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虽美 还需绿叶相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导学案(教案)
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
教学对象:
七上·七
教学目标:
能根据写作目的确定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学会根据中心安排详略。
教学重点:
学习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中心确定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安排详略。
课时建议: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班上有过照相经验,特别是照生活照经验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请大家想想自己在照相的时候,除了会对自己刻意打扮一番,比如发型、衣着、姿势等以外,还要不要考虑照相的背景?为什么要选择背景?通常会选择怎样的背景呢?请大家谈谈。(学生发言略)
师:一般会选择有花、草、树等好看的背景。因为好的背景能更好的衬托出你的美丽和青春。照相如此,其实,作文中对材料处理的道理也如此。有道是“红花(人)虽美,还需绿叶(背景)相衬”。(板书)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红花占主导地位,绿叶起陪衬作用,缺一不可,主次分明,才和谐漂亮。那么一篇文章,怎样安排主次材料,确定详略,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呢?(板书: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
二、例文导学
(一)一位同学要写一篇《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的作文,他准备选用的材料如下,你能帮助他确定好主要、次要材料吗?
1)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
2)他从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毎学习一个新知识,只要不明白就请教别人直到弄懂为止。
3)他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书、做补充练习。
4)他带病坚持听课。
5)他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主要材料:(3 、4 );次要材料:(1、2、5 )
(二)读《银杏树》,你能从“中心与材料的详略”这个角度加以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吗?
银杏树
暑假里,我在伯伯家做客。听说离他家十多里路的老河村有棵几百年的银杏树,就吵着要去看。第二天早上,堂哥就用摩托送我去。路上车子很多,摩托在车流中穿行,我真佩服堂哥的技术。不一会儿就到了。
一下车,就觉得热得不行,我们在村头吃了个西瓜,喝了点汽水,才进村看树。
在一所小学门前,那棵老树屹立着,只见它古老苍劲,大得惊人。学校并不大,但校舍整齐美观,窗明几净。
一个锄草回来的农民路过这里,堂哥便和他攀谈起来。那农民很和气,他告诉我们,这棵银杏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它遭过两次大灾:一次是被雷击;一次是被鬼子用刀劈,用火烧。然而,老树依然挺立在大地上。
听完介绍,仰望老树,我觉得它格外高大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有力地表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我们是九点多钟回去的,路上车子少了些,堂哥开得更快了。坐在疾驰的摩托上,我暗暗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学习老树坚韧不屈的精神,在与困难的斗争中锻炼成长。
1、学生讨论
2、集体交流
3、教师点拨:详略无致,巨细无遗,是记叙文写作中容易犯的一种毛病,上面这篇习作的主要问题也在这里。
1)该舍的未舍。习作有不少内容尽管是作者当时的见闻,但对表现中心思想却没有关系。如路上车子多,堂哥驾驶技术好,在村头吃西瓜、喝汽水,以及小学校舍的美观整洁等,既与绘树、赞树无关,也不属必不可少的交代,应当割舍干净。
2)该略的不略。与文章中心无关的内容应当割舍,与文章中心有关的也并非都要大写特写,那些离中心比较远的就不能详写。习作在这方面的处理也有问题。第三段主要内容应当是写树,有关那位农民的情况没有必要详说,用“一位农民告诉我们”一笔带过即可。返回时着重写的应是“我”的心理活动,其他只需点一下,可改成:“在回去的路上,我心里想……”
3)该详的不详。绘树、赞树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应当详写,而习作却写得很粗略。二、三段写树的形象只用了“古老苍劲,大得惊人”“挺立”等词语,很是空泛。应该对树的形态、色彩等作多角度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并作一些侧面烘托,具体地表现老树的古老苍劲,刚强不屈和永葆青春的特点。赞树部分把老树
的形象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则应在形象描绘的基础上,力求抒情议论自然合理;习作只是三言两语,贴上标签就完事,这种简单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要点点拨
1、安排好详略。据(题目的)中心意思,安排好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考虑哪些材料最能表达文章中心,作为主要材料,要放手敢于写,浓墨重彩,应详写;哪些材料与表现中心有关系,作为次要材料应略写。详写不是什么都写,无用的、没必要的坚决不写;略写也不是不写,完全不屑次要的方面,也会影响主要的方面——或使情节不完整,或前后不连贯,或显得单调。
2、写好重点段落。一篇文章往往只那么一二处主要的段落,就应集中笔墨,花大力气写。如《我的老师》(参见七上·一作文教学导学案)一文,写了七件事,前五件略写,后两件详写,因为后两件事将“我”和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推到了新的高峰,集中地反映了作品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学生,我们在写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时,首先要将事件的过程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中,经过是一件事的重点,也是全文重心,一定要具体、详细;写人为主的文章,要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
3、写好细节。细节虽是文章的枝叶,但细微处见内心、见真情、见功底,能增辉添色。《散步》写祖孙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注重用细节描写表现母子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如第6段写祖孙三代人的心理活动,着重写“我”,祖、孙一笔带过。“我的母亲老了”到“她总是听我的”,其中的“强壮”“高大”是分别从母亲和儿子的不同角度来审视“我”。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因为大路平坦方便老人,“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了对母亲的尊敬。
四、实战演练
以“我喜欢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详略得当,不少于600字。
五、拓展阅读
(一)枣核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