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工作原理与相关知识。
课程特点: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的课程,
快。
课程内容更新极
2、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 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的角色。
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由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
地位转化为:有机的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 ;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一起讨论,但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 6
实验课前要预习,写出预习报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实验课后,要写实验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种严谨科学作风。
5.收获与时间成正比
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非常紧密,内容更新极快。 只能采用解剖麻雀方法,教师在这里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此同学们学习过程中,要花时间去学习、思索、实践, 有机地将本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实际系统,解决实际问 题。
收获与时间成正比, 花时间越多,收获将越大 。
7
愿同学们通过本课程学习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8
教材、参考书 :
教材: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教材科购买
张菊鹏 等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书: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机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沈美明
温冬婵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戴梅萼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学校的大环境中,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实现: 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利用别人最好成果的基础上取得进展。
4、抓住教学过程中的3个环节
上课时要主动参与、发现、探究 将上课时的多媒体教案从教师手中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工具 , 主动参与、发现、探究; 课堂上会布置自学内容,通过自学从而培养自学的能力; 独立完成作业
10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11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位 字节 字和字长 位编号 指令 指令系统 程序 寄存器 译码器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 构成部件 (1) 总线 (2) 中央处理器CPU (3) 内存 (4) 外设和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 2) 微机的工作过程 2.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3.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4.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1) 按构成分类 2) 按CPU的字长分类 3)按主机装臵分类 5. IBM PC机的发展简史
输 出 设 备
要点: 1.以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 2. 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中,再由控制器自动读取并执行
14
二、有关术语
1. 位 ( bit )
2. 字节 ( Byte )
3. 字和字长 (word) 4. 位编号 5. 指令、指令系统和程序 6. 寄存器 7. 译码器
15
1. 位 ( bit) 指计算机能表示的最基本最小的单位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故: 位就是一个二进制位,有两种状态,“0” 和 “1”
2. 字节 ( Byte ) 相邻的8位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 1 Byte = 8 bit
如: 1100 0011
0101 0111
16
3.字和字长
字是CPU内部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
字长是每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 常与CPU内部的寄存器、 运算装臵、总线宽度一致
17

某CPU内含 8位运算器,则: 参加运算的数及结果均以 8位 表示, 最高位产生的进位或借位在8位运算器中不保存,
12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ENIAC (1946) 掌上电脑(2000)
按性能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 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 现代计算机的结构基础:存储程序控制结构
1945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John Von Neumann提出, 诺依曼计算机
13
输 入 设 备
存储器
运算器ALU 控制器 CPU 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概述为: “存储程序” + “程序控制”
本课程属于第二层次中“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
2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特点:
内容多,学时少, 进度快,难度大,应用广。
讲课内容: 汇编语言、接口技术.
讲课学时 : 共66学时,
其中:
讲课48学时
实验18学时(6次)
第3次做实验四
实验三在课外完成
第4次是实验考试
3
如何学好这门课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课程特点:

国家教委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三个层次如图 1-1所示: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技术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学三层次结构
1
其中: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
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
学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工作原理 与相关知识。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和多媒体。
4
2、媒体作用、教学过程的转变: 媒体作用的转变:
教学媒体由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
教学过程的转变:
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逻辑综合 ,讲解说明式的过程转 变为:
以意义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
并通过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从而获得知识 ,掌握知识。
5
3、学习的精髓:
在学校学习的精髓在于:
而将其保存到标志寄存器中
被加数 10110101 + 10001111 进位 1 1 1 1 1 1 1 01000100 被加数8位 加数8位
运 运 算 算 器 器
PSW 标志 进位 标志寄存器 寄存器
和百度文库位
加数 和
18
▲字长是衡量CPU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不同类型的CPU有不同的字长。 如: Intel 4004 是 4 位 8080 是 8 位 8088/ 8086/80286 是 16 位 80386/80486、Pentium 是 32 位
实验指示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实验指导
李芙英 朱小梅编著13.00/本
习题集 :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习题集
沈永林 胡振山编著 9.00/本
9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二节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和编码 一、进位计数制及其表示方法 二、数制之间的转换 三、字和各种字符的编码 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