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doc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之一,通过分析尿液成分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代谢情况。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报告时,有许多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的因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1. 饮食因素饮食是影响尿液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摄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食物会导致尿液成分的变化。
例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尿液中的尿素氮含量,而高盐饮食则可能导致尿液中钠离子的增加。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以减少饮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水分摄入水分摄入对尿液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人体缺水时,肾脏会减少尿液的产生,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相反,过多的水分摄入会增加尿液的产生量。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控制水分摄入,以保持尿液生成的稳定性。
3. 药物影响许多药物可以影响尿液成分和生成过程。
例如,利尿药会增加尿液的产生量,而某些抗生素则可能导致尿液中细菌的增加。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告知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他们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排除。
4. 活动水平身体活动水平也会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剧烈运动会导致大量的出汗和水分损失,从而减少尿液的产生。
相反,长时间的静坐或休息会使尿液生成减少。
因此,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尽量保持正常的活动水平,以减少该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疾病状态某些疾病状态也会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
例如,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液产量减少或尿液成分异常。
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
为了减少以上因素对尿生成实验报告的影响,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 严格控制饮食: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遵循特定的饮食要求,以减少饮食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可以包括限制特定食物或饮料的摄入,以及遵循特定的饮食时间表。
2. 控制水分摄入:在进行尿生成实验之前,受试者需要控制水分摄入,以保持尿液生成的稳定性。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资料类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资料类关键信息项: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尿生成的过程,本实验旨在研究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111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如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对尿生成的影响,深入理解尿生成的生理机制。
112 实验材料112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
1122 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压力换能器、记滴器、动脉插管、输尿管插管、注射器、输液装置等。
1123 实验药品: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呋塞米(速尿)等。
12 实验方法121 麻醉与固定:用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 5ml/kg 的剂量对家兔进行耳缘静脉麻醉,将其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122 手术操作1221 颈部手术:分离一侧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连接压力换能器,用于记录动脉血压。
1222 腹部手术:沿下腹部正中线做切口,暴露膀胱,分离输尿管,在输尿管下方穿线,结扎近膀胱端,在结扎处上方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输尿管插管,用记滴器记录尿滴数。
123 实验观察项目及步骤1231 记录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的尿滴数和动脉血压。
1232 快速静脉注射 37℃生理盐水 20ml,观察并记录尿滴数和动脉血压的变化。
1233 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 5ml,观察并记录尿滴数和动脉血压的变化。
1234 静脉注射 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 03ml,观察并记录尿滴数和动脉血压的变化。
尿生成调节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了解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掌握家兔尿生成调节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影响尿生成的因素,探讨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实验原理:尿生成是肾脏的基本功能之一,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这三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压、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功能等。
实验对象:家兔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手术线、兔手术台、生理盐水、3%戊巴比妥钠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3%戊巴比妥钠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实验步骤:1. 家兔称重,按1ml/kg体重的剂量,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溶液进行麻醉。
2.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兔毛,沿颈部正中剪开皮肤,钝性分离气管、右侧颈外静脉,行气管和静脉插管。
3. 气管插管:气管下穿一线备用,甲状软骨下做倒“T”形切口,插入气管插管,结扎固定。
4. 静脉插管:静脉下穿二线,结扎远心端,向心端切斜形切口,插入静脉插管,结扎固定。
静脉插管连于生理盐水注射液,25滴/min。
5. 游离右侧迷走神经:穿一线备用。
6. 尿道插管:将涂有石蜡油的6号或8号单腔导管插入尿道,连接到尿量收集器。
7. 观察家兔尿生成情况,记录尿量、尿比重等指标。
8. 分别给予家兔生理盐水、20%葡萄糖注射液、呋塞米(速尿)、垂体后叶素等试剂,观察尿生成情况的变化。
9.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结果:1. 家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量约为20-30ml/h,尿比重约为1.015-1.025。
2. 给予家兔生理盐水后,尿量无明显变化。
3. 给予家兔20%葡萄糖注射液后,尿量明显增加,尿比重降低。
4. 给予家兔呋塞米(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尿比重降低。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产物,其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
响尿生成的因素,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段的实验对象,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通过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年龄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尿液生成量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减缓,尿液生成量也相应减少。
其次,我们对实验对象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饮食中
水分摄入量与尿液生成量密切相关。
饮水量充足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明显增加,而饮水量不足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相对减少。
这说明饮水量对尿液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另外,我们还对实验对象的运动量进行了观察。
实验结果显示,适量的运动可
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液生成量,而长时间的久坐不动则会导致尿液生成量减少。
这提示我们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尿液生成量和排泄功能。
最后,我们还对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考察。
实验结果显示,情绪波动较
大的实验对象,尿液生成量也会出现波动。
长期的焦虑、紧张状态可能会影响尿液生成,导致尿路功能紊乱。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维持正常的尿液生成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饮食、运动和心理状态等。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调整生活方式,保持正常的尿液生成量,维护身体健康。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引言:尿生成是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
本实验旨在探究对尿生成具有影响的生理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讨论来解释这些影响。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使用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组设定,将小鼠随机分为不同组别,每组包含相同数量的个体。
3. 实验操作:a. 水摄入量,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水量,如正常饮水组、限制饮水组和高水摄入组。
b. 药物干预,给予不同组别小鼠特定的药物,如利尿剂或抗利尿剂。
c. 饮食控制,控制不同组别小鼠的饮食成分,如高盐饮食组和低盐饮食组。
4. 数据收集,记录每组小鼠的尿量、尿液浓度和尿液成分等相关指标。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和显著性检验等。
结果与讨论:1. 水摄入量,限制饮水组的小鼠尿量较低,尿液浓度较高,而高水摄入组的小鼠尿量较高,尿液浓度较低。
这表明水摄入量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因素。
2. 药物干预,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而抗利尿剂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说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
3. 饮食控制,高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低盐饮食组的小鼠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
这表明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
综合讨论:尿生成受到多种生理因素的调控,包括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等。
水摄入量的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尿液浓度降低;药物的使用可以直接影响尿生成过程,利尿剂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而抗利尿剂则相反;饮食中盐的摄入量也会对尿生成产生影响,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量,降低尿液浓度,低盐饮食则相反。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水摄入量、药物干预和饮食控制是影响尿生成的重要生理因素。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调控机制,并在临床上应用于尿液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
参考文献:(提供适当的参考文献,按照引用格式书写)。
实验报告(3)影响尿液生成因素
实验报告(3)影响尿液生成因素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尿液生成量,得出影响尿液生成的主要因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小白鼠、蓝色染料、水和食物。
2.实验方法:
(1)将小白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放置于相同的饮食和饮水条件下。
(2)组1不给予蓝色染料,仅供水和食物。
(3)组2给予适量的蓝色染料。
(4)组3不给予水,仅供食物。
(5)组4仅给予水,不提供食物。
(6)所有小白鼠的体重和尿液量均记录在实验过程中。
(7)在实验结束后,收集小白鼠的尿液并记录其颜色以及相对的饮食与饮水条件。
实验结果:
1.组1和组2的尿液量总体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组2的尿液颜色比组1深。
2.组3和组4的尿液量明显减少,且颜色更加浓郁,而组4的尿液量比组3的尿液量稍微多一些。
3.组2和组4的小白鼠体重增加更快,而组1和组3的小白鼠体重增加较慢。
分析和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尿液颜色与饮食和饮水对尿液生成的影响密切相关。
在与水相对应的饮食条件下,尿液生成量明显减少,而浓缩度显著增加。
同时,给予蓝色染料会使尿液变深,由此可以得出水和食物是直接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在所有条件下,尿液生成与小白鼠的体重增长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即体重增长越快,则尿液生成越多。
结论:
饮水和饮食是影响尿液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水的摄入量是尿液生成的重要标志,食物会改变尿液的浓度,而体重与尿液生成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以上结论有助于我们对尿液生成的机理、疾病及相关检测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概述: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它的生成和排泄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机制。
实验一: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饮水量,观察尿液产量的变化,以验证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每人饮水量为2000ml/天,对照组每人饮水量为1000ml/天。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食或运动。
4. 分别记录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产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饮水量的增加导致体内水分增加,进而刺激肾脏排尿。
实验结果表明,饮水量是影响尿液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二:饮食成分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调整饮食成分,观察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以验证饮食成分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饮食中添加高蛋白食物,对照组饮食保持常规。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水或运动。
4. 分别收集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并进行尿液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中尿素氮、尿酸等成分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氮负荷,肾脏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排泄代谢产物。
实验结果表明,饮食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实验三:运动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控制运动量,观察尿液成分的变化,以验证运动对尿液成分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组进行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常规生活方式。
3. 每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开始前3天不进行任何特殊饮食或饮水。
4. 分别收集两组实验对象的尿液样本,并进行尿液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组的尿液中乳酸和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代谢产生的乳酸和尿酸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尿生成的各种因素,包括神经体液因素、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通过对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尿生成机制,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3kg)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肝素、氨基甲酸乙酯等3.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膀胱插管、输尿管插管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体液因素组、药物因素组和环境因素组。
2. 实验操作:(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尿生成情况。
(2)神经体液因素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并注射神经体液因素(如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观察尿生成情况。
(3)药物因素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并注射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等),观察尿生成情况。
(4)环境因素组:将动物置于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下,观察尿生成情况。
3. 数据收集:通过膀胱插管或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并记录尿量、尿比重、尿pH值等指标。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尿量为100-150ml/24h,尿比重为1.015-1.020,尿pH值为5.5-6.5。
2. 神经体液因素组:-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呋塞米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3. 药物因素组:- 呋塞米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甘露醇组:尿量显著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4. 环境因素组:- 高温组: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 低湿度组: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尿pH值降低。
五、讨论与分析1. 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神经体液因素均可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影响尿生成。
影响尿液生成综合实验报告
影响尿液生成综合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大鼠肾功能改变,探究不同药物对尿液生成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利尿药和抗利尿激素能够显著影响大鼠的尿液生成,这证明了药物对尿液生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尿液生成;大鼠;肾功能;利尿药;抗利尿激素引言: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渠道之一,通过尿液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可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而尿液生成则是由肾脏完成的。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的液体与电解质平衡。
肾脏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影响着人体的整体健康。
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体重180-220g,18只。
2. 实验药物:噻嗪类利尿药(双氯苯丙噻嗪),抗利尿激素(甲基磺酰脲)。
3. 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
第一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
第二组注射双氯苯丙噻嗪,剂量5mg/kg,皮下注射。
第三组注射甲基磺酰脲,剂量20mg/kg,皮下注射。
4. 实验操作:实验前,每只大鼠进行24小时禁食,但允许饮水。
实验当天,收集每只大鼠的尿液样品,并对尿液体积、比重和渗透压进行测定。
实验结束后取材,检查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结果:1.尿量观察:与对照组相比,双氯苯丙噻嗪组的尿量减少了约30%,甲基磺酰脲组则增加了约20%。
结果表明,双氯苯丙噻嗪是一种有效的利尿药,而甲基磺酰脲则是一种有效的抗利尿激素。
2.比重和渗透压:双氯苯丙噻嗪组的尿比重和渗透压均显著升高,而甲基磺酰脲组则有相反的效果,尿比重和渗透压均显著降低。
3.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对照组的肾脏呈现正常形态。
与对照组相比,双氯苯丙噻嗪组的肾小管明显变窄,管腔扩张;甲基磺酰脲组肾小球明显扩张。
讨论与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药物对尿液生成具有显著影响,说明药物对尿液生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双氯苯丙噻嗪是一种有效的利尿药,能够减少尿液的量,提高尿液的比重和渗透压,从而实现排除多余水分的目的。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和探究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了解尿液生成的生理机制。
实验原理:尿液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身体的水分摄取量、饮食、药物、并发症等。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生成的过程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共同协调完成。
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家兔2. 实验设备:尿液采集器、尿液分析仪、天平3. 实验试剂:水、口服葡萄糖水、口服盐水、利尿剂实验步骤:1.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第一组只提供水,第二组提供口服葡萄糖水,第三组提供口服盐水,第四组给予口服利尿剂。
2. 每组动物被固定在尿液采集器上,并定时检测和收集其尿液,每次收集和称重1ml的尿液,记录下尿液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尿液的密度和pH值。
3. 实验时间持续24小时,在此期间,动物的饮食和饮水需通过人工控制,禁止食用任何除固定食物以外的其他食物和饮料。
4. 实验结束后,将尿液收集器和尿液分析仪清洗干净,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给小鼠口服葡萄糖水后,尿液生成量明显增加,而口服盐水后尿量相对减少。
2. 给小鼠口服利尿剂后,尿液密度和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3. 不同组别的动物尿液生成量、密度和pH值均不同,但总体上一般符合尿液生成的生理规律。
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水量、饮食、药物等等。
尿液生成量主要受到身体内水分的供应和代谢等因素影响;而尿液密度和pH值则反映了不同身体状态下的代谢和过程的变化。
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可以更深入了解尿液生成的生理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
尿生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3.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是尿生成的基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则对尿量及尿液成分有重要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0.01%去甲肾上腺素、20%葡萄糖、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3.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膀胱插管、压力传感器、注射器等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称重后,采用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
2. 膀胱插管: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待膀胱充盈后,进行膀胱插管。
插管成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收集尿液。
3.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a.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尿量变化;b. 静脉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尿量变化;c. 静脉注射20%葡萄糖,观察尿量变化;d. 静脉注射呋塞米,观察尿量变化;e. 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尿量变化。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生理盐水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2.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3. 葡萄糖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4. 呋塞米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5.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分析1. 生理盐水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生理盐水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2. 去甲肾上腺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能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导致肾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
3. 葡萄糖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葡萄糖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4. 呋塞米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呋塞米具有利尿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
5. 垂体后叶素组:尿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说明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无显著影响。
生理盐水等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资料.doc
生理盐水等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资料.doc
一、实验简介
本实验是研究生理盐水等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实验报告,旨在探究注入不同生理盐水剂量对家兔尿液生成量、症状和诊断指标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
1.试验动物:采用成年雄性家兔,体质量在2kg-3kg 之间,健康。
2.试验材料:生理盐水1L,100ml称量瓶,医用注射器,家兔尿液。
3.试验步骤:a)放置家兔,开始测量它的尿液生成量;b)在家兔眼部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剂量为200ml、400ml和600ml;c)对家兔的尿液生成量进行比较,并检测出尿液的症状与诊断指标。
三、实验结果
1.家兔尿液生成量:比较家兔注射及未注射生理盐水前后的尿液生成量,发现注射生理盐水后尿液生成量增加。
注射200ml生理盐水,尿液生成量从正常值0.5ml增加至
0.7ml;注射400ml,尿液生成量从0.5ml增加至1.2ml;注射600ml,尿液生成量从
0.5ml增加至1.7ml。
注射生理盐水剂量越大,尿液生成量增加程度越大。
2.尿液症状: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尿液的颜色、酸碱度、白细胞浓度、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变化,说明家兔尿液性质受到某种刺激的影响。
3.生理盐水的诊断指标: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血液生化指标及尿液生化指标也有明显变化,说明生理盐水有助于引发家兔尿液生成。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可以促进家兔尿液生成,其注射剂量越大,尿液生成量增加程度越大。
此外,生理盐水还可以促使家兔的尿液的酸碱度、白细胞浓度和维生素C含量发生变化,其血液生化指标及尿液生化指标也有明显变化,为日后研究和诊治家兔提供有力的基础资料。
尿生产调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掌握尿生成实验的操作技术,包括动物麻醉、血压监测、尿量收集等。
3. 分析不同生理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探讨尿生成调节的生理学机制。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是肾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涉及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小管分泌三个过程。
尿生成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肾脏自身调节。
1. 肾小球滤过: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将水分、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等滤出形成原尿。
2. 肾小管重吸收:原尿流经肾小管,大部分水分、电解质、葡萄糖等物质被重吸收回血液。
3. 肾小管分泌:肾小管上皮细胞将某些物质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形成尿液。
尿生成的调节机制包括:1.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过影响肾脏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来调节尿生成。
2. 体液调节:激素如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等通过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电解质的重吸收来调节尿生成。
3. 肾脏自身调节:肾脏通过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来维持尿生成稳定。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兔手术台、手术器械、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血压监测仪、压力传感器、保护电极、输尿管插管、膀胱插管、注射器、抗利尿激素、速尿、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动物麻醉与固定:将家兔进行全身麻醉,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 血压监测:通过颈总动脉插管术,连接血压监测仪和压力传感器,监测血压变化。
3. 尿量收集:通过输尿管插管或膀胱插管,收集尿液并计量尿量。
4.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或速尿等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5. 观察指标:观察血压、尿量和尿液成分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压变化: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后,血压明显升高;给予速尿后,血压无明显变化。
2. 尿量变化:实验组给予抗利尿激素后,尿量明显减少;给予速尿后,尿量明显增加。
尿生成实验报告
尿生成实验报告篇一:尿生成机能学实验报告某些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神经分离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 和电刺激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家兔一只,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两支,针头两个,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电刺激连线,棉线若干,婴儿秤,培养皿。
三、实验方法1(兔子称重,根据1mg/kg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2(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在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3(剪去家兔颈前部兔毛,正中剪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1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4.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找到膀胱,用镊子小心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
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三把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剪一纵行小口,插入膀胱插管后用线固定,尿液从膀胱插管中流出。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手术完毕后,用纱布拭去腹部内的血,并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用止血钳关闭腹腔。
5.开启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上一次实验相同。
6.(1)在注射药物之前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20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2)间隔2~3min,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3)间隔2~3min,记录1min正常排尿量。
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记录5min内每分钟的排尿量。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
影响泌尿生殖的因素
泌尿生殖过程包括肾小球过滤以及肾小管和收集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肾小球滤过的动态力是有效滤过压,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力。
1.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力增加,有效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当全身血压超过肾脏血流的自我调节范围时,会导致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力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最终导致尿量减少。
3.静脉注射葡萄糖使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肾脏葡萄糖阈值,导致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增加和渗透压增加,从而阻止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了尿量。
2.将葡萄糖溶液直接注入血液循环会增加肾脏血管的血流量,而肾小管和收集管仅在人体不缺水时才重新吸收葡萄糖,因此葡萄糖溶液中的所有水都会通过肾小管形成尿液。
?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尿量增加。
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机制称为肾葡萄糖阈值。
在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了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并且在管状液体中将存在葡萄糖。
然后,管状流体的溶质浓度增加,并且渗透压增加,这阻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对水的再吸收。
管状液体中的Na浓度被稀释并降低,因此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和水的排放增加,尿液量增加。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尿量。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可收缩肾血管并减少肾血流量,从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力。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多种因素对尿生成过程的影响,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深入理解尿生成的生理机制,以及这些因素如何调节肾脏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
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受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的影响。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则受到激素(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小管液溶质浓度等因素的调节。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家兔一只。
(二)实验器材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压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动脉插管、输尿管插管、注射器、输液装置、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等。
(三)实验步骤1、麻醉与固定:家兔称重后,于耳缘静脉注射 20%乌拉坦溶液(5ml/kg)进行麻醉,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分离一侧颈总动脉,插入动脉插管,连接压力换能器,用于测量动脉血压。
3、腹部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做一纵行切口,暴露膀胱,分离双侧输尿管,在输尿管下方穿线备用。
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做一“V”形切口,向肾脏方向插入输尿管插管,并用线结扎固定,以收集尿液。
4、连接实验装置:将输尿管插管与刻度试管相连,用于收集尿液并测量尿量。
压力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相连,记录动脉血压。
5、观察项目(1)记录正常情况下每分钟的尿量和动脉血压。
(2)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 5ml,观察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3)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03ml,观察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4)静脉注射呋塞米 5mg/kg,观察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5)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2 单位,观察尿量和血压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一)正常情况在实验开始时,家兔的平均动脉血压为____mmHg,每分钟尿量约为____ml。
(二)静脉注射 20%葡萄糖溶液注射后,尿量明显增多,在注射后的 10 分钟内,尿量达到峰值,约为____ml/min。
生理学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报告分析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
1、注射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有效滤过率增加所以尿量增加。
2.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引起心脏活动抑制,导致心腧出量的减少,导致全身动脉血压的下降,当全身血压超过肾血流量自身调节的范围时,引起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最后引起尿量的较少。
3、静脉注射葡萄糖使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超过了肾糖阈以致肾小管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对抗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增加。
2.注射的葡萄糖溶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增大了肾血管的血流量而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机体不缺水时又只重吸收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溶液的水分全部渗过肾小管形成尿液。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
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4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5 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 —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6。
注射呋塞米一方面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作用增强从而使尿量增加。
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载体转运功能抑制髓袢升支粗段Na+-K+-2Cl-同向转运使NaCl重吸收量减少肾小管渗透压下降尿液浓缩功能减弱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尿量增加。
实验报告(3)影响尿液生成因素
影响家兔尿液生成的因素一、目的:学习输尿管插管或膀肮插管技术和尿的收集方法。
观察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尿量及尿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二、原理:尿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囊内压不会有明显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主要受全身动脉血压的影响,当动脉血压为80~180mmHg时,由于肾血流的自身调节作用,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均能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但当动脉血压高于l80mmHg或低于80mmHg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就会随血压变化而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也就发生相应变化。
另外,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会使有效滤过压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影响肾小管、集合管泌尿机能的因素,包括肾小管溶液中溶质浓度和抗利尿激素等。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高,可妨碍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因而使尿量增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
三、关键词:家兔泌尿系统调节四、材料和方法1材料: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赛米松(速尿)、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膀胱插管,压力换能器。
2方法:2.1手术准备2.1.1.1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兔耳缘静脉注射200g/L氨基甲酸乙酯。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1.1.2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延中线作长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结扎。
使插管的引流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承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
如膀胱容积仍较大,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储尿量减至最少。
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与尿道的通路。
尿生成的调节 实验报告
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尿生成的调节实验报告引言: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其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尿液生成的调节机制,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相关假设。
一、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尿液生成的调节机制。
2.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健康小鼠- 实验仪器:尿液收集器、尿液分析仪器等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确保实验动物处于健康状态。
- 步骤二:尿液收集1)将实验组小鼠置于尿液收集器中,保持其自由活动。
2)收集实验组小鼠的尿液,记录收集时间和尿液量。
3)同样地,收集对照组小鼠的尿液。
- 步骤三:尿液分析1)使用尿液分析仪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尿液进行分析。
2)记录尿液的pH值、比重、尿素浓度等指标。
二、实验结果与讨论1. 尿液生成量的调节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实验组小鼠的尿液生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尿液生成量受到某种因素的调节,可能与饮水量、肾脏功能等有关。
2. 尿液pH值的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在尿液生成过程中排出了更多的酸性物质,导致尿液呈酸性。
3. 尿液比重的调节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比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表明实验组小鼠的尿液中含有更多的溶质,导致尿液比重增加。
4. 尿液尿素浓度的调节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尿液尿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在尿液生成过程中排出了更多的尿素,导致尿液尿素浓度增加。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尿液生成量受到某种因素的调节,可能与饮水量、肾脏功能等有关。
2. 尿液pH值、比重和尿素浓度的调节与尿液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排泄有关。
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 探究尿液生成量的调节机制,包括饮水量、肾脏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2. 研究尿液pH值、比重和尿素浓度的调节机制,进一步了解尿液中溶质的排泄过程。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3. 了解肾脏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尿生成是肾脏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主要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肾脏通过滤过、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生成尿液。
神经体液因素如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和垂体后叶素等,可影响尿生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影响尿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kg)2. 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葡萄糖、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3. 仪器: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及针头、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棉线若干、婴儿秤。
四、实验步骤1. 家兔麻醉: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进行麻醉。
2. 仰卧固定: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3. 颈部手术: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4. 腹部手术: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
5. 观察尿量:将家兔放入代谢笼中,收集并记录24小时尿量。
6. 分组实验:a. 生理盐水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b. 葡萄糖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
c. 去甲肾上腺素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1:10000的去甲肾上腺素。
d. 呋塞米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
e. 垂体后叶素组: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
观察并记录各组的尿量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
篇一:生理学实验报告——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XX2501024 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家兔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XX年5月28日实验指导老师:黄俊柅实验评分:
一. 实验目的
学习输尿管、膀胱插管技术和尿液收集的方法;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尿量的调节
二. 实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
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三. 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试剂: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20%甘露醇。
3.器材: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注射器
四. 实验步骤
1.家兔麻醉:称重、麻醉:2%戊巴比妥钠,2ml/kg,耳缘静脉注射。
固定:仰卧位固定 2.气管插管术:剪毛、中线剪开颈部皮肤(6~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等组织,暴露气管、气管穿线、软骨环上做T形切口、棉签去气管中的血块、插气管插管,结扎。
3.分离右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泌尿系统插管——全身抗凝:静脉注射肝素,注射剂量10mg/kg (1ml/kg)
A、输尿管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各穿2棉线备用;一侧输尿管结扎近膀胱端——结扎处往上做1/2切口——向上插管——绑线、动脉夹固定。
B、膀胱插管:分离两侧输尿管;输尿管下穿线,结扎与尿道连接的位置;用大注射针头刺破膀胱壁,从穿孔处将插管插入膀胱内,结扎并固定,如膀胱未充盈,可先注射生理盐水,让膀胱壁变薄
4.仪器连接,观察正常尿量
5.改变影响因素
(1).快速注射30ml生理盐水,记录尿量变化。
(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2~0.3ml,记录尿量变化。
(3).静脉注
射20%葡萄糖15ml,记录尿量变化。
(4)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观察尿量变化(5)静脉注射10%NaSO4(4ml),观察尿量变化(6)刺激右侧迷走神经5~10 秒,观察尿量变化(7)(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影响尿生成实验报告)静脉注射20%甘露醇,观察尿量变化
五. 实验结果
图1 家兔正常情况尿量图
正常情况下,家兔无尿液生成。
文件1
通道1 (V)
通道3 (mV)
图2 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尿量稍有增加。
文件1
通道1 (V)
通道3 (mV)
图3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尿量减少。
图4 注射葡萄糖后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葡萄糖可使家兔尿量显著增加
图5 注射垂体后叶素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家兔尿量显著减少
图6 注射Na2SO4后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Na2SO4家兔尿量显著增加
图7 刺激迷走神经家兔尿量变化图
刺激家兔迷走神经后尿液的生成量减少。
图8 注射甘露醇家兔尿量变化图
注射甘露醇使尿液生成量增加。
六.讨论与分析
1. 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经过肾小球时的滤过率增加,而且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原尿生成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可刺激容量感受器,血压升高可刺激
篇二:生理实验报告尿生成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利尿药的作用
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
2.分析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实验原理
尿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凡是能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生成和尿量的变化。
实验步骤
麻醉
气管插管
分离右侧迷走神经左侧颈总动脉
膀胱插管
实验记录
正常尿量:13d/min
20ml生理盐水:20d/min
2uADH:6d/min
10ml葡萄糖:16d/min
NE: 8d/min
速尿:25d/min
剪断并结扎右迷走神经:1d/min
结果分析快速注射生理盐水时:
1. 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浆白蛋白稀释→血浆胶渗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
2. 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血容量↑→左心房扩张→心肺感受器(+)→迷走神经传入↑→抑制ADH的合成与释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3. 大量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肾血浆流量↑→血浆胶渗压升高的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点靠近出球小A端→产生滤过
作用的毛细胞血管长度↑→GFR↑→尿量↑
注射ADH:
1.主要:ADH与V2受体结合→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激活蛋白激酶A→AQP-2镶嵌在管腔膜上→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对水的通透性↑→渗透浓度梯度→重吸收的水量↑尿量↓
2.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髓质渗透浓度,有利于尿的浓缩,尿量↓
注射葡萄糖时:
葡萄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小管液葡萄糖浓度↑→渗透压↑保留一部分水→ Na+被稀释
→重吸收Na+↓,小管液中Na+↑→渗透作用→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1. NE+α受体结合→入球小A和出球小A收缩→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
2. NE+近球细胞β2受体→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尿量↓
3. NE+ 近端小管和髓袢上α1受体→对钠离子、氯离子和水的重吸收↑→尿量↓注射速尿:
呋塞米抑制髓袢升支粗段 Na+-K+-2Cl-同向转运体→降低管内外渗透浓度梯度→尿量↑刺激迷走神经:迷走神经传入释放Ach→心肌细胞M受体→心率↓→心输出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尿量↓
篇三: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书写格式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