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

合集下载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

《网络社会学》讲课提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属于社会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社会学专业的10门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从个体、互动和社会结构三个层面透视网络社会运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图据此阐明网络社会原理、构架网络社会学研究领域,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网络社会特质、网络中的社会行动与互动、网络中的社会组织等基础知识、熟悉网络社会学的分析视野和分析概念,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网络现象。

⏹教学学时与考核: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48学时;考核方式为开卷。

⏹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郭玉锦、王欢编著:《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书目:[1]罗昕编著:《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黄少华著:《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教学方法1.加强双基训练,培养独立思考及自主创新能力;2.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开展课外讨论等;3.基于“实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讲解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专题与内容:第一讲:网络社会基础知识概述教学目的及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掌握网络社会、网民、网上身份等网络社会学相关基础知识。

一、网络社会(一)网络社会的概念1.互联网概说(1)什么是互联网(2)互联网的信息处理功能(3)网络常使用的基本功能2.网络社会的含义3.网络社会的特征(二)网络社会“空间”构成1.网络社会存在2.网络社会构成(三)网络社会性软件1.什么是社会性软件2.社会性软件的特质:互动性、关系性、自组织性、人性化3.社会性软件类型4.社会性软件的社会性5.社会性软件与网络社会发展二、网民(一)网民概说1.网民的含义2.网民初始形成3.网民数量的发展(二)网民的分类1.按质或量分类2.中国互联网中心的分类(三)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1.一般情况(1)数量的增长(2)性别比例(3)上网者年龄(4)上网者的职业状况(5)上网时间长度(6)上网者收入情况(7)上网者学历情况2.网民的网上行为取向三、网上身份(一)网上身份1.身份2.网上身份识别(1)网上身份(2)性别身份(3)语言书写方式与性别(4)网络社区中的身份和欺骗(二)网上自我认同1.自我与网上自我2.网上自我认同3.网上多元自我(三)认同兼容1.什么是认同兼容2.网上认同兼容特点四、网上社会行为(一)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的概念2.社会行为的结构3.行为指号分类(二)网上社会行为1.网上社会行为2.网上社会行为的特点(三)网上社会行为的模式1.通邮行为2.聊天行为3.交友行为4.游戏行为5.获取信息行为6.发布信息行为复习思考题:简答题:1.谈谈你对网民分类的看法2.理解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概念论述题:讨论网上认同兼容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讲:网上个人与群体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网上人际关系模式,掌握网上社会群体的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网上社会组织的结构及分类。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利游戏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黄光国西方有关人际行为及交易法则的研究应当扩大其视野,不应单只假设每个社会的社会化都是要求个人依据自我的利益做出理性的决定。

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与其他类似的社会所遵循的法则与西方迥然不同。

这些社会十分重视“报”的规范,这些规范又因人们在差序性“关系网”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彼此间“义务”的性质、以及双方长期刻意操作面子、及其他观念所造成的义务不同而有所改变。

这些特殊的文化象征以及有权力的领导者在历史上长期垄断有价值的资源,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些行为型态的产生。

有些外来的力量可能使它们发生变化;可是同时也有一些因素会使这些行为型态不因政治及经济环境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长久以来,强调社会和谐性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性之一(Abbott,1970)。

许多社会科学家曾经注意到:在中国语文中有些本土性的概念常为人们用以定义人际关系之安排的合适性。

他们曾经试图阐释诸如“人情”(金耀基,1980),“面子”(Ho,1974;Hu,1944;King and Myers,1977),“关系”(乔健,1982:Jacobs,1979),与“报”(文崇一,1982;Yang,1957)等本土性概念的意义及重要性,他们的努力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的确有所贡献。

不过,以往的研究大都偏重于理清其中一、二个概念,而未曾整合这四个概念。

本论文的目的,是以社会交易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一套理论架构来解释这些概念之间的动力关系。

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架构不仅描绘出中国社会中社会行为的原型,同时也可以作为解释大多数文化中社会互动过程的一般性模式,尤其适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中。

许多研究“正义理论”(Justice theory)的学者主张:在群体里,人们经常根据三种法则来进行社会交易,或分配社会资源,它们是“公平法则”(equity rule)、“均等法则”(equality rule)以及“需求法则”(need rule)。

【网络社会学】第二讲 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学】第二讲 网络社会
❖公民社会的新形态——通过网络唤醒、建树、 彰显、扩展自我个性,并且通过传播进行社 会动员与组织,使得不同地域和阶层的民众 为共同目标而采取集体行动,甚至扩展为社 会运动。
实验专题:《我与互联网》
❖第一单元 使用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
❖【主题:我与互联网络】——对我的上网 经历的总结与反思
❖ 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 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 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 它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
❖ 交流(对话):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 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 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 一个社区,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 感兴趣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地交流。
❖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 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汇到一起。
第三节 网络社会理论
一、新社会形态说——网络社会理论的提出
❖网络化逻辑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 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构。
❖流动的权力优于权力的流动。
❖在网络中现身或缺席,以及每个网络相对 于其他网络的动态关系,都是我们社会中 支配欲变迁的关键根源。
Network
society 网络社会
Cyber
society 赛伯社会
二、网络社会与相关称谓
❖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或“信息化社会” (Informational society) ——“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是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独特 “实在”的社会场域,是作为转型社会的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

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不断涌现和消费者对便利、快捷的需求不断增长,网络购物行为也呈现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深入研究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加深对消费者行为规律的认识,促进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网络购物市场,消费者具有较强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尤其是年轻人和城市居民对网络购物的接受程度较高。

他们借助网络购物平台提供的便利服务,如比较商品价格、查找商品信息、在线支付等,快速实现购物需求。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还表现出对商品品质、价格和售后服务的关注度较高,对购物体验和消费体验的重视程度也较高。

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往往受到个体特征、网络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决策和行为表现。

深入分析我国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政府部门也能够通过研究结果指导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机制。

通过研究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可以帮助电商平台和相关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产品推广方案。

通过分析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因素,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促进网络购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研究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指导,使他们在网购过程中能够做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消费决策,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推动消费经济的增长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1.3 研究意义网络购物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了解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消费市场、指导企业经营和政府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

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一、本文概述《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中国人信任关系的两个重要维度: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并深入分析了这两个维度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结构特征和表现形式。

文章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人信任关系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文章首先界定了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的概念,并指出这两种信任类型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特殊信任主要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强关系,表现为对亲朋好友、熟人等特定对象的深厚信任;而普遍信任则更多地依赖于制度、法律等社会规范,表现为对陌生人或一般公众的普遍信任。

文章接着分析了这两种信任类型在中国社会中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探讨了它们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文章还重点探讨了影响中国人信任关系的多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程度、职业身份、社会交往等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文章揭示了中国人信任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文章总结了中国人信任结构的特征和趋势,指出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如何促进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的协调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信任水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也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国人信任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信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历来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

在探讨中国人的信任结构与特征时,我们不得不提及“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的概念。

这两种信任形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和内涵,对于理解中国人的信任行为和社会交往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特殊信任,通常指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强关系上的信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家族和亲友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些关系网络中的成员被赋予了高度的信任。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渠道,而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作为一个网络使用大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影响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共同作用于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形成机制。

文章首先将对网络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在中国的特殊表现形式。

接着,将探讨信息接触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影响,包括信息来源、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内容等方面的分析。

文章还将研究威权人格对中国网民政治态度的塑造作用,以及意识形态在网络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实证调查等多种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的内在逻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和政治力量,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政治态度形成机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三个维度,对网络民族主义影响下的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关于信息接触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信息是塑造个体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网民通过网络接触到的信息类型和数量也大幅增加。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传统的新闻、舆论,还包括各种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观点等。

这些信息的接触会影响网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

威权人格作为一种心理特质,也被认为是影响网民政治态度的重要因素。

威权人格是指个体对权威和权力的崇拜、服从和依赖,以及对弱者的歧视和排斥。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的特征

从心理学看现代网络文化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网络化已逐渐社会化。

网络作为一种媒体, 作为一种工具, 直接融入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 正在发挥着巨大而神奇的作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文化, 有着其独特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现代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特征(一)网络文化的定义现在为止还没有确切的对网络文化的定义,但是很多学者都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有一些想法比如: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万俊人在谈论网络文化时指出 ,网络文化是由网络经济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以网络构成和信息交流的全球普遍化和实践操作的高度技术化为基本特征的信息文化。

翁寒松认为 , 数字化生存已日益成为我们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作为折射生活基础的精神世界 , 其形式和内容自然会发生某些“变异”,自然要大量地体现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特征 , 因而形成带有自身鲜明特征的网络文化 , 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

郭良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 , 他认为 , 网络文化就是“由于电脑网络的应用和普及而给人们带来的新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及其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上的特征”。

臧学英对网络文化的界定是: 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 , 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 , 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 , 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 , 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

范晓红认为网络文化也可称为信息文化。

她指出 ,“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是网络媒介不断发挥作用的体现 , 也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的文化发展不懈追求的必然结果。

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 , 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 , 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 , 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 , 而这正是它的独特之所在。

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 , 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人际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以及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人民的人格特质和人际关系模式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等多元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本文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系统分析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如集体主义精神、谦虚谨慎、忍耐坚韧等,并进一步研究这些特点如何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发挥作用。

文章还将关注中国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变革过程,探讨其中的规则、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为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深受其历史、文化、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风貌。

在理解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集体主义精神: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个人的价值往往通过其对集体的贡献来衡量。

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人通常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愿意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人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他们倾向于避免直接冲突,而是通过沟通、妥协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家庭和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体现。

面子观念:面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到个人的尊严和荣誉。

中国人通常会尽力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在公共场合丢脸。

这种面子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交策略。

忍耐和坚韧:中国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坚韧。

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坚持,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这种忍耐和坚韧的精神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尊重权威和传统:中国文化强调尊重权威和传统,认为这些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础。

因此,中国人在对待长辈、领导或传统习俗时,通常会表现出高度的尊重和顺从。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体现了其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等级观之间的紧密联系。

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观察,描述了中国社会中以自我为中心,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种格局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等级观念,即在人际关系中,不同的个体因其与“自我”的关系远近而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分析差序格局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交行为、价值观以及社会秩序的构建,并通过此探讨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

二、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点差序格局,源于中国社会学的经典理论,主要描绘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结构。

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呈现出一种以亲疏远近为标准的等级秩序,形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观念。

差序格局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它揭示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动态性和相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的范围、紧密程度都随着个人社会地位、角色、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差序格局强调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人们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差序格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等级性。

在差序格局中,人际关系被明确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有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动态性。

差序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人社会地位、角色、情境的变化而调整。

三是灵活性。

在差序格局中,人们会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以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

四是互惠性。

差序格局中的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也会考虑对方的利益,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差序格局作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独特结构,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也是中国文化等级观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深入研究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文化的深层结构。

(读书笔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读书笔记)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主题:中国北方一个村庄的礼物交换体系和网络培育的民族志报告选题:(1)个人经历;(2)国外人类学家关于“礼物”研究的思考;(3)中国“礼物”的自身体系。

(一)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莫斯的礼物之灵:(1)受礼者必须回馈:基于“豪”(礼物之灵),保留礼物是危险的,迫使受礼者回礼,不回礼会造成严重的麻烦;(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礼物与商品的对立;(3)礼物的给予、接受、回赠三阶段交换过程:(4)夸富宴是整体赠予的体现。

1.回礼的动机:互惠规则(与礼物之灵之争)(1)对礼物互惠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互惠或“馈赠——接受原则”是拉美尼西亚的社会秩序的基础;雷蒙德·弗思:互惠观念是毛利人的根本内驱力,补偿或均等报偿;列维斯特劳斯:表亲婚姻理论,仍受互惠原则的支配;萨林斯:批评莫斯“豪”的先入为主,萨林斯确定了决定馈赠与交换之一般属性的三个重要变量:亲属关系的远近、合群度及慷慨度。

交换现象的三种类型:一般互惠,均衡互惠,否定性互惠;安德鲁·斯特拉森:等级情境中,送礼者比受礼者优越,回报则是对受礼者的政治控制。

(赏赐)(2)对莫斯礼物之灵和互惠的普遍性模式的质疑日本恩礼(莱博若):下级不能从上级那里得到礼物;印度檀施(V.P.瓦图克等):将危险和罪恶转移到受礼者身上;(赠予和回报不对等)2.礼物的不可让渡性:在相互依赖的人们之间转让(像弹性带子系住的球,暂时会失去,一拽带子后就会弹回来)3.礼物与商品(1)二元对立:萨林斯:在亲属间礼物交换,非亲属间是交换商品(亲属距离);葛里高:阶级社会物品趋于商品形式,宗族社会呈现为礼品;(2)阿尔君·阿帕杜莱在“物的社会生命史”认为物作为商品和非商品,只是物的生命阶段的体现,物有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政治权力、市场、知识等互动产生的结果。

(意在消除二元)(补充)(3)商品交换的目的是占有,而礼物交换的是建立礼物收、收者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建构了基于文化自觉思想的社会学方法论,这不仅是费老学术思想上的一次大飞跃,且是当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出的共同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乡土中国的3000字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影响颇大的书,全书仅五万多字,可谓“大家小书”。

而全文通俗易懂,语言活泼,描写了一个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

读完这本书后,面对大作,当然不敢谈有意见,只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乡土本色费先生在书中给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的特点所在。

从基层上去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的民族确实是和泥土分不开的,u中国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资于土地的。

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地。

哪天衣锦还乡了,就得置地购宅。

或许大家都觉得,别的东西说不定哪些时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当当地就在那里的。

乡土的非流动性就直接导致了血缘和地缘的出现。

血缘是一套根据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对对方权力和义务的体系,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而地缘在人口不流动的原始状态下是和血缘合一的。

也就是说血缘相近的群体在土地允许的状况下是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资源不够了,才会有一部分人漂流带到外地,要么在另外一个群体里生活下去,要么重新开辟一个群体。

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个群体所接受的,因为在地缘上他们是不相接近的。

从社会秩序来看,在乡土社会中,“礼治秩序”是占主要地位的。

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无法”的社会,因为它是“礼治”的社会。

但礼治并不是说是根据个人好恶的统治,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所说的“礼治”也并不是君子统治,它包含着国家暴力,社会阶层的严格命定,各种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

比如陪葬,株连等那都是礼,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

作者: 李智超[1];罗家德[1]
作者机构: [1]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084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战线
页码: 159-16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社会网;关系;结构;圈子;自组织
摘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社会网理论的架构,合理的治理机制、社会结构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
的“人情交换”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加以平衡,它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的组织运作。

“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观念及其背景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人们认为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发展和幸福至关重要。

这种观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亲情关系:家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亲情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在中国,人们注重维护家庭和睦、尊重长辈,并将家人的意见和需求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2. 社会等级观念:中国传统社会存在明显的社会等级观念,人们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会考虑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中虽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交往方式和态度。

3. 人情关怀:中国文化强调人情关怀,倡导互帮互助、关心他人的精神。

这种关怀表现在人们对朋友、邻里间的互助和支持上,同时也会对陌生人表现出一定的友好与尊重。

第二节: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面子文化:在中国,面子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

人们追求面子,注重保持面子、给予面子和尊重他人的面子。

这种文化观念使得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避免尴尬和冲突。

2. 礼尚往来:中国人重视礼仪,注重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节。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注重恭敬、客套和礼貌,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3. 关系网络:中国人非常重视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网络。

中国人通过建立广泛的人脉和社交圈子来获取资源和机会,同时也会积极维护已有的关系,以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节: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与挑战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摘要:费孝通教授通过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观察,在他的早期著作《乡土中国》中把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并与西方社会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这一理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

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传统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现代社会之间在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之间的差异,讨论了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与宗教基础,结合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来分析传统中国的观念在今天是否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观念与行为。

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公民国家和法治社会,必须对中国的思想传统进行深刻地剖析和反思。

费孝通教授的“差序格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很值得国人重读和思考。

说到费孝通教授在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人们最常提到的,就是他关于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理论。

有人曾说,如果中国社会学家当中有谁提出了什么理论可以算是中国人特有的贡献的话,首先就应当是费老的“差序格局”。

近日重读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有一些新的体会和思考,愿意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差序格局”是费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生动表述,在阐述中他结合了自己所观察的大量社会现象和人际交往中的亲身感受,是从他人生的实际体验中得出的观点。

同时,费先生在提出这个社会结构模式时,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系,把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在基本结构及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

如果脱离了中西社会的比较,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的实质含义。

一、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团体格局”费先生认为,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被归纳为一种“团体格局”,就像“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

在同一个团体中,每个人与这个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在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就像是“柴束”中那一根根并排平行束在一起的柴枝一样,平等而简明。

“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的”[1 ]25 。

组别或等级可被视为内部的“亚团体”,在每个组别或等级内部,成员们之间彼此仍然是平等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血缘关系与家族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的血缘关系与家族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的血缘关系与家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封建社会中,血缘关系和家族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中国封建社会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家族被视为一个核心,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在这个单位中,血缘关系充当了极为关键的角色。

血缘关系是指人们通过血统或亲属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关系。

它既强调了亲属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宣扬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血缘关系为中国社会塑造了一种特殊的人际网络。

在这种社会网络中,人们通过血缘关系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链。

家族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互助,共同承担着家族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亲属关系不仅使家族的结构更为稳固,也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本和资源。

二、家族文化的传承中国封建社会中,家族文化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传承而得以延续的。

家族文化是指一种渗透在家族生活中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行为规范。

它在家族成员之间起到了一种统一和凝聚力的作用。

家族文化的传承,首先体现在家族传统的延续上。

各种家族仪式、祭祀和庆典活动,都是家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这些传统活动既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也代表着家族历史的延续和传承。

通过这些活动,家族成员不仅能够深化对家族的认同感,也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其次,家族文化的传承也表现在道德规范的承载上。

作为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人都有着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在家族文化中,亲情、孝道、忠诚和互助等价值观念是被高度推崇和重视的。

这些道德规范通过口头传承和榜样传递,作为一种家族的行为准则,影响着每个成员的行为和做人原则。

三、血缘关系与家族文化的现代影响尽管现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封建的血缘关系和家族文化的束缚,但是它们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当代中国社会,血缘关系在亲情观念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人们仍然重视家族的连续性,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也是社会和谐的一部分。

善用人际网络

善用人际网络

善用人际网络人际网络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善用人际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扩大人脉,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如何善用人际网络,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第一,建立和维护关系是善用人际网络的基础。

在我们的人际网络中,有家人、朋友、同事、业务伙伴等等。

我们应该主动和他们保持联系,了解彼此的动态,分享有价值的信息。

要记住,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双向的,我们需要主动付出和关心,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

第二,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也是扩大人际网络的有效途径。

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比如行业研讨会、职业交流会、社团组织等等,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交流经验、分享观点,还可以找到合作伙伴和商机。

第三,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人际网络手段。

通过社交媒体,我们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联系。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可以公开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品牌,吸引更多关注和机会。

此外,通过发布有价值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吸引更多人与我们互动和交流。

第四,为他人提供帮助是建立良好人际网络的重要原则之一。

当我们主动帮助别人时,我们不仅树立了自己的专业声誉,还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帮助他人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或资源,可以是简单的忠告,或是介绍合适的人选。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会获得更多的积极反馈和回报。

第五,定期更新和整理人际网络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际网络中的人员和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

我们需要定期回顾和整理人际网络,删除那些不再有联系的人,更新和补充新的联系。

这样可以保持人际网络的活跃和有效性。

总之,善用人际网络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建立和维护关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利用社交媒体、为他人提供帮助以及定期更新整理人际网络,我们可以扩大人脉、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

请大家充分利用人际网络的力量,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长久以来,强调社会和谐性及人际关系的合理安排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性之一(Abbott,1970)。

许多社会科学家曾经注意到:在中国语文中有些本土性的概念常为人们用以定义人际关系之安排的合适性。

他们曾经试图阐释诸如“人情”(金耀基,1980),“面子”(Ho,1974;Hu,1944;King and Myers,1977),“关系”(乔健,1982;Jacobs,1979),与“报”(文崇一,1982;Yang,1957)等本土性概念的意义及重要性,他们的努力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人的社会行为,的确有所贡献。

不过,以往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厘清其中一、二个概念,而未曾整合这四个概念。

本论文的目的,是以社会交易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一套理论架构来解释这些概念之间的动力关系。

笔者认为:这个理论架构不仅描绘出中国社会中社会行为的原型,同时也可以作为解释大多数文化中社会互动过程的一般性模式,尤其适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中。

许多研究“正义理论”(Justice theory)的学者主张:在群体里,人们经常根据三种法则来进行社会交易,或分配社会资源,它们是“公平法则”(equity rule)、“均等法则”(equality rule)以及“需求法则”(need rule)。

“公平法则”认为每个人都应当依其贡献比例的大小,获得相当的报酬。

在“以经济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利益导向的情境中”(Deutsch,1975,p. 143),在“接受者的主要责任是有效率地完成工作”(Leventhal,1976b:P.216),或者当“互动双方不把对方当做个人,而只要考虑彼此所扮演的角色关系”时(Lerner,1975;1977),此一法则最常为人所引用。

“均等法则”不管每个人客观贡献的大小,要求大家一律平均分摊利润及损失。

它适用于重视分工合作、团结和谐的情境下,强调“促进或维系和乐之社会关系”的场所(Deutsch,1975,P.146),当“接受者之间的和谐及团结十分重要”的时候(Leventhal,1975a:p. 218),或者当个人视对方为“人”,而不是某一社会地位之占有者的时候。

从圈子到关系:智媒时代公私边界渗透及隐私风险

从圈子到关系:智媒时代公私边界渗透及隐私风险

隐私的披露或分享往往与隐私主体交往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阶层和社会关系等密切相连。

传统媒体时代下,人们往往根据自身所处“圈子”的状况,决定披露隐私的边界与程度。

进入智媒时代,随着人们网络生活的普及,人际交往中曾经相对稳定的圈子,逐渐扩展至网络世界,而现实交往中的圈子,也更多地被网络活动中的“关系”所取代。

圈子交往中相对明确的公私边界,在关系交往中日渐模糊。

从圈子问题出发进入关系层面关注边界与区隔,可以深化关于公私边界问题的理解,这对于探讨隐私保护问题显然意义重大。

一、从圈子出发理解隐私保护的边界隐私就其本意而言,是公民个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秘密,《民法典》将其明确为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三个具体的方面。

无论是“不愿为他人知晓”还是对“私密”的强调,都隐含着对边界的关注,即隐私主体无论如何处理隐私,都需要控制知晓的范围。

在过往的研究中,关于边界范围的确定往往基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细究之下就会发现,对公私二元区分的讨论往往设定在传统媒体时代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且对不同的个体【传播学研究】从圈子到关系:智媒时代公私边界渗透及隐私风险[摘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是研究公民隐私保护的关键问题。

在过往的研究中,“边界”多被作为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进行讨论。

实际上,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圈子”为核心,公私边界相对比较清晰。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成为一种常态,圈子的边界不断向外渗透扩散,公私边界逐渐消融,而“关系”成为人际交往的核心。

随着关系作用的不断增强,隐私主体普遍通过持续的信息交流来维持情感和获取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隐私实际上完全处于公共领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侵害风险。

[关键词]智媒时代;隐私;圈子;关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324)[作者简介]顾理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飔濛,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差序格局到扩展的差序格局——关于中国社会关系结构变迁解释的理论述评

从差序格局到扩展的差序格局——关于中国社会关系结构变迁解释的理论述评

从差序格局到扩展的差序格局——关于中国社会关系结构变迁解释的理论述评吴冰洁【摘要】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差序格局,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伦理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纳入情感、理性因素,差序格局的范围在扩大,差序格局呈现横向和纵向的立体结构,"城市版"的差序格局以及具有时-空意识的"差序场".自利益进入差序格局后,人际关系的等级原则在逐渐弱化,理性化的人际关系正在淡化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出现了"工具性差序格局"、"紧缩圈层"、"内核-外围"、"逆差序格局"等理性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现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虽注入了现代的因素,但依然以传统伦理为根基,并非完全理性选择的结果.【期刊名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31)002【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差序格局;社会关系结构;扩展的差序格局【作者】吴冰洁【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2.3一、差序格局的内涵在有关中国社会关系模式的研究中,最具概括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社会关系是按着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建构的,中国人在处理己与群的关系时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这种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3]26-30。

在费孝通看来,最能说明差序的便是传统文化最讲究的人伦。

而“伦”是什么呢?他指出:“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李智超/罗家德2012-8-12 14:18:49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12年1期第159~164页【内容提要】文章首先梳理了社会网理论的架构,合理的治理机制、社会结构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加以平衡,它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的组织运作。

“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社会网/关系/结构/圈子/自组织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2)01-0159-06社会网研究基本思想的开创,可追溯至20世纪初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相关表述。

①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社会网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已成为美国社会学与管理学界的显学,研究成果遍布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社会网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界也已蔚成风气,有了颇为可观的研究积累。

随着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仿真复杂模型等知识领域的发展,社会网研究的技术日益精深,研究议题也不断拓展,从经典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找职、转职、升迁研究,到知识、时尚、流行病等传播的社会过程研究,再到动态网络研究,社会网分析的应用领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然而社会网研究蓬勃景象的背后却存在着一个疑问,这些各式各样的研究共享着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与架构?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社会网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发展至今形成了怎样的研究架构?对于中国情境而言,社会网研究的特色是什么,能否形成一些基于中国人关系与关系网络结构的理论建构?透过社会网观点看中国人社会行为与网络结构特质,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获得哪些新认识,这对于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和社会结构有何意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有所推进的。

一、社会网理论的架构:从混合性动机与行动到小生境的耦合与脱耦社会网理论在解释经济社会现象时有何独特之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部分取决于社会网理论是如何看待人及其行动的。

一般而言,经济学往往将人们的行动简化为理性行动或工具性行动。

社会网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工具主义还原论(instrumental reductionism)却有着不同的见解:②在社会互动中的人们有着混合性动机(mixed sources of action),个人行为的动机不仅是基于纯粹自我利益的理性选择,还包括了源于信任的合作和慑于权力的顺服,③利益算计、信任合作与权力顺服往往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性的多元行为动机。

信任、团结、合作、顺服常是逆个人利益而动的,至少是逆个人短期利益的,所以理性算计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经济社会现象。

因而,社会网理论的解释框架不是建立在单一的利益动机这个极其脆弱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强调社会行为动机的混合性。

在一个限定的社会空间中的行动者,他的行为、身份认同、信任感以及他所遵循的规范固然依赖于个体私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但同时也依赖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

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空间,即小生境(niches),④是难以脱离更大的网络、制度、文化和历史趋势而独立存在的。

信任、团结、规范、权力、身份认同这些基础性概念只有在社会关系网中加以定位,才能被理解,它们是不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s,niches)互动的副产品。

由此,我们对行动的探讨就转向了结构。

社会网理论是如何看待“结构”的呢?在社会网理论看来,“结构”从来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资源、信息和影响力在不同社会空间(小生境)之间流动/闭锁的动态过程。

在不同的制度、文化、历史条件下,小生境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结合、如何分离,以及资源在它们之间是如何流动的,这些构成了网络结构研究的基本问题。

格兰诺维特推进了怀特关于社会边界的耦合(coupling)与脱耦(decoupling)的思想,⑤区分出了三种网络结构形态:其一是高度脱耦结构,小生境之间没有横向性关系,其中每个小生境的利益都与其他小生境的利益相冲突,难以组织出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其二是弱耦合结构,即有着丰富弱关系的结构,允许行动者桥接(bridging)结构洞,并使之松散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可能在更大的社会实体中积聚支配力和影响;其三是高度耦合结构,其结构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这样固然可带来高水平的合作,但是也消弭了结构洞。

对内,限制了机会的产生;对外,则这一结构很难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

格兰诺维特认为弱耦合结构才是平衡之道,也就是在“高度耦合结构”与“脱耦结构”间取得平衡,这既易于在更大的社会实体中产生集体行动,也不至于消弭结构洞。

格兰诺维特没有止于静态地区分三种网络结构,他更加强调网络结构的动态研究,即如何平衡耦合与脱耦,以及行动者在其过程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格兰诺维特和麦奎尔研究了美国早期电力产业的发展过程,⑥发现其缔造者萨缪尔·英萨尔(Samuel Insull)一方面可以利用结构洞将生产者、技术专家、政客与金融资本勾连起来、创造机会,进而形成一整套新的集中发电模式的电力产业标准;另一方面他又垄断了产业标准的发言权,将那些分散发电的技术专家以及公共物品供应分权化的倡议者都排除在外,以巩固新产业标准的垄断地位,从而创造出一个闭合的小生境。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英萨尔缔造的美国电力产业从弱耦合结构到高度耦合结构的动态变化。

在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社会网理论概念及其分析架构的逻辑关系。

首先是研究关系及其相应的行动,强调混合了利益算计、信任合作与权力顺服的多元行为动机。

其次是关系及因关系而产生的社会网结构,包括让“资源流动”(resource flow)的结构洞以及“流动限制”(blocked movement)的闭合团体(小生境)。

“资源流”沿着关系管道流动的过程,形成了动态变化网络结构,在此过程中关系决定着“资源流”的流动/锁闭,行动者要平衡桥接结构洞与创造资源闭合(closure)的关系,社会网分析中的个体网与整体网分析方法都可以运用于其中的分析。

最后是这些社会网结构会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或组织结构,也就是复杂网层次的结构,如高度脱耦结构、弱耦合结构及高度耦合结构等。

大的结构约束着个体行动,同时行动者具有能动性,不断改变着、重构着结构。

综合上述,社会网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组织内外的历史性、规范性及文化性的因素与理性行为选择如何互动。

社会网理论既承认场力对人或组织施加的限制与影响,研究这个限制如何透过人际关系网络施压于个体;同时又承认人的能动性,在场力的限制中仍有行动的空间,而且可以将这些行动自组织起来成为集体行动。

通过分析从行动到关系到社会网结构再到复杂网结构及场力的来回往复的复杂过程,使微观的个体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现象之间的过程机制得到显现和说明。

社会网研究可以在结构与行动之间搭起“桥”,也可以在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之间搭起“桥”,能将个体与集体间的互动过程放在一个架构中加以解释。

⑦二、社会网视野下的中国人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社会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从行动到关系到社会网结构再到复杂网结构及场力的研究蓝图,用这样一套蓝图来探讨中国人的行为、关系与社会网结构的特质,我们能否有新的发现,能否形成一些基于中国人关系与结构特质的社会理论建构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些有趣的现象:在不少西方学者看来,华人社会是集体主义倾向的,⑧但如何解释华人职场中的高离职/转职率,以及无出其右的创业能力与成效?⑨中国人过去总被认为惯于在熟人圈子里做交易,所以难于形成大规模的现代组织以及从事大范围的复杂交易,但为什么在全球化经济的复杂交易中却常见中国人的身影?⑩中国的组织领导总被认为是集权式的家长型领导(11),但为什么中国的组织内外却充满了承包、挂靠、子集团、子公司这样的分权现象?以“集体—个体”的分析框架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历来充满争议。

早在20世纪之初,从梁启超、孙中山及鲁迅等人批评中国人像“一盘散沙”开始,就引发了“泥与沙”之争。

(12)另一方面,钱穆却强调中国人的“群性”,本土心理学者杨国枢也强调中国人的“社会取向”。

(13)从理论上的争议到组织行为现象上的矛盾,使很多本土研究者很早就转向了关系结构的视角,超越了“集体—个体”对立的观点,呼应着西方学术界社会网理论的兴起,发展出可以解读中国这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的理论视角。

1.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平衡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对社会行为及行为模式的分析是社会网研究的一个起点,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中国人行为模式及关系的一把锁匙,其主要意涵有二:一是一个中国人会把关系依亲疏远近分成由远到近的圈子,就好像石头投入水中形成的水纹一般,一层一层地由亲而疏向外扩散;二是不同圈子的关系会适用不同的互动法则。

(14)基于费孝通“差序格局”的观点,杨国枢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按照亲疏程度分为三个类型,依次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与之相对应的关系原则是“讲责任”(责任原则)、“讲人情”(人情原则)、“讲利害”(利害原则)。

在家人关系中,一切以责任为重,每个人要满足此圈子内成员的需求,家人关系所形成的圈子居于中国人“差序格局”网络的核心;熟人关系适用的是“人情原则”,其关系运作是在情感性行为的修饰之下,进行着强度较高的社会交换,在交换双方心里都有一本“人情账”;生人关系最关心“利害”,在家人关系和熟人关系之外形成一个可以理性算计、讨价还价、试图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关系圈,进行交换的双方讲求公平对等和符合期望。

(15)类似于杨国枢家人、熟人、生人的区分,黄光国将中国人的关系类型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工具性关系。

(16)杨国枢所谈的“熟人关系”、“讲人情”和黄光国所讲的“混合性关系”、“人情交换”,是中国人关系中最特别的,因而是值得研究的,这类关系运作混合了情感性行为与工具性行为,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社会资源。

熟人关系(人情交换)运作过程的实质,就是在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不断加以动态平衡。

人情交换作为一种社会交换,是在情感性行为的修饰下,运作一种工具性的社会交换,交换的范围极广,交换资源的类型也极为多样,交换时间亦极长。

社会交换过程中双方遵循“讲人情”的原则,心里都有一笔“人情账”,给的人不能说,受的人不能忘,在持续的、交互的施与受中,人际信任网络逐步拓展,社会交换的深度与广度得以加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