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的三种接线方式
第八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1
本章分析电力系统中性点常用接地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8-1 概 述
电力系统三相交流发电机、变压器接成星形绕组的公共点,称为电力系统中 性点。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 地和直接接地。 根据主要运行特征,可将电力系统按中性点接地方式归纳为两大类: (1)非有效接地系统或小接地电流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 地及经高阻抗接地的系统。通常这类系统有X0/ X1>3,R0/ X1>1。当发生一相接地 故障时,接地电流被限制到较小数值,非故障相的对地稳态电压可能达到线电压。 (2)有效接地系统或大接地电流系统。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及经低阻抗接地 的系统。通常这类系统有X0/ X1≤3,R0/ X1≤1。当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 有较大数值,非故障相的对地稳态电压不超过线电压的80%。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
C CV CW U O
C ph
C 为三相对地电容的平均值。电压、电流相量关系如图8-2(b)所示 。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 1)中性点对地电压U O 与接地相的相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等于电网中 出现的零序电压[式(8-9)、(8-11)]。 2)故障相的对地电压降为零;两健全相的对地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的 3 倍,即 升高到线电压,其相位差不再是120°,而是60°。三个线电压仍保持对称和大小 不变,故对电力用户的继续工作没有影响,这是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但各种设 备的绝缘水平应按线电压来设计[式(8-10)和相量图]。 3)两健全相的电容电流相应地增大为正常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 3 倍,分别超 前相应的相对地电压90°;而流过接地点的单相接地电流 I 为正常时相对地电容 C 90°。 电流的3倍,并超前U O (2)经过渡电阻 Rk 接地。仍忽略绝缘泄漏电导,并设CU CV CW C 。当 U相接地时,线路各相对地导纳为:U 1 jC ,YV YW jC 。这时 Y Rk 1 UU YU UV YV UW YW U (8-16), UO (8-17) U 1 j 3CRk YU YV YW
浅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浅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摘要: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指的是发电机或者是变压器的中性点,从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人身安全等层面来考虑,通常采取的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具体运行方式。
所以,对于该种运行开展理论层面上的研究与分析就显得非常关键。
关键词: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引言我国的配电网中性点重点采取三种接地方法:中性点不接地(对地绝缘)、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配电网在以往大多数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以往的供电网络结构比较简单,系统的容量也不大,输电线通过架空线为主,因为受到大风、树叶以及雷击等因素的影响,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网当中产生概率最高的一种故障,并且通常是可以恢复的故障。
因为中性点不接地,即便是发生了单相金属性永久接地或者是稳定电弧接地,依然可以不间断进行供电,这是该种配电网的优势所在,这样能够很好的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但是伴随着我国供电系统的改造,电缆线路在不断的增多,配电网的接地电容在到达一定的数值之后,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首先,在配电网产生单相接地的时候,接地电容的电流比较大,电弧难以熄灭,或许会发展成为相间短路;其次,在产生间歇性弧光接地的时候,容易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进而对整体配电网产生威胁。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对策,通过消弧线圈带来的感性电流来补偿故障点的电容、电流,使得配电网在产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时候电弧可以在瞬间熄灭。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特征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通过消弧线圈所带来的感性电流来对故障点的电容与电流进行补偿的,一定要采取过补偿的运行方式,即消弧线圈的感抗应该低于电网对地的容抗,这样可以利用调整消弧线圈分接头的方式实现。
因为人为的加设一个比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稍微大一些、相位差是180°的电感电流,电容电流就可以被电感电流所补偿,通过接地故障点的电流,仅仅是补偿之后数值很小的残存电流,具备下述的特征:(1)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较高。
低压配电网有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低压配电网有三种中性点运行方式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中性点接地系统有三种: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这三种接地分别为:TT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IT系统:电源中性点不直接接地TN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与TT系统的区别是该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
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作用。
1.无中性点接地方式无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发电机中性点不接地,即不与任何接地点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发电机系统,如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或其他要求无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
该方式的作用是防止中性点电流的产生,以及减小对系统产生的潮流冲击。
2.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是指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型和中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低电压和小容量的发电机组。
直接接地方式的作用是将发电机的中性点电位固定在地电位,避免中性点电位漂移造成的不稳定。
3.高阻抗接地方式高阻抗接地方式是指通过中性点接线电抗或电容将发电机中性点与地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额定电压为10kV以上的发电机组。
高阻抗接地方式的作用是限制中性点电流的大小,减小对系统的影响,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4.低阻抗接地方式低阻抗接地方式是指通过中性点接线电阻将发电机中性点与地相连。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发电机系统,一般用于输电系统或大容量的发电机组。
低阻抗接地方式的作用是提供系统的绝对保护,能够及时检测和隔离发电机的接地故障,并快速恢复电力系统的运行。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如星形接地方式、虚地方式等。
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护电力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小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发电机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技术措施,它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设备的可靠工作。
各种接地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加强对接地方式的监测和维护,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压器中性点三种接法浅析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综合性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过电压绝缘水平的选择,而且对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汤河水库管理局发电厂,原有1号主变为SJL4000/60型,于1984年4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至今使用20多年超过正常使用年限,变损较大,运行得不到安全保障。
于2007年4月更换1号主变为S11—M—4000/66型。
该变压器无论从节能、安全和免维护等方面都远远优于SJL4000/60型变压器。
变压器中性点采用TN—S方式接地。
1 分析对比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变压器中性点接法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电力系统中通常采用TN系统。
本文就我厂为何选用TN-S方式接地进行对比分析。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 TN—C系统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下面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低压施工配电系统三种接地形式:IT、TT、TN解析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运行方式
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是指系统中性点对地绝缘。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系统的三相对称关系并未破坏,仅中性点及各相对地电压发生变化时,中性点的电压上升到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增大倍相电压,故对于该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可以带故障继续运行2h。
故障相接地点的对地故障电流为正常运行时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在我国配电网电压在10~35KV之间的架空线路多采用此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系统中性点经一无阻抗接地线接地的方式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
这种方式对线路绝缘水平的要求较低,能明显降低线路造价。
此接地系统一般应在接有单相负载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高压110KV输电线路上。
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系统:在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用一阻抗相连的接地方式称为中性点阻抗接地。
根据接地电阻器电阻值的大小,接地系统分为高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
补充: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TN系统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公共保护线或公共的保护中性线。
TT系统中的所有设备
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也都各自经过PE线单独接地。
IT系统中的所有外露设备也都各自经过PE线单独接地,但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几种?各种接线方式是什么?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在三相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前两种合称小接地电流系统,后一种称大接地电流系统。
1.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3.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
当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由接地点通过大地形成单相短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故又称其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我国广泛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从系统中引出中性线(N)、保护线(PE)或保护中性线(PEN)。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和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中规定:TN系统—在此系统内,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PE线与该点连接。
TN—S系统—在TN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分开的。
TN—C—S系统—在TN 系统中,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TN—C系统—在TN系统中,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在TN—C、TN—S和TN—C—S系统中,为确保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外,对PE线和PEN线还必须设置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TN系统如图9-6所示。
三、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1.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4.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a.TN—C系统b.TN—S系统c. TN—C—S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安工程师考点)
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IT、TT、TN)系统的区别详解(注册安全工程师考点)根据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低压配电系统有三种接地形式,即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端与地的关系T-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I-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2)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N-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电气连接。
分别对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全面剖析。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
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
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再是IT系统。
IT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IT系统接线图IT系统特点IT系统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仅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50V,不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220V 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器。
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
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
运用IT 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
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
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三种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的三种方式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包含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系统(含小电阻、中电阻和高电阻)大电流接地系统用于110kV及以上系统及。
该系统在单相接地时,另外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系统过电压较低,对110kV及以上系统抑制过电压有利,但此时接地电流很大,运行设备很难长时间通过此电流,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甚至为零,系统电压严重不平衡,许多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及时切除接地点。
大电流接地系统要求部分主变的中性点接地,避免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过大。
这些主变必须有一个三角形接线的绕组,以构成零序通路,降低零序阻抗。
主变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1/3,线路的零序阻抗一般为正序阻抗的3倍。
作为220kV枢纽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并列运行。
其中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其他主变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好处是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有利于该110kV系统零序定值的计算和整定,零序过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变化很小,容易保持其阶梯特性;未220kV系统提供稳定的零序电源,保持220kV 系统零序保护的方向性和稳定性。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和110kV侧中性点均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220kV负荷变电站的主变必须分列运行。
此时所有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必须通过间隙接地,110kV侧中性点全部接地运行。
所有主变不能相220kV系统提供零序电流,110kV侧零序阻抗稳定。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作为链式接线的220kV变电站,其220kV侧母线并列运行并有两个电源。
虽然主变分列运行,但必须有一台主变的220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主变的220kV 侧中性点通过间隙接地。
110kV侧中性点必须全部直接接地。
主变220kV侧中性点加装间隙保护,保护动作跳开各侧断路器。
目前运行的110kV变电站全部主变均分裂运行,其电源侧母线为单电源。
220kv系统中性点实际运行方式的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专题讨论报告课题: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小组成员:二〇一九年月日专题讨论成绩正文内容摘要:220kV主变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网结构、绝缘水平、供电可靠性、保护的配置及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及分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主变;运行方式;零序网络引言: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与电网的绝缘水平、保护配置、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发生接地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及分布等关系密切一、变压器中性点运行方式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中性点有三种运行方式: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阻抗或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
(一)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短路时,故障相电压为零,正常相电压为原来的3倍,中性点电位由零变为相电压 Uc,此时的短路电流为电容电流Ic0,线电压不变。
因此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对变压器的绝缘工频耐压水平要求更高,由于电容电流较小,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允许系统短时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零序网络没有形成回路,在发生不平衡故障时,系统中没有零序阻抗,也不会产生零序电流。
(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对于线路较长的系统,输电导线对地电容较大,因而电容电流较大,中性点消弧线圈可以有效补偿电容电流,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过电压。
然而,这种接地方式会使中性点电位升高,对变压器中性点绝缘要求较高。
(三)中性点直接接地当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故障点短路电流较大,会引起停电,同时对运行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构成威胁。
但这种运行方式下,中性点电位稳定,接近于零,正常相电压不变,不易引起相间短路。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多见于110kV以上的电网。
因110 kV以上的电网单相接地的概率比中低压电网小,所以只要提高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就可以基本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二、220kV站主变中性点运行方式与继电保护的配合调度运行方式规定,220kV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接地的原则:对于只有一台主变的变电站,其主变中性点高中压侧都应直接接地;对于有多台主变的变电站,有且只有一台主变高、中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应使另一台运行中的主变高、中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
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一、概述1、ENR-JXB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专用于电力变压器中性点,以实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从而避免由于系统故障,引发变压器中性点电压升高造成对变压器的损害。
本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建筑、环保等领域。
2、一般来说,棒间隙为极不均匀电场,放电电压不稳定分散性大从而决定了其保护性能差。
球间隙为均匀电场放电电压稳定,分散性小保护性能好。
球间隙现场调试比较容易,用户可根据自己地区情况现场调试;而棒间隙尖顶特别难对准,所以现场调试难度大。
球间隙采用不锈钢球表面镀银、成本高并且固定要求高,所以许多厂家为降低成本而采用棒间隙,但是并没有考虑使用效果。
3、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中电流互感器选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装在不锈钢箱体里,不受环境气候影响,使用寿命长。
第四讲电力系统中性点
供电所人员接到调度员通知后,要将高压缺相与非金
属性接地区分开来,通过查询末端用户上的电压是否平衡
来判断是高压缺相还是非金属性接地。断线用户只有两相 电,接地用户负荷电压变化不明显。
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交流资料
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 电流进行补偿,使通过故障点的电流 减小到能自行熄弧范围。利用对消弧 线圈无载分接开关的操作,使其在一 定范围内达到过补偿运行,从而实现 减小接地电流的目的。使电网持续运 行时间延长,相对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此方式也是小接地电流系统。 在各级电压网络中,当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故障点总的电容电 流超过下列数值时,必须尽快安装消弧线圈: ①对3kV~6kV电网,故障点总电容电流超过30A; ②对10kV电网,故障点总电容电流超过20A; ③对22kV~66kV电网,故障点总电容电流超过10A。
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交流资料
【案例一】
2009年6月17日晚上,富阳新登镇城河西路一村民家发 生了悲惨一幕:53岁的村民江银凤在洗澡时,不慎触电倒
地,丈夫汪永康发现后赶紧伸手去扶,结果也被电无情地
夺走了生命。 鉴定结论:触电事故原因发生在一个临时 插座上。江银凤把电源插头插在浴室窗外一只临时活动的 电源插座上,插座既没有接地线,也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要命的是电源插座内有一段20毫米长 的外来铜导线!使电源的火线误搭到热水器插头的接地端 上导致漏电,成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交流资料
4、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及对策
三相负荷不平衡,六个方面危害生。 配变损耗显著增,出力减小容下行。 各相电压不对称,零序增大温度升。 电机效率下降多,线路损耗猛的增。 为保负荷三相平,四个方面细调整。 三组单相三相引,三相单相尽量平。 定期测量流平衡,五分之一得调整。 单相接户限长度,一百米内限五户。 单相用电电焊机,错开相别和台数。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特点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特点作者/张伟斌,河钢集团宣钢检修公司文章摘要: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问题,随着配电容量的不断增大,选择一种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尤为重要,对电力 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因此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各种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其不同特点,列举了 我国电力系统种主要运用的中性点接线方式。
关键词:中性点接地;消弧线圈;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中性点直接 接地或经过低阻抗接地;另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经过消弧 线圈或高阻抗接地。
其中采用最广泛的是中性点接地、中性 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等三种方式。
本文结 合自身经验介绍各种接地方式的特点,供大家选择时参考。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发生一相接地时,接在相间电 压上的受电器的供电并未遭到破坏,它们可以继续运行,但 是这种电网长期在一相接地的状态下运行,也是不能允许的,因为这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绝缘薄弱点很可能被击穿,而 引起两相接地短路,将严重地损坏电气设备。
所以,在中 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必须设专门的监察装置,以便使运行人 员及时地发现一相接地故障,从而切除电网中的故障部分。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接地的电容电流较大时,在 接地处引起的电弧就很难自行熄灭。
在接地处还可能出现所 谓间隙电弧,即周期地熄灭与重燃的电弧。
由于电网是一 个具有电感和电容的振荡回路,间歇电弧将弓丨起相对地的过 电压,其数值可达(2.5〜3) Ux。
这种a电压会传输到与接 地点有直接电连接的整个电网上,更容易引起另一相对地击 穿,而形成两相接地短路。
在电压为3-10kV的电力网中,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 允许大于30A,否则,电弧不能自行熄灭。
在20〜60kV电 压级的电力网中,间歇电弧所引起的过电压,数值更大,对 于设备绝缘更为危险,而且由于电压较高,电弧更难自行熄灭。
因此,在这些电网中,规定一相接地电流不得大于10A〇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一相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了上述的允许值时,可以用中 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法来解决,该系统即称为中性点经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AW电站中性点接线方式
路 斌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有三种方式 ⑴中性点不接地 ⑵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小电流接地) ⑶直接接地(大电流接地)
⑴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的二 相对地电压将升高,由于线电压仍保持不 变,对用户继续工作影响不大,同时限制 了接地电弧对设备的损坏。 在单相接地金属性接地是,中性点电压为 相电压,非故障的二相对地电压将升高√3 倍,系统绝缘要求高,也不能长期运行。 无法配置单相接地保护
高压侧的工作接地是为了降低系统对地的 电压(如中性点不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 地故障时,系统对地电压升高1.732倍,对 系统 造成很大危害。因为系统电压正常最 高电压不得超过1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优点:这种系统发生 单相接地时,三相用电设备能正常工作, 允许暂时继续运行两小时之内,因此可靠 性高。不适用于电力系统。
其缺点: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其它 两条完好相对地电压升到线电压,是正常 时的 √ 3 倍,因此绝缘要求高,增加绝缘 费用。 查找故障设备不易。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优点:发生单相接 地时,其它两完好相对地电压不升高,因 此可降低绝缘费用。保证安全。 其缺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 大,要迅速切除故障部分,从而使供电可 靠性差。 对厂用电故障接地及时切除保障了厂用电 的正常运行,也为故障设备的处理带来很 大方便。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保留了中性点不接地方 式的全部优点。由于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补偿了 电网接地电容电流,使得接地点残流减少到5A及 以下,降低了故障相接地电弧恢复电压的上升速 度,以致电弧能够自行熄灭,从而提高供电可靠 性。 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称为谐振接地系统,它有 自动跟踪补偿方式和非自动跟踪补偿方式两种。 前者比后者有无可比拟的优点,目前电力系统无 论新建或扩建都采用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并正在 逐步淘汰非自动调谐消弧线圈。
中性点接地方式6
应选择下列哪项数值?
(A)22kVA
(B)25kVA
(C)30kVA (D)28kVA
答案:[ C ] 2006年考题
解答过程:
根据电气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80页(3-1)公式
又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222-2005 第 18.1.4,式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
b)装在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对于采用单元连接的发电机中 性点的消弧线圈,宜采用欠补偿方式。 C)系统中消弧线圈装设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保证系统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大部分电网不得失去消弧线圈的 补偿。不应将多台消弧线圈集中安装在一处,并因避免电网仅装一台 消弧线圈。
18.1.4 消弧线圈的补偿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Q
KIC
UN 3
= 1.35 × 22.2 ×35/1.732= 605.6KVA
其中 k 为补偿系数,过补偿取 1.35。k 的取值可根据DL/T5222-2005 第
18.1.6 条:装在电网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以及具有直配线的发电机
中性点的消弧线圈应采用过补偿方式。 故选 D。
1 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1.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分两大类: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和 中性点直接接地。
1.1.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可分为三种形式: (1)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最简单,单相接地时允
许带故障运行两小时,供电连续性好,接地电流仅为线路及设备 的电容电流。但由于过电压水平高,要求有较高的绝缘水平,不 宜用于110kV及以上电网。在6-63kV电网中,则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方式,但电容电流不能超过允许值,否则接地电弧不易自熄,易 产生较高弧光间歇接地过电压,波及整个电网。
中性点的三种接线方式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经电阻接地方式。
此类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电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间的线电压基本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再继续运行1~2小时,而不必立即跳闸,这是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的主要优点,但是在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要升高倍,对设备的绝缘造成了威胁,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绝缘破坏、两相短路,弧光放电,引起全系统过电压。
为了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因此,在单相接地时,一般只要求选择性地发出信号,而不必跳闸。
但当单相接地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有危险时,则应动作于跳闸。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线路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
如果此电容电流相当大,就会在接地点产生间歇性电弧,引起过电压,从而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极大增加。
在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绝缘损坏,造成两点或多点的接地短路,使事故扩大。
为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当各级电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35kV电网为10A,10kV电网为20A,3~6kV电网为30A),就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来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就可以减少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以致自动熄弧,保证继续供电。
该接地方式因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是随机的,造成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复杂,寻找故障点比较难。
消弧线圈采用无载分接开关,靠人工凭经验操作比较难实现过补偿。
消弧线圈本身是感性元件,与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谐振过电压,给继电保护的功能实现增加了困难。
所以当电缆线路较长、系统电容电流较大时,也可以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阻值的电阻。
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有一定优越性。
三相五线制的三种接地方式 - 电工基础
三相五线制的三种接地方式 - 电工基础
三相五线制分为TT接地方式和TN接地方式,其中TN又具体分为TN-S,TN-C,TN-C-S三种方式。
TT接地方式:第一个字母T表示电源中性点接地,第二个T是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这种方法高压系统普遍采用,低压系统中有大容量用电器时不宜采用。
TN-S接地方式:字母S代表N与PE分开,设备金属外壳与PE相连,设备中性点与N相连。
其优点是PE中没有电流,故设备金属外壳对地电位为零。
主要用于数据处理,精密检测,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
TN-C接地方式:字母C 表示N与PE合并成为PEN,实际上是四线制供电方式。
设备中性点和金属外壳都和N相连。
由于N正常时流通三相不平衡电流和谐波电流,故设备金属外壳正常对地有一定电压,通常用于一般供电场所。
TN-C-S接地方式:一部分N与PE分开,是四线半制供电方式。
应用于环境较差的场所。
当N和PE分开后不允许再合并。
中国规定,民用供电线路相线之间的电压(即线电压)为380V,相线和地线或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即相电压)均为220V。
进户线一般采用单相二线制,即三个相线中的任意一相和中性线(作零线)。
如遇大功率用电器,需自行设置接地线。
三相五线制标准导线颜色为:A线黄色,B线绿色,C线红色,N线淡蓝色,PE线黄绿色。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即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经电阻接地方式。
此类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故障点的电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间的线电压基本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都允许再继续运行1~2小时,而不必立即跳闸,这是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运行的主要优点,但是在单相接地后,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要升高倍,对设备的绝缘造成了威胁,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绝缘破坏、两相短路,弧光放电,引起全系统过电压。
为了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应及时发出信号,以便运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因此,在单相接地时,一般只要求选择性地发出信号,而不必跳闸。
但当单相接地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有危险时,则应动作于跳闸。
另外一种情况是,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线路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
如果此电容电流相当大,就会在接地点产生间歇性电弧,引起过电压,从而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极大增加。
在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绝缘损坏,造成两点或多点的接地短路,使事故扩大。
为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当各级电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35kV电网为10A,10kV电网为20A,3~6kV电网为30A),就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来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就可以减少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以致自动熄弧,保证继续供电。
该接地方式因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是随机的,造成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复杂,寻找故障点比较难。
消弧线圈采用无载分接开关,靠人工凭经验操作比较难实现过补偿。
消弧线圈本身是感性元件,与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谐振过电压,给继电保护的功能实现增加了困难。
所以当电缆线路较长、系统电容电流较大时,也可以采用经电阻接地方式,即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阻值的电阻。
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有一定优越性。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有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等三种方式。
这三种电阻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