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坝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e86b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2.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规范德育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四条德育工作应贯穿于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通过校本课程、教师的身教、学生的参与等方式开展。
第五条德育工作应坚持德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第六条德育工作应坚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第七条小学德育工作应重视与家庭、社区的紧密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第二章德育工作内容第八条德育工作的内容包括:1.校本课程:通过开设德育相关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主题教育:针对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
3.教师的身教: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应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4.学生参与:通过学生会、社团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第九条德育工作应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融入各个学科和课程中。
第十条德育工作应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完善。
第三章德育工作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设立德育工作管理机构,由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第十二条德育工作管理机构应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德育培训和研修机会,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德育工作档案,记录学生德育表现、教师的德育工作情况及相关数据,为评价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第十五条学校应定期评估和总结德育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德育工作情况。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对在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发扬优秀品质。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4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2a18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b.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校的德育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小学的德育工作组织与管理,包括德育目标、教师德育能力培养、德育课程设置、学校德育活动等内容。
第三条德育的基本原则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素养。
第四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公民。
第五条德育工作应该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条德育工作应该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第二章德育目标第七条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成为有品德、有能力、有创造力的公民。
第八条学校的德育目标要与国家教育方针、学校办学特色相统一,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
第九条学校的德育目标要注重德育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
第三章德育课程设置第十条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设置。
第十一条德育课程应涵盖道德品质培养、社交行为规范、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教育、体育健康等方面内容。
第十二条德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分为基础德育课程和提高德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特长发展。
第四章学校德育活动第十三条学校应制定具体的德育活动计划,将德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第十四条学校德育活动可以包括主题演讲、社会实践、课本外的德育教育、义务劳动等形式。
第十五条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应有计划、有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章教师德育能力建设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德育能力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
小学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小学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0bf4f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f.png)
小学德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我校特制定了以下小学德育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尊师重道
1. 尊师爱校是每位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学生要尊敬老师,热爱学校,学会感恩。
2. 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3. 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助,不得对老师不敬,不得在老师背后议论。
第二条自律自爱
1. 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校纪校规。
2. 学生要爱护校园环境,不得损坏学校公共设施。
3. 学生要爱护他人,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不得欺负和歧视他人。
第三条诚实守信
1. 学生要诚实待人,不得撒谎,不得偷窃。
2. 学生要守信用,言行一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3. 学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作品。
第四条乐于助人
1. 学生要乐于助人,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分享快乐。
2. 学生要关心弱势群体,帮助困难同学,传播正能量。
3. 学生要热爱环境保护,参加环保活动,保护地球家园。
第五条文明礼仪
1. 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整洁,不得出现不文明行为。
2. 学生要遵守社会公德,注意言行举止,礼貌用语。
3. 学生要尊重长辈,爱护弱小,做一个懂礼貌懂感恩的好孩子。
以上规章制度是我校小学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希望每一位小学生都能牢记,自觉遵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a4fe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0.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生。
第三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关键。
学校将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第四条学校将注重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方案和具体措施。
第五条德育工作是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每位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实现德育目标。
第六条学校将注重与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德育目标第七条学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质、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自觉遵守法纪、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八条学校将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德育目标:1.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建立健全的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开设德育课程,加强道德规范教育;4.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5.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第三章德育管理组织第九条学校将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德育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工作组长担任副组长,德育工作组成员担任成员。
第十一条德育工作组负责具体的德育工作,根据学校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在德育工作中具体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四章德育方案第十二条学校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科学、系统的德育方案。
德育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规划;2. 指导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3. 建立学生行为规范和管理制度;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5. 其他相关内容。
小学德育各项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7ed1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2.png)
一、总则1. 为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旨在规范德育工作,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德育工作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德育工作。
3. 学校各部门、各岗位要积极配合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三、德育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尊敬师长。
3.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与人沟通,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四、德育工作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意识。
3.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4. 社会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美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心健康。
6. 法制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德育工作实施1. 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考核办法。
2. 组织实施德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志愿服务等。
3. 建立德育档案:对学生德育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建立德育档案。
4. 开展德育评价: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德育成长。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17e34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b.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Ⅰ.引言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小学德育工作,增强管理效能,本文制定了一套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Ⅱ.管理目标我们的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的德育品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优秀公民。
Ⅲ.德育实施机构1.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等组成成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 德育工作组德育工作组由德育主任担任组长,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心理辅导员等组成成员,负责设计和实施校内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德育全面发展。
Ⅳ.德育课程设置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通过幼儿园至小学阶段的连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和实际生活技能,包括自理、社交礼仪、公共卫生等。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到社区、公益机构等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德育主题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德育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周、爱心义卖等,激发学生社会情感和道德责任意识。
Ⅴ.德育评价体系1.德育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德育目标,设立德育评价标准,包括品德表现、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估指标,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德育素养。
2.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日常观察记录、学校评比、家校合作评价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德育评估体系。
Ⅵ.德育教师培训1.理论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对德育理论进行解读,提升教师德育教育理念和知识水平。
2.教学技能培训针对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德育引导能力。
Ⅶ.家校合作1.家长会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德育工作,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2.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注重培养自律、合作和守时的良好习惯,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要求,共同关心孩子的德育发展。
小学德育制度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制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de66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1.png)
小学德育制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德育管理组织1.小学德育管理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开展相关工作。
2.学校设立专门的德育教研部门,组织开展德育教研活动,推广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
第三章德育工作计划1.对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年度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德育计划,包括德育教育主题、活动安排、课程安排等。
2.各班级根据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计划,确保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第四章德育教育课程1.学校设置德育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设置专门的德育教育活动,包括德育教育周、主题班会、德育教育讲座等,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第五章德育考核评价1.学校建立德育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德育品质的评价,形成学生德育档案。
2.德育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按照学生的德育品质、教师的德育素质、德育实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六章德育教育活动1.学校开展各类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志愿活动,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第七章德育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对德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德育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
2.德育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道路。
第八章家校合作1.学校要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
第九章德育宣传1.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宣传工作,倡导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道德品质的培养。
2.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德育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第十章德育工作奖励1.学校设立德育工作奖励机制,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三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4801c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a.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德育目标:明确小学德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
2. 德育计划:制定德育工作的年度计划,包括活动安排、时间表、资源调配等,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3. 德育活动: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实践活动、讲座、演讲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 德育评价:建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包括定期考核、德育成绩册、德育奖励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德育资源:合理配置德育资源,包括人员、财力、设备等,以支持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6. 德育人员:选派专业教师或德育工作者担任德育工作的负责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7. 德育宣传:加强德育宣传工作,包括利用校园媒体、家长会、社区活动等途径,提高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
三、工作流程德育工作的流程包括:1. 计划制定: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需求,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 活动组织:根据计划,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包括内容设计、资源调配、活动宣传等。
3. 实施评估:对德育活动进行实施和评估,包括活动效果、学生参与情况、教师反馈等。
4. 教师培训:开展德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能力。
5. 成果总结:对德育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包括成果展示、问题分析、经验总结等。
6. 质量改进:根据总结分析,对德育工作进行质量改进,提出下一年度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四、责任分工1. 学校领导:负责制定德育目标和计划,落实德育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2. 德育负责人:负责德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包括活动策划、资源调配等。
3. 德育教师:负责具体的德育活动的实施和指导,参与学生的德育评价和成绩记录。
4. 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提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倡导。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人员或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应的纪律处分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纠正。
小学德育学校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学校常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9740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4.png)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特制定本制度。
二、德育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品质;3.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4.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德育工作原则1. 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2.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3. 坚持实践育人,注重学生体验;4. 坚持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四、德育工作内容1. 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2. 道德品质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3. 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5. 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6. 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五、德育工作方法1. 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2. 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3.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能量;4. 家校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5.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六、德育工作考核1. 德育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2. 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3. 期末考核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团结互助等方面;4. 德育考核结果与学生的评优评先、升学、就业等挂钩。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20c37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c.png)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2篇)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2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制度1为加强我校德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校德育规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二、我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地位。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明确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要抓住以德育人这个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我校德育工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整体规划我校德育体系。
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机制。
学校德育工作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业务之一,要加强领导和管理,第一把手新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我校校实行校长要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并做好检查指导、总结评比工作。
要为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经费、场所和设施。
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创设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和育人环境。
六、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进入校园,树立良好校风。
定期开展评比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活动,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七、针对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八、深化师德教育,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要树立德育工作全员意识,深入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老师职业道德活动。
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2073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8.png)
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一、引言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管理和实施,制定并完善德育教育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包括管理目标、管理机构、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措施等。
二、管理目标小学德育教育的管理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管理机构1. 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德育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年级主任等担任成员,负责制定德育教育的整体工作规划、组织实施以及监督评估等工作。
2. 德育教育工作人员德育教育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包括组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指导教师开展思想教育等。
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德育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和行为规范。
四、管理内容1. 德育教育计划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全面、系统的德育教育计划。
计划内容应包括学校德育教育的整体框架、重点培养的品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等。
2. 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应定期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德育周、德育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
3. 校本德育教材编写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品德培养等。
编写的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发展需求。
4. 德育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全面的德育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品德发展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鼓励学生改正不良行为,激发正面积极的品德发展。
五、管理措施1. 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教育教学水平。
2. 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等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参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3229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d.png)
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1. 目的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小学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提高学校整体道德水平。
2. 组织机构2.1 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道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代表、德育教师代表等组成。
负责规划、协调和督导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2.2 德育教师队伍学校建立德育教师队伍,由德育教师担任,负责组织和开展道德教育课程。
德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3 德育教研组学校成立德育教研组,负责研究和探讨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德育教研组由德育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组成。
3. 道德教育课程3.1 课程设置小学道德教育课程覆盖基本道德知识、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三个方面,设置适当的课时和研究内容。
3.2 教学方法德育教师应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3.3 教材选择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优质教材,并注重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更新。
4. 德育活动学校应定期组织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人物事迹分享、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5. 评价与奖励学校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定期评估和奖励,激励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6. 家校合作学校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需求,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管理与落实7.1 学校应建立健全道德教育工作的考核机制,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7.2 学校领导和德育教师应密切配合,落实道德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及时进行记录和总结。
7.3 学校应定期开展道德教育课程观摩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8. 法律责任本管理制度应严格依法执行,若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9. 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相关事宜的解释权归学校负责。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3篇)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59da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5.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通用3篇)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篇1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的小组,制定学校德育,组织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二、组建以班主任、团队、少先队、政治课教师为骨干力量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校长负责的管理体制下开展工作。
学校的全体教师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三、德育工作小组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负责检查落实、督导和评估,组织好升国旗、时事教育等德育工作日常性工作,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建德育档案。
四、每周一进行国旗升旗仪式,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按国家教委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学生校内外德育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科技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加强德育科学研究,经常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组织必要的参观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申报德育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德育教研活动,以科研为先导,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
七、积极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服务育人,建设动态的“德育园地”。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八、指导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参与听课评课,督促学科教学德育目标的落实。
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有计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校园气氛。
九、积极建立社区德育网络,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特别要加强学生家长、村委会、派出所、媒体等方面的联系,形成学校为中心,周边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区教育网络。
十、认真贯彻奖惩规定,负责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干部”、“星级班级”。
十一、班级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班主任要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de08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0.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一、引言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管理并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本《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二、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勤奋自律等道德观念。
2.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批判思维等思想品质。
3. 培养学生的行为品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公民意识、良好礼仪等行为品质。
三、组织架构1. 德育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指导和监督学校的德育工作。
2. 德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四、德育计划1. 制定年度德育计划: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德育目标,制定每年的德育工作计划。
2. 制定月度德育计划:根据每月的德育主题和特殊节日,制定每月的德育工作计划。
3. 制定周度德育计划:根据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具体活动安排,制定每周的德育工作计划。
五、德育活动组织1. 德育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讲解德育相关的知识,并展开互动交流。
2. 德育主题班会: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围绕德育主题展开讨论和分享。
3. 德育主题活动:举办德育活动,如文明礼仪周、诚实守信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六、师德师风建设1. 建立教师德育档案: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并建立档案记录教师的德育表现和成长情况。
2. 教师培训:开展德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德育素养。
3. 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德育教师奖励,并发布表彰名单,激励教师投身德育工作。
七、家校合作1. 家庭教育讲座: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德育教育知识和方法,引导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
2. 学校开放日:定期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参观、交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3. 德育家庭作业:布置德育主题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加强家庭对学生德育的引导。
八、德育监督与评估1. 督导检查: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措施。
小学德育各项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各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497bf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d.png)
小学德育各项管理制度一、学生出勤管理学生出勤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出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按时到校上课。
学校必须制定规范的出勤考勤制度,建立学生出勤记录和考勤登记,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考勤统计和记录。
对于常态性的迟到、早退、缺勤情况,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学生行为管理学校应建立规范的学生行为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学生在校园内应遵守校纪校规,尊师重教,团结友爱,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培训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三、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学校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四、学生安全管理学校要加强学生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校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学校各部门在学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五、学生纪律管理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学生纪律管理制度,明确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和监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纪律和生活纪律,严格遵守学校规定,不违反纪律规定。
六、家校合作管理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校联谊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
七、学生奖惩管理学校要建立奖励与惩罚并重的学生奖惩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奖励和认可,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对于违反学校纪律和规定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惩罚和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
总之,小学德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d4e3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c.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为了有效管理小学德育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了以下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道德思想,提高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
二、工作内容1.德育课程安排每周定期开展德育课程,教授学生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德育活动组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座、主题班会、德育主题日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3.德育评比每学期进行一次德育评比,对学生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励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和行为习惯。
三、工作机制1.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班主任、体育老师以及家长代表等组成,共同制定和管理德育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2.德育督导员指派专门的德育督导员,负责监督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德育指导和建议。
3.德育档案建立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成长情况,为学生评奖和评优提供参考依据,并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德育情况。
4.德育宣传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家长会等渠道,定期发布学校德育工作的动态和成果,增强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德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四、工作考核与评估1.考核方式设立德育工作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德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
2.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对于工作不到位的进行辅导和整改,确保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改进与创新1.定期研讨会议召开德育工作的定期研讨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教育教学方法,互相借鉴,不断改进和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30a0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7.png)
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加强和规范小学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责任和行为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个示例:一、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1.1 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1.2 任务:- 建立健全学生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品德表现和成长情况。
- 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课程等。
-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
- 做好学生处分和个别辅导工作。
二、德育工作组织和管理2.1 设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成员包括班主任、德育科教师等。
2.2 定期组织德育工作会议,讨论德育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
2.3 定期组织德育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4 设立学生德育评价机制,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德育班集体。
三、德育工作责任和要求3.1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管理。
3.2 教师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承担者和引导者,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3.3 学校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四、德育工作的评估和奖惩4.1 定期进行学生品德评估,评选出优秀学生和优秀德育班集体,并进行奖励。
4.2 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定的学生,要及时处分,并进行个别辅导。
4.3 对于德育工作出色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德育工作的监督和改进5.1 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5.2 教师要相互合作,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5.3 学校要积极吸纳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的示例,具体的制度内容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德育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德育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cfc11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9.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德育工作,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德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德育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德育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2. 设立德育安全办公室,负责德育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3. 各班级设立德育安全小组,负责班级德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德育安全管理工作内容1. 交通安全教育: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发生。
2. 防火安全教育: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3. 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强防溺水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溺水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4. 防骗安全教育:加强防骗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骗意识,预防诈骗事件发生。
5. 防校园欺凌教育:加强校园欺凌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校园欺凌意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6. 防性侵教育:加强防性侵知识教育,提高学生防性侵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7. 网络安全教育: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预防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事件发生。
8. 食品安全教育: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四、德育安全管理措施1. 制定德育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2. 定期开展德育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德育安全意识。
3. 加强德育安全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德育安全知识。
4. 建立健全德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职责。
5. 加强德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6. 建立德育安全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 定期对德育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评估,不断改进德育安全管理工作。
五、德育安全责任追究1. 对因德育安全工作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校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学校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18585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c.png)
学校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此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我校小学德育工作,确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具有优秀品德的未来公民。
二、工作原则学校小学德育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德育教育管理,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2、全员参与,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让全体师生员工都能够全面深入地融入德育工作中。
3、管理上规范,强化评估,确保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学校德育工作结构学校小学德育工作由学生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教育、家校合作五部分构成。
2、学生教育学校小学德育的核心在于学生,因此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实际效果,精心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探索多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如下:(1)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分类精心设计学生教育计划,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增进学生的德育效果。
(2)在每周例会中,充分运用主题教育或讨论环节等形式,深入贯彻德育方针,开展广泛的德育活动。
以加强学生德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功格,增强文化素质。
(3)加强劳动教育,充分体现劳动最崇高,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实现德育与学科教育贯通。
3、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学校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要求如下:(1)提倡良好的品德,加强公民意识培养,通过发扬道德模范和传递朴素的故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历史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加强对学生家庭的访问,与家长共同培养好孩子。
(2)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建立优秀的班风,推动班级事务,增强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发挥班级德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3)构建规范有序的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要求如下:(1)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机制,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咨询站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坝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制度
1、德育工作要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小学德育纲要》。
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三个好”(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和“三个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等。
2、建立校德育领导小组。
建立校长、学生处、班级的三级责任教育网。
校长根据情况的不断变化,负责德育目标的制订与督导;学生处负责日常德育工作的监督、管理与协调;班级负责逐日的检查、评比、协助处理偶发事件,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家访和后进生的跟踪转化及工作档案的整理。
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学生主任全面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
制定每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定期检查。
组织各种针对性活动,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4、认真实施《德育工程》等政策法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德育基地、歌曲、影视、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严格执行每周一升国旗制度。
5、中队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变化,发挥少先队的德育功能,参与学校管理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6、班主任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发育状况。
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开好主题班会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想道德行为和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习惯。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正确的德育工作原则和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以正面教育、启发引导、表扬鼓励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严禁挖苦、讽刺、侮辱、孤立、打击、训斥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7、科任教师要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班级工作,做到教书育人,要寓德育渗透于科学教学之中。
8、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包括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警民共建等。
9、办好家长学校。
每期最少召开一次家长会。
班主任应定期做好家访工作。
10、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11、认真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建好学生健康卡,定期体检,定期举行运动会(一般1—2年举行一次)。
12、做好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三好学生、优秀班集体评选工作。
1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和班级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做好家访工作,并做好记录。
14、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讨论研究德育工作,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全过
程、全员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5、每周一早晨举行升国旗仪式,要完善国旗下讲话制度,使国旗下讲话成为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
16、班主任应按班主任手册认真填写有关内容,并在学期结束后上交学生处。
17、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自救等教育,严禁发生违法犯罪现象,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18、认真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建好学生健康卡,定期体检,定期召开运动会。
19、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在落实本条块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对全校德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议和最佳实施方案。
20、充分发挥广播、画廊、墙报等校园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作用,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