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合集下载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招)一、学科方向1、060201 专门史 History of Particular Themess2、060202 中国古代史 Ancient Chinese History3、060203 历史地理学 Historical Geography4、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5、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学制学制三年,内招硕士生最长学习年限5年,如在学期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各方面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

3年制全日制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半年毕业,兼读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

具体按《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28-3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公共选修课1学分,专业学位课6-8学分,非学位课程14-16学分。

四、必读和选读书目(控制在20—30条左右)(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方豪:《中西交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黄时鉴:《解说插图中西关系史年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4.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05.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6.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专门史选读书目: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1)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1)

历史学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一、专业与就业1.专业简析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历史学类专业包括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6 个专业。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是以人类历史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和弄清历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以及相关史实的原委、作用和影响,并力图发现和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提供借鉴。

关于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应具备的素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吴义雄教授指出,学好历史学必须要有博学之思、敬畏之心。

博学之思是指学生必须了解天文、地理、文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等知识,只有以上学科作为基础,才能在学历史学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敬畏之心是指对历史上人物与故事必须“理解之同情”,切不可以今日之标准来随意臧否古人的得失。

学历史的人要善于独立思考,仰望历史的星空,胸怀人文情怀,治学严谨,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

目前,拥有历史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

拥有历史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其他历史学专业较好的院校有: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2、就业分析目前,很多人都把历史学看成是冷门专业,认为就业前景冷淡。

其实也不尽然,该专业学生凭着大学所学到的广博的知识,就业时只要不期望过高,就业并不比其他专业差。

近年来“历史热”却在升温,从《万历十五年》到《明朝那些事儿》《新宋》,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细说”“穿越”,有关历史的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

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旨在通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专业训练,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操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学术追求,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解读和阐释历史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隋唐史与孰煌学5、宋史6、明清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

前2年为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后3年为博士学习阶段。

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资治通鉴》6.《居延汉简合校》7.《居延新简》8.《新唐书》9.《旧唐书》10.《大唐开元礼》11.《敦煌宝藏》12.仁田井升《唐令拾遗补》13.《大正新修大藏经》14.《道藏》15.《明史》16.《明会典》17.《明实录》18.《明经世文编》1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0.《清会典事例》。

研一上课程表(总)

研一上课程表(总)

说明:
1、 研究生应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表上课,若要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请先递交申请到研究生部,经批准后方可上课。

2、 2011年9月9日为新学期研究生回校注册时间,9月13日正式上课。

3、 所有研究生都要按时返校,不能准时回校注册者,须事先请假,不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者,按旷课论处。

4、 对该课程表如有疑问,请向研究生部 梁黎青 咨询,电话:39332748(东校区),E-mail:lianglq@。

5、11级产组专业的硕士生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选修管院其他专业的课程及岭南学院开设的不同名称的硕士生课程
管理学院研究生部。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

中山大学考研之学校历史发展进程截止2013年12月,中山大学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25个硕士专业学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有16个学科进入前5,32个学科进入前10。

中山大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工商管理中山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人文地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行政管理、中山大学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光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病原生物学学校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振兴中华的领袖型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勇于创新的学术重镇,促进国家社会文明事业进步,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战略目标: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办学理念:中山大学倡导“人心向学”,用心做好大学“精心育人”和“追求学术”这两方面核心工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学术整体水平,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创新,提高能力和素质;坚持“教授就是大学”的理念,确立教授在学校事务中的学术主导地位;坚持“善待学生”,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学校特色: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

发展模式:综合性:多学科综合发展;研究型:突出学术研究的地位;开放式:对国际与海外、社会开放办学。

原中山医科大学岭南大学医学院1835年11月,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 Peter Parker )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并于1859年改称“博济( Pok Tsai )医局”。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大历史学考研科目
中山大学历史学考研科目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历史学基础(A)以及复试专业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1)是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内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 英语一(201)也是全国统考科目,考试内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3. 历史学基础(A)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内容。

考试内容由学校自行命题,考试难度和范围由学校自行确定。

4. 复试专业课则根据具体的专业方向选择,例如历史地理学、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与敦煌学、宋辽金史、明清史等。

此外,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院可能会有不同的复试专业课和考试科目,考生需要参考学校和学院的具体招生简章来确定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要求。

中山大学课程表

中山大学课程表

中山大学课程表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中山大学课程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山大学课程表序课程类别开课对象课程名称学分授课老师上课时间地点备注1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儒家哲学研究——先秦儒学4黎红雷教授周一下午3:00开始(第一次课24日在讲学厅,之后在中哲所)中哲所说明:中国哲学专业必修课“儒家哲学研究”专题中的每门课(如:“两汉哲学”、“宋明儒学”、“先秦儒学”)任一门均可当“儒家哲学研究”的学分;如选修同一门中的不同专题者,只有一个专题的成绩当必修课成绩,其它成绩则以该方向的名称列为选修课成绩。

2中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哲学史方法论4陈少明教授周三下午3:00开始会议室3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国外马克思主义4刘森林教授周二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4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博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4博导轮流上课周四下午3:0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5马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硕博连读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一)4徐俊忠教授林育川讲师周四晚上7:30开始文八楼会议室6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美学研究4罗筠筠教授周五上午9:00开始文5097美学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古典诗学名著精读4周春健副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准备张舜徽著《汉书艺文志通释》、《四库提要叙讲疏》二书。

8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中国宗教经典研读4冯焕珍教授周一晚上7:00开始中哲所9宗教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宗教理论4李兰芬教授周二下午3:00开始中哲所10伦理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伦理学基本问题研究4郝亿春副教授周一上午9:00开始会议室11外哲专业必修其他专业选修硕士生、博士生硕博连读生西方哲学基本问题研究4翟振明教授周三晚上(隔周)7:00开始会议室课程要求:英语阅读、网上讨论、期末论文。

2019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19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69
不分方向
337
392
729
全日制
105589105740159
林楠
112
历史学系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69
不分方向
0
88
88
全日制
105589112123638
林圣娴
112
历史学系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69
不分方向
364
422
786
全日制
105589112123657
中国近代史
0
91
91
全日制
105589105580145
杨心仪
112
历史学系
060200
中国史
91
中国近代史
0
91
91
全日制
105589100520146
姚星宇
112
历史学系
060200
中国史
91
中国近代史
0
84
84
全日制
105589100520147
伊兰
112
历史学系
060200
中国史
91
中国近代史
张雅玲
112
历史学系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69
不分方向
347
385
732
全日制
105589112123631
郑皓元
112
历史学系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69
不分方向
335
440
775
全日制
105589112123689

中大研究生课程表

中大研究生课程表

附件3
教育学院研究生课程清单
注:*的课程为本科研究方法类课程及高级专修课程,研究生可选,并算学分。

注:①新增加的课程请在备注栏中注明。

并同时提交中山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②课程编号取11位,按照以下规则编码:前五位为开课院系所代码,第六位为授课对象代码,“1”代表博士、“2”代表硕士,第七位为是否专业学位课代码,“0”代表非专业学位课程,“1”-“9”代表不同专业学位课程,后四位为顺序码。

已有的课程按照原代码,新增加的课程按照顺序依次编排。

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

招收历史学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

招收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及专业总目为了方便广大致力于历史学考研学子报考院校的选择以及调剂学校的取舍,本人现在此将招收历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及其专业总目总结如下。

希望对广大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重复与遗漏,望见谅。

参考网络: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A1)历史系(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3)文化思潮与中国近现代史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史前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专业) 10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夏商周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3)汉唐考古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4)博物馆学同等学力加试①考古学概论②田野考古或中国博物馆学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1)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地理(专业) 4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2)区域历史地理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地理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1)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专业) 12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2)传世文献整理与研究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招生单位院系所名称专业代码名称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范围跨专业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3)历史典籍与传统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4)文献理论与文献学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历史文选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1)中国近现代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专业) 12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2)中国古代文化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5)专门史(03)近现代中外关系同等学力加试①近现代国际关系史②中国历史文选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隋唐五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专业) 13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宋元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明清史与徽学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史学史纲要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现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专业) 15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中国当代史同等学力加试①中国政治制度史②史学概论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1)区域国别史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史学史②西方文化史(专业) 8 查看安徽大学(011)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2)外国经济与文化史同等学力加试①西方史学史②西方文化史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史学理论与方法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5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2)中国近代史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3)中国古代史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与文化史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4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2)安徽历史文献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3)方志学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4)历史文献与制度文化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5)历史文献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6)历史文书与文献研究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1)徽学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6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2)区域社会经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3)区域文化教育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4)区域学术思想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5)专门史(05)区域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秦汉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20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2)明清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4)唐宋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民国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30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文化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晚清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4)政治制度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5)近代经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6)近代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7)近代思想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1)国际关系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专业)19 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2)欧美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3)16世纪以前的世界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4)西方古代社会与文化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5)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安徽师范大学(008)社会学院(060108)世界史(06)西方社会史请登陆我校网站查询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1)西北区域社会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2)西北区域文化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3)西北民族关系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4)西北区域宗教史查看北方民族大学(001)文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5)西夏研究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1)东亚国际关系史(专业)8 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2)中日关系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3)中朝(韩)关系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4)东北地方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5)专门史(05)东北边疆史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8)世界史(01)世界近现代史(专业)4 查看北华大学(008)东亚中心(060108)世界史(0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 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3)历史地理学(01)中国历史地理(专业) 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学(专业) 2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2)礼学与经学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4)历史文献学(03)敦煌吐鲁番文书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1)中外关系史(专业) 4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2)中国少数民族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5)专门史(03)台湾史与台湾两岸关系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秦汉史(专业) 11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4)隋唐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5)宋辽金史(含唐宋妇女史)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6)元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7)明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8)清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9)古代中西交通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6)中国古代史(10)中国古代装饰文化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专业) 8 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现代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3)近现代中外关系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4)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5)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6)中华民国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查看北京大学(021)历史学系(060108)世界史(01)世界历史(专业) 12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含动物考古)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新石器及夏商周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3)汉唐宋元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4)佛教考古(专业) 22 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5)中外文化交流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陶瓷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7)田野考古学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8)博物馆学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9)博物馆藏品研究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0)中国古代建筑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1)科技考古查看北京大学(022)考古文博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12)文物保护科学查看北京工商大学(001)经济学院(060105)专门史(01)近现代经济史研究(专业)7 查看北京理工大学(009)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历史与文化(专业)3 查看北京理工大学(009)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变迁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1)北京文化史朱耀廷孔繁敏佟洵左芙蓉梁怡杨靖筠赵连稳(专业)15 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2)北方物质文化史韩建业顾军查看北京联合大学(001)应用文理学院(060105)专门史(03)台湾历史文化徐博东陈文寿李振广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1)中国古代史学史学所(专业)7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2)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1)文物考古学(专业)4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2)博物馆学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1)中华典籍与文化(专业)6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2)专题文献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4)历史文献学(03)历史文献学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1)社会史(含环境史) (专业)5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2)文化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5)专门史(03)中外关系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史(专业)26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2)秦汉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3)魏晋南北朝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4)隋唐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5)宋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6)明清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7)中国古代民族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8)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6)中国古代史(09)易学文化史学所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1)中国近代史(专业)20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7)中国近现代史(02)中国现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1)世界上古史(专业)20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2)世界中古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3)世界近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2)历史学院(060108)世界史(04)世界现代史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3)古籍所(060104)历史文献学(01)历史文献学(专业)5 查看北京师范大学(013)古籍所(060104)历史文献学(02)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1)中国思想史(专业)6 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2)中国艺术史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3)中外文化交流史查看北京语言大学(000)不区分(060105)专门史(04)对外汉语教育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1)先秦、秦汉史(专业)25 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2)唐宋辽金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6)中国古代史(03)古代旅游文化史查看渤海大学(005)历史系(060108)世界史(01)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专业)15 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古典学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古代西亚吴宇虹郭丹彤PeterBeylage 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古代北非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古代欧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欧洲史王云龙王恒伟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世界宗教史张晓华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3)世界中古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日本史李小白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史②中国近代史复试科目:①史学理论②专业英语或专业日语③世界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日本近现代史陈秀武郭冬梅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中日关系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4)日本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日本思想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近代史②中国现代史复试科目:①日本近现代史②中日关系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1)先秦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2)汉魏六朝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东北地方文献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4)中国历史文献学史曹书杰李德山黄云鹤刘奉文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5)古籍整理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5)东北历史与文化李德山黄云鹤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通史②历史要籍选读复试科目:史学理论查看渤海大学 (005)历史系 (060108)世界史 (02)美国历史与美国文化查看长春师范学院 (003)历史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东北民族与疆域查看长春师范学院 (003)历史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萨满文化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中国文学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3)汉语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4)语言学史查看长江大学 (121)文学院 (060105)专门史 (05)中国新闻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 (专业)8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2)中国妇女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5)专门史 (03)东北亚区域文化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1)魏晋南北朝史 (专业)8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2)辽宋夏金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3)中国古代城市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6)中国古代史 (04)中国古代社会史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1)日本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 (专业)4 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2)欧美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查看大连大学 (001)人文学部 (060108)世界史 (03)韩国史欧美史方向只招英语考生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2)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查看大连理工大学 (01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3)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1)史学理论及西方史学史周巩固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02)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董铁松武少民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1)文化遗产研究孙力楠傅佳欣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2)东北民族考古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03)自然博物馆研究李迎化敬向红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1)历史人文地理韩宾娜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2)城市历史地理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3)历史地理学 (03)旅游文化王德忠董小川曲晓范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1)东北亚国际关系史邓峰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2)东北地方史高乐才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3)东亚思想史韩东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4)日本史周颂伦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5)专门史 (05)近现代中日关系史徐绍清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1)先秦史谢乃和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2)秦汉史王彦辉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3)魏晋南北朝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4)唐宋金元史王德忠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6)中国古代史 (05)明清史赵轶峰罗冬阳刘晓东赵克生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1)中国近代史曲晓范胡赤军权赤秀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2)中国现代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03)中国近代文化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1)世界上古史宫秀华周巩固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2)世界中古史王晋新徐家玲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3)世界近代史董小川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4)世界现代史于群李晔张杨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 (060108)世界史 (05)美国史梁茂信孙群郎高嵩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1)东北民俗音乐文化史金士友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2)东北民族史刁书仁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105)历史文化学院(060121)★东北民族民俗学 (03)东北民俗史康学伟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复试科目:与报考方向一致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1)亚述学吴宇虹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2)埃及学郭丹彤PeterBeylage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4)历史文献学 (03)古典学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1)古代西亚吴宇虹郭丹彤PeterBeylage 张强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2)古代北非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东北师范大学 (202)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 (060108)世界史 (03)古代欧洲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世界简史②专业英语复试科目:古代西亚、北非、欧洲文明史查看。

(完整版)历史地理学排名

(完整版)历史地理学排名

060103 历史地理学
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 历史地理学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地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历史地理学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历史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历史地理学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地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历史地理学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地理学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地理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历史地理学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历史地理学
厦门大学--历史系-- 历史地理学
暨南大学--文学院-- 历史地理学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地理学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地理学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地理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历史地理学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地理学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历史地理学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地理学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历史地理学陕西师范大学--环发中心-- 历史地理学西北大学--西北史-- 历史地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地理学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历史地理学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历史地理学
浙江大学--理学院-- 历史地理学。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专业简介学科: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专业名称:地理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实践教学: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原专业名:地理学、地理学教育、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中国史是以探讨中国社会进程及其规律为要旨的综合性学科,它与哲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继续拓宽和加深学生基础知识,同时紧跟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明确并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系统训练,掌握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必要技巧,使学生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3.能完成具有一定新意并符合学术规范的学位论文。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成熟的心理素质。

就业目标:可胜任相关的教学科研、新闻出版及党政事业等工作,或为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养方式-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1.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在配合导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2.在教学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研讨班、专题报告或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课外读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主要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目的是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

4.根据专业和培养计划需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在必要情况下,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或到国内著名高校学习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5.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每一名学生的总学分30-32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要求研究生须修读30-32学分,其中学位课18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

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总目录本课程基本情况 (1)导论 (2)历史与史学 (6)史学认识 (8)史学方法 (13)当代史学发展的若干趋势 (20)本课程基本情况一、开课系所:历史系二、开课年级:大二上三、开课教师:温春来(hsswcl@)四、修别:必修五、课程名称:(中文):史学概论(英文):Introduction to Historiography 六、学分数:3学分八、教学目标:《史学概论》是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学科发展趋势,培养现代学术意识。

课程内容以史学认识和史学方法为核心,主要论述历史学的性质及其成立条件,探讨实践史学宗旨的各种方法及其有效性问题。

九、教材基本教材1、《中山大学史学概论课程纲要》2、《中山大学史学概论教学参考资料》扩展教材3、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4、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5、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十、课程进行方式1.专题讲授教师讲授,教师、学生相互提问、讨论2.典籍研读学生课前熟读文献,教师课堂引导、讨论3.问题讨论学生分组、报告、相互讨论,教师点评、总结4.史料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解读史料学习、体会历史研究的方法5.论文分析师生一起分析具体的史学论文,加深对史学方法与学术批评的理解6.影视分析通过影视加深对史学性质、史学价值的认识7.学生自学鉴于时间有限以及学生的任务繁重,课程纲要中的个别内容由教师课堂指导,学生课外自学,不作考试要求十一、课室要求:多媒体课室十二、考试:平时成绩(期中论文)30分,期末考试70分。

说明:本课程纲要中所列举的书目,以黑体字突出者为必读。

导论从传统史学到唯物史观:中国人历史认知方式的巨变第一讲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方式一、强烈的历史意识1、源远流长的历史意识与史学传统(1)何谓历史意识觉得过去重要,有必要保存下来的意识历史意识+计年方法+文字→史学产生(2)史学传统A、从《史记〃殷本纪》谈起B、‚史‛的最初含义C、源远流长且不间断的史学传统2、帝王的时间正统观念(君)正朔:正,一年的第一天,朔,一月的第一天。

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暨南大学文学院

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暨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外招博士)一、学科方向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中文名称二级学科英文名称方向一:060201 专门史History of Particular Subjects方向二:060202 中国古代史Ancient Chinese History方向三:060203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方向四: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方向五: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课程设置三、必读和选读书目(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张星烺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3。

2.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95。

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4.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5。

5.丹尼等编:《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徐斌:《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专门史选读书目:1.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Geoff Wad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V ol.1-6, London: Routledge, 2009.4、G. F. Hudson. Europe and China: A Survey of Their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800.London: E. Arnold, 1931.5、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6、D.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高等院校和各级科研机构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的专门教学、科研人才。

同时也为各级政府机关和其他部门培养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品学兼优的管理与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大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历史地理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历史地理学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方面专业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中国历史地理2.历史地理文献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学习年限:2—3年,视研究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学分:共35—37学分,其中包括外语、政治理论、实习等。

四、课程设置(一)学位课程(历史学各专业、方向硕士生公共必修课,计17学分)(三)指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计6学分)(四)跨专业选修课程(按研究方向设置,计3学分)另有可供待选课程:历史政区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专题研究、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断代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等。

五、教学实践这是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的学习环节。

教学实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协助导师做一些助教工作,二是独立讲授专业课程。

其中,以独立讲授为主,一般安排在第4—5学期,备课、讲授与辅导皆应独立完成,时间为四周,计1个学分。

六、调查研究野外考察是学习与研究历史地理专业的一个基本特点。

研究生在读期间,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一般包括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访问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专题会议等。

时间一般安排在第3—5学期,调研目的必须十分明确,达到实效。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1.本专业硕士生在校间期应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对于论文质量,严格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操作。

2.本专业硕士生至迟应在第4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订出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旨在通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专业训练,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术操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学术追求,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品德良好,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解读和阐释历史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状况,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先秦史2、秦汉史3、魏晋南北朝史4、隋唐史与孰煌学5、宋史6、明清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学制5年。

前2年为硕士学位学习阶段,后3年为博士学习阶段。

在学时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七、考核方式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有关规定要求。

十、参考书目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资治通鉴》6.《居延汉简合校》7.《居延新简》8.《新唐书》9.《旧唐书》10.《大唐开元礼》11.《敦煌宝藏》12.仁田井升《唐令拾遗补》13.《大正新修大藏经》14.《道藏》15.《明史》16.《明会典》17.《明实录》18.《明经世文编》1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20.《清会典事例》。

北大历史研究生考试科目

北大历史研究生考试科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研究生考试科目包括三门必考科目和一门选考科目。

必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或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以及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

选考科目包括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和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其中,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是针对中国史或世界史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基本了解和掌握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主要考察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对时事政治的了解。

英语一或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主要考察学生的外语水平,其中英语一是最常见的考试科目。

选考科目则主要考察学生在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和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可能会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有所调整,考生需要随时关注考试通知,及时了解最新动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史
History of Cartography
3
40
2
吴滔
考试
0601032206
宋代交通地理
Geography of Transportation in Song Dynasty
2
60
3
曹家齐
考试
0601032207
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Institution
3
60
3
吴滔
考试
0601032203
历史区域地理
Regional Geography in AncientChina
4
40
2
考试
0601032204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History of Chinese Loc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
3
60
3
吴滔
考试
0601032205
3
40
2
向群
考试
0601032208
西方历史地理学研究名著选读
Selected Famous Works of Western Historical Geography
2
40
2
徐坚
考试
0601032209
明清边疆地理与族群认同
Frontier Geography and Ethnic Identity in Ming -QingDynasty
Computer Programming
2
40
2
计算机系
考试
0601032201
明清历史地理
Historical Geographyin Ming-Qing Dynasty
3
60
3
吴滔
考试
0601032202
明清历史地理资料选读
Geographical Sources of Ming-Qing Dynasty
4
40
2
温春来
考试
0601032210
中国传统专卖制度中的“区”与“界”
“Region”and“Boundary”in Chinese Traditional Monopoly System
4
40
2
黄国信
考试
0601032211
施坚雅理论及其相关著作选读
Skinner’s System and Selected readings of His Books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型
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方式
必修课
公共课
0000002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
Theory of Marxism
1
106
4
理论部
考试
0000002101
第一外国语
The 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180
5
外语学院
考试
专业课
0601032101
古代中国地理环境与政区演变
Evolvement of Ancient Chinese 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ization
1Hale Waihona Puke 402吴滔
温春来
考试
0601032102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Method and Theori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1
40
2
王承文
黄国信
考试
0621032105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Official Systems in Past Dynasties ofChina
1
40
2
向群
万毅
考试



公共课
0000002210
第二外国语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3,4
144
2
外语学院
考试
0000002201
程序设计方法
2
40
2
吴滔
考试
0601032103
历史地理学要籍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Important Historical Geography’s Books
1
40
2
吴滔
考试
0601032104
古代中国研究通论
General Survey of Studies on AncientChina
2
40
2
吴滔
考试
讲座
0601032212
前沿讲座
Course of Lectures
1~4
历史系
考查
实践课
0601032213
教学与社会实践
Teaching and Social Practice
3,4
40
2
历史系
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