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章知识清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第四章知识清理
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
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它是种群最基本的。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用,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用。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4、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5、许多动物、,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法。
6、用标志重捕法计数动物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难捕捉,标记物脱落,会使结果。
7、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
等其他数量特征。
8、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通过影响来影响种群密度。
9、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
10、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有、、。
11、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模型。
1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
(1)数学模型:N
t
(2)条件:、和等条件
(3)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持续增长;增长率
1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
捕食者数量增加,使得出生率,死亡率。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值)时,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时种群增
长速率最大。
(3)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14、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甚至消亡。
15、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采用的方法: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
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
16、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17、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做重复实验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18、要认识一个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9、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20、种间关系包括等。
2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和等方面。
22、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
有关;动物的分层与有关。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利用
的能力。
23、某草地在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分布。
24、许多土壤动物有的活动能力,而且,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的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25、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它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二是。它是按预先确定的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
26、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过程:准备——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采集小动物时,利用土壤小动物的特性用进行采集,也可以用采集。
27、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
28、演替的类型::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
29、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30、如果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