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讲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
汇报人:XX
• 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 社会交换的基本要素 • 社会交换的类型与特点 • 社会交换的过程与机制 • 社会交换的影响与效应 • 社会交换理论的现实意义与应用
01
社会交换理论概述
定义与背景
社会交换理论定义
研究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 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
公平原则
情感因素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交换应该是公平的,即 交换双方所得到的报酬应该与他们的投入 相等。
除了物质利益外,情感因素也是社会交换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往往会因为情感 上的联系而愿意进行某些交换。
02
社会交换的基本要素
交换的主体与客体
交换主体
指参与社会交换的个人或组织, 包括资源的提供者和需求者。
能力和资源等。
决策制定
02
基于收集的信息,人们会制定交换决策,选择合适的交换对象契约,人们会注重契约精神,遵守
交换规则。
交换的执行与监督
执行过程
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需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交 换的顺利进行。
监督机制
为确保交换的公平和诚信,社会会形成一定的监督机制,如法律 、道德舆论等。
新古典经济学家如马歇尔、瓦尔拉斯等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交换理论 ,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和一般均衡理论。
社会学发展阶段
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等将交换理论引入社会学领域,提出了社 会交换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观点
理性人假设
互惠原则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总是在追 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人们在社会交换中遵循互惠原则,即当某 人给予他人某种好处时,他人也会以某种 方式回报。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竞争和相互交换——权力、影响和社会身份
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竞争和相互交换——权力、影响和社会身份社会竞争和相互交换——权力、影响和社会身份社会竞争和相互交换是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主要方向,这两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社会竞争中,不同的个体或群体在一定的规则下,竞争相同或不同的资源,以求获得更多的利益和社会地位。
而相互交换则是指在一定的规则和约束下,个体之间进行信息、物质或情感等多种形式的互惠互利行为,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关系。
在社会竞争中,权力、影响和社会身份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权力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对另一个个体或群体影响、决定力和支配力的能力。
权力是社会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社会竞争的主要资源之一。
在社会竞争中,强有力的权力往往能够使一个群体或个体占据明显的优势。
影响是指一个人或群体在网络、社会和文化等维度上的影响力,它通常是由于兴趣、经验、专业技能、权威地位、个人魅力等因素所形成的特殊资源。
在社会竞争中,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资源。
影响力往往可以产生吸引和影响力的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的行为和观念。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表现形式通常与个体的文化、职业、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
社会身份和其他资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社会身份常常通过文化和其他人对一个个体的评价来体现。
在社会竞争中,社会身份成为一个人的竞争资本和重要手段。
相互交换在社会竞争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相互交换,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进而提升自己的地位和社会网络。
相互交换不仅仅包含物质的互惠互利,更含有情感、关怀和信任等非物质的交换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个体之间能够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从而提高其在社会竞争中的机会。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竞争和相互交换是时常存在的,并且这两者在许多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竞争有助于促进创新和进步,而相互交换则有助于促进群体和谐和社会稳定。
同时,这两者也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在竞争过程中,相互交换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的成长;而在相互交换中,社会竞争能够推动更多更好的交换行为,促进群体和谐。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共32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2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理论•理论分析•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交换规律•实践与应用•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曲礼上》社会交换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交换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
霍曼斯是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组普遍性命题:①成功命题。
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
②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
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了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
③价值命题。
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
④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
⑤攻击与赞同命题。
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了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
霍曼斯将5个命题看成是一组“命题系列”,强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并认为只要将5个命题综合起来,就能够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霍曼斯指出,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结果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
对个人来说,投资的大小与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第七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4课时)教学目的:掌握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教学重点: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从众、服从和顺从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教学难点:社会交换理论与社会影响理论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讲授法为主;依据启发式教学法向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列举丰富的实例,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学;采用幻灯片教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交换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Homans提出了社会交换思想。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不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交往活动,无不受交换的影响。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1、功利主义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主要观点:惟利是图是人的本性。
在市场竞争中,人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
*人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权衡所有可行的选择,理性地选择代价最小但报酬最大的行为。
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不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不具备完备信息,但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主要观点: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Homans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命题引入到社会交换理论中:任何情境中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二、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1. 酬赏与成本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Table of Contents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2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3章自我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4章社会认知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5章社会行为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6章态度与偏见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7章人际关系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9章团体与领导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0章健康心理学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1章文化心理学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2章积极心理学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与详解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表1-1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考点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表1-2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1)联系一定程度上,社会心理学可以用常识来说明,但常识有时未必正确。
(2)区别①常识是理性的产物,而社会心理学中的人类行为具有非理性特征。
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常识不同。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表1-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考点三:社会心理学简史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宣布了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流派的理论发展最为迅速。
行为主义(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和人本主义(第三势力)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三个流派。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表1-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2课后习题与详解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①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第六章社会交换和社会影响ppt课件
由。在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比如父母告诉自己
的女儿不要和某个人交朋友,女儿却偏偏要和这个人
好。她之所以这样做,实际上是通过拒抗体现自己的 自由。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 性别等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影响。在一个群体中,社 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对组织或他人的 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 系比较复杂,早期的研究者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 性高,但最近的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伊格列 (Eagly 1987)指出,如果男女在从众行为上有差异 的话,也仅仅发生在要求女性当面反对对方的情境下。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由于谢立夫的研究是在一种模糊的情境中进行的,那 么,当情境很明确的时候,人们会不会从众呢? 阿希 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情境:当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被 试来到实验室的时候,看到6名与自己一样参加实验 的被试已经在等着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实验 助手(也叫同谋),他们的判断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 当被试和这6个人围着桌子坐下以后,阿希拿出了一 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 (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旁边分别标有A、B、 C,阿希告诉被试他们的任务就是简单地报出A、B、 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
二、社会影响
(一)定义 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上改变
他人态度或行为。六种社会力量: 奖赏的权力压制的权力 参照的权力 法定的权
力 专家的权力 信息的权力
(二)社会影响理论
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 人的社会 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 人的 数量、他人的重要性和他人的接近性。
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社会交换理论PPT
信息沟通
02
03
协商与决策
交换双方需要就交换内容、条件 等信息进行沟通,确保双方对交 换行为有共同的理解。
在明确交换条件后,双方会进行 协商和决策,确定最终的交换方 案。
交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信任建立
信任是交换关系的基础,双方需要通过诚信行为和履行承诺等方式 建立信任关系。
规则制定与执行
为确保交换关系的稳定和公平,双方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应的交换规 则。
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及挑战
忽视非物质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关注物质资源的交换,相对忽视了情感、认同等 非物质资源的交换。
难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于某些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利他行为、社会规范等,社会交换理 论往往难以提供充分的解释。
量化研究的困难
社会交换涉及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测量,这给相 关的实证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冲突解决机制
在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和分歧,双方需要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 制,确保交换关系的持续和稳定。
交换结果的评估与反馈
结果评估
在交换完成后,双方会对交换结 果进行评估,判断交换是否达到 预期目标。
满意度调查
通过对交换双方的满意度进行调 查,可以了解交换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为后续交换提供参 考。
探讨礼物交换在社会关系维护中的作用,以及互 惠原则在其中的体现。
心理学中的交换动机研究
动机理论
研究个体行为的动机基础,探讨交换行为背后 的心理驱动因素。
认知失调理论
分析个体在交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调现 象,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认知来维护心理平衡。
情绪与交换决策
探讨情绪在交换决策中的作用,以及情绪对交换行为和结果的影响。
社会交换理论ppt
随着学科交叉和跨文化研究的深入,社会交换理论仍有很 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02
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交换的要素
01
02
03
04
资源
交换中的基本物品,可以是物 质的、非物质的,如金钱、物
品、服务、信息等。
互动
交换双方之间的行为和互动, 包括交换提议、协商、承诺等
特点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互惠和平衡, 认为人们在交换中寻求最大化的 回报,同时也会评估交换的公平 性和合理性。
社会交换理论的重要性
解释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解人 类社会行为的理论框架,有助于 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
机和互动方式。
促进合作与互惠
社会交换理论强调互惠和合作,有 助于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 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
期望
交换双方对交换结果的预期和 期望,这些期望会影响交换行
为。
回报
交换行为带来的收益或回报, 可以是物质的、非物质的,如
满足感、安全感等。
社会交换的过程
2. 提议
个体提出交换提议,明确交换 的资源、条件和回报。
4. 执行
双方按照协商的条件进行交换。
1. 识别
个体识别出自己拥有的资源, 并意识到这些资源可能对其他 人有价值。
拓展应用领域
进一步探索社会交换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 组织行为学、国际关系等。
引入多层次分析
将社会交换理论应用于不同层次的分析,如个人、 组织、国家等,以揭示更广泛的社会现象。
整合其他理论
吸收和整合其他相关理论,如心理学、经济学等, 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与其他理论的融合
第5章:社会心理学-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new1)
C. 公平交换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 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希 望被人利用,也不希望沾别人的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交换理论 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关系是否公平均等 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和平等原则。
均等原则:每个人有获得同样利益的机会 各取所需:每个人特殊的需求被加以考虑 平等原则:每个人的收益与贡献成正比例
到一些好处 不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
益 不具备完备信息,但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
的基础 在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
例 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
任何情境中个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 小惩罚的行为。
一致性
假定你参加一个从众实验,多数人都给出了一个你认为是错 误的答案,但只有一个人的答案跟你一致。这种情况下,你 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实验表明,如果有人破坏了群体的一致性,那么群体的社会 影响力就会降低(Allen & Levine,1969;Asch,1955; Morris & Miller,1975)
(
大
)
地位
特
殊
性
知识
( 小 )
爱 金钱
(小) 具体性
服务 物质
(大)
B. 结果总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随时
记下从某个人际关系里所获得的酬赏和付出的成本, 并且看重从该人际关系中所能获得的整体结果的有利 与不利。 可以表示为:结果 = 酬赏-成本。 人们在对结果进行评价的时候采用两种比较标准: 绝对的比较标准:该得到多少? 相对的比较标准:哪个得到更多?
《社会交换理论》课件
平等性
优势资源的交换需要平等的基础。
互惠性
有关系的人们彼此之间是互惠的。
社会交换的核心概念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由社会组织结构、信 任和合作形成的资源库,有助于 人们互动过程中的协调与支持。
交换关系
交换关系是指交换参与者之间的 互动,以交换为基础的关系性质 不同于单一的商业交易。
交换公平性
交换公平性指交换过程中所给予 的回报应当与所获得的回报相等。
社会交换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1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交理论可以应用于员工管理与激励。
2 组织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也对组织内部的协作、分工有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3 社交关系建设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同样需要依靠互惠与信任。
社会交换理论的优缺点评价
优点
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社会交换理论具备适用广 泛、假设完备、解释深刻,能够在各种实际应 用中发挥作用。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
社会交换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在不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了解 这一理论,有助于提升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的效率。
社会交换概述
定义
社会交换是指人们在互相交往中,把自己的资源、时间、信息、快乐或痛苦等有价值的东西 互相转移,从而达到相互获得利益,提高彼此福利或维护现有福利的目的。
局限性
虽然有较广的解释能力,但是在面对一些特殊 情形时,社会交换理论也有可能解释上的漏洞 和缺乏解释力的情况。
社会交换理论的总结与讨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对人际关系有较为深刻解释的理论。它的基本假设和核心概念是建立在星型连接的交换网络模 型基础之上的,并且可以在多种情形中进行广泛应用。
演进历程
社会交换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之后,至今仍在发展。 最初的理论通过研究社会群体、社会互动等方面逐渐演进形成。
社会心理学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三、 思考题
一、试分析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和意义?? 二、霍曼斯与布劳交换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三、如何评价交换理论在整个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
和作用? 四、交换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布劳的结构交换论
• 彼得·M·布劳一九一八年二月出生于奥地利!! • 二一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 • 一九四二年!!布劳从伊利诺斯州的埃尔姆赫斯特学院社会学系毕业??一
惩罚时】它将感到气愤!!它便可能去从事侵略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 果变得对它更有价值??在一个人的行动得到它预料的报酬时【尤 其是得到的报酬比它预料的报酬大时!!或者没有得到它预料的惩罚 时】它会感到高兴!!它更可能从事认可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变得 对它更有价值??” • 六.理性命题 • “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它当时的认识!!选择那 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
形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之本性
1. 理论分析 实质:以小换大!!趋奖免罚
两种观点
难 1) 酬赏与成本
• 第三!!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而从社 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则没有明确的价格!!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报 酬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三、交换的基本过程
• 吸引 :社会吸引是刺激人们进行交换的前提条件?? • 竞争:社会交换的实现途径??【以占有资源的数量、质量、稀缺程
度来决定胜负】 • 分化 :拥有丰富的或稀缺的社会资源的人在群体中获得了较高的交换
报酬、避免惩罚的行动?? • 情感:是指在群体中!!个人之间所具有的内部兴趣!!如好感、反感、赞同、
反对等!!情感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 • 刺激:是指环境中的暗示!!能引起个体作出行动上的反应??
讲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
声5
压 (
4
达
因3
平 方2 厘 米1 )
0
团体大小
1
2
4
6
社会懈怠的证据
(实线代表大声叫喊,虚线代表鼓掌)
(3)去个体化
法国社会学家LeBon发现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 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
Festinger和Zimbardo称这种现象为去个体化:认为在某些情境中,个 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 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 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 为。去个体化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 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 Franzoi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 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与从众有关的研究 主要有两个:
A. Sherif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8
估 计
7
移6
动 距
5
离 (
4
英 寸
3
)
2
1
0
Alone
#1
#2
#3
规范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团体从众的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
▪ 任何情境中个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 个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过强化的行为; ▪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个体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 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
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2)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道德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裕国家的人们更快乐吗?
Diener:富有国家中满意的比例较高,如瑞士。在贫 穷的国家,人们经常缺乏食物和住房的保障,将他们和 富裕国家的有钱人相比,可能更强调他们的贫穷。但是 在人均GNP超过$8,000的国家中,国家的财富和幸福之 间的关系就消失了。
富有的人们更快乐吗?
贫穷国家里,低收入往往意味着基本需要无法满足,所以相对富 有确实可以预测更强的幸福感。但是在富有国家,富裕的重要性 则低得令人惊奇。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收入和个人的幸福快 乐之间的关系“弱的让人吃惊”。
增加顺从的技巧:如何让人们顺从?
脚在门槛内技巧(foot-in –the-door) 门前技巧(door-in-the-face) 折扣技巧(that’s-not-all) 滚雪球(low-balling)
(3)服从
服从(obedience)是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 向,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 Migram(1965)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考察了当权威的要求与道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距离远、听不到抗议声时,所有人都会把实验做完。 ■权威的接近性和合法性:研究者亲自到场也会促进服从;另外权威如果不合法 的话,人们也不会服从。 ■规范性和信息性的社会影响:拒绝权威很难;当环境模糊不清时,信息性社会 影响尤其强大。 ■对错误规范的遵守:时间紧迫,没有时间多想,另外就是每次增加的幅度小。
行为主义心理学
▪ 任何情境中个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 个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过强化的行为; ▪ 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个体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 从某一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
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2)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1)物质主义
心理学家Tim Kasser认为,当人们感到不确定、不安全和 贫困时,物质主义,即崇尚金钱和财富的观念会比较流行。 当人们缺少安全感时,人们在得到一些新的物品时常常能 获得暂时的情绪提升,但是这种满足是很短暂的。
(2)财富与幸福感 富裕是否会产生心理上的幸福感呢?
用简朴的生活方式取代奢华的生活,人们是否会更快乐呢? 如果人们中了头彩,可以选择过一种豪华的生活:拥有40英 尺的游艇,各种最新最高档家用电器,各式时装,宝马汽车 以及私人管家,那么他们是否会更快乐呢?
A. 酬赏与成本
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如被爱 的感觉,得到经济上的援助等。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 人而定,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 社会交换中的成本是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 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随着冲突和责难 等,这些成本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必须付出的。
Myers认为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 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 Franzoi则把从众定义为对知 觉到的团体压力的一种屈服倾向。与从众有关的研究主 要有两个:
A. Sherif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8
估计移
动距离 (英
6
寸)420 NhomakorabeaAlone
#1
#2
#3
规范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团体从众的结果
去个体化产生的原因
匿名性:匿名性是引起此现象的关键,团体成员越隐匿, 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自我意识下降:引发去个体化行为的最主要的认知因素是 缺乏自我意识,人们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以 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 我意识会失去这些控制功能。
(4)社会影响理论
在非常穷困的国家,人们的快乐水平比较低,但是一旦生活变得 富裕了,再增加同样多的金钱时,它所能带来的回报就变得越来 越小。
思考:如何测量人们的快乐?
生活满意度量表(Edward Diener 1980)
C. 公平交换
!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只有在人们觉得社会关系很公平的时候才能
得到最大的满足,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希望被人利用,也不希望
沾别人的便宜。社会交换理论指出人们使用以下规则来决定人际
关系是否公平均等原则、各取所需原则和平等原则。
!
均等原则:每个人有获得同样利益的机会
各取所需:每个人特殊的需求被加以考虑
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促进可持续未来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生态科技。现在我们已经 用不发热的荧光灯替换了许多白炽灯,用电子信件和电子商 务替换了需要打印和寄送的信件,发展环保型汽车。今天人 们的所开的汽车与早期的汽车相比,行驶的路程增加一倍, 而产生的污染量仅为以前的二十分之一。
减少消费
第二条通道路要通过减少消费来实现:未来不是更多的人消 耗更多、污染更多,而是稳定的人口,消耗和污染都更少。
5 声压
(达因/ 平 方 厘3.8 米)
2.5
1.3
团体大小
0
1
2
4
6
社会懈怠的证据
(实线代表大声叫喊,虚线代表鼓掌)
(3)去个体化
法国社会学家LeBon发现激动的群众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 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
Festinger和Zimbardo称这种现象为去个体化:认为在某些情境中,个 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 而是集中注意力于团体情境之上。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 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去个体化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德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
电击强度 试的反应 75V 120V 150V 225V 300V 375V 450V
100% 94% 84% 80% 75% 64% 63%
服从实验的结果
服从的比例
被
无不良反应 抱怨自己很疼 恳求离开 大声叫疼 大叫并拒绝回答 歇斯底里式叫
为什么会服从?
平等原则:每个人的收益与贡献成正比例
(3)社会交换的证据与应用
A. 囚犯两难情境:信任是基础
不认 罪 认罪
疑 犯B
不 认罪 两人均 判刑1年
疑犯A
认
罪
A被释放 B判刑15年
A判刑15年 B被释放
A B 二人 均判10年
囚犯两难情境的基本模型
B 货运游戏:合作对双方有利
甲的另一条线路
甲起点 乙目的地
甲控制点
单行线
甲目的地 乙控制点
乙起点 乙的另一条线路
货运游戏的线路图
2.社会影响
(1)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 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对社会促进作用的理论解释: 他人的存在 评价恐惧
(2)社会懈怠
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 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Kerr、 Bruun和Harkins等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 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 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社会心理学与人类的可持续未来
1.我们面对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1)地球超负荷与资源的过度消耗
200多年以前,马尔萨斯预言人口会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由于 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的发展,马尔萨斯关于人口超出粮食 供应的范围的预言还未兑现,但是想想以下的一些问题:
世界人口继续增长 好消息:出生率正不断地下降,在40多个国家中,人口出生率已经下跌到生 育更替水平(平均一个妇女2.1个孩子)甚至更低。 坏消息:在发展中国家,出生率的下降甚微,并不能抑制人口的快速增长。
B. Asch用线段判断实验对从众行为的研究
!!!!
X
Asch的垂线实验
Asch用此实验证明了从众是某些情境之下人的天性
C. 影响从众的因素
情境因素:
团体的规模 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社会支持
60
从 众 45
的比 例
( % 30
)
15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我们不会做出任何伤害经济的事情,因为对我们来说,首要的是生活 在美国的人民。”——布什总统2001对他拒绝签署京都协议的解释,该 协议是由100多个国家商定的。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世界的领袖,他必须懂得关注整个地球,而不仅仅 是美国的工业。”——欧盟主席普罗迪2001对美国总统的回应。
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资源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对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外 贸-投资-消费的反思?
(2)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吃吃喝喝,然后愉快地等待世界末日的来 临?像许多参加囚徒困境的游戏的人一样,每个人都追求将个 人利益最大化,结果造成对整个集体的伤害?
“在全球范围内,我的消耗量是无穷小的;这样的消费给我带 来了快乐,但对于世界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或者发誓 永远不会将我们的后代带入一个充满伤痛的世界?
第9讲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社会交换 2.社会影响 3.从众、顺从和服从
1. 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是人类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不 论是经济生活中的商业行为,还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 交往活动,无不受交换的影响。 Homans:《作为交换的社会行为》1958
《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 Thibaut、Kelly:《群体的社会心理学》1959 Blau: 《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与交换》
Latanē指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 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 数量、重要性和直接性。社会影响的另一个规律: 伴随着影响人数的增加,每一个人的影响实际上在 下降,第二个人的影响比第一个小,第N个人的影 响小于第(N-1)个人的影响。
3.从众、顺从与服从
(1)从众(conform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