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检机构操作规程汇总
车辆各级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车辆各级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753e2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7.png)
车辆各级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保障驾驶员与乘客的安全,养成良好的车辆检查与维护习惯,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的制定依据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JT/T879.2-2008)和《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检验规程》(JT/T422-2000)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车辆的安全检查、性能检测等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客车、货车、危险品车辆、特种车辆等。
第三条安全检查与性能检测的定义安全检查是指对车辆各部件进行视觉检查、推拉试验、松紧测试等,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的过程。
性能检测是指对车辆关键部件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驱动系统等,确保车辆在运行中性能稳定。
第四条责任人员车辆安全检查与性能检测的责任人员包括车辆管理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等。
第五条车辆安全检查与性能检测频次车辆安全检查与性能检测应严格按照规定频次进行,主要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等。
第二章日常检查第六条日常检查内容1.外观检查:包括车身是否存在明显刮痕、凹坑等;2.胎压检查: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3.液位检查:包括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油、制动液等液位;4.灯光检查:检查前后灯、转向灯、刹车灯等是否正常;5.清洁检查:检查车身是否清洁;6.其他: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查。
第七条日常检查频次日常检查应每天进行一次,驾驶员在开车前应自行进行相关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第八条日常检查记录驾驶员应记录每次日常检查的结果,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车辆管理人员。
第三章定期检查第九条定期检查内容1.发动机检查:包括发动机工作正常、油耗情况、故障码读取等;2.制动系统检查:包括制动片厚度、制动油情况等;3.悬挂系统检查:包括避震器情况、悬挂连杆等;4.转向系统检查:包括转向角度、转向液情况等;5.驱动系统检查:包括变速箱工作情况、传动轴情况等。
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
![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b9f2a9b9d528ea80c7791a.png)
附件1机动车安检机构监督检查作业指导书一、检查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63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评审补充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省质监局《关于加强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人员管理的通知》(闽质监〔2018〕89号)等有关管理规定。
二、检查项目(一)检查项目围绕机动车安检机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持续符合资质认定的条件和要求,发现机动车安检机构检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处机动车安检机构的违法检验行为,本作业指导书将检查项目分为法律地位、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管理系统4大类,共15个检查项目。
15个检查项目名称为:法人资格、资格认定、变更、仪器设备、检验人员、试验车道和驻车坡道、机构设施、检验厂房、检验业务信息系统、检验项目和方法、记录报告及检验结论、技术资料保存、管理体系文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附录则明确了每个项目检查处理依据及条款。
(二)检查项目要求、检查方法及项目判定1.法人资格机动车安检机构应当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业务。
其企业的经营范围、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的业务范围应涵盖机动车检验项目。
查看法人资格证书,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为不符合。
查看机构的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是否涵盖机动车安全技术、尾气排放检验,对存在多检测场所的机构,营业执照登记的场所应包含该机构的全部场所地址或者提供其他检测场所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
机构和人员没有完全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脱钩的,经营范围或业务范围没有相关检验的,或者有其他业务影响客观、公正的判定,该项目不符合。
2.资质认定机动车安检机构应当取得资质认定证书,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应在批准的资质范围内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查看检验范围是否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0391fe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1.png)
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是机动车平安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对提高道路运行机动车的平安技术状况、减少伤亡人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的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机构的监视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那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开展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以及对安检机构实施监视管理应当遵守本方法。
本方法所称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平安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的活动,包括机动车注册登记时的初次平安技术检验和登记后的定期平安技术检验。
本方法所称安检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平安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安检机构实施统一监视管理。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视管理工作。
市县级质量技术监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视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质量技术监视部门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那么,依法对安检机构实施监视管理。
第五条安检机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平安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第六条安检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那么。
第七条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
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平安技术检验。
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09f13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3.png)
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机动车检测线是汽车厂进行车辆质量检测的关键环节,保障安全操作是保证检测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本文旨在制定汽车厂机动车检测线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遵守安全规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操作人员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动车检测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保持身体健康,不得通过服用药物等手段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反应能力。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服装,并佩戴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清醒,禁止酒后操作和疲劳驾驶。
5. 操作人员应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并随时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设备和工具安全要求1. 机动车检测线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定,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
2. 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符合使用要求,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报修。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严禁随意更改机动车检测线的参数设置。
4. 操作人员应将不再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妥善存放,不得随意堆放或乱放,防止意外伤害。
四、车辆上线与下线操作规定1.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先确认车辆的停放位置是否正确,确保安全操作时不会受到其他车辆的干扰。
2.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使用专用工具,如起重机、平台车等,严禁人工推动、抬举或拖移车辆。
3. 操作人员在车辆上线和下线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不安全行为。
4. 操作人员应确保车辆在上线和下线过程中稳定,并且防止车辆滑动、倾倒或碰撞其他车辆。
五、检测操作规定1. 操作人员在进行车辆质量检测之前应先进行设备自检,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 操作人员应根据车辆检测要求,准确选择检测项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应将车辆稳定停放在检测平台上,并且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防止车辆滑动或倾倒。
安检仪技术操作规程
![安检仪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59068a27d3240c8547ef19.png)
安检仪技术操作规程
一、辐射设备的使用原则
(1)操作者应充分了解机器的性能、规格、特点和各部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熟悉机器的使用限度及其使用规格表。
(2)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正确熟练地操作,以保证机器使用安全。
(3)在安检过程中,不可以随意调节各种技术参数,以免损坏机器或超剂量照射.
(4)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台各仪表指示数值,注意倾听电器部件工作时的声音,若有异常,及时关机.
(5)在使用过程中,严防机件强烈震动。
移动部件时,注意空间是否有障碍物。
(6)应保持工作间的温湿度,潮湿天还须开启抽湿机。
二、辐射设备的一般操作步骤
(1)闭合外电源总开关。
(2)检查球管、中心X线片暗盒中心或探测器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检查需要进行技术参数选择。
(4)根据需要选择曝光条件,注意先调节毫安值和曝光时间,再调节千伏值。
(5)以上各部件调节完毕,患者投照体位摆好,一切准备就绪,即可按下手闸进行曝光。
(6)全天工作结束,切断机器电源和外电源,将机器恢复到原始状态.
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
2016。
3。
安检机操作规程
![安检机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2475904bb68a98271fefacf.png)
东站汽车客运站行李安检岗位
操作规程
一、必须持有X射线安全检查上岗证的相关工作人员才可以对设备进行操作,只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才允许对设备进行调整和维修。
二、严禁打开设备的盖板和禁止坐在输送带上对设备进行检查。
三、禁止在设备运行时触摸输送带的边缘和滚筒。
四、严禁违规对设备的有关部件进行修改。
五、必须在确保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堵塞在设备内部的物品进行清理。
六、防止有液体进入设备。
七、设备必须接地良好,系统主电源插座必须有接地端口,在清洁设备时要将整机电源断。
广州长溢汽车客运站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安检操作规程
![安检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b8fe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0.png)
安检操作规程安检操作规程安检操作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在各种场所和环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确保每个人的安全,确保进出门的人员和物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安检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检操作规程,用于保障安全并提高效率。
一、人员准入规程1. 检查人员身份证件:查验人员身份证、工作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核实其职务和身份;2. 人员报备登记:要求进出的人员提供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并登记在案;3. 人员现场检查:对进出门的人员进行外观检查,观察其是否携带可疑物品或行为异常等;4. 可疑人员排查:针对表现出可疑行为或身份不明的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和调查,必要时告知相关部门。
二、物品检查规程1. 手提物品检查:要求人员将手提物品放在安检仪器上进行检查,以排除危险物品;2. 托运行李检查:人员携带的所有行李都需要经过安检仪器或手工检查,防止携带危险物品;3. 电子设备检查:对人员携带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检查,防止带入非法软件或危险物品;4. 禁止品查验:对禁止携带的物品,如刀具、液体等进行查验,禁止其携带进入场所;5. 可疑物品排查:对经过安检仪器或手工检查某种物品异常的行李进行重点排查,以发现可疑物品。
三、安检设备操作规程1. 安检仪器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安检仪器的操作知识和技能,能准确操作和读取扫描结果;2. 定期维护和检修:对安检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并具备准确性;3. 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发现安检仪器出现故障或显示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维修或更换设备;4. 安检信息保密:安检仪器中读取到的个人或机密信息要严格保密,不得外泄或被滥用。
四、应急疏散规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安检人员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然后指引人员疏散到安全的地方;2. 给予必要的指令:安检人员应迅速给予人员必要的指令,如离开现场、紧急出口位置等;3. 协助救援工作:紧急情况发生后,安检人员要协助救援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和安全工作;4. 提供必要信息:安检人员应将紧急情况情况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协助处理。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4617d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8.png)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一、安全检查前的准备工作1. 安排专人负责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2. 准备好所需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扳手套、打气筒、电筒等。
3. 检查并确保检查区域的安全,如地面平整、没有明显障碍物等。
4. 确保车辆处于空档或停车状态,并拉紧手刹。
5. 熟悉车辆的保养手册和安全操作手册,了解车辆的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和功能。
二、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的内容1. 外观检查(1) 检查车身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腐蚀现象。
(2) 检查玻璃是否完好,并清洁干净。
(3) 检查车灯、转向灯、刹车灯、示宽灯等灯具是否正常工作。
(4) 检查车辆的标志和标识是否完好。
(5) 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胎压状态,确保胎面平整且胎压正常。
(6) 检查车辆的挡泥板和雨刷器是否完好。
2. 底盘检查(1) 检查车辆底盘是否有明显的漏油现象。
(2) 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 检查车辆的排气管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漏气或异响。
(4) 检查车辆座椅固定和安全带是否完好。
3. 发动机检查(1) 检查发动机机油的量和质量,如果不足或质量差,应及时添加或更换。
(2) 检查发动机的水温和冷却液的量,确保水温正常和冷却液不漏。
(3) 检查发动机的皮带是否有松弛或破损现象,如果有应及时更换。
(4) 检查发动机的电瓶是否正常工作,电池是否充电充足。
4. 车内检查(1) 检查车辆的座椅和安全带是否完好。
(2) 检查仪表盘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油量、水温、电瓶等。
(3) 检查车辆的空调、音响和导航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4) 检查车辆的车窗、车门和中控锁是否正常开启和关闭。
5. 驾驶员个人安全装备检查(1) 检查驾驶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和手套是否完好。
(2) 检查驾驶员视线是否清晰,如果有需要,应及时清洗或更换。
(3) 检查驾驶员的工作服和工作鞋是否符合要求。
三、安全检查后的处理与记录1.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如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修复漏油现象等。
安检机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
![安检机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9a5c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6d.png)
安检机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安检机操作规程及保养制度一、安检机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严禁非授权人员操作安检机。
2. 在操作安检机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和理解操作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培训。
3. 操作人员进入安检机操作区域时,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
4. 在操作安检机之前,应先进行预检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操作人员应按照安检机操作流程,如开机、参数设置、开始检查等,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6. 操作人员不得在安检机上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影响安检效果。
7. 在操作安检机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停止操作,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8. 在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安检机,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
9.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并严禁使用手机或进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10.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检机的操作规范,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其他违规操作。
二、安检机保养制度1. 设备保养(1) 定期对安检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传感器和线缆是否正常等。
(2) 对于检测结果超出设备要求的安检机,应及时更换或进行维修。
(3) 在巡检过程中,对于发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即时上报,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 日常保养(1) 操作人员应定期清理安检机的运输带、传送带和扫描区域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对安检机进行检查,确保零部件的完好无损,如传感器、滚筒等,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3. 定期检修(1) 按照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对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在停机维修期间,应做好安检工作的替代安排或通知。
4. 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应切断设备电源,确保人员的安全。
(2) 操作人员在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时,应佩戴适合的防护设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242227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e.png)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一、全体的为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检机构检验技术水平,促进安检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1号),制定本规范。
二、监督管理范围(一)对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工作人员的监督,对获得检验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日常监督,调查处理未取得检验资质许可证的机构的检验活动等。
(二)对安检机构资质发证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资质发证工作的验收、审查、批准的有关人员的监督。
(三)对获得检验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资格有效性的情况;依法开展检验工作的情况;技术条件的保持情况;计量认证的情况;检验仪器和设备的验证或校准以及其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情况;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等。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职责(一)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
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并将情况通报公安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
(二)国家质检总局职责1.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安全检查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
2.对机动车安全检查机构进行监督抽查。
3.及时组织和处理向安全检查机构提出的投诉和报告。
(三)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1.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对安检机构的监督抽查。
2.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安全检查机构进行比较测试,督促安检机构保持必要的检验能力。
3.上报安检机构监管信息。
4.及时向安全检查机构处理投诉和报告,调查处理安检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5.每年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资质管理报告。
四、质量技术监督部对合格管理人员的要求(一)依法进行安检机构的受理、审查、批准。
机动车安检机构操作规程汇总
![机动车安检机构操作规程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5b004e941ea76e59fa045d.png)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只适用滚筒和轴重仪设备,不适用平板和地磅)2016.2审定引用标准: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与方法》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1、外廓尺寸测量2、整备质量测量3、制动性能检验4、前照灯检验5、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6、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7、在用汽车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检测规程&在用汽车双怠速尾气排放检测规程9、在用汽车稳态工况法检测规程10、微机网络系统操作11、人检验操作规程(1)唯一性认定,车辆特征参数、外观、安全装置检查12、人检验操作规程(2)底盘动态检验13、人检验操作规程(3)车辆底盘部件检查外廓尺寸测量1检验设备、工具要求1.1人工检验标准器具a)钢卷尺:不确定度:1级;b)标尺、铅垂、水平尺。
1.2 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测量仪应符合计量法规,测量仪最大允许误差:士1%或士20mm2人工检验方法2.1 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在车辆前后和两侧突出位置,使用线锤在地面画出“十”字标记。
如图所示。
车辆前后突出位置标注示意艮酸尺寸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示意为防止车辆前后突出位置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影响测试准确度,可将车辆移走,在地面的长宽标记点上分别画出平行线,在地面形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可用对角线进行校正)找出车辆中心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出长和宽的直线距离,作为整车的车长和车宽,但GB/T 3730.3规定的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变形,以及法律法规允许加装的其他部件不计入。
2.2 车辆高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将水平尺放在车辆的最高处并且保持与地面水平。
在水平尺一端点放铅垂到地面画出“十”字标记,用钢卷尺测量水平尺该端点与地面“十”字标记之间的距离示值即为该车的实际高度,如图所示。
车辆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
![车辆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96ba81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1.png)
车辆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车辆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为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性能,进行车辆检查和性能测试是特别紧要的。
车辆的安全检查和性能测试是为了避开显现任何可能影响驾驶过程和乘车舒适度的问题,以确保车辆的完好无损,达到最佳性能。
下面是车辆安全检查、性能检测操作规程,旨在帮忙司机和车辆维护和修理人员检查和测试车辆。
一、车辆安全检查操作规程1.清洁车辆表面及内部,删除油污、泥垢和灰尘等杂物,保持车体的亮度。
2.外观检查,包括:(1) 左右两侧车灯是否亮、车门是否密闭。
(2) 轮胎是否平整,气压是否充足。
(3) 轮胎花纹是否清楚,有无裂纹和磨损。
(4) 制动器和制动液管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5) 车体是否有裂痕和碰撞痕迹。
(6) 车身标识是否清楚,挂件是否坚固。
3.内部检查,包括:(1) 检查座椅和安全带是否齐全,是否有裂痕和松动。
(2) 车辆盘点情况,包括备胎、工具和其他应急设备。
(3) 碰撞保护杆是否完好无损,即撞车时是否能够有效保护车身。
4.特定部位检查,包括:(1) 发动机、变速器、悬挂系统、传动系统、刹车、转向系统、电气系统和燃油系统。
(2) 检查排气,看是否有渗漏和堵塞情况。
(3)检查转向和悬挂系统的磨损和松动现象等。
5.定期维护,包括:(1) 更换空气滤清器。
(2) 更换机油和油滤器。
(3) 更换火花塞。
(4) 更换刹车液。
6.检查运行效能:车辆启动后,对于胎压、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
检查车辆行驶的方向以及加速部分是否正常工作,特别是不稳定的部分应当特别关注。
7.按时进行保养:遵守车辆保养指南,定期更换车辆油液、维护和修理零部件等。
适时解决车辆问题,并依据车辆制造商指南中的推举时间和里程表来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二、车辆性能检测操作规程1.设备检查:使用前,需要对用于检测车辆性能的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工作正常。
2.检查车辆:汽车需要定期保养和检查,从而除去磨损和缺陷问题。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f105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8.png)
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
1.审核整备单据与记录:每天开车前,司机应仔细审核整备单据与记录,包括前一天的整备记录、维修、保养等项目,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
作状态。
2.外观检查:首先要检查车辆外观,包括车身有无明显变形、刮痕、
漆面破损等情况,检查前后灯、尾灯、转向灯、刹车灯等灯具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检查坐垫、座椅、安全带等是否完好。
3.轮胎检查:检查轮胎胎面是否磨损过度,胎纹是否正常。
检查胎压
是否符合要求,避免胎压过低或过高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4.刹车系统检查:测试刹车是否灵敏、稳定,检查制动管路、制动片、刹车油等是否存在泄漏或磨损的情况,确保刹车系统正常工作。
5.动力系统检查:检查发动机、传动系统、电池等部件,确保运转正常。
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传动油等液体是否足够,并检查有无漏油
现象。
6.方向盘和悬挂系统检查:检查方向盘是否灵活、无异常声音,检查
悬挂系统是否稳定、无明显松动。
7.车辆电气系统检查:检查电路、电瓶、发电机、故障灯、车载设备
等是否正常工作。
8.玻璃和后视镜检查:检查车辆玻璃是否存在破损或裂痕,后视镜是
否稳固。
9.燃油系统检查:检查燃油是否充足,检查油箱、油管等是否有泄漏
情况。
10.安全装备检查:检查灭火器、应急三角警示牌、急救箱、安全锤等安全装备是否齐全,避免发生紧急情况时缺乏必要的应急工具。
以上是车辆日常安全检查的操作规程,司机应依照这些规程进行车辆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同时,应定期对车辆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确保车辆总体上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车辆出站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范文
![车辆出站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a231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8.png)
车辆出站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与范围车辆出站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车辆在出站前经过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出行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车辆出站前的安全检查操作。
二、检查前准备工作1. 确认检查人员及其职责分工,包括司机、安全员等。
2. 准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设备,如安全锤、灭火器、检测仪器等。
3. 检查并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如安全锤的锤头无裂纹、灭火器压力正常、检测仪器准确等。
4. 确认检查车辆的种类和车辆出站前应检查的具体项目。
三、车辆外观检查1. 检查车辆外观是否完好,包括车身是否有明显划痕或凹陷、车窗玻璃是否破裂等。
2. 检查车辆外部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大灯、示廓灯、刹车灯、右侧转向灯等。
3. 检查车辆轮胎情况,包括胎纹深度是否达到安全标准、胎压是否正常等。
4. 检查车辆挡风玻璃是否干净清晰,车内后视镜是否调整正确。
四、车辆内部检查1. 检查座椅安全性,包括座椅是否松动、安全带是否可靠等。
2. 检查车辆仪表板是否正常工作,包括油量表、速度表、水温表等。
3. 检查车辆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灭火器、安全锤、应急疏散工具等是否齐全并易于取用。
4. 检查车内空气质量,确保车内没有异味或有毒气体的存在。
五、发动机及其它部件检查1. 检查发动机油量和冷却液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
2. 检查发动机皮带是否松紧适宜,是否有明显的磨损或裂纹。
3. 检查发动机排放情况,包括烟气的颜色、尾气的气味等。
4. 检查刹车系统,包括制动液是否充足、刹车片是否磨损等。
5. 检查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油是否充足、转向皮带是否松紧适宜等。
六、特殊车辆的特殊检查对于一些特殊车辆,还需要进行特殊的安全检查,如危险品运输车辆需要检查危险品储存设备、防火装置等。
七、记录与报告1. 对每辆车进行安全检查的结果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查人员、检查时间、检查项目、问题描述等。
2. 将检查结果及问题及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要求进行问题的整改和处理。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doc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doc](https://img.taocdn.com/s3/m/e755679d6294dd88d0d26bf8.png)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范一、总则为了规范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检机构检验技术水平,促进安检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1号),制定本规范。
二、监督管理的范围(一)对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工作人员的监督,对获得检验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日常监督,对未获得检验资格许可的机构开展检验活动的查处等。
(二)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对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工作中涉及受理、审查、批准的有关人员的监督。
(三)对获得检验资格许可安检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资格有效性的情况;依法开展检验工作的情况;技术条件的保持情况;计量认证的情况;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或者校准情况及其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情况;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等。
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一)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
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依法进行处理。
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并将情况通报公安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
(二)国家质检总局职责1.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的安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
2.对机动车安检机构开展监督抽查。
3.及时组织处理对安检机构的投诉和举报。
(三)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1.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对安检机构的监督抽查。
2.根据需要可以组织安检机构进行比对试验,督促安检机构保持必要的检验能力。
3.通报安检机构监管信息。
4.及时处理对安检机构的投诉和举报,调查处理安检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5.每年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机动车安检机构资格管理工作报告。
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格管理人员的要求(一)依法进行安检机构的受理、审查、批准。
2024年安检员安全操作规程
![2024年安检员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5e978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4.png)
2024年安检员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旅客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安检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安全检查、执勤交通指挥的安检员。
安检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安全有序。
第三条安检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保持警觉性和应变能力,确保在做到安全的前提下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安检服务。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四条安检员应在执勤前进入检查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检查区域内没有危险物品,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第五条安检员在执勤时应佩戴工作证和工作服,工作服应整洁、规范,工作证应悬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旅客识别。
第六条安检员在执勤期间应保持整齐、规范的站姿,自觉严肃认真,对旅客要友好、礼貌。
第七条安检员应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应检查旅客携带物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不得漏查、疏漏。
第八条安检员在进行安全检查时,应使用标准的安检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
第九条安检员应对旅客进行有效的行李检查,以防止危险物品的携带。
对怀疑物品应加以重点检查,必要时进行随身携带物品的开检,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安检员在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旅客的人身安全和隐私保护,敏感部位的检查应在专用隔离区或隐蔽地点进行,确保旅客的尊重和权益。
第十一条安检员在遇到可疑危险物品时,应根据规定的应急预案,立即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报告,确保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十二条安检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纪律管理第十三条安检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国家安全秘密和公务秘密,不得泄露旅客的个人隐私。
第十四条安检员不得迟到、早退,工作期间不得离岗,离岗时应向领导请假。
第十五条安检员不得酗酒、赌博,不得违法乱纪,不得参与非法活动或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第十六条安检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确保旅客的安全通行。
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
![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aad1d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0.png)
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车站安检是确保乘客和乘车环境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统一车站安检工作标准,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制定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车站安检:指在车站内对进站乘客等人员和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行为。
2. 安检设备:指用于进行车站安检工作的设备,包括金属探测门、X光安检机、手持金属探测器等。
3. 危险品:指可能对乘车环境和乘客产生威胁的物品,包括爆炸物、易燃物、刀具、钝器等。
三、安全操作规程1. 安检设备的摆放位置应符合操作规程要求,确保乘客顺利通过。
2. 安检设备的检测区域应清洁整齐,无障碍物遮挡,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3.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安检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持相关证件上岗。
4. 操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和帽子,并佩戴工作证。
5. 操作人员应保持安检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
6. 操作人员应引导乘客有序通过安检设备,保持队列有序,避免拥挤。
7. 在乘客经过安检设备时,要注意观察乘客动作和安检设备的报警情况,及时处理有异常的情况。
8. 检测到危险品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口头警告、询问乘客、拦截乘客等,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9. 对于涉嫌携带危险品的乘客,操作人员应冷静处置,不得使用暴力或高压手段。
10. 在应急情况下,操作人员应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置,保障乘客安全和车站秩序。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使用手机。
2. 操作人员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将安检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
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自身技术和业务水平。
4. 操作人员应保持文明礼貌,与乘客进行友好沟通,解答乘客的疑问。
五、违规处理1. 操作人员如违反操作规程,经责任部门核实后,视轻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包括警告、停职、辞退等。
2. 对于故意违规或涉嫌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六、总结车站安检技术操作规程是车站安检工作的重要依据,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车站安检工作的高效安全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设备操作规程(只适用滚筒和轴重仪设备,不适用平板和地磅)2016.2审定引用标准: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与方法》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1、外廓尺寸测量2、ﻩ整备质量测量3、制动性能检验4、前照灯检验5、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6、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7、在用汽车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检测规程8、在用汽车双怠速尾气排放检测规程9、在用汽车稳态工况法检测规程10、微机网络系统操作11、人检验操作规程(1)唯一性认定,车辆特征参数、外观、安全装置检查12、人检验操作规程(2)底盘动态检验13、人检验操作规程(3)车辆底盘部件检查外廓尺寸测量1 检验设备、工具要求1.1 人工检验标准器具a)钢卷尺:不确定度:1级;b)标尺、铅垂、水平尺。
1.2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测量仪应符合计量法规,测量仪最大允许误差:±1%或±20。
2 人工检验方法2.1 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在车辆前后和两侧突出位置,使用线锤在地面画出“十”字标记。
如图所示。
车辆前后突出位置标注示意车辆长度、宽度的测量示意为防止车辆前后突出位置不在同一中心线上,影响测试准确度,可将车辆移走,在地面的长宽标记点上分别画出平行线,在地面形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可用对角线进行校正)找出车辆中心位置,用钢卷尺分别测出长和宽的直线距离,作为整车的车长和车宽,但3730.3规定的后视镜、侧面标志灯、示位灯、转向指示灯、挠性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变形,以及法律法规允许加装的其他部件不计入。
2.2 车辆高度的测量将车辆停放在平整、硬实的地面上,将水平尺放在车辆的最高处并且保持与地面水平。
在水平尺一端点放铅垂到地面画出“十”字标记,用钢卷尺测量水平尺该端点与地面“十”字标记之间的距离示值即为该车的实际高度,如图所示。
车辆高度的测量示意3 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检验3.1 将车辆正直居中驶进测量仪,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测得车辆长度、宽度和高度数值。
3.2 测量仪不得具有人工修改测量数据和照片的功能,对于需要人工确认修改不计入车长、车宽的,应记录修改日志。
4测量过程记录4.1人工测量过程记录人工检验的整个检验过程应进行全程摄像记录。
4.2 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检验过程记录仪器测量过程中应由仪器实时自动保存测得数据和车身正面、侧面的测量照片并上传至监管系统,照片及数据不能人工修改。
整备质量测量1设备要求整备质量测量选择轴(轮)重仪方式进行测量。
三轴及三轴以上车辆测量时,应保证轴(轮)重仪有足够的有效测量长度,确保双联和三联的各并装轴同侧轮同时停在一块称重板上。
2 测试车辆要求测试车辆应符合3730.2规定关于车辆质量的要求。
3测量方法3.1 轴(轮)重仪测量时应保持被测车辆保持水平,将车辆依次逐轴(对并装双轴和并装三轴视为一轴)平稳缓慢行驶至测量台,等平稳静止后,测得该轴轴荷;计算所有轴荷之和,计为该车的整备质量。
3.2挂车的整备质量可先测得汽车列车的整备质量、牵引车的整备质量,然后计算得出汽车列车的整备质量与牵引车的整备质量的差值,作为挂车的整备质量。
制动性能检验1 台试空载制动检验1.1检验设备相关要求检验设备相关要求如下:a) 机动车制动检验采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并应根据所检验车辆的轴荷选择相应承载能力的制动台;b) 轴(轮)重仪应水平安装,安装时称重台上表面与地平面的高差不得超过±5;c) 制动台前后地面的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d) 用于检验多轴及并装轴车辆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其台体应能通过装置举升并满足安装要求;1.2 检验前准备检验前应准备工作如下:a)制动检验台滚筒表面应清洁,没有异物及油污;b) 检验辅助器具应齐全;c)气压制动的车辆,贮气筒压力应能保证该车各轴制动力测试完毕时,气压仍不低于起步气压(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计);d)液压制动的车辆,根据需要将踏板力计装在制动踏板上。
1.3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步骤如下:a) 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各轴依次停放在轴(轮)重仪上,并按规定时间(不少于3s)停放,测出静态轮荷(轮重、制动分列式);b) 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将被测试车轮停放在制动台滚筒上,变速器置于空档,松开制动踏板;对于全时四轮驱动车辆,非测试轮应处于附着系数符合要求的辅助自由滚筒组上,变速器置于空档;c) 起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实施制动,将制动踏板逐渐慢踩到底或踩至规定制动踏板力,测得左、右车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及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并依次测试各车轴;对驻车制动轴,操纵驻车制动操纵装置,测得驻车制动力数值,并计算轴制动率、不平衡率、驻车制动率、整车制动率;d)可采取相关措施防止被检车辆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后移,以适应制动检测需要。
1.4 特殊情形处置特殊情形按以下方式处置:a) 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检验时,被测试车轮在滚筒上抱死但整车制动率未达到合格要求时,应在车辆上增加足够的附加质量或相当于附加质量的作用力(在设备额定载荷以内,附加质量或作用力应在该轴左右车轮之间对称作用,不计入轴荷)后,重新测试;b) 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上检测受限车辆或底盘动态检验过程中点制动时无明显跑偏,但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合格的车辆,应换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或采用路试检验。
1.5台式加载制动检验加载制动检验采用具有举升加载功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检验进行,测试加载轴制动率和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货车、与挂车组合成的汽车列车的第一轴和最后一轴不测,具体方法如下:a)被检车辆正直居中行驶,将被测试车的第二轴停放在制动台滚筒上,变速器置于空档,松开制动踏板;b) 通过举升装置对测试轴加载,举升至副滚筒上母线离地100 (或轴荷达到11500时),停止举升;测出左右轮轮荷,计算得出该轴加载状况下的轴荷(或直接测得该轴加载状况下的轴荷);c) 起动滚筒电机,稳定3s后实施制动,将制动踏板逐渐慢踩到底或踩至规定制动踏板力,测得左、右车轮制动力增长全过程的数值及左、右车轮最大制动力;并计算加载轴制动率、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d) 重复a)、b)、c)步骤,依次测试各车轴。
前照灯检验1设备要求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检验及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测量应使用具备远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检验功能的前照灯检测仪。
2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检验前,仪器及车辆准备如下:a) 检测仪受光面应清洁;b) 轨道内应无杂物,使仪器移动轻便;c) 前照灯应清洁。
3检验方法3.1 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检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a) 车辆沿引导线居中行驶至规定的检测距离处停止,车辆的纵向轴线应与引导线平行,如不平行,车辆应重新停放;b) 置变速器于空档,车辆电源处于充电状态,开启前照灯远光灯;c) 给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发出启动测量的指令,仪器自动搜寻被检前照灯,并测量其远光发光强度及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注:前照灯远光照射位置偏移值检验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进行;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是指手工或通过使用专用工具能够在不影响近光光束照射角度的情况下调整远光光束照射角度的前照灯,通常情况下远近光束一体的前照灯其远光光束照射角度不能单独进行调整。
d) 被检前照灯转换为近光光束,自动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检测其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照射位置偏移值;e) 按上述c)、d)步骤完成车辆所有前照灯的检测;f) 在对并列的前照灯(四灯制前照灯)进行检验时,应将与受检灯相邻的灯遮蔽。
g) 采用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时,测试前应预热。
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1 设备要求车速表检验在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上进行。
2 检验程序a) 将车辆正直居中驶上检验台,驱动轮停放在测速滚筒上;b) 降下举升器或放松滚筒锁止机构,为防止车辆向前驶出该工位,可在非驱动轮前部加止动块(前轮驱动车使用驻车制动);c) 当车速表指示稳定在40时,测取实际车速,检验结束;d) 升起举升器或锁止滚筒,将车辆驶出检验台。
3检验注意事项a) 测速时车辆前、后方及驱动轮两旁不准站立人员;b)检验结束后,检验员不可采取任何紧急制动措施使滚筒停止转动;c) 对于不能在车速表检验台上检验的车辆,只需在底盘动态检验时定性判断其车速表工作是否正常即可。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21861-2014)1设备要求转向轮横向侧滑量的检验应在侧滑检验台上进行,侧滑检验台应具有轮胎侧向力释放功能。
2 检验程序将车辆正直居中驶近侧滑检验台,并使转向轮处于正中位置,在驱动状态以不大于5的车速平稳、直线通过侧滑检验台,读取最大示值。
3 检验注意事项车辆通过侧滑检验台时,不得转动方向盘;不得在侧滑检验台上制动或停车;应保持侧滑检验台滑板下部的清洁,防止锈蚀或阻滞。
在用汽车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检测规程(3847-2005)1试验准备:a.车辆在不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试验。
出于安全考虑,必须确保发动机处于热状态,并且机械状态良好。
b.发动机应充分预热,例如:在发动机机油标尺孔位置测得的机油温度应至少为80℃;如果温度低于80℃,发动机也应处于正常运转温度。
因车辆结构,无法进行温度测量时可以通过其它方法使用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转温度,例如,通过控制发动机冷却风扇。
c.引车员应采用至少三次自由加速过程或其它等效方法对排气系统进行吹拂。
2试验方法:a.废气排放工位操作员目测检测车辆的排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是否泄漏。
将取样探头插入被检车辆排气管内至少6D(D为排气管开口处直径)。
b.发动机包括所有装有废气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每个自由加速循环的起点均处于怠速状态。
对重型发动机,将油门踏板放开后至少等待10秒钟。
c.在进行自由加速测量时,引车员必须在1 秒内,将油门踏板快速、连续地完全踩到底,使喷油泵在最短时间内供给最大油量。
d.对每一个自由加速测量,引车员在松开油门踏板前,发动机必须达到断油点转速。
对带自动变速箱的车辆,则应达到制造厂申明的转速(如果没有该数据值,则应达到断油转速的2/3)。
关于这一点,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例如:通过监测发动机转速,或延长油门踏到底后与松开油门前的时间,对于重型汽车,该时间应至少为2秒。
e.计算机或不透光烟度计算结果取最后三次自由加速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此数据将在仪表板或电子灯牌上显示出来。
在计算均值时可以忽略与测量均值相差很大的测量值。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检测。
在用汽车双怠速尾气排放检测规程(依据标准18285-2005)1试验准备:a.装上长度等于5.0m的取样软管和长度不小于600并有插深定位装置的取样探头,插入深度不少于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