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一.关于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二.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1、地球系统中元素的组成(质)2、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量)3、元素的迁移和循环(动)4: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史)三.地球化学研究思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在宏观地质体变化和形成的同时,亦伴有大量肉眼难以辨别的化学组成变化的微观踪迹,它们包含着重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地质作用信息,应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剖析这些微观踪迹,从而揭示宏观地质作用的奥秘。
(一句话那就是“见微而知著”)第一章地球和太阳系的化学组成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和组成一.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区别:1.大洋地壳较薄,10-5公里,平均厚8公里;大陆地壳较厚,最厚可达70公里,平均厚33公里。
(整个岩石圈也是大陆较厚,海洋较薄。
海洋为50—60公里,大陆为100—200公里或更深。
)2.在元素的分配上,洋壳比陆壳贫硅和碱金属,但较富镁富铁。
正是这种原因,大洋沉积物中富含Fe、Mn、Co、Ni等亲铁元素,它们是现代海洋中巨大的潜在资源。
二. 固体地球各圈层的化学成分特点○1地壳:O、Si、Al、Fe、Ca○2地幔:O、Mg、Si、Fe、Ca○3地核:Fe-Ni○4地球:Fe、O、Mg、Si、Ni第二节元素和核素的地壳丰度一.概念1.地球化学体系: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C,T,P等)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联系。
2.丰度:表示元素在某地质体中(如地球,地壳,宇宙星体及某岩类,岩体等)的含量。
3.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4.质量克拉克值:若计算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时以质量计算,则称为质量克拉克值。
5.原子克拉克值:以原子数之比表示的元素相对含量(即指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全部元素的原子总数中所含原子个数的百分数)任意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相对原子数(用N表示)/所有元素相对原子数之和(用 N表示)6.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元素克拉克值二.克拉克值的变化规律:①递减: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少(但锂,铍,硼以及惰性气体的含量并不符合上述规律,丰度值很低)②偶数规则: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总分布量(86%)大于奇数元素的总分布量(14%)。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化学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化学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上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地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地球动力学则研究地球内外部分的运动和变形。
一、地球化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元素组成、地球化学过程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地壳、岩石、矿物、地下水和大气等,通过分析采集的样品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含量及其分布,揭示地球物质的成因和变化过程。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和实验模拟等。
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球化学的应用领域地球化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矿产资源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矿石中的元素含量,判断矿石成因和找寻潜在矿床。
在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大气中的污染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在地质灾害研究中,地球化学可以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元素含量,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等灾害的发生。
三、地球动力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地球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外部分的运动和变形的学科。
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板块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地球运动现象。
地球动力学主要通过地震仪和其他地球观测设备来获得地球运动的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解释地球运动的原理和机制。
四、地球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在地震预测、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地震预测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监测地表和地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预测和评估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
在资源勘探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研究地下构造和地壳应力,发现矿产和能源资源的分布规律。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地球动力学可以通过模拟地下构造和地震活动,预测和评估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通过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地球动力学通过研究地球运动的原理和机制,为地震预测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科学支持。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各部分以及地球与外部环境间元素、化学物质在地球上的分布、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地球化学基本原理1.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关注的核心是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同位素的分布。
元素是组成地球和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元,而同位素则可用来追踪地球系统中的物质运移和循环过程。
2. 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地球化学变化的根源。
包括岩浆活动、土壤形成、水文循环、生物地球化学等。
通过对地质过程和地球物质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表层的演化历史和地壳成因。
3. 地球系统: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海洋、地壳和生物圈等多个组成部分。
地球化学通过研究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地球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规律。
4. 化学平衡和反应:物理化学原理是地球化学中的基础。
化学平衡理论被应用于地球化学计算模型的构建,以揭示物质在地球系统中的分布和转化。
二、地球化学的应用领域1. 矿产资源勘探:地球化学可以应用于矿床勘探和矿产资源评价。
通过分析不同元素的分布和同位素组成,可以找到矿床的富集区域和找矿指示。
2. 环境污染与地质灾害:地球化学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研究,例如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等。
同时,地球化学还能够评估地震、火山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
3. 水文地质研究:地球化学可以用于水文地质研究,例如地下水的起源、成分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区域的关系。
同时,地球化学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地下水的污染源溯源。
4. 古气候与环境演化:地球化学分析在古气候和环境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沉积岩中的同位素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可以重建过去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的历史。
5. 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系统研究:地球化学可以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例如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转化等。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一.名词解释1. 异戊二烯型化合物:由一个个异戊二烯单元头尾相连重复组合而成一类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近代沉积物、古代沉积岩以及原油中。
2. 萜类:环状的异戊二烯型化合物。
3.同位素效应:由于同位素不同,引起单质或化合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发生微小变化的现象,称为同位素效应。
4.同位素分馏:在各种自然过程中,由于同位素的效应引起同位素相对含量在不同相之间的变化。
5.干酪根:沉积物和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性的无机酸、碱和常用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6.腐殖质:指土壤和现代沉积物中不能水解的、不溶于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质。
7.低熟油: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
8.生物标志物:是沉积物(岩)、原油、油页岩和煤中那些来源于生物体,在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
9.质谱法:通过研究分子量和离子化的分子碎片来认识分子结构的一种现代分析技术(以高能电子将单个分子击碎,用碎片的质量组成特征,推测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以达到分子鉴定的目的)。
10.质谱法(棒图):将每一次扫描的记录,应用质荷比对检测器响应值作图,就可以得到由色谱分离的某一种化合物的质谱图。
11.质量色谱图:12.总离子流图:13.生物成因气:14.热成因气:二.简答题1.生物有机质的化学组分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和氨基酸木质素和丹宁2.异戊二烯单元的结构及简单组合、拆分3.富沉积有机质的沉积环境4.C 、O 同位素丰度的表示方法5.自然界中碳同位素分馏的几种方式和结果6.干酪根的光学显微组分分类主要(1)统计腐泥组和壳质组之和与镜质组的比例;采用(2)采用类型指数(T 值)来划分,具体方法是将鉴定的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代入下式,计算出T 值,再依据表中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型。
两种 方法以透射光为基础的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组 分 亚 组 分腐泥组 无定形—絮状,团粒状,薄膜状有机质藻质体孢粉体—孢子、花粉、菌孢树脂体壳质组 角质体木栓质体表皮体镜质组 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惰质组 丝质体7.干酪根研究的常用测试方法干酪根研究的常用方法直接方法: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荧光显光镜IR 吸收光谱X-ray核磁共振(NMR ),顺磁共振(ESR)(不破坏干酪根,根据其物理特性来研究干酪根的性质、结构)间接方法: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热解分析(热失重、热模拟、热解—-色谱)超临界抽提、氧化分解100)100()75()50()100(-⨯+-⨯+⨯+⨯=惰质组含量镜质组含量壳质组含量腐泥组含量T(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彻底的破坏干酪根,看它由哪些单元组成。
武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武理化学知识点总结武理化学是地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的是地球中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等。
下面我们来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元素是构成地球的基本物质,它们包括地壳元素、地幔元素和核心元素。
地壳元素主要分布在地壳中,包括氧、硅、铝、铁、钙等元素;地幔元素主要分布在地幔中,包括镁、铁、硅、铝等元素;核心元素主要分布在地球核心中,包括铁、镍等元素。
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和演化对地球的结构和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地球化学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中物质的流动和演化过程,它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岩石的层,它对地球和其他圈层起着重要作用;大气圈是地球上大气层,它对地球气候和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层,它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的层,它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对地球和生物圈的演化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3. 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地球化学地球历史是指地球历史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包括地球演化、生命起源和生态演化等过程。
地球演化是指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它包括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结构演化;生命起源是指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它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演化;生态演化是指生物和环境的演化过程,它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演化。
地球化学地球历史对地球演化和生态环境的演化有重要影响。
4.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是研究地球中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了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仪器分析等方法。
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反应和化学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理分析是通过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仪器分析是通过仪器和设备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地球化学研究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
《地球化学》章节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地球化学概述1. 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与物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2.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的固体部分,包括岩石、矿物、土壤等;- 地球的流体部分,包括大气、水体、地下水等;- 地球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地球内部,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3. 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其时空变化;- 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化学过程;- 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 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野外调查与采样:包括地质填图、钻孔、槽探、岩心采样等;- 实验室分析: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包括统计学分析、多元回归、聚类分析等;- 地球化学模型:建立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 同位素示踪:利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2. 地球化学研究的意义:- 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动力学过程;- 探索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 评估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理解地球生物圈的化学循环和生态平衡;-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 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阶段:19世纪初,地质学家开始关注矿物的化学组成;- 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维克托·戈尔德施密特等科学家奠定了地球化学的基础;- 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地球化学在理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
地球化学复习资料第1章绪论一、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涂光炽)。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及元素在其中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共生组合与迁移规律、演化历史的科学。
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量)第二: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质)第三:研究元素的迁移(动)第四: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第五: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第2章自然体系中元素的共生结合规律一、元素地球化学亲和性的定义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
二、亲氧元素、亲硫元素与亲铁元素的特点地球的组分分异,由元素的性质决定。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亲铁元素: 地核亲石元素: 地幔与地壳亲气元素: 大气圈和水圈三、其它的概念离子电位(π):是离子电价(W)与离子半径(R)的比值,即π=W/R电离能:指从原子电子层中移去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电离能愈大,则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结合得愈牢固。
电子亲和能:原子得到电子所放出的能量(E)叫电子亲和能。
E越大,表示越容易得到电子成为负离子。
电负性:中性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或者说原子在分子中吸引价电子的能力叫电负性。
表示为:X=I+E (X:电负性;I:电离能;E:电子亲和能)周期表上,以Li的电负性为1.0,得出其它元素相对电负性。
化学键:离子键(电子交换),共价键(电子共用),金属键(价电子自由移动),范德华键(分子间或惰性原子间,存在弱的偶极或瞬时偶极),氢键(也属分子间静电力,含H的分子与其它极性分子或负离子间)四、元素的地球化学化学分类(戈式分类)亲氧(亲石)、亲硫(亲铜)、亲铁、亲气根据地球中阴离子中氧丰度最高,其次是硫(主要形成氧的化合物和硫化物);而能以自然金属形式存在的丰度最高的元素是铁,因此,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①亲氧性(亲石)元素;②亲硫性(亲铜)元素;③亲铁元素。
地球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地球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物质构成、变化、分布规律的科学学科,它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地球化学中,有一些基本理论和应用,下面就从这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1. 元素的存在及分类所有的物质都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地球化学认为地球上大约有94种元素,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其中,能够构成地球上大部分物质的元素称为地球化学主要元素,主要元素一般按照丰度高低分为四类:岩石形成元素、水形成元素、生命形成元素和大气成分元素。
2. 地球内部元素运动地球内部核心处温度很高,铁、镍等元素在核心处形成了实心核,实心核周围的外核是流动的液态铁合金,地核与原始外壳之间的地幔则是由硅、钙、铝、镁等元素构成的岩石体。
地球内部元素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反应,例如地壳内不同元素间的化学反应、矿物的形成等等,这些过程都对地球化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确定元素在地球各层次中的分布规律,这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和化学过程、地质过程以及矿床成因等方面很有帮助。
二、地球化学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1. 环境保护近些年来,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人工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然而,只有全面了解地球元素分布规律,才能采取更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
2. 矿产资源勘探矿产资源勘探是地球化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地球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对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物质组成获取矿区信息,为矿产资源勘查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3. 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指的是利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水文过程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4.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探讨石油的成因、分布、储集及运移规律的专门学科,石油地质学包括石油地球化学、石油地震学、石油岩石学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开采效率,促进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掌握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技术,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球化学ppt课件
地球及其子系统中的化学元素、同位素及其化合物,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关系。
地球化学元素与同位素
01 元素
自然界中由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原子组成 的单质或化合物。
02 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 原子。
03 元素与同位素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元素与同位素的分布、分配、迁移和转化研 究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关系。
05
地球化学在灾害防治中应用
地震预测预报中地球化学方法
01
02
03
地球化学异常识别
通过监测地震前后地下水 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识别 与地震有关的地球化学异 常。
异常成因分析
研究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 机制,包括地震孕育过程 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地下 流体运移等。
异常时空演化规律
分析地球化学异常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为 地震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油气资源勘查中地球化学方法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通过分析地表土壤、岩石、水等介质 中烃类气体和轻烃等油气相关化合物 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推断地下油气藏 的存在和分布范围。
油气成因与演化研究
油气资源评价
综合地球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多 学科信息,对油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 和预测。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分析油气成因类型、 成熟度、运移路径等,揭示油气藏的 形成和演化过程。
元素及同位素分析技术
元素分析
利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技术,对样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 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同位素分析
通过测定样品中同位素的丰度比,研究地球化学过程和物质来源。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质谱法、 中子活化法等。
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绪论:1. 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2. 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①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②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③研究元素的迁移④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⑤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3. 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见微而知著"。
通过观察原子、研究元素(同位素),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现象。
4. 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A. 野外工作方法:①宏观地质调研②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③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B.室内研究方法:④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⑤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⑥动的研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
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⑦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⑧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
第一章:基本概念1. 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时间连续,具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 等)2. 丰度:一般指的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3. 分布: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的总的含量特征。
4. 分配: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各个区段中的含量。
5. 研究元素丰度的意义:①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以在同一体系中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基本特征和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等系列的地球化学概念。
是研究地球、研究矿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宇宙天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主要元素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什么是地球化学?
什么是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元素的分布、循环、演化及其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球化学家通过对地球上物质元素丰度、分布、运移、远景、转换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和太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
地球化学在环境、资源、矿产、能源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地球化学的起源与发展地球化学学科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一些科学家想要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20世纪早期,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逐渐形成。
现代地球化学是吸收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实践而形成的,目前为止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1. 地壳、地幔和核的物质成分研究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核三部分,地壳是固体的外壳,地幔是固体的底部层,核则分为地核和外核。
地球化学家对这三部分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 环境污染的分析与治理地球化学家通过对环境样品进行组分测定,可以对污染源、传输途径和环境背景进行分析,从而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地下水、大气、土壤、净水等方面的环境保护等。
3. 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研究土壤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依赖的重要载体,而植物则是土壤中身份的代表。
地球化学家可以通过土壤、植物和水等生态系统元素分布的研究,了解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状况,为高产、优质和减少化肥的使用提供依据。
4.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地球化学在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地球化学家可以通过对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等资源的地球气息研究,为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化提供依据和指导。
三、结语地球化学在当今的环境保护、能源矿产开采和冶炼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家的研究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物质元素,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演化,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地球化学知识点整理
地球化学绪论1、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2、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填空】(1)质:地球系统中元素的组成(2)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动: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史:地球的历史和演化3、地球化学研究思路:【简答】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在宏观地质体变化和形成的同时,亦伴有大量肉眼难以辨别的化学组成变化的微观踪迹,它们包含着重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地质作用信息,应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剖析这些微观踪迹,从而揭示宏观地质作用的奥秘。
即“见微而知著”。
第一章地球和太阳系的化学组成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和组成1、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界面名称:(1)地震波(P波和S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弹性是不均一的。
这种不均一性在地球的一定深度表现为突变性质。
由此得出,地球内部具有壳层结构的概念,即认为地球由表及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界面分别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2)上地壳和下地壳分界面为康拉德面。
上地壳又叫做硅铝层,下地壳又叫做硅镁层。
大陆地壳由上、下地壳,而大洋地壳只有下地壳。
【填空】2、固体地球各圈层的化学成分特点:(分布顺序)地壳:O、Si、Al、Fe、Ca地幔:O、Mg、Si、Fe、Ca地核:Fe-Ni地球:Fe、O、Mg、Si、Ni第二节元素和核素的地壳丰度1、基本概念:【名词解释】(1)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有一定的空间,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并且有一定时间的连续(2)丰度:研究体系中被研究元素的相对含量(3)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4)质量克拉克值:以质量计算表示的克拉克值(5)原子克拉克值:以原子数之比表示的元素相对含量。
它是指某元素在某地质体全部元素的原子总数中所占原子个数的百分数。
(6)浓度克拉克值:某一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2、克拉克值的变化规律:(1)递减: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地球化学
名词解释1.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演化的学科。
2.元素丰度:通常将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为丰度。
3.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4.克拉克值:通常将元素在宇宙体或较大的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为丰度,而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则称为克拉克值。
5.浓集系数:元素在矿床中的最低可采品位与克拉克值的比值,称为该元素的浓集系数。
6.离子电位π表示离子吸引或排斥对方电荷的能力,是表征离子电场强度的参数,π等于离子的电荷Z与半径r(单位为10nm)的比值。
7.元素的赋存状态:元素在其迁移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及与共生元素的结合特征。
8.Eh值:指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是氧化还原反应强度的指标。
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体系中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位(非标准电极电位)E应与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Eh相等。
9.晶体场稳定能:d轨道电子能级分裂后的d电子能量之和, 相对于未分裂前d电子能量之和的差, 称为晶体场稳定能(CFSE).10.八面体择位能:任意给定的过渡元素离子在八面体配位的晶体场中获得的晶体场稳定能通常高于其在四面体配位的晶体场中获得的晶体场稳定能,二者的差值称为该离子的八面体择位能。
11.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将自然体系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2.封闭温度:当岩石、矿物形成以后冷却到基本上能完全保留放射成因子体同位素的温度,称同位素封闭温度,简称封闭温度。
13.CHUR:具有球粒陨石w(Sm)/w(Nd)比值的均一岩浆库14.BABI:指玄武质无球粒陨石的(87Sr/86Sr) 比值为0.69897±0.00003,代表地球形成时的初始比值.15.δ值:是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所给出的样品的重/轻同位素比值R样与标准样品的重/轻同位素比值R标的相对偏差,一般用千分数表示Δ(‰)=(R样-R标)/R标×1000=(R样/R标-1)×100016.Tdm为样品相对于亏损地幔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代表地壳物质从亏损地幔总分离的时代.17.电负性:电负性为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之和,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其值与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成正比。
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
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成分、构造、演化及其与生命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涉及到地球物质的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球化学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在地球科学中,地球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地球环境问题以及探索地质资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元素是组成地球物质的最基本成分,它们是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
地球化学元素可分为7类,包括:1. 结构元素:构成地球物质的主体,包括氧、硅、铝、钙、钾、钠、镁等。
2. 生命元素: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元素,包括碳、氧、氢、氮、磷、硫等。
3. 外源元素:由于地球物质的外来污染而进入地球大气圈和地表水的元素,包括铜、铅、锌、镉等。
4. 稀有元素:在地球物质中数量较少,但对人类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元素,包括铀、银、金、铂等。
5. 晶体元素:在矿物中起构成稳定晶体结构的作用,包括铝、硅、钾、钠、钙等。
6. 地壳亏损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很少,经常进入地球内部或者被深海沉积物吸附,包括锆、铪、钨、锂等。
7. 稳定代表元素:是代表不同物质来源的元素,包括铷、锶、氧等。
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指同一元素的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是质量不同。
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地球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同位素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历程,也可以为寻找矿产资源提供线索,同时还可以在环境研究中提供很多信息。
同位素地球化学有很多研究方向,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
其中最常用的应用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即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测定岩石和化石的年龄。
同位素地球化学还可以研究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中物质的迁移和循环,以及对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地球化学循环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物质在各种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并通过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相互转移,形成一个复杂的物质循环过程。
地球化学知识点总结
地球化学知识点总结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元素在地壳、海洋、大气、生物圈等不同地球部分的分布和演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地球化学和物质科学的交叉学科。
地球化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地壳、海洋、大气和生物圈等方面详细介绍地球化学的知识点。
1.地壳化学:地壳是地球表面上最外面的固体壳层,它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地壳化学研究地壳中元素的组成、分布和形成机制。
地壳中的元素可分为岩石形成的主要元素和矿物形成的次要元素。
主要元素包括氧、硅、铝、铁、钙、钠、钾等,次要元素包括钛、锰、镁、铜、锌、铅等。
地壳化学的主要目标是研究地壳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和变化规律,从而探索地壳的演化历史和地球构造的变化。
2.海洋化学: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其中溶解有大量的盐类和其他化学物质。
海洋化学研究海水中元素的分布、循环和相互作用。
海洋中的主要元素包括氯、钠、镁、硫、钾、钙等,其含量和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河流输入、地壳物质的侵蚀和火山喷发等。
海洋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海洋中元素的循环和交换过程,为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大气化学:4.生物地球化学: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活动的部分,其中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生物圈中元素的循环和生物对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生物圈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同时,生物还通过摄食和分解等过程参与地球化学循环,如植物吸收地壳中的元素,动物通过排泄将元素输入土壤等。
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对地球化学循环的调节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模拟等。
采样是获取地球样品的过程,可以通过地质勘探、海洋探测和环境监测等方式进行。
分析是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的过程,可以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和实验方法进行。
地球化学 二级学科
地球化学二级学科摘要:一、地球化学简介1.地球化学的定义2.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3.地球化学的学科体系二、地球化学的二级学科1.元素地球化学2.同位素地球化学3.岩石地球化学4.生物地球化学5.环境地球化学三、各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1.元素地球化学2.同位素地球化学3.岩石地球化学4.生物地球化学5.环境地球化学四、地球化学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地球化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地球化学在我国的主要应用领域3.我国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正文: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地球化学拥有众多的二级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化学的研究体系。
首先,元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富集、迁移、循环等规律的科学。
它为我们了解地球化学元素的成因、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地球化学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次,同位素地球化学是研究同位素在地球物质中的分布、丰度、变异等规律的科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为我们提供了地球物质演化的时间尺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岩石地球化学是研究岩石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等规律的科学。
它为我们认识岩石成因、岩石演化以及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生物地球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元素组成、生物元素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规律的科学。
生物地球化学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环境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环境中元素、同位素、岩石等地球化学物质分布、迁移、循环等规律的科学。
环境地球化学为我们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地球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我国,地球化学研究始于上世纪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目前,地球化学在我国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地震预测、气候变化研究等。
近年来,我国地球化学研究在深地、深海、极地等领域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总之,地球化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拥有丰富的二级学科体系。
(完整word版)地球化学知识点整理
地球化学绪论1、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2、地球化学的基本问题:【填空】(1)质:地球系统中元素的组成(2)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和赋存形式(3)动:元素的迁移和循环(4)史:地球的历史和演化3、地球化学研究思路:【简答】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在宏观地质体变化和形成的同时,亦伴有大量肉眼难以辨别的化学组成变化的微观踪迹,它们包含着重要的定性和定量的地质作用信息,应用现代化学分析测试手段,剖析这些微观踪迹,从而揭示宏观地质作用的奥秘。
即“见微而知著”。
第一章地球和太阳系的化学组成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和组成1、地球的圈层结构、主要界面名称:(1)地震波(P波和S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弹性是不均一的。
这种不均一性在地球的一定深度表现为突变性质。
由此得出,地球内部具有壳层结构的概念,即认为地球由表及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界面分别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2)上地壳和下地壳分界面为康拉德面。
上地壳又叫做硅铝层,下地壳又叫做硅镁层。
大陆地壳由上、下地壳,而大洋地壳只有下地壳。
【填空】2、固体地球各圈层的化学成分特点:(分布顺序)地壳:O、Si、Al、Fe、Ca地幔:O、Mg、Si、Fe、Ca地核:Fe-Ni地球:Fe、O、Mg、Si、Ni第二节元素和核素的地壳丰度1、基本概念:【名词解释】(1)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有一定的空间,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并且有一定时间的连续(2)丰度:研究体系中被研究元素的相对含量(3)克拉克值:地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4)质量克拉克值:以质量计算表示的克拉克值(5)原子克拉克值:以原子数之比表示的元素相对含量。
它是指某元素在某地质体全部元素的原子总数中所占原子个数的百分数。
(6)浓度克拉克值:某一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克拉克值的比值2、克拉克值的变化规律:(1)递减: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上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各种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内外相互分配的科学,是研究地球层、地表、水体和大气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分布和迁移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来源、地球化学过程、地球化学时标以及地球化学计量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
一、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研究以元素和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元素循环:地球上的元素在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进行循环。
例如,在岩石圈中,元素经历了岩浆作用、岩石风化和沉积作用等过程,不断地在地球系统中迁移和转化。
2. 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分馏是地球化学中的重要现象。
同位素的分馏是指在地质、化学或生物过程中,不同同位素的分布比例发生变化。
通过研究同位素分馏过程,可以揭示地质、化学和生物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和地球演化过程。
3. 地球系统的开放性:地球系统是开放的,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例如,大气中的的氧气可以通过生物作用与地壳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
这些交换过程对地球系统的物质组成和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二、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是通过采集地球样品,利用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样品中的元素和同位素进行分析,来揭示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变化。
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1. 野外样品采集:地球化学研究通常需要采集岩石、土壤、水体、大气等不同类型的地球样品。
采集样品的方法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 样品前处理:采集到的地球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包括样品的破碎、磨粉、溶解等步骤。
这些前处理工作是为了获得样品中的溶液或粉末,以便进行后续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
3. 元素分析:地球化学研究中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地球样品中的元素进行准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4. 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地球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通过测量同位素的比例来研究地球化学过程。
地球化学教学大纲
地球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地球化学是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结构、演化和循环过程,以及地球与生命相互作用的化学过程。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地球化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的地球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常见地球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分布规律;3. 熟悉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 了解地球化学在地质矿产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5.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地球化学基础- 地球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地球化学和其他地球科学学科的关系 - 地球体系的组成和结构2. 元素地球化学- 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元素的起源和演化- 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律3. 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地壳的物质循环与转化- 水圈的循环与地球化学过程- 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地球化学循环4. 地球化学与地质矿产勘探- 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 -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识别与判别-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5. 地球化学与环境科学- 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开展地球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地球化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评定: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地球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 实验报告评定: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
地球科学中的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系统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等。
其中,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地球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物理性质和地球表层物理现象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以下领域:1.地震学:研究地震的原因、发生机制和传播规律,以及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的应对措施。
2.重力学:研究地球的重力场分布和变化,以探测地下构造和资源分布。
3.地磁学:研究地球的磁场分布和变化,以及地球磁极漂移、地磁逆转等现象。
4.电磁学:研究地下物质的电性质和电场,以探测矿床、岩石构造等。
5.地热学:研究地球的热流分布、热背景和热岛效应,以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
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构造,预测自然灾害,探测地下资源,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圈层之间分布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以下领域:1.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分布规律、来源和运移过程。
2.岩浆和矿床的成因:研究岩浆和矿床的成因、形成机制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地球演化的历史和过程。
3.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环境中的化学反应、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宇宙地球化学:研究宇宙射线和宇宙微粒对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球化学元素的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
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演化历史、探索未来发展路径、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互动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学科。
它们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和互相制约,为研究地球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一方面,地球物理学可以为地球化学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ta from Rollinson (1993).
Rare Earth Elements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2.分配系数
2.1分配系数的定义 2. 2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
* Eu3+/Eu2+ Italics are estimated
Data from Rollinson (1993).
Rare Earth Elements
Rb Sr Ba Ni Cr La Ce Nd Sm Eu Dy Er Yb Lu
橄榄石 石榴石 Olivine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Garnet Opx Cpx 0.010 0.022 0.031 0.042 0.014 0.040 0.060 0.012 0.010 0.013 0.026 0.023 14 5 7 0.955 0.70 10 34 1.345 0.007 0.03 0.056 0.001 0.006 0.02 0.092 0.007 0.006 0.03 0.230 0.026 0.007 0.05 0.445 0.102 0.007 0.05 0.474 0.243 0.013 0.15 0.582 1.940 0.026 0.23 0.583 4.700 0.049 0.34 0.542 6.167 0.045 0.42 0.506 6.950
斜长石 Amph Magnetite 角闪石 磁铁矿 Plag 0.071 0.29 1.830 0.46 0.23 0.42 0.01 6.8 29 0.01 2.00 7.4 0.148 0.544 2 0.082 0.843 2 0.055 1.340 2 0.039 1.804 1 0.1/1.5* 1.557 1 0.023 2.024 1 0.020 1.740 1.5 0.023 1.642 1.4 0.019 1.563
Rare Earth Elements
Table 9-1. Partition Coefficients (CS/CL) for Some Commonly Used Trace Elements in Basaltic and Andesitic Rocks Rb Sr Ba Ni Cr La Ce Nd Sm Eu Dy Er Yb Lu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2.分配系数
2.1 分配系数的定义 2.2 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 2.3 测定方法
2.3 分配系数的测定
1)直接测定法 ——斑晶-基质法
2.3 分配系数的测定
1)直接测定法 ——斑晶-基质法 2)实验测定法
斜长石 Amph Magnetite 角闪石 磁铁矿 Plag 0.071 0.29 1.830 0.46 0.23 0.42 0.01 6.8 29 0.01 2.00 7.4 0.148 0.544 2 0.082 0.843 2 0.055 1.340 2 0.039 1.804 1 0.1/1.5* 1.557 1 0.023 2.024 1 0.020 1.740 1.5 0.023 1.642 1.4 0.019 1.563
2.2 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
1)温度、压力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ln K D A / T B
前提条件: 1)在各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 2)关系式的适用温度范围 3)测定浓度准确(矿物纯度) 4)压力不变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ln K D 8.45 / T 7.65 (1000-1200 ℃ )
样品号 橄榄石Ni 单斜辉石Ni KD(橄/辉) 温度(℃)
1 2 3 4 5
1555 1310 955 935 840
255 245 240 235 220
6.10 5.35 3.98 3.98 3.82
1175 1143 1076 1076 1068
2.2 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
1)温度、压力 2)体系成分
1.岩石的总分配系数
1. 岩石的总分配系数
• 体系中所有矿物的简单分配系数加权和称为 总分配系数Di。
D KD wj
i i, j j 1
n
其中,n为含微量元素i的矿物数,wj 为第j种 矿物的质量百分含量,KDi,j 为第j种矿物对微 量元素 i 的简单分配系数(固/液)。
S
L
Elements in Basaltic and Andesitic Rocks Rb Sr Ba Ni Cr La Ce Nd 稀 Sm Eu 土 Dy 元 Er 素 Yb Lu
* Eu3+/Eu2+ Italics are eson (1993).
Figure 9-1a. Ni Harker Diagram for Crater Lake. From data compiled by Rick Conrey. From Winter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logy. Prentice Hall.
橄榄石 Olivine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Garnet 石榴石 Opx Cpx
Rb Sr Ba Ni Cr La Ce Nd 稀 Sm Eu 土 Dy 元 Er 素 Yb Lu
0.010 0.014 0.010 14 0.70 0.007 0.006 0.006 0.007 0.007 0.013 0.026 0.049 0.045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二、稀溶液定律—Henry定律
在极稀薄的溶液中,溶质(元素i)的活 度a正比于溶质的摩尔分数c,即: ai = Kci 比例常数K称为Henry常数。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 在稀溶液中,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溶质(微量组 分i )在两平衡相α和β间的平衡浓度比为一常数
KD ,
KD
ai ai
Kbi Kbi
ci
ci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2.分配系数
橄榄石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Garnet 石榴石 Olivine Opx Cpx 0.010 0.022 0.031 0.042 0.014 0.040 0.060 0.012 0.010 0.013 0.026 0.023 14 5 7 0.955 0.70 10 34 1.345 0.007 0.03 0.056 0.001 0.006 0.02 0.092 0.007 0.006 0.03 0.230 0.026 0.007 0.05 0.445 0.102 0.007 0.05 0.474 0.243 0.013 0.15 0.582 1.940 0.026 0.23 0.583 4.700 0.049 0.34 0.542 6.167 0.045 0.42 0.506 6.950
斜长石 Amph Magnetite 角闪石 磁铁矿 Plag 0.071 0.29 1.830 0.46 0.23 0.42 0.01 6.8 29 0.01 2.00 7.4 0.148 0.544 2 0.082 0.843 2 0.055 1.340 2 0.039 1.804 1 0.1/1.5* 1.557 1 0.023 2.024 1 0.020 1.740 1.5 0.023 1.642 1.4 0.019 1.563
2.1分配系数的定义
2.1 分配系数的定义
• 恒温恒压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相间的平衡浓度 比KD称为分配系数,或者称能斯特分配系数、简
单分配系数。
KD
ci
ci
cis KD l ci
• 两相:多数情况下是晶体相-矿物和液相-熔体。
cis Table 9-1. Partition Coefficients (C S/CL) for Some Commonly Used D K Trace l ci Elements in Basaltic and Andesitic Rocks 玄武岩和安山岩中常见元素的分配系数
第一节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1. 一般在自然体系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
硅酸盐地球中元素丰度的三维柱状图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1.一般在自然体系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 2.体系中不作为任何相的主要化学组分存在
的元素(Gast ,1968)
3.只要某元素在所研究的体系(地质体、岩石、 矿物等)中的浓度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 描述其行为,该元素就可称为微量元素。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重要性—量微而信息不微
各离子与氯离子比值基本保持恒定
重要性—量微而信息不微
1. 微量元素的变化通常较主要元素大 2. 存在形式多样,对于主要元素不敏感的过程 敏感 3. 种类远多于主要元素,每一种含有独特的地 质、地化信息
第一节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1. 能斯特分配定律 2.分配系数
2.1 分配系数的定义 2.2 控制分配系数的因素 2.3 测定方法
四、岩石的总分配系数和元素的相容性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基本概念
一、微量元素的概念 二、稀溶液定律 三、能斯特分配定律和分配系数 四、岩石的总分配系数和元素的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