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历史
生物工程的发展历史
1.2 生物工程的发展历史与一般所理解的生物工程是一门新学科不同的是,而是认为在现实中可以探寻其发展历史。
事实上,在现代生物技术体系中,生物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食品与饮料的生物技术生产众所周知,像烤面包、啤酒与葡萄酒酿造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人们从创世纪中认识葡萄酒的时候,公元前6000,苏美尔人与巴比伦人就喝上了啤酒;公元前4000,古埃及人就开始烤发酵面包。
直到17世纪,经过列文虎克的系统阐述,人们才认识到,这些生物过程都是由有生命的生物体,酵母所影响的。
对这些小生物发酵能力的最确凿的证明来自1857-1876年巴斯得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他被认为是生物工程的始祖。
其他基于微生物的过程,像奶制品的发酵生产如干酪和酸乳酪及各种新食品的生产如酱油和豆豉等都同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就连蘑菇培养在日本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有300年历史的Agarius蘑菇现在在温带已经有广泛养殖。
所不能确定的是,这些微生物活动是偶然的发现还是通过直观实验所观察到的,但是,它们的后继发展成为了人类利用生物体重要的生命活动来满足自身需求的早期例证。
最近,这样的生物过程更加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它们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已远远超出了它们不足为道的起源。
有菌条件下的生物技术 19世纪末,经过生物发酵而生产的很多的重要工业化合物如乙醇、乙酸、有机酸、丁醇和丙酮被释放到环境中;对污染微生物的控制通过谨慎的生态环境操作来进行,而不是通过复杂的工程技术操作。
尽管如此,随着石油时代的来临,这些化合物可从石油生产的副产品中以低成本进行生产,因此,进行这类化合物生产的工业就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对这些早期发酵工艺的重新审视,与前面所讲的食品发酵技术相比,这类发酵工艺相对简单而且可进行大规模操作生产。
其它关于有菌生物技术的典型例子有废水处理和都市固体垃圾堆肥。
长期以来,人们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及像化工业产生的小部分工业毒害垃圾。
生物工程技术的历史演变
生物工程技术的历史演变生物工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生物资源进行实践探索,例如农业的发展与动植物的驯化。
然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与跨越式发展主要发生在近几十年。
1. 前现代时期的生物工程技术在前现代时期,尽管人们没有对生物工程技术有明确的认知,但是人类已经开始利用遗传性状进行育种。
世界各地的农民通过选择繁殖最有利的动植物,来改良他们的品种。
例如,古埃及人通过驯化和培育来改进小麦品种。
然而,由于对基因和遗传原理的认识有限,这些实践是基于经验和观察进行的。
2. 生物技术的现代起步(20世纪初)20世纪初,生物学的发现以及对基因的进一步了解推动了生物工程技术的现代起步。
在这一时期,科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并提取细胞的基本单位,包括DNA和蛋白质。
例如,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项突破性的研究为后来的生物工程技术奠定了基础。
3. 基因工程的崛起(19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崛起标志着生物工程技术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科学家们开始构建基因库并进行基因重组,通过将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创建具有新功能的重组DNA。
1973年,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J·鲍尔纳提出了基因重组技术,这使得人们能够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宿主生物的基因组中。
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许多重要的突破达到了:- 1975年,科学家开始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这是一种能够切割DNA 的酶,用于DNA分子的识别和处理。
- 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提出了DNA测序技术,这项技术能够确定DNA中的碱基序列。
- 1983年,考纳·伯图拉和杨恩·伍德曼首次提出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该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DNA片段。
这些重要的技术突破为基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对医学、农业和环境等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
上游技术
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生物 遗传性状的技术( 遗传性状的技术(包括 核酸的分离提取、 核酸的分离提取、体外 剪切、 剪切、拼接重组以及扩 增与表达等技术)。 增与表达等技术)。
细胞工程
细胞的离体 培养、 培养、繁殖 再生、 、再生、融 合。
细 胞 工 程
细胞工程主要采用工程设计的方法运用 精巧的细胞学技术,有计划的改造细胞遗传 结构,从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动植物品种 或具有新性状的细胞群体,造福社会。 它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它主要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 胞重组及遗传物质转移等四个方面。 胞重组及遗传物质转移等四个方面。
原位杂交复筛
为了进一步鉴定重 组体中的目的基因, 组体中的目的基因,可 采用与目的基因部分互 补 的 DNA 片 段 作 为 探 针,与含有重组体的细 菌菌落进行杂交, 菌菌落进行杂交,经放 射自显影,如结果为阳 射自显影, 性,即可确定重组体中 带目的基因。 带目的基因。
总结
1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 载体和目的基因的分离 2.载体和目的基因的体外重组 载体和目的基因的体外重组 3.重组 重组DNA转化受体 重组 转化受体 4.重组 重组DNA的筛选和鉴定 重组 的筛选和鉴定 5.克隆基因的表达 克隆基因的表达
孟德尔,一个遗传因子一个性状 摩尔根,对“三位一体”提出质疑 1941’,比德尔一个基因一个酶 1957年,本泽尔,一个基因一个多肽连 发现调控基因 基因就是DNA分子上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 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二、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指采用人工方 法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重组,并将重组后的 DNA引入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或表达的过程。
生物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生物技术的进展与展望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的变革。
一、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和药物的原始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技术得到飞跃的发展。
早期的生物技术主要集中在酸奶、酒和面包等食品的生产。
到了二十世纪,生物技术在制药、农业和环保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重要的突破包括重组 DNA 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DNA 测序等方面。
基因治疗是一种针对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操纵患者或病人的基因组,来校正或消除基因缺陷。
细胞治疗则是利用干细胞等治疗技术,将健康的干细胞或干细胞源性的细胞重新注射到病人体内,从而修复和替换受损的组织和细胞。
DNA测序则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转基因作物和动物克隆等领域。
转基因作物是在植物基因组中插入基因,从而增加植物的营养成分、提高植物产量和抗性。
与此同时,动物克隆技术则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进行精细的动物繁殖,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四、生物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生物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到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生物能源等领域。
其中,污水处理是一种通过光合作用、发酵或氧化等生物活动,将污水中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垃圾处理则是通过菌群的分解和合成,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肥料或生物燃料。
生物能源则是一种利用有机物的生物质资源,将其转化为燃料,从而更节约能源的方法。
五、生物技术的未来展望生物技术的未来展望仍然非常宽广,尤其是在人类健康和环保领域。
在医学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制定定制化的治疗方案,缓解和甚至治愈疾病。
在农业领域,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并促进全球粮食安全。
在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生物学的历史和科学发展
阐述了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对人们认识自然界和生命
现象产生了深远影响。
遗传学的诞生
03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为现代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生物学在近代科学体系中地位
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 进。
引领科技进步
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不断引领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 展。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意识觉醒
01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揭示了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0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推动了全球
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03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应对
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发展了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技术手段
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崛起
20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迅速崛起,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这些新兴学科的 发展,为揭示生命本质和解决生物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生物学在近代科学发展中地
02
位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背景
01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
强调人的价值和自然探索,为自然科学发展奠定 基础。
合成生物学的兴起
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实现对生物过程 的定制和优化,为生物制造和生物能源等领域提 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包括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生物药物等在内的新 型医疗技术不断涌现,为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提 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
04
当代生物学前沿问题及挑战
基因编辑与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生物学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恢复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史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自古至今,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这一发展历史既是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又是医药产业的兴盛与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详细介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殷商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物质来治疗疾病。
这种草药医学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医学体系之一,对后来的医药生物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进入战国时期,中国的医学开始形成理论体系,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家和医药学家。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黄帝内经》,这本典籍内容丰富,涵盖了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被视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该书中所载的诊治经验和方剂积累为后来的中药学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世界医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中医药领域,中国的医生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预防与保健,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
在草药方面,中国的医生掌握了大量的草药知识,通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许多疗效显著的中草药方剂,这些方剂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近代以后,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20世纪初,中国医生开始学习西方现代医学知识,引进了一系列的医学理论和技术。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生物技术手段也被应用于医药领域。
比如,蛋白质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为研发新药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国内一大批生物技术企业应运而生,涌现出了许多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比如,中国科学院的医学研究所成功研发了全球首个重组人胰岛素,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胰岛素生产国。
同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也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
生物学发展史简述
生物学发展史简述生物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起源进化、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包含的范畴相当广泛,包括形态学、微生物学、生态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化学等。
生物学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古代生物学时期、近代生物学时期和现代生物学时期。
1.萌芽时期指人类产生(约300万年前)到阶级社会出现(约4000年前)之间的一段时期。
这时人类处于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人类还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原始人开始栽培植物、饲养动物,并有了原始的医术,这一切成为生物学发展的启蒙。
2.古代生物学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约4000年前开始)和封建社会,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
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牧业和医药业,有了生物知识的积累,植物学、动物学和解剖学进入搜集事实的阶段。
在搜集的同时也进行了整理,被后人称为,古代生物学。
古代生物学在欧洲以古希腊为中心,著名的学者有亚里士多德(研究形态学和分类学)和古罗马的盖仑(研究解剖学和生理学),他们的学说整整统治了生物学领域1000年。
其中亚里士多德没有停留在搜集、观察和纯粹的自然描述上,而是进一步作出哲学概括。
在解释生命现象时,亚里士多德同先辈们一样,认为有机体最初是从有机基质里产生的,无机的质料可以变成有机的生命。
中国的古代生物学,则侧重研究农学和医药学。
贾思勰(约480—550年)著有《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相关变异规律,首次提到根瘤菌的作用。
沈括(1031—1095年)著有《梦溪笔谈》,该书中有关生物学的条目近百条,记载了生物的形态、分布等相关资料。
3.近代生物学从15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生物学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代。
如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孟德尔遗传学的提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史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了对医药生物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的医药生物技术,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尝试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
其中,胰岛素、干扰素、疫苗等产品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前沿。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府加大了对医药生物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
同时,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也开始崛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阶段,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如重组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派遣留学生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全球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将继续保持创新和发展势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生物科学的历史与发展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了对生物体的组成、结构、功能、发育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生物科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至今,探讨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旨在展现人类对生命奥秘的不懈探索。
一、古代生物科学的雏形古代文明对生命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罗马人、古希腊人和古埃及人等早期文明都留下了与生物有关的科学著作和文献。
其中,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尝试系统分类生物的学者之一,他通过对生物特征和习性的观察,将动物按照脊椎、无脊椎等特征进行分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生物分类学的基础。
二、现代生物科学的初现到了近代,生物科学开始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19世纪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为生物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达尔文提出了物种的“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概念,这对后来关于进化和演化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揭示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规律的运作,为后来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生物科学的多个分支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科学不断壮大并分化成众多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不断深入。
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命的最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而分子生物学则更深入地研究生命物质的组成和运作机制。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规律,为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生物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生物科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的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应用与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作物育种更加精确和高效,提高了农业产量和质量。
医学生物技术的突破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和健康年龄。
生物科学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物资源开发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生物科学发展的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生命奥秘认知的深入,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愈加广阔。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
生物技术发展历史生物技术是指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将生物的特性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的技术。
它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来探讨生物技术的发展,回顾其中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一、起源与发展生物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通过选择性种植和驯化动物来改良生物品种,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通过实验室技术进行基因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并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重要里程碑事件1. DNA的发现与研究1953年,詹姆斯·沃森与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
之后,人们开始深入研究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并探索基因调控的机制,这为后续的生物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1973年,斯坦利·科恩和赛尔玛·伯丁发明了重组DNA技术,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基因。
这一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基因工程领域的革命,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研发新药等。
3.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1996年,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克隆了一只名叫“多莉”的羊。
这是世界首例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出的哺乳动物,标志着克隆技术的突破。
克隆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动物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还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4. 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成功测序了人类基因组。
这一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基因研究进入了全面解码阶段,也为人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
三、生物技术应用领域1. 农业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与推广。
转基因作物具有抗虫、耐旱、抗病等特性,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并减少农药的使用,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_现状与未来
文章编号 :1009 - 4881 (2001) 03 - 0049 - 04①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 、现状与未来王 亚 林(武汉工业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湖北 武汉 430023)摘 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 ,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生物技术的现状 ,展望了 21世纪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 。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历史 、现状 、未来 中图分类号 : Q 1文献标识码 :A1 .2 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及政策回顾 七十年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突破导致了现代生物技术的产和发展 ,从而使生物技术成为众所周知的高新技领域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生物 术的发展纳入本国科技重点领域 。
1 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回顾1 . 1 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背景 生物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生物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生物技 术产品是四千多年前的酒 ,然后是两千多年的醋 、酱等 。
到目前为止的生物技术产品已达几百种 。
生物 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生物技术 、近代生物 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 。
三个阶段的发展时期 、特征和 典型产品参见表 1 。
本世纪中叶以来 ,研究生命科学的遗传学和分 子生物学迅速发展 ,生命的奥秘被一层一层地揭开 了 。
1944 年科学家艾米里 ( A very ) 首先揭示了决定 生命遗传特性的物质是 DNA (核酸) ,从而震惊了整 个 科 学 界 ; 1953 年 美 国 科 学 家 詹 姆 斯 —沃 森(J ames. D . Wat so n ) 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 , 弄清了 DNA 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机理 ,这是 20世纪科学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
科学家发现任何生 物都有自己的遗传密码并传给下一代 ,改变生物的 遗传特性的根本途径就是在 DNA 分子上动手术 , 这就是基因工程 (原称遗传工程) 的依据 。
1973 年美国科学家斯坦利 —科恩 ( S. C o hen ) 终 于发明了改变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 N DA ) 结构的技 术 ,这就是 DNA 重组技术 ,即基因工程技术 。
生物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生物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对生物学的研究和利用,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生物材料的开发、设计和应用的一门技术。
它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引起重大变革的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出现。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生物技术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
生物技术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生物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尝试利用生物物质进行食品加工、药物制备等方面的实践。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民利用发酵制造酒精,古代埃及人利用发酵制作面包,古希腊人利用植物材料制备药物等。
虽然这些实践还不被称为生物技术,但它们为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生物技术的出现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在这个时期,科学家开始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和遗传学的原理,进行基因的转移和修饰的研究。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表了DNA的结构,这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石。
1966年,弗朗西斯科·坎波拉诺成功实现了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揭开了基因工程的大门。
20世纪70年代,人们意识到,利用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的方法,能够在生物体中引入外源基因,实现外源基因表达。
这一发现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基因组成、增强生物体的特定功能以及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产品。
在农业领域,生物技术被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从而提高产量和耐性。
在医学领域,生物技术则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
此外,生物技术还应用于生物制药、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领域。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科学得以快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物技术的发展演变显示出几个特点。
首先,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生物学、化学、生物信息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应用。
其次,生物技术是一门高科技领域的代表,它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方法来进行实验和研究。
细胞核移植的历史记录
细胞核移植的历史记录
细胞核移植,也被称为克隆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它可以用来复制动植物的基因型。
细胞核移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年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记录。
1952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布鲁克斯在一项实验中首次成功
地将青蛙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青蛙的卵细胞中。
这项实验展示了
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潜力,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62年,美国科学家约翰·格丁斯在实验中成功地将细胞核从
一只青蛙的卵细胞中移植到另一只青蛙的卵细胞中,这标志着细胞
核移植技术在动物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6年,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威尔穆特团队成功克隆
了一只名为多利的羊,这是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身上的重大
突破。
多利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只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
细胞核移植的历史记录显示,这项技术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和实验,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如今,细胞核移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
用于动植物的研究和生殖医学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益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细胞核移植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技史:第二十八讲生物技术的诞生与迅猛发展
20世纪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 展,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如何利用重组 DNA技术来操控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克隆技术的突破
1 2
克隆技术的概念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复制出一个与 原生物体完全相同的个体或细胞的技术。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1952年科学家成功克隆蛙类以来,克隆技术 经历了从哺乳动物到人类的不断突破。
天然染料的提取
古代人们从植物、动物和 矿物中提取天然染料,用 于染色和绘画。
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与推动力
工业革命的推动
18世纪工业革命后,人们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需求增加,促 进了生物技术的进步。
医学的需求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疾病种类的增多,对药物和医疗技术的需求 增加,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需要
生物修复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修复被污染的环境。
生态恢复
通过生态工程手段,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提高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降解废物,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 化。
工业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能源
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生物材料
利用微生物或酶转化淀粉、木质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生产可 降解塑料、纤维等新型材料。
生物信息学的应用价值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领域具 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 持和理论指导。
生物技术的社会影响
生物技术的正面影响
01
生物技术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如治疗遗传性疾病、生产高
附加值的产品等。
生物技术的负面影响
02
生物技术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如基因歧视、转基因
生物学发展史pdf
引言概述: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起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自古以来就受到人类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生物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和里程碑,从最早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开始,到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突破,探讨了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对现代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正文内容:一.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兴起1.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贡献2.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前身古希腊自然哲学是生物学发展史的开端,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对于生物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奠定了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动物及其分布做出了早期的描述和分类,成为现代动物分类学的前身。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动物分类》和《动物历史》系统总结了当时所知的动物种类和特征,为后世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胞学的崛起1.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2.细胞学的形成和重要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伽利略和赫维留斯等科学家通过改进显微镜的结构和镜头,成功地观察到了微小生物和细胞的存在。
随后,哈尔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系统,进一步支持了细胞学的理论。
而后,生物学家鲁道夫·弗尔考恩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存在,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
三.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遗传学的兴起1.达尔文的进化理论2.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对生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达尔文通过对物种适应性和演化过程的观察,提出了“物种演化”的理论,从而解释了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孟德尔的遗传学研究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进化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认识。
四.分子生物学的突破和基因工程的兴起1.DNA结构的解析2.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推动了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揭示了基因的遗传机制和信息传递方式。
此后,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能够直接操作基因,实现病理基因的修复和转基因生物的培育。
我国历史上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成就
我国历史上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成就自古以来,生物科学一直是人类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重要领域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在生物科学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取得了众多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我国历史上生物科学的发展和成就,并展示出我国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的勤奋探索和创新成果。
古代中国的生物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等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系统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知识,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描述。
这部著作为后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生物科学的研究逐渐深入和广泛。
在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实验,提出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与土壤的肥力有关的观点,这为后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明代科学家李时中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我国许多植物的药用价值和功效,为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代以来,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科学家们积极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国情,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
20世纪初,我国科学家陆地祥通过对植物遗传的研究,提出了“遗传基因”这一重要概念,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为我国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科学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全球疟疾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药物研究,我国科学家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了哺乳动物胚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应用。
中国生物学发展史
中国生物学发展史古代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养殖方面。
早在商朝和周朝时期,人们开始观察和记录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开始研究农作物的播种和养殖技术。
在古代农业文献《诗经》中,就有关于植物的描述和记录。
古代生物学的研究也渗透到医学领域。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逐渐发展起来,人们开始研究草药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体系。
在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中,中国的贡献不容忽视。
清朝时期,清代科学家李时中开创了中国昆虫分类学的先河,他将中国的昆虫物种进行了分类和命名,为中国昆虫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生物学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学者开始结合国际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开展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涉及到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理学等方面。
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徐中约、陈寿梅等人在细胞学和遗传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生物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科学家裴李峰首次提出了动物起源于海洋的学说,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
此外,中国还率先发现了古老的化石动物,为生物进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中国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在20世纪后半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科学家谭家蔚开创了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在蛋白质和酶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另外,中国的生态学研究也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政府提出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纲要”,并在科研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
这种支持使得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总的来说,中国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从农业和养殖到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中国的学者为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中国将继续在这个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培养历史
微生物培养历史微生物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对于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特性、代谢过程以及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培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李文虽然没有使用现代培养技术,但他通过观察到细菌的自发增殖现象,为后来的微生物培养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克里斯蒂安·格兰在观察细菌时发现,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从而形成大量的细菌。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微生物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然而,在当时还没有发展出适合微生物培养的实验室设备和培养基。
19世纪,路易·巴斯德通过改进培养技术,成功地培养出了一种细菌。
他使用了含有营养物质的肉汤作为培养基,并通过将培养物暴露于空气中,使细菌自然进入培养物中。
这一实验标志着微生物培养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后来的微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微生物培养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罗伯特·科赫和让·泽尔恩等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能够生长和繁殖。
他们提出了一种培养基的配方,这种培养基能够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提供了一种控制环境条件的方法,使得微生物能够在实验室中稳定地进行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培养技术在20世纪逐渐成熟。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微生物学研究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培养技术和培养方法。
例如,发展出了无菌培养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避免了外界污染对培养物的影响。
此外,还出现了液体培养技术、固体培养技术、连续培养技术等不同的培养方法,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方法。
现代微生物培养技术已经成为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不仅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微生物,还可以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途径、致病机制等。
通过微生物培养,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起来,微生物培养历史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观察到逐步发展出适用于实验室研究的培养技术和培养方法的过程。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生物技术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生物技术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彻底结束了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生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将探讨辛亥革命和中国的生物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历程。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辛亥革命是在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发生的。
由于清朝封建专制体制的腐败和内忧外患的问题,民众不断呼吁改革。
同时,西方的列强侵略和剥削也使得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这种情况下,辛亥革命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看做是一次强烈反击和求变的行动,它开创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使得中国走上了朝着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
二、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生物技术在辛亥革命后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尽管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陷入了一个低谷。
1956年,中国实施了“大跃进”计划,其中包括对科学技术的追求,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1957年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细胞生物学实验室,这标志着中国的生物技术开始进入现代化阶段。
接着,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科学家们在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包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和各个研究所,开展了细胞遗传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其中,细胞遗传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它发展成了今天的分子遗传学。
在这一领域,中国的科学家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比如利用农杆菌进行植物转化,从而为农作物产量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1980年代,中国人开始关注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1986年中国首次合成了一种重要的体内荷尔蒙类似物,代表着中国的生物技术在全球的生物医药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同时,在农业方面,中国开始使用生物技术进行杂种育种,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到了21世纪,中国的生物技术迈向了更加高级的领域,如基因编辑,供体再生医学,生物制造等等。
生物历史技术组合可以报的专业
生物历史技术组合可以报的专业生物历史技术是一个整合了生物学、历史学和技术学的交叉学科,将这三个学科综合起来研究,可以让我们更精确地了解生物历史和生物学方面的技术发展。
目前,生物历史技术的专业已经逐渐被一些高校所设立,下面我们来看看哪些专业是涉及到这个领域的。
1.生物历史学生物历史学是研究生物历史发展与演化过程、生物分布与区系形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形成、生物环境与生命适应等方面的学科,它致力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演化及其在整个地球上的发展历程。
生物历史技术对于生物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诸如细胞、基因、蛋白质等微观组织和分子结构,旨在开发新的生物制品、改善生物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深入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机理,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生物历史的知识。
3.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人类的生存方式、文化认知、行为形式等各个方面的研究。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人类起源和演化史,这个方向与生物历史技术的研究紧密相关。
4.考古学考古学是一门通过系统而科学的研究人类古代文化、历史和环境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认知、技术手段、宗教艺术、社会结构和人类演化等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生物组织的交叉,遗传学和成像技术的进步等,将是生物历史技术的有力工具。
5.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生命过程和机制、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生命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生命科学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今后还将涌现出更多的新技术和发明,除此之外,生命科学也关注着生物的历史演化过程,对生物起源、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同样深入的探究。
生物历史技术涉及到的技术和知识面广泛,需要融合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常常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创新研究和交叉应用,这类专业具有很大的学术实践意义,也是许多学生热衷于选择的专业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1750The Sumerians brew beer.500 The Chinese use moldy soybean curds as an antibiotic to treat boils.250 The Greeks practice crop rotation to maximize soil fertility.100 Powdered chrysanthemum is used in China as an insecticide.AD: Before the 20th Century1590The microscope is invented by Janssen.1663 Cells are first described by Hooke.1675 Leeuwenhoek discovers protozoa and bacteria.1797 Jenner inoculates a child with a viral vaccine to protect him from smallpox.1802 The word "biology" first appears.1824 Dutrochet discovers that tissue is composed of living cells.1830 Proteins are discovered.1833 The cell nucleus is discovered.The first enzymes are isolated.1855The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um is discovered. It later becomes a majo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tool for biotechnology.Pasteur begins working with yeast, eventually proving they are living organisms.1863 Mendel, in his study of peas, discovers that traits were transmitted from parents to progeny by discrete, independent units, later called genes. His observations lay the groundwork for the field of genetics.1869 Miescher discovers DNA in the sperm of trout.1877 A technique for staining and identifying bacteria is developed by Koch.1878 The first centrifuge is developed by Laval.The term "microbe" is first used.1879 Flemming discovers chromatin, the rod-like structures inside the cell nucleus that later cometo be called "chromosomes."1883 The first rabies vaccine is developed.1888 The chromosome is discovered by Waldyer.AD: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1902 The term "immunology" first appears.1906 The term "genetics" is introduced.1907 The first in vivo culture of animal cells is reported.1909 Genes are linked with hereditary disorders.1911 The first cancer-causing virus is discovered by Rous.1914 Bacteria are used to treat sewag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anchester, England.1915 Phages, or bacterial viruses, are discovered.1919 The word "biotechnology" is first used by a Hungarian agricultural engineer.1920 The human growth hormone is discovered by Evans and Long.1927 Muller discovers that X-rays cause mutation.1928 Fleming discovers penicillin, the first antibiotic.1938 The term "molecular biology" is coined.1941 The term "genetic engineering" is first used by a Danish microbiologist.1942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is used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a bacteriophage- a virus that infects bacteria.1943 Avery demonstrates that DNA is the "transforming factor" and is the material of genes.1944 DNA is shown to be the material substance of the gene.1949 Pauling shows that sickle cell anemia is a "molecular disease" resulting from a mutation. 1950 to 19601951 McClintock discovers transposable elements, or "jumping genes," in corn.1953 Watson and Crick reveal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DNA.1954 Cell-culturing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1955 An enzyme involved in the synthesis of a nucleic acid is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1956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is perfected in Japan.Kornberg discovers the enzyme DNA polymerase I, leading to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DNA is replicated.1957 Sickle cell anemia is shown to occur due to a change of a single amino acid.1960 Exploiting base pairing, hybrid DNA-RNA molecules are created.Messenger RNA is discovered.1961 The genetic code is understood for the first time.1964 The existence of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is predicted.1967 The first automatic protein sequencer is perfected.1969 An enzyme is synthesized in vitro for the first time.1970s1970 Specific restriction nucleases are identified, opening the way for gene cloning.RT is discovered independently in murine and avian retroviruses.1971 RT is shown to have ribonuclease H (Rnase H) activity.1972 The DNA composition of humans is discovered to be 99% similar to that of chimpanzees and gorillas.Purified RT is first used to synthesize cDNA from purified mRNA in vitro.1973 Cohen and Boyer perform the first successful recombinant DNA experiment, using bacterial genes.1974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forms a Recombinant DNA Advisory Committee to oversee recombinant genetic research.1975Colony hybridization and Southern blotting are developed for detecting specific DNA sequences.The first monoclonal antibodies are produced.1976 The tools of recombinant DNA are first applied to a human inherited disorder.Molecular hybridization is used for the prenatal diagnosis of alpha thalassemia.Yeast genes are expressed in E. coli bacteria.1977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are used to synthesize human growth protein.1978North Carolina scientists Hutchinson and Edgell show it is possible to introduce specific mutations at specific sites in a DNA molecule.1979 The first monoclonal antibodies are produced.1980s1980The U.S. Supreme Court, in the landmark case Diamond v. Chakrabarty, approves the principle of patenting genetically engineered life forms.The U.S. patent for gene cloning is awarded to Cohen and Boyer.1981 The North Carolina Biotechnology Center is created by the state's General Assembly as the nation's first state-sponsored initiative to develop biotechnology. Thirty-five other states follow with biotechnology centers of various kinds.The first gene-synthesizing machines are developed.The firs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 is reported.Mice are successfully cloned.1982 Humulin, Genentech's human insulin drug produced b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is the first biotech drug to be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1983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 is conceived. PCR, which uses heat and enzymes to make unlimited copies of genes and gene fragments, later becomes a major tool in biotech research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worldwide.The firs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plant cells by TI plasmids is performed.The fir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is synthesized.The first genetic markers for specific inherited diseases are found.Efficient methods are developed to synthesize double-stranded DNA from first-strand cDNA involving minimal loss of sequence information.1984 The DNA fingerprinting technique is developed.The firs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accine is developed.Chiron clones and sequences the entire genome of the HIV virus.1985 Fully active murine RT is cloned and overexpressed in E. Coli.1986 The first field test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plants (tobacco) are conducted.Ortho Biotech's Orthoclone OKT3, used to fight kidney transplant rejection, is approved as the first monoclonal antibody treatment.The first biotech-derived interferon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Biogen's Intron A and Genentech's Roferon A, are approved by the FDA. In 1988, the drugs are used to treat Kaposi's sarcoma, a complication of AIDS.The firs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human vaccine, Chiron's Recombivax HB, is approv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1987 Humatrope is developed for treating human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Advanced Genetic Sciences' Frostban, a genetically altered bacterium that inhibits frost formation on crop plants, is field tested on strawberry and potato plants in California, the first authorized outdoor tests of an engineered bacterium.Genentech'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sold as Activase, is approved as a treatment for heart attacks.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CR are combined to amplify mRNA sequences.Cloned murine RT is engineered to maintain polymerase and eliminate Rnase H activity.1988Congress funds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a massive effort to map and sequence the human genetic code as well as the genomes of other species.1989 Amgen's Epogen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nal disease anemia.Microorganisms are used to clean up the Exxon Valdez oil spill.The gene responsible for cystic fibrosis is discovered.1990s1990 The first federally approved gene therapy treatment is performed successfully on a 4-yearold girl suffering from an immune disorder.1991Amgen develops Neupogen, the first of a new class of drugs called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low white blood cells in chemotherapy patients.Immunex's Leukine, used to replenish white blood counts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s, is approved.Genzyme's Ceredase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Gaucher's disease.1992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HIV RT is elucidated.Recombinate, developed by Genetics Institute and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a A, becomes the firs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lood clotting factor approved in the U.S. Chiron's Proleukin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ncer.1993 Chiron's Betaseron is approved as the first treatment for multiple sclerosis in 20 years.The FDA declares tha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are "not inherently dangerous" and do not require special regulation.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Organization (BIO) is created by merging two smaller trade associations.1994 Genentech's Nutropin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The first breast cancer gene is discovered.Calgene's Flavr Savr tomato, engineered to resist rotting, is approved for sale.1995 The first baboon-to-human bone marrow transplant is performed on an AIDS patient.The first full gene sequence of a living organism other than a virus is completed for the bacterium Hemophilus influenzae.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 catalytically active fragment of murine RT is elucidated.1996 Biogen's Avonex is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sclerosis. The company builds a $50 million plant in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C., to manufacture the recombinant interferon drug. Scottish scientists clone identical lambs from early embryonic sheep.1997 Scottish scientists report cloning a sheep, using DNA from adult sheep cells.A group of Oregon researchers claims to have cloned two Rhesus monkeys.A new DNA technique combines PCR, DNA chips, and a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a new tool in the search for disease-causing genes.1998 University of Hawaii scientists clone three generations of mice from nuclei of adult ovarian cumulus cells.Human skin is produced in vitro.Embryonic stem cells are used to regenerate tissue and create disorders mimicking diseases.The first complete animal genome for the elegans worm is sequenced.A rough draft of the human genome map is produced, showing the locations of more than 30,000 genes.Cloned vain RT with fully active polymerase and minimized Rnase H activity is engineered.The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is founded by BIO as an independent national, 501(c)(3) education organization with an independent Board of Trustees.1999 The complete genetic code of the human chromosome is first deciphered.The rising tide of public opinion in Europe brings biotech food into the spotlight.2000 and Beyond2000A rough draft of the human genome is completed by Celera Genomics and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Pigs are the next animal cloned by researchers, hopefully to help produce organs for human transplant."Golden Rice," modified to make vitamin A, promises to help third-world countries alleviate blindness.The 2.18 million base pairs of the commonest cause of bacterial meningitis, Neisseria meningitidis, are identified.2001 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is published in Science and Nature, making it possible for researchers all over the world to begin developing treatments.2002Scientists complete the draft sequenc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 of rice, a fungus that destroys enough rice to feed 60 million people annually. By combi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omes of the fungus and rice, scientists will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lant and pathogen.2003Dolly, the cloned sheep that made headlines in 1997, is euthanized after developing progressive lung disease. Dolly was the first successful clone of a mam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