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合集下载

关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的思考

关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的思考

关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的思考作者:蔡妍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10期摘要: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合作越来越频繁,在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对于国际合作的不同理解对于处理国际合作有着不同的指导作用。

了解这两种合作观对于分析并处理当今世界的国际合作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国际合作的两种不同观点的解读来分析其对当今国际合作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国际合作;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02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国家间还是各种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合作都越来越频繁,因此国际合作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而关于国际合作的不同观点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区别之一,了解这两种理论对国际合作观的看法和应用有助于我们结合当前国际关系的现状对未来趋势加以判断和分析,下面我将通过比较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学派对于国际合作的不同观点,并结合当前国家关系发展趋势对这两种理论在当今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加以评析。

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新现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导致一系列全球问题接踵。

与此同时,二战后一直被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奉为圭臬的现实主义权利政治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社会。

于是,随着1979年肯尼思·沃尔茨的《国家政治理论》的问世,新现实主义思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新现实主义也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它主要强调国际体系的结构对国家行为的制约作用。

首先,沃尔茨认为与其说国际冲突的根源是由于“人性本恶”这样主观的的原因,不如说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

由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高于所有国家的权威来保障各个国家的基本权益不受侵害,所以各个国家在行为中总是倾向于自我帮助(self-help),通过提高自己的实力来确保国家在无政府状态下也可以正常发展,也由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家间合作更加脆弱。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观之比较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观之比较

由吉尔平、基欧汉国际合作思想比较看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国际合作观国际关系学院王兴2011200690摘要罗伯特·吉尔平与罗伯特·基欧汉分别是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本文旨在通过对两者国际合作思想的比较,试图发现、分析、总结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在国际合作观的相同与差异并加以评述。

关键词国际合作观罗伯特·基欧汉罗伯特·吉尔平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一、两位学者的简要介绍及研究前提罗伯特·吉尔平和罗伯特·基欧汉均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分别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其观点在学界也颇具代表性。

笔者对于两者国际关系思想的讨论虽集中于国际合作观上,但对与国际合作观有关的一些内容也有所涉及。

由于时间所限,笔者对两者国际合作思想进行考察所参考的文献主要为吉尔平所著的《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和基欧汉所著的《霸权之后》。

之所以选择这两本文献,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两本著作较有代表性:较之于1987年发表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全球政治经济学》(2001年出版)是吉尔平较新的作品,其中对于国际合作的思想更为新颖和完善;基欧汉的《霸权之后》是一本专门系统论述国际合作的专著,全面、系统地体现了作者的国际合作观,也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经典代表作。

二、两者国际合作思想比较1.国际合作思想的产生背景由于国际背景对于国际关系思想的巨大影响,所以首先考察吉尔平和基欧汉这两者国际合作思想产生的背景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的考察发现,虽然分属不同的思想流派,吉尔平与基欧汉的国际合作思想产生的背景是非常相似的。

其背景主要包括:在二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更加相互依赖;美国虽然有所衰落,但仍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掌握着世界霸权;经济问题在国际和各国国内议程中的地位大大上升,成为各国家在内政外交中考虑的重要因素;世界大致保持和平状态,各国开展了多方面的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但国家间在各领域内的国际冲突也从未停息;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国际机制逐渐建立并初具雏形,但仍存在许多弱点和不完善之处;等等。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4.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新现实主义的出现★★★1.新现实主义概述(见表4-1)表4-1新现实主义概述2.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发展(见表4-2)表4-2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发展考点二: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1.第三次论战的发展阶段(见表4-3)表4-3第三次论战的发展阶段2.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见表4-4)表4-4新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考点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1.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争论的焦点(见表4-5)表4-5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争论的焦点2.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1)约瑟夫·奈的观点——国际体系两模式(见表4-6)表4-6约瑟夫·奈的观点——国际体系两模式(2)戴维·鲍德温的观点(见表4-7)表4-7戴维·鲍德温的观点(3)肯尼思·布思和斯蒂夫·史密斯的观点肯尼思·布思和斯蒂夫·史密斯在《当今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论战的观点进行了概括:①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无政府状态问题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对国家安全的关切是国家行为的动机;②新现实主义认为合作难以实现;③新现实主义强调相对得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绝对得益;④新现实主义注重国家安全,而新自由主义注重政治经济;⑤新现实主义强调实力,新自由主义则强调意图;⑥新自由主义认为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人类能克服国际无政府状态,新现实主义则对此表示怀疑。

考点四: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1.肯尼思·华尔兹(1924~2013)(见表4-8)表4-8肯尼思·华尔兹(1924~2013)。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4.1 复习笔记一、新现实主义的出现1.新现实主义(1)产生背景①传统主义学派与科学行为主义学派之间的论战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已接近尾声。

②在美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苏联核优势的丧失、越南战争的后遗症以及阿富汗事件和伊朗人质事件的余震,卡特政府和里根政府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以“重整国威”。

③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已显然不适合新形势的需要,科学行为主义的一些概念过于抽象,多种方法玄而又玄,也解决不了现实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新问题。

④不少学者敏锐地看到形势的这一转折,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科学的修正和补救”。

这一经过“科学的修正和补救”的现实主义就称之为新现实主义。

其“新”主要表现在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由于新现实主义还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的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也将新现实主义称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

(2)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①新现实主义的理论特征如下:a.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以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注意。

b.在研究方法上,该学派强调综合性分析,认为权力政治与体系模式、结构分析与反馈博弈、宏观与微观分析应兼收并蓄,互为补充。

②詹姆斯·多尔蒂和罗伯特·法尔兹格拉夫具体提出了以下四个特点:a.该学派不仅勾勒了国际关系的性质和范畴,而且努力在更坚实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多样化的综合性国际关系理论;b.该学派主张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间,即在国际关系理论和重大国际现实问题之间实现“研究分工”;c.该学派认为现实主义的定性分析和科学行为主义的定量分析对国际关系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两者应该互补,而不应该对立;d.该学派强调微观国际关系和宏观国际关系的综合分析和交叉研究,使国际关系学成为一门以政治和经济为两大杠杆,融合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行政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建构论之反思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建构论之反思

在另一方面,从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的前提出发,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经过理性选择,会希望通过与其它国家彼此的合作与互赖,实现双赢或多赢,让各造都能共存共荣,以保证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而新自由主义,则进一步把制度主义的向度引进来,并且强调,国家通过理性选择愿意进一步建立机制或制度来体现与其它国家的合作与互赖,而这些机制和制度所体现的权威会对行动体产生新的作用。国家间的合作与互赖,是国家通过理性选择下的结果,是无政府状态这种客观现实前提制约下的产物。自由主义传统因为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使其忽略国家间的合作与互赖,甚至是机制与制度的建立,其实已经显示国家作为一个行动体的主体能动性,亦即是行动体共同建构下的结果,而不只是在客观现实制约影响下的被动作为。
依照现实主义传统的看法,国际体系中的冲突、对抗、战争甚至霸权或强权宰制,这都是行动体在无政府状态客观制约下,进行理性选择所促成的客观现实,这个客观现实为无政府状态填出内容,并且体现无政府状态表现的形式,从而也成为行动体继续从事理性选择的客观情境(context),这些理性选择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冲突战争以及霸权或强权宰制,没有所谓对错是非的问题,只有「的」有利与不利的问题。至于自由主义传统,虽然强调行动体在无政府状态制约下会通过理性选择,以合作互赖创造双赢或多赢,避免冲突或战争来使彼此能共存共荣。这其中的和平的诉求,以及合作互赖的强调,为了也是满足行动体彼此客观的现实生存发展利益的考量。亦即,从理性选择,不管是造成行动体之间冲突、对抗、战争或合作依赖,这都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而生的结果。
被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当成不证自明的客观前提的无政府状态,其实也不是既予的或是给定的,它是通过人类特别是西方的历史而被建构形成的,它与国家主权概念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的历史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主权国家的确立发展和国家主权的论述,便没有现实主义甚至是自由主义两大国际关系理论传统的出现。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2019年文档资料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2019年文档资料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2019年文档资料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究其根本,可以简单概括为冲突与合作。

在西方研究国家关系的理论中,这两个问题也始终是中心论点。

而在这两个问题中,关于国际合作的不同观点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区别。

笔者将选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品就国际合作观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和分析。

一、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于国际合作的观点(一)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产生,美国地位下降,因而出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救”。

新现实主义以肯尼斯?华尔兹等人及其作品《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等为代表。

除了国家之外,华尔兹还十分重视其他机构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规模如此巨大,覆盖领域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抗衡经济上弱小的国家……商业无需政府政策或国家力量的支持便可建立自己的‘无形帝国’。

华尔兹将整个国际社会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体系中进行国际合作,所以,这里的合作对象就包括国家,跨国公司还有其他国际机构等。

华尔兹高度重视国家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合作是有限制的,有明确级别的,与该国的实力和国家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国家的国际行为。

所以,国家合作同样也是系统结构影响作用的结果。

(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

面临美苏冷战缓和,原有的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受到了挑战。

新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分别为基欧汉和约瑟夫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基欧汉的《霸权之后》、罗斯克兰斯《贸易国的兴起》。

其中,基欧汉把国际制度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基本特征,把国家定义为国际体系中的行为主体。

基欧汉非常强调国际制度的作用,因为在霸权衰落之后,没有其他的力量可以维持国际社会中无政府状态的稳定。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一、名词解释1.新自由制度主义答:新自由制度主义是由罗伯特·基欧汉提出的,它承认国家是唯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可协调性。

新自由制度主义最大的成果是合作理念,即合作是普遍的,并主张相互协调合作,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加强政府实施自身承诺和监督别国遵守协定的能力;②增加谈判各方之间信息和机会的交流;③维护国际协议的一致性。

2.罗伯特·基欧汉答:罗伯特·基欧汉,杜克大学政治学教授,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其主要著作包括《权力与相互依赖》、《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与约瑟夫·奈合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国际关系文集》等。

基欧汉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最杰出的贡献是建立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学说,建立了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之间的变量关系,从而使新自由主义成为与新现实主义相抗衡的体系理论,构成了西方国际关系学知识谱系发展上的第二个结晶,从而也引起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三次论战”。

3.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答:新现实主义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其兴起的标志是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其杰出代表是肯尼斯·华尔兹,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新现实主义的特征是(1)新现实主义在承认体系作用的同时,认为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组织单位;(2)新现实主义认为,各国政府对私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控制越发困难;(3)新现实主义比现实主义更注重国际经济关系因素;(4)现实主义较多地注重欧洲事务,新现实主义更注重第三世界问题;(5)新现实主义反对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利益,主张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6)新现实主义主张限制对外政策中思想意识的作用,认为对外政策应以理性和实用为准则,对外政策是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窗口,而不是反映意识形态的镜子。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浅析国际冲突的根源——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个 国家都拥有平等 的主权 , 国际体系中缺乏相应 的政治制度 ; 国际政治 的其他现象都是从这一特 征中派生出来 的。他从国内和国际二分法的类比
角度说 明了国内政治体 系和 国际政 治体系 的区 别 , 而 得出 国际 政 治 的无 政府 性 结论 。 从 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家必须追求最大限度的 安全 . 从而导致寻求更多的权力 , 这样势必带来其 他 国家的不安全感 , 最终升级为冲突或 战争。国 际冲突主要源 自于 国际政治权力分 配 的此消彼 长, 即均势的崩溃和重构引发了国际冲突。例如 ,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正是来源于美苏双方的不安 全感 以及力量对 比。因为权力资源的稀缺性 , 没 有中央权威机构可 以限制对 主权利益的追求 , 一 个 超 国家 的世 界 政 府 就 不 可 能 出现 , 成 国际 体 构 系的单位仍 然是 国家 , 国家体系 中的这种无 政 “ 府状态使 得每个 国家 在与另一个 国家发生 争端 时, 必须努力实现 自身的利益和 目标 , 并且要根据 自身的情况作 出判断 , 采取行动。这就使包括 战
作者简介 : 侯
立 (9 8一) 女 , 18 , 湖北黄 冈人 , 中师范大学 国际政治专业硕 士生 。 华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之间因利
工 明确 , 由于各行为体之间是平行关 系——每 但
益争夺 、 观念分歧 、 荣誉竞争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 致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对抗 的状态。由于国际社


新 现 实主 义理 论视 角—— 无 政 府状 态
新现实 主义 的代 表 人 物 肯 尼 斯 ・华 尔 兹 ( ent Waz 认 为 “ 家 之 间 , 如 在 人 与 人 Kne l) h t 国 正
之间一样 , 无政府状态 , 或者说没有政府的状态 , 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 的。 [(3 也就意味 ” ]1) 3 P6 着, 根据华尔兹的理论 , 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 无政府状态。他指 出, 结构指系统 的构成单位的 排 列方 式 、 国内政 治 中存 在等 级关 系 , 各政 治单 位

新现实主义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批判

新现实主义对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批判
新自由制度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基欧汉这样界定国际合作:首先,合作不同于和谐,和谐是指行为体行为自然而然地有利于他人目的从而达成的利益一致的状况;其次,合作更不同于分歧,分歧经常要求对方改变政策而适应自己,当这种企图遭到抗拒的时候,就产生了政策冲突;合作是对现实的或潜在的冲突的一种反映,是各行为体通过谈判使政策协调到彼此相适应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就产生了(注: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World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p.51-52.)。
本质上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及他人的行为体,为什么会选择合作,也即国际合作行为的主要根据是什么?基欧汉运用理性选择理论给予了回答。理性选择理论假定,“个人行为完全是由合理性来决定的”。个人总是“力图在付出尽可能低的成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至少是满足)某些价值和利益”(注: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由于国家本质上是理性、自私的行为体,因此决定了国家如同个人一样,必然追求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这就是国家的“效用功能”。当考虑到以武力冲突解决问题代价过高,以及合作可以使双方均能获利的情况下,国家间的合作就成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可能方式。
一、新自由制度主义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探讨在相互依存时代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及其效用的理论。它与将国际关系看成是充满权力角逐与冲突的现实主义不同,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自私、理性的国家行为体之间有可能通过合作实现自身利益。制度可以为国际合作架设桥梁,使合作稳定有效。合作,而不是冲突才是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合作并不是很容易就能产生的。基欧汉经常引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来说明合作的困难。“囚徒困境”博弈旨在说明,即使双方合作是博弈的帕累托最优解,但是由于事先无法沟通和缺乏信任,每一方都害怕自己采取合作态度而受到对方的欺骗,因此最终只能选择自己的占优战略,即出卖对方。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圣才出品】

第四章第三次论战——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一、概念题1.新自由制度主义答:新自由制度主义是由罗伯特·基欧汉提出的,它承认国家是唯一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可协调性。

新自由制度主义最大的成果是合作理念,即合作是普遍的,并主张相互协调合作,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加强政府实施自身承诺和监督别国遵守协定的能力;②增加谈判各方之间信息和机会的交流;③维护国际协议的一致性。

2.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青岛大学2014年研;南开大学2013年研]答:新现实主义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其兴起的标志是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其杰出代表是肯尼斯·华尔兹,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查德·范伯格从理论分析和外交实践的结合上归纳了新现实主义的特征,包括:①新现实主义在承认体系作用的同时,认为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政治的基本组织单位;②新现实主义认为,各国政府对私人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和银行的控制越发困难;③新现实主义比现实主义更注重国际经济关系因素;④现实主义较多地注重欧洲事务,新现实主义更注重第三世界问题;⑤新现实主义反对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利益,主张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⑥新现实主义主张限制对外政策中思想意识的作用,认为对外政策应以理性和实用为准则,对外政策是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窗口,而不是反映意识形态的镜子。

3.均势理论(Balance of Power Theory)[南开大学2012年研]答:均势理论是指基辛格提出的一种国际关系理论,他通过反法联盟的形成、维也纳会议的过程与神圣同盟的缔结,分析了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列强之间起伏多变、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并从中得出了他对外交谈判、均势政策、世界秩序以及和平结构的看法。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

理论硬核是核心概念加主要逻辑,主要逻辑是核心概念对主要问题的回答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学派是第二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的产物,它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

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兴起。

他在书中提出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

因此肯尼斯•华尔兹成为新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新现实主义也成为结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一、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秦亚青)三项内容构成了新现实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柱,即: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行为体的意义、影响国际行为体行为的重要因素。

前两个因素是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共有的假定,但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和阐述;第三个则是新现实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都是权力。

WALTZ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

国内社会是等级体系,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体系,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是等同关系,每个单位的功能相似,不存在世界权威或政府。

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虽然面临威胁,但是还没有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因此国家及其主权者并没有建立某种世界政府的迫切感。

——无政府状态还会带来国家间普遍缺乏互信,信息不透明和囚徒困境,从而阻止各个国家合作的意愿。

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冲突、暴力和战争难以根除。

因此国际体系只能是自助体系,而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增强国力。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环节:自私的人性,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以及自助的体系单位---国家。

西方国家安全理论之比较研究——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

西方国家安全理论之比较研究——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

第2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Vol. 2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6──────────收稿日期:2005-06-20作者简介:靳利华(1971-),女,河北石家庄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

- 60 -西方国家安全理论之比较研究——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靳利华(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 要: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作为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在国家安全理论方面各有所长,但都不能完全解析国家安全面对的新情况。

因此,只有全面、辨证地分析其主张,才能更好地认识冷战后国家安全的新变化。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6-0060-03冷战结束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家安全的解释和论证形成了多角度的认识,其分歧清晰可见。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在国家安全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范式。

它们均从某一方面对国家安全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但研究冷战后的非传统安全、综合安全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孤立地运用某一种理论范式,并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释,且往往使研究者陷入方法选择上的误区,忽视对问题本身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基于此,对这三种理论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的解析,方能更好地认识冷战后国家安全观的新变化。

一、新现实主义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是个体安全。

新现实主义认为,由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及国家之上没有更高的权力机构,国家完全从自身安全考虑出发,因而强调个体安全。

“因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安全,……由于相互关系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因而行为者总是相互猜疑,并且彼此敌视,尽管就其本性而言,它们并不愿意相互猜疑和敌对。

就个别而言,国家可能只是以此来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且不论每个国家是否具有侵略性。

比较分析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比较分析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二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观差异的深层次分析笔者认为以上关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观差异的论述只是概括性和表面层次的事实上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存在于两者对于国际关系认识的很多理论之中笔者将以戴维鲍德温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一书的论述为基础对造成两者不同国际合作观的理论差异分别进行论述

的第二 _ 三 次争论。冷战进入尾声, 东西之间关系缓和 , 国际社会相互 依存趋 势 加深, 在国际关系领域里, 时至今 日, “ 两新’ ’ 之争仍有相当的影 响力 。
在国际合作观上, 新现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与新 自由主义都承认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 而两者的分 歧主要存在于这种国际合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上。 约瑟夫・ 葛里 格 指出, 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 的态度是 消极的, 新 自由主义是积极 的, 前
对新现 实主义和新 自由主义国际合作观差异 的概述 新现实主义和新 自由主义之 间的争论被视之为西方 国际关系理论史上


是, 新 自由主义者 认为 国际制度及机制是解决无政府状态的有效途径 , 而 在 此 基 础 上 的 国 际合 作 就 显得 前景 乐 观 。 第三,在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上两者不同的侧重点导致了国际合 作观 上 的差异。新现实主义关注相对收益, 即计算 自己所得是否多于别人 , 更注 重 国家间的相互博弈 。正如华尔兹所论述的国际政治结构限制 国家 问合作 的两个方面中的第一 点, “ 国家常常担心, 对可能 的合作获益进行 的分割 , 或 许会更有利 于其他 国家而不足 自己” 。因此, 只要双方担心对方会把增加 的 实力用于权力扩张, 那么, 即使双方同时拥有大量 绝对 获益的前景, 双方还 是不愿合作 。 而不同的是 , 新 自由主义则认为国家应 以绝对收益为 目的, 即 考虑在合作 中能否获得收益。 阿瑟・ 斯坦表示, “ 国家 的个人利益 就是最大化 自己的绝对收益, 在谋求绝对收益的同时产生 了共同利益 。 如果国家只追逐 相对收益, 就无法形成 公共利益 。” 这样就很容易看出在此基础上双方国际合作观的差异 。新现实主义强 调相对 利益 , 因此在面临共 同获利的合作 可能时, 国家担心对方会获得相对 多的利益分配 , 而为了防止其他 国家超越 自己, 合作就更难 以实现。在军事 和 安全 领 域 , 这 种 疑虑 更 明显 地 影 响着 国 际合 作 的 可 能性 。 而 新 自由主 义 则 更注 重绝对收益。相对收益会导致两国关系模式变成没有合作余地的零和 博弈, 这就变成了不顾绝对获益报偿的囚徒困境。 因此他给相对收益界定了 个 限制 , 即在两极对峙 的格局之下。而在现实中, 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摘要]本文从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在合作背景、合作侧重点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比较分析,总结了二者在国际合作观上的主要差异和一致性,并且结合国际合作本身的复杂性,分析了当今国际合作的不同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际合作;比较分析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但究其根本,可以简单概括为冲突与合作。

在西方研究国家关系的理论中,这两个问题也始终是中心论点。

而在这两个问题中,关于国际合作的不同观点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区别。

笔者将选择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作品就国际合作观问题进行简要的对比和分析。

一、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于国际合作的观点(一)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产生,美国地位下降,因而出现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救”。

新现实主义以肯尼斯·华尔兹等人及其作品《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等为代表。

除了国家之外,华尔兹还十分重视其他机构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规模如此巨大,覆盖领域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力量抗衡经济上弱小的国家……商业无需政府政策或国家力量的支持便可建立自己的‘无形帝国’。

华尔兹将整个国际社会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体系中进行国际合作,所以,这里的合作对象就包括国家,跨国公司还有其他国际机构等。

华尔兹高度重视国家在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合作是有限制的,有明确级别的,与该国的实力和国家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新现实主义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国家的国际行为。

所以,国家合作同样也是系统结构影响作用的结果。

(二)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产生的。

面临美苏冷战缓和,原有的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受到了挑战。

新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分别为基欧汉和约瑟夫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基欧汉的《霸权之后》、罗斯克兰斯《贸易国的兴起》。

浅析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视角看全球环境政治

浅析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视角看全球环境政治

浅析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视角看全球环境政治【论文关键词】全球环境政治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集体行动【论文摘要】全球环境威胁彰显了生态相互依存与各自割裂的国家体系(相互承认主权且互不干涉)之间的矛盾,日益得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国家是趋向合作还是单独行动?集体行动的困境在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表现得如何明显?两新理论在国际结构、国际制度、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相互依赖、行为者的多样化等方面对国际合作的认知来理解全球环境政治中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近三十年来,因人口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资源消耗的急剧增加,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不断浮现,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森林减少、土壤流失等,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

国家民族、地区间,可能会出现转嫁污染、争夺资源的冲突,甚而引发战争。

环境问题已不再只是单纯的自然问题,也不仅仅是一国的内政事务,其无论在影响层面还是解决途径上,都超越了国家与区域的界限,而与国际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密不可分,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

随着冷战结束,东西对抗格局的崩溃,包含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非军事性议题的”低级政治”(1owpolitics)领域日益受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并从而促成全球环境政治的兴起。

一、全球环境政治所面临的问题在如何处理或解决全球环境议题时,各国都面临如下困境:任何国家均无法单凭一己之力解决问题。

但很少国家会愿意付出维护其他国家利益的代价,大多数会抱着搭便车(freerider)的心态,希望在不付出的情况下从其他国家的行动中获益。

这样,在国际竞争压力下,现实主义所认为的国家本质将明显浮现。

国家的目的不仅在于最大化自己的绝对利益,同时也确保自己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对有利地位,即获得相对利益。

换言之,若要某国接受一项对其国家权力和经济发展不利的环保合作计划,将是极其困难的。

此外,由于全球环境问题议题牵涉层面的广泛、管辖权范围的跨国化使得国家内部利益与国际利益交换的难度提高,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协同行动的机会更加渺茫。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权力观之比较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权力观之比较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权力观之比较内容摘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权力。

权力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但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麻烦的概念之一[1]。

当前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和研究。

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权力观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新自由制度主义提出了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对抗新现实主义。

而构建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权力的存在与运作,离不开观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本文对这三大理论流派的权力观进行论述和比较,以便更深一步地对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构建主义理论进行研究。

权力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前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和研究。

三大理论流派虽然对权力的论述各有不同,但都对权力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一、新现实主义的权力观新现实主义自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与扬弃。

它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理论中人性等难以用科学标定、不可证伪的概念和假设,扩展了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

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斯•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运用微观经济学原理提出了高度简约的现实主义理论。

华尔兹把无政府秩序和自助体系、权力分配、国家利己主义特征和生存需求等设定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涉及到两个关键要素,即系统的结构和互动的单元。

它假定国际系统结构的排列原则是分权的、无政府的[2],认为只要各行为体之上不存在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公认的中央权威,那么无政府状态就将一直持续下去。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持久不变的特性[3]。

正是因为这种无政府状态造就了互动的单元是相似的。

这里,新现实主义认为互动的单元是指国家。

既然各个国家在领土、财富、权力和形式上千差万别,为什么说它们是相似的呢?新现实主义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能力,而非功能。

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比较1

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比较1

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着眼点着眼国家,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着眼体系,认为世界包含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状态研究重点国家利益、国家权力,主张unit-level analysis 着重研究国际系统内国家的权力分配,主张结构分析对国际合作看法强调国际冲突,淡化国际合作可能,忽视国际机制促进合作的使用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承认国际机构促进合作的可能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角色国家为中心,最重要承认国家的重要性,更重视其他角色(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关注问题高政治:军事、安全、均势低政治:经济、贸易、能源、环境军事安全的作用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军事实力最重要国际关系缓和,军事实力的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经济因素(都重视)国家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为维持在国际上的地位,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样重要,质疑“自助”的观点研究方法或层次体系结构(structure)层次角色间的权力分配体系过程(process)层次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后果强调无政府状态,承认存在相互依存但不改变无政府状态相互依存缓解无政府状态国际合作更难实现、更难维持和更依赖国家权力国际机制使得国际合作成为可能,欧盟未来的发展将成为对国际合作论的重要验证相对获益与绝对获益强调国家重视relative gains 认为国家重视absolute gains国家的优先目标安全和生存福利经济领域比军事安全领域更可能开展国际合作机制和制度不否认,但反对夸大制度的作用国际制度对世界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法则冲突/零和合作/非零和权力的作用胁迫性Coercive 报偿性组织方式等级制(两极或多极)非等级制,更接近平等主义,议价/谈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历史中自从有了权力政治理论,也就出现了与此相对应的道德政治思想及理论。

于是有了前面我们谈到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

修昔底德等的古典现实主义和斯多葛学派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论战;摩根索、基辛格等的传统现实主义和康德、威尔逊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论战;以及以及今天我要说到的沃尔兹(提出“人、国家与战争”三概念)、吉尔平等的新现实主义和基欧汉、罗斯克莱斯等的新自由主义的论战最早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对峙来概述第三次论战的是约瑟夫·奈《世界政治》上发表的文章:《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之后1993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一书是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第三次论战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

鲍德温在书中撷取六个要点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比较分析:(这里我们只大致浏览下。

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一看)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

2.关于国际合作。

3.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

5.关于意图和实力。

6.关于制度与机制。

这次论战的主题有许多,这里将主要从人、国家与国际社会这三个层面分析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政治观。

首先来总体看下两方的大致观点①新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是恶的,而新自由主义理论则抛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人性善的观点,认为人性并非纯粹恶,人的本质是不完美的。

②新现实主义仍然是一种“国家中心”理论,而新自由主义者除了承认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作用外,还强调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由于这两种理论对人和国家的看法不同,导致二者在国际关系,也就是③对战争与和平态度的不同,新现实主义持悲观态度,而新自由主义则持乐观态度。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下一、人。

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关于人性恶的基本观点,对人的本质持悲观态度,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被欲望驱使的、甚至是残暴的,所以,人一直生活在冲突之中。

人类的冲突甚至战争是自然的,是正常的,人类的问题深植于人的潜意识中,远不是人们之间的误解造成的,也远非以理性的对话和劝解能解决的。

顽固的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手段从物质和心理上来解决,也就是说使用强力迫使人屈从。

这就是新现实主义对人性及人类冲突的看法●而队于新自由主义,它抛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人性善的观点,但又不像现实主义者那样认为人性是纯粹恶的,他们承认人的本质是不完善的,人是有缺点的,有脆弱和半理性的一面,但有潜在的能力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在合理的环境下有能力使自己变得有理性。

人不是实现集体目的的手段,人本身就是目的,人在群体生活中有能力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习俗、规则及价值观,人可以通过伦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基欧汉强调人有足够的智慧与别人以任何方式进行贸易交易,人有能力衡量自己的利益和得失并有能力与他人竞争,有能力作出理性的选择。

竞争很像游戏或体育比赛,是有规则的,比赛的规则就是公益(公共利益)。

确保每一个选手的存在,然而每一个选手并不是为所有的人去竞争,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行为者追求个人的利益,不涉及他人利益,这样则自动地满足了他人的目的。

”这种竞赛不是零和博弈而很像非零和博弈(这里要说下,所谓零和博弈,就是指不是一人所得便是所有人所失的博弈,其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而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也就是说存在双赢的可能)。

基欧汉与罗斯克莱斯等新自由主义者都认为非零和博弈的结果导致竞赛者获得绝对利益③,而不是相对利益。

二、国家。

新现实主义关于人的概念是与国家概念有直接联系的,新现实主义者认为人自身没有挽救自己的能力,只有在自身以外,在集体中及国家内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国家弥补了人的这一缺陷。

人是冲动的,国家则是人格化的,是强大的;人缺乏真正的“人格”,国家则是理性的;人具有理智和愿望,而国家有智能和愿望以求生存,国家是理性主体。

这样就形成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观。

他们认为人创造国家,而国家也造就了人。

新现实主义继承霍布斯的“战争状态”的理论观点,认为国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很难在国家间建立一种有序的、公正的、谋求共同利益的国际格局。

国家是人创造的,它就具有人的特征,人与人之间有能力大小之分,国与国之间也有力量强弱之分。

霍布斯①的国家是残暴的,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是不完善的,由于不完善的特性和力量大小的不同,要求得生存,国家就必需很强盛。

然而,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强盛,所以就需要一个强国,一个在物质上和道义上很强的国家来维持国际秩序。

吉尔平②的霸权稳定论将这一思想推到了顶峰。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对于国家的解释。

国家是在人们共同的协定下建立起来的,主权的根本是人民,国家对外维持主权独立,对内保障个人权力,满足人民需要。

公益必须建立在私益的基础上。

国家是满足人之所需的手段,自身绝对不是目的。

●不同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认为国家不是压制人的残暴的机器,人是国家这个整体内的部分,所以,只能是整体服务于部分,而不是部分服务于整体。

新自由主义强调次国家行为体以及私人行为体,如俱乐部、社会团体、公司、政党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对自主性。

罗斯克莱斯、福克等自由主义者认为这些相对独立和自主的行为体应最少有干预政府事务的权力,这就需要国家有开放和透明的特性。

同理,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独立的、自主的和平等的。

同新现实主义一样,新自由主义也声称国家尽管不完美,但是是有理性的,如果国家是非理性的,就无法在国际体系中建立起任何机制以制约违犯公益的行为。

国际机制是建立在国家理性基础上的,然而,理性的国家之间并不是没有冲突,因为,国家是不完善的,国家间有利益冲突。

有利益冲突,国与国才有合作,因为合作发生在行为者认为他们的政策处在真正的或潜在的冲突之中,而并不是和谐之中,合作是对冲突的反应,而国际机制既是对冲突的反应又是对冲突的限制。

总的来讲,国家的理性本质就是国际机制和合作的基础。

三、国家间关系。

对于国家间的关系——和平还是战争问题,新现实主义是悲观的,新自由主义则是乐观的。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的,缺少有权威的中央政府处理世界事务,但体系结构控制着所有行为体,决定着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行为。

新现实主义坚持独立的主权民族国家的共处是可能的,但不是和平共处,因为在自助体系中,战争是可能的并且是正常的现象。

在无政府结构中出现一种秩序是可能的,但不是和平秩序。

在一段时间内,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那是因为战争的威慑力在起作用。

战争应以战争所造就的威慑力加以遏制,以强制强,但必须做好应付最坏结果的准备。

这样对于一国来说,拥有广泛的军事工具有利于处理各种不利的情况和危机的发生。

不充分的军备以及裁军导致力量真空和不稳定格局的形成,这就容易诱发侵略行为及战争的形成和出现。

跟传统现实主义一样,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生存在由自助原则控制的战争状态之中,要安全,就必须获得权力。

当所有国家处于充分的安全状态和享有充分的武力装备时,国际体系中的稳定局面才有可能形成。

然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是,新现实主义者,特别是沃尔兹认为权力不是目的,而是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这一最高目的的手段。

国家的目的不是使自己的实力最大化,而是防止和阻止任何一国权力的最大化。

在国际体系中,国家的安全和独立不但需要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而且需要经济力量来保护,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一个国家所获得的安全就是不坚实的安全。

经济与政治在历史的长河中手挽手,肩并肩,是分不开的,二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两个车轮。

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而国家的力量又是国民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与新自由主义相反,沃尔兹、克莱斯纳以及格里埃科等认为国际经济秩序很脆弱,因为国家总是顾及自己在国际交换中的相对收益,而相对收益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自己在体系结构的实力位置。

国际合作只是暂时的,国家间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安全目的,为了对抗霸权国,所以,这样的合作是短命的,不充分的,今天的朋友可能成为明天的敌人。

他们同时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相互依赖没有多大的意义,科学技术、现代通讯以及商业对国家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以增强又可以削弱一国力量。

相互依赖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将国家联系起来,又可以导致敌对势力的产生甚至战争的爆发。

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观点,新现实主义也承认均势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最稳定的秩序出现在大国之间的实力大体均等的情况下,如果均势遭到来自一个潜在的挑战者的威胁的话,其他大国则会联合起来以维护均势的存在。

国际社会没有永久的朋友或敌人,只有不断变化的联盟,在这个意义上,合作是自然的,并且是理性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愿望。

然而,对于吉尔平来说,均势只是维护稳定的手段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是短暂的,国际体系运动规律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在这个周期中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不同于华尔兹,吉尔平认为霸权是最稳定的,然而,他也承认霸权更替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在这个意义上,战争是自然的,有理性的。

战争更像有明确规则的体育比赛,这些规则是以战争法和中立法的形式制定的。

新现实主义也承认战争法等国际规则对于限制战争、遏制非理性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规则的实施纯粹是自愿的并且基于自助原则。

发动战争是理性的,遏制战争也是理性的。

新现实主义同时强调国家并不一直在霍布斯的战争状态中互动的,国家间存在适当程度的合作和协同,没有绝对的零和博弈,竞赛的逻辑就是保证所有国家都能生存这项公益。

总之,新现实主义理论(除吉尔平)是以国家为中心而从不是以战争为中心的学说。

●不同于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合作持肯定态度,认为人是理性的,国家也是理性的,一国的生存有赖于别国的生存,即使人和国家有非理性、冲动的行为,国际规则也可以排除非理性行为所造成的恶果。

新自由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强调合作和相互依存是国际体系的特点,国家在合作和相互依赖中求发展和生存。

然而,新自由主义并不排除冲突的存在,正因为国际社会有冲突,才显示出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并不意味着冲突,相反,它与冲突相混合,并充分反映了对冲突成功的克服。

新自由主义者,特别是基欧汉承认现实主义的无政府的国际体系观,承认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是个人私益驱动的主要行为体。

跟不完善的市场一样,世界政治也有其制度性的缺陷,阻碍了互利合作。

自助的行为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时,需要与别人进行讨价还价和谈判,而讨价还价及谈判导致国际规则的产生,国际规则可以弥补自助体系中冲突这一缺陷。

新自由主义者也认为国家间的关系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律和平等基础之上,主张取缔国家间的、人际的、资本的、服务业以及物品交流的一切障碍。

无障碍的思想和商品交流有助于加强国家间的联系,消除偏见和误解,增强了解和信任,这样,趋同就会取代分歧,国家间的误解越少,国际冲突就越能和平解决,胡萝卜就能代替大棒,安全感就能代替恐慌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