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
设备管理的基本内容广泛,首先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其任务是明确管理责任,促进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妥善保管,防止毁坏丢失,并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此外,设备技术状况管理也是关键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进行,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作业率和效率,需抓好合理操作、精心维护、适时检修等五个环节。设备技术状况分为一、二、三级,其中一、二级设备为完好设备,应护检修,完成设备完好率指标,并真实反映设备技术状况。除此之外,设备管理还包括设备事故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使用维护管理、计划检修管理、大修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细致入微地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企业的顺利生产。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采购、部署、配置、维护、保养、更新和退役等方面。

设备管理旨在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高效运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设备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
1. 设备采购管理: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对设备的需求分析、设备的选择、采购流程的规范化等。

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预算制定采购计划,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设备的品质和可靠性。

2.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是指对设备的软硬件配置进行管理。

这包括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配置设备的参数、设置网络等。

在设备配置管理中,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3.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

设备维护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和维护记录,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4. 设备更新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设备的技术和性能不断更新。

设备更新管理是指对旧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5. 设备退役管理:设备退役是指对设备进行报废或转移的管理。

设备退役需要对设备进行评估和处理,有序地进行设备的清理和处理,同时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环保。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对设备的采购、配置、维护、更新和退役进行全面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高效运转。

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引言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一套针对企业或组织内部设备的管理规范和流程,通过制度规定和执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安全。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登记、设备使用、设备维护和设备报废等。

设备登记设备登记是设备管理制度中的首要步骤,它记录了企业或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设备的基本信息。

设备登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名称:对设备进行命名,以便于标识和识别。

•设备编号:为每个设备分配唯一的编号,用于管理和追踪。

•设备型号:记录设备的型号信息,便于维护和更新。

•制造商信息:包括生产商、联系方式等。

•购买日期和价格:记录设备的购买日期和购买价格,方便进行设备折旧计算。

•设备责任人:记录设备的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使用和维护。

设备使用设备使用是设备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设备的使用权限、使用规范和使用流程。

以下是设备使用的主要内容:•使用权限:规定了哪些人员可以使用设备,根据职务或业务需要进行分配。

•使用规范:规定了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规范,包括工作场所、操作环境、操作流程等。

•使用流程:详细描述了设备的启动、操作和关闭流程,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顺利切换。

设备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定期巡检设备,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遵守设备使用规范,防止错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

•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完毕后,及时关机或切换到节能状态,避免能源浪费。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预防性维护和修复性维护。

设备维护的主要内容如下: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以预防设备故障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以下是预防性维护的主要内容:•定期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责任人。

•检查清洁: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清除积尘和杂物,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润滑维护:对设备的润滑部件进行加油和更换润滑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企业要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二、设备管理要推行三级管理:企业设备主管部门;各生产车间主要机构,如设备副厂长领导下的设备组;工段、班组设备管理。

(一)设备主管部门1.修改、监督执行设备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管理方法;2.负责企业设备的购置计划、合同到货验收、资料收集、归案。

3.A类设备大修计划的编制,主要备件的合同采购、验收等;大修工程组织实施、竣工验收、总结分析报告、资料收集归档等。

4.A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如:润滑管理、设备巡检、台帐设置等。

5.A类设备、重要的B类设备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工作。

6.做好设备、设施、主要管路,如井下高压风管的防腐措施及供热管路的保温处理等工作。

7.对企业高温、高压设备做好专项管理。

8.组织全公司的备车间之间的设备大检查工作(如每月、季、半年、全年)等,搞好“红旗”设备评比工作。

9.组织公司的设备管理培训工作。

(二)车间设备管理1.车间应设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设设备主管机构(设备组)。

2.协助设备主管部门对公司设备管理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的编制、修改的工作。

3.协助主管部门编制本车间的设备大修计划,并组织施工。

4.组织本车间的设备中修计划的编制、施工、验收工作。

5.组织本车间的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工段的设备管理工作,如设备“三级保养”润滑管理等。

6.搞好本车间的设备管理培训工作。

7.对本车间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大检查,搞好设备管理评先活动(如红旗设备)(三)班组设备管理1.班组长是本工段的设备主管。

2.搞好本班组的设备日常管理,如“三级保养”、“润滑管理”“台帐记录”“设备现场”等管理。

3.组织本班组职工进行“应知应会”学习,如对设备“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设备的使用方法等的学习。

组织本班组的设备管理评比活动,奖优罚劣。

三、设备的使用期管理(一)要有完善的生产使用设备管理办法,推行A、B、C管理法,A类设备实行重点管理;(二)生产设备实行四级检查制:1.维修每周检查一次;2.工段每日检查一次;3. 车间每月检查一次;4. 公司(矿)每季检查一次。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涉及到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报废等一系列环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产保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采购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更新管理和设备报废管理。

设备采购管理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对设备的需求分析、供应商选择、询价比较、合同签订等环节。

在设备采购管理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高、质量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采购到符合要求的设备,并且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采购合同的执行。

设备使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设备的领用、使用、保管、清点等方面。

在设备使用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领用制度和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权限和使用范围,加强对设备的保管和监管,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

设备维护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故障修理等工作。

在设备维护管理中,企业需要建立设备维护档案,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更新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涉及到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升级、性能改进等方面。

在设备更新管理中,企业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合理安排设备的更新计划,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设备报废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最终环节,它涉及到设备的报废程序、报废标准、报废处置等方面。

在设备报废管理中,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设备报废标准和程序,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设备进行及时处置,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采购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更新管理和设备报废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企业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简述设备管理的内容

简述设备管理的内容

简述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一系列活动。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采购管理:确定设备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采购合同等。

2. 设备部署与配置管理:对新采购的设备进行部署和配置,包括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网络连接等。

3. 设备备案登记与追踪:对所有设备进行备案登记,并建立设备追踪系统,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资产编号、位置变动等。

4.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内部和外部、替换损坏的部件、更新固件、检查设备的温度和电源等。

5. 设备故障排除与修复: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对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包括诊断问题、更换故障部件、修复软件问题等。

6. 设备性能监控与优化:通过监控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流量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瓶颈,优化设备的性能。

7. 设备退役与报废管理:对已经过时或损坏无法修复的设备进行退役处理和报废,包括清除数据、注销系统账号、处置设备等,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合规。

通过有效的设备管理,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实施合理的设备采购计划,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1、前期管理主要内容新购置(或自制)的设备在投入正式运行前的管理工作,一般应包括设备规划方案的调研、制定、可行性研究和决策;设备货源的调查、情报的搜集整理分析;设备投资计划编制、费用预算、实施程序;设备采购、订货、合同及运输管理;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鉴定;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设备的初期使用效果分析、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2、设备使用管理主要内容一、设备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设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充分发挥操作工人的积极性设备是由工人操作和使用的,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用好、管好设备的根本保证。

因此,企业应经常对职工进行爱护设备的宣传教育,积极吸收群众参加设备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爱护设备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合理配置设备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特点和要求,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使它们都能充分发挥效能。

为了适应产品品种、结构和数量的不断变化,还要及时进行调整,使设备能力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

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企业应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配备相应的工种和胜任的操作者,并根据设备性能、精度、使用范围和工作条件安排相应的加工任务和工作负荷,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器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物化,随着设备日益现代化,其结构和原理也日益复杂,要求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和熟悉设备结构的工人来掌握使用。

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文化专业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熟悉设备的构造和性能。

4.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不但对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期限有关,而且对操作者的情绪也有重大影响。

为此,应安装必要的防腐蚀、防潮、防尘、防震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保险用仪器装置,还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等。

5.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措施是:①制定设备使用程序;②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③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④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开展维护竞赛评比活动。

顺便指出,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还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比如:①要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其他技术特征,恰当地安排加工任务和工作负荷。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设备管理的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使用的设备及其组件都能够正
常运行,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其可用性,减少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确保设备管理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保证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止设备发生安全事故,维护企业形象。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
1、购置管理:购置管理包括在购置设备时,要进行详细的设备
参数定义,完成详细的技术文件制定,保证购置设备的各项参数符合预期;
2、安装维护管理:安装维护管理主要是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
和操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以及定期安装维护保养的计划,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修复,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可用性;
3、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企业的设备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设备的分配、维护、利用等,以便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提高企业的效益;
4、统计报表管理:统计报表管理是指对企业的设备运行情况、
报修情况以及设备投入经费等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便为企业更好地进行设备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5、设备利用率检测:设备利用率检测是指对设备的利用率进行
实时监测,以便及时了解设备利用率变化,从而调整设备负荷,提高
设备的效率,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总之,设备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设备及其组件能够正常运行,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

因此,企业在进行设备管理时,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全面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2019/9/27设备管理定义: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设备管理的特点:1、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2、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5、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6、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改变的一个飞跃。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⑴前期管理:设备在投入正常生产运行前的设备管理工作;⑵计划检修管理:根据设备的检修周期制定的按计划检修的制度。

⑶维护保养管理:在使用中根据设备性能、要求制定的维护、保养、润滑措施的管理。

⑷备品、备件管理:对备件进行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和经济管理。

⑸图纸资料管理:对设计资料、图纸和随机资料图纸的管理。

⑹统计管理:对企业的设备状况实行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的手段,如设备“五率”(开工率、完好率、运转率、出力率、泄漏率),仪表“三率”(完好率、开表率、泄漏率)等,设备大修基金和折旧费的提取。

⑺检查评级管理:根据检查评级的标准、范围、完好设备标准等进行管理。

⑻更新管理:对老化、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⑼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资产中单价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等。

⑽防腐保温管理:对防腐保温工作的要求管理分工、执行措施进行管理。

⑾技术档案管理:对主要设备运行全过程中的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

⑿设备事故管理:对非正常原因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和经济损失过大的为设备事故管理。

⒀润滑管理:把日常润滑技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搞好润滑工作的有效方法。

⒁电气设备管理:对电气、仪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管理。

⒂基础资料管理:建立建全设备的验收、交接、档案、台帐考核等资料,以及管理分工、完好标准。

⒃密封管理;对设备的动、静密封点和“跑、冒、滴、漏”的管理。

⒄工程预决算管理:在施工工作开始和结束时根据定额进行预决算的管理。

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设备管理体系是指在一个组织内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编码管理、设备购置管理、设备保养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

设备编码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为每台设备分配唯一的编码,可以方便对设备进行识别、追踪和管理。

设备编码应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序列号等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设备信息。

设备购置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备购置前,应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技术评估,确保所购设备能够满足组织的实际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供应商。

设备保养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定期的设备保养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设备保养应包括日常巡检、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修等内容,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设备维修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以减少停机时间和生产损失。

设备维修应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方案制定、维修执行和维修记录等步骤,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设备报废管理是设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设备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出现老化或无法修复的情况,需要进行报废处理。

设备报废应包括报废申请、报废评估、报废审批和报废执行等步骤,确保设备报废符合组织的规定和要求。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设备管理体系还应包括设备档案管理、设备安全管理、设备能耗管理等内容。

设备档案管理是指对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进行归档和管理,方便随时查询和分析。

设备安全管理是指对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备能耗管理是指对设备的能耗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合理的能源使用和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编码管理、设备购置管理、设备保养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技术,旨在确保组织中的各种设备能够持续运行,并提供有效的支持,以满足工作任务和业务需求。

以下是设备管理的一些内容:
1. 设备的规划:设备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设备规划,以确定需要购买、维护和更新的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功能。

规划包括评估现有设备、确定未来需求、制定预算和时间表等。

2. 设备的采购:在设备规划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的采购。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设备、确定价格、选择供应商和考虑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和性能等因素。

3. 设备的维护:设备管理不仅仅是购买和部署设备,还需要维护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包括检查设备、更换故障设备、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进行清洁和保养等工作。

4. 设备的更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技术需求的变化,设备需要更新。

设备更新通常包括更换有缺陷的设备、添加新的功能、提高性能等。

5. 设备监控:设备监控是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和报
告。

这可以帮助组织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以便及时更换有问题的设备或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6. 设备的退役:设备的退役是指将退役设备出售、捐赠或销毁。

退役设备的选择和处理方式需要考虑组织的成本、环保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设备管理还包括组织设备的资源管理和库存管理等内容,以确保设备能够被有效地使用和管理,并满足组织的需求。

班组设备管理的内容(三篇)

班组设备管理的内容(三篇)

班组设备管理的内容班组设备管理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合理的部署、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

一个良好的设备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生产、降低成本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以下是班组设备管理的内容:1. 设备采购与配置班组设备管理的第一步是确定需要的设备,并进行采购。

采购时要充分考虑到工作需求、质量要求、性能要求和预算限制等因素。

采购完成后,还需要按照工作需要进行设备配置,包括安装、调试和布置,使设备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2. 设备维护与保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班组成员需要制定并执行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做好设备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修理,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设备保护与安全保护设备和确保安全是设备管理的重要任务。

班组成员应加强对设备的保护和监督,尽量避免设备的损坏和丢失。

此外,还应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设备周围的安全防护措施等。

4. 设备更新与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作需求的变化,有些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更新或升级。

班组设备管理需要及时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尝试引进更先进的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及时淘汰老化和不再适用的设备,并做好设备报废和处理工作。

5. 设备使用教育与培训设备的高效使用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班组应进行设备使用教育和培训,使所有人员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因错误使用而造成设备故障或安全事故。

这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技能考核和经验分享等途径来实现。

6. 设备性能评估与改进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班组应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估,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包括调整设备参数、改进设备使用方法或更换设备等。

7. 设备记录和信息管理班组设备管理还需要做好设备记录和信息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

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

设备管理的内容体系1. 设备采购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第一步,它包括确定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签订合同等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对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所采购的设备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质量标准。

2.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设备维修计划、保养计划、维修记录、故障处理等内容。

通过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计划,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带来的生产停工及维修成本。

3. 设备更新与淘汰管理设备更新与淘汰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设备更新规划、设备淘汰标准、设备处理与更新等内容。

合理的更新与淘汰管理可以及时淘汰老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4. 设备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设备使用安全规定、设备安全培训、设备安全检查等内容。

通过建立规范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减少设备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设备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设备采购、维修保养、更新与淘汰、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设备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它需要综合考虑设备采购、维修保养、更新与淘汰、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下面将详细介绍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

5. 设备台账管理设备台账是对企业内各种设备的一种清单式记录,通常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采购时间、使用部门、存放位置、使用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

通过建立全面的设备台账,可以方便对设备的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情况,有利于做出有效的决策。

6.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管理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是对设备维修保养过程的一种记录和归档,包括设备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人员、维修保养费用等。

设备管理的五个基本内容

设备管理的五个基本内容

一.设备管理的五个基本内容
1、设备资料管理:记录设备台账及相关信息。

2、设备文档管理:记录设备的各种图版及电子版文件。

3、保养管理:保养计划,保养记录,对设备进行定制的保养计划,按计划执行保养工作。

4、维修管理:维修计划,维修管理,对特殊设备进行特定的维修及大修计划,按计划编制整体编修任务的安排计划,根据任务的优先及和维修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维修工人。

维修申报及工单:对计划维修及现时报修的工单,记录维修人员,备件,工具,维修进度,执行,检查,验收等状态,跟踪工单情况。

5、设备报废管理:达到使用期限或出现损毁的设备,需要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报废管理。

扩展知识:设备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将信息化了设备技术信息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是实现研究级管理信息化的先导。

设备管理系统是非常通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它可以有效地管理设备资源、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战略竟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而设备管理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共性,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

设备是生产的生命线,对研究所正常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信息安全设备管理已成为现代研究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信息安全设备管理纳入研究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己经成为一种趋势。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3.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 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是设备管理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在掌握故障与磨 损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制定设备检查、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周期和作业内容。 利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如喷涂技术、标准化检修工具、网络计划技术等,灵 活地运用各种维修方式,如部件修理法、分步修理法、同步修理法等,及时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减轻设备的磨损,推迟设备性能和效率的降低。 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 根据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新产品,改革旧产品和节约能源的需要,有计划、 有步骤、有重点地积极进行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工作。它包括编制设备的改造 更新规划,进行设备改造方案和新设备的技术经济论证,筹措改造更新资金, 合理处理老设备等。 5.设备的日常管理 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验收、分类、登记、编号、调拨、事故处理、 报废等工作,以及建立和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等。
2.设备的合理使用
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防止不按操作规程和
不按使用范围进行操作,特别严格禁止超负荷使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备。可减轻设备磨损,
保持良好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人身与产品质量事故;
减少或避免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使设备能优质、高产、低耗、节能、
第1页共1页
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设备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
安全地运行。在设备管理方面,针对设备特点,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发动操 作人员参加设备管理,使设备管理工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设备综合管理就是把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和物质形态合理地结合起来,贯 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内容:
1.设备的选型和评价 设备的选购和评价主要是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 则,选择最优方案。一般考虑以下八个方面: 生产性一一指设备的效率,以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 可靠性指精度、性能的保持性,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等。 维修性指可修性或易修性。 耐用性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经历的自然寿命期要长。 节能性指能源利用的性能。 环保性指设备的噪音和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要少。 成套性指设备要配套。 灵活性指工作对象固定时,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和操作,使用灵 活方便;工作对象可变时,要求能够适应多种加工性能,通用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一、企业要设置专门的设备管理机构;二、设备管理要推行三级管理:企业设备主管部门;各生产车间主要机构,如设备副厂长领导下的设备组;工段、班组设备管理。

(一)设备主管部门1.修改、监督执行设备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管理方法;2.负责企业设备的购置计划、合同到货验收、资料收集、归案。

3.A类设备大修计划的编制,主要备件的合同采购、验收等;大修工程组织实施、竣工验收、总结分析报告、资料收集归档等。

4.A类设备的日常管理,如:润滑管理、设备巡检、台帐设置等。

5.A类设备、重要的B类设备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归档工作。

6.做好设备、设施、主要管路,如井下高压风管的防腐措施及供热管路的保温处理等工作。

7.对企业高温、高压设备做好专项管理。

8.组织全公司的备车间之间的设备大检查工作(如每月、季、半年、全年)等,搞好“红旗”设备评比工作。

9.组织公司的设备管理培训工作。

(二)车间设备管理1.车间应设一名副主任主管设备,并设设备主管机构(设备组)。

2.协助设备主管部门对公司设备管理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的编制、修改的工作。

3.协助主管部门编制本车间的设备大修计划,并组织施工。

4.组织本车间的设备中修计划的编制、施工、验收工作。

5.组织本车间的设备日常管理工作,监督、指导各工段的设备管理工作,如设备“三级保养”润滑管理等。

6.搞好本车间的设备管理培训工作。

7.对本车间的设备定期进行设备大检查,搞好设备管理评先活动(如红旗设备)(三)班组设备管理1.班组长是本工段的设备主管。

2.搞好本班组的设备日常管理,如“三级保养”、“润滑管理”“台帐记录”“设备现场”等管理。

3.组织本班组职工进行“应知应会”学习,如对设备“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设备的使用方法等的学习。

组织本班组的设备管理评比活动,奖优罚劣。

三、设备的使用期管理(一)要有完善的生产使用设备管理办法,推行A、B、C管理法,A类设备实行重点管理;(二)生产设备实行四级检查制:1.维修每周检查一次;2.工段每日检查一次;3. 车间每月检查一次;4. 公司(矿)每季检查一次。

每级、每次检查都要有设备检查记录,尤其是A类重点设备;(三)生产设备实行三级保养1.日常保养:○1班前按规定对润滑点及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检查易松动部件及部位;检查各安全防护及操作系统;○2班中随时检查和掌握设备运转情况,保持设备清洁良好的工作状况,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运转正常;○3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外部及清扫工作场地,清点整理好工器具和备品备件,做好设备运转记录及交接班工作。

2.一级保养:○1检查、调整、紧固设备各有关部位;○2清除设备表面油污及赃物;○3清扫、检查、调整电动机、电控箱及其它电器装置;○4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5清扫、检查、调整各润滑系统,按要求更换,填加润滑油、润滑脂。

3.二级保养○1解体设备的部分结构,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洗、润滑,并检查磨损情况;○2对设备的主轴箱、液压装置、变速箱以及润滑、冷却系统进行清洗、检修、换油;○3检修设备的电气系统,调整线路、清扫和修缮,使其正常运转;○4更新达到规定磨损限度的零部件;○5检查调整设备精度、校正设备及设备间的位置。

三级保养,要做好记录、登录工作。

四、设备大修:(一)要有完善的设备大修管理办法;(二)对A类设备做好年度大修计划;(三)要有相应充足的资金计划;(四)特大型多台设备统一大修要有作业计划;(五)A类设备大修要做好各项记录,以备存档。

五、设备大修管理(A类)1.设备大修计划①主要备件、备件计划、材料计划(主要备件要有合同)②人工计划包括:电工、钳工、焊工、其他技术工种、各种杂工,要有明细人名单,领班等。

③施工进度计划每日用工计划、电、钳、焊等,有明细人名单。

④各项计划责任人,要明细。

2.大修现场施工①对备件、其他材料使用情况要有详细统计。

②对施工人员要有详细统计,并按日、班、工种等进行记录。

3.列表分析本次大修情况。

①设备大修进度(按时完成、或未完成找出原因)。

②主要备件更换情况,顺利与否;旧备件使用情况(磨损程度、使用期等)③备件、材料、计划完成率、节约、超支。

④人工安排情况,电、钳、焊其他技工等,是否紧张。

人员配备是否够用、多余等。

⑤安全管理(施工)、后勤保障如何等。

六、设备润滑管理(一)设置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维修车间设置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润滑工作。

(二)每台设备都必须制定完善的设备润滑“六定”(附图)制度,并认真执行。

(三)各车间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油桶、油具、加油点),“三清洁”,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四)对大型、特殊、专用生产设备使用的润滑油脂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五)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生产设备润滑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六)做好废油的回收工作(七)生产设备润滑“六定”图表必须逐台制定,该图表要上墙,挂在设备对面墙上便于观察。

(八)设备“六定”图表的内容。

1.定点:规定设备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2.定时:规定加油、换油时间。

3.定式:该设备的加油方式,如手工、自动等。

4.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的数量。

5.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质、牌号。

6.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责任人。

(九)设备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六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十)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润滑“六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一)设备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注意设备各部位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十二)为保证润滑油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油质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油脂。

(十三)设备管理部门对生产设备的润滑油的跑、冒、滴、漏的情况,要组织专门人员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十四)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使用,油品更新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七、设备档案管理(一)设备档案的建立设备档案管理定义:设备从计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的工作归档建立起来的动态资料。

重要性:设备档案是设备制造、使用、修理等工作的一种信息方式,是设备管理与设备维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料。

要求:企业设备主管部门应为每台主要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对精密、大型、重型、稀有、关键的进口设备,以及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等A类设备档案,要重点进行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列入设备档案、保存的资料主要有:1.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2.设备购置合同(副本)。

3.设备购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4.自制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和鉴定书。

5.检验合格证。

6.设备装箱单及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包括随机备件、附件、工具等资料)。

7.进口设备索赔资料(复印件)。

8.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验收移交书。

9.设备使用初期管理记录。

10.设备登记卡片。

11.开动台时记录。

12.使用单位变动情况记录。

13.设备故障分析报告。

14.设备事故报告。

15.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

16.定期维护和检修记录。

17.大修竣工验收记录。

18.设备改造记录。

19.设备封存(启用)单。

20.设备报废记录。

21.其他。

(三)设备履历书设备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尤其对于每天与设备打交道的管理者,时刻都在关注设备正常或异常的变化,因此也要为设备建立履历,把其主要经历填写进去,为日后管理提供科学数据。

企业应对每台设备建立一本设备履历书,其封面应注明:设备安装地点,设备类别、名称、资产编号、建立日期等。

履历书内容:1.表达设备性能的主要参数;2.设备系统示意图、传动图;3.设备基本情况(规格型号、制造厂家、出场年月、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原值等);4.设备运转情况;5.设备使用人(操作者)变动记录;6.设备润滑(加油部位、冬夏油品名称、加油周期、加油量等);7.轴承;8.主要备件和材料;9.设备评比记录;10.检修周期表;11.设备大修理记录;12.设备检查、维护、检修记录(摘记);13.主要轴承、备件更换记录;14.电机;15.减速器;16.重大设备隐患记录;17.主要设备事故记录;18.机、电、液、气等调试记录;19.设备历年完成任务情况及效率;20.主要设备改造记录。

(四)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1.资料的搜集——是搜集与设备管理活动有直接关联的资料。

如设备经过一次修理后,更换和修复的主要零部件的清单,修理后的精度与性能检查单等,对今后的设备管理有实用价值,要进行系统搜集。

2.资料整理,指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册繁就简地整理和分析,使进入档案的资料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提高其可用价值。

3.资料的利用,建立设备档案的目录和卡片,方便使用者查找和检索,以便充分使用档案材料。

4.档案管理①明确设备档案的具体人员;②按设备档案归档程序做好资料分料登记、整理、归档;③未经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同意,不得擅自抽动设备档案,以防失落;④制定设备档案管理办法;⑤加强重点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使其能满足生产维修的需要。

5.图纸管理图纸是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对其要进行规范管理,使其在设备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①总图、装配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要统一完整;②原图、底图和蓝图管理明确,避免造成图纸缺失;③对于结构简单,或需自制装配的设备,要有全套图纸;④无论是设计还是测绘的图纸,都应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当设备改革后,必须立即绘制新图,抽掉旧图;⑤由于备件图纸使用频繁,图纸管理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所以平时要注意对图纸的收集、保管和修改工作;⑥推行计算机对设备图纸的管理,注意对数据资料的保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