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_李志雄

合集下载

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作者:李晓华来源:《文化产业》2014年第02期摘要:受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影响,各地文化产业项目、产业园区等纷纷上马,对相关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加大,各地高校积极申报与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而文化产业的内涵广泛,如何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建设方向作为专业定位,形成正确的培养思路,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是各高校都很重视的问题,并为保障该专业持续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纵观全局,立足本位,如何借助本校传统优势,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的进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的定位,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新专业专业特色资源整合三赢模式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96-02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按文化产业国家统计局颁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两个部分10个大类,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分为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七类,第二部分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分为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三类。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解释:简称文管,属于管理学类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为目标。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中国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包括文化艺术、传媒娱乐、创意设计、数字游戏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管理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总规模超过了6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了5%。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文化产业的管理方面,中国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在数字时代,盗版和侵权问题成为了文化产业的一大难题。

许多优秀的作品被盗版和侵权,导致艺术家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是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其次是文化创意和创意设计的不足。

虽然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在创意设计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中国的文化产业仍然以传统文化和明星文化为主导,缺乏独特和创新的创意产品。

提升文化创意和创意设计能力,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文化政策和产业支持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和产业支持相对薄弱。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提供更多的财政和税收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加强文化产业的监管和规范,也是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面对未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多样化和国际化。

一方面,中国文化产业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作品走向国际市场,让中国的文化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杨吉华内容提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是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存在着“虚热”隐忧。

解决专业建设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理论、师资、教材、实践课等方面的建设,同时更需要一种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

从长远看,有必要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名称改为“文化经营与管理”专业。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文化经营与管理当前我国高校最热门的专业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莫属,最有争议的专业恐怕也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目前圈内有两个似乎相悖的共识:一是认为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二是认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出现了虚热,问题很多,前景堪忧。

有意思的是,表示乐观的主要是目前活跃在我国文化产业理论战线的专家学者;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们则对专业发展表示了深深的忧郁。

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些探讨,以求教于专家。

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笔者参加了国内几次文化产业论坛和学科建设会议,在与专家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还是对专业前景的担忧,所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理论体系不成熟。

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理论体系尚不成熟。

表现在:“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不统一,内涵外延模糊,学科范畴杂乱,学科定位不清晰,研究对象不明确,基本构架混乱等。

理论不成熟与产业的不成熟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有的行业如网络媒体、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在我国的出现还只有几年的时间,产业的不成熟决定了难以产生成熟的产业理论。

2、培养目标庞杂。

目前在全国有几十所公办院校和众多的民办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这些学校大多依托本校已有的资源和市场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如经纪人、会展、文化资源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投融资、文物修复等。

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名称来,就笼统以“文化创意”而涵盖之。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中国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通过文化创意、文化加工及创意设计、广告营销和创意科技等方式创造的产业。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的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成为了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国文化产业管理的现状和一些思考。

一、产业多元发展,管理难题凸显中国文化产业包含了多个领域,如影视、音乐、出版、动漫、游戏、设计等。

每个领域都有其特点和规律,使得文化产业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影视产业的盗版和侵权问题、动漫游戏产业的内容审查和市场准入、文化产品的创意保护和营销策略等,都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文化产品的产业链也很长,从创意设计、生产加工、营销销售、服务支持等环节都需要管理者的不断努力和创新。

由于产业的多元发展性,管理难题也随之凸显,需要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来解决。

二、政策环境的营造,是管理的关键政策环境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影响重大。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成就斐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还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监管不够完备、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质量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文化产业的管理和发展,需要政府通过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更良好的环境。

三、市场化运作,是管理的着力点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市场化运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市场化能够有效地激发产业的活力,推动文化产品的创新和服务的升级。

在市场化的运作下,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加务实地处理供求关系,更加优化地布局产业链,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

市场化也能够从政府层面减少对文化产业的束缚和不适当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作用。

市场化运作应成为文化产业管理的着力点之一。

四、科技创新,是管理的新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产业也将面临新的管理机遇。

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可以帮助文化产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创造更丰富的用户体验。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

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之小议中国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以文化活动和体验为基础,以文化设施和场所为支撑的产业全链条。

在中国的发展中,文化产业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经济产业,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中国文化产业管理进行一些小议。

一、政府的角色政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成为文化产业的引导者和推动者,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扶持措施等方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监管和引导,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也应该扮演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参与者,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建设和运营中去。

在政府的角色中,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来说,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引导和监管作用。

通过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进行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的作用市场在文化产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文化产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市场还可以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文化产业向着多元、精品和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三、企业的责任企业在文化产业中也有着重要的责任。

企业应该加强文化产业的自身建设,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企业应该承担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公益事业中去。

在企业的责任中,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来说,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社会的参与中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共同推动。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文化产业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文化产业是我国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应的需要管理和运营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实践性的行业,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产业的实际运作状况,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经验,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最后,实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2.1 紧密联系实际实践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符合文化产业行业的实践需求。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项目或者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实践能力。

2.2 突出综合素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实际问题,增加综合素质的培养。

2.3 合理安排时间实践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渐成长,同时也不耽误其他课程的学习。

可以将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避免时间冲突,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利用时间。

2.4 合理分配学生任务实践教学需要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可以结合学生的背景和实际需求,为每个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2.5 以团队合作为核心文化产业是一个团队合作型的行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学习总结理解文化创意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学习总结理解文化创意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学习总结理解文化创意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策略在文化产业管理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入探讨了文化创意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策略,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启发与理解。

本文将总结我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出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并探讨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首先,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的核心。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创意性和经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才能够吸引消费者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其次,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文化市场应顺应潮流并与时俱进。

例如,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文化市场极具潜力,传统文化产业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进行创新与扩展。

另外,文化市场的发展也需要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真正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兼顾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平衡,保持文化产业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第四,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与支持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最后,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应注重国际化和跨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需要与国际市场对接,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创新,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跨界合作也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商机与可能性。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与文化市场的发展策略包括创新与文化保护的平衡、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国际化与跨界合作等方面。

关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思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

关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思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

教育理论研究关于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思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王欣欣(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726000)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而设立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 学体系等方面尚不完善,致使该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突出。

因此,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将其贯穿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强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_、引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式设立于2004年,以培养在文化 产业领域从事市场策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及资本运营等工作[1$,文化底蕴深厚、创新能力强、社会信息面广、熟悉经营管理之道的外向型、创新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2]为目标。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 业的高校有100余所。

该专业取得的突破式成绩是显而易 见的,于它是新专业,目前高校设等面尚不完善,致使该专业毕业生实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突出。

,必须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将、、等人培养的全过程,正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创新 、实能力创业的强化。

本文深人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 ,题,为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创新创业教的新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文化产业的发,与之相关的文化产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产生 ,而文化产业人 成为 丨文化产业 发的。

,高校 为社会和市场培养所需人才的 使,1993年的文化 管理专业是 开设 的文化产业 专业,2004年之前 「部、等6所 校开设文化产业及 向。

2004年 、、、等全 高校开 文化产业专业,这标 开始正式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2006年以后,开设校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约有100多所高校 开设了文化产业 及向,遍及全 地,分高校还招收硕士究生博士研究生。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思考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思考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思考引言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然而,与热门程度不相称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却相对较冷。

在这种矛盾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进行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1. 就业情况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低,就业竞争激烈。

许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难、工资低等问题。

就业困难原因但为什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困难如此突出呢?主要原因可以归纳如下:1.供需失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岗位数量有限,而专业毕业生却逐年增加,导致供需失衡,竞争加剧。

2.专业技能不足:一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上缺少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培养,导致其在技能、经验方面存在短板。

3.行业认知不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涵盖面较广,但一些毕业生对于不同文化产业的特点、需求、发展趋势等缺乏深入了解,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就业形势展望然而,尽管目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相对较冷,但对该专业的需求仍然存在。

未来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2. 具体问题分析接下来,本文将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就业冷现象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教育体制问题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内容陈旧:一些教材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不能反映出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需求。

2.实践训练不足:尽管一些学校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实践训练的时间和机会仍然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积累。

课程设置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单一化:目前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侧重不同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培养,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敢问路在何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认知、方向与学习探析

敢问路在何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认知、方向与学习探析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 主要学习会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注重外语应 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的培养,强化计算机应用能 力的教学,培养学生从事各类会展的市场调研、策 划、组织管理和运作能力以及展台设计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会展业、旅游业、广告业、机关企事业 单位的宣传部门、公共关系部门与发展开拓部门, 从事会展的市场调研、策划、组织管理和运作工作。
你愿意也这样在虚度中沉沦吗? 你愿意也这样在虚度中沉沦吗?
你愿意也这样在迷茫中一无所获吗? 你愿意也这样在迷茫中一无所获吗?
敢问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
请:反思你的学习 检讨你的生活 找出你的问题 说出你的困惑。。 说出你的困惑。。
我们一起来 探索专业学习 规划大学生活 思考职业愿景!! 思考职业愿景!!
专业选修课主要有: 专业选修课主要有: 艺术概论、美学概论、哲学与创意思维;中外文化 史、文学史、艺术史、美术史、音乐史、古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文史要辑导读、中外文化旅游、宗教 文化概论;民俗学、会展概论、广告学、文博基础、 新闻学、出版发行学基础、影视产业学、动漫与数 字产业导论;受众心理学、企业文化学、文化经纪 导论、管理文秘、管理沟通、公共关系学;会计学、 税收概论、财务管理、货币银行学、知识产权法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网页制作、平面和动画设计等)、 音像与多媒体技术、中文电子信息检索与处理、办 公自动化等。
2.产业分类
(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文化服务(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
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文化艺术服务;网络 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eg文 化艺术商务代理\文化产品出租与拍卖\广告和会展>)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相关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

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丹【摘要】With the talent problem increasingly becoming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it is imperative to open up the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program to college students.Need-less to say,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churned numerous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suit the increasing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cultural industry,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in practice.In addi-tion, when opening up new application-oriented specialties at teachers’ colleges or normal universities, relevant authoritie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of multimedia resourc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running experience.%人才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在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势在必行。

高校为我国培养文化产业急剧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

浅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优劣与对策研究

浅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优劣与对策研究

浅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优劣与对策研究作者:汤艺蕾来源:《山西青年·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世界各国,特别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将文化产业放在重要地位。

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需要,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如火如荼。

然而,与政府对其高度重视和高校的热情相比,文化产业界对这一新兴产业的认知和评价偏低,形成较大反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途何在,值得我们为之思考。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专业热;就业冷;发展措施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文化产业热”的到来,全国各高校纷纷开设了此专业,然而它的适应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在新形势下,结合我国文管发展实际,探索促其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1.中国文化的传承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理性文化的传播中。

我们意识到越是在人们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提出:“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在传统文化日趋淡忘的今天,中国文化更加需要在我们正确的引导下延续。

通过新兴的文化产业将其有特色的推广给世人,不仅弘扬了中国的特色文化,而且有助于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因此文化产业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其作用不容小觑。

2.社会整体文化发展趋势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断言,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而是文化竞争。

从20世纪70年代起,文化产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

世界的经济格局在也不断的发生改变。

从国际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国际产业分工成为垂直产业分工,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新的比较优势。

从国内看,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文传学院作业统一用纸(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3 月24 日)课程名称文化市场营销学作业题目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姓名满文萍学号2011020603 成绩文化产业作为21 世纪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

在全球媒介融合趋势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众多高校的文化产业方面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型,来适应未来世界发展步伐,使人才能够适合社会所需。

因此,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开展显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但是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为社会所用,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却不能做出保证。

一、文化产业管理的优势分析1、政府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来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

在“十一五期间” 也进一步加速发展文化产业。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再次重申了这个战略方针。

由此可见,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范围广,涉及较多领域的学科。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对象具体上来说,可以是一个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行业,如新闻、广播、电影、电视等节目或行业。

设计的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民俗学、传播学甚至也有需要信息技术的学科,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就很多,这样就能让慢慢把我们打造成应用型人才。

3、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研究人员较多,可以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提供学科类的书籍。

研究人员的广泛,是根于文化产业这个专业涉及的学科范围广,而从事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又精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编写成书并发表,这样就切实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宝贵的知识,学习到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劣势分析1、缺乏有关文化产业方面的教育人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文化产业管理所在的院校五花八门,有的设在历史系,有的设在艺术系,有的设在经济系等等。

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教育人才不足,否则也不会把这个专业设在不同位臵,同时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严重不成熟。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面对专业热、就业冷的思考之三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面对专业热、就业冷的思考之三

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面对
专业热、就业冷的思考之三
熊高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2)002
【摘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体现在培养方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应立足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依托办学母体构建,围绕社会需要构建,依据学生兴趣构建,其目的是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对日益发展的文化产业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不同工种和不同岗位人才的需要.
【总页数】5页(P89-92,100)
【作者】熊高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5
【相关文献】
1.就业导向视角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J], 熊高
2.基于就业导向视域下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J], 李智勇;方秦盛;刘晓燕;丁锋
3.热专业冷就业——高中生面对经济寒流该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J], 徐磊
4.就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J], 赵文莉
5.就业导向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思考——基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J], 罗明忠;黄莎莎;段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

作者: 李志雄[1,2]
作者机构: [1]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出版物刊名: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5-12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文化产业管理;热专业;冷思考
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如火如荼,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然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热情推动相比,文化产业界本身对这一新兴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偏低,形成较大反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虚热",归根结底与学科归属不明、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缺乏等密切相关。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出路何在?这值得我们每个学人为之努力。

省属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西华大学的讨论

省属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基于西华大学的讨论

Reflections over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Xihua
University
作者: 李钊[1];陈睿[1]
作者机构: [1]西华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页码: 24-31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1期
主题词: 西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高校学科建设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于2004年,目前已成为省属高校重点建设的"热门"专业之一。

该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课程设置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所要求的部分核心课程不符;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现有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持专业建设要求;培养方案尚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有所欠缺。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做到:结合学校定位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立足实际,强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支撑力度;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根据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开展校企合作,降低人才培养的盲目性。

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全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全文)

对文化产业治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XX:1674-3520(20XX)-02-00096-02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治理专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按文化产业GJ统计局颁布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XX)》标准,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两个部分10个大类,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分为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七类,第二部分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分为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三类。

对文化产业治理的解释:简称文管,属于治理学类专业,是为适应GJ文化产业快速进展而设立的专业,以培养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产业理念及经营技能的复合型文化治理人才为目标。

文管专业分一般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授予治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以上解释来自于百度百科,从两者的对比来看,文化产业涵盖范围广阔,几乎包括了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的学科范围,这是否对目前高校文化产业治理专业的特色定位有启发与引导的作用呢?二、国内各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简况自20XX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ZG海洋大学、ZG传媒大学、云南大学开办文化产业治理专业以来,经过10年的进展,据20XX年教育部招生XX站公布的数据统计除青海、宁夏、海南三省(自治区)外,全国各省已有123所高校建立了文化产业治理专业(新疆艺术学院20XX年无招生计划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状:新专业开设如火如荼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一道新的风景,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早在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把文化和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给中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

2009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编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密集的政策支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教育部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次增设“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批准了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的试点招生。

2005年又批准了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开办这一新专业[1]。

不久,这一股新的潮流也波及到广西高校,2008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广西花开两朵,一朵在广西师范大学,一朵在广西师范学院,同时面向社会招生。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我国高校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有待于市场的检验。

屈指算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一共走过了七个年头,目前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三届毕业生,到了可以评估专业发展成效的时候。

这个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的新兴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是不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二、调查:热门专业市场遇冷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笔者一向比较关注,经常和业界保持接触和联系。

令人尴尬的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文化产业界本身对这一新兴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偏低,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热情推动相比形成了反差。

概括起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热的冷思考李志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100871)[摘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异军突起,引起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如火如荼,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然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高校的热情推动相比,文化产业界本身对这一新兴专业的认识与评价偏低,形成较大反差。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虚热”,归根结底与学科归属不明、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缺乏等密切相关。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出路何在?这值得我们每个学人为之努力。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热专业;冷思考[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12)02-0125-04第34卷第2期Vol.34No.2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2年4月Apr ,2012收稿日期:2011-11-06基金项目:广西社科规划课题(08BXW00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学改革项目(gx2009A0018)作者简介:李志雄(1975-),男,湖南娄底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硕士。

125——DOI:10.13624/ki.jgupss.2012.02.006来,业界对该专业的反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种反馈情况是,业界觉得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实用。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那些已经有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就业的地区。

据了解,本专业近年来培养出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部分毕业时难以找到工作,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只有少数在文化产业领域工作。

北京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坦言,“我们用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感觉他们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有问题,效果不很好。

”第二种反馈情况是,业界知道有这个专业,但不知道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做什么。

南宁市一家大型文化传播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我们了解到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我们也可以考虑招聘若干这个专业的学生。

但是实话实说,我们需要的是实用、好用的人才,我们不知道这个专业的学生能做哪些工作?”还有一种情况是,少数业界人士不知道有这个专业。

笔者暑假介绍一些学生去电视台从事栏目策划、都市报从事广告经营、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市场营销等,结果,这些自身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很模糊,一些负责人根本不知道有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有的连实习机会都不给,有的要笔者发专业介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了解,有的经笔者费尽口舌解释后方勉强同意实习。

我们知道,一个专业的市场认可度关系到它的生死存亡。

发展态势炙手可热,市场反馈却明显冷淡,此种困境原因何在?出路又何在?三、分析:人才培养困难重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之所以“虚热”,归根结底与学科归属不明、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师资缺乏等密切相关。

首先,学科归属不明,从根本上影响和制约了专业发展。

我们知道,在教育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化产业管理列在“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名单”,而在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还没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位置,这就意味着,其学科归属一直未获正式确定[2]。

显然,这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多学科交叉性有关。

而学科归属未定,影响到文化产业管理的院系归属,有的高校把它设在文学院,有的设在历史学院,有的设在艺术学院,有的设在传媒学院,有的设在管理学院[3]。

学科归属不明、学院归属杂乱,带来的困扰是,大家难以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特性和专业特点达成共识,学科应如何建设,专业应如何发展,人才应如何培养,人们莫衷一是。

其次,培养口径太宽,导致人才培养“四不像”。

我们知道,高校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与社会职业对应,如会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做会计,新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做记者,这类人才培养定位最为清晰;还有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相对应,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旅游行业的管理者,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培养的是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管理者,这类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清晰。

“文化产业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从事文化产业的管理者。

”这种回答是没错的,在办学初期,很多高校都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不过,高校也因此陷入困境,培养定位模糊,无法取得共识,课程设置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最终导致培养的人才“四不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究其深层原因,在于文化产业行业涵盖范围很宽,包括了新闻出版、广电影视、演艺娱乐、网络游戏等诸多具体行业,因此确切地说文化产业是由各种行业组合在一起的“宽泛”产业,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一性的产业,这些子行业虽然都可以用“文化”的名义统一到一个产业之下,但实际上它们拥有各自特有的行业属性和运转轨迹,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

比如,报纸的经营与电视节目的运营截然不同,而电影营销与旅游管理更是称得上“隔行如隔山”。

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出精通文化产业所有具体行业的人才实际上是办不到的。

再次,专业出身的师资缺乏,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

由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诞生不过数年时间,因此,任课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学科背景五花八门,迄今还没有形成文化产业专业出身、拥有本学科系统知识结构的师资储备。

与此同时,受传统学科及教师业绩考核评价体制的影响,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的教师队伍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

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比较薄弱,使得教学上“说而不做”,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比重偏少,形式单一,多为观摩,真正动手操作的少。

即便是专业实习,也大都于流于形式,缺少专业技能的训练。

四、对策:科学应对化解难题(一)加快学科建设,夯实专业发展基础学科建设纲举目张,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126——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非得大胆创新不可。

首先,要争取从“候补专业”列入正式专业,从学科外进入学科目录,形成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其次,基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宽泛性,文化产业管理应该争取进一步从一般专业提升为专业类,从学科的角度而言,要提升为一级学科(目前是准二级学科),设在管理学门类下,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一级学科(或专业类)并列。

再次,二级学科的设置要根据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范围来决定,例如,结合文化产业九大类型可在一级学科下设立媒介经营管理、影视经营管理、文化艺术经纪人等二级学科(专业),而属于文化产业却设在其他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则有必要调整回来。

与此同时,在文化产业上升为一级学科之后,有必要对院系设置进行相应调整,建议设立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统筹管理文化产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立足产业需要,重点培养经营人才我们知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文化事业主要指从事文化公共服务与管理的组织机构,而文化产业则主要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①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致力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知名品牌的文化企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应运而生,正是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去文化企业工作,而不是局限于文化事业单位。

大体而言,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创作人员,一是制作和生产人员,一是经营管理人才。

那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不是要培养这三类人才呢?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创作人员和制作、生产人员已经由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等专门培养,更重要的是目前文化产业不缺创作人员和制作、生产人员,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

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该重点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这种情况在广播电视行业表现突出,山东广播电视局的刘长允局长表示:“我们广电系统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4]。

这种情况在新闻业中也同样存在。

长期以来,新闻学专业为新闻业培养了大量的采编人才,媒介经营管理专业的建设却严重滞后。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新闻业的人才困境更加凸显,在业界有一个说法,要找一个新闻业务水平高的总编辑容易,而善于经营的总经理则可遇不可求。

文化产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已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在《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产业学科重点培养的人才是过去大家都没有做的事情,就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研究人才。

”[5]广西师范学院熊高教授在接受笔者访谈时也认为,“经营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