢?生:是通往新疆的铁路。

铁路两边是茫茫的大戈壁。

师:课文哪一段写了大戈壁呢?你把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第1自然段。

师:好的,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就告诉我们写的是大戈壁上的白杨树。

我们一起把第1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大戈壁是怎样的情景呢?你在电影、电视上看过吗?有人到新疆去过吗?用你的话来说说看,大戈壁是怎样的情景呢?生:大戈壁是广袤无垠的,地上布满了沙石。

师:广袤无垠、辽阔,到处是沙石,荒凉。

生:在我的印象中,大戈壁的主题颜色就是黄色。

地上全是裂缝,那边很干。

师;干燥。

到处是灰黄的颜色。

风一吹,飞沙走石。

生:大戈壁鸟无人烟,寸草难生。

师:寸草难生、荒无人烟。

这就是西北大戈壁的情景。

我们再来把第1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读了第1段,我们就知道了,课文写的是哪儿的白杨?生齐答:戈壁。

(师板书:戈壁)师:是戈壁滩上的白杨。

第一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我们拿起课文纸,在戈壁滩上行车,从哪儿看的出列车在前进呢?一起来读。

生齐读第3小节。

师:课文中写的白杨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具体的词语来形容?一起说。

生齐说:高大挺秀。

师板书:高大挺秀师:非常明白的告诉我们,白杨树的特点是高大挺秀。

挺秀是白杨树的外形。

高大挺秀什么意思呢?有没有人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呢?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生:高大挺秀的意思就是很高很大,很挺拔也很秀丽。

师;讲得很完整,4个字的词语,每一个字都表达了一层意思。

高,高大;大,讲了高度、体积;挺,挺拔;秀,秀丽。

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那么哪儿写出了白杨树的具体高大挺秀呢?我请一个同学把4-10小节读一读。

一生读4-10小节。

生读到第5小节师:这是写高还是写直?生齐说高师:拿出笔来,把高圈起来。

从大孩子的话中突出了树的高。

第一个特点出来了,下面的特点出来没有。

生继续读,读到第6小节。

师:第2个特点是什么?生齐说:大。

师:大,第2个特点出来了。

既高又大。

生继续读。

读到第8小节。

师:第3个特点是什么?直。

高、大、直,三个特点从兄妹2个的对话中看到了。

生继续读。

师:通过兄妹俩的对话,具体些了白杨树的高、大、直的3个特点。

我们一起来分角色读一读。

孙老师读叙述的话,你们男同学读哥哥的话,女同学读妹妹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这篇课文作者明明用了一个词,叫高大挺秀写白杨的特点的。

我们从兄妹的对话中读到了高、读到了大、读到了挺,那有没有读到秀呢?哪里写了白杨的秀呢?生:第12小节写出了白杨树的秀。

师:把它读一读看。

生读第12小节。

师:这里你看出它的什么秀呢?生:它的品格。

师:它不是外在的秀,是?生:内在的秀。

师:不是外秀,是内秀啊!文章的重点笔墨没有放在它的外秀上,而是放在它的内秀上。

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

生齐读第12小节。

师:作者为什么不详写白杨的外秀,而要重点写内秀呢?这爸爸的话,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我们来看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生齐读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师:把“从来”去掉了读读看。

生齐读。

师:把“从来”放进去读读看。

生齐读。

师:从“从来就是那么直”,你读出了白杨树什么特点?生:我觉得白杨树从它生根发芽时就是那么直的。

生:我读出了白杨树是一直就是直的,从来没有弯过。

生:我读出了白杨树幼小的时候就是直的。

师:从小就是直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是直的。

写出了白杨本性。

(师板书:本性正直)师:这就是它的本性,不像柳树,从来就是弯弯曲曲的、婀娜多姿的。

白杨树天生就是笔直的。

我们把这句话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齐读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师:这是它的本性。

第2句呢,你从爸爸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生自由朗读爸爸说的第2句话。

师:这句话你读出了白杨树的什么特点呢?生:这句话我读出了白杨树的适应力很强,到哪里都能生长。

师:从什么地方看书它的适应能力强?生:从“哪”看出来了。

师:具体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好,他读出了白杨适应能力强。

你读出了什么?我喜欢听不一样的声音。

生:我觉得白杨树的抵抗能力很强。

师:哪儿看出来的呀?生:我也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句子。

师:这还是能看出它的适应能力强,不叫抵抗力。

你还看出什么不一样的了吗?生:我看出了白杨树的生命力很强。

师:哪儿看出来的?生:我从第3句。

师:我们在讲第2句。

生:我也是从“哪”看出白杨树生命力强。

师: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

从很快当中,你能不能看出生命力强?这句话中既写出白杨树适应力强,也写出了白杨树生命旺盛的特点。

(师板书:生命力强)生:我也看出白杨树的生命力强。

我从“长出粗壮的枝干”看出。

师:从这儿看出生命力强,好的。

我们一起把这句读一读。

生齐读爸爸说的第2句话。

师:你们的枝干都不粗,也没听出生命力强。

生再齐读。

师:对,看出生命力强了。

从第3句话,你听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呢?师范读第3句话。

生:我读出了白杨的一种宁折不屈的精神。

师:坚强的品格。

这是他读出的,你读出了什么?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是坚韧的。

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干旱还是洪水,它都站立在那里。

师:很好。

坚韧、坚强。

第3句话,我们读出了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

(师板书:坚强不屈)生齐读爸爸说的第3句话。

师:是的,白杨树在风沙面前,就像城墙一样,巍然挺立;在雨雪面前,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像骆驼一样,耐干耐渴;在洪水面前,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强不屈。

我们带着景仰的感情,再来把这句读一读。

生齐读爸爸说的第3句话。

师:爸爸3句话,每一句话写出了白杨的内在特点。

第1句告诉我们,白杨树本性那样直。

第2句告诉我们白杨树适应力强,生命力强。

第3句告诉我们,白杨树坚强不屈。

白杨树的秀,不仅仅是在它披着绿军装呀,更主要的是秀在它内在的品格。

师:第2个问题,白杨长得怎么样呢?有什么特点呢?明白了吗?生齐说明白了。

师:第3个问题,这篇课文就写了白杨吗?还通过白杨写了什么?我们接下去看课文。

师范读第13小节。

师:他们只知道什么?生齐读: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师:他们只知道?生齐读: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师:他们只知道?生齐读: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师:孩子们小啊,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

你们知道吗?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为了建设祖国边疆,所以才会去为人民服务。

师:为了建设祖国的边疆,还有不同的补充吗?生:那个时候,新疆是非常落后和贫穷的,所以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的知识青年去建设新疆,帮助新疆的和谐发展。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是从《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师:好。

多会学习呀。

新疆刚解放,当时非常艰苦,条件非常的困难。

新疆幅员辽阔,但是这么辽阔的幅员当中,建设的人却很少。

所以当时毛主席要求我们知识青年到艰苦的地方去,到边境去。

爸爸就响应党和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

孩子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去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把他们接到新疆去念小学、中学。

你们知道吗?为什么不让他们在内地念完中学再过去呢?内地的中学质量还不好一点吗?生: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去新疆去建设。

师:那么小,就在南京,就在北京念书不好吗?为什么要去新疆读中学呢?生: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适应新疆那里艰苦的环境,长大以后也会国家做出贡献。

师:从小带自己的孩子到新疆去,为了让他们早日适应那里艰苦而恶劣的环境。

爸爸的良苦用心啊。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那样偏远和落后。

你知道新疆的环境吗?生:我知道那里的环境非常的艰苦,可能有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师:有时候连米饭都吃不上。

你还知道什么呢?课前预习了没有,有没有查找有关资料。

生:我们还可以从第一小节看出来,那时的新疆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

师:到处都是茫茫的大戈壁。

那些边疆建设者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在地上挖一个坑,自己睡在坑里,上面用简陋的东西一盖。

早晨醒来,满嘴、满脸、满眼都是沙子。

就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去建设边疆。

师:拿起书,我们把3个只知道再读一读。

他们只知道的背后有3个不知道,我们要读出背后的不知道。

生齐读第14小节。

师读第15小节。

师:这一点知识呀,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

这颗种子能生根吗?能发芽吗?能长大吗?爸爸还有一丝担心啊。

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师:爸爸搂着孩子,他多么喜欢他的2个孩子呀。

但是望着窗外的白杨树,他又陷入沉思。

他在想什么呢?他不知道白杨树孩子们见到了吗?他还在想什么呢?他还有什么担心呢?生:因为他担心孩子们会不适应那里的环境。

师:他们能适应吗?说得多好啊。

生:爸爸看到了这风沙中的白杨树,突然就想到了自己和这白杨树多么的相像。

而他的孩子今后能像他一样成为“白杨树”吗?师:好啊!爸爸还会想什么呢?陷入沉思。

生:我觉得爸爸还会想,孩子们会不会挑剔,受不了新疆那边的艰苦生活。

师:对呀!孩子们从小在内地城市长大的,一下子到了这个恶劣的环境当中,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们能适应吗?能像我们父辈那样战胜那些困难吗?爸爸还有一些担忧。

但是,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

为什么他的嘴角又浮起了一丝微笑呢?生: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为什么看到大白杨旁的小白杨成长了,他就笑了呢?生:我觉得他看到了这情景,他就对他的孩子有了一丝信任。

师:是信任吗?这个词用得准吗?生:我觉得他认为这棵大白杨就是他自己,这几棵小白杨就是他的儿女。

他的儿女在他的身边茁壮成长起来。

师:讲得太好了,大白杨多么像爸爸呀,小白杨多么像他的孩子呀。

那么这里的迎着风沙又是什么意思呢?生:我觉得这里的风沙指的就是新疆艰苦的条件。

师:那迎着风沙就是?生:迎着风沙就是忍受着新疆艰苦的条件。

师:说明他们能够?生:说明他们能够克服困难。

师:战胜困难,茁壮成长。

爸爸的表情变化,通过他的表情我们能透视到他的内心深处。

我们一起读,把爸爸的内心变化读出来,把爸爸的那种期盼也读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小节,师:现在在单独的读一下,谁来单独读一下。

一起读无法抒发你们感情,单个读就能抒发你们的感情了。

一生读最后一小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