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经济地理试题 第2页(共6页)

试卷编号:7578 座位号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经济地理》试题

2006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

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 、 与 的过程。 2、物流经济地理研究方法中的企业调查法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 ,另一种是 。

3、农业生产的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 、 。

4、我国棉纺织工业具有“ 、 ”的布局特征。

5、影响造纸工业布局的因素:原料因素、水源因素、 和 。

6、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具有 、 、技术含量高、标准化要求较高等特点。

7、划分直接腹地的方法有 和 8、我国石油的基本流向是“ ”、“ ”

9、各种运输方式要适应物流的发展,首先必须确立 的思想。

10、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和 的发展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1、“物流”一词在国内日益推广,物流概念在我国各个领域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哪一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之后出现的?( )

A. 6

B. 7

C. 8

D. 9 2、以下不属于反映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是( )

A.城市物流区位商

B.城市物流基地数

C.市场繁荣度

D.货运量比重 3、我国最重要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基地是( )

A.上海地区

B.武汉钢铁公司

C.津京唐地区

D.鞍本地区 4、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

B.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

C.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

D.生产布局状况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实行的是( )发展战略。

A.国家投资向内地倾斜,大力支援三线建设B.均衡布局C.向沿海倾斜,提出沿海发展战略D.内陆地区发展战略

6、将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发展地带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湾地区

D.中西部地区 7、以下我国城市物流中心的基本布局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的城市群物流圈已具规模

B.西部地带城市物流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

C.中部地带的城市物流基础较好,但城市物流业发展缓慢

D.中部地带完整意义的城市物流圈已经形成 8、国际物流的空间结构演变顺序是( ) A.地中海时代—太平洋时代—大西洋时代 B. 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

C.大西洋时代—地中海时代—太平洋时代

D.太平洋时代—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

经济地理试题 第3页(共6页) 经济地理试题 第4页(共6页)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生产力布局

2、商品粮基地

3、物流布局原则的矩阵化原则

4、国际物流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经济渊源。

2、运输布局基本原则。

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经济地理试题 第5页(共6页) 经济地理试题 第6页(共6页)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农业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企业组织模式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家庭成员参与生产和管理,不雇佣或只雇佣很少的劳工。对于生活所需的大多数产品来说,家庭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只有小部分必需品是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的。这种交换不但规模小、频率低、范围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与生产经营分不开的,由生产者自己承担。因此,这种经济时代的特征就决定了其不具备产生社会物流的条件和环境。 工业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即农业原料和矿物原料、大机器与掌握工业生产知识或技能的工程师、经营经理和产业工人。主要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主要的支柱产业是纺织、冶金、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和商务、金融、运输、通讯、旅游、财会、法律等服务业;主要的基础设施是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和城市基础建设设施。市场经济伴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迅速拓展到全球范围。 这一时代的特征就是规模经济。企业组织模式、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批量、大量和集中的特点。在这个时代,企业都想打造成为“航空母舰”式的巨型企业,涉猎到生产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各个环节,从食堂、浴室、理发店、商店、医院到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企业凸显社会的职能造成了企业总成本的无限扩张,企业效率和效益都很低。但就生产经营环节来说,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配送等环节都设有专门的科室,安排专人进行负责。这种经济时代的特征使得企业所需要的物流环节都是由生产企业自己承担的,所以也未能产生专门从事社会性物流的企业。

在信息经济时代,致富的资源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现在,全世界正日益成为一个以信息飞速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市场,知识和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和内驱动力。如果说工业化经济时代是集中化生产,信息经济时代则是分散化生产,每个生产者都可以在全球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从而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好、质量最高的最优组合。任何一个成功的国际化品牌,几乎都经历了在材料原产国加工、在人力成本低的国家组装、在全世界销售这样一个过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是领先者,分工合作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双赢甚至多赢的成功模式。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最有利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向纵、深、细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反,全面化的巨型企业往往陷入多而不精、全而不专的窘境和企业产品市场日益萎缩的困惑。这正是大而全的组织模式与信息经济的要求不协调的结果。 我国目前是一种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混合体,而且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所以,各个地区经济对物流需求的水平和规模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地区,物流需求表现为分散的、单一的物流作业模式,运输、仓储、包装的需求大部分与农村农贸市场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讨论物流社会化、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是不切现实的。

在我国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物流需求主要表现为大中型企业的需求。不少企业采用自营物流的模式,对物流社会化的观念淡漠。这些企业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往往与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组织模式的变更、企业所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的大小及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形成等方面息息相关。总之,改革越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越完善,企业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就越迫切。

在我国信息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高科技技术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就较大。在这些地区,高科技的产业已经初显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的行为也比较活跃,这些地区的企业大多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形成,企业信息化的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他们可以时时感受到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这类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的理念,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和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所以说,高科技企业在一个地区经济里面所占的比重越大,现代物流发展越快;高科技企业越有水平,其规模也会越大。反之,经济发展慢,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就会越低。 问题:

1、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三者在物流上有什么不同特点?

2、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混合体的国家,在物流发展上应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