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现实主义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2008-5-26 9:26:17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每天5分钟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2011年高考

内容提要: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紧扣其生活的急遽变化的时代脉搏,以其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度精湛的诗艺技巧,系满腔热情于国于民,形成了融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凝重深沉的感情境界、百转千回的表达方式、谨严铿锵的格律音韵于一炉的"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从而登上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树立了现实主义的伟大丰碑。

关键词:

现实主义关心人民疾苦沉郁顿挫

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公认的五座历史丰碑,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明星。现实主义不仅渗透在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上,也体现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杜甫几乎和现实主义同列并举的原因也就如此。

一、杜甫的生活经历与现实主义

与李白不同,杜甫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他出生在一个"奉儒

守官"的官僚家庭,享有不服兵役,不拿租税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

一个热爱人民的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和创作道路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青年时代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天宝六载,到长安应试,因李林甫作梗,在长安潦倒1 0年左右。安史之乱爆发后,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脱身逃至风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后被贬为华中司空参军。不久,关中大旱,为饥饿所迫,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后入四川节度使严武幕,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也称杜工部。大历三年,舟出三峡,死于湘江舟中。

杜甫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代,仕途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察人民的疾苦。其诗结合时事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都是揭露统治阶级专横骄奢,人民倍受其苦的不朽诗篇。还有著名作品"三吏"、"三别"等,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晚年所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为"李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就

在于其诗在诗歌现实主义创作方面的杰出贡献。

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体现

1、对统治阶级进行了广泛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10年长安的困守生活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们""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曾经想到退隐,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持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一

个重要的契机。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也看到了统治阶级的罪恶,天宝十一载(752),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严肃

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兵车行》的开头是一幅悲惨的图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最高统治集团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10 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定了杜甫以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2、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对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焚掠屠杀,和人民一起感受国破家亡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风翔,"生还今日使,问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中可见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却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做谏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营救房官的罢相,不料触怒肃宗,几乎受刑戮后,从此屡遭贬斥,但也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风翔回鹿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又投入实际斗争,这时期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性的作品,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在唐代,给人民带来苦难最深的,还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所引起的各种内乱外患。历次战乱,造成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惨状。这种情形在杜甫的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诗人曾经从多方面为我们描画出那个充满了人民的血和泪的时代,这就是:"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征夫》

特别可贵的是:诗人不单单是反映了战乱给社会所带来的残破景象,而且更表现出阶级矛盾因此变得更加尖锐。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壮丁尤少,于是统治阶级便用残暴的手段,把结婚才一天的丈夫,还没有成年的"中男",以至年老妇人都一齐强征入伍或服役。这一切都反映在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尤其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表现得最是集中、最是深刻: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勇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除安史之乱外,唐代地方军阀的叛乱,吐蕃、回纥的入侵,这许多战乱给人民所带来的灾害,也无不在诗人的作品里得到反映。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诗中揭露出"官军"原是和敌军一样地残害人民:殿前兵马虽骁雄,从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之三

由于杜甫看到人民在战乱中所受到的灾难太深太重了,所以他热切盼望战乱平息,好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