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2常见问题

合集下载

ICD问题与答案

ICD问题与答案

ICD问与答ICD问题与回答:植入21.DUMP 是否必须做?何时做? (2)2.CRT-D device的五个插口如何连接电极导线插杆? (2)3.DFT后,需要告知医生哪些信息? (2)4.ICD植入过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手动治疗?如何设置 (2)5.为何用分析仪、EGM走纸和ICD自动测量的振幅标准不一样?标准分别是什么? (2)6.如果术中没有诱发出VF应如何处理? (3)7.ICD主动电极导线可以放到室间隔吗? (3)8.对EF值较低,或者是长QT综合征的患者如何测量QT 间期? (3)随访39.如何减少放电次数,同时又保证患者生命的安全? (3)10.如果遇到ERI电压后,ICD还能工作多久?能否放电? (3)11.植入后最大除颤能量没有转复如何处理? (3)12.ICD的感知灵敏度出厂设置为何在0.3mv?ICD中起搏系统平台是否使用同样的感知灵敏度设置? (3)13.Others 1:1SVT 是否应在植入后立即程控为On?为什么? (4)14.EGM Pre-Storage在一个事件中存储多长时间?消耗多少电池寿命?415.Virtuoso 不放电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少年? (4)16.ATP during/before charging 打开时是否还需要设置FVTzone? (4)17.Virtuoso 病人被无线遥测激活后,允许开始对话的时间窗有多长? (4)ICD问题与回答:植入1.DUMP 是否必须做?何时做?回答:植入过程中,从充满电到放完电需要15分钟,如果即刻DUMP属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会对电路造成影响。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手术时间满足15分钟的充放电过程,不需要DUMP。

但是如果忘记作charge,距离DFT测试时间太短,需要直接DUMP。

2.CRT-D device的五个插口如何连接电极导线插杆?3.DFT后,需要告知医生哪些信息?回答:分析事件,报告感知情况(通过走纸记录);充电时间;高压阻抗;释放的能量分析DFT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4.ICD植入过程中,哪些情况下需要手动治疗?如何设置回答:诱发VF成功,但未识别诊断时,需要手动或体外除颤。

ICD2注意问题

ICD2注意问题

一:MCD2使用的流程第一步:打开相关的工程文件。

第二步:把目标单片机插放到相应的芯片底子上。

第三步:启动MPLAB,并打开需要调试的工程文件。

第四步:执行菜单命令Configure-select Device选择目标单片机型号。

第五步:执行菜单命令Configure-Configuration Bits设置好相关配置位。

第六步:执行菜单命令Debugger-Select Tools选择MCD2位调试工具。

第七步:执行菜单命令Debugger-Settings选择通讯端口和设置给目标板供电方式。

第八步:执行菜单命令Debugger-Connect建立MCD2与目标板的通信。

第九步:执行菜单命令Debugger-Program把目标程序和调试文件烧写到单片机内。

第十步:执行菜单命令Debugger-Run或其他运行方式调试目标程序。

第十一步:调试完成,断开MCD2与目标板的连接。

二:因ICD2是在线仿真,所以会占用部分芯片资源。

但编译器的链接文件不够聪明,不知道哪些资源会被ICD2占用,有可能链接器分配的ROM和RAM空间恰巧是被ICD2占用的,会引起用户程序和ICD2的调试程序发生冲突,通常表现为调试运行时程序会莫名其妙的复位,从而浪费大家的调试时间。

那么如何让链接器知道哪些空间不分配给用户程序,而保留给ICD2呢?下面是针对PICC, PICC18, MCC18, C30几个PIC开发中常见C编译器,基于MPLAB IDE 集成开发环境中给出的解决办法:1. HITECH C + ICD2.PICC 和PICC18的设置一样,通过设置编译选项来实现。

编译程序前,在MPLAB IDE中的PROJECT菜单下,按如下操作PROJECT->BUILD OPTIONS->PROJECT->PICC Global在PICC Global选项卡中选择"compile for ICD",确定后就可以编译程序啦2. MCC18 +ICD2和PICC不一样,在MCC18下是选择合适的linker scripts文件来实现对于每个PIC18Fxxxx型号,在C:\mcc18\lkr文件夹,都有两个链接脚本文件,例如PIC18F452,分别是18f452.lkr和18f452i.lkr.如果您要使用ICD2调试, 请选用带i的链接文件编译.如果打开18f452i.lkr,会看到代码区和数据区分别有:“CODEPAGE NAME=debug START=0x7DC0 END=0x7FFF PROTECTED”“DATABANK NAME=dbgspr START=0x5F4 END=0x5FF PROTECTED”这部分空间都是会被ICD2占用的,所以“PROTECTED”,不分配给用户程序。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新生儿疾病编码是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系统(ICD-10)对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各种疾病或健康问题进行编码和分类。

通过对新生儿疾病进行编码,可以方便医务人员进行统计、监测和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生儿疾病编码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常见问题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的临床表现。

窒息可以是由于出生时窒息窒气、窒息窒血或呼吸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ICD-10编码为P22.9(新生儿窒息,未特指)。

处理方法:1. 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辅助通气和心肺复苏等。

2.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氧疗或呼吸机辅助治疗。

3. 对窒息原因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针对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常见问题二: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发生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

感染会对新生儿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ICD-10编码为P36.9(新生儿感染,未特指)。

处理方法:1.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培养、脑脊液检查等,以明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

2. 对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加强患儿的护理和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抗感染。

常见问题三: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现象,由于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所致,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为生理性,少数为病理性,如溶血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ICD-10编码为P59.9(新生儿黄疸,未特指)。

处理方法:1.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测量胆红素水平和观察黄疸程度。

2. 鼓励母乳喂养,增加排便次数,有利于排出胆红素,减轻黄疸。

3. 对病理性黄疸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针对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常见问题四: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骨科手术ICD编码是指将骨科手术归类为统一的编码系统,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

目前的骨科手术ICD编码存在一些主要的缺陷,主要原因可以归结如下:1. 缺乏细化:目前的骨科手术ICD编码较为粗略,缺乏对不同手术类型、手术方法和手术部位的细化。

这使得使用者很难准确地描述和区分不同的骨科手术,从而影响了统计和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可读性差:目前的骨科手术ICD编码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编码规则和命名方式,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使得编码难以理解和记忆。

这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错误,也增加了人为因素对统计和分析结果的影响。

3. 更新不及时:随着骨科技术和手术方法的不断发展,新的手术类型和技术不断涌现,但目前的骨科手术ICD编码无法及时跟进和更新。

这导致一些新的骨科手术无法被准确地编码和记录,影响了统计和研究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4. 国际统一性欠缺:骨科手术ICD编码的国际统一性存在一定的欠缺。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编码的规则、内容和标准上存在差异,这给国际研究和比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偏差。

这也限制了骨科手术ICD编码的共享和应用范围。

针对以上缺陷和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2. 简化编码规则:优化骨科手术ICD编码的命名方式,简化编码规则和语法,使编码更易理解、记忆和使用。

可以考虑使用更简洁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组合,避免冗长和复杂的编码结构。

3. 定期更新编码:建立骨科手术ICD编码的定期更新机制,及时跟踪和反映新的骨科手术类型和技术。

可以设立专门的编码审查和更新机构,拓展编码的范围和内容,确保编码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骨科手术ICD编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促进各国和地区的编码规则和内容的统一。

可以通过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和规范,提高编码的国际共享和通用性。

骨科手术ICD编码的主要缺陷主要包括缺乏细化、可读性差、更新不及时和国际统一性欠缺等方面。

mplab ICD2-0625烧写器使用说明

mplab ICD2-0625烧写器使用说明

ICD2系列说明书声明:本说明书仅针对MPLAB ICD2、ProICD2硬件部分,配合使用软件为MPLAB IDE V7.30以上版本。

软件附在随机光盘中,也可到网站上下载。

软件详细使用说明请查阅MPLAB IDE中文使用说明书。

本文档内容按“现状”提供,除非适用的法律另有规定,否则不对本文档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内容做出任何类型的、明确或默许的保证。

本公司遵循发展的策略,因此保留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本文档描述的产品进行修改和改进并修订、更新文档的权利。

1目录使用软件 (2)在线调试器和在线仿真器 (3)装箱单 (5)6芯排线连线说明 (6)调试保留资源 (7)ICD2支持的芯片型号 (8)ICD2USB驱动安装 (11)ICD2串口连接 (14)使用ICD2作为调试器 (15)2使用ICD2作为烧写器 (32)常见问题(FAQ) (35)P RO ICD2使用说明 (39)P RO ICD2装箱单 (44)附录一TPDEM1 (45)附录二TPDEM3 (47)3MPLAB ICD2简介MPLAB ICD2,简称ICD2,由美国Microchip公司设计,本公司授权制造。

- 1 -使用软件MPLAB ICD2使用的软件平台是Microchip的MPLAB-IDE v7.30(建议使用最新版本),兼容Win98、WinNT 、Win2000和WinXP等操作系统。

因为MPLAB集成环境是Microchip为其所有的开发工具研发的,故使用ICD2前需要选择工具。

又由于ICD2可以充当调试器和烧写器,所以在debugger和Programmer菜单中都可以进行选择。

注意区分ICD2在这两种状态下的Program按键所表示功能的不同。

在debugger模式下,Program表示把用户目标文件和监控程序一起烧入待调试的MCU中,这个程序在离开ICD2后是不能单独运行的。

- 2 -在线调试器和在线仿真器MPLAB ICD2在线调试器是ICE(在线仿真器,如Picmate系列和ICE2000系列等)的一个廉价替代品。

ICD编码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ICD编码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ICD编码的使用方法与技巧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性医学分类系统,用于对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编码和分类。

在医疗领域,了解和正确运用ICD编码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对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促进疾病信息的统一和交流。

本文将介绍ICD编码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编码系统。

一、认识ICD编码的基本结构ICD编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具有一定的层级关系。

它以一个字母开头,后面跟着两位数字或一个字母加两位数字的组合。

其中,字母用于表示分类的大类,数字用于表示具体的疾病或健康问题。

例如,"A00-A09"表示某种传染病,其中"A"代表传染病这个大类,"00"-"09"则分别代表具体的传染病类型。

二、学习ICD编码的使用方法使用ICD编码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确定所需编码的疾病或健康问题。

首先要明确需要编码的疾病或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特征,以便能够准确选择适当的编码。

2. 查找ICD编码手册。

ICD编码手册是使用ICD编码的基本参考工具,其中包含了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编码以及对应的描述和指导。

可以通过国际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或其他相关渠道获取ICD编码手册的最新版本。

3. 寻找合适的编码。

在ICD编码手册中,可根据所需编码的疾病或健康问题的特征和描述,在相应的分类中查找合适的编码。

通常编码是按照字母和数字的顺序排列的,可以通过目录或索引来快速定位。

4. 确认编码的准确性。

找到可能的编码后,需要仔细核对描述和定义以确保选择的编码与疾病或健康问题匹配。

在存在不确定性或无法确定编码的情况下,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或查阅其他权威资料。

三、掌握ICD编码的常见技巧除了基本的使用方法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技巧可以帮助提高对ICD 编码的正确运用:1. 更新ICD编码。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ICD(国际疾病分类)编码,又称国际统计疾病分类,是一种描述和识别疾病的编码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类别编制的国际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医疗信息的主要展示形式,也是全球传播、研究疾病的重要桥梁。

虽然ICD编码可以有效统一世界疾病分类,促进医疗信息和科学研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包括编码不统一、管理复杂性、编码不足和数据隐私等。

本文旨在探讨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ICD编码不统一ICD编码是一种描述和识别疾病的编码系统,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医疗信息的管理和疾病的研究。

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不同版本的ICD,导致医学研究无法实现横向或纵向比较,编码不统一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ICD编码不统一问题,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首先,将更新ICD定期向各国及地区发布,保证各国正确使用最新版编码,其次,倡导各国相互合作开展编码比对,确保编码的一致性,最后,在提高编码技术水平的同时,改进更新编码的流程。

二、管理复杂性ICD编码的管理要求高,尤其是实施及其影响的更新编码非常复杂,不仅耗时耗力,而且难于监管,需要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措施,来完善ICD编码的管理。

为了解决ICD编码管理复杂性,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首先,加强对ICD编码使用状况的监管,使其与编码规范保持一致;其次,提出ICD编码更新管理的措施,以提高更新编码的效率;最后,建立编码管理的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三、编码不足ICD编码对于疾病的描述是有限的,有些疾病不便于或无法编码,也存在编码不能满足科研需求的问题,例如,某些疾病的实际症状并不能完全反映在编码数据中,也不能及时更新,所以编码不足是ICD 编码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ICD编码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编码完善的体系,即将医学、药学、生物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其次,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殊病症,及时增补和更新病症编码;最后,编码数据要相应的存储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中,以便及时更新和提取。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cd编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编码工作在
医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进与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ICD编码分类不够细,部分疾病没有特
定的编码,缺乏细节上更精确的描述。

例如,对于某些罕见病,ICD不
能描述它的特征,或者某些过时的病症编码还未更新,而有些比较新
的疾病也没有相应的编码。

另外,部分病症分类不合理,会影响编码
使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ICD标准也存在更新周期比较长、编
码体系比较老旧等问题。

此外,ICD编码也存在人为错误的风险。

由于ICD编码的复杂性,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以正确使用,容易出现人为错误,比如使用
错误的编码以及使用编码过度等,会造成病例无法正确追踪和分析的
问题。

因此,要解决ICD编码工作中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加强ICD编码研究,及时更新编码规则,加快更新频率;2、定义
更加细致的病症分类,更准确地将病症进行归类和编码;3、提高ICD
编码使用技术水平和正确性;4、推动ICD编码的计算机化使用和应用,实现更为便捷和可靠的编码管理;5、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
升ICD编码的效率和准确性;6、利用ICT等新技术,简化编码流程,
解决编码复杂性的问题。

总之,ICD编码工作虽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可以采取
措施来加以改善,确保ICD编码工作能够有效地为临床实践服务。

电子病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子病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电子病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医生用户相关问题(1)提示“数据库连接失败,请检查相关网络连接”解决方法:更新安装目录下的CfgFil.Ini文件。

(2)查看医生密码,数据库:HDEMRDB,表:Emr_User(3)医生转科在系统维护中修改医生所属科室时,如果该医生有主管的患者,请让医生先将自己主管的患者交给其他人。

二、患者操作相关问题(1)患者入院时科室错误(即患者实际住院科室在电子病历中找不到患者)请患者在电子病历中的所在科室的医生在“未设置主管医生”界面中进行转科操作,或者修改Emr_Doc_Emr_Info表中该患者的所属科室UnitID 的值。

(2)电子病历中住院号与患者实际住院号不符电子病历中的住院号是患者的实际住院号+患者的住院次数生成的,因此与患者的实际住院号不符。

(3)电子病历中作废患者的处理请患者在电子病历中的科室医生将该患者转往电子病历中的“临时科室(作废)”科室中,然后统一删除。

(4)在患者列表中不显示本科室患者解决:在患者列表界面中选择工具栏下拉框中的“科室”即可显示出本科室所有患者。

三、病历书写相关问题(1)双击打开病历时提示错误解决:本机可能没有默认打印机,添加打印机并设置为默认,再重新进行电子病历程序。

(2)病历文档无法修改解决:打开病历后,再切换到编辑模式下时,如果文档无法编辑,程序右下角会有提示,请按照提示的内容进行解决。

可能造成病历无法编辑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病历文档创建人与当前登陆人员不符解决:查看文档列表中文档创建者是否与当前登陆人员是同一个人,请使用病历创建人员的编号登陆后进行修改。

2、病历文档已经完成解决:打开病历文档后,点击工具栏上的“取消文档完成”按钮。

后再进行编辑3、病历文档已经打印解决:如果是病程记录类文档,打印过后默认情况下不允许再做修改,如果要修改请打开“合并显示”文档,点击工具栏上的“连续打印参数”,修改文档的打印参数为未打印即可。

病案首页打开后显示为空白解决方法:1.进ba_patients根据zhu_yuan_hao检索数据,把bing_li_hao字段最后2位改为012.进ba_chuyuan根据bing_an_hao检索数据,把bing_an_hao字段最后2位改为013.进ba_shoushu根据bing_an_hao检索数据,把bing_an_hao字段最后2位改为01注:电子病历安装程序在10.10.1.130上有共享。

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全文)

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全文)

心脏起搏器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全文)1819年意大利学者Aldini首先发现用电刺激停跳的心脏可引起心脏的跳动。

1929年Conld等用电脉冲刺激心脏,发现可使心脏产生随电刺激频率跳动的现象。

1932年Hyman等首次制造出了重达7.2公斤的人工起搏器,当时由于正值二次大战,其产品未用于临床。

1952年Zoll将经胸壁起搏应用于临床。

人工心脏起搏是采用微电子技术,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或长期的刺激心脏使之发生激动和传导功能,帮助心脏恢复跳动称为人工心脏起搏。

自1958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植入人类第一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以来,5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永久起搏器技术也迅速发展,日新月异,起搏器功能日趋完善,在临床工作中发挥出更大潜能,开拓了广泛应用前景[1]。

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全世界约有90万人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我国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2]。

1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现状1.1原理心肌对任何形式的电流刺激都可以产生收缩反应,这是人工心脏起搏的生理基础。

通过起搏器发放一个短时限(0.5~1.5ms)、低强度(5V)的脉冲电流,经导线和电极传递到达心肌,刺激心肌而使其产生兴奋,传导和收缩,完成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其有效的刺激使心脏按一定的起搏频率搏动,它犹如一个人工的异位兴奋灶。

若心肌已无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电刺激则不能激起电极周围的心肌兴奋,即使局部心肌能兴奋,但不能扩散传播,亦不能引起心脏整体的有效收缩。

当病人自身的心率慢于所设定的起搏器频率时,起搏器发放阈上脉冲刺激,引起心脏搏动而维持稳定的心率;当病人出现心动过速时,起搏器按设定形式,发放高于心动过速频率的阈上脉冲刺激,该脉冲刺激一旦夺获心肌,导致原心动过速兴奋灶的输出阻滞;或者发放适当的1个、2个或一串期前刺激打断心动过速的折返途径,从而终止心动过速的发作。

[3]1.2分类NASPE/BPEG(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英国心脏起搏和电生理组织)推出了一套起搏器编码系统,编码的五位字母分别代表起搏器不同种类的功能(表1-1)。

ICD2使用中常见问题汇总_毛狼的博客

ICD2使用中常见问题汇总_毛狼的博客
答:这个地址的寄存器可能被ICD2占用了,ICD2在线调试的时候会占用芯片的部分资源,具体的可以参考下面文档:Microchip\MPLAB
IDE\ICD2\hlpMPLABICD2.chm\Operation\MPLAB ICD2 Overview\Resources Used By
Vpp五个管脚电压进行检测,任何的一项不正常都会通不过。出错具体情况可在ICD2
的status栏进行查看,找出出错的项,再检查该项的相关硬件连接。若是PIC18J、PIC24、dsPIC30、dsPIC33系列的器件,是无法从ICD2供电给它们的,要求目标板外接电源,且要注意它们的电压范围。
has an invalid calibration memory value (Value). Continue?”
答:这是这些器件的程序存储器最后一个单元上的内部RC校准值(retlw xx)被修改了,可用PICkit 1重新生成一个值;也可在MPLAB
IDE的Programmer--settings--calibration memory选项卡里把Allow ICD2 to program
15、 当在程序的起始位置设置一个断点时,为什么它停止在地址0001 ,而不是地址0000 ?
答:MPLAB ICD 2 在断点后的指令上暂停。这意味着设置了断点的地址0000
处的指令会被执行,接着当它发现断点时,程序计数器会指向地址0001。如果用户需要在其代码的第一条指令处暂停,他们必须在地址0000 处插入一条NOP
calibration memory 前的勾打上再填一个新的值,烧写后再次连接就没问题了。
10、 为什么在配置锁相环(PLL)振荡器时有问题,ICD2被挂起?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

骨科手术ICD编码主要缺陷与原因分析骨科手术ICD编码是对骨科手术进行分类和编码的工具,是医疗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

在临床实践中,正确的ICD编码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进行病种统计、医保结算和医疗质量评价等工作。

骨科手术ICD编码存在一些主要缺陷,如编码不规范、难以理解、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缺陷会影响医疗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骨科手术ICD编码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以期为相关部门改进和完善骨科手术ICD编码提供参考。

一、缺陷分析1. 编码不规范骨科手术ICD编码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编码不统一、缺少规范性指导等方面。

由于没有明确的编码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医疗机构对相同手术的ICD编码存在差异,甚至同一医疗机构内部也存在编码不一致的情况,这给医疗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带来了困难和障碍。

2. 难以理解骨科手术ICD编码的命名和编码规则较为复杂,不易理解和掌握。

许多医务人员在编码时会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手术名称不清晰、编码规则复杂繁杂等,导致编码错误和误解的情况屡有发生。

3. 更新不及时骨科手术ICD编码的更新速度较慢,无法及时跟上骨科手术的发展和变化。

现有的编码体系难以涵盖新兴的骨科手术技术和方法,导致一些骨科手术无法得到准确的ICD编码,影响了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原因分析1. 编码标准不统一骨科手术ICD编码缺乏统一的编码标准,导致编码不规范、不一致的情况屡有发生。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尚缺乏全国统一的骨科手术ICD编码标准,各医疗机构在编码时参照的标准不一致,也没有相关管理部门对骨科手术ICD编码进行统一的规范和指导。

三、改进建议2. 简化编码规则建议编码标准的制定要尽量简化编码规则,减少编码的复杂性,使医务人员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编码规则,避免因编码规则复杂而导致的编码错误和误解的情况。

骨科手术ICD编码的主要缺陷主要源于编码不规范、难以理解、更新不及时等原因。

疾病编码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策略

疾病编码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策略

疾病编码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策略疾病编码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为了确保疾病编码的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和改进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疾病编码质量控制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准确性质量控制方法1. 培训和教育通过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疾病编码流程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的基本知识、编码规范和准确性要求等。

医疗机构可以邀请专业的编码师进行培训,或者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 编码审核建立专门的编码审核制度,对编码结果进行评审和验证,确保疾病编码的准确性。

审核的方式可以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可以由医疗机构内部的专业编码师进行,外部审核可以委托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编码审核可以通过抽样调查、随机抽查、复查等方法进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双重编码在编码过程中,可以采用双重编码的方法,由两名编码人员分别进行编码,然后进行对比和验证。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编码错误的发生率,提高编码的准确性。

二、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1. 标准化编码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统一的编码规范,明确疾病分类和编码的标准。

编码规范应涵盖诊断编码和手术编码,并与国际标准(如ICD-10)保持一致。

规范可以包括编码的格式、编码顺序、术语的使用等内容,确保编码结果的一致性。

2. 提供参考资料为编码人员提供详细的参考资料,包括疾病分类手册、编码手册、常见疾病的编码案例等。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编码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编码任务,避免因个人理解的差异导致编码结果不一致。

3. 定期讨论和交流医疗机构可以定期组织编码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编码经验和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编码人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理解,提高编码的一致性。

三、改进策略1. 制定改进计划医疗机构可以根据编码质量控制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

新生儿疾病编码常见问题与处理新生儿疾病编码是医学领域中对新生儿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的一种方法,以便于医疗机构记录、检索和统计疾病情况,从而为医疗管理和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以下是关于新生儿疾病编码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一、为什么要对新生儿疾病进行编码?新生儿疾病编码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记录:编码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记录和维护病历,准确描述病情和治疗过程,方便医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 疾病统计:编码可以用于统计和分析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治疗效果等,为医疗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医学研究:编码可以用于进行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促进新生儿医学的进展和发展。

二、新生儿疾病编码的常用分类系统目前,常用的新生儿疾病编码分类系统有国际疾病分类(ICD)和中国疾病分类与代码版本(CCMD-3)。

1.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分类系统,常用于新生儿疾病编码。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编码的准确性问题:新生儿疾病编码需要医生和护士对病情进行准确描述,并根据疾病编码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编码。

如果对编码规则不熟悉或描述不准确,就可能导致编码错误。

提高医务人员对编码规则的学习和了解,并加强临床记录的规范化是关键。

2. 编码变更问题:由于临床医学的进展和疾病的新发现,编码系统会不断更新和修订,因此编码的变更是常见问题。

处理方法是定期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编码规则和变更信息,及时更新和调整编码系统,以确保编码的准确性。

3. 编码不一致性问题:由于医生和护士的个人理解和经验不同,对同一疾病的编码可能存在差异。

处理方法是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和规范,加强编码的培训和交流,确保编码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4. 编码不完备问题:对于某些新生儿疾病,编码系统可能存在无法准确描述的情况。

处理方法是将这些疾病情况收集和汇总,反馈给编码机构或医学专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码系统的修订和补充。

有问有答病案编码常见疑难点汇总

有问有答病案编码常见疑难点汇总

有问有答|病案编码常见疑难点汇总在医疗世界中,病案编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为医生、医院和医疗保险部门提供了关于患者疾病和治疗的关键信息。

然而,病案编码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疑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见的病案编码问题,为医疗从业者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

问题1:编码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在进行病案编码时,编码员之间出现不一致性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问题,这种不一致性可能会导致病案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受到威胁,进而影响医疗服务提供、医疗保险报销和疾病统计等方面。

1.不一致性的原因不一致性在编码过程中可能会因多种原因而产生。

首先,不同编码员可能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知识水平,导致对编码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差异。

其次,病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可能增加不一致性的风险。

一些病例可能包含多个诊断、多个手术过程以及多种治疗方法,这增加了确定主要诊断和相关诊断的难度。

此外,新的编码系统和版本的引入也可能导致不一致性,因为编码员需要适应新的规则和准则。

2.解决方法为解决编码过程中的不一致性,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提供培训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的编码培训,编码员可以了解最新的编码规则和准则,同时也可以加强他们的编码技能。

此外,建立内部的编码审查机制可以帮助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这些审查可以包括对编码结果的审核和比对,以确保它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问题2:复杂疾病的编码在医学领域,复杂疾病的编码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这些疾病或病例可能涉及多个诊断、手术或治疗过程,因此在确定主要诊断、相关诊断以及正确编码它们时,医疗从业者面临着各种难题。

1.复杂性来源(1)多诊断情况:一些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或症状,这使得确定哪一个疾病是主要诊断变得复杂。

主要诊断通常是导致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但在复杂情况下,需要仔细权衡各个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优先级。

(2)多重手术和治疗: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多次手术或多种治疗方法,每一项都可能对最终编码产生影响。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最新版】目录1.ICD 的概述2.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分类3.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原因4.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评估5.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处理方法6.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正文一、ICD 的概述ICD,即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是一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

它可以检测并处理异常心律,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从而降低心脏病患者的猝死风险。

二、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分类ICD 感知功能障碍是指 ICD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无法正确感知患者心电信号的现象。

根据程度和原因的不同,ICD 感知功能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类:1.完全感知功能障碍:ICD 无法感知任何心电信号。

2.部分感知功能障碍:ICD 只能感知部分心电信号。

3.感知阈值异常:ICD 感知阈值设置过高或过低,导致误判或漏判。

三、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原因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导线故障:导线连接不良、断裂、绝缘破损等。

2.ICD 设备故障:ICD 内部的元器件损坏、软件错误等。

3.心脏解剖结构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病变等。

4.术后并发症:如血肿、炎症、纤维组织包裹等。

5.患者自身因素:如肥胖、胸壁厚度增加等。

四、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评估诊断 ICD 感知功能障碍,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和评估:1.心电图:观察 ICD 工作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感知功能障碍。

2.程控和测试:通过 ICD 程控仪进行功能测试,了解 ICD 的感知阈值、脉冲发生器功能等。

3.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解剖结构,了解是否存在心脏扩大、心肌病变等情况。

4.胸片:了解导线位置和术后并发症。

五、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处理方法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调整 ICD 参数:如调整感知阈值、滤波器设置等。

2.更换导线:对于导线故障,可以考虑更换新的导线。

3.更换 ICD 设备:对于 ICD 设备故障,可以考虑更换新的 ICD。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icd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摘要:
一、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表现
1.定义
2.表现
二、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处理方法
1.药物治疗
2.心理治疗
3.康复训练
4.社会支持
三、处理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注意事项
1.早期干预
2.个体化治疗
3.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正文:
ICD 感知功能障碍及处理(三)
ICD 感知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感觉和知觉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症。

它通常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者过度敏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ICD 感知功能障碍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症
状。

心理治疗则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认识和接受自己的病情。

康复训练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者提高感知功能。

社会支持则是通过家庭、朋友、社区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在处理ICD 感知功能障碍时,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是个体化治疗,因为每个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所以治疗方案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最后是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关于合并编码的3个常见问题

关于合并编码的3个常见问题

关于合并编码的3个常见问题当两个疾病诊断或者一个疾病诊断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被分类到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称之为合并编码。

例如:医生诊断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编码员应合并编码为K80.0 胆囊结石伴有急性胆囊炎。

在ICD-10中,合并编码的例子有很多,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作过探讨。

由于编码合并与否可能影响到DRG/DIP分组,因此关于合并编码的正确使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郑彬老师向笔者提及了合并编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借此作进一步探讨。

总体来说,在合并编码方面,大家经常讨论的主要有三点:一、什么条件下两个或多个诊断能合并?首先我们要理解两个词语:“伴有(with)”和“由于(due to)”。

如图所示:高血压和心脏病合并编码为I11 高血压心脏病,这里指出心脏病是由高血压引起,也就是说二者存在因果关系;高血压和肾脏病合并编码为I12 高血压肾脏病,下面指出同时伴有,也就是说没有要求二者存在因果关系。

那么,对于合并编码来说,到底是存在因果关系才能合并还是没有因果关系也能合并呢?关于这个问题,来自四川的郑老师表示,在2019版ICD-10中,I12类目下的“伴有”已经更新为“由于”,说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才能合并噻。

二、使用合并编码后还要不要把每个诊断单独列出?例如,医生诊断COPD和肺炎,我们合并编码为J44.0 慢阻肺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那么还需要另编码肺炎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些老师说需要,有些老师说不需要。

从统计上来看,说不需要另编码的老师更多一些。

三、对于产科诊断,什么时候需要转换为O编码?根据工具书中的说法,O编码优先于其他章编码的前提是,该情况使妊娠状态变得复杂、因妊娠而加重或者因该情况而接受产科医疗。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个人对这条规则的理解不同,因此做法也不尽相同。

期待未来能够进一步明确这条规则,因为使用系统章编码还是转换为O编码可能会影响到DRG/DIP入组。

2020年第二季度疾病及手术分类编码总结分析

2020年第二季度疾病及手术分类编码总结分析
2、医师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医务人员、编码员的培训,不断强化病案书写、疾病诊断及手术操作性与手术名称的规范性,以此提高编码准确性和诊断质量。
3、编码员增加外出学习培训及科内培训,每月开展编码疑难讨论经常与临床沟通或者深入临床,进行专科,一对一指导,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实践工作能力,从根本上持续提高编码质量。
一、疾病编码缺陷统计
总例数
缺陷类型
缺陷情况
频次
占比
疾病2764
主要疾病诊断
1、选择错误
2、疾病诊断不规范,笼统
3、编码错误
12
0.4%
其它疾病诊断
1、漏填
2、疾病未分型
3
0.1%
主要疾病编码
1、编码错误,创伤与非创伤不分、解剖部位与病情不符、疾病类型不符。
2、浅表与深部不分
7
0.3%
其它疾病编码
1、产科合并他科疾病未以产科优先分类
2、漏填形态学编码
2
0.1%
手术例数
589
主要手术及操作
1、选择错误,手术第一行填写次要手术
2、漏填手术名称
2
0.3%
合计
26
二、缺陷原因分析
1、医师因素:医师疾病分类知识不熟练、培训少,本身书写疾病诊断不准确、不规范,导致错误。
2、医院管理方面:带教医师和上级医师不能及时审阅修改病历,三级医师负责制未得到严格落实,考核、处罚力度不够,责任落实不明确、缺乏专项培训,导致错误。
3、编码员方面:编码员多为非临床专业,对临床医学、解剖学、病理、手术操作过程等知储备不足,再就是人员少,未通读病案,导致编码错误。
4、病案管理方面:人员少,工作量大,对临床培训指导少。
鱼骨图分析如下心制度,上级对下级,科主任严格把关,对全科负责。职能对科室负责检查督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给ICD2加电. 不要给目标板供电.2. 启动MPLAB IDE XXX3. 在MPLAB IDE的调试菜单下,选择Connect.4. 在与ICD2建立通讯后, 选择Debugger>Settings.5. 在设置对话框中, 点击Power标签, 确认”Power target circuit from MPLAB ICD2”被选中. 点击OK.当目标板有一个独立电源时的上电顺序1. 给ICD2加电. 不要给目标板供电.2. 启动MPLAB IDE xxx3. 在MPLAB IDE的调试菜单下,选择Connect.4. 在与ICD2建立通讯后, 选择Debugger>Settings.5. 在设置对话框中, 点击Power标签, 确认”Power target circuit from MPLAB ICD2”没有被选中. 点击OK.6. 给目标系统上电,然后选择Debugger>Connect.1、调试时出现ICDWarn0015: Program memory has changed since last program operation?答:程序修改之后没有再重新编译、烧写到芯片里。

2、连接ICD2时显示“ICD0019: Communications: Failed to open port: (Windows::GetLastError() = 0x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 ICD0021: Unable to connect with MCU.”答:通常是ICD2驱动找不到,需重装。

也可能是由于PC的USB口供电不足导致驱动无法正确加载。

3、ICD0019:Failed to open port:ICD0021:Unable to connect with MPLAB ICD2答:先请确认,1)ICD2是否通过USB连接到PC,且设置中的POWER设置是否正确;2)驱动是否正确安装,或者由于PC的USB口供电不足导致驱动无法正确加载。

如果热插拔ICD2的USB线,很容易出现以上提示,关掉MPLAB IDE,过一会再重新打开软件并连接即可。

4、ICD2自检通过,但提示没找到目标ID,读到的ID是‘0’,显示“ICDWarn0020: Invalid target device id (expected=0x89, read=0)”答:此时首要任务是检查硬件连接,PGC/PGD有无接错,或PGD/PGC上有容性负载或感性负载。

若是PIC18J器件,请确认vddcore是使能且该脚接了0.1-10uF的低ESR电容。

注:ICD2到目标板的连接线如果是一端水晶头,一端插针的,要注意蓝色才是第一根,白色一般是不用的。

5、ICDWarn0020:Invaild target device id (expected=0x……, read=……)。

A2:1)如果读出来的ID不是0或者全1,则为软件上选择的芯片与实际芯片不符合。

2)如果读出来ID为0,ICD2主机与芯片之间的6芯扁平电缆的水晶头与卡座之间由于经常需要拔插的缘故比较容易松动而导致接触不良,大部分的0020警告都是由于这个原因产生的。

请检查六芯线是否接触不良,芯片与芯片座是否接触不良,芯片与六芯线连接是否正确。

另外,电源地未连接好,包括目标板电源负载不足导致供电不足,也可导致此提示。

常见为只连接了一组的电源地到六芯线处,请把所有电源地均连接好,包括AVDD,AVSS。

若是PIC18J器件,请确认vddcore是使能且该脚接了0.1-10uF的低ESR电容。

6、ICD2自检通过,但提示没找到目标ID,读到的ID不是‘0’,但和期望的不符合,显示“ICDWarn0020: Invalid target device id (expected=0x89, read=0x71)”。

答:首先检查芯片型号选择是否正确;如果是Debug模式下出现该提示,要先确认所选的MCU是否需要header才可通过ICD2调试。

如果用了header出现该提示,那么检查header上用来设置ADC的enable/disable的跳线,这个跳线也会影响目标device的ID。

7、连接ICD2时显示“ICD0021: Unable to connect with MPLAB ICD 2”。

答:请检查一下ICD2与电脑连接的通讯口是否设置正确(USB or COM)。

8、有些芯片使用时用到了内部晶振和内部复位,如PIC16F630/690等,用ICD2编程时一旦使能内部晶振和内部复位会有警告信息:ICDWarn0033: You have selected Internal MCLR and Internal Oscillator in your configuration settings. If your code makes use of port pins that correspond to Clock and Data pins in programming mode, you may not be able to reprogram your device. See on-line help for this warning for more information. (OK/Cancel)答:忽略该信息,初次ICD2可以成功编程该芯片。

但如果芯片中已有配置字是内部晶振和内部复位的程序,且程序中有对ICSPCLK和ICSPDAT管脚的操作,再次编程就会有校验失败的错误提示。

这是因为当使用内部晶振和内部复位时,ICD2一旦和目标板相连,目标芯片即已工作,ICD2对ICSPCLK和ICSPDAT 的控制被目标芯片对这两脚的操作打乱,故而进不了编程模式。

这时该考虑其他编程工具,或者在程序开头加2ms以上延时,保证芯片在真正执行程序前进入编程模式。

9、用ICD2调试或烧写PIC16F630/676,PIC12F629/675等带内部RC的器件,连接ICD2时警告“ICDwarn0044:Target has an invalid calibration memory value (Value). Continue?”答:这是这些器件的程序存储器最后一个单元上的内部RC校准值(retlw xx)被修改了,可用PICkit 1重新生成一个值;也可在MPLAB IDE的Programmer--settings--calibration memory选项卡里把Allow ICD2 to program calibration memory 前的勾打上再填一个新的值,烧写后再次连接就没问题了。

10:ICDwarn0044。

答:这只是一个警告,只有含内部校准的MCU在调试编程的时候才会出现,不用理会。

一般情况下ICD2默认是禁止插除内部校准值,不要去使能相关设置。

11:ICD0054。

A11:USB连接的话请尝试重新安装驱动,驱动安装过程中会装两次,请仔细观察,不同的系统可能会自动调换驱动的提示顺序。

驱动安装正确的前提下,请检查一下ICD2与电脑连接的通讯口是否设置正确(USB or COM)。

不同的电脑,MPLAB IDEV810下,MPLAB ICD2 的默认通讯方式可能不一样,如果发生0054的提示,除了检查USB驱动,也请注意通讯方式是否是USB口。

MPLAB IDEV762,无论如何,默认总为USB连接。

232连接请修改串口属性。

12、出现0082该怎么办?答:点击“Download ICD2 Operating System”,如果还是不行,请返厂检修。

13:提示ICDWarn0083无法进入调试模式。

答:(1)0083一般是晶振电路出问题。

或者是晶振未起振,或者是软件上选择的晶体类型与实际目标板的不符合。

请采用如下方法判断目标板晶振是否起振,写一个简单的测试代码,如单个IO驱动LED周期性亮暗变化,烧写到芯片,看LED是否可以亮暗变化或者用示波器测量IO引脚的输出波形。

请不要用示波器测量MCU振荡脚来判断晶振是否起振,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因示波器本身电容导致振荡电路匹配电容改变而改变振荡状态。

2)复位电路不按调试规范连接,比如有二级管,电容过大,也会早成此原因。

出问题时请注意复位管脚只保留一个10K上拉电阻。

3)另外,管脚小与等于20PIN的芯片,如果没有使用调试头,也会有此提示。

请参考《PIC少管脚MCU 调试注意》。

4)作为调试器,很多功能是受到限制的,如WDT,LVP,BOR,能DISABLE的都要DISABLE。

5)汇编第一行没有加NOP指令。

6)C语言,PICC/PICC18等,编译选项中没有将COMPILE FOR ICD的钩打上。

7)目标板VDD对地有等效大电容。

8)没有断开PGD/PGC的电路。

9)程序代码过大,与ICD2保留的程序空间冲突。

ICD2会保留最后256条指令空间。

10)RAM用到了ICD2保留空间。

11)编译之后没有下载(请认真看说明书,新手常犯的错误)。

12)调试24/33系列的芯片,请检查CFG里面的通信线是否选对。

14、连接时出现ICD0152: Failed to read all of requested bytes (0x0 of 0x8)答:首先,ICD2是用USB还是串口跟电脑连接的?如果是串口连接的,改一下串口属性,具体步骤如下:右击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COM)--COM1(如果用其他COM,则选择相应的COMx)--属性--端口设置,在这里要做两个设置:1,流控制方式--选择硬件2,点击“高级”按纽--使用FIFO缓冲区。

前面那个钩去掉。

设置完后可能还需要重启电脑。

其次,升级一下IDE版本。

15、经常有人用MCHP的ICD2,PLUS烧写,然后校验的时候提示错误0161答:这就表示烧写没烧成功,很多时候这是串口属性没设置引起的,修改后就OK了。

还有的可能比如工具底层固件突然崩溃。

PLUS的底层尤其脆弱。

解决也很简单——重新DOWNLOAD一下底层固件,也就是工具的OPERATING SYSTEM。

另外,如果由于电源比较异常,也可能引起0161的问题。

16、ICD0161: Verify failed (MemType = MemType, Address = Address, Expected Val = MPLAB MemoryVal, Val Read = TargetVal) 提示烧写检验失败。

A4:出现此情况,一般是由于用户烧写电流不足导致烧写失败,常见动作是选择了从ICD2向目标板供电导致,请在软件上选择从目标板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