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模型案例

合集下载

第5章H-O理论

第5章H-O理论

4-3对H-O理论的说明
图5-4(P93)。 条件:2国需求偏好相同。 无贸易条件下,2国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点为
A和A* 。 无差异曲线I与2国的切点A和A* 确定了2国
孤 为P立A均* 。衡由的于相P对A﹤商P品A*价,格A,国A在国商为品PXA,上B有国优 势,B国在Y上有优势。
比较图5-4和3-4(P49)。在图3-4中,由 于2国生产可能曲线由于2国需求偏好不同 而变得更大,这使得2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 格之间的差异要比5-4中所表示差异更大。 但另一方面,需求偏好差距大也使得互利贸 易成为可能。
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A国X商品的相 对价格低于B国,因为A国的劳动价格 比较低。当A国分工生产X时(劳动密 集型产品)并减少Y(资本密集型产品) 时,对劳动的需求就会上升,从而提
高工资;对资本是需求下降,从而降 低利率。而B国刚好相反。
Y B’ B

贸易使一国福利整体提高 贸易使出口产业要素所有者收入改善
Y A国
Y B国
A B
B A
X
X
李嘉图模型没有说明贸易后不同国家之间同质生
产要素价格(收益)的变化。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将在上述 三方面对李嘉图模型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贸易理 论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2、 H-O理论的假设----一组相关的
假设条件
20世纪30年代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李嘉图理论的基础 上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H-O MODEL 是一棵根深叶茂的理论巨树。
(1)、2-2-2模型(规模相当的两国,X和Y商品,劳动 和资本两种要素)
(2)、两国在同一种商品生产中采用相同的技术(只要要素价格在两 国相同 则两国生产同一商品的要素配搭比例相同)

H-O模型

H-O模型
12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分析实际上还属于比较 利益原理的范畴,至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 不同的成本比例存在,即为什么会在不同的 商品生产上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呢?李嘉图 并没有就此进行继续探究,而俄林则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成本比例差 异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13
4.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我们可以看到,小麦和布两种商品的成本比 例在英国是1:2,在美国是4:5。可见英 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美国在布 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
17
上而的分析是建立在假定两国的生产函数即 技术系数相同的基础上的,如果两国的生产 函数不同会怎样呢?例如英国的劳动比较便 宜,它会不会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比美国 使用更多的劳动呢?果真如此,H-O模型还 能成立吗?
H-O模型
1
(一)假设条件
1.假设只有两个国家,每个国家只生产两 种商品,每种商品都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 两国两商品两要素模型,又称2×2×2模型, 这是对古典学派的两国两商品模型的进一步 发展。 2.假定生产要素在每一个国家内部可以自 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则不能流动。 3.假定国际贸易中的一切人为限制都不存 在,不考虑运输费用。
5
既然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两国之间进行贸 易的直接基础,但为什么两国之间会存在价 格的绝对差异呢?这种价格差异只是暂时现 象还是长期存在的呢?这些问题则需要进一 步进行探讨。
6
2.价格的国际差异来源于成本的国际差 异
成本决定价格,各国生产同一商品的成本不 同,必然导致其价格的不同。这是H-O模型 解释贸易发生原因的第一个条件。除此之外 还必须有第二个条件: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
21
5.生产要素不同的供给比例

第三章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第三章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1劳动生产率差异2未考虑自然资源因素3贸易壁垒的限制4人力资本的差异5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同质产品在要素丰裕度不同的国家其要素的密集度不同两种商品要素替代弹性的差异较大ho及hos定理失效三ho模型简评1比较优势理论的一大进步2假设前提与现实存在冲突不能解释国际贸易的所有模式
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随着劳动流入,X部门的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 生产率上升。即X部门资本报酬的增加幅度超过了 X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相对Y商品价格而言,因 为这时Y商品的价格并未变化,而X部门的资本名 义报酬是上涨了,资本的实际收入也是上升的。 总之,在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 了。 随着劳动流出, Y部门的特定要素——资本的边 际生产率下降。相对于Y商品而言,Y部门的资本 实际收入下降了。由于PY不变,所以Y部门资本的 名义报酬也下降了。相对于X商品,Y部门的实际 购买力更是下降了。总之,贸易后Y部门的资本实 际报酬是下降的。



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 相对与绝对收入。 同质劳动:具有相同水平的训练、技能 和生产力的劳动。 同质资本:具有同等风险和生产力的资 本。
2、相对与绝对价格均等化的基 本含义
相对要素价格均等化 贸易前(PX/PY)B > (PX/PY)A 贸易后(PX/PY)B = (PX/PY)A (W/R)B = (W/R)A

国际贸易是影响各国要素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短期内国际 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由保罗·萨缪 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

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是指一 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 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H-O模型

P1
f
D Qw
小结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国际贸易的结果不是 “一赢一输”的“零和游戏”,而完全可以 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各国收益的大小取决于该国贸易后价格变动 的幅度,以及本国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弹性。 一般说来,价格变动幅度越大,供给和需求 弹性越大,该国从贸易中得到的净收益越大。

讨论:跨越“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可以用于生产的要素总 量,这些要素可以使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思考:全球经济一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可以用两国要素总量的相对比率(实 物型定义)或两国要素的相对价格(价格型定义) 来表示。 如果本国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供给大于外国劳动相 对于资本的供给,即满足 L K L* K *的时候,或 者本国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价格小于外国劳动相对 于资本的价格,即满足 w r w* r *的时候,称本 国是劳动丰裕(labor-abundant)的国家,外国是 资本丰裕(capital-abundant)的国家。 要素丰裕是与国家相关的概念。
3.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钢铁
P1 P1
C
CIC
B
P0
1
CIC’
A
CIC0
S
O
图3-2 贸易收入分析
大米

贸易的全部收益(表现为从A点到C点的 变动)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贸易交换(表现为从A点到B点的变 动) ; 二是专业化生产(表现为从B点到C点的 变动) 。


(二)局部均衡分析
1. 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PM Mi P i 贸易条件指数(世界银行):出口商品的价格 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比率。 一国进出口商品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会直接影 响该国的贸易条件。

H-O模型

H-O模型

假定英国1单位资本的价格是3美元,1单位 劳动的价格是1美元;美国1单位资本的价格 是1美元。1单位劳动的价格是2美元。再假 定每生产1单位小麦在两个国家都是使用2单 位劳动,1单位资本,每生产1单位布在两国 都需要1单位劳动和3单位资本。则两国的要 素价格与商品成本如表5-3。
我们可以看到,小麦和布两种商品的成本比 例在英国是1:2,在美国是4:5。可见英 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美国在布 的生产上具有比较利益。
(三)H-O模型的结论
2.“在前面假定的条件下,贸易直接的后 果是各地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只要没有运输 成本或其他贸易阻碍,一切商品在各地区— 定会要有相同的价格。” 3.国际贸易会趋向于(至少是部分地)消除 生产要素的价相差异,即消除工资、地租、 利息、利润等的国际差异。
商品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生产出来的,要 素报酬之和就构成商品的成本,各国商品生产的成 本比例实际上就反映了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 例关系。如在一国可能劳动要素比较便宜资本要素 比较贵,而在另一国可能劳动要素较贵资本要素较 便宜,这样,前一国在那些较多地使用劳动较少地 使用资本的商品的生产上,比需要较多地使用资本 而较少地使用劳动的商品的生产更具有优势,成本 会较低,价格会相对便宜些,而后一个国家则会出 现相反的情况,在较多使用资本较少使用劳动的商 品生产上成本较低。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对此 进行说明。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分析实际上还属于比较 利益原理的范畴,至于两国之间为什么会有 不同的成本比例存在,即为什么会在不继续探究,而俄林则在此基 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成本比例差 异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4.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上而的分析是建立在假定两国的生产函数即 技术系数相同的基础上的,如果两国的生产 函数不同会怎样呢?例如英国的劳动比较便 宜,它会不会在小麦和布的生产上都比美国 使用更多的劳动呢?果真如此,H-O模型还 能成立吗?

HO模型

HO模型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End 26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一)
定义: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 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 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2018/9/3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End 27
二、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一)
雷伯津斯基定理可以用来说明要素积累对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影响效果。这也是该定理 的一个重要应用之一。要素禀赋增加后,生 产可能性边界的两个端点所分别对应的X、Y 的最大产出都会增加,因此,整条边界线将 向外移动,但生产边界外移的方向性则取决 于要素禀赋变化的类型。
2018/9/3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End 28
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图形
Y
Y增加 T′ T
Q
Q′
罗伯津斯基线
R
P O
2018/9/3
P′ T X增加
T′ X End 29

三、贸易条件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贸易条件是指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多少进口商 品,或者说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如果A国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A国的贸易条件可以 表示为PX/PY。一国的贸易条件是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 的导数。 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或悲惨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要素 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 反而减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比价换 贸易条件的恶化。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 国家,根源在于出口量随着生产能力提高而增加,引起 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进而造成贸易条件恶化。
2018/9/3
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 齐俊妍
End 8
几个重要的概念(2)

(完整版)H-O理论扩展

(完整版)H-O理论扩展

H-O理论的扩展1.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2.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3. 罗伯津斯基定理4. 特定要素模型1.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推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MPLxPx =MPLyPyr=MPkx Px =MPkyPyw/px=MPLx w/py=MPLyr/px=MPkx r/py=Mpky因此劳动的实际收入下降,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

2.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简称H-O-S定理):对于同一种要素,自由贸易会使它在供应丰裕的国家价格上涨,在供应稀缺的国家价格下降,在生产要素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的假设前提下,产品的自由贸易会使两国同一生产要素的价格逐渐趋于均等化3.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是本国相对丰裕的要素的增加,将导致本国出口部门的生产扩大,进口竞争部门的生产缩小。

在需求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贸易量扩大,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如果是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增加,则相反。

➢如果本国是一个小国,即使不影响国际价格水平的话,贸易量发生变化,但是贸易条件不变。

➢如果是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出现增长,则有可能会出现要素丰裕度的逆转,即比较优势逆转例:开发新的资源型出口产品可能会带来被通称为“荷兰病”(Dutch Disease)的问题。

这是根据荷兰在北海开发新的天然气资源后所遇到的不利情况而命名的。

荷兰越是增加天然气的生产,其生产出口产品的制造业就越是萧条,甚至在两次石油危机冲击时期由于油价上涨给荷兰带来意外收入,同时也加剧了工业的衰落。

大量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带来巨额外汇收入,导致本币升值,进一步削弱本国工业品的出口竞争力。

ch04 Heckscher–Ohlin模型

ch04 Heckscher–Ohlin模型

4.1 H–O模型的基本假设—CRTS

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CRTS)的几个特性:
a) 不同等产量线所代表的相对产出水平,可利
用其与原点的相对距离来衡量。
b) 资 本 与 劳 动 的 边 际 生 产 力 仅 是 要 素 密 集 度
(factor intensity)的函数,亦即边际生产力仅是 资本相对劳动比例(以下简称资本–劳动比或 K/L比)的函数。
improvement)。
4.6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主要讨论国际贸易对于国际之间要
素价格的影响。

定理内容:不论两国的资源型态差异有多大,自由贸
易的结果都会使两国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报酬。

贸易虽会使两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同(即 w/r =
贸易后, w 上涨的比率必将超过 X 财
价格上涨的比率。 Why?
4.5 扩大效果(magnification effect)
贸易后,w上涨的比率必将超过X财价格上涨的
比率, Why?
完全竞争市场下,商品价格高低受要素价格
(报酬)高低所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会等于资 本报酬变动率与劳动价格变动率的加权平均,因此 若资本报酬r下跌则劳动报酬w上涨的比率必会大 于X财价格的上涨比率。
2.Y财的线在X财线的右边
原因:本模型假设Y财为资本密集财,因此无论在任何要 素价格下,其资本劳动比Ky/Ly=ky 都比X财的要大
4.2 价格、要素密集度与产出
图4.4右边所画出的正斜率直线同样可以用
图4.1的等产量线进行说明
w/r 上涨就是等产量线的切线顺时针转动,则切点向西北 方向移动,这说明K/L=k增加

chapter_2_H-O_模型

chapter_2_H-O_模型

六、贸易对收入的影响 (斯托弗-萨 缪尔森定理SS)
Px1/Py1升高, (w1/r1)升高
Px2/Py2降低,(w2/r2)降低
W1/px1 和 w1/py1 升高,r1/px1 和r1/py1 降低
W2/px2 和 w2/py2 降低,r2/px2 和r2/py2 升高
贸易增加劳动力在劳动力丰裕国的真实收入,
H O S 定 理
二、 封闭经济体内的价格
劳动密集产品X的价格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1要低一 些, 工资也相对低一些。也就是:Px/Py,和w/r 在 劳动力丰裕的国家1比在资本密集的国家2要低 证明思路:用反证法。 假如Py/px 和r/w 在劳动力丰富的国家1要低些,则 1)其消费,因此生产的x相对要少一些 (因为偏好相同, Py/px 低一些,所以y/x在国家1比在国家2更高) 2)在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力要少些 (因为r/w低一些,所 以K/L在y和x的生产中在国家1比在国家2要1要少) 因此总体使用的劳动力要相对要少些,也就是L/K在国家 1要比在国家2低 》》矛盾。
贸 易 对 短 期 收 入 的 影 响
贸易对短期收入的影响:特定要素模型
Kx/Lx(出口部门)下降,所以rx/px 上升, rx/py升。 Ky/Ly(进口部门)上升,所以ry/py下降 ry/px降
贸 易 对 短 期 收 入 的 影 响
K的价格增加时,y的相对成本增加
最终恢复利润为零的均衡条件
(1) 产品价格之比和要素价格比之间的 关系
K 1/py单位y产品曲线,1个价值单位产出
1/px单位x产品曲线,1个价值单位产出
L
产品价格之比和要素价格比之间的关系
K
1/py单位y产品曲线,1个价值单位产出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Heckscher和Bertil Ohlin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进一步发展 了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主要观点
01
要素禀赋论的主要观点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不同,而商品交换的比率取决于两国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02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那么该国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本资源,那么该国在资 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指导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根据要素禀赋论,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 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这一理论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影响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
要素禀赋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了新的理 论基础,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 获得贸易利益。
H-O模型还解释了国际贸易中各国在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报酬方面的差异,即拥 有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国家在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报酬方面获得优势。
04
H-O模型的应用与实例
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解释贸易模式
H-O模型能够解释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的差 异进行分工和交换的原因。例如,劳动密集型产品通常由劳 动力丰富的国家生产,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则由资本丰富的国 家生产。
案例研究
一些学者还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深入探讨H-O模型在实际情况下的表现。这些研究通常涉及 对特定产业的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揭示H-O模型在解释贸易模式和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H-O理论

H-O理论

(二)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Y ( B 资 本 A 密 集) O B A X ( 劳 动 密 集)
如果A国劳动丰裕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B国资本丰裕且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那 么,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将相对偏向 X轴,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BB将相对偏向Y轴。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指产品生产 中某种要素投人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 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人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 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 不 同 种 类 的 要 素 密 集 型 产 品 ( factor intensive commodity)。
萨缪尔森 (Paul A Samuelson)
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萨谬尔森(1970年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在H-O定理的基础上,得出了要素 价格均等化的命题,并对此进行了论证。由于它是H- O定理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定理。
二、要素禀赋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要素禀赋论的重要概念有: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
些具有开拓性的观点,在其学生俄林那里得到深化。
俄林(B.Ohlin,1899-1979)
生平:瑞典经济学家。他于1917年在隆德大学获得数学、统计 学、和经济学学位。1919年在在赫克歇尔的指导下获得经济 学学位。 1923年获得哈佛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24年获得 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俄林先后执教于丹麦的 哥本哈根大学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 贡献:俄林的最杰出的贡献在于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的现代分 析。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33)一书, 对他的导师赫克歇尔要素禀赋理论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 俄林像他杰出的前辈李嘉图一样,把卓越的学术生涯(在瑞 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任教授,1977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与 政府官员的身份――政党领袖、国会议员——恰当地结合起 来。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和贸易:H-O模型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资源和贸易:H-O模型

第四章资源和贸易:H-O模型第一节两要素经济模型一、模型假设最简单的要素比例模型在很多方面类似第3章讨论的特定要素模型。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我们假定每个国家能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的生产需要两种要素。

在本章的模型中,我们不再假设每个产业部门所需的要素中有一种是本部门的特定要素,而假设每个部门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是相同的。

这样一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变复杂了,但也因此得出了一些新的重要理论。

我们所要分析的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棉布(以码为单位)和粮食(以卡路里为单位)。

生产这些产品需要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以小时计)和土地(以英亩计)。

这两种要素的供给都是有限的。

我们定义以下表达式:at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at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al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请注意,当我们谈及这些定义时,是指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使用的土地或劳动的数量,而不是指生产这些粮食或棉布所要求的要素数量。

这一点与李嘉图模型不同。

作此变化的原因是,在两要素经济中,对投入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间。

例如,如果一个农场主乐意投入更多的劳动来准备肥料、种子等,则他或她也许可以在每英亩土地上收获更多的粮食。

这样;该农场主就能够选择对每单位产出投入更少的土地和更多的劳动。

于是,在每一个部门里,生产者面临的不是李嘉图模型里那种固定的投入要求,而是像图4-1中那种要素组合的权衡选择。

图4-1中曲线II展示了用来生产1卡路里粮食可以选择的投入组合。

实际上,生产者会作出何种投入选择?这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相对成本。

如果土地的租金高而劳动的工资低,则农场主们会选择相对少的土地和相对多的劳动来生产;如果租金低而工资高,则他们会节省劳动而使用大量的土地。

若用W来表示每小时劳动的工资率,r 表示每英亩土地的成本,于是对投入组合的选择将取决于这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W/r。

第四章H-O理论

第四章H-O理论
31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早期解释
里昂惕夫(1951,1956) 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 自然资源稀缺说 关税结构说 要素密集度逆转
32
要素密集度逆转
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国家是劳 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 资本密集型产品。
33
要素密集度逆转
A国
格相
均对
等要
证素
明价
A国分工生产X直至到达
点B,B国分工生产Y直
至 到 达 B' 点 。 在 B 和 B'
点,两国的资本/劳动比
B国
率和工资率/利率比率都 是相同的。
A国
格相 均对
等要
证素
明价
绝对要素价格均等的证明
根据欧拉定理
Q MP L L MPK K
Q L

MP
L (1
要素密集度逆转
要素密集度逆转使H-O理论不成立 H-O定不成立 H-O-S定理不成立
36
H-O-S定理不成立
A国分工生 产并出口X
A国工资上升
速度比较
A国快于B国
A国=B国
B国被迫分工 生产并出口Y B国工资上升
A国慢于B国
H-O-S定理可能成立
H-O-S定理不成立 37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代表人物
瓦西里·里昂惕夫 1951年对H-O模型首次进行了检验,由 此创立投入产出表,并因此于1973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30
对H-O模型的经验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劳动比高于出口品 的资本劳动比,这意味着美国进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定向自赫克谢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定向自赫克谢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

知识点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案例分析

知识点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案例分析

同学们好!前面两次课中我们学习了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

的基本知识,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巩固加深同学们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认识,本次课将带大家通过几个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案例分析1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地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资本。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所主张的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日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2,美国纺织品的相对价格是1,日本的纺织品具有比较优势,美国的机器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日本出口纺织品而进口机器,美国出口机器而进口纺织品。

学习了H-O模型后,我们可以发现,与古典贸易模型相比,H-O模型对一国生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关于两国生产能力不同的原因。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

同学们根据下面这个图就有会有更清楚的理解,我不再赘述。

案例分析2A.首先对美国的钢铁和大米生产进行总体均衡分析:从图中可知美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钢铁的能力强于生产大米。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外凸,表明收益递减。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即是机会成本。

交易前两国的情况:贸易→产量结构(切线)→无差异曲线→消费均衡点交易后两国的情况贸易→产量结构变化(切线)→新的无差异曲线→新的消费均衡点→进口和出口请大家思考关于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的3个问题,(1)按照上述模式生产和交易,对两个国家的均能的价格有什么影响?(2)对两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有什么影响?(3)两个国家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吗?从交易前后对两国的影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3个结论:1、两国交易后对相对价格的影响中国钢铁价格↓中国大米价格↑美国钢铁价格↑美国大米价格↓2、对生产的影响:美国钢铁产量↑中国大米产量↑3、对消费的影响: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有增加。

H-O模型

H-O模型


结论: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
使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福 利恶化。

补充定理---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 格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下降。
2014-7-8
5

资源与产出
L = 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T = 一国土地的总供给 说明棉布生产是劳动密集型
aLC/ aTC> aLF/ aTF
下图说明了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可能性
2014-7-8
2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可能性
单位产出的 土地投入,
aTF
生产一单位卡路里 粮食的生产投入组 合
单位产出的 劳动投入,
aLF
2014-7-8 3
201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8
8
第二节:两要素经济贸易

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
本国和外国的消费倾向相同,同样相对价格时它们对粮食和棉布的相 对需求也一致。生产技术水平也一致。唯一的差别是两国资源的充裕 情况不同。 棉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朝棉布方 向伸展的程度比较大,即本国棉布对粮食的相对产出比较高。如下图 所示:

补充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要素使用量增加会导致密集使 用该要素的部门生产增多,而另一部门生产减少。 定理运用详见下图:

2014-7-8
7
粮食产量,QF QF2 斜率=-PC/PF
QF1
斜率=-PC/PF
TT2 棉布产量,QC
TT1 QC2 QC1
曲线TT1代表了土地供给上升之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产出在点1。曲线TT2显示了土地供给增加之后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到了TT2,即该国能比以前生产更多的棉布和粮食。但 可以看出,粮食方向扩张的幅度比棉布方向扩张的幅度要大,存在着一种生产可能性的偏向性扩张。 在该曲线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严重偏向粮食生产的方向。 同理,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 能性边界偏向于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

三、h-o模型的主要内容

三、h-o模型的主要内容

三、h-o模型的主要内容(一)基本内容:1、基本逻辑关系:相同种类产品的绝对价格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差决定的,成本差是由要素的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而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供给的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2、公式推导证明:设X=劳动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L=劳动投入系数C=资本投入系数W=工资率R=利息率P.为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A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B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A国家Y产品的单位成本:Pay=Ly*Wa+Cy*Ra3、要素价格均衡及其分析:要素价格均衡意味着商品的价格差为0,如果从上面的公式中考察,因为假设前提中有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相同,但是已知的XY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不同,故只能即两国的要素价格比趋同。

(二)简要评价:1、H—O模式与比较利益说的异点。

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

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用于国际贸易,价值的决定只是由劳动一种要素决定的。

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

2、H—O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其政策含义。

例如,马来西亚出口潭,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等,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

3、对H—O模型的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是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该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外企“结构性”撤离产业升级空间骤现
目前撤离的外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合同外资多在300万美元左右及以下,这些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对上端的依赖不是很强。

一些地方政府并不担心外企撤离的动向,反而认为这有利于当地的产业升级,有利于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

去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投资企业撤离,山东有至少103家韩资企业撤离,今年初,国内关于外资企业撤离的担忧有扩大之势。

然而,记者昨天从业内了解到,近期撤离的外资企业大多源自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的低端企业,而在服务业领域,外资企业仍在急切进入,并且大额投资逐渐增多。

“外资撤离并非呈现全局性,而是结构性的。

”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低端外资企业的撤离于我国整体引进外资、提升使用外资质量并无大碍,从另一种角度看,恰是合理的淘汰,更是我国产业升级的需要。

外商大额投资增多
以山东为例,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大项目所占比重显著增加,新
批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23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10个,比2006年分别增长92.6%和100%。

“这说明部分韩资企业的撤离并没有影响山东吸引外资的大局,反而,山东引进外资的质量在提高,比如服务业方面进展很快,大项目也越来越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蓝庆新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蓝庆新认为,从长远来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部分缺乏竞争力、经营不规范的企业被淘汰或搬迁,是有益于中国经济的,“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阶段,招商选资才符合我国目前产业升级的需要”。

前不久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新闻中心接受境内外媒体集体采访时也曾指出,大项目进入我国的速度在加快,特别是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的投资比去年增长了2.5倍,说明国际资本、境外投资者仍然是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

腾出产业升级空间
前往广州东莞进行调研的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指出,目前撤离的外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合同外资多在300万美元左右及以下,这些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
塑胶等行业,这些行业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对上端的依赖不是很强,主要依赖的是订单,国外客商只要取得稳定的供货就行,不在乎订单是在越南或柬埔寨生产还是在中国生产的。

与此同时,在广东,电子行业企业基木没有发生外迁现象,因为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在这里,具有良好的配套供货系统,劳动力素质也比较高,这是越南、柬埔寨所不具备,也很难复制的,因此,即使人工成本高些,企业也不易迁走。

前往江苏南京进行调研的中信证券分析师陈济军则对记者表示,江苏当地政府并不担心外企撤离的动向,反而认为这有利于当地的产业升级。

“这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撤离恰恰腾出了空间,为当地承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提供了契机。

”陈济军说,当地本来就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劳动力相对紧缺,成本升高,这些企业撤离还缓解了这些压力。

调研中,也有不少企业认为自己能够消化日前上升的成本压力,其员工工资本来就比当地最低工资高出许多,招人反而比过去容易。

作者:薛黎来源:《上海证券报》2008年03月21

阅读完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外资为何要在中国进行结构性撤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