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猫教案
《猫》教案(优秀13篇)
![《猫》教案(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4a63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0.png)
《猫》教案(优秀13篇)郑振铎《猫》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析语言,体会作家用语的准确性,重点品味强调句的用词方法。
2、通过“我”与家人对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来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时要学会勇敢的反省自我的过失。
一、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
二、整体感知1、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了是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花3分钟时间迅速的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自己昨天所预习的内容,可以在标划一些自己认为深有感触的句子。
(生读文章)2、文章一共提到了几只猫,“我”养的三只是怎么样的猫,你能不能分别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它们。
(生:1活泼;2更有趣且有用;3抑郁)a、郑振铎先生是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的?读句子,(抓住“滚来滚去”“消耗”)b、第二只猫与第一只相比怎样?读句子(从哪些词看到它非常的活泼,特别的可爱)c、第三只猫也可爱吗?从那些地方看出不可爱?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若有若无?3、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作者及家人对这三只小猫的喜好程度,你会怎样排列他们的顺序:从这样的排列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与家人养猫的目的是什么?板书明确:人们之所以要驯猫、养猫,就是因为猫可以供人赏玩、为人所用,这是人伟大之处,也是人的贪婪之处。
人类养猫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
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当你没用时,他绝不理睬你,对人类自己是如此,动物之类更是如此。
三、理解阅读1、由于我与家人一开始就不喜欢第三只小猫,所以当鸟被咬死后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全家人把罪状都按在它头上)读“我”和妻的两句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朗读指导2、我们断定是第三只小猫咬死的有什么证据吗?(嘴里好像吃着什么…它一定是…)由一个不确定的依据得出一个肯定的推断,大家觉得合理吗?假设今天咬死芙蓉鸟的是第二只猫,作者会怎么处理呢?(生猜测)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人们性格上的一种普遍的什么弱点呢?(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判断是非对错)3、小说安排第四只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小说矛盾的激化点,高潮。
《猫》教案
![《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bb5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b.png)
1.语言运用: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识记重要字词,了解作家、作品。(重点)
2.思维能力:学会通过默读勾画文中关键语句,摘录主要信息,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审美创造:能够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难点)
4.文化自信: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丢失
愤恨、诅骂、怅然
第三只猫
流浪猫
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
忧郁、懒惰
不喜欢它、若有若无、不注意
死亡
难过、良心受伤
任务二:面对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有何不同,请同学们从文章中勾画出有关语句。
温馨提示:注重勾画关键字词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问题(限时2分钟)
师友交流:师友面对面交流,学友先说答案,学师对学友进行补充完善。(限时2分钟)
2.思维能力:学会通过默读勾画文中关键语句,摘录主要信息,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审美创造:能够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难点)
4.文化自信: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交流感知】
学生活动:
师友面对面交流,学友先说答案,学师纠正错误及强调易错点包括字音字形(限时两分钟)
1.语言运用: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识记重要字词,了解作家、作品。(重点)
2.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勾画文中关键语句,摘录主要信息,借助表格梳理文章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审美创造:帮助学生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难点)
4.文化自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猫》初中教案
![《猫》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aeb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5.png)
《猫》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描写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2)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1. 通过对猫的描写,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对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确保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猫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3. 分析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感。
四、实践活动1. 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2.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和改进彼此的写作。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猫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与动物的相处方式,培养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文内容,还能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挥。
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92d1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8.png)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第16课《猫》,依据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教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猫》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写作实践;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具体内容包括: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猫》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然而,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虽然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时感到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比如可以多提供一些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猫》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修辞手法和作者情感的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举例: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将课文中的理念付诸实践。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与动物相处的有趣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人与动物相处的奥秘。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课堂总结环节,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876541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6.png)
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舍《猫》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能读准多音字“屏”、“折”,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古怪”、“屏息凝视”、“任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初步认识老舍语言平实、口语化的特点。
5、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A、动物历来为我们所喜爱。
作家笔下的动物更是特色鲜明,栩栩如生。
第十三课中,丰子恺先生就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
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看看老舍先生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自己的猫的。
B、大家都喜欢动物,老师就先让大家来猜一种动物:“它步调从容,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吃饭时向来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而且还得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学生答)丰子恺先生通过严肃郑重的叫声、从容的步态、三眼一板的吃相为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大作家老舍先生又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自己的猫的呢?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走近老舍笔下的猫。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文中的生字词标出来,要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检查字词。
(1)出示“性格、贪玩、尽职、抓痒、稿纸、跌倒、撞疼、开辟”指生认读。
(2)出示“屏息凝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认读,重点指导“屏”、“折”的读音。
课文《猫》教学教案完整例子
![课文《猫》教学教案完整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eb0d9db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猫》,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猫的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一张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外貌特征。
(2)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所了解的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猫的描绘。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析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2)小组代表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喜欢猫?(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中生字词的正确运用,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是否表现出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确保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六、教学资源:1. 课文《猫》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与猫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动物保护宣传资料。
《猫》教案设计
![《猫》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1db6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5.png)
《猫》教案设计•相关推荐《猫》教案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猫》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出来的。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人爱猫,猫爱人”这一情感主线。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与猫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本篇课文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猫的哪些内容?二、剖析“古怪”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找出第一部分的中心句,并思考猫的“古怪”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猫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3)有时(胆小),有时(勇猛)。
2.作者是怎样写出猫“古怪”的性格特点的。
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特点(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2)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任凭······也不······”说句子。
(3)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提问:“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感受10秒钟“屏息凝视”,交流感受。
(4) 学生个人展示: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猫温柔可亲又有哪些具体事例?品味: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5)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猫》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猫》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f654710a6f524ccbf8591.png)
15、猫一、教材分析:《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
文章条理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从描写中体会对猫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师: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猫》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并且初步了解了课文。
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那这节课你还想深入了解课文的哪些内容?3、学生提疑问,教师梳理问题。
4、(出示自探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出示:解疑合探(一)(1)、自读感悟: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性格古怪呢?请同学们挑一处你认为写得最生动,最喜欢读的语句讲给大家听。
生:读课文师:读完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它有时很老实,有时还很贪玩,有时还很尽职。
师板书,猫有时很老实,有时又贪玩,又尽职。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猫的老实,生:读句子师:很好,的确是一只老实的猫,那这么老实的猫又是怎样贪玩的呢?生读句子“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它也不肯回来。
” 师:在这里作者是怎样突出体现猫的贪玩的呢?生:用了一组关联词任凭…也师:对,这组关联词的使用更能体现猫的贪玩,无论不管人们怎么叫它,它也不肯回来。
师:多贪玩的猫啊,对于猫如此贪玩,老舍先生是什么态度?。
生:读句子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先生的态度。
同学们,老舍先生再写这句话用词很有特点,你们发现没?生:在句子后面用到吧,呀,呢师:你很细心,老舍先生在一句中连用了三个语气词,现在我们去掉三个语气词,请大家自己比较着读一读,A、说它老实吧B、它很老实A、说它贪玩吧B、它很贪玩师:体会出什么了生:加上语气词可以强调猫一天一夜没回家,师:这是你的体会,哪有别的体会吗?生:没有加的句子很平淡没有一点味道,加上语气词后,句子读起来带有感情师:哦,你体会到感情,你感受到老舍是带着什么样感情来说的呢?生:老舍对猫的喜爱,师:他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不起。
猫教案8篇
![猫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ba88d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0.png)
关于猫教案8篇关于猫教案8篇猫教案篇1 【设计意图】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爱听故事的情况,组织设计了《猫医生过河》这一故事续编的语言活动。
大班的幼儿抽象思维的才能有所进步,对词汇的理解及掌握有一定的积累。
组织他们对故事进展续编不仅仅能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才能,还能培养他们对事情的逻辑推理才能及创造力。
【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编出合理的故事情节,并能进展连接讲述。
2、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开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大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情节引题前几天接连下了几天雨,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生病了。
猫医生急忙背起药箱,准备去给小动物看病。
走到小河边一看,它愣住了,河水涨高了,把小桥也冲垮了,怎么过河去呢?猫医生急得大声叫起来:“喵、喵,谁来帮我过河?谁来帮我过河?”你们猜会有谁来帮助猫医生过河?二、幼儿自由讲述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师:“哪些热心的小动物来帮助猫医生?它们在干什么?”和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前半段。
三、续编故事1、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并讨论,鼓励幼儿续编不同的故事内容。
老师个别指导才能差的幼儿大胆参与讲述。
2、各组推荐一名幼儿介绍本组所想到的方法。
并对续编的故事进展简短的评价,对不合理的内容进展澄清。
老师:“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的?”在幼儿讲述过程中要求其他小朋友专心倾听。
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3、老师也来续编一个故事,并请小朋友们为老师编的故事提一些建议。
4、请小朋友们共同编一个故事的结局,让故事更完好。
5、品德教育。
A:你们从小动物身上学会了什么?B:今后看到别人有困难你会怎么做?四、延伸活动1、自由讲述:让幼儿将上下两段故事连接自由讲述。
2、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根底上,进展性情景表演。
【活动反思】在续编这个环节里,运用小组形式,充分地表达了幼儿的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了幼儿集体讨论协商才能;活动是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进展的,老师也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猫》的教案设计
![初中《猫》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3a50b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5.png)
教案设计:《猫》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课文《猫》的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短语的掌握。
- 观察和描述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课文句型的运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文《猫》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 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 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猫的兴趣。
2. 询问学生对猫的了解和经历,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猫》,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3.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课文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模仿。
2. 学生练习使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四、观察和描述(10分钟)1. 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猫或图片,并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描述。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描述,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对猫的看法和经历。
2. 每组选择一篇课文中的段落,进行角色扮演或朗读。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宠物猫,并写一篇关于猫的短文。
-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动物保护活动,提高对动物的关爱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猫》的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5《猫》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15《猫》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c96fe903d8ce2f0166232e.png)
教学设计15、猫题目:猫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主题:动物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设计者:一、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四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培养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训练,能够让学生对文中“我会认”“我会写”的汉字用己的方式识记;对阅读的要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体会关键词语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更深层的对文章关键字词加以理解。
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猫的性格古怪。
这部分是分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的。
第一方面,写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写“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的确”是完全确实的意思,它“有时候”是这样“乖”,接着用“可是”一转,写“贪玩”,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在这里指的是无论、不管的意思。
接着写猫“尽职”。
“尽职”指尽力搞好本职工作。
它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就“屏息凝视”,就是暂时抑制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一连就是好几个钟头”——是那么的耐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决心多么大,多么执著。
第二方面,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先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样子:“蹭你的腿”,“让你给它抓痒”,“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尤其它的叫唤“丰富多腔”,不叫时还会“咕噜咕噜给自己解闷”。
它是多么温和柔顺令人喜欢。
但是“这可都凭它高兴”,不是什么时候都这么温柔可亲的。
接着再写它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精选10篇)
![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b09d2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b.png)
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猫》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主线:猫的性格特点训练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猫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猫》这一课。
板书:大猫古怪、小猫淘气二、深入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1、讲读第1自然段(1)“古怪”是什么意思?(指跟一般情况不同,让人难以琢磨。
)(2)都哪几自然段写的是大猫的性格古怪?(3)现在先请你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大猫的古怪具体表现在哪儿?(板书:老实——贪玩——尽职)(4)为什么它老实、贪玩、尽职就说它的性格古怪?(5)那课文是怎样抓住重点词句,把猫老实、贪玩、尽职的特点写具体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猫老实的,读一读,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猫老实?(从成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可以看出猫老实)a、为什么从那里就能体现猫很老实呢?b、请你读一下这句话,边读边想像猫老实的样子。
c、我们都来读一读,读出你刚才的感受。
用上刚才的方法,现在再请你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猫的贪玩与尽职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抓住“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让学生边想象边体会猫的贪玩)a、问:都有谁呼唤?他们是怎么呼唤的?你体会到了什么?b、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猫的教案初中政治
![猫的教案初中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cb3ff9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b.png)
猫的教案初中政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 通过分析猫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2. 猫与人类的关系3. 尊重生命,关爱动物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猫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如猫的捕猎本能、猫的清洁习惯、猫的独立性等。
同时,教师可通过讲解猫的行为表现,让学生了解猫与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系,如猫对主人的依赖、猫的安慰作用等。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猫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猫在案例中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例如,分析猫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以及猫在生活过程中如何与人相处等。
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如何关爱身边的动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最后总结出一份关爱动物的计划。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猫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强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关于猫的观察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家里的猫或身边的猫,记录下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猫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猫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以及关爱动物的态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合理性。
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以及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认识到猫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同时,通过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观察力。
《猫》教案合集15篇
![《猫》教案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919f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2.png)
《猫》教案合集15篇《猫》教案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节选自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7册《猫》〕〔老师印象〕开头一句作者就概括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然后从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一是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二是讲它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千方百计接近你;它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三是讲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敢。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家中的猫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就像个顽皮可爱的孩子。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生印象〕老舍描述这只猫,似乎是一个慈祥的老父亲在向旁人夸耀自己那宝贝儿子。
描述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嗔(chēn)怪猫的贪玩不着家,是为了进一步突出猫的`尽职尽责,这也正是大家喜爱猫的原因。
特别是在写猫的温柔可亲的几个动作蹭腿伸脖,调皮时的踩梅花印,那由着自己性子的各种各样的叫声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了猫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小绅士泼小子,甚至有时就是圣战斗士。
《猫》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024年初中《猫》教案6篇
![2024年初中《猫》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6121b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3.png)
?设计意图:改换电路中串联电池节数的多少引起灯泡明亮程度发生变化的实验,引出不同电源的电压不同,产生的电学效果也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科学方法】
养成与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尝试探究活动的乐趣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电压表正确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电压表两次的示数是相等的,即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紧接着让学生回忆电流表的读书方法,说出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的异同点。
学生通过实验室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体会应用物理知识带来的快感,学以致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完本节课的新内容之后,给出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应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题,以进一步加强对电压及电压表相关知识的掌握。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我们的祖先起源于哪里?
(生答:黄河)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质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广博的胸怀,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学习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关于初中猫的教案
![关于初中猫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6dc38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c.png)
关于初中猫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
2. 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学生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有关猫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PPT:包含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的内容。
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有关猫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如:猫的感官、捕猎本能、社交行为等。
2.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对猫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份学习任务单。
2. 引导学生根据PPT内容和自己的观察,讨论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
3. 让学生记录下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四、观察和表达(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猫或图片,注意猫的行为和表情。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猫的行为和表情,并表达出他们对猫的情感。
五、小组合作(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和观察表达,合作完成一个关于猫的小组项目。
2. 可以是制作一张海报、编写一个小故事或表演一个小节目,以展示他们对猫的理解和关爱。
六、分享和总结(5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猫的理解和关爱。
2. 引导学生总结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以及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让学生选择一张关于猫的图片,用文字描述猫的行为和表情,并表达出他们对猫的情感。
2. 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并制定一个保护动物的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合作和表达,让他们了解猫的基本特点和习性,并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郑振铎《猫》教案15
![郑振铎《猫》教案15](https://img.taocdn.com/s3/m/7d594bfb0740be1e640e9a54.png)
第五单元灵性的动物16 猫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通过品读探究,懂得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道理并努力施行。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猫,是一种温顺、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的动物。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诵课文,给下面加点的生字词注音。
相称.(chèn) 郁.闷(yù) 一缕.(lǚ)污涩.(sè) 怂恿..(sǒng yǒng) 婢.女(bì)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2.解释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污涩:肮脏且不平滑。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蜷伏:弯曲着身体卧着。
悲楚:悲伤痛苦。
惩戒:惩处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乱说肯定的话。
逞能:争强好胜不量力而行。
恍惚:不清楚、不分明,多形容记忆、听觉、视觉。
一尘不染:形容东西的洁净和行为的清白。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秩序井然: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
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照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同学自由朗诵课文,思索: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2.朗诵课文,完成下表。
3.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交流点拨】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二)深层探究1.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无妨碍它成长。
猫 初中教案 导入
![猫 初中教案 导入](https://img.taocdn.com/s3/m/4282f97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2.png)
猫初中教案导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猫》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善待,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教学准备:1. 课文《猫》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幅猫的图画,让学生自由发表对猫的看法。
2. 教师总结: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习性和可爱的外貌。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猫的课文《猫》,来进一步了解猫的特点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板书课题:猫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猫》,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
2.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猫的短文。
2. 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分析课文的方法。
在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猫教案初中语文
![猫教案初中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bcfdb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分析猫的典型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猫的典型形象分析。
3. 写作技巧指导。
4. 作文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和习性,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师介绍猫的起源、特点、习性,以及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猫的典型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猫的典型形象,如温柔、可爱、机智等,培养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4. 写作技巧指导:教师讲解如何观察猫、描绘猫的动作、神态、声音等,以及如何通过猫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5. 作文练习:教师布置以猫为主题的作文题目,学生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6.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 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猫的典型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猫的典型形象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作文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4.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全面提升。
初中教案《猫》
![初中教案《猫》](https://img.taocdn.com/s3/m/2ced1e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5.png)
初中教案《猫》
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与理解
2. 猫咪的相关知识介绍
3.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1.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2.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理解
2. 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猫。
2. 向学生简要介绍猫咪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
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猫咪的相关知识介绍(15分钟)
1. 教师向学生介绍猫咪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等知识。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猫咪的各种表情和动作。
四、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的培养(10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只猫咪图片,观察猫咪的表情和动作。
2. 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文字描述猫咪的表情和动作。
3. 各组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猫咪的特点。
2.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猫咪的喜爱。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猫》,让学生了解猫咪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凭、辟”等7个生字,会写“贪、跌”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正确读写“任凭、尽职、稿纸、变化多端、跌倒、开辟”等词语。
2、了解猫的古怪性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猫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2、揭题:有一位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他非常喜欢猫,还特意为猫写了一篇文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5 猫》(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②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猫?各有什么特点?
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指名读,正音。
齐读。
(课件上生字词的拼音去掉。
)
分组读。
找出并学习掌握多音字“折”。
范写易错字。
3、交流问题,为课文分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课文1—3自然段写大猫的性格古怪: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4自然段写小猫的淘气可爱: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脚腿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
三、细读课文,理解大猫性格古怪。
1、理解“古怪”之意:课文开头第一句就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一词是什么意思?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是怎么想的?
2、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猫性格古怪的三个句子。
3、指名读所划句子,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
①老实: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老实”表现在哪里?请你读出它的老实。
②贪玩: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猫如何贪玩?“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理解“任凭…也…”。
③尽职: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尽职”是什么意思?“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体会“非…不可…”。
读猫的尽职。
4、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你们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连接的词语和句子。
("说老实吧,它的确┉┉";"可是┉┉";"说这贪玩吧,的确是呀┉┉""可是┉┉")
5、体会作者感情: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老实呀,乖,贪玩呀,尽职呀。
但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所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就把作者爱猫的感情表达出来了)
6、齐读,把作者对猫的爱表达出来。
7、课文第二自然段也写出了猫性格古怪,请你速读课文,划出表示古怪的重点词句。
8、交流,体会,朗读。
①“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蹭”是什么意思?你会在什么时候蹭谁?
“小梅花”是指什么?为什么将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说成是小梅花?
②“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
你听过猫的叫声吗?猫的叫声有时是不好听的,但作者用了这么多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将猫说成一个演唱家,为什么?
③“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
体会“无论……也……”。
④猫并无高兴与不高兴之分,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猫的感情。
请你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四、小结。
我们已经知道了猫的性格古怪,它还有什么古怪之处吗?小猫又是如何淘气可爱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产生热爱生活和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句式练说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猫的古怪,谁能用“虽然……但是……”或者“不但……而且……”的句式来说一说?
指名说。
二、细读课文,
1、继续了解猫的古怪。
第三自然段进一步写出猫的古怪。
你们能找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吗?(怕,勇敢)
用上关联词语把它们联接起来。
“既……又……”,“虽……但更多的是……”。
2、找出第二部分的中心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脚腿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
这里为什么要用“更”?你从“更”字体会到了什么?
3、抓住小猫①什么东西都玩儿;②玩儿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③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来体会它如何“生机勃勃,天真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小猫的可爱,你感受到了吗?指名朗读。
5、齐读。
三、体会爱猫情和写法,培养观察好习惯。
1、结合课后习题,体会感情。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这只猫,请你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划下来,自己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感情,等一下和大家分享。
2、生汇报交流。
3、体会写法。
回顾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你能发现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他的猫吗?
(总—分结构,句首是总起句,能概括段意;用上关联词;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
)
4、培养观察好习惯。
作者对猫的描述具体、生动、栩栩如生。
这是为什么?
(由于作者长期对猫仔细观察的结果,也与作者热爱身边的事物、热爱生活的这种情感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要像作者那样关心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培养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
)
四、拓展延伸,对比阅读。
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的两则短文,体会不同作者相同的爱猫之情,对比不同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