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表现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 泊江州
• 陶安
•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一点 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清夜 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 注释: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 明初诗人。
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表现技巧
——周练之诗歌鉴赏讲评
一、分析病因、引以为戒
(1)两首诗开头两句描写手法有何 不同?(2分)
审题不清,方向错误。
诗词鉴赏常见表达技巧
• 1、表达方式: • 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 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反复、排比、
夸张、对偶、比拟(拟人和拟物)等。
• 3、表现手法:衬托(反衬、正衬)、对比、 象征、想象、类比、烘托、渲染、比兴、 借古讽今、用典、映衬、烘托、典型意象、 悬念、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等。
分)
病因之:不扣诗歌,分析不准。
(1) “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 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 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4
分)
• 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为远,远帆 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 恰切。
• “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 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 动。
(答案一定是描述场景状态,可以是动 词性描述、形容词性的描述。//不可是一 个简单的名词)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泊江洲》
• 第二问: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 江州景色的赞美。
病因之:无中生有,任意拔高 。
比较鉴赏:
• 遥想公瑾当年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作 者:苏轼
景物描写手法
• 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实 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色彩渲染、选取典型景物、远近结 合、高低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 合、俯仰结合、视觉、听觉、嗅觉、 触觉(描写角度)等;
• 答:①张诗前两句运用动静结合(以无声 衬有声、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
• ②施诗前两句运用细节描写。
1.色彩渲染。“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 写出了春光的美好。 2.视听结合。“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 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 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
3.选取典型景物。“碧苔”“黄鹂”“飞絮”,点明是暮 春景象。
课堂小结
(1) “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 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 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4
•百度文库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 苍茫。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2分) 《泊江州》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 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3分) 《长安夜雨》
(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 达了诗人何种感情?(2分)
判断:
• 示例一:想象,想象自己在琵琶亭下 乘坐月亮船……。
相近题型注意比较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4分)
病因之:蜻蜓点水,未作分析。 病因之:乱箭齐发,泛化技巧
• ①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 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 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
• ②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 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泊江洲》
• 踏莎行
• 秦观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 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 下潇湘去?
• 注: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前此,由于新旧 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 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
审题不清。 书写骇人!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
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景物)。 残柳、老荷。(答案一定是名词状态,做 动词性描述不得分。)
(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泊江洲》
• 第一问: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 江水空阔明亮,与水气相连。远处一只帆船, 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江州支流众 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 霄。
州(今湖南郴州市)。
• 1、词的上片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 虚实结合 。实写:孤馆、斜阳。虚写:楼台、
津渡、桃源。表现了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惆怅凄 苦和对前途的渺茫感
破阵子·春景 晏殊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 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 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 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1.简要赏析词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 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的写景特色。
• 二、拓展延伸、强化训练
• 浣溪沙·洞庭 • 张孝祥
•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 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夜凉船影浸疏星。
• 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 (2)词的下阕使用了何种描写手法,请作简要赏
析。
• 答:(2)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 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以动 衬静。
• 示例二:比喻,将月亮比作船,……。 • 示例三:借景抒情,…… • 示例四:用典
(2)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 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 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第二首诗中,思妇为什么要 “恨”卖卜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 参考答案 (1)动静结合,细节描写。(2)张诗 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 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 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3)诗 中思妇因思念丈夫而问卜,得到的是卖卜人惯用 的“好音讯”,因而她在寒灯下整夜频频回头期 盼丈夫归来,看到的却是自己孤独的身影。所以 长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卖卜人。以对卖卜 人的恨来衬托丈夫的思念之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