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知觉

合集下载

人眼的立体视觉名词解释

人眼的立体视觉名词解释

人眼的立体视觉名词解释人类视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一个关键的能力就是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也被称为深度知觉或空间视觉,是指人眼通过双眼同时观察物体来感知物体的三维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它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信息,帮助我们进行空间导航、物体识别和行为决策等。

立体视觉的原理基于人眼的双目视觉。

人类有两只眼睛,它们分别位于脑袋的两侧,通过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来产生视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深度感知。

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会有细微差别,这是因为它们的位置不同,这种差别就是视差。

大脑会将这些视差信息整合起来,形成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步骤:获取两个视觉图像、计算视差、整合视差信息和产生深度感知。

首先,人眼通过左右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获取两个略微不同的视觉图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两只眼睛而不是一只眼睛来进行立体视觉的原因之一。

然后,大脑会对这两个视觉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它们之间的视差。

视差的大小与物体距离眼睛的远近有关,离眼睛越近,视差越大。

接着,大脑会将这些视差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视觉的整体观感。

这个过程是由大脑中的皮层区域完成的,这些区域被称为立体视觉皮层。

最后,我们能够感知物体的深度和位置。

通过立体视觉,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靠近还是远离我们,是在我们的左侧还是右侧,甚至可以估计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立体视觉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

它不仅帮助我们感知世界,还对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医学上,立体视觉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一些视觉障碍,帮助恢复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

在工程领域,立体视觉被用于机器人视觉、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中,模仿人类的视觉能力,实现更智能和真实的交互体验。

然而,立体视觉也有其局限性。

对于那些只有一个眼睛或者两只眼睛之间距离较小的人来说,立体视觉的效果会受到限制。

此外,人脑对立体视觉的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高速运动或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立体视觉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准确。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深度知觉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旨在模拟人类视觉系统。

该技术利用多层次神经网络来学习和分析数据,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模式识别和分类。

在深度知觉中,有几个概念需要解释: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它由一个大量相互连接的简单处理单元组成,可以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输出结果。

神经网络通常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在深度知觉中,神经网络通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CNN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分析图像的神经网络,它能够自动学习和提取图像中的特征。

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深度知觉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其目的是从输入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

特征提取通常包括两个步骤:卷积和池化。

卷积是将输入数据与一组卷积核进行卷积运算,从而得到一组卷积特征图。

卷积特征图能够表示输入图像中不同局部区域的特征。

池化是将卷积特征图按一定规则进行降采样,从而得到更加简化的特征。

常见的池化操作包括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模型训练模型训练是深度知觉的核心步骤。

在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迭代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偏置,从而降低模型的损失函数。

模型训练通常需要进行一些超参数的设置,如学习率、迭代次数、批量大小等。

模型评估模型评估是为了评价训练得到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ROC曲线、AUC等。

在评估中,通常需要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

利用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然后利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

应用领域深度知觉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等领域。

例如,深度学习可以用于医疗图像识别中,精准识别肿瘤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总之,深度知觉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我们期待深度知觉在未来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发展。

深觉知觉实验报告

深觉知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深度知觉,又称深度感或立体感,是指个体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在日常生活中,深度知觉对于导航、定位、判断物体距离以及运动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视觉线索、生理机制以及个体经验等。

本实验旨在探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并分析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影响;2. 分析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3. 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深度知觉测试仪(EP503)- 随机分配的深度知觉刺激图片- 问卷星在线调查问卷2.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30名志愿者,年龄在18-25岁之间,男女比例各半。

3. 实验步骤(1)志愿者先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视觉经验等;(2)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3)单眼测试:志愿者用一只眼睛观看刺激图片,判断图片中物体的深度;(4)双眼测试:志愿者同时用两只眼睛观看刺激图片,判断图片中物体的深度;(5)记录志愿者在单眼和双眼测试中的深度知觉判断结果;(6)分析数据,比较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差异,以及性别差异对深度知觉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

双眼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

这表明双眼线索在深度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性别差异在性别差异方面,我们发现性别对深度知觉的影响并不明显。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单眼和双眼深度知觉测试中,表现出的准确性差异没有显著差异。

五、讨论1. 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对深度知觉的影响本实验结果表明,双眼线索在深度知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双眼视差是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双眼视差来判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例如,在判断楼梯的深度时,我们会利用双眼视差来估算楼梯的高度。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几名被试在单眼和双眼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对深度知觉的准确性,验证双眼产生的深度知觉的能力显著优于单眼的能力,并且运用发差分析检验不同个体之间的单、双眼深度知觉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深度知觉视差角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引言】深度知觉是空间知觉的一种基本类型,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人们可以自动利用多种线索形成对深度的知觉,三维空间中的物体结构、相对关系和敏感程度以及双眼的生理变化都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总的来说,深度知觉的视觉线索主要可分为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

根据以往资料和生活实际,均可得到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的结论,认为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

(1)单眼线索指的是一只眼睛就能获得的线索,主要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相对高度、结构级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

(2)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他都偏向鼻侧。

这样,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称为双眼视差,是最主要的深度知觉线索。

这样看来,相对于双眼线索,单眼线索提供的距离信息是有限的,因为只有双眼条件才能利用双眼视差判断空间距离。

深度知觉阈限是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的。

公式为:视差角=206265*b△D/[D(D+△D](单位:弧秒)b: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

本实验为2m(被试与仪器标尺零点距离,非观察窗口距离)△D: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绝对值平均数),单位为mm 最早的深度知觉实验是黑姆霍兹于1866年设计的三针实验。

后来H.J.Howard于1919年设计了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器。

普通心理学深度知觉双眼视差

普通心理学深度知觉双眼视差
普通心理学深度知觉双眼 视差
深度知觉是指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是三维的,而不是平面的。深度知觉双眼视 差是其中一种测量方法,这是我们在日常感知中无意中使用的技术。
深度知觉的原理
人眼感知
立体成像
深度知觉原理和我们的眼睛有 关。我们的眼睛位于头的两侧, 每只眼睛看到的图像略微不同。 大脑将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 使我们感觉到深度。
测量方法
深度知觉双眼视差可以使 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如 3D眼镜、立体成像设备等。 这些工具可以让我们在感 知中获得更深刻的信息。
发展历程
深度知觉双眼视差的概念 首次出现在18世纪。不断 发展的技术让我们能够更 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环境的 深度和维度。
深度知觉的应用领域
1
导航地图
2
地图软件已成为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
深度知觉的原理也涉及到立体 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利用眼睛 的双向视觉,通过对图像进行 微小调整,在我们的大脑中呈 现出三维效果。
透视角度
深度知觉原理还被描述为透视 角度。当我们以不同的角度看 一个物体时,我们的视角会产 生微小变化,导致在我们大脑 中创建深度。
什么是深度知觉双眼视差
定义
深度知觉双眼视差是指眼 睛对同一物体看到的视差, 与我们的大脑将这些信息 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深度 知觉有关。
深度知觉的未来发展
1
更高清晰度
未来深度知觉技术的核心将是图像质量。高清晰度图像可以更准确地呈现真实世 界的深度感。
2
智能化应用
深度知觉技术将在近未来得到普及,创新的应用将为消费者带来许多有趣,深度知觉技术将建立更精细的图像模型,目标是达到与人类视觉完全一致 的效果。
虚拟现实介绍
深度知觉在VR中的应用
未来趋势

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概述学前儿童是指3至6岁的幼儿,在这个芳龄阶段,他们正处于知觉发展的关键时期。

深度知觉是指儿童对外界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一般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益参考。

二、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定义及特点深度知觉是指儿童通过比较、概括、归纳等认知活动,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学前儿童的深度知觉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的感知体验。

学前儿童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进行丰富的感觉体验。

2.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提升。

学前儿童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3.概括和归纳能力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能够初步地进行对外界事物的概括和归纳。

三、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一般规律1.发展是不平衡的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即不同深度知觉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

有的儿童在某一方面的深度知觉能力可能较为突出,而在其他方面相对较弱。

这表明在提高学前儿童深度知觉能力时,需要针对其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2.发展是渐进的学前儿童深度知觉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即并非一蹴而就。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需要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实践经验和认知活动逐步提升深度知觉能力。

3.发展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即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有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

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感知能力,为其深度知觉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发展是受环境影响的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是受环境影响的。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能够促进学前儿童深度知觉能力的发展,而不良的环境则会对其深度知觉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需要重视环境对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的影响。

四、影响学前儿童深度知觉发展的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至关重要。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心理学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心理学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心理学
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深度知觉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即利用双眼观察物体的左右距离差异而产生的立体感。

人眼在观察物体时,能够利用双眼视差和双眼辐合等线索,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从而对物体的距离和空间位置做出准确的判断。

深度知觉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它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感知和适应周围的环境,避免碰撞和摔倒等危险。

在心理学中,深度知觉是研究人类空间感知和认知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研究深度知觉,可以深入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认知过程,为视觉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深度知觉实验

深度知觉实验

深度知觉实验12级心理系师范班10120330131 李敏摘要本实验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进行霍瓦—多尔曼深度知觉实验,探讨了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测量比较单双眼的深度知觉差异,并利用公式η=206265aX/[D(D+X)]计算双眼视差角(即深度知觉阈限)的值。

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12级本科生7名。

实验中的变异刺激起始点采用随机法,并采取休息来减少疲劳误差,实验仪器本身也已经消除了除视网膜及视差以外的线索,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结果发现:单双眼在深度辨别中有显著差异,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

关键字深度知觉单眼双眼视差角1 引言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

主要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

这样,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成为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本实验采用第二种。

即: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

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

本实验用这种仪器进行测量。

为了简便起见,深度知觉误差是用双眼视差角来表示的。

在双眼观察情况下,计算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可利用公式:视差角=206265bX/[D(D+X)](单位:弧秒)【其中b: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

本实验为2000mm(被试与仪器标尺零点距离,不是观察窗口距离)X: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绝对值平均数)。

】霍瓦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眼平均误差为14.4mm,单眼达285mm,单双眼误差比约为20:1。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摘要: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关键词:深度知觉深度视锐1:导言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空间知觉是指三围知觉。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深度知觉的三条线索是:生理调节线索,双眼视差和物理线索。

深度视锐是指能够辨别两个出于不同距离的物体之间距离的能力。

对深度视锐的测量一般使用深度知觉仪(depth perception apparatus),它由霍瓦-多尔曼设计,因此也称为霍瓦-多尔曼知觉仪。

2:方法2.1被试在校大学生5名,女,大二,身体健康2.2仪器BD-Ⅱ-104A型深度知觉2.3实验过程2.3.1要求被试坐在离观察窗2m处,使之能看到三根竖棒的中间部分,实验时被试头部不能动,可以用适当高度的物体支撑下巴。

2.3.2接通电源。

选择移动速度。

选定一个位置的标准刺激。

2.3.3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前或后的位置。

2.3.4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前进”或“后退”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松开按钮,变异刺激停止移动。

2.3.5主试从标尺上读出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距离误差,就是被试深度知觉的误差。

3:结果根据深度视锐的公式:n=ax/(y(y-x))×1弧度。

可以算出被试的视锐。

距离y=2m,即2000mm,目间距为65mm。

被试1的误差平均值为4mm,所以她的深度视锐为13.43.被试2的误差平均值为4mm,所以她的深度视锐为13.43被试3的误差平均值为9mm,所以她的深度视锐为30.30被试4的误差平均值为3mm,所以她的深度视锐为10.07被试5的误差平均值为5mm,所以她的深度视锐为16.804:讨论被试在进行实验时,会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例如习惯误差等等。

在计算深度视锐的时候,目间距,距离等都是按同一个值进行计算的,所以,所得的深度视锐是不准确的,只能大概的反应被试的深度视觉水平。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

深度知觉名词解释深度知觉是指人类的感知系统能够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向等特征进行感知和理解的能力。

深度知觉是人类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深度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立体视觉立体视觉是指双眼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由于两只眼睛的视点不同,所以可以产生不同的视差,从而使人类的大脑能够计算出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立体视觉是人类感知系统中最基本、最直观的深度知觉方式。

2. 运动视觉运动视觉是指当物体运动时,人类的大脑能够通过物体在视野中的运动轨迹、速度、方向等信息,来判断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向。

运动视觉是人类感知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深度知觉方式。

3. 大小视觉大小视觉是指当物体远近不同或者大小不同时,人类的大脑能够通过物体在视野中的大小和形状等信息,来判断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大小视觉是人类感知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深度知觉方式。

4. 透视视觉透视视觉是指当物体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下,人类的大脑能够通过物体的透视形变、线条和角度等信息,来判断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透视视觉是人类感知系统中另一种重要的深度知觉方式。

深度知觉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当人类在行驶汽车、骑自行车、穿行人行道等活动中,深度知觉能够帮助人类判断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向,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深度知觉还在医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医学中,深度知觉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和诊断;在计算机视觉中,深度知觉能够帮助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和处理;在机器人领域中,深度知觉能够帮助机器人进行自主导航和操作。

总之,深度知觉是人类感知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使人类能够对周围的世界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1、前言(可略)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三种:(1)单眼视觉线索。

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2)双眼线索。

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幅合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这样,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称为双眼视差。

因为双眼比单眼有更多的深度线索可以参照,所以根据以往资料和生活实际,均可得到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三针实验。

此实验是由黑姆兹设计的。

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

黑姆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

(2)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

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

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2、方法2.1目的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

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

2.2被试玉林师范学院数计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本091班学员2名,姓名刘振文、李发旺性别男,被试甲年龄21 岁,被试乙的年龄20岁(指导教师严静)。

2.3仪器、材料深度知觉测试仪。

2.4程序2.4.1、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被试坐在仪器面前,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以仪器内部三根立柱中两侧的立柱为标准刺激,距离被试两米,位置固定。

以中间一根立柱为变异刺激,先由主试调到某一定的位置,然后由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节到他认为三根立柱在同一平面上为止,主试记录误差。

2.4.2、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10次实验,其中有5次是变异刺激在前,由近向远调整;有5次是变异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顺序及距离随机安排,求出10次的平均结果。

深度知觉——精选推荐

深度知觉——精选推荐

实验3 深度知觉测试『准备知识』深度知觉是指人的眼对物体三维空间远近距离的感知能力。

人眼能够在上下左右二维光学映象的基础上看出物体的深度,主要是双眼视差和单元线索的作用。

驾驶(飞机、火车、汽车)、精密加工等工作,对人的深度知觉要求较高。

深度知觉是后天形成的,并代有条件反射的性质。

『实验目的』测量人的深度知觉能力,验证双眼视差在深度知觉的能力,学习测定深度知觉差异的简易方法。

『实验仪器』实验采用北京大学仪器厂生产的深度知觉仪。

该仪器主要组成:1.垂直的竖棒,位于两侧的固定的六根的标准刺激,位于中间可前后移动的一根为变异刺激。

2.一台可驱动中间竖棒的电机。

3.一个操作竖棒移动的手键,手键上有“前进”、“后退”两个按键。

4.仪器各部分均放在一个长方形的箱子内。

箱子顶部有一支荧光灯照明,在箱子前端有一个供被试用的观察窗。

5.子的左侧有一个标尺,与可移动的竖棒相连接的指针随着竖棒的移动在标尺上做同步运动。

『实验内容』1.要求被试坐在离观察窗2 m处,使之只能看到三根竖棒的中部。

实验时被试头部不能移动,可以用适当高度物体支撑下巴。

2.接通电源。

选择移动速度。

选定一个位置的标准刺激。

3.主试将变异刺激置于前或后限位位置。

4.被试手持控制变异刺激的手键,按动“前进”或“后退”按键,调节变异刺激的位置,直到认为变异刺激和两个标准刺激排成一条水平线时,松开按钮,变异刺激停止移动。

5.主试从标尺上读出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实际距离误差,就是被试深度知觉的误差。

6.捂上一只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量单眼的“深度知觉误差”。

『实验结果』被试者双眼深度知觉“单眼深度知觉”备注甘辉 1mm、2mm、6mm 2mm、27mm、17mm吴潘任10mm、5mm、6mm 15mm、30mm、18mm刘显鸿3mm、12mm、7mm 12mm、28mm、22mm张泽峰8mm、13mm、6mm 19mm、21mm、29mm姜永顺7mm、3mm、12mm 21mm、32mm、25mm张鹏毅 4mm、9mm、9mm 18mm、15mm、26mm『思考题』1.一个单眼失明的人在生活中分辨远近有困难吗?为什么?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体会。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什么是时间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时间知觉什么是时间

第三节 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深度知觉一、时间知觉(一)什么是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如下: 1.空间知觉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 2.空间知觉有规定刺激;3.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即时反映。

衡量时间的媒介有两种,即外在标尺和内在标尺,它们为时间知觉提供线索,是形成时间知觉的依据。

(二)时间知觉的依据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其它客观自然现象及计时工具是时间知觉的外在标尺,人类根据自然界中的周期现象作为媒介知觉时间。

2.生理节律时间知觉的内在标尺主要指人体本身有许多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

例如,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7次;心跳和脉搏每分钟约60-70次;女性月经周期约为28天;进食到饥饿约为4-6小时;睡眠到清醒一般周期是24小时。

包括人的消化与排泄、血压与血糖等都是周期性的、有节律的生理活动,人们就依据它们来估计时间的长短。

人身体内部的生物节律性活动或生理生化过程,形成了“生物钟”,它能够时刻给人提供时间信息。

除此之外,人主动进行的节律性运动,或者有意计算某种活动过程,也能够用来估计时间是短暂或长久,并由此促进大脑皮层对时间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提高个体对时间知觉的知觉能力。

3.周期性的社会活动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时间知觉时间预测时间分辨时间确认持续时间估计人类有许多活动具有社会周期性,如清晨锻炼、午间休息、晚看电视等;每天工作八小时;学生每学期考试;每年正月欢度春节等。

个体从出生开始,不断地重复这些活动而逐渐发展出时间知觉。

(三)时间知觉的特征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它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1.时间知觉对时间间隔判断的精确性受感觉通道性质的影响;2.时间知觉存在较大的误差和个体差异;3.时间知觉受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件的数量与性质的影响;4.时间知觉受个体情绪、动机、兴趣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名词解释深度知觉

名词解释深度知觉

名词解释深度知觉
嘿,你知道啥是深度知觉不?咱就说,这深度知觉啊,就好比你走在路上,能清楚地分辨出前面的大树离你有多远,是近在咫尺呢,还是有一段距离。

这可重要啦!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球在地上滚,你能一下子就感觉出它是在靠近你还是远离你,这就是深度知觉在起作用呀!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深度知觉,那得多吓人啊!你走楼梯都不知道每一级台阶有多高,说不定一脚踩空就摔下去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去爬山。

哎呀呀,那山可真高啊!我们往上爬的时候,就全靠深度知觉来判断脚下的路和周围的环境。

我那朋友还开玩笑说:“要是没有这深度知觉,咱都不知道咋爬山咯!”可不是嘛!在山上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远处的山峰,感觉好远好远,但又能清晰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这也是深度知觉的功劳呀!
再比如,你开车的时候,得时刻判断车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吧,这要是没有深度知觉,那还不得出大乱子呀!你能想象你开着车却不知道旁边的车离你有多近吗?那得多危险呐!
深度知觉就像是我们的一个超级能力,默默地帮我们感知这个三维世界。

它让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让我们在生活中行动自如。

所以说呀,深度知觉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呀!
我的观点就是:深度知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
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保障我们的安全和正常生活。

没有它,我们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

关于深度知觉的理解

关于深度知觉的理解

关于深度知觉的理解深度知觉,也称深度认知,是人类在思考、理解和行动时所拥有的一种深层次的思维能力。

其特点是形象化、复杂、综合性强,可以在脑海中连接多种事物,能够主动回想和分析已知事物,以获取新的知识。

深度知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是非常显著的,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个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甚至能改善脑细胞的运作状态。

深度知觉发源于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例如《论语》,有一些观念被认为是有着深度知觉的,比如“要保护个人,切不容有罪;在大众前行,不可犯错;要尊重智慧,不可轻易否定。

”这类思维方式倡导着一个人传承知识、探究历史背景,以及整体理解事实等。

深度知觉涉及到脑科学领域,它可以让脑部细胞更有效地运作。

大脑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抑制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影响着大脑的整体运作。

兴奋性神经元主要负责赋予大脑新的活力,提高处理信息能力。

研究表明,只有当抑制性神经元与兴奋性神经元同时被激活,大脑才可以全面发挥出它的潜力,产生深度知觉。

深层次的知识理解是人的一种能力,也是学习能力的关键,其实也是创造力的前提。

通过深度知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思考问题,发现潜在的规律,联想到未知的解决方法,更能深入地探讨和解析,突破思维的局限,未来更好地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深度知觉也可以带给我们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况。

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如果我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那么深度知觉就很有用。

它会让我们清楚地理解形势,临场反应,甚至能形成积极的应对策略。

总而言之,深度知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学习能力,增强个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甚至能改善脑细胞的运作状态。

它也涉及到脑科学领域,并可以帮助人们从多方面整合信息,形成深刻的认识,使人们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确保生活中的安全性。

论述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

论述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

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介绍如下:
1.概念:深度知觉是指关于物理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也叫距离知觉。

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

人们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形状,而且能够知觉
物体的深度和距离。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以视觉和触摸觉的联系为基础的。

深度知觉比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更为复杂,它依赖许多深度线索。

2.线索:深度知觉的线索包括非视觉线索、单眼深度线索和双眼线索。

•非视觉线索是由其他感觉(主要是动觉)而不是视觉提供的判断深度、距离的依据,包括眼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

•单眼深度线索有对象重叠(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等。

•双眼线索则依赖于双眼的协同工作,通过比较两个视角的差异来感知深度。

以上是关于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

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

深度知觉的概念和线索
深度知觉是指人类视觉系统通过解析和理解图像中的深度信息而产生的对场景的感知能力。

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体的远近关系、三维结构和距离感。

深度知觉依赖于一些线索来推测图像中的深度信息。

这些线索包括:
1. 透视:透视是指在远近关系中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近处的物体更小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尺寸变化来判断距离远近。

2. 重叠:当一个物体遮挡另一个物体时,被遮挡的物体看起来更远。

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遮挡关系来推测它们的位置和距离。

3. 纹理梯度:物体的纹理在距离远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细节和纹理模式。

通过观察纹理的细节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距离。

4. 运动信息:当物体在视野范围内移动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速度和轨迹来推测它们的距离和方向。

5. 光影效应:光在距离远近上会产生明暗的变化,光影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凹凸、远近和立体感。

这些线索通常结合起来使用,相互补充和强化,来生成我们对场景的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在机器视觉领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计算机感知和理解图像中的深度信息,用于各种应用,如虚拟现实、物体识别和自动驾驶等。

深度知觉原理

深度知觉原理

深度知觉原理深度知觉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让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图像或视频中的三维空间信息。

深度知觉主要通过深度估计和深度推理来实现,其中深度估计是指从单张图像或图像序列中获得场景的深度信息,而深度推理则是指通过已有的深度信息对场景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判断。

深度估计是深度知觉的基础,其目标是从单张图像中推测场景中不同物体的距离。

深度估计可以基于多种方法实现,包括立体视觉、时间序列分析、结构光和光场摄影等。

立体视觉是最常用的深度估计方法之一。

立体视觉通过在场景中使用多个视角的相机拍摄图像,并基于图像中的像素差异来推测物体的深度。

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计算视差图,即每个像素点在不同视角图像中的位置差异。

通过计算视差图,可以得到场景中每个像素点的深度信息。

除了立体视觉,时间序列分析、结构光和光场摄影等方法也都可以用于深度估计,它们分别通过分析图像序列、测量光源与物体之间的交互以及记录光的传播方向来获取深度信息。

与深度估计不同,深度推理是利用已有的深度信息对场景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判断。

深度推理常用于物体识别、场景分割和姿态估计等任务中。

在物体识别中,深度推理可以帮助计算机分辨不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在场景分割中,深度推理可以帮助计算机将图像中的物体分割出来,并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在姿态估计中,深度推理可以通过分析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来估计物体的姿态。

深度知觉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基于几何学原理:深度知觉主要依赖于场景中不同物体之间的几何关系。

通过计算不同物体的视差、交互、大小和形状等几何信息,可以推测出物体的深度。

几何学原理是深度估计和深度推理的基础。

2.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深度知觉中也广泛应用了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概率图模型等。

通过训练这些算法,可以让计算机从图像数据中学习到深度信息,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深度估计和深度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知觉实验报告
10100330317 宋时宇摘要
本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大二10名学生,5男5女。

实验探究了双眼和单眼(优势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测量深度知觉阈限的视差角。

实验结果发现单眼双眼深度视觉存在显著差异,双眼明显优于单眼的深度视觉。

男女性别对深度知觉没有显著影响,而被试间的个体差异显著。

关键词深度知觉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双眼视差角
1.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的知觉。

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

主要有:1)单眼视觉线索: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2)双眼线索: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辐合两种。

3)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

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 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

这样,不再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成为双眼视差。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

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三针实验。

此实验是由黑姆兹设计的。

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

黑姆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

(2)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

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

霍瓦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眼平均误差为14.4mm,单眼达285mm,单双眼误差比约为20:1。

深度知觉阈限用双眼视角差来表示。

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2.实验方法
2.1 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四名大二学生,两男两女。

2.2 实验仪器:EP503 深度知觉测试仪
2.3实验程序:
2.3.1:被试坐在仪器面前,手握开关盒,眼晴与观察窗保持水平,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

仪器内部三根立柱中两侧的立柱为标准刺激,标准刺激对应的尺度0位与被试距离为2米。

以中间一根立柱为变异刺。

2.3.2指导语:这是一个深度知觉测量实验,你能从深度知觉实验仪的窗口里看到三根垂直的黑色立柱。

二侧的是标准刺激立柱,中间一根是可由你操作前后移动的变异剌激柱,你的任务是用优势眼观察,即是你觉得视力好的一只眼观察(或者用你的双眼观察),操纵遥控器,调节变异剌激,使其和两侧的标准刺激离你同样的远近。

按此法做多次,要求都是一样。

2.3.3中间的立柱先由主试调到某位置(起始位置每次要随机),然后由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节到他认为三根立柱在同一平面上为止(可来回调)。

主试记录误差(取绝对值)。

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20次实验,其中有10次是变异刺激(可移动立柱)在前,由近向远调整;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顺序及起始点随机安排,求出10次的平均结果。

2.3.4按照上述程序,再做单眼视觉实验20次,并求出平均结果。

2.3.5更换被试继续实验。

3.结果:
3.1表一各被试在双眼观察情况下深度阈限的视差角(单位:弧秒)
(视差角=206265aX/[D(D+X)](单位:弧秒)a:目间距65mm D:观察距离。

本实验为2000mm (被试与仪器标尺零点距离,非观察窗口距离)X:视差距离,即判断误差(平均数)。


3.2
表二单双眼深度知觉差异
对10名被试单眼、双眼深度知觉做独立样本T检验得:
N 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
双眼10 0.5 0.41 0.21
单眼10 1.7 0.11 0.06
F=2.229 df=18 t=-4.345 两组数据方差齐性,P=0.005<0.05 说明,单双眼深
度知觉在0.05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3.3
3.4
表四性别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在双眼深度知觉中,将男女生分为两组进行独立T检验
F值Sig t值自由度P值
t检验0.671 0.436 -1.771 8 0.115
由上表知,sig=0.436>0.05,说明两组数据的方差齐性,又t=-1.771,df=8,P=0.115>0.05,说明男女生的速度知觉在0.05水平下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3.5
表五个体差异的方差分析
在双眼实验中,对10位被试的实验数据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得
4 讨论
4.1 单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当人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它的每一点都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象互相吻合,如将两眼视网膜重合起来,两个视象的位置是互相重合的,这时人就会知觉到一个平面的物体。

当人看一个立体物体时,两眼视象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

因为两眼之间有60~65毫米的目间距,所以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两个视网膜象不完全重合,它们都偏向鼻侧,这样,立体的客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呈象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双眼视差。

两眼的不对应的视觉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传到大脑便形成深度知觉。

所以利用双眼线索是深度和距离知觉的主要途径,其效果要比利用单眼线索精细准确得多。

4.2 深度知觉的机制分析
当人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它的每一点都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象互相吻合,如将两眼视网膜重合起来,两个视象的位置是互相重合的,这时人就会知觉到一个平面的物体。

当人看一个立体物体时,两眼视象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

因为两眼之间有60~65毫米的目间距,所以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两个视网膜象不完全重合,它们都偏向鼻侧,这样,立体的客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呈象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双眼视差。

两眼的不对应的视觉刺激转变为神经兴奋,传到大脑便形成深度知觉。

4.3单眼分辨远近的机制
单眼视觉线索有:遮挡(superposition),线条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空气透视,明暗,阴影(shadow),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

利用这些条件,单眼也能分辨远近,但是准确性明显低于双眼。

4.4深度知觉测试仪有待改进之处
4.4.1 配套设备建议增加一个医用测视力汤勺,由于测量单眼时,被试多采取用自己的手捂住一只眼睛,或单眼闭上等方法,不排除有被试为了更准确数值而违规的行为,降低了实验的信度。

4.4.2 设备本身建议使用数码读数法,降低调节时的机器噪声。

人工读数存在错误和不精确等现象。

在调节远近时,机器发出的声音较大,且只有一个遥控器,反复在主,被试间传递使用,导致被试能够通过记忆主试调节铁杆的时间推断远近,达不到测量视觉深度知觉的目的。

4.5 深度知觉研究实际应用价值的实例
在临床,些儿童生来有深度知觉方面的缺陷,比如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患者,其近距离立体视良好,中、远距离立体视不良,及早手术后会有较大改善,分别检查不同距离的立体视就是考察的重要指标。

在许多需要较高视觉注意力的职业中,如汽车司机的视深度知觉与安全行车状况呈显著正相关;深度知觉对于挑选海员具有很好的鉴别力;部队人员立体视功要求状良好,所以入伍时进行立体视觉检查,对保证部队兵员质量非常必要。

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如人工智能,3d界面等。

5 结论
单双眼深度知觉辨别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双眼深度知觉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眼。

6 参考文献
杨志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52—453
7.附录:(其中4名被试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