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人物名片
春秋战国最全名人录:儒道法墨、兵家纵横,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最全名人录:儒道法墨、兵家纵横,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精彩纷呈,奠定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一、思想家:14位老子(陈):道家始祖、道德经、世界文化名人。
孔子(鲁)、儒家始祖、《论语》《春秋》、封建大一统思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孟子(鲁):孔孟孔孟、亚圣、《孟子》、世界文化名人。
庄子(宋):老庄哲学,著有《庄子》,《逍遥游》。
韩非子(韩):法家大家、助力中华大一统、《韩非子》。
鬼谷子(卫):兵家始祖、纵横家、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
墨子(宋):墨家始祖、兼爱非攻尚贤、非儒即墨、《墨子》。
荀子(赵):后圣、性恶论、弟子(韩非子、季斯)列子(郑):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学、《列子》。
季扎(吴):三让吴王、外交家、儒家美学思想家。
附、孔子门生:子贡(卫):孔门十哲”、鲁卫丞相、经商富翁、外交上存鲁弱齐。
颜回(鲁):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子路(鲁):孔门十哲”、“二十四孝”、孔子侍卫卜子夏(魏):孔门十哲,魏文侯王师、助魏称霸中原。
二、文学家:3位屈原(楚):忠诚、《离骚》宋玉(楚):著有《九辩》左丘明(鲁):史学家、《左传》三、著名君王:24位齐桓公(齐):管仲改革、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鲁庄公(鲁):曹刿论战,击败齐桓公,鲁国国力鼎盛期。
晋献公(晋):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打下晋国霸业基础。
晋文公(晋):西制秦、南伐楚、开启晋国中原百年霸业。
郑庄公(郑):第一个小霸,挑战周天子,箭射王肩。
秦穆公(秦):秦霸西戎、减轻戎患,益国十二、辟地千里。
宋襄公(宋):仁义霸主、泓水之战楚庄王(楚):一鸣惊人,并国二十六、启地三千里。
吴王僚(吴):专诸刺杀吴王僚吴王阖闾(吴):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率吴师攻入楚国郢都。
吴王夫差(吴):艾陵之战大破齐国,北上和晋国争霸,被越王勾践灭国。
越王勾践(越):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三千越甲可吞吴。
魏文侯(魏):求贤若渴,李悝变法,人才济济,战国首霸。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权谋和战争的时代。
许多历史人物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提倡“仁者爱人”的道德伦理观念,主张通过教育培养人的良知和品德,以实现社会和谐。
孔子主张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孟子,名轲,字子宗,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孟子”以示对孔子的敬意。
他提出了“性善”观念,主张通过教育改造和人际关系的良好调节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的理论为后世儒家学派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贡献。
鲁迅(1881年-1936年)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其文学作品和思想观点,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的代表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以冷峻的批判态度剖析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侵害,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名籍,字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
他在楚汉战争中率领楚军,打败了秦朝并自立为西楚霸王。
然而,项羽在战争结束后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最终被刘邦击败。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战争和权谋,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刘邦,字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汉朝的创立者。
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项羽,统一了中国各地,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的治理与发展奠定了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西汉时期的官员。
春秋战国名将一览表
春秋战国名将一览表春秋战国名将一览表晋国:公子少俞:字景卿,晋国武将,西晋开国元勋。
他的家乡在邢县,身经百战,是西晋硕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蔡中郎:字仲宣,曹魏将领,有“蔡侯”之称。
自小学习孔子的儒家理论,功夫深厚,著述颇丰,擅长弓马,曾任曹魏王朝第五任太尉,任八营校尉,防卫曹魏王朝南北边境。
阮籍:字阮文恭,宋代词人,为陶侃起义的首领,被尊为“陶侃灵芝”。
陶侃起义发动之初,阮籍等人共同组织出兵,攻占了汝州城。
魏国:吴三桂:字太祖,南明高祖、汉族大将,以功勋卓著,被史称为汉末宰相。
曾率军平定江南一带穆氏一族叛乱,赶走了随军流浪者袁绍,解决了江南一带混乱的局面。
司马懿:字叔季,曹魏第二帝司马炎重臣。
他促成曹魏集权,策划了北伐联军,是曹魏执政之始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西晋南北朝时代的著名政治家。
曹冲称:字子卿,曹魏权臣,司马懿的儿子,也是曹魏的太尉,三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官之一。
他精通《易经》,擅长文官任务,也是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曹操对他的太尉任命也受到了众多诸侯的赞许。
秦国:韩信:字仲达,秦国将军,曾率兵赶走了齐国的子牙,并征服了许多诸侯国,开辟了秦国的中原地区。
他在火攻长安、赤壁之战中都发挥出了秦国军事实力的体现。
李斯:字叔齐,秦国国师,实行商鞅变法,把政府机构由君主专制统治转变为官僚制度政治,实施了兵科制度,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苏秦:字文俊,秦国诸侯,最负盛名的“武圣”,曾任秦国的宰相,在此期间推行了许多更强化秦国实力的政策,把秦国建立成了当时最强盛的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知加友
·晋成公 ·晋景公 ·赵衰 ·晋襄公 ·子产 ·叔向 ·赵鞅 ·李悝 ·李冰 ·商鞅 ·晏婴 ·吴王僚 ·专诸 ·赵衰 ·百里奚 ·蹇叔 ·鲍叔牙 ·狐偃 ·介之推 ·管仲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周桓王 ·齐桓公 ·宋襄公 ·周平王 ·秦襄公 ·郑庄公 ·孙膑 ·庞涓 ·孔子 ·鬼谷子 ·昌平君 ·吴起 ·伯禽 ·微子 ·墨子 战国名人: 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战国时楚国大臣。 宋玉 战国时文学家。楚国人。 廉颇 战国时赵国将领。曾大破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有“负荆请罪”事。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有“完璧归赵”事。
毛遂 战国时人,平原君门下食客。曾自荐随平原君赴楚,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 纵。
虞卿 战国时人。善于料事揣情。在赵为上卿,后辞赵至魏。
公孙龙(约前 320-前 240) 战国后期名辩思想家。字子秉,赵国人。“白马非马” 即其观点。
尹文 战国时思想家。齐国人。
邹衍(约前 305-前 240) 战国时思想家、阴阳家代表人物。一作驺衍。齐国人。 学究天人,雄于辩口。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知加友
春秋的名人 ·鲁庄公 ·鲁闵公 ·鲁桓公 ·鲁隐公 ·鲁隐公 ·柳下惠 ·颜回 ·吴起 ·师文 ·郑子仪 ·高渠弥 ·郑昭公 ·祭仲 ·郑庄公 ·郑庄公 ·郑武公 ·子产 ·陈厉公 ·陈灵公 ·孔子
·季孙行父 ·廉吏楷模季文子 ·左丘明 ·曹刿 ·鲁班 ·伍子胥 ·孙武 ·吴王夫差 ·吴王姬僚 ·吴王阖闾 ·吴王寿梦 ·齐国商人范蠡 ·西施 ·范蠡 ·鹿郢 ·勾践 ·允常 ·晋献公 ·晋惠公 ·晋怀公 ·晋文公 ·晋灵公
猗顿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以经营河东盐池起家,而成巨富。
郭纵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赵国邯郸人。以经营铁冶成业致富。
卓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赵国人。以铁冶致富。 孔氏 战国末大工商业者。魏国人。以铁冶为业。
春秋战国人物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简介春秋战国--历史人物简介【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姜姓,名小臼。
其兄襄公被杀后,由莒回国即位。
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
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
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
又安定周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宋襄公】(?—前637)春秋时宋国国君(前650—前637)。
名兹父。
齐恒公死后,他欲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638年与楚大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大败,伤重而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霸主晋国国君(前636—前628)。
名重耳。
因其父献公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
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任用赵衰、狐偃等人,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
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
城濮之战,大败楚军。
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成为霸主。
【秦穆公】(?—前621)春秋时秦国国君(前659—前621)。
名任好,重用谋臣百里奚、蹇叔、由余等,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等国。
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大败于晋,东进被阻。
转向西,“灭国十二,开地千里”,【楚庄王】(?—前591)春秋楚国国君(前613——前591)。
名旅(或作吕、侣)。
在位时整顿内政,兴修水利,使“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国势大振。
庄王三年(前611年),灭庸(今湖北竹山西南)。
继攻陆浑之戎,向周室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之轻重。
后大败晋军于邲(今河南荥阳北),迫使鲁、宋、郑、陈等国先后归附,称霸中原。
【阖闾】(?—前496)又称“阖庐”。
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前514—前491)。
名光。
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获君位。
灭徐,破楚,占领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因秦救楚及其弟夫概反叛而受挫。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介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与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领导力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
本文将从不同领域选取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一览表。
一、政治家与军事家1. 孔子(551-479 BC)-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视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成为中国社会和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孟子(372–289 BC)-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论点,并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3. 荀子(313–238 BC)-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主张以王治国,提出了许多政治理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韩非子(280–233 BC)-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法学家,他提出了秉法励治的观点,主张统治者应采取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
5. 孙膑(?–341 BC)与庞涓(?–340 BC)- 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军事家,他们以他们的军事才能而闻名于世。
孙膑是吴国的军事顾问,庞涓是秦国的大将。
二、文化与学术领域1. 屈原(约340–278 BC)- 屈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先驱。
他的代表作《离骚》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传诵与赏析。
2. 墨子(约470–391 BC)- 墨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提出了爱、非攻、兼爱、尊师等思想,主张实践与实用主义。
他的学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
3. 鲁班(?–? BC)-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木匠和工程师,他的名字已成为中国木工行业的代名词。
他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中国古代建筑和木工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荀子(313–238 BC)- 荀子的学说在当时流传甚广,他强调人之自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并提倡合理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一览表展开全文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就是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战国时期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
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
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据《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
十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
儒家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创始人是孔子。
道家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认为“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创始人是墨子。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战国的名人100名
战国的名人100名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和有名人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百家争鸣、诸侯割据,各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领域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名人。
下面是关于战国时期的100位名人的名单。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2.孟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主张仁政。
3.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思想。
4.庄子:道家学派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著作《庄子》影响深远。
5.荀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合理主义思想。
6.韩非子: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法治国。
7.李斯:秦国的宰相,制定了许多法律政策。
8.孙子:军事家,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享有盛誉。
9.吴起:赵国名将,擅长用兵。
10.白起:秦国名将,曾击败几乎所有的敌人。
11.骑乘:齐国政治家,主张“逐鹿中原”。
12.高渐离:齐国的谋士,擅长策划政治阴谋。
13.范蠡:吴国名将,帮助越国抵抗吴国入侵。
14.苏秦: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弱国合纵抗秦。
15.张仪: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积极对外扩张。
16.诸葛亮:蜀国丞相,智勇双全,被尊称为“卧龙”。
17.关羽:蜀国名将,义薄云天,威震敌国。
18.张良:刘邦手下的重要谋士。
19.萧何:刘邦的重要将领,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20.韩信:刘邦的重要将领,战功卓著,被封为汉王。
21.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个儒家思想的推崇者。
22.春申君:魏国政治家,主张政治改革。
23.公孙衍:齐国政治家,提出复兴中原的主张。
24.杨朱: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个人自由。
25.管仲:管子学派的创始人,齐国政治家。
26.赵括:赵国的历史学家,著有《战国策》。
27.越王勾践:越国的君主,曾经成功抗击吴国。
28.昭君:一个英俊美丽的战国时期的名女子。
29.田文:赵国的政治家,主张广开言路。
30.龙且:秦国的名将,屡次打败敌人。
31.武安君:赵国的政治家,主张军事改革。
32.吴起:毛遂:韩非子的学生,主张充实政府的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
春秋战国时期名人要全1、伍子胥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吴王阖闾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有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野心。
伍子胥利用吴王的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阖闾引向富国强兵、扩军备战,寻机向外扩张的道路。
孙武事吴之后,伍子胥与孙武一起,整顿吴国的军备,招兵买马,日夜操练,使吴国逐步强盛。
为了削弱楚国的力量,吴王采纳伍子胥和孙武的意见,把吴军一分为三,轮番袭扰楚国。
经过几年的袭扰,楚国国力渐衰。
2、孔子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3、扁鹊扁鹊,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扁鹊的医学经验,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4、孙膑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
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
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
孙膑还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
但孙膑的军事思想也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他对战争的性质分辨不清,把士兵纯粹当作被驱使的工具,有些战略战术的表述过于简单片面,有时还夹杂着迷信观念。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吕不韦中国历史上二十大富豪,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前235)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
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
吕不韦原为韩国的大商人,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
一天,吕不韦贩货于赵国的邯郸,碰见秦国人质异人(后改名子楚),以为奇货可居,就劝说子楚去结交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若借其力可以成为安国君(秦昭襄王之太子)之继承者。
吕不韦资助子楚千金,使其回归秦国,又以五百金购珍宝献于安国君的......[详细]猗顿猗顿,山西省临猗县人。
战国时大工商业者。
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
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往而问术”。
范蠡告诉他:“子欲速富,当畜五(母畜)。
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陶公齐名的巨富。
畜牧起家《史记集解》引《孔丛子》说:猗顿原籍鲁国,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饥寒交迫,艰难地......[详细]智罃 (?~前560)荀罃(?-前560年),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政治人物、将军。
荀氏、按封地又为智氏,名罃,字子羽,谥号武。
荀林父之弟荀首(智首、智庄子)之子。
史称智武子。
智罃为晋国名门荀氏之一员,父亲荀首。
前597年,邲之战之时,他与父亲下军大夫荀首共同参战,在楚军压倒的军力前,晋军崩溃,智罃被楚国俘虏。
荀首俘虏了公子榖臣、射杀连尹襄老。
公元前588年荀首提出楚共王异母兄弟谷臣交换自己的儿子智罃,共王同意了。
智罃回国之......[详细]晋武公 (前754~前677)晋武公(前754年—前677年),又称曲沃武公,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公元前716年,继父位成为曲沃的国君,在吞并晋国前称曲沃武公。
公元前678年,杀死晋侯缗,吞并晋国,并以珍宝贿赂周釐王,周釐王便封其为晋国国君,列位诸侯。
春秋战国名人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军师。(前??~前316) 孙武的後代,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 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从而受到庞涓的 嫉妒。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 以膑刑,故称孙膑。後经齐国使者秘密接 回,受田忌推荐,被齐威王任为军师,在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大败魏军,计杀庞涓。 之後孙膑介入到田忌和邹忌的政治斗争中, 劝田忌“清君侧”,但最终失败了。孙膑 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兵法家,著有《孙膑兵 法》,并留传下了“围魏救赵”、“田忌 赛马”等故事。
晏婴,即晏子,春秋时期齐国大臣。 (前??~前500) 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历任齐灵 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 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晏婴头脑机 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多次劝谏齐王, 对外屡次出使各国,不辱使命,是春秋後 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留下了“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 著名故事。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前??~前 229) 赵孝成王时奉命镇守北部边境,抗击 匈奴。经过周密的准备和铺垫,於公 元前244年大破匈奴十万之众。李牧在 此次会中充分发挥车战、步战的优势, 是以步兵为主的联合兵团全歼骑兵兵 团的典型战例。战後李牧趁势横扫匈 奴属国,使匈奴十几年不敢犯边,安 定了北方。前234年,秦军大举入侵, 李牧受命回朝负责对秦的作战,曾两 次大破秦军,力挽狂澜。不幸赵王迁 中秦国反间计,被冤杀,死後不久赵 国就亡国了。战国四名将之一。
赵雍,即赵武灵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 (前340?~前295) 赵衰的後代,赵肃候之子。十五岁就成为 赵国国君,当政期间实行胡服骑射,建立 起了强大的军队,并亲自率领部队与北方 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多次战争,都取得了胜 利,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在 政治上,赵国也活跃於当时,迎立了燕昭 王和秦昭襄王两位著名君主。之後,让位 於其子赵惠文王,自称“主父”,专心军 事,攻灭了中山国。晚年想将赵国一分为 二封给两个儿子,却因此引发了政变,被 困死在沙丘。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曾参 (前505~前435)曾参(公元前505—前436年),字子舆,门人尊称为曾子。
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人。
孔子弟子,七十子之一。
以修身和孝行著称,又颇多著述,是一位很有名的儒家大师。
身后被尊为“宗圣”。
曾参相传为夏朝少康子曲烈的后裔,孔子早期学生曾点的儿子。
曾参年轻时,家族已经衰败。
为维持生计,他跟母亲一道,从......[详细]•秦惠文王嬴驷 (前356~前311)秦惠文王(公元前356—公元前311年),一称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
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详细]•周贞定王姬介贞定王,名姬介。
周元王子。
元王死后继位。
在位28年,病死,葬处不明。
姬介在位期间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3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后,共同攻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智伯,形成实际上的3个国家(赵国、韩国、魏国),晋国国君幽公反而要分别向他们朝贡。
这说明晋国的新兴势力战胜了旧势力。
......[详细]•秦庄襄王嬴异人 (前281~前247)秦庄襄王(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亦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始皇嬴政之父,战国末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
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赵国为质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子楚......[详细]•公输般 (前507~前444)公输般(公元前507—前444年),“般”亦作“盘”,常被称为公输子。
春秋时鲁国人。
因其为鲁国人,“般”与“班”谐音且古时通用,所以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他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建筑工匠、手工业工匠和杰出的机械发明家。
春秋时期的伟人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 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 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 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 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 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 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 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想
孟子(前372年-前289 年),名轲,字子舆 (待考,一说字子车或 子居)。战国时期鲁国 人,鲁国庆父后裔。中 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 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 表人物。著有《孟子》 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 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 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 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 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 (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 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 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 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 子。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 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 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 纲要》)。庄子被唐明皇封为南华真人, 代表作《庄子》受封为《南华经》,并 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 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 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 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 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 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 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 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 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 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 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 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 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 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 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 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 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 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 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 六个“善哉”!
历代名人档案
历代名人档案:春秋战国:老子:(约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
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鲁国人。
左丘明: (前502-前422)春秋时史学家。
鲁国人,《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
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
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
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人秦汉: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其实应该是氏李名斯。
先秦的男子称氏而不称姓,女子才称姓)。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省枣强县)人。
“三年不窥园”。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三国两晋: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称他“蔡中郎”。
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张仲景:(150或154—215或219)东汉末年,河南南阳人,医圣。
钟繇:(151—230)三国魏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
名人名家简介(十二)
名人名家简介(十二)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相传弟子三千多少人,出名的学生有七十多人。
孔子整理审定的书籍有《诗经》、《书经》、《易经》、《春秋》、《礼》、《乐》。
《论语》死后孔子的学生们整理了孔子的言论的书籍。
2.老聃(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
他和孔子生在一个时代,年纪比孔子大一些,也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学者,是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是反映老子重要思想的书。
3.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来久居鲁国。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是墨家的创始人。
现存的《墨子》代表了墨家学派思想的重要书籍。
4.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与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他与学生记叙了他游说各国的访问记,与各国君的问答,著成《孟子》这部书。
5.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 ,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有著作《庄子》。
6.孙武(生卒年月不详),字长卿,齐国人。
他的祖父田书曾是齐国的大夫,因进攻莒国(国都在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赐他姓孙,封地在乐安(今山东惠民县)。
春秋晚期著名的军事家。
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7.商鞅(约公元前390——公元前338),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
他出身于卫国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原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所以以“卫”为姓,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
商鞅这个名字,是他到秦国被封于商以后才有的。
他的重要变法思想,都在《商君书》有重要体现。
8.韩非(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况的学生。
他是战国末年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有:老子、孔子、鬼谷子、庄子、齐桓公等等。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3、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
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
一说是战国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
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4、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齐桓公(约前716年-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
春秋战国人物大全(打印版)
春秋战国人物志大全1 周幽王姓姬名宫涅,宣王子,生卒年不详。
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为了讨好她,竟废嫡立庶,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带其子出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申后父申侯乃起而反抗幽王。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进兵西之镐京。
幽王烽火征兵,兵莫至,镐京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西周亡,前后共三百五十余年。
2 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名宜臼,幽王正妻申后所生。
初立为太子,后为幽王废而改立宠妃褒姒子伯服为太子。
幽王死后,宜臼在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下即王位,是为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死去。
?3 周桓王?周平王之子,名林,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
桓王即位之初,秉承平王之志,继续削弱卿权,以加强王权,依然保持「宗周」之余烈。
是时,卫国定君,必假王室之威;晋国内乱,必借王室力量干涉,以至于王室尚能自由取易郑国之田。
到了公元前707年,桓王夺郑伯政,郑庄公不朝。
桓王还能率诸侯之师伐郑,双方战于葛,但被郑军打得大败。
从此,王室转衰,虽一度得志于虢,但桓王已无力振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业已形成。
春秋五霸从公元前七七O年到前四七六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这几位一定要知道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这几位一定要知道管仲管仲(公元前735-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
”管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
是书篇幅宏伟,内容复杂,思想丰富。
如《牧民》、《形势》等篇讲霸政法术;《侈靡》、《治国》等篇论经济生产,此亦为《管子》精华,可谓齐国称霸的经济政策;《七法》、《兵法》等篇言兵法;《宙合》、《枢言》等篇谈哲学及阴阳五行等;其余如《大匡》、《小匡》、《戒》、《弟子职》、《封禅》等为杂说。
《管子》是研究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学术文化思想的重要典籍。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
《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扁鹊扁鹊,原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莫州(今河北任丘)人,一说为山东长清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国医学的先河。
扁鹊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因而结识了名医长桑君,向他学习,被人认为是起死回生的神医,其后开始往各国行医。
他首先在虢国行医,正巧遇上虢国国君的太子猝死。
他认为太子只不过是患了热气病,知道太子是仍然活着。
他救了虢国太子,自此他起死回生的医术就不胫而走。
他后来到了蔡国,遇上了蔡桓公,蔡桓公认为扁鹊的赫赫有名只不过纯粹是神化夸张,于是对于他十分傲慢无礼。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介绍•曹刿曹刿,即曹沫,一作曹翙。
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时期在公元前7世纪初前后。
春秋时鲁国知名武士。
因为成功地协助鲁庄公指挥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而名垂青史。
春秋时期,我国境内约有七、八十个大小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兼并十分激烈,战争绵绵不绝,胜败也瞬息即变。
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锻炼了......[详细]•钟子期钟子期,名徽,字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
”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
俞......[详细]•蔺相如蔺相如(生卒不详)传为今曲阳县相如村人。
曾为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人卞和所献玉璧。
秦昭王闻后,遣使给赵王一书称:愿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
赵王拿不定主意,送和氏璧,怕秦国不给赵15座城,不给和氏璧,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赵。
就在赵王左右为难时,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详细]•勾践 (前520~前465)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详细]•苏秦 (前337~前284)苏秦(前337-前284),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人据(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
可谓“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汉书·......[详细]•夫差 (前495~前473)(?—前473)春秋末吴国国君(前495—前4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Famous People Who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arring States
(Different Language)
春秋战国人物名片
Name:Shang Yang
姓名:商鞅
Job: Statesman
职业:政治家
Nationality: The States of Wei
国籍:卫国
Famous Deeds:
Shang Yang was born 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95BC and died 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38BC.He was killed by Qin Xiao Gong. Qin Xiao Gong tea red him apart with five chariots. He liked reading when he was young. He liked reading the books about war craft. Wu qi was a good influence on Shang Yang. They said Shang Yang was so clever that they can hardly to beyond his ability. When the Gongsun Zan was ill, he said to the king who calls Wei Hui Wang nowadays that Shang Yang could help the States of Wei. But Wei Hui Wang did n’t believe in him. He thought Gongsun had a bad ill and he was mad. And Gongsun was sad and he let Shang Yang left the States of Wei.
After Shang Yang left the States of Wei, he went to the States of Qin. Qin Xiao Gong was in office at that time. He wanted to persuade Qin Xiao Gong many times. But Qin Xiao Gong didn’t believe in him at first. One day, Shang Yang talked Xiao Gong about the way to let the States stronger and richer. Xiao Gong was interested in this. Day after day, Xiao Gong found that Shang Yang’s idea was good for the States of Qin.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59BC,Xiao Gong wanted to change the law. But he was afraid that the people discussed this thing. So he called a special meet with his Cabinets, inclusive Shang Yang.
Before the birth of Christ 356BC,Xiao Gong changed the law the first time. He abolished the Hereditary System. In the second changed law, Xiao Gong unified standard. It’s important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Qin King Ying Zheng to unified the six States.
Shang Yang did many things for the States of Qin,but at last he was killed by Qin Xiao Gong.
著名事迹:
商鞅生于公元前395年,死于公元前338年。
他死于秦孝公之手,秦孝公命人实行车裂。
商鞅小时候喜欢读书,受吴起影响很大,他们认为他们难以超越商鞅的能力。
公孙座病入膏肓时向卫惠王推荐商鞅,他认为如果卫惠王重用商鞅,对卫国帮助很大,但卫惠王觉得公孙座病得厉害,已经疯了,所以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见此情形,公孙座马上让商鞅离开卫国。
商鞅并没有立刻离开卫国,等到362年,他投奔秦国。
他多次说服秦孝公,但秦孝公室中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有一天,商鞅和秦孝公谈论富国强民之法,秦孝公听得很入迷,日复一日,秦孝公发现商鞅才智过人,且方法对秦国的发展很有好处。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国内变法,但是他怕国人谈论他,于是召开大臣会议,包括商鞅。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首次变法,只要是废除世袭制;第二次变法主要是统一度量衡,这些变化都为将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尽管商鞅对秦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商鞅最后还是死于秦孝公之手。
所在学校与年级: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七年四班
制作人:范博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