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风格分析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案教学设计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支玉恒老师的教案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支玉恒老师的教案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策略设计2.1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支玉恒老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学会运用其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2.2 教学策略: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支玉恒老师的教案,引导学生理解其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学会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3.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介绍支玉恒老师及其教案教学设计;步骤二:分析支玉恒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其教学理念;步骤三:学习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其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步骤四: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步骤五: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3.2 教学活动:活动一:小组讨论,分析支玉恒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二:小组分享,交流学习支玉恒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心得;活动三:教学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教学;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设计4.1 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4.2 反馈设计: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指导其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改进设计5.1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5.2 改进设计: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资源的准备与利用6.1 教学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支玉恒老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教学视频、教学PPT等教学资源。
6.2 教学资源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支玉恒老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教学理念和方法。
简化教学设计 关注学生发展——特级教师支玉恒《匆匆》教学片断赏析
简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发展——特级教师支玉恒《匆匆》教学片
断赏析
支玉恒先生凭借他的成熟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匆匆》
这首古诗有更加深刻、更有感染力的感受,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领会古诗背
后深层意义的同时,感受古诗内涵之中沉郁和智慧,更要有大胆的想像、有勇气去飞越一切,去实现人生的理想。
支老师在本次教学中,采取了有效的课堂管理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活跃参与,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趣。
通过不断分析学生
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进
行深入简洁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变得更加精彩生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理解。
而对于学生,也是需要乐于思考和主动发现的,支老师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既不束缚学生,又有效地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背后潜在的含义,让学生更多
地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行。
总之,支老师本次教学充分展示出他的教学技能,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独具特
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匆匆》这首古诗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支老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
了首位,通过这期课程,向学生传达了一种“乐于探究、不断努力、勇于攀登”的精神,
这也是我观看教学片段时最深刻的体会。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落花生》是作家支玉恒的代表作,也是中学生必修文言文篇目之一。
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这篇文言文是具有挑战性的。
本文通过分析《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析其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
首先,教师在引入课文时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落花生的生长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亲近感。
同时,教师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想出生活中与落花生有关的事物,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这种引入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容易进入课堂氛围,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真正实现了启发式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解读文本时注重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教师通过朗读部分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节奏和语感,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含义。
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生僻或难懂的词语,以及文本结构和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
这种注重语感培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摆脱翻译的依赖,更加自然地理解和表达文本内容。
然而,教师在课堂展示中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教师在引入课文时,虽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但教师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并不紧凑,存在一些赘余和拖沓现象。
这种表达不够精练的教学风格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深入度。
其次,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虽然注重了语感培养,但有时解释不够清晰,尤其是在讲解生僻词汇和修辞手法时,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这种语言解释不够明确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深入度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全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教师在课堂展示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课堂效果。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评析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评析1. 引言1.1 作者和作品背景简介支玉恒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得多项文学奖项,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落花生》是支玉恒的代表作之一,以描写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为主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支玉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作品充满了内涵和情感。
《落花生》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故事。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状态。
支玉恒熟练运用叙事手法和语言表达,使作品充满了温情和思考。
支玉恒的文学作品以其真实的写实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真理和美好。
《落花生》正是这样一部代表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呈现出一种朴实、真挚的情感。
支玉恒的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他通过自己的文字,传递出了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社会的关注。
《落花生》正是这样一部具有情感共鸣和社会思考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1.2 课堂内容概述支玉恒的《落花生》是一部描写农村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支尔旺在艰苦的环境下艰难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农民的坚韧和乐观。
本次课堂主要围绕第二课时展开,内容包括支尔旺被分配到养猪队工作、与队长的矛盾冲突、被队长惩罚等情节。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情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堂还设置了讨论环节,让学生就支尔旺的遭遇展开思考和交流,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整体来说,这节课内容丰富、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正文2.1 支玉恒的文学特点1.细腻的情感描写:支玉恒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变化。
在《落花生》中,他通过对主人公郑法义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世界。
2.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支玉恒的作品往往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故事,通过对这些平凡生活的观察和描写,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一二
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一二前不久,我们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数节公开课,我们尽情地欣赏并真切地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
支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老师们的启示很多。
一、“活”与“实”的统一支老师的课非常的“活”。
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情绪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上。
课堂上不时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教师)。
在这阵阵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愉悦之中,在支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看不出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而看到的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支老师经典的《第一场雪》教学中的片段为例,在学习“雪后”一段时,支老师用鼓动性的语言引导:“雪景这么美,谁能美美地读一读?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一名学生读得尚可,支老师以他独具特点的语言风趣地说:“读得不错,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支老师又风趣地说:“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
”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又投入到更加努力之中,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表现出的朗读效果令听课老师们叹服。
仔细体会,支老师在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中,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
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昧”,而且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文中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再以《飞夺泸定桥》为例,看支老师是怎样进行词语训练的。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
形容人数多,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气势浩大。
支玉恒的个性化教学谈
支玉恒的个性化教学谈《支玉恒老师教语文》是一本朴实生动的小学语文教育专著。
全书共分五章,从“洗净语文课堂的浮华”的语文思想谈起,到一次次与支老师的近距离对话的实录,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他的用精神开启的语文视界。
紧接着一篇篇焕发着生命力的课堂实录与点评,则诠释了支老师“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深邃的教学思想,让人暗暗称奇。
读罢全书,静静回味,受益匪浅。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在遵循普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体现教学个性,并将之升华为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是支老师对自己成长之路的总结,更是为我们的一线老师指引的方向。
这句话听来并不稀奇,但在我们身边,也包括我自己,缺乏思考欠缺个性的课堂教学比比皆是。
有时我们听一节课,其教学目的的确定及完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等,似乎都无懈可击,但要问有什么独到之处,学生有什么难得的收获,却又似乎无话可说。
这应该就是缺乏教学个性的表现吧。
我个人也多次找来名师的教学设计学习借鉴,常发出“他怎么就能想到这样教”的喟叹,遗憾的是我虽有实践的尝试,但欠缺分析研究,思考归纳,每每提到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便觉汗颜。
而支老师无疑是一位极具教学个性的传奇人物。
他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富有先创性,别人还不敢做的他做了,别人还未想到的他想了,创造性地实施教学新理念;教学环节的过渡逝水无痕;教学艺术的运用雪落无声,不重复使用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做到一课一法,学生一课多得。
在备课方面,他说:在读文、设计方案之前,我决不翻阅任何参考资料,就是自己认真阅读教材。
我先是认认真真地只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回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了印象。
因为阅读一次,容易抓住文章的整体内容、情感和思想,再则,只读一遍就能在头脑中留下印象的,一定是作者写作中的浓墨重彩之处,其实就是文章的重点和亮点。
这样一番思考,既把握了整体,又抓住了重点,就有了对文章居高临下的认识。
有了这种认识,再打开书细读,看一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铺设了什么样的细节,用了什么手法描述,怎样构段成篇,有什么问题需要查找资料,等等。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支玉恒的《落花生》是一篇描写农村生活的散文,以描绘变幻莫测的落花生为起点,
抒发对家乡土地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第一堂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逐字理解文章,让学生从语言层面感受文本的细节
描写和情感表达。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骤,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还能够拓展学
生的词汇和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接着,教师提出了“落花生——辣味和基情”的话题,让学生就自己对落花生的认识
和感悟展开讨论。
这个话题既有情感的共鸣,又有实际的生活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
和交流。
在讨论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落花生的形态、味道、收获等方面展开描述,以此引
起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同时,教师也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思考自己与家乡、土地的
关系,反思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历程,从而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外,教师还通过导读文本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的文学修养和意境感受。
例如,作者对落花生开花的描述,既充满感性的审美,又有精细的实践知识和对农事文化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支玉恒的《落花生》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它以微小的粒子描绘了农村的生
活图景,蕴含着作者对家乡土地和生活的感悟和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逐字理解、话题讨论、导读文本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情感,陶冶性情,达到语言和文
化的双重提升。
浅析支玉恒教学艺术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师生的心灵对话,生成了语文课堂丰富的生命色彩,全场师生激动的双眸中,闪动着惊喜,燃烧着渴望——语文生命的本色!还语文生命的本色,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让语文与生活联袂共舞,是支玉恒老师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的生命元素。
支老师以“情、智、法、博、巧、实”的课堂教学艺术,让课堂成为了师生生命的加油站,成为了师生共享生命的乐园!情:支老师的课堂,处处洋溢着真情,时时流淌着真爱。
教师常常以积极的姿态,幽默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和学生交流,影响并调控着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
同时,支老师特别关注学生对情感的深刻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动情地朗读,深入地体会,用心地表达,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和谐共振,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
纵观支老师的语文课堂,“情”可以说是贯穿始终。
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反复多次多种方式品读课文后,提出了一个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个问题没有落入课堂提问的俗套——探讨教材内容,而是直指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情感。
支老师一方面让学生体会着读出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一方面用他那指挥家般的手势,将学生带到一浪接一浪的如痴如醉的朗读中。
最后他还指导学生用一个抒情的句子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
这样,实现了情感的体验、内化、表达的高度融合。
学生在体会喜怒哀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情感与道德的熏陶,提高了对生活的认知水平。
智:支老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营造了安全、绿色的生命课堂。
支老师在教学中很重视智慧的启迪和培育。
他对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楔入点,并使他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学生在顿悟的同时,自身的智慧潜力被开发,思维之弦被拨响,学习效率极大提高,使他们的综合能力,综合素养在智力活动中碰撞出了生命的乐响。
特级教师支玉恒《太阳》教学赏析
“第一场雪”后的“太阳”更加灿烂——小语名师支玉恒《太阳》教学赏析【阅读导语】这是全国小语名师支玉恒在广西南宁市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本课的教学表现了教者一种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展示出一个全新的阅读教学课型,特别是在如何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和全员参与上更是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师:今天我们学习《太阳》这一课。
同学们各自放开声音把课文读一遍。
读罢以后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声音还可以再响亮一些。
谁愿意再读?(部分学生举手)举手的同学都站起来读。
读完第一段后,谁愿意继续往下读的就自动站起来读,(读至第三段时,学生已全体起立读了)同学们都愿意读了,我就不让你们集体齐读了。
谁有勇气,有自信心,认为自己是班里朗读最好的,请举手!(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请他读了一段)这位同学读得不错。
他站在这里,站在了领奖台上。
谁能读得比他还好,谁就站在领奖台上,他就坐下。
好,谁能把他“读坐下”!(一个学生抢先读完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谁坐下”的评价。
就这样不断激励、评价,直读到倒数第二段)很多同学还想读一读,比一比。
最后一段,我们大家一起读,一定会读得更好!(学生齐读)师: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两遍。
我觉得还不够,请大家再默读一次,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什么地方读明白了,就标记下来。
(学生边默读边勾画)师:好,同学们都读完了。
能不能站起来把你读明白的地方讲一讲,有一点说一点。
生:我读懂了太阳非常热,它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师:能不能说得简练一点?生:太阳是个大火球。
师:好,把你这一点写到黑板上去。
(学生板书:太阳是个大火球)(众多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先后请了14个学生发表意见。
在发言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提炼语言,最后概括成简明的语句写到黑板上去,共写了14条。
因学生发言是读懂什么说什么,写到黑板上则是无序排列的)师:现在我如果用一张纸,把黑板上大家写的这些内容原样不动地印下来发给你们,说:这就是“太阳”,你们能读得明白吗?生:读不明白,因为没有顺序,东一句,西一句。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评析支玉恒的《落花生》课堂实录是一篇非常有启发性的文章,它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结合具体内容,从三个方面对该文章进行评析。
一、讲述的内容本文讲述了支玉恒老师如何通过让学生观察落花生的生长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底层运作和创作过程的启示。
文章从自我介绍开始,一步步引出落花生这个话题。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落花生的形态,了解它的生长过程,探讨它如何努力获得养分,如何克服不利条件生长。
接着,支玉恒老师和学生一起把落花生作为素材,自由创作,让学生设计落花生和外界互动的故事,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支玉恒老师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收获并进行小结,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生活有多么重要。
本文充分展示了支玉恒老师的授课技巧和教学特点。
二、对教学方式的评析1.趣味性支玉恒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落花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学到了生物知识。
同时,将落花生作为创作素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授课中增加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
2.互动性在教学中,支玉恒老师采取了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的形式,增强了互动性。
通过互动,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吸收课堂内容。
3.启发性支玉恒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落花生生长过程中的发现,让学生自发地提出问题和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兴趣。
三、教学方法的优点1.探究性在教学中,支玉恒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探究中可以提出问题、猜测答案,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创造性通过让学生以落花生为素材自由创作,支玉恒老师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实际性支玉恒老师采用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象为例子的方式,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年级教案清新明快淡雅平实《第一场雪》教学赏析
五年级教案清新明快淡雅平实《第一场雪》教学赏析一首清新明快的歌,也像一幅淡雅平实的画。
并不激越高亢,也不绚丽多彩,但歌声是支老师自己的歌声,色调是支老师自己的色调。
似乎可以说,清新明快是支老师教学的基调;淡雅平实是支老师教学的主要特色。
这里的《第一场雪》教学实录,是支玉恒老师1989年在全国阅读教学观摩大会上为参赛教师所做的示范课。
这节课,给全国的小学语文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人们犹在兴致盎然地谈论着。
在教学中,支老师以他挥洒自如、灵活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进行学习,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支老师的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是:首先整体入手,初理全文宣示学习目的,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为深入细致地进一步阅读作了铺垫;第二,变序教学,读中引悟从成都儿童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心理,由学生认为写得最美、最感新奇的下雪局部学起〔巧妙而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充分运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关于朗读后面还要详述〕;第三,大胆取舍,以少求多用极其简练的手法处理课文第一、四段,支持了重点段的详学、精学;最后,介绍背景,画龙点睛掌握最正确时机揭示写作背景,破释了题意,深化了主题。
从整个教学构思来看,支老师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
他既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驾驭课堂进程;又能切合实际地设计教法,启发学生读、悟。
支老师讲得不多,主要是关键之处点拨,问题之间衔接过渡,重点之处强调,思路阻塞之处疏通。
所有这些,又往往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对语文教学中的读,过去研究得很多。
但如支老师这般娴熟地运用却很少见到。
他对读的要求是有层次地逐步提高。
第一遍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内容梗概;第二遍读,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遍读那么是让学生吟哦揣摩,既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语言文字的反复玩味。
读中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刚、柔、隐、现,均扣紧语言文字,而又不离整体形象。
语言幽默而得体,教态庄重而自然。
支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谁能把雪读得很大很大,谁能把山村静夜读得很静很静,谁又能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案教学设计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支玉恒教师教案,培养学生对学科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设计2.1 教学重点:支玉恒教师教案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2 教学难点:支玉恒教师教案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的知识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设计3.1 导入环节:通过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3.2 新课环节:按照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3 练习环节:根据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练习设计,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4 拓展环节:结合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拓展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设计4.1 课堂评价:通过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改进。
4.2 作业评价:根据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3 总结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教学成果。
第五章:教学反思设计5.1 教学内容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支玉恒教师教案的要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5.2 教学方法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3 教学组织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课堂,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六章:课堂互动设计6.1 提问与回答:根据支玉恒教师教案中的提问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6.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评析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评析支玉恒《落花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对人性的观察而著称。
他的作品《落花生》不仅被广泛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而且在中学中成为经典课文之一。
今天我将对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进行评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全面探讨这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落花生》这篇课文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解读寓意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篇作品。
老师还通过放映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
这种多角度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落花生》这篇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老师还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了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丰富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讨论、提问等。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老师还采用了故事讲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述了故事情节,使课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更加愉快地成长。
在教学效果方面,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通过教学的展示与讲解,学生对《落花生》这篇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具体的把握,对作品的寓意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想交锋和思维碰撞。
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学生对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认同感和理解感。
通过教学内容的扩展,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支玉恒《落花生》课堂实录(第二课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支玉恒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支玉恒,我国著名教育家,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理念。
他的教学实践在我国教育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文将围绕支玉恒的教学实践,探讨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支玉恒的教学思想1. 以学生为本支玉恒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学生。
因此,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教学相长支玉恒强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应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3. 德育为先支玉恒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将德育融入教学各个环节。
4. 重视实践支玉恒主张,教学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支玉恒的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支玉恒提倡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 案例教学法支玉恒主张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支玉恒提倡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支玉恒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支玉恒的教学成果1.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支玉恒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支玉恒教学设计
支玉恒教学设计支玉恒教学设计是以支玉恒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从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以下是一份关于支玉恒教学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和目标支玉恒教学设计是以支玉恒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本次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知能力培养:通过情境化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情感态度培养:通过情感引导、个别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学生的情感智慧和情感稳定性;3.社会交往能力培养:通过合作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4.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设计、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具体活动1.认知能力培养活动:(1)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2.情感态度培养活动:(1)情感引导:通过展示一些正面的情感素材,如激励性的故事、影片等,引导学生培养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2)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化的情感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情感智慧。
3.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活动:(1)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并与他人互动,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创新能力培养活动:(1)开放性问题设计: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创造: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独特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支玉恒《难忘的启蒙》教学赏析
一节有效合作的阅读教学课——小语名师支玉恒《难忘的启蒙》教学赏析【阅读导语】这是全国小语名师支玉恒近年在安徽合肥市上的现场课,这节课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上极富新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合作学习应该是有序的、应该是交互式的、更应该是有效的。
(第一课时)师:(排成四个方形的学习小组)今天这样分组合作学习和平常学习不太一样,平常学习主要是个体的智力劳动,今天的学习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板书:发挥集体智慧)。
这一节课老师先给你们出题,各小组长组织学习,第二节课每个组的同学都要到台上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你们合作学习的成果(板书:展示合作成果)。
我还要请几位老师坐在评委席上,给每组打分,最后看哪一个组得分最高 (解题。
着重引导同学们理解“启蒙”的词义。
)师:从课题看,你认为这篇课文要抓住什么来写?生:“难忘的”。
师:为什么令他“难忘”?从这“难忘”中他受到了什么启发?这是我们要研讨的。
现在分组,每组要明确本组的主要学习任务。
(全文10个自然段,每组分学2-3个自然段,基本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有感情的背诵其中的一个自然段;3、概括所学段落的主要内容;4、讲述一个重要的认识或体会;5、给其他组各提一个他们组所学内容的问题。
展示学习成果时组长是主持人。
第一项感情朗读课文和第二项感情背诵课文由评委老师(由听课的几位老师组成)随机叫号读,因此,小组学习时人人都得练。
第三项“概括所学段落的主要内容”和第四项“讲述一个重要的认识或体会”大家一起研究讨论,再由组长指定一人汇报,汇报的人在大家研究时要把大伙的意见记在纸上,集中集体的智慧。
最后一项由组长安排好三个人分别提三个不同的问题。
(教师把要求和安排讲清楚后学生开始分组学习。
大家认真地默读、思考、朗读、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第二课时)(教师再提示小组展示的要求及评分标准,强调要按提问题的质量来评分,每一个问题最高10分。
)(一、二、三组按以上的五项要求进行了展示,组与组间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答辩,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不时地穿插其间,提引话题或参与答疑解难,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玉恒教学风格分析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甘脆
对于人才辈出,新星满天的今天,支玉恒的名字似乎经随着身体逐渐衰老,然而他那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却永远定格在了教师们的心中。
他于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原是一名体育教师,后改教语文。
在短短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他大胆探索,勇于奋斗,在中国语文教坛迅速声名鹊起,乃至家喻户晓。
几年来,我拜读支老师的有关教学文章、聆听他的课堂教学、翻阅他的教学实录,每每陶醉,心中时常涌动一股惊叹与佩服之情。
有人说支老师的教学功底是深厚扎实,敢放能收,灵活机智,游刃有余;有人说支老师的教学策略是自主发展,自读自悟,注重整体,入情入境;有人说他的教学风格是举重若轻,挥洒自如,亦庄亦谐,返璞归真。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支老师不愧为一代名师,一位能引领我们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的特级教师。
我想结合部分课例从三个方面,对支老师的教学风格进行赏析。
一、“活”
支老师像一泓源头活水,随时都能将知识的琼浆注入学生的心田。
他的课非常“活”,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
一个简单的朗读训练环节,不仅灵活地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情景之中,让自己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活生生地显出语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而且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优美意境的体会融为一体,将各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切实地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很多老师都听过支玉恒老师执教的《匆匆》一课,一般老师们在上这课时,都采用了常规的教学策略,从导入开始,整体感知,细细品悟,指导朗读,升华感情,拓展阅读。
可支老师以读代讲,借着“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诉说”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引导着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可以说,选择这样的教学策略是支老师深入解读文本,与朱自清心灵产生共振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结果。
教学策略的最优化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有一次支老师要上一节作文课《有趣的活动》,上课前,利用门前小憩时看报纸,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讨论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校服的事。
支老师顿生灵感: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设计校服啊,让孩子们自由讨论设计思路,各显神通撰写实际方案、产品说明,临时改上《创意校服》。
这节课,学生讨论热烈,繁衍积极、气氛活跃,学校效果非常好。
2002年4月,支老师应邀到浙江象山石浦镇上作文公开课,很多老师希望听他上《创意校服》,可是,当他踏上石浦镇的一刹那,他立即被眼前那碧海蓝天、千帆竞发的景象索震撼,于是他临时改成《我眼中的石浦巷》。
果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讲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当一个女孩出海打渔,家人等待的焦急心情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
这节课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趣”
支老师的课总是那么富有情趣,这情趣是支老师用教学的机智与创新挥洒出的充满智慧的情趣,情趣的背后总蕴藏无数的教学理念。
以《晏子使楚》为例。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
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
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一段对话,不可能是备课时设计好的,是一种“即兴”之作。
但是,它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既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表现了“师之愿”;又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损害,表现了“师之爱”;不但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该生写字大小不匀)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虽然该生并无此意),启示了一种心理付之行为的必然,这是“师之趣”;而且机智地渗透,甚至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这是“师之情”;其次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瞬间即兴发挥,表现了“师之智”。
竟然就是这么一个细节,支老师处理得如此之妙,折射着支老师如此之多的教学理念,教学之情,教学之智慧,我们不禁为之叫绝。
支老师虽已经年迈,但是他有一颗未泯的同心。
在课堂上他有时会像孩子一样与学生一起游戏表演。
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有学生问“潇洒”的意思是什么。
支老师没有直接讲解。
他用动作演示。
他用右臂做象鼻,直挺挺地垂于胸前,两肩耸起,一边拖小步向前挪动,一边问学生:“这个样子潇不潇洒”?学生纷纷说不潇洒。
“太拘束太僵硬,不自然。
”支老师又用手臂很自然地模仿小象鼻子,屈伸自如,迈大步向前,然后问学生潇不潇洒,学生笑着回答:“是,这样很大方很神气。
”这样的教学化抽象为具体,生动有趣,是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
三、“实”
支老师的语文课,是名符其实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书课。
学生在“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读中发展语言能力。
在他执教《第一场雪》后,曾在成都灰常上引起了轰动。
这一节课的重点段(第二、三段),他基本上没讲什么,所有的问题(如对词语的理解、对句子的剖析、对结构的认识、对情感的领会,对内蕴的领悟,对表达方法的学习等,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他们智力劳动和情感体验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他的课堂没有任何形式主义走过场,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美丽的雪景,但怀疑学生所说的是事前所准备的,他立刻停止了这项活动。
这种坚决的糗事态度和断然改变原来的计划的教学作风,在一千多人的公开教学背景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带来了实在的教学效,反映了老师务实、求实、朴实的一贯教学风格。
教学是学又是艺术。
教学艺术也许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但是任何艺术之花必须根植于肥沃的土壤上。
支老师有扎实的基本功,靠的是他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第一场雪》有两处用了“簌簌”这个词,他查阅词典,请教同事,课堂上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作者使用这个词的不同意义。
他对文中“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等许多作者独具匠心的句子,都煞费苦心地钻研琢磨,课上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这一点一滴无不体现着语文教学“工具性”这一特点。
基于只一点来说,他的课堂唯实。
只字片言很难尽述支老师教学的精髓,总之,他的教学风格真正做到了“活”与“实”的统一,“智”与“趣”的统一,“庄”与“谐”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