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含答案)
(完整版)解三角形专题题型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题型与方法归纳、知识点归纳(★☆注重细节,熟记考点☆★)1正弦定理及其变形a sin A变式: b c —— — 2R (R 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sin B sin C (1 a 2RsinA,b 2Rsin B,c 2RsinC (边化角公式) (2) si nA,si nB ,si nC (角化边公式)2R 2R2R(3 a: b: c sin A:si nB:si nC一、a sin A a sin A b sin Bb sin Bc sin C c sin C2 •正弦定理适用情况:(1) 已知两角及任一边;(2)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需要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3 •余弦定理及其推论2 22ab c 2bccosAb ac 2accosB 222cab 2abcosC4.余弦定理适用情况: (1)已知两边及夹角;注.解三角形或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这也是正余弦定理的作 用),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7. 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仰角和俯角b 22c 2 a2bc222ac b2ac2.22ab c (2)已知三边.5. 常用的三角形面积公式1(1) S ABC 底2 1(2) S 二一 absi nC26. 三角形中常用结论 1 1 acsin B bcsin A 24c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两边夹一角);(1) a b c, b c (2) 在 ABC 中, A (3) 在 ABC 中,A Ba, a ③ tan A B tanC ;b(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b si nA si n B(即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 ,所以 ① sin A B sinC :② cos A B cosC ;A B C AB. C ④ sin cos ,⑤ cos sin2 2 2 2cos AcosB cosC 2ab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文的叫俯角(如图 ①)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 B 点的方位角为a (如图②) 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常见常新题型__注重解题方法——解三角形易错点扫描
ʏ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袁达飞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利用正弦定理㊁余弦定理来求解未知边角的关系或具体值,由于解三角形需要综合应用正余弦定理和有关角的一些变换,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顾此失彼的错误,现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㊂易错点一㊁忽视解的讨论致误例1 在әA B C中,已知a =2,b =2,A =45ʎ,求B ㊂错解:由正弦定理知s i n B =b s i n Aa=2s i n 45ʎ2=12㊂又0<B <180ʎ,故B =30ʎ或150ʎ㊂剖析:上述解法中忽现了A +B +C =180ʎ这一隐含条件,当B =150ʎ时,A +B =195ʎ,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ʎ矛盾㊂正解:由正弦定理知s i n B =b s i n Aa=2s i n 45ʎ2=12㊂又0<B <180ʎ,故B =30ʎ或B =150ʎ㊂若B =150ʎ,则A +B >180ʎ,应舍去㊂故B =30ʎ㊂易错点二㊁忽视三角形中角的范围致误例2 在әA B C 中,已知(a 2+b 2)㊃s i n (A -B )=(a 2-b 2)s i n C ,判断әA B C 的形状㊂错解:原式可化为(a 2+b 2)(s i n A c o s B-c o s A c o s B )=(a 2-b 2)(s i n A c o s B +c o s A s i n B ),即a 2s i n B c o s A =b 2s i n A c o s B ㊂由正弦定理得b 2s i n 2As i n 2B㊃s i n B c o s A =b 2s i n A c o s B ,化简得s i n A c o s A =s i n B c o s B ,即s i n 2A =s i n 2B ,所以A =B ㊂所以әA B C 是等腰三角形㊂剖析:上述解法忽略了角的范围,s i n 2A=s i n 2B 是2A =2B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另外,有些同学也可能由于逻辑关系不清而出现以下错误的判断:由s i n 2A =s i n 2B ,得2A =2B ,又2A +2B =π,且A =B ,A +B =π2,所以әA B 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㊂正解:将条件都化为有关角的关系形式,前面同错解,得s i n 2A =s i n 2B ㊂因为A ,B 是三角形的内角,所以2A =2B 或2A =π-2B ,即A =B 或A +B =π2㊂故әA B 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㊂易错点三㊁忽视隐含条件致误例3 在不等边әA B C中,a 为最大边,若a 2<b 2+c 2,则角A 的取值范围是㊂错解:因为a 2<b 2+c 2,所以b 2+c 2-a2>0,则c o s A =b 2+c 2-a22b c>0㊂又因为A 为әA B C 的内角,故A 为锐角,所以0<A <90ʎ㊂剖析:上述解法忽视了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ʎ,所以最大边所对的角应该大于60ʎ㊂正解:前面同错解,得0ʎ<A <90ʎ㊂又因为a 为最大边,所以A >60ʎ㊂所以60ʎ<A <90ʎ㊂故A 的取值范围是(60ʎ,90ʎ)㊂易错点四㊁忽视角之间的关系致误例4 在әA B C 中,若s i n 2A s i n 2B =t a n Ata n B ,则әA B C 的形状为㊂错解:已知s i n 2A s i n 2B =t a n A ta n B =s i n A c o s Bc o s A s i n B ㊂因为s i n A >0,s i n B >0,所以s i n A c o s A =s i n B c o s B ,即s i n 2A =s i n 2B ,所以2A =2B ,即A =B ㊂故әA B C 为等腰三角形㊂剖析:上述解法忽视了 在әA B C 中,由72解题篇 易错题归类剖析 高考数学 2023年10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s i n 2A =s i n 2B ,可以得到2A +2B =π这种情况,导致漏解,结果错误㊂正解:前面同错解,得s i n 2A =s i n 2B ㊂所以2A =2B 或2A +2B =π,则A =B 或A +B =π2,故әA B 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㊂易错点五㊁忽视三角形中三边的基本关系致误例5 已知钝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2a +1,a ,2a -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㊂错解:因为2a +1,a ,2a -1是三角形的三边,所以2a +1>0,a >0,2a -1>0,解得a >12㊂又2a +1是三边长的最大值,设该边所对的角为θ,则c o s θ=a 2+(2a -1)2-(2a +1)22a (2a -1)<0,解得12<a <8㊂剖析:不是任意的三个正数都能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还需要满足三角形三边的基本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㊂上述解法中少了这个约束条件㊂正解:前面同错解,得12<a <8㊂又a +(2a -1)>2a +1,解得a >2㊂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8)㊂易错点六㊁实际问题中题意不明致误图1例6 如图1,在海岛A 上有一座海拔1k m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P ,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30ʎ东㊁俯角为60ʎ的B 处,到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岛北60ʎ西㊁俯角为30ʎ的C 处㊂(1)求该船的航行速度;(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D 处,试问:此时船距海岛A 有多远?易错分析:有的同学对题意没有理解透彻,方位确定不了,不能观察出әB A C 是直角三角形;有的同学在求A D 的长时不能放在әA C D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解㊂剖析:实际应用问题中的有关名词㊁术语不能混淆㊂①仰角和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直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时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时叫做俯角㊂②方向角:从指定方向线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㊂③方位角:从指定方向线顺时针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㊂④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㊂正解:(1)在R tәP A B 中,øA P B =60ʎ,P A =1,所以A B =3(k m )㊂在R t әP A C 中,øA P C =30ʎ,所以A C=P A ㊃t a n 30ʎ=33(k m )㊂在әA C B 中,øC A B =30ʎ+60ʎ=90ʎ,所以B C =A C 2+A B 2=332+32=303(k m )㊂所以该船的航行速度为303ː16=230(k m /h)㊂(2)øD A C =90ʎ-60ʎ=30ʎ㊂s i n øD C A =s i n (180ʎ-øA C B )=s i n øA C B =A B B C =3303=31010㊂s i n øC D A =s i n (øA C B -30ʎ)=s i n øA C B ㊃c o s 30ʎ-c o s øA C B ㊃s i n 30ʎ=31010㊃32-1-310102㊃12=33-11020㊂在әA C D 中,由正弦定理得A Ds i n øD C A=A C s i n øC D A ,所以A D =A C ㊃s i n øD C As i n øC D A=33㊃3101033-11020=9+313(k m )㊂故当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D 处时,船与海岛A 的距离为9+313k m ㊂(责任编辑 王福华)82 解题篇 易错题归类剖析 高考数学 2023年10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第1篇核心专题提升多维突破专题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第2讲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课件
π 4 π 4
=
-3-1 1-3
=
2
,
则
tan
β = tan(α + β - α) =
1t+antaαn+αβ+-βttaannαα=1+3-3×2 2=17.故选 D.
3. (2023·怀仁市校级四模)已知 α 为锐角,且 sin α+sinα+π3+
sinα+23π= 3,则 tan α=_____3___.
2cos 40°+cos 80°+sin 80°tan θ=0,
所以
tan
θ=-2cos
40°+cos sin 80°
80°=-2cos120°s-in8800°°+cos
80°
=-2cos
120°cos
80°+sin 120°sin sin 80°
80°+cos
80°=-
3sin 80° sin 80°
2 α+3tan
≤ α2
2
1 tan
α·3tan
α
= 33,当且仅当tan1 α=3tan α,即 tan α= 33时,等号成立,tan β 取得最
大值 33.故选 B.
核心考点2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核 心 知 识·精 归 纳
1.正弦定理:在△ABC 中,sina A=sinb B=sinc C=2R(R 为△ABC 的外 接圆半径).
第一篇
核心专题提升•多维突破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2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分析考情·明方向 真题研究·悟高考 考点突破·提能力
分析考情·明方向
高频考点
高考预测
三角函数的化简与求值(倍角公式、
两角和与差公式进行恒等变换,角 继续以选择、填空题形式考查三角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A.2或 B. C. D. 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有 ,解得 ,得到函数再求最值.
【详解】
因为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所以 ,
即 ,
解得 或 ,
当 时, ,此时 的最大值为 ;
当 时, ,此时 的最大值为 ;
【详解】
解: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双曲线 的右支上一点 ,它关于原点 的对称点为 ,满足 ,且 ,可得 , , ,
,所以 ,可得 ,
,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故选: .
【点睛】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三角形的解法,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4.已知函数 ,若方程 的解为 ( ),则 =()
【详解】
设灯塔位于 处,船开始的位置为 ,船行 后处于 ,如图所示,
可得 , ,
,
在三角形 中,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
可得
故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正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7.函数 (ω>0)的图像过点(1,2),若f(x)相邻的两个零点x1,x2满足|x1-x2|=6,则f(x)的单调增区间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得 ,结合x1<x2求出x1的范围,再由 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0<x ,∴ ,
又因为方程 的解为x1,x2(0<x1<x2<π),
∴ ,∴ ,
∴ ,
因为 ,∴0<x1 ,
∴ ,
第一章1.2第2课时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高度、角度问题
得20=BP,∴BP=20 3. 13
22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在△BPC 中,BC=30×80=40, 60
由已知,∠ PBC= 90°, ∴PC= BP2+BC2 = (20 3)2+402 =20 7(海里). ∴P,C 间的距离为 20 7海里.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易错警示
实际应用问题中忽视隐含条件致误
2 = 84t2-240t+400 =2 21t2-60t+100.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2)当 t>2 时,如图(2), 在△APQ 中,AP=8t,AQ=10t-20, ∴PQ= AQ2+AP2-2AQ·APcos 60° =2 21t2-60t+100, 综合(1)(2)可知, PQ=2 21t2-60t+100(t≥0), ∴当 t=30=10时,PQ 最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解析:在△ABD 中,∠BDA=180°-45°-120°=15°.
由sinA1B5°=sinA4D5°,得
AD=ABs·ins1in5°45°=8060-×
2 2 2
4
=800( 3+1)(m).
∵CD⊥平面 ABD,∠CAD=45°,
∴CD=AD=800( 3+1) m.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解] 如图,设缉私艇 t 小时后在 D 处追上走私船①,则 BD=10t n mile,CD=10 3 t n mile.1 分 ∵∠BAC=45°+75°=120°,2 分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BAC =( 3-1)2+22-2×( 3-1)×2×cos 120°=6, ∴BC= 6.4 分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新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数学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D ,E 分别为斜边BC 的三等分点(D 靠近点B ),过E 作AD 的垂线,垂足为F ,则AF =u u u v( )A .3155AB AC +u u uv u u u vB .2155AB AC +u u uv u u u vC .481515AB AC +u u uv u u u v D .841515AB AC +u u uv u u u v 【答案】D 【解析】 【分析】设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长,由此结合余弦定理求得各边长,并求得cos DAE ∠,由此得到45AF AD =u u u r u u u r,进而利用平面向量加法和减法的线性运算,将45AF AD =u u u r u u u r 表示为以,AB AC u u u r u u u r为基底来表示的形式.【详解】设6BC =,则32,2AB AC BD DE EC =====,22π2cos4AD AE BD BA BD BA ==+-⋅⋅10=,101044cos 2105DAE +-∠==⨯, 所以45AF AF AD AE ==,所以45AF AD =u u u r u u u r . 因为()1133AD AB BC AB AC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133AB AC =+u u ur u u u r , 所以421845331515AF AB AC AB AC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故选:D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查利用基底表示向量,属于中档题.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c cos B )sin A =c cos A sin B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cos )sin cos sin a c B A c A B -=变形可得sin sin a A c C =,进而由正弦定理可得22a c =,即a c =,即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在ABC ∆中,(cos )sin cos sin a c B A c A B -=, 变形可得: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sin a A c B A c A B c B A A B c A B c C =+=+=+=,即有sin sin a A c C =,又由正弦定理可得22a c =,即a c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形状判断,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ABC ∆的面积S C =,且1,a b ==c =( )A B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得,三角形的面积1sin 2S ab C C ==,所以tan 2C =,所以cos 5C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17c a b ab C =+-=,所以c =,故选B.4.已知函数()()03f x x πωω⎛⎫=-> ⎪⎝⎭的最小正周期为π,若()()122f x f x ⋅=-,则12x x -的最小值为( )A .2π B .3π C .πD .4π【答案】A 【解析】 【分析】由正弦型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可求得ω,得到函数解析式,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122f x f x ⋅=-可知1x x =和2x x =必须为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才能够满足等式;利用整体对应的方式可构造方程组求得()12122x x k k ππ-=-+,12,k k Z ∈;从而可知120k k -=时取最小值. 【详解】由()f x 最小正周期为π可得:2ππω= 2ω∴= ()23f x x π⎛⎫∴=- ⎪⎝⎭()max f x ∴,()min f x =()()122f x f x ⋅=-Q 1x x ∴=和2x x =分别为()f x 的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设1x x =为最大值点,2x x =为最小值点()1112222232,2232x k k k Z x k ππππππ⎧-=+⎪⎪∴∈⎨⎪-=-⎪⎩()12122x x k k ππ∴-=-+,当120k k -=时,12min2x x π-=本题正确选项:A 【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型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涉及到正弦型函数最小正周期和函数值域的求解;关键是能够根据函数的最值确定1x 和2x 为最值点,从而利用整体对应的方式求得结果.5.函数sin 26y x π⎛⎫=+ ⎪⎝⎭的图象可由函数2cos 2y x x =-的图象( ) A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 B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得到 C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横坐标不变得到 D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横坐标不变得到 【答案】D 【解析】 【分析】合并cos2y x x =-得:2sin 26y x π⎛⎫=- ⎪⎝⎭,利用平移、伸缩知识即可判断选项。
解三角形解答题易错点剖析
2
0
°+θ)⇒
2
1
3
2
2
c
o
s θ- s
i
nθ =
4
4
s
i
n
·
θ
3
1
2
t
a
n θ+ 3t
a
nθ-1
c
o
sθ- s
i
nθ ⇒2
2
2
=0⇒t
a
nθ=
- 3± 1
1
。
4
又θ 为锐角,
故t
a
nθ=
- 3+ 1
1
。
4
二、解三角形的最值问题易错点
例 3
已 知 锐 角 △ABC 的 内 角 A ,
B,
2
2
C 所对的边分别 为a,
1,
3,
2;
4,
2,
1,
创新定义的数列抽象 出 其 中 内 含 的 等 差 (比)
4,
3,
1;
3,
1,
2,
4;
3,
1,
4,
2;
3,
2,
1,
4;
3,
2,
4,
1;
共2
3;
4,
2,
3,
1;
4,
3,
1,
2;
4,
3,
2,
1,
4 个 数 列,
然后借助 数 列 的 性 质 或 基 本 量 运 算 求 解;将
数列,
培养同学们
运用数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积 累 数
学活动经 验。 并 把 知 识 应 用 于 实 践,提 升 同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 《解三角形》题型归纳与训练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 《解三角形》题型归纳与训练【题型归纳】题型一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直接应用例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sin()8sin2BA C +=. (1)求cos B(2)若6a c +=,ABC ∆面积为2,求b . 【答案】(1)15cos 17B =(2)2b =. 【解析】由题设及A B C π++=得2sin 8sin2BB =,故sin 4(1cos )B B =-. 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217cos 32cos 150B B -+=, 解得cos 1B =(舍去),15cos 17B =.(2)由15cos 17B =得8sin 17B =,故14sin 217ABC S ac B ac ∆==. 又2ABC S ∆=,则172ac =. 由余弦定理及6a c +=得22222cos ()2(1cos )b a c ac B a c ac B =+-=+-+1715362(1)4217=-⨯⨯+=. 所以2b =.【易错点】二倍角公式的应用不熟练,正余弦定理不确定何时运用 【思维点拨】利用正弦定理列出等式直接求出例2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cos cos b B a C c A =+,则B = . 【答案】π3【解析】1π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sin cos 23B B AC C A A C B B B =+=+=⇒=⇒=.【易错点】不会把边角互换,尤其三角恒等变化时,注意符号。
【思维点拨】边角互换时,一般遵循求角时,把边换成角;求边时,把角转换成边。
例3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b =1,c =3,C =23π,则S △ABC =________.【答案】34【解析】因为c >b ,所以B <C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b sin B =c sin C ,即1sin B =3sin 2π3=2,即sin B =12,所以B=π6,所以A =π-π6-2π3=π6.所以S △ABC =12bc sin A =12×3×12=34. 【易错点】大边对大角,应注意角的取值范围【思维点拨】求面积选取公式时注意,一般选取已知角的公式,然后再求取边长。
收集2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建议用时:60分钟)三角形定“形”记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是一类热点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需先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已知的边角关系,再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这种转化一般有两个通道,即化角为边或化边为角.下面例析这两个通道的应用.1.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定“形”例1 在△ABC 中,已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2.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定“形”例2 在△ABC 中,若sin A +sin C sin B =b +ca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解三角形时,处理“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问题需判断解的个数,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出现问题的根源我们作图来直观地观察一下.不妨设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作图步骤如下:①先做出已知角A ,把未知边c 画为水平的,角A 的另一条边为已知边b ;②以边b 的不是A 点的另外一个端点为圆心,边a 为半径作圆C ;③观察圆C 与边c 交点的个数,便可得此三角形解的个数. 显然,当A 为锐角时,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当A 为钝角或直角时,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a ,b 长度关系的不同,导致了问题有不同个数的解.若A 为锐角,只有当a 不小于b sin A 时才有解,随着a 的增大得到的解的个数也是不相同的.当A 为钝角时,只有当a 大于b 时才有解. 2.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正弦定理法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求B .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可得sin B =b sin A a.若sin B>1,三角形无解;若sin B=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解;若0<sin B<1,B有两解,再根据a,b的大小关系确定A,B的大小关系(利用大边对大角),从而确定B的两个解的取舍.(2)余弦定理法已知△ABC的两边a,b和角A,求c.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 cos A,整理得c2-2bc cos A-a2+b2=0.适合问题的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c便为此三角形的解.(3)公式法当已知△ABC的两边a,b和角A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总结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公式如下表:A<90°A≥90°a≥ba<ba>b a≤b a>b sin A a=b sin A a<b sin A一解二解一解无解一解无解3.实例分析例在△ABC中,已知A=45°,a=2,b=2(其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试判断符合上述条件的△ABC有多少个?挖掘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我们对三角公式比较熟悉,做题时比较容易入手.但是公式较多且性质灵活,解题时稍有不慎,常会出现增解、错解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题设中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够.下面结合例子谈谈解三角形时,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隐含条件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例1 已知钝角三角形的三边a =k ,b =k +2,c =k +4,求k 的取值范围.隐含条件2.三角形的内角范围 例2 已知△ABC 中,B =30°,AB =23,AC =2,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例3 在△ABC 中,tan A tan B =a 2b 2,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4 在△ABC 中,B =3A ,求b a的取值范围.正弦、余弦定理三应用有些题目,表面上看不能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但若能构造适当的三角形,就能利用两定理,题目显得非常容易,本文剖析几例. 1.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例1 如图,在梯形ABCD 中,CD =2,AC =19,∠BAD =60°,求梯形的高.2.求范围例2 如图,等腰△ABC 中,底边BC =1,∠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求BD 的取值范围(注:0<x <1时,f (x )=x -1x为增函数).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3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 →·AC →=BA →·BC →=k ,(k ∈R ). (1)判断△ABC 的形状; (2)若c =2,求k 的值.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参考答案三角形定“形”记例1 分析 通过三角形恒等变换和正弦、余弦定理,把条件式转化,直至能确定两角(边)的关系为止,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析 方法一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2sin A cos B =sin C 可化为2a ·a 2+c 2-b 22ac=c ,即a 2+c 2-b 2=c 2,即a 2-b 2=0,即a 2=b 2,故a =b .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 方法二 因为在△ABC 中,A +B +C =π, 即C =π-(A +B ),所以sin C =sin(A +B ). 由2sin A cos B =sin C ,得2sin A cos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即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即sin(A -B )=0. 又因为-π<A -B <π, 所以A -B =0,即A =B .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 答案 B点评 根据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需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求出角(边)之间的关系. 例2分析 先运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 +sin C sin B =a +c b =b +ca ,整理得a (a +c )=b (b +c ),即a 2-b 2+ac -bc =0,(a -b )(a +b +c )=0. 因为a +b +c ≠0,所以a -b =0,即a =b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答案 C点评 本题也可化边为角,但书写复杂,式子之间的关系也不易发现.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例 分析 此题为“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问题,可以利用上述办法来判断△ABC 解的情况.解 方法一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 ,可得sin B =22sin 45°=12<1. 又因为a >b ,所以A >B ,故B =30°, 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 方法二 由余弦定理得 22=c 2+(2)2-2×2×c cos 45°,即c 2-2c -2=0,解得c =1±3.而1-3<0,故仅有一解,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方法三 A 为锐角,a >b ,故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挖掘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例1 [错解] ∵c >b >a 且△ABC 为钝角三角形, ∴C 为钝角.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k 2+(k +2)2-(k +4)22k (k +2)=k 2-4k -122k (k +2)<0.∴k 2-4k -12<0,解得-2<k <6. 又∵k 为三角形的边长, ∴k >0.综上所述,0<k <6.[点拨] 忽略了隐含条件:k ,k +2,k +4构成一个三角形,需满足k +(k +2)>k +4.即k >2而不是k >0. [正解] ∵c >b >a ,且△ABC 为钝角三角形, ∴C 为钝角. 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k 2-4k -122k (k +2)<0.∴k 2-4k -12<0,解得-2<k <6.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k +(k +2)>k +4,∴k >2, 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为2<k <6.温馨点评 虽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实际应用时通常不用都写上,只需最小两边之和大于最大边就行了.例2 [错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AB sin B AC =32. ∴C =60°,∴A =90°.则S △ABC =12AB ·AC ·sin A =12×23×2×1=23.[点拨] 上述解法中在用正弦定理求C 时丢了一解.实际上由sin C =32可得C =60°或C =120°,它们都满足条件.[正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AB sin B AC=32.∴C =60°或C =120°. 当C =60°时,A =90°,∴S △ABC =12AB ·AC ·sin A =23.当C =120°时,A =30°, ∴S △ABC =12AB ·AC ·sin A =3. 故△ABC 的面积是23或3.温馨点评 利用正弦定理理解“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角”问题时,由于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值都为正的,而这个内角可能为锐角,也可能为钝角,容易把握不准确出错.例3 [错解] tan A tan B =a 2b 2⇔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2A sin 2B ⇔cos B cos A =sin Asin B ⇔sin A cos A =sin B cos B ⇔sin 2A =sin2B , ∴A =B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拨] 上述错解忽视了满足sin 2A =sin 2B 的另一个角之间的关系:2A +2B =180°. [正解] tan A tan B =a 2b 2⇔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2A sin 2B ⇔cos B cos A =sin Asin B ⇔sin A cos A =sin B cos B⇔sin 2A =sin 2B ⇔2A =2B 或2A +2B =180°. ∴A =B 或A +B =90°.∴△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温馨点评 在△ABC 中,sin A =sin B ⇔A =B 是成立的,但sin 2A =sin 2B ⇔2A =2B 或2A +2B =180°. 例4 [错解] 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sin 3A sin A =sin (A +2A )sin A=sin A cos 2A +cos A sin 2Asin A=cos 2A +2cos 2A =4cos 2A -1. ∵0≤cos 2A ≤1, ∴-1≤4cos 2A -1≤3, ∵b a>0,∴0<b a≤3.[点拨] 忽略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及角A 、B 的取值范围,从而导致b a 取值范围求错. [正解] 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sin 3A sin A=sin (A +2A )sin A =sin A cos 2A +cos A sin 2A sin A=cos 2A +2cos 2A =4cos 2A -1. ∵A +B +C =180°,B =3A .∴A +B =4A <180°,∴0°<A <45°.∴22<cos A <1, ∴1<4cos 2 A -1<3,∴1<ba <3.温馨点评 解三角形问题,角的取值范围至关重要.一些问题,角的取值范围隐含在题目的条件中,若不仔细审题,深入挖掘,往往疏漏而导致解题失败.正弦、余弦定理三应用例1 分析 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则DE 为所求的高.由∠BAD =60°,知∠ADC =120°,又边CD 与AC 的长已知,故△ACD 为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解三角形.解Rt △ADE ,需先求AD 的长,这只需在△ACD 中应用余弦定理.解 由∠BAD =60°,得∠ADC =120°,在△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2=AD 2+CD 2-2AD ·CD ·cos ∠ADC ,即19=AD 2+4-2AD ×2×⎝ ⎛⎭⎪⎫-12, 解得AD =3或AD =-5(舍去).在△ADE 中,DE =AD ·sin 60°=332.点评 依据余弦定理建立方程是余弦定理的一个妙用,也是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体现.2.求范围例2 分析 把BD 的长表示为∠ABC 的函数,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解 设∠ABC =α.因为∠ABC =∠C ,所以∠A =180°-2α,∠BDC =∠A +∠ABD =180°-2α+α2=180°-3α2, 因为BC =1,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BD =sin αsin 3α2=2sin α2cos α2sin αcos α2+cos αsin α2=2cos α24cos 2α2-1=24cos α2-1cos α2, 因为0°<α2<45°,所以22<cos α2<1, 而当cos α2增大时,BD 减小,且当cos α2=22时, BD =2;当cos α2=1时,BD =23, 故BD 的取值范围是⎝ ⎛⎭⎪⎫23,2. 点评 本题考查:(1)三角知识、正弦定理以及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的方法;(2)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思想.例3 解 (1)∵AB →·AC →=cb cos A ,BA →·BC →=ca cos B .又AB →·AC →=BA →·BC →,∴bc cos A =ac cos B ,∴b cos A =a cos B .方法一 ∴sin B cos A =sin A cos B ,即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sin(A -B )=0,∵-π<A -B <π,∴A =B .∴△ABC 为等腰三角形.方法二 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 ∵b cos A =a cos B ,∴b ·b 2+c 2-a 22bc =a ·a 2+c 2-b 22ac ,∴b 2+c 2-a 2=a 2+c 2-b 2,∴a 2=b 2,∴a =b .∴△ABC 为等腰三角形.(2)由(1)知:a =b .∴AB →·AC →=bc cos A =bc ·b 2+c 2-a 22bc =c 22=k , ∵c =2,∴k =1.。
解三角形常见易错点
解三角形常见易错点作者:刘艳丽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2年第11期解三角形是在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的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得到正余弦定理,并用它们解决一些与几何计算和测量有关的实际问题.这类问题在近几年高考题中都有涉及.同学们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问题时往往造成错解,以下就解三角形问题中常见易错点整理如下,以期对错解者起到警示.易错点1 利用正弦定理求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丢解易错点警示:在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时,由于正弦函数在[0,π]内不严格单调,所以角的个数可以不唯一,这时应借助已知条件加以验证,务必做到不漏解、不多解.例1 在△ABC中,B=30°,AB=23,AC=2,求△ABC的面积.错解:由正弦定理,得sinC=ABsinBAC=32,∴C=60°,A=90°,∴S△ABC=12AB·AC·sinA=12×23×2×1=23.分析:本题错误的原因是利用正弦定理求C时丢了一解.事实上,由sinC=32 可得C=60°或C=120°,这两个结果都符合题意.正解:由正弦定理,得sinC=ABsinBAC=32,又AB>AC,∴C=60°或C=120°,当C=60°时A=90°,∴S△ABC=12AB·AC·sinA=23;当C=120°时,A=30°,∴S△ABC=12AB·AC·sinA=3∴△ABC的面积为23或3.【技巧领悟】本题实质是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如已知a,b和A)解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用正弦定理求解时,可能有两解、一解或无解.判断解的个数可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A为锐角)来判定:若a≥b,则A≥B,从而B为锐角,有一解;若a1,无解;②sinB=1一解;③0易错点2 易忽略隐含条件,从而导致错误易错点警示:在解三角形中,要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否则范围将扩大或缩小,导致错解.例2 在△ABC中,若C=3B,求cb的取值范围.错解:∵cb=sinCsinB=sin3BsinB=3-4sin2B,0分析:错解忽略了隐含条件中B的取值范围.∵C=3B∴A=π-4B>0即0正解:因为A+B+C=π,C=3B∴A=π-4B>0∴0【技巧领悟】凡是求最值、值域或取值范围的问题,都应注意题中是否含有隐含条件,以便加强对自变量取值范围即定义域的限制.易错点3 忽略三角形边的限制而导致出错易错点警示:解题时,易忽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使某些字母的范围变大.例3 设2a+1,a,2a-1为钝角三角形的三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错解:∵2a+1,a,2a-1是三角形的三边,∴2a+1>0a>02a-1>0,解得a>12,∴2a+1是三角形的最大值,设其所对角为θ∵2a+1,a,2a-1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cosθ∴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分析:错解中求得的a>12不是2a+1,a,2a-1表示三角形的充要条件.如当a=1时a+(2a-1)正解:∵2a+1,a,2a-1是三角形的三边,∴2a+1>0a>02a-1>0,解得a>12,此时2a+1最大,要使2a+1,a,2a-1表示三角形的三边,还需a+(2a-1)>2a+1,解得a>2,设最长边所对的对角为θ,则cosθ=a2+(2a-1)2-(2a+1)22a(2a-1)=a(a-8)2a(2a-1)【技巧领悟】本题实质上是求能构成钝角三角形的三边的充要条件,除了要保证三边长均为正数外,还应满足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易错点4 性质应用错误易错点警示:三角形中根据已知角的函数值求未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时,常错判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产生错解.例4 已知在△ABC中,cosA=513,sinB=35.求cosC.错解:由sinB=35, 0∴cosC=-cos(A+B)=-cosAcosB+sinAsinB=1665或5665.分析:错解中忽视了在三角形中sinA>sinBA>B这一性质的应用,从而导致多解.正解:∵0又∵sinA>sinB,∴A>B,∴0由sinB=35,可得cosB=45.∴cosC=-cos(A+B)=-cosAcosB+sinAsinB=1665【技巧领悟】在三角形中根据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都可求得已知角的正弦值,再比较正弦值的大小,由性质sinA>sinBA>B可避免多解或错解.。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sin 3cos 0x f x x ωωω=->,若集合()(){}0,1x f x π∈=-含有4个元素,则实数ω的取值范围是( ) A .35,22⎡⎫⎪⎢⎣⎭B .35,22⎛⎤⎥⎝⎦C .725,26⎡⎫⎪⎢⎣⎭D .725,26⎛⎤⎥⎝⎦【答案】D 【解析】 【分析】化简f (x )的解析式,作出f (x )的函数图象,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出直线y=﹣1与y=f (x )在(0,+∞)上的交点坐标,则π介于第4和第5个交点横坐标之间. 【详解】 f (x )=2sin (ωx ﹣3π), 作出f (x )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令2sin (ωx ﹣3π)=﹣1得ωx ﹣3π=﹣6π+2kπ,或ωx ﹣3π=76π+2kπ, ∴x=6πω+2k πω,或x=32πω+2k πω,k ∈Z , 设直线y=﹣1与y=f (x )在(0,+∞)上从左到右的第4个交点为A ,第5个交点为B , 则x A =322ππωω+,x B =46ππωω+, ∵方程f (x )=﹣1在(0,π)上有且只有四个实数根, ∴x A <π≤x B ,即322ππωω+<π≤46ππωω+,解得72526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2.要得到函数y =sin (2x +9π)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cos (2x ﹣9π)的图象上所有点( ) A .向左平移518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518π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将函数cos 29y x π⎛⎫=- ⎪⎝⎭转化为7sin 218y x π⎛⎫=+⎪⎝⎭,再结合两函数解析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详解】 函数75cos 2sin 2sin 2sin 299218369y x x x x ππππππ⎡⎤⎛⎫⎛⎫⎛⎫⎛⎫=-=-+=+=++ ⎪ ⎪ ⎪ ⎪⎢⎥⎝⎭⎝⎭⎝⎭⎝⎭⎣⎦ ∴要得到函数sin 29y x π⎛⎫=+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cos 29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移536π个单位长度,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sin y A x b ωϕ=++的图象变化规律,关键在于能利用诱导公式将异名函数化为同名函数,再根据左右平移规律得出结论.3.已知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2米、3米、4米,将三边都增加x 米后,仍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2x << B .112x << C .12x << D .01x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得x 的取值范围. 【详解】将ABC V 的三条边的边长均增加x 米形成A B C '''V ,设A B C '''V 的最大角为A '∠,则A '∠所对的边的长为()4x +米,且A '∠为钝角,则cos 0A '∠<,所以()()()()()2222342340x x x x x x x ⎧+++<+⎪+++>+⎨⎪>⎩,解得01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灵活利用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c cos B )sin A =c cos A sin B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cos )sin cos sin a c B A c A B -=变形可得sin sin a A c C =,进而由正弦定理可得22a c =,即a c =,即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在ABC ∆中,(cos )sin cos sin a c B A c A B -=, 变形可得: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sin )sin()sin a A c B A c A B c B A A B c A B c C =+=+=+=,即有sin sin a A c C =,又由正弦定理可得22a c =,即a c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形状判断,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5.已知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cos b C c B =,则111tan tan tan A B C++的最小值为( ) ABCD.【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把边化成角得到B,C 关系式,结合均值定理可求. 【详解】∵2cos cos b C c B =,∴2sin cos sinCcos B C B =, ∴tan 2tan C B =.又A B C π++=, ∴()()tan tan tan A B C B C π=-+=-+⎡⎤⎣⎦22tan tan 3tan 3tan 1tan tan 12tan 2tan 1B C B BB C B B +=-=-=---, ∴21112tan 111tan tan tan 3tan tan 2tan B A B C B B B -++=++27tan 36tan B B =+. 又∵在锐角ABC ∆中, tan 0B >,∴27tan 36tan B B +≥=,当且仅当tan 2B =时取等号,∴min111tan tan tan 3A B C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均值定理,解三角形时边角互化是求解的主要策略,侧重考查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6.已知函数sin(),0()cos(),0x a x f x x b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则sin y x =的图像向左平移( )个单位,可以得到cos()y x a b =++的图像( ). A .4π B .3π C .2π D .π【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条件确定,a b 关系,再化简()cos y x a b =++,最后根据诱导公式确定选项. 【详解】 因为函数()()(),0,0sin x a x f x cos x b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所以sin cos 22a b ππ⎛⎫⎛⎫-+=+ ⎪ ⎪⎝⎭⎝⎭,()()sin cos a b ππ-+=+,即sin cos sin cos b a a b ,==,因此π2π()2a b k k Z +=+∈, 从而()()cos sin y x a b sinx x π=++=-=+,选D. 【点睛】本题考查偶函数性质、诱导公式、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考查基本分析识别能力,属中档题.7.已知函数()sin()R,0,0,||2f x A x x A πωϕωϕ⎛⎫=+∈>>< ⎪⎝⎭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ω,ϕ分别为( )A .,3πωπϕ==B .2,3πωπϕ==C .,6πωπϕ==D .2,6πωπϕ==【答案】C 【解析】 【分析】由最大值可确定振幅A ,由周期确定ω,由1()23f =确定ϕ. 【详解】 由图可得,2A =,5114632T =-=,所以22T πω==,ωπ=,又1()23f =,所以12sin()23πϕ⨯+=,2,32k k Z ππϕπ+=+∈,即2,6k k Z πϕπ=+∈, 又2πϕ<,故6π=ϕ.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由图象确定正弦型函数解析式中的参数问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一道中档题.8.锐角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sin 303A B C π⎛⎫+++= ⎪⎝⎭,2b =26c +=,则角B =( )A .6π B .4π C .3π D .512π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由()sin 03A B C π⎛⎫+++= ⎪⎝⎭求出3A π=,然后用余弦定理算出a =再用余弦定理算出cos B 即可. 【详解】因为()sin 03A B C π⎛⎫+++= ⎪⎝⎭所以11sin sin 022A A A A A +==所以tan A =0,2A π⎛⎫∈ ⎪⎝⎭,所以3A π=所以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 12322s a b c bc A -=+-=+=⎝⎭所以a =所以222232cos 22a c b B ac +-+-===因为0,2B π⎛⎫∈ ⎪⎝⎭,所以4B π=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数据不特殊,计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9.将函数()()sin 0,π2f x x ϕωϕω⎛⎫=+>< ⎪⎝⎭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且1π2f ω⎛⎫=- ⎪⎝⎭,则当ω取最小值时,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A .()sin 26f x x π⎛⎫=+⎪⎝⎭B .()sin 2π6f x x ⎛⎫=- ⎪⎝⎭C .()sin 4π6f x x ⎛⎫=+ ⎪⎝⎭D .()sin 4π6f x x ⎛⎫=-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利用函数()sin y A x ωφ=+的图象变换规律,可得所得函数的解析式,由12f πω⎛⎫=- ⎪⎝⎭,求出φ,再根据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出ω,可得()f x 的解析式.【详解】解:将函数()()sin (0,)2f x x πωφωφ=+><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后,可得sin 6y x ωπωφ⎛⎫=-+ ⎪⎝⎭的图象;∵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62k ωππφπ-+=+,k Z ∈.∵()1sin sin 2f ππφφω⎛⎫=-=+=- ⎪⎝⎭,即1sin 2φ=,26ππφφ<=,. ∴63k ωπππ-=+,620k ω=-->,则当ω取最小值时,取1k =-,可得4ω=, ∴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sin 46f x x π⎛⎫=+ ⎪⎝⎭.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sin y A x ωφ=+的图象变换规律,正弦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10.在三角形ABC 中,给出命题:p “2ab c >”,命题:q “3C π<”,则p 是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余弦定理将2c 化为222cos a b ab C +-,整理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12cos 2C +>,求出C 范围,即可判断充分性,取4a =,7b =,6c =,则可判断必要性不成立,两者结合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充分性:由余弦定理,2222cos c a b ab C =+-, 所以2ab c >,即222cos ab a b ab C >+-,整理得,2212cos a b C ab++>,由基本不等式,222a b ab a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此时,12cos 2C +>,即1cos 2C >,解得3C π<, 充分性得证;必要性:取4a =,7b =,6c =,则164936291cos 247562C +-==>⨯⨯,故3C π<,但228ab c =<,故3C π<推不出2ab c >.故必要性不成立; 故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余弦定理的应用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11.在ABC ∆中,060,A BC D ∠==是边AB 上的一点,CD CBD =∆的面积为1,则BD 的长为( ) A .32B .4C .2D .1【答案】C 【解析】1sin 1sin2BCD BCD ∠=∴∠=2242BD BD ∴=-=∴=,选C12.若函数()sin()f x A x ωϕ=+(其中0A >,||)2πϕ<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3π,0),其相邻一条对称轴方程为712x π=,该对称轴处所对应的函数值为1-,为了得到()cos2g x x =的图象,则只要将()f x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 ,由周期求出ω,由五点法作图求出ϕ的值,可得()f x 的解析式,再根据函数()sin y A x ωϕ=+的图象变换规律,诱导公式,得出结论. 【详解】根据已知函数()()sin f x A x ωϕ=+(其中0A >,)2πϕ<的图象过点,03π⎛⎫ ⎪⎝⎭,7,112π⎛⎫-⎪⎝⎭, 可得1A =,1274123πππω⋅=-, 解得:2ω=. 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23πϕπ⋅+=,可得:3πϕ=,可得函数解析式为:()sin 2.3f x x π⎛⎫=+⎪⎝⎭故把()sin 23f x x π⎛⎫=+ ⎪⎝⎭的图象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 可得sin 2cos236y x x ππ⎛⎫=++= ⎪⎝⎭的图象,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sin y A x ωϕ=+的部分图象求解析式,由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求出A ,由周期求出ω,由五点法作图求出ϕ的值,函数()sin y A x ωϕ=+的图象变换规律,诱导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3.若,2παπ⎛⎫∈ ⎪⎝⎭,2cos2sin 4παα⎛⎫=- ⎪⎝⎭,则sin 2α的值为( )A .78-B .78C .18-D .18【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化简得到cos sin 4αα+=,再将两边平方利用二倍角正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解:因为2cos2sin 4παα⎛⎫=-⎪⎝⎭所以()222cos sin sincos cossin 44ππαααα-=-所以()())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αααααα-+=- ,cos sin 02παπαα⎛⎫∈-≠ ⎪⎝⎭Q ,所以cos sin 4αα+=所以()21cos sin 8αα+=,即221cos 2cos sin sin 8αααα++=,11sin 28α+= 所以7sin 28α=-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4.已知sin α,sin()10αβ-=-,,αβ均为锐角,则β=( ) A .512πB .3π C .4π D .6π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22ππαβ-<-<,利用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分别求得cos ,cos()ααβ-的值,利用sin[(]sin )ααββ=--,化简运算,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可得α,β均为锐角,∴-2π <α-β<2π.又sin(α-β),∴cos(α-β).又sin α=5,∴cos α=5, ∴sin β=sin[α-(α-β)]=sin αcos(α-β)-cos αsin(α-β)=-×10⎛⎫- ⎪ ⎪⎝⎭.∴β=4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其中熟记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公式,合理构造sin[(]sin )ααββ=--,及化简与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在OAB ∆中,已知OB =u u u v 1AB u u u v=,45AOB ∠=︒,点P 满足(),OP OA OB λμλμ=+∈R u u u v u u u v u u u v ,其中λ,μ满足23λμ+=,则OP u u u v的最小值为( )ABCD【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OB =u u u r,1AB =uu u r ,45AOB ∠=︒,由正弦定理可得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点A 坐标.结合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与坐标加法运算,用λ,μ表示出OP u u u r.再由23λμ+=,将OP u u u r 化为关于λ的二次表达式,由二次函数性质即可求得OP u u u r的最小值.【详解】在OAB ∆中,已知OB =u u u r,1AB =uu u r ,45AOB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AB OBAOB OAB=∠∠u u u r u u u rsin OAB =∠,解得sin 1OAB ∠=即2OAB π∠=所以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以O 为原点,O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OB 的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点A 坐标为22,22⎛ ⎝⎭所以2222OA ⎛= ⎝⎭u u u r ,)2,0OB =u u ur因为(),OP OA OB λμλμ=+∈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则)222,022OP λμ⎛ =+ ⎝⎭u u u r 222,22λμλ⎛⎫⎪ ⎪⎝⎭= 则2222222OP λμλ⎛⎫=++⎛⎫⎪ ⎪ ⎪ ⎪⎝⎭⎝⎭u u u r 2222λλμμ=++因为23λμ+=,则32μλ=- 代入上式可得()()22322232λλλλ+-+-218518λλ-=+299555λ⎛⎫=-+ ⎪⎝⎭所以当95λ=时, min 9355OP ==u u u r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正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属于中档题.16.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用现代式子表示即为: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 ∆的面积S =根据此公式,若()cos 3cos 0a B b c A ++=,且2222a b c --=,则ABC ∆的面积为( )AB.CD.【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cos 3cos 0a B b c A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为角得sin cos cos sin 3sin cos 0A B A B C A ++=,整理为()sin 13cos 0C A +=,根据sin 0C ≠,得1cos 3A =-,再由余弦定理得3bc =,又2222a b c --=,代入公式=S . 【详解】由()cos 3cos 0a B b c A ++=得sin cos cos sin 3sin cos 0A B A B C A ++=, 即()sin 3sin cos 0A B C A ++=,即()sin 13cos 0C A +=, 因为sin 0C ≠,所以1cos 3A =-, 由余弦定理22222cos 23a b c bc A bc --=-==,所以3bc =, 由ABC ∆的面积公式得S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类比推理,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将函数cos y x =的图象先左移4π,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为原来的12,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 A .sin 24y x π⎛⎫=+⎪⎝⎭B .13sin 24y x π⎛⎫=+⎪⎝⎭C .1sin 24y x π⎛⎫=+ ⎪⎝⎭D .3sin 24y x π⎛⎫=+ ⎪⎝⎭ 【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平移伸缩变换法则得到答案. 【详解】cos sin 2y x x π⎛⎫==+ ⎪⎝⎭向左平移4π个单位,故变为3sin 4y x π⎛⎫=+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为原来的12,变为3sin 24y x π⎛⎫=+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平移伸缩变换,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平移伸缩变换的理解和掌握.18.函数()22sin 3cos 2f x x x =+-,2,36x ππ⎡⎤∈-⎢⎥⎣⎦的值域为( ) A .40,3⎡⎤⎢⎥⎣⎦B .41,3⎡⎤⎢⎥⎣⎦C .51,4⎡⎤⎢⎥⎣⎦D .50,4⎡⎤⎢⎥⎣⎦【答案】A 【解析】 【分析】化简得到()23sin 2sin 1f x x x =-++,设sin t x =,利用二次函数性质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22sin cos 1x x +=,得()23sin 2sin 1f x x x =-++,2,36x ππ⎡⎤∈-⎢⎥⎣⎦, 令sin t x =,由2,36x ππ⎡⎤∈-⎢⎥⎣⎦,得1sin 1,2x ⎡⎤∈-⎢⎥⎣⎦, 故[]0,1t ∈,有2321y t t =-++,[]0,1t ∈,二次函数对称轴为13t =, 当13t =时,最大值43y =;当1t =时,最小值0y =, 综上,函数()f x 的值域为40,3⎡⎤⎢⎥⎣⎦.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值域,换元可以简化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9.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22b c a bc +=+若2sin sin sin B C A ⋅=,则ABC ∆的形状是()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出A 的值,进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得到:b =c ,最后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且b 2+c 2=a 2+bc .则:2221222b c a bc cosA bc bc +-===,由于:0<A <π,故:A 3π=.由于:sin B sin C =sin 2A , 利用正弦定理得:bc =a 2, 所以:b 2+c 2﹣2bc =0, 故:b =c ,所以:△ABC 为等边三角形.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属于基础题型.20.已知曲线1:sin C y x =,21:cos 23C y x π⎛⎫=-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B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C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D .把1C 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2C 【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变换和左右平移变换依次得到各选项中所得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A 中,将sin y x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得:sin 2y x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2sin 2sin 2sin 2cos 233266y x x x x πππππ⎛⎫⎛⎫⎛⎫⎛⎫=-=-=--=-- ⎪⎪ ⎪ ⎪⎝⎭⎝⎭⎝⎭⎝⎭,A 错误;B 中,将sin y x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1sin2y x =;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11121sin sin cos cos 232622632y x x x x πππππ⎡⎤⎛⎫⎛⎫⎛⎫⎛⎫=-=-=--=- ⎪ ⎪ ⎪ ⎪⎢⎥⎝⎭⎝⎭⎝⎭⎝⎭⎣⎦,B 错误;C 中,将sin y x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得:sin 2y x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2sin 2sin 2sin 2cos 233266y x x x x πππππ⎛⎫⎛⎫⎛⎫⎛⎫=+=+=++=+ ⎪⎪ ⎪ ⎪⎝⎭⎝⎭⎝⎭⎝⎭,C 错误;D 中,将sin y x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1sin2y x =;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得:1111sin sin cos cos 232622623y x x x x πππππ⎡⎤⎛⎫⎛⎫⎛⎫⎛⎫=+=+=-+=- ⎪ ⎪ ⎪ ⎪⎢⎥⎝⎭⎝⎭⎝⎭⎝⎭⎣⎦,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变换和平移变换的问题,关键是能够准确掌握变换原则,得到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
第1部分 板块2 核心考点突破拿高分 专题1 第2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
第2讲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小题)热点一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求值“三大类型”“给角求值”“给值求值”“给值求角”. 2.三角恒等变换“四大策略”(1)常值代换:常用到“1”的代换,1=sin 2θ+cos 2θ=tan 45°等.(2)项的拆分与角的配凑:如sin 2α+2cos 2α=(sin 2α+cos 2α)+cos 2α,α=(α-β)+β等. (3)降次与升次:正用二倍角公式升次,逆用二倍角公式降次. (4)弦、切互化.例1 (1)(2019·榆林模拟)若α,β都是锐角,且cos α=55,sin(α+β)=35,则cos β等于( ) A.2525 B.255C.2525或255D.55或525(2)已知sin α=55,sin(α-β)=-1010,α,β均为锐角,则β等于( ) A.5π12 B.π3 C.π4D.π6(3)3sin 220°-1cos 220°+64sin 220°=________. 跟踪演练1 (1)已知sin ⎝⎛⎭⎫π6-α=33,则cos ⎝⎛⎭⎫2α+2 018π3等于( ) A.23 B.13 C.-23D.-13(2)(2019·吕梁模拟)已知α∈⎝⎛⎭⎫0,π2,β∈⎝⎛⎭⎫0,π2,tan α=cos 2β1-sin 2β,则( ) A.α+β=π2B.α-β=π4C.α+β=π4D.α+2β=π2热点二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在△ABC 中,a sin A =b sin B =c sin C=2R (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变形: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sin A =a 2R ,sin B =b 2R ,sin C =c2R,a ∶b ∶c =sin A ∶sin B ∶sin C 等.2.余弦定理:在△ABC 中,a 2=b 2+c 2-2bc cos A . 变形:b 2+c 2-a 2=2bc cos A ,cos A =b 2+c 2-a 22bc.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12ab sin C =12ac sin B =12bc sin A .例2 (1)(2019·东北师大附中、重庆一中、吉大附中、长春十一中联考)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B =π3,AB →·BC →=-2,且满足sin A +sin C =2sin B ,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R 为( ) A.433 B.233C. 3D.2(2)(2019·葫芦岛调研)△ABC 的周长为10+27,且满足sin A ∶sin B ∶sin C =2∶3∶7,则△ABC 的面积为( ) A.6 3 B.47 C.87 D.12跟踪演练2 (1)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S ,且a =1,4S =b 2+c 2-1,则△ABC 外接圆的面积为( ) A.4π B.2π C.π D.π2(2)(2019·广州模拟)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A.(0,3)B.(1,3)C.(0,1]D.(1,2] 热点三 正弦、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1.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可解决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或物理问题等.2.解决三角形应用题的基本思路实际问题――→画图数学问题―――→解三角形数学问题的解――→检验实际问题的解. 3.用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选择便于计算的定理.例3(1)某游轮在A处看灯塔B在A的北偏东75°的方向上,距A 12 6 海里处,灯塔C在A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距A 8 3 海里处,游轮由A处向正北方向航行到D处时再看灯塔B在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此时灯塔C与游轮的距离为()A.20 海里B.8 3 海里C.23 2 海里D.24 海里(2)如图,某学生社团在校园内测量远处某栋楼CD的高度,D为楼顶,线段AB的长度为600 m,在A处测得∠DAB=30°,在B处测得∠DBA=105°,且此时看楼顶D的仰角∠DBC=30°,已知楼底C和A,B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此楼高度CD=________m.(精确到1 m)跟踪演练3(1)如图所示,飞机的航线和山顶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已知飞机的高度为海拔15 000 m,速度为1 000 km/h,飞行员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15°,经过108 s后又看到山顶的俯角为75°,则山顶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m.(取3=1.732)(2)如图所示,为测量竖直旗杆CD的高度,在旗杆底部C所在水平地面上选取相距421m 的两点A,B,在A处测得旗杆底部C在西偏北20°的方向上,旗杆顶部D的仰角为60°;在B处测得旗杆底部C在东偏北10°的方向上,旗杆顶部D的仰角为45°,则旗杆CD的高度为________m.真题体验1.(2017·山东,理,9)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B(1+2cos C)=2sin A cos C+cos A sin 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a=2bB.b=2aC.A=2BD.B=2A2.(2019·全国Ⅱ,理,10)已知α∈⎝⎛⎭⎫0,π2,2sin 2α=cos 2α+1,则sin α等于( ) A.15 B.55 C.33 D.2553.(2019·全国Ⅱ,理,15)△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6,a =2c ,B =π3,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押题预测1.已知sin 2α=45,α∈⎝⎛⎭⎫0,π4,则sin ⎝⎛⎭⎫π4-α的值为________. 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1+cos 2C1+cos 2B ,C 是锐角,且a=27,cos A =13,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3.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30°,C =45°,c =3,点P 是平面ABC 内的一个动点,若∠BPC =60°,则△PBC 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A 组 专题通关1.(2019·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模拟)已知cos ⎝⎛⎭⎫π2-α=15,则cos 2α等于( ) A.725 B.-725C.2325D.-23252.tan 70°+tan 50°-3tan 70°tan 50°的值为( ) A. 3 B.33C.-33D.- 33.(2019·吕梁模拟)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2cos B =ac ,则该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4.(2019·黄冈调研)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C =π4,c =2,a =x ,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2<x <1B.2<x <2C.1<x <2D.1<x < 25.(2019·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模拟)某船开始看见灯塔在南偏东30°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60°的方向航行15 km 后,看见灯塔在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 ) A.5 km B.5 2 km C.5 3 kmD.10 km6.(2019·韶关调研)已知2cos ()α-βcos β-cos ()α-2β=24,则1-tan 2α1+tan 2α等于( )A.-34B.-43C.34D.437.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a cos B +b cos A =2c cos C ,c =7,且△ABC 的面积为332,则△ABC 的周长为( )A.1+7B.2+7C.4+7D.5+78.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cos B -b cos A =c2,则a cos A +b cos B a cos B 的最小值为( ) A. 3 B.433C.33D.2339.已知2sin θ=1-cos θ,则tan θ等于( ) A.-43或0B.43或0C.-43D.4310.(2019·安徽省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联考)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若a 2+b 2<c 2,则C >π2;②若ab >c 2,则C >π3;③若a 3+b 3=c 3,则C <π2;④若2ab >(a +b )c ,则C >π2;⑤若()a 2+b 2c 2<2a 2b 2,则C <π3.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③⑤11.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A =120°,a =1,则2b +3c 的最大值为( ) A.3 B.2213C.3 2D.35212.(2019·黄冈调研)已知圆C :x 2+(y -1)2=R 2与函数y =2sin x 的图象有唯一交点,且交点的横坐标为α,则4cos 2α2-α-2sin 2α等于( )A.-2B.2C.-3D.313.(2019·洛阳统考)已知tan ⎝⎛⎭⎫α+π4=2,则2sin α3sin α+cos α=________. 14.(2019·韶关调研)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内角A ,B ,C 的对边,且b +a sin C =2a sin B -csin B -sin A ,则A =________.15.(2019·茂名模拟)《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年超强台风“山竹”登陆时再现了这一现象(如图所示),不少大树被大风折断.某路边一树干被台风吹断后(没有完全断开),树干与底面成75°角,折断部分与地面成45°角,树干底部与树尖着地处相距10米,则大树原来的高度是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16.如图,在△ABC 中,BC =2,∠ABC =π3,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与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且DE =62,则BE 2=________.B 组 能力提高17.(2019·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考)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C 分别在x轴和y 轴非负半轴上,点A 在第一象限,且∠BAC =π2, AB =AC =4,那么O, A 两点间距离的( )A.最大值是42,最小值是4B.最大值是8,最小值是4C.最大值是42,最小值是2D.最大值是8,最小值是218.已知在△ABC 中,∠ABC =90°,AB =3,BC =2,P 为△ABC 内一点,∠BPC =135°,则AP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
课前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sinαsinβ3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 (()()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tan(α-β)=.tan tan 1tan tan βαβα+-(()()tan tan tan 1tan tan αβαβαβ+=+-).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⑴sin22sin cos ααα=.222)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2sin 1ααααααα±=±+=±⇒⑵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2sin 2cos 1,2cos 2cos 122αααα=-=+ ⇒降幂公式2cos 21cos 2αα+=,21cos 2sin 2αα-= ⑶22tan tan 21tan ααα=- 默写上述公式,检查上次的作业 课本上的!解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2+=(A x c恒成立,所以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30A;︒B;=30︒S=ABC题型4 判断三角形形状5] 在【解析】把已知等式都化为角的等式或都化为边的等式。
解三角形方法与技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解三角形方法与技巧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形。
解三角形就是通过已知的三角形的一些元素(如边、角),求出其他未知元素的过程。
三角形中的基本元素包括三个角(通常用 A、B、C 表示)和三条边(通常用 a、b、c 表示)。
解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A + B + C = 180°)以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二、正弦定理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为:\(\frac{a}{\sin A} =\frac{b}{\sin B} =\frac{c}{\sin C}\)。
正弦定理可以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例如: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角 A = 30°,角 B = 45°,边 c =10,求边 a 和边 b。
首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 C = 180° 30° 45°= 105°。
然后,利用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c}{\sin C}\),可得\(a =\frac{c\sin A}{\sin C} =\frac{10\times\sin 30°}{\sin 105°}\)。
同样,\(\frac{b}{\sin B} =\frac{c}{\sin C}\),\(b =\frac{c\sin B}{\sin C} =\frac{10\times\sin 45°}{\sin 105°}\)。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和其他边。
例如: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边 a = 6,边 b = 8,角 A = 30°,求角 B。
由正弦定理\(\frac{a}{\sin A} =\frac{b}{\sin B}\),可得\(\sin B =\frac{b\sin A}{a} =\frac{8\times\sin 30°}{6} =\frac{2}{3}\)。
部编数学八年级上册专题01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期末真题精选)(解析版)含答案
专题01 三角形六大重难题型一.中线分周长(分类讨论)1.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中线,AB =5,BC =3,且△ABD 的周长为12,则△BCD 的周长是 10 .试题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D =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结果.答案详解:解:∵BD 是△ABC 的中线,即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AD =CD.实战训练∵AB=5,△ABD的周长为12,∴AB+BD+AD=12,即5+BD+AD=12.解得BD+AD=7.∴BD+CD=7.则△BCD的周长是BC+BD+CD=3+7=10.所以答案是:10.2.已知AD是△ABC的中线,若△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ABC的周长是22,则AD的长为 5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详解:解:∵△ABD与△ACD的周长分别是17和15,∴AB+BC+AC+2AD=17+15=32,∵△ABC的周长是22,∴AB+BC+AC=22,∴2AD=32﹣22=10,∴AD=5.所以答案是:5.3.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若AB=7cm,AC=5cm,则△ABD和△ADC的周长的差为 2 cm.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得到BD=CD,求得△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于是得到结论.答案详解:解:∵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BD和△ACD的周长差=(AB+AD+BD)﹣(AC+AD+CD)=AB﹣AC,∵AB=7cm,AC=5cm,∴△ABD和△ACD的周长差=7﹣5=2cm.所以答案是:2.二.中线之等分面积4.如图,已知△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等于8,则△BDE 的面积等于( )A .2B .3C .4D .5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答案详解:解:∵点D 是边BC 的中点,△ABC 的面积等于8,∴S △ABD =12S △ABC =4,∵E 是AB 的中点,∴S △BDE =12S △ABD =12×4=2,所以选:A .5.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4cm 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 cm 2.试题分析:易得△ABD ,△ACD 为△ABC 面积的一半,同理可得△BEC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一半,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BEC 的面积的一半.答案详解:解:∵D 为BC 中点,根据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S △ABD =S △ACD =12S △ABC =12×4=2(cm 2),同理S △BDE =S △CDE =12S △BCE =12×2=1(cm 2),∴S △BCE =2(cm 2),∵F 为EC 中点,∴S △BEF =12S △BCE =12×2=1(cm 2).所以答案是1.三.三角形的高的辨别6.如图,△ABC中,AD⊥BC于D,点E在CD上,则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6 个.试题分析:由于AD⊥BC于D,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它们都有一边在直线CB上,由此即可确定以A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答案详解:解:∵AD⊥BC于D,而图中有一边在直线CB上,且以A为顶点的三角形有6个,∴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6个.所以答案是:6.7.如图,△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 AD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高的概念解答即可.答案详解:解:△ABC中,BC边所在直线上的高是线段AD,所以答案是:AD四.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这个多边形是 五 边形.试题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边数即可.答案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540°,解得n=5,所以答案是:五.9.如图,∠A+∠B+∠C+∠D+∠E+∠F的值是( )A.240°B.360°C.540°D.720°试题分析: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即可求解.答案详解:解:如图,AC、DF与BE分别相交于点M、N,在四边形NMCD中,∠MND+∠CMN+∠C+∠D=360°,∵∠CMN=∠A+∠E,∠MND=∠B+∠F,∴∠A+∠B+∠C+∠D+∠E+∠F=360°,所以选:B.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从它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是( )A.4B.6C.7D.9试题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n﹣2)×180°=1260°,然后解方程即可.答案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2)×180°=1260°,解得n=9,∴这个多边形为九边形;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9﹣3=6(条).所以选:B.五.三角形的内角和11.如图,在△ABC中,D是AC上一点,E是AB上一点,BD,CE相交于点F,∠A=60°,∠ABD=20°,∠ACE=35°,则∠EFD的度数是( )A.115°B.120°C.135°D.105°试题分析:由△ABD的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DB,由△AEC内角和为180°,可以求∠AEC,再根据四边形AEFD内角和为360°,可求∠EFD.答案详解:解:在△AEC中,∠A+∠ACE+∠AEC=180°,∴∠AEC=180°﹣∠A﹣∠ACE=180°﹣60°﹣35°=85°,在△ABD中,∠A+∠ABD+∠ADB=180°,∴∠ADB=180°﹣∠A﹣∠ABD=180°﹣60°﹣20°=100°,在四边形AEFD中,∠A+∠AEC+∠ADB+2∠EFD=360°,∴∠EFD=360°﹣∠A﹣∠AEC﹣∠ADB=360°﹣60°﹣85°﹣100°=115°,所以选:A.12.如图,△ABC中,∠BAC>∠B,∠C=70°,将△ABC折叠,使得点B与点A重合,折痕PD 分别交AB、BC于点D、P,当△APC中有两个角相等时,∠B的度数为( )A.35°或20°B.20°或27.5°C.35°或25°或32.5°D.35°或20°或27.5°试题分析:分三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求出∠APC的度数,再利用折叠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答案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知:∠BPD=∠APD=12∠BPA,∠BDP=∠ADP=90°.当AP=AC时,∠APC=∠C=70°,∵∠BPD=12(180°﹣∠APC)=55°,∴∠B=90°﹣55°=35°;当AP=PC时,∠PAC=∠C=70°,则∠APC=40°.∵∠BPD=12(180°﹣∠APC)=70°,∴∠B=90°﹣70°=20°;当PC=AC时,∠APC=∠PAC,则∠APC=55°.∵∠BPD=12(180°﹣∠APC)=62.5°,∴∠B=90°﹣62.5°=27.5°.所以选:D.13.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48°,∠D=10°,则∠P的度数为( )A.19°B.20°C.22°D.25°试题分析:延长PC交BD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3=∠4,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1=∠P+∠3,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表示出∠5,整理可得∠P=12(∠A﹣∠D),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详解:解:如图,延长PC交BD于E,∵∠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1=∠2,∠3=∠4,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1=∠P+∠3①,在△PBE中,∠5=∠2+∠P,在△DCE中,∠5=∠4﹣∠D,∴∠2+∠P=∠4﹣∠D②,①﹣②得,∠A﹣∠P=∠P+∠D,∴∠P=12(∠A﹣∠D),∵∠A=48°,∠D=10°,∴∠P=12(48°﹣10°)=19°.所以选:A.14.如图,在△ABC中,∠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A.42°B.46°C.52°D.56°试题分析:根据折叠得出∠D=∠B=28°,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1=∠B+∠BEF,∠BEF =∠2+∠D,求出∠1=∠B+∠2+∠D即可.答案详解:解:∵∠B=28°,将△ABC沿直线m翻折,点B落在点D的位置,∴∠D=∠B=28°,∵∠1=∠B+∠BEF,∠BEF=∠2+∠D,∴∠1=∠B+∠2+∠D,∴∠1﹣∠2=∠B+∠D=28°+28°=56°,所以选:D.15.如图,将△ABC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若∠1=131°,则∠2的度数为( )A.49°B.50°C.51°D.52°试题分析:先根据折叠性质得:∠HOG=∠B,∠DOE=∠A,∠EOF=∠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和周角360°求出结论.答案详解:解:由折叠得:∠HOG=∠B,∠DOE=∠A,∠EOF=∠C,∵∠A+∠B+∠C=180°,∴∠HOG+∠DOE+∠EOF=180°,∵∠1+∠2+∠HOG+∠DOE+∠EOF=360°,∴∠1+∠2=180°,∵∠1=131°,∴∠2=180°﹣131°=49°,所以选:A.16.如图,在△ABC中,∠1=100°,∠C=80°,∠2=12∠3,BE平分∠ABC交AD于E,求∠4的度数.试题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3,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得∠2,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B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ABE,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4.答案详解:解:∵∠1=∠3+∠C,∠1=100°,∠C=80°,∴∠3=20°,∵∠2=12∠3,∴∠2=10°,∴∠ABC=180°﹣100°﹣10°=70°,∵BE平分∠ABC,∴∠ABE=35°,∵∠4=∠2+∠ABE,∴∠4=45°.17.如果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3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 22.5 度.试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由“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知,x+3x=90°.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答案详解:解:在直角三角形中,设最小的锐角的度数为x,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则为3x.则x+3x=90°,即4x=90°,解得,x=22.5°,即这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等于22.5°.所以答案是:22.5.六.新定义类18.新定义:在△ABC中,若存在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度数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若∠A=90°,∠B=60°,则∠C=30°,因为∠A最大,∠C最小,且∠A=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DEF中,若∠E=40°,∠F=60°,则△DEF为“ 2 倍角三角形”.(2)如图,在△ABC中,∠C=36°,∠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若△ABD为“6倍角三角形”,请求出∠ABD的度数.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根据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判断;(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DB,n倍角三角形的定义分情况讨论计算,得到答案.答案详解:解:(1)在△DEF中,∠E=40°,∠F=60°,则∠D=180°﹣∠E﹣∠F=80°,∴∠D=2∠E,∴△DEF为“2倍角三角形”,所以答案是:2;(2)∵∠C=36°,∴∠BAC+∠ABC=180°﹣36°=144°,∵∠BAC、∠A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DAB=12∠BAC,∠DBA=12∠ABC,∴∠DAB+∠DBA=12×144°=72°,∴∠ADB=180°﹣72°=108°,∵△ABD为“6倍角三角形”,∴∠ADB=6∠ABD或∠ADB=6∠BAD,当∠ADB=6∠ABD时,∠ABD=18°,当∠ADB=6∠BAD时,∠BAD=18°,则∠ABD=180°﹣108°﹣18°=54°,综上所述,∠ABD的度数为18°或54°.19.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ABC中,∠A=80°,∠B=60°,则△ABC为 2 倍角三角形;(2)若锐角三角形MNP是3倍角三角形,且最小内角为α,请直接写出α的取值范围为 22.5°<α<30° .(3)如图,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点O,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A不与点O重合),点B在射线OM上运动(点B不与点O重合).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角平分线与∠BOQ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E、F,若△AEF为4倍角三角形,求∠ABO 的度数.试题分析:(1)由∠A=80°,∠B=60°,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3)首先证明∠EAF=90°,分两种情形分别求出即可.答案详解:解:(1)∵∠A=80°,∠B=60°,∴∠C=180°﹣∠A﹣∠B=40°,∴∠A=2∠C,∴△ABC为2倍角三角形,所以答案是:2;(2)∵最小内角为α,∴3倍角为3α,由题意可得:3α<90°,且180°﹣4α<90°,∴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22.5°<α<30°.所以答案是22.5°<α<30°.(3)∵AE平分∠BAO,AF平分∠AOG,∴∠EAB=∠EAO,∠OAF=∠FAG,∴∠EAF=∠EAO+∠OAF=12(∠BAO+∠OAG)=90°,∵△EAF是4倍角三角形,∠F显然大于∠E,∴∠E=14×90°或15×90°,∵AE平分∠BAO,OE平分∠BOQ,∴∠E=12∠ABO,∴∠ABO=2∠E,∴∠ABO=45°或36°.20.在△ABC中,若存在一个内角角度,是另外一个内角角度的n倍(n为大于1的正整数),则称△ABC为n倍角三角形.例如,在△ABC中,∠A=80°,∠B=75°,∠C=25°,可知∠B=3∠C,所以△ABC为3倍角三角形.(1)在△ABC中,∠A=55°,∠B=25°,则△ABC为 4 倍角三角形;(2)若△DEF是3倍角三角形,且其中一个内角的度数是另外一个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求△DEF的最小内角;(3)若△MNP是2倍角三角形,且∠M<∠N<∠P<90°,请直接写出△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试题分析:(1)由∠A=55°,∠B=25°,可求∠C的度数,发现内角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出答案,(2)△DEF是3倍角三角形,必定有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3倍,然后根据这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分情况进行解答,(3)可设未知数表示2倍角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然后列不等式组确定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答案详解:解:(1)∵∠A=55°,∠B=25°,∴∠C=180°﹣∠A﹣∠B=100°,∴∠C=4∠B,所以答案是:4(2)设最小的内角为x°,则3倍角为3x°①当最小的内角的度数是3倍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时,即:x=13(90°﹣3x),解得:x=15°②3倍内角的度数是最小内角的余角的度数的13时,即:3x=13(90°﹣x),解得:x=9°,因此,△DEF的最小内角是9°或15°.(3)设∠M的度数为x,则其它的两个角分别为2x,(180°﹣3x),由∠M<∠N<∠P<90°可得:2x<90°且180°﹣3x<90°且2x≠180°﹣3x∴30°<x<45°且x≠36°.答:△MNP的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30°<x<45°且x≠36°.21.若△ABC中刚好有∠B=2∠C,则称此三角形为“可爱三角形”,并且∠A称作“可爱角”.现有一个“可爱且等腰的三角形”,那么聪明的同学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 )A.45°或36°B.72°或36°C.45°或72°D.45°或36°或72°试题分析:分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或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得出答案.答案详解:解:①设三角形底角为α,顶角为2α,则α+α+2α=180°,解得:α=45°,②设三角形的底角为2α,顶角为α,则2α+2α+α=180°,解得:α=36°,∴2α=72°,∴三角形的“可爱角”应该是45°或72°,所以选:C.22.若三角形满足一个角α是另一个角β的3倍,则称这个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其中α称为“智慧角”.在有一个角为60°的“智慧三角形”中,“智慧角”是 60或90 度.试题分析:根据“智慧三角形”及“智慧角”的意义,列方程求解即可.答案详解:解:在有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中,①当另两个角分别是100°、20°时,“智慧角”是60°;②α+β=120°且α=3β,∴α=90°.,即“智慧角”是90°.所以答案是:60或90.。
重难点12 解三角形-2023年高考数学(热点 重点 难点)专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重难点12 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1)定理:在△ABC 中,a sin A =b sin B =csin C =2R (其中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2)运用方法适用情形:两角A ,B 及其对边a ,b (知三求一)。
列方程:a sin A =bsin B 。
(3)变形:a =2R sin_A ,sin A =a2R ,a ∶b ∶c =sin_A ∶sin_B ∶sin_C 等等。
2.余弦定理(1)定理:在△ABC 中,a 2=b 2+c 2-2bc cos A , b 2=c 2+a 2-2ac cos B ,c 2=a 2+b 2-2ab cos_C 。
(2)运用方法适用情形:三边a ,b ,c ,任一内角A (知三求一)。
列方程:a 2=b 2+c 2-2bc cos A 或cos A =b 2+c 2-a22bc 。
(3)变形:cos A =b 2+c 2-a 22bc ,b 2+c 2-a 2=2bc cos A 等等。
3.三角形面积公式(1)正弦定理推论:S △ABC =12ab sin C =12bc sin A =12ac sin B 。
(2)其他常用公式方法:S =12底×高;S =12×C ×r (C 为周长,r 为内切圆半径)等等。
4.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1)化边: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2)化角: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 +B +C =π这个结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要随意约掉公因式,要移项提取公因式,避免漏掉一些可能情况。
解题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重视角的范围对三角函数值的限制。
5.破解平面向量与“三角”相交汇题的常用方法是“化简转化法”(1)先利用三角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然后把以向量共线、向量垂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等形式出现的条件转化为三角函数式; (2)再活用正、余弦定理对边、角进行互化.2023年高考仍将重点考查已知三角形边角关系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及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平面图形的边、角与面积,题型既有选择也有填空更多是解答题;若考解答题,主要放在第17题位置,为中档题,若为选(填)题可以为基础题,多为中档题,也可为压轴题.(建议用时:40分钟)一、单选题1.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 3π,a 3b = 1,则c =( ) A 31 B 3C .1 D .2【答案】D【解析】解法一:(余弦定理)由2222cos a b c bc A =+-得: 223121cos13c c c c π=+-⨯⨯=+-,220c c ∴--=,2c ∴=或1-(舍).解法二:(正弦定理)由sin sin a b A B=,得:31sin sin 3B π=,1sin 2B ∴=, b a <,6B π∴=,从而2C π=,2224c a b ∴=+=,2c ∴=.故选:D2.在△ABC 中,cos C =3,AC =4,BC =3,则cos B =( ) A .19B .13C .12D .23【答案】A【解析】在ABC 中,2cos 3C =,4AC =,3BC = 根据余弦定理:2222cos AB AC BC AC BC C =+-⋅⋅ 2224322433AB =+-⨯⨯⨯可得29AB = ,即3AB = 由22299161cos 22339AB BC AC B AB BC +-+-===⋅⨯⨯故1cos 9B =. 故选:A.3.如图,在△ABC 中,D 是边AC 上的点,且,23,2AB CD AB BD BC BD ===, 则sin C 的值为( )A 3B 6C 3D .无解【答案】D【解析】3,23,2AB CD AB BD CD BD ==∴=22222234534cos 12?832?22BD BD BD BC DC BD C DC BC BD BD+-+-∴===>⨯,无解.故选D..ABC 的内角,ABC 的面积为32,则b =( )A 13+ B .13C 23+D .23【答案】B 【解析】a ,b ,c 成等差数列,2b a c ∴=+,平方得22242a c b ac +=-,又ABC 的面积为32,且30B =︒,故由1113sin sin 302242S ac B ac ac ==︒==,得6ac =,222412a c b ∴+=-,由余弦定理得22222241243cos 22642a cb b b b B ac +----====⨯, 解得2423b =+,又b 为边长,13b ∴=+, 故选B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的测量学取得了长足进展.刘徽提出重差术,应用中国传统的出入相补原理,因其第一题为测量海岛的高度和距离,故题为《海岛算经》.受此题启发,某同学依照此法测量郑州市二七纪念塔的高度.如图,点D ,G ,F 在水平线DH 上,CD 和EF 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测得以下数据(单位:米):前表却行DG =1,表高CD =EF =2,后表却行FH =3,表距DF =61.则塔高AB =( )A .60米B .61米C .62米D .63米【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CDG ABG ∽△△,EFH ABH ∽, 所以22,1643AB AB BD BD ==++,解得63AB =. 故选:D.6.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32a b =,则22sin sin sin B A A -的值为( ) A .19B .13C .1D .72【答案】D【解析】由正弦定理有22222222sin sin 221sin B A b a b A a a --⎛⎫==- ⎪⎝⎭.又3322b a b a =⇒=,故297212142b a ⎛⎫-=⨯-= ⎪⎝⎭.故选:D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sin A -b sin B =4c sin C ,cos A =-14,则bc =A .6B .5C .4D .3【答案】A【解析】详解: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可得2224a b c -=,由余弦定理推论可得 22222141313cos ,,,464224242b c a c c c b A bc bc b c +---==∴=-∴=∴=⨯=,故选A . 8.在中,若,则的形状是 (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由条件结合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得,所以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A.9.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22tan 3a c b B ac +-=,则角B的值为( ). A .6πB .3πC .6π或56π D .3π或23π 【答案】D 【解析】解:()222tan 3ac b B ac +-=,()2223cos 22sin ac b B acB+-∴=,即3cos cos 2sin B B B =, 3sin cos 02B B ⎛⎫∴-= ⎪ ⎪⎝⎭且tan B 有意义即2B π≠, 3sin 2B ∴=, 在ABC 中,B 为3π或23π,故选:D .10.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22sin a b c ab C +=+,且sin cos +a B C 2sin cos 2c B A b =,则tan A 等于( ) A .3 B .13-C .3或13-D .-3或13【答案】A 【解析】222sin cos tan 222a b c CC C ab +-==⇒=,4C π∴>,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 2sin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2A B C C B A B ∴⋅⋅+⋅⋅=, 22sin()sin 22A CB ∴+=⇒=,4B π∴=, tan 1B ∴=,∴tan tan tan tan()31tan tan B CA B C B C+=-+=-=-⋅,故选:A.11.在∆ABC 中,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0,6π] B .[6π,π) C .(0,3π] D .[3π,π) 【答案】C【解析】由于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B C +-≤,根据正弦定理可知222a b c bc +-≤,故2221cos 22b c a A bc +-=≥.又(0,)A π∈,则A 的范围为0,3π⎛⎤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ABC 的三个内角()()31cos sin m n A A =-=,,,.若 m n ⊥,且 cos cos sin a B b A c C +=,则角A B ,的大小分别为 A .ππ63,B .2ππ36, C .ππ36,D .ππ33,【答案】C【解析】由m n ⊥可得0m n = 即3cos sin 0A A -= 所以角3A π=,因为cos cos sin a B b A c C +=二、填空题13.在△ABC 中,105A ∠=︒,45C ∠=︒,AB =BC 等于______. .记ABC 的内角则b =________. ABCS=12,cos ac B ∠CAE =30°,则cos ∠FCB =______________.【答案】14-【解析】AB AC ⊥,3AB =,1AC =,由勾股定理得222BC AB AC =+=, 同理得6BD =,6BF BD ∴==,在ACE △中,1AC =,3AE AD ==,30CAE ∠=,由余弦定理得22232cos301321312CE AC AE AC AE =+-⋅=+-⨯⨯⨯=, 1CF CE ∴==,在BCF △中,2BC =,6BF =,1CF =,由余弦定理得2221461cos 22124CF BC BF FCB CF BC +-+-∠===-⋅⨯⨯. 故答案为:14-.在ABC 中,点D ,且1BD =,则4a 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9【解析】[方法一]:【最优解】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 由题意可知,ABC ABD BCD S S S =+△△△,由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11sin1201sin 601sin 60222ac a c ︒=⨯⨯︒+⨯⨯︒,化简得ac a c =+,即111a c +=, 因此11444(4)()5529,c a c aa c a c a c a c a c+=++=++≥+⋅=当且仅当23c a ==时取等号,则4a c +的最小值为9.故答案为:9.[方法二]: 角平分线性质+向量的数量积+基本不等式 由三角形内角平分线性质得向量式a cBD BA BC a c a c=+++. 因为1BD =,所以2222212()a c ac BA BC BA BC a c a c a c ⎛⎫⎛⎫=++⋅ ⎪ ⎪+++⎝⎭⎝⎭,化简得1ac a c =+,即ac a c =+,亦即(1)(1)1a c --=,所以44(1)(1)5524(1)(1)9a c a c a c +=-+-+≥+--=, 当且仅当4(1)1a c -=-,即3,32a c ==时取等号. [方法三]:解析法+基本不等式如图5,以B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0)C a ,1313,,,2222D A c c ⎛⎫⎛⎫- ⎪ ⎪⎝⎭⎝⎭.因为A ,D ,C 三点共线,则AD CD k k =,即333222111222c c a -=---,则有a c ac +=,所以111a c+=.下同方法一.[方法四]:角平分线定理+基本不等式 在BDC 中,22π12cos13CD a a a a =+-=+-,同理21AD c c =+-.根据内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知CD BC AD AB =,即2211a a a cc c +-=+-,两边平方,并利用比例性质得2211a a c c -=-,整理得()()0a c a c ac -+-=,当a c =时,可解得2,410a c a c ==+=.当a c ac +=时,下同方法一.[方法五]:正弦定理+基本不等式 在ABD △与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11,sin 60sin sin 60sin AD CD A C==︒︒.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120sin60sin60a b AD CD AD CDA B +===+︒︒︒. 所以11sin sin sin a A A C =+,由正弦定理得111a a a c==+,即ac a c =+,下同方法一. [方法六]: 相似+基本不等式如图6,作AE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E .易得ABE 为正三角形,则,1AE c DE c ==-.由ADE CDB ∽,得AE DEBC BD =,即11c c a -=,从而a c ac +=.下同方法一. 三、解答题17.在ABC 中,5cos 13A =-,3cos 5B =. (1)求sinC 的值.(2)设5BC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1665;(2)83【解析】(1)5cos 13A =-,3cos 5B =,()0,A π∈,()0,B π∈,12sin 13A ∴=,4sin 5B =,()()()sin sin sin sin cos cos sin C A B A B A B A Bπ∴=-+=+=+123541613513565=⨯-⨯=. (2)由正弦定理得:45sin 13512sin 313BC B AC A ⨯⋅===; 1113168sin 5223653ABCSAC BC C ∴=⋅=⨯⨯⨯=. 18.在ABC 中,2cos c b B =,3C =. (1)求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 存在且唯一确定,求BC 边上中线的长. 条件①:2c b =;条件②:ABC的周长为4+条件③:ABC)2cos c b =2332π=,23C π=,,解得6B π=;①:由正弦定理结合(矛盾,故这样的ABC 不存在;6π=,设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则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6R π=22sin 3R π=则周长a b +解得2R =,则ABC S =则由余弦定理可得2a ⎛⎫+ ⎪⎝⎭。
2024届高考数学易错题专项(解三角形及应用)练习(附答案)
2024届高考数学易错题专项(解三角形及应用)练习易错点一:易忽视三角形解的个数(解三角形多解情况)1.在ABC 中,已知3cos A =,sin B a =,若cos C 有唯一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sin sin 2,2B A c a ==易错点三:实际问题中题意不明致误(利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某景区有一人工湖,湖面有,A B 两点,湖边架有直线型栈道CD ,长为50m ,如图所示.现要测是,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分别在,C D 两点进行测量,在C 点测得45ACD ∠=︒,30BCD ∠=︒;在D 点测得135,120ADB BDC ︒∠=︒∠=,,,A B C D(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2)判断直线CD 与直线AB(1)若B ,D 选在两个村庄,两村庄之间有一直线型隧道,且离;(1)请同学们指出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2)若已知3AC =,6BC =,MCA ∠己在(1)中的选择,从中选出一组利用所给数据,求 5.如图,某日中午12:00午1:00乙船沿北偏东125°航行速度是多少?(精确到6.如图,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且与该港口相距v艇沿直线方向以nmile/h(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1)求人造卫星与卫星跟踪站在(2)如果此时跟踪站天线指向人造卫星,(1)求B 与C 之间的直线距离(2)在海面上有一点D (A10.在长江某渡口处,江水以5km/h 的速度向东流.一渡船从长江南岸的达北岸的B 码头(如图).设AN 为正北方向,已知1.2km .该渡船应按什么方向航行?速度是多少(角度精确到 11.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47ACD ∠=︒,72BCD ∠=1m ).参考答案1.在ABC 中,已知3cos A =,sin B a =,若cos C 有唯一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AB由BD DC = ,可得OD OB OC -= 由2cos λ⎛+ =++ ⎝ OB AB O OC AB B P 1sin sin 2,2B A c a ==,则()易错点三:实际问题中题意不明致误(利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某景区有一人工湖,湖面有,A B 两点,湖边架有直线型栈道CD ,长为50m ,如图所示.现要测是,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分别在,C D 两点进行测量,在C 点测得45ACD ∠=︒,30BCD ∠=︒;在D 点测得135,120ADB BDC ︒∠=︒∠=.(,,,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1)求,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2)判断直线CD 与直线AB(2)在三角形BCD中,由余弦定理得()sin105sin6045︒=︒+︒=(1)若B,D选在两个村庄,两村庄之间有一直线型隧道,且中,由余弦定理得在ACD2222AC AD CD AD CD =+-⨯(1)请同学们指出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2)若已知3AC =,6BC =,MCA ∠己在(1)中的选择,从中选出一组利用所给数据,求在MDN △中,MD 所以(2456MN =+所以16236MN =-【答案】16.41km【详细分析】由余弦定理得到进而求出AD,得到答案.【答案】28km/h6.如图,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北偏西30︒方向且与该港口相距v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艇沿直线方向以nmile/h(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如图设小艇的速度为v ,时间为t 相遇,2222cos OC AC OA AC OA =+-⨯⨯⨯221200cos 60900600400t t t t ︒-=-+ (1)求人造卫星与卫星跟踪站在(2)如果此时跟踪站天线指向人造卫星,8.如图,某海产养殖户承包一片靠岸水域,(1)求B与C之间的直线距离(2)在海面上有一点D(A【答案】70.7m【详细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解.【答案】渡船应按北偏西【详细分析】根据题意,以∠,即可得到结果即可得到cos ABC【答案】57m【详细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在可.。
1解三角形易错题解析
易错题解析例题1 在不等边△ABC 中,a 为最大边,如果a b c 222<+,求A 的取值围。
错解:∵a b c b c a 2222220<++->,∴。
则cos A b c a bc=+->22220,由于cosA 在(0°,180°)上为减函数且cos90090°,∴°=<A又∵A 为△ABC 的角,∴0°<A <90°。
辨析:错因是审题不细,已知条件弱用。
题设是a 为最大边,而错解中只把a 看做是三角形的普通一条边,造成解题错误。
正解:由上面的解法,可得A <90°。
又∵a 为最大边,∴A >60°。
因此得A 的取值围是(60°,90°)。
例题2 在△ABC 中,若a bA B 22=tan tan ,试判断△ABC 的形状。
错解: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tan tan 22A B A B = 即sin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2200A B A ABB A B =>>·,∵,∴,即sin cos sin cos sin sin A A B B A B ==22。
∴2A =2B ,即A =B 。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
辨析:由sin sin 22A B =,得2A =2B 。
这是三角变换中常见的错误,原因是不熟悉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变换生疏。
正解:同上得sin sin 22A B =,∴2A =22k B π+或222A k B k Z =+-∈ππ()。
∵000<<<<==A b k A B ππ,,∴,则或A B =-π2。
故△ABC 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例题3 在△ABC 中,A =60°,b =1,S ABC △=3,求a b cA B C++++sin sin sin 的值。
查补易混易错点02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2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1)角与弧度: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2)三角函数概念和性质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能画出这些三角函数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最大(小)值。
借助单位圆的对称性,利用定义推导出诱导公式(α ±2π,α ±π的正弦、余弦、正切)。
②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在、余弦函数[0,2]π上、正切函数在(,)22ππ-上的性质。
③结合具体实例,了解sin()y A x ωϕ=+的实际意义;能借助图象理解参数ω,φ,A 的意义,了解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sin cos 1,tan cos xx x x x+==。
(4)三角恒等变换①经历推导两角差余弦公式的过程,知道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意义。
②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2.平面向量及应用 (1)向量概念①通过对力、速度、位移等的分析,了解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和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②理解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和基本要素。
(2)向量运算①借助实例和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加、减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平面向量数乘运算及运算规则,理解其几何意义。
理解两个平面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了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④通过物理中功等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计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STEP01 课标解读⑤通过几何直观,了解平面向量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向量的意义(参见案例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建议用时:60分钟)三角形定“形”记根据边角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是一类热点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需先运用正弦、余弦定理转化已知的边角关系,再进一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这种转化一般有两个通道,即化角为边或化边为角.下面例析这两个通道的应用.1.通过角之间的关系定“形”例1 在△ABC 中,已知2sin A cos B =sin C ,那么△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正三角形2.通过边之间的关系定“形”例2 在△ABC 中,若sin A +sin C sin B =b +ca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解三角形时,处理“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问题需判断解的个数,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下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出现问题的根源我们作图来直观地观察一下.不妨设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作图步骤如下:①先做出已知角A ,把未知边c 画为水平的,角A 的另一条边为已知边b ;②以边b 的不是A 点的另外一个端点为圆心,边a 为半径作圆C ;③观察圆C 与边c 交点的个数,便可得此三角形解的个数.显然,当A 为锐角时,有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当A 为钝角或直角时,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由于a ,b 长度关系的不同,导致了问题有不同个数的解.若A 为锐角,只有当a 不小于b sin A 时才有解,随着a 的增大得到的解的个数也是不相同的.当A 为钝角时,只有当a 大于b时才有解.2.解决问题的策略 (1)正弦定理法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求B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可得sin B =b sin Aa. 若sin B >1,三角形无解;若sin B =1,三角形有且只有一解;若0<sin B <1,B 有两解,再根据a ,b 的大小关系确定A ,B 的大小关系(利用大边对大角),从而确定B 的两个解的取舍.(2)余弦定理法已知△ABC 的两边a ,b 和角A ,求c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 cos A,整理得c2-2bc cos A-a2+b2=0.适合问题的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c便为此三角形的解.(3)公式法当已知△ABC的两边a,b和角A时,通过前面的分析可总结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断公式如下表:A<90°A≥90°a≥ba<ba>ba≤b a>b sinAa=b sin Aa<b sinA一解二解一解无解一解无解3.实例分析例在△ABC中,已知A=45°,a=2,b=2(其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试判断符合上述条件的△ABC有多少个挖掘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解三角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由于我们对三角公式比较熟悉,做题时比较容易入手.但是公式较多且性质灵活,解题时稍有不慎,常会出现增解、错解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题设中的隐含条件挖掘不够.下面结合例子谈谈解三角形时,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隐含条件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例1 已知钝角三角形的三边a =k ,b =k +2,c =k +4,求k 的取值范围.隐含条件2.三角形的内角范围例2 已知△ABC 中,B =30°,AB =23,AC =2,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例3 在△ABC 中,tan A tan B =a2b 2,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4 在△ABC 中,B =3A ,求b a的取值范围.正弦、余弦定理三应用有些题目,表面上看不能利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但若能构造适当的三角形,就能利用两定理,题目显得非常容易,本文剖析几例.1.平面几何中的长度问题例1 如图,在梯形ABCD 中,CD =2,AC =19,∠BAD =60°,求梯形的高.2.求范围例2 如图,等腰△ABC 中,底边BC =1,∠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求BD 的取值范围(注:0<x <1时,f (x )=x -1x为增函数).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例3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 →·AC →=BA →·BC →=k ,(k ∈R ). (1)判断△ABC 的形状; (2)若c =2,求k 的值.专题1-2 解三角形重难点、易错点突破参考答案三角形定“形”记例1 分析 通过三角形恒等变换和正弦、余弦定理,把条件式转化,直至能确定两角(边)的关系为止,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析 方法一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2sin A cos B =sin C 可化为2a ·a 2+c 2-b 22ac=c ,即a 2+c 2-b 2=c 2,即a 2-b 2=0,即a 2=b 2,故a =b .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 方法二 因为在△ABC 中,A +B +C =π, 即C =π-(A +B ),所以sin C =sin(A +B ). 由2sin A cos B =sin C ,得2sin A cos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 即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即sin(A -B )=0. 又因为-π<A -B <π, 所以A -B =0,即A =B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 答案 B点评 根据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一般需通过三角恒等变换,求出角(边)之间的关系.例2分析 先运用正弦定理化角为边,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析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A +sin C sin B =a +c b =b +ca ,整理得a (a +c )=b (b +c ),即a 2-b 2+ac -bc =0,(a -b )(a +b +c )=0. 因为a +b +c ≠0,所以a -b =0,即a =b ,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答案 C点评 本题也可化边为角,但书写复杂,式子之间的关系也不易发现.细说三角形中解的个数例 分析 此题为“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问题,可以利用上述办法来判断△ABC 解的情况.解 方法一 由正弦定理a sin A =bsin B,可得sin B =22sin 45°=12<1. 又因为a >b ,所以A >B ,故B =30°, 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 方法二 由余弦定理得22=c 2+(2)2-2×2×c cos 45°,即c 2-2c -2=0,解得c =1± 3.而1-3<0, 故仅有一解,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方法三 A 为锐角,a >b ,故符合条件的△ABC 只有一个.挖掘三角形中的隐含条件例1 [错解] ∵c >b >a 且△ABC 为钝角三角形, ∴C 为钝角.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k 2+k +22-k +422k k +2=k 2-4k -122k k +2<0. ∴k 2-4k -12<0,解得-2<k <6.又∵k 为三角形的边长, ∴k >0.综上所述,0<k <6.[点拨] 忽略了隐含条件:k ,k +2,k +4构成一个三角形,需满足k +(k +2)>k +4.即k >2而不是k >0. [正解] ∵c >b >a ,且△ABC 为钝角三角形, ∴C 为钝角.由余弦定理得cos C =a 2+b 2-c 22ab =k 2-4k -122k k +2<0.∴k 2-4k -12<0,解得-2<k <6.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k +(k +2)>k +4,∴k >2, 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为2<k <6.温馨点评 虽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实际应用时通常不用都写上,只需最小两边之和大于最大边就行了.例2 [错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AB sin B AC =32. ∴C =60°,∴A =90°.则S △ABC =12AB ·AC ·sin A =12×23×2×1=2 3.[点拨] 上述解法中在用正弦定理求C 时丢了一解.实际上由sin C =32可得C =60°或C =120°,它们都满足条件.[正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 C =AB sin B AC =32. ∴C =60°或C =120°. 当C =60°时,A =90°, ∴S △ABC =12AB ·AC ·sin A =2 3.当C =120°时,A =30°, ∴S △ABC =12AB ·AC ·sin A = 3.故△ABC 的面积是23或 3.温馨点评 利用正弦定理理解“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求另一角”问题时,由于三角形内角的正弦值都为正的,而这个内角可能为锐角,也可能为钝角,容易把握不准确出错.例3 [错解] tan A tan B =a 2b 2⇔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2A sin 2B ⇔cos B cos A =sin A sin B ⇔sin A cos A =sin B cos B ⇔sin 2A =sin 2B ,∴A =B .∴△ABC 是等腰三角形.[点拨] 上述错解忽视了满足sin 2A =sin 2B 的另一个角之间的关系:2A +2B =180°. [正解] tan A tan B =a 2b 2⇔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2A sin 2B ⇔cos B cos A =sin Asin B ⇔sin A cos A =sin B cos B ⇔sin 2A =sin 2B ⇔2A =2B 或2A +2B =180°. ∴A =B 或A +B =90°.∴△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温馨点评 在△ABC 中,sin A =sin B ⇔A =B 是成立的,但sin 2A =sin 2B ⇔2A =2B 或2A +2B =180°.例4 [错解] 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sin 3A sin A =sin A +2A sin A =sin A cos 2A +cos A sin 2Asin A=cos 2A +2cos 2A =4cos 2A -1. ∵0≤cos 2A ≤1, ∴-1≤4cos 2A -1≤3,∵ba >0,∴0<b a≤3.[点拨] 忽略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及角A 、B 的取值范围,从而导致b a取值范围求错.[正解] 由正弦定理得b a =sin B sin A =sin 3A sin A=sin A +2A sin A =sin A cos 2A +cos A sin 2A sin A=cos 2A +2cos 2A =4cos 2A -1. ∵A +B +C =180°,B =3A .∴A +B =4A <180°,∴0°<A <45°.∴22<cos A <1, ∴1<4cos 2 A -1<3,∴1<ba<3. 温馨点评 解三角形问题,角的取值范围至关重要.一些问题,角的取值范围隐含在题目的条件中,若不仔细审题,深入挖掘,往往疏漏而导致解题失败.正弦、余弦定理三应用例1 分析 如图,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则DE 为所求的高.由∠BAD =60°,知∠ADC =120°,又边CD 与AC 的长已知,故△ACD 为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解三角形.解Rt△ADE ,需先求AD 的长,这只需在△ACD 中应用余弦定理.解 由∠BAD =60°,得∠ADC =120°,在△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AC 2=AD 2+CD 2-2AD ·CD ·cos∠ADC ,即19=AD 2+4-2AD ×2×⎝ ⎛⎭⎪⎫-12, 解得AD =3或AD =-5(舍去).在△ADE 中,DE =AD ·sin 60°=332. 点评 依据余弦定理建立方程是余弦定理的一个妙用,也是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体现.2.求范围例2 分析 把BD 的长表示为∠ABC 的函数,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解 设∠ABC =α.因为∠ABC =∠C ,所以∠A =180°-2α,∠BDC =∠A +∠ABD =180°-2α+α2=180°-3α2, 因为BC =1,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得BD =sin αsin 3α2=2sin α2cos α2sin αcos α2+cos αsin α2=2cos α24cos 2α2-1=24cos α2-1cos α2, 因为0°<α2<45°,所以22<cos α2<1, 而当cos α2增大时,BD 减小,且当cos α2=22时, BD =2;当cos α2=1时,BD =23, 故BD 的取值范围是⎝ ⎛⎭⎪⎫23,2. 点评 本题考查:(1)三角知识、正弦定理以及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的方法;(2)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思想.例3 解 (1)∵AB →·AC →=cb cos A ,BA →·BC →=ca cos B .又AB →·AC →=BA →·BC →,∴bc cos A =ac cos B ,∴b cos A =a cos B .方法一 ∴sin B cos A =sin A cos B ,即sin A cos B -cos A sin B =0,∴sin(A -B )=0,∵-π<A -B <π,∴A =B .∴△ABC 为等腰三角形.方法二 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 ∵b cos A =a cos B ,∴b ·b 2+c 2-a 22bc =a ·a 2+c 2-b 22ac, ∴b 2+c 2-a 2=a 2+c 2-b 2,∴a 2=b 2,∴a =b .∴△ABC 为等腰三角形.(2)由(1)知:a =b . ∴AB →·AC →=bc cos A =bc ·b 2+c 2-a 22bc =c 22=k , ∵c =2,∴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