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就业观念,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做好思想准备。
1. 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2. 提高就业意识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就业问题开始关注。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3. 培养法治观念职业生涯教育不仅包括对职业的了解,还包括对法治的认识与遵守。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培养法治观念,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注重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1.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老师可以通过教材、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每个职业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对不同职业的尊重与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老师可以结合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使他们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不仅要求学生对各种职业保持尊重和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角色,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1. 制定整合性教学计划在教学中,教师应制定整合性的教学计划,将道德与法治课和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有机地整合。
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既能学习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又能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法规,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法治观念。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与研究的工作。
下面就浅谈一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融入生活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将道德和法治的原则、规范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讲述一个自己身边的正能量事例,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真实生活中的作用;在家庭作业中,可以设置一些符合道德规范和法治法则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的德育意识。
二、开展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德育教育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后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明白道德和法治规范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和法治判断能力,提高他们识别和解决道德法律问题的能力。
三、进行德育讲座。
德育讲座是一种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通过请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人进行德育讲座,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加深他们的认识和体验。
讲座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过德育讲座,可以扩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渠道,提高他们的德育素养。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不能仅停留于教室内,更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各界单位,了解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通过参与社区、环保、扶贫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五、重视教材选择和设计。
在德育教育中,教材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和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目前,国内外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职业生涯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和实践。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1.2 问题提出当前,社会对青少年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初中生涯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度往往不够,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初中生在面对未来职业发展时的困惑和迷茫愈发突出。
他们往往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认知,对不同职业的了解匮乏,面对职业选项时常常手足无措。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规划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同时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研究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一直被视为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的理解和认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重要课程,而德育教育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及与生活实际结合等方面,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行为规范来实现。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国家法律、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在日常言行中遵守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做法治教育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而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竞争观和法治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与生活实际结合。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参与公益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法治的力量和本质。
教师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课堂上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单纯教授道德与法律知识远远不够,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其真正践行道德和法律准则,需要研究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综合探讨。
在学校层面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与方法来渗透德育理念:1.独立的德育课程: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2.德育活动:组织各类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堂、德育讲座、道德模范评选等,通过实际案例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辨析,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能力。
3.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道德和法律的力量,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触觉。
4.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尊重他人、遵纪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道德榜样,推动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
1.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关注他们的道德行为和法律素养,以家庭为基础,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
2.家庭互动:家长与孩子进行开放、积极的对话沟通,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3.家庭活动:家庭可以组织一些德育活动,如观看相关纪录片、参观法院、参与社区义工等,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1.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社区服务等,让他们接触到社会问题和法律现象,从而增强法治意识。
2.社会服务:学校与社区、社会团体等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媒体教育:借助媒体的力量,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警惕违法行为和不良信息。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本文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展开讨论。
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学习道德、法律、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而职业生涯教育则是指引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
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工作内容、职业发展路径等信息,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性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医生、教师、工程师等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
2.专题讲座法邀请社会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发展前景、职业素养等信息,让学生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3.职业规划指导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环节,通过讨论、问答、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4.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和尊重,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自己对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 学校资源整合学校可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企业家、职业规划专家、心理咨询师等来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丰富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其旨在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教育者开始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本文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让我们来看看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对初中生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来说愈发重要。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规划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意识地为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出准备。
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我们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种方法是通过案例教学。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涉及职业道德和法律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他们从案例中学到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职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并就职业道德和法律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职业生涯中的法治和道德挑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法庭等职业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职业生涯中的法治和道德挑战,增强他们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意识。
而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职业人士来学校开展讲座,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对道德和法治的要求。
在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需要注重教育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学生需要明确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正确的职业态度。
学生也需要了解法治对职业生涯的保障和规范,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做一个守法公民。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不
可忽视。
为了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我们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设置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案例
分析、道德伦理等单元,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法治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我
们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生活中的情境中,让他们亲身体验道德
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教学方法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角
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道德问题、法治问题。
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分享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观察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实际运作。
评价方式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平时表现、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进行评价。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
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德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集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社会伦理教育于一体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渗透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是当前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渗透德育的途径1. 制定阶段性教育目标。
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纵向衔接的阶段性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意识方面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阶段性目标进行德育渗透。
2. 教材内容的渗透。
道德与法治课是渗透到学生德育教育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思想、观念和实例,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意义,从而引导学生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3. 课外活动的设计。
课外活动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更可以通过活动主题的设置和活动安排来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
例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等,都可以通过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
4. 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作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为渗透德育营造好的教育环境,是很重要的。
如构建“阳光校园”、“和谐校园”,开展“红旗飘起来”和“文明标兵”评选等校本活动,既可以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同时也渗透了道德观与法治意识。
1. 情感教育法。
利用情感教育法,通过温馨的语言,灌输正能量,引导学生善于感知、理解和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对道德最初的信仰,树立正义、善良、忠诚和友善的情感倾向。
2. 鼓励互助合作法。
鼓励学生以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点,深入了解“众志成城”的力量,引导学生相互理解、支持、帮助、关心和学习,以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关系。
在集体活动中,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为核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从主动性练习中产生习惯,领会和应用道德知识,形成自习能力和自我反省的意识。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至关重要。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怎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笔者将从话题选择、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话题选择在渗透德育教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话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时期,心理易受外界影响,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
教师在选择德育话题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选择符合他们成长特点的话题,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修养。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如校园欺凌、网络暴力、诚实守信等。
通过这些话题,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害性,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做人原则。
可以选择一些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如青少年犯罪、毒品泛滥等。
通过这些话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危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他们远离不良行为。
也可以选择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如孝道、礼仪等。
通过这些话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课堂设计在渗透德育教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课堂设计是关键。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性思维,创设富有思考的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辨、探究、讨论等方式,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可以运用对话式教学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促进他们在交流中,思考问题、提升品质。
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管理篇•徳育夭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陈玉仪(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初级中学,广东佛山)摘要: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围绕学生的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而展开,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而良好的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学生明确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向。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角度对职业生涯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教育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在各个学科中都会涉及有关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但是没有明确的教学系统,因此,我们目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没有形成标准化的系统,导致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主要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意识。
而职业生涯教育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目标、未来工作方向、工作地域等主导方面的选择,所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成长比较迅速的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效果会十分显著。
初中的道德与法制课程主要是关于道德品质以及法律意识的教育,这两大因素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关于职业生涯的明确定义,目前在国内没有统一的认定.但总体而言,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个休自我规划职业的意识和技能,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简而言之,职业规划需要涉及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规划的意识,一个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培养。
因此,职业生涯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进行培养。
二、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必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
我们常常提到的成功与失败,不过是所设定目标的实现与否,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个体的人生目标是多样的:生活质量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对外界影响力目标、人际环境等社会目标,整个目标体系中各因子之间相互交织影响,而职业发展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这个目标的实现与否,直接引起成就与挫折、愉快与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响着生命的质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是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办法,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因此我们需要对该门课程予以重视,不断渗透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本研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求,分析有效渗透德育的办法,希望此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策略引言: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要求在不断提升,想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有效分析科学的教学方式,促进三维教学目标达成。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利用新课程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现状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开展多年,但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需求,所谓的道德教育,所谓的法治教育,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
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缺乏情感因素既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就是需要教师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根本就没有将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只关注考试分数,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生对很多知识和内容了解不够透彻,不利于道德品质形成以及法律常识学习[1]。
(二)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从根本上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让学生懂得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懂得遵守法律并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
但是就因为教师一味地说教和灌输,使得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这是一门不值得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
初中道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途径
初中道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实践途径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初中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涯教育有助于初中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以及专业,发展感兴趣且擅长的能力。
因此,道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价值凸显,这对学生的道法学习兴趣、成长潜能的激发、职业意识的唤醒以及道法学科与生涯教育良性螺旋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道法,渗透,生涯教育一、研究的背景2019年广东省新高考采取“3+1+2”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但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学生不知道怎么选择。
大部分学生自我认识和科目认知不清晰,自主选择能力不足。
但初中毕业生首次人生选择的重要性,让选择变得至关重要[1]。
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以为初中生选科、选专业提供重要依据,使升学择更加顺畅。
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预则立,不预则废”。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兴趣广泛,但同时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困惑[2]。
如果我们能在道法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教育,引领学生对自我和职业进行探索,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生涯发展的探索期做好认知和品性准备,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拥有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这将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要清晰认识到,这个阶段侧重引导他们进行生涯规划探索,并不急于让他们做出生涯决策。
渗透式的生涯教育课程不是将生涯教育课程单独授课,而是将生涯教育理念与道法学科相结合,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其中,帮助学生认识具体学科课程与生涯发展的联系。
对学科进行生涯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学科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促进学科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同时让生涯规划教育更有魅力。
本文结合初中道法学科特色,从课堂内外探讨初中道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意义和实施途径。
二、道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的意义(一)激发初中生道法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生涯教育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生涯教育摘要: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至关重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的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指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职业规划,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职业规划意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根据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有关指导有所缺失,不少学生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问题,不少学生会感到迷茫未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生活态度也需要进一步端正,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广,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有所提升,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更好的认清现实,为自己的伟大理想努力学习。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阐述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如何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涯教育就职业生涯教育来说,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在诸多学科中都会涉及一些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内容。
由于职业生涯教育并没有系统的规定,所以,到目前为止,职业生涯教育还未能够形成标准化的教学系统,这样会导致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识。
在初中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自身未来工作方向有所规划,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等。
通过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健全学生的道德品质,再加上职业生涯教育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自我完善,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一、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学生能够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
就初中生来说,人生目标具有多样化特点,既具有生活质量方面的目标,也具有职业发展方面的目标以及人际环境发展方面的目标等等,这些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1]。
就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认知比较浅显,生活阅历也比较有限,自身未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的辅导和帮助,慢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也能够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为了更好地渗透法治教育,我们可以采取
以下路径:
一、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现实问题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当下社会上存
在的一些突出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让学生研究近期发生的一些犯罪案件,让学生了解犯罪行为
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法律意识。
二、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
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思考如何正确处理类似的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析
一个偷窃案,讨论被盗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财产,偷窃者应该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从
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三、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我们可以组织
学生参与一些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访问警察局、法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法
律的权威和公正性。
通过实际的参与和体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从
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
四、设置合适的评价方式。
为了检验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我们可
以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例如写作、口头报告、讨论等。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我
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法治教育的途径探究
2021年3月·第9期(总第673期)作者简介:杨树德(1971-),男,甘肃民勤人,高级教师,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研究。
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有效渗透法治教育,让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下面从四个方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法治教育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渗透法治教育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特点,部分内容并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作为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大纲,顺应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拓展,结合生活中实际的法律例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事例背后的法治知识,真正理解教材内容背后的法治知识。
法治教育的渗透要多角度、多方面,教师要引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或者社会中的热点新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展示各方面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影视资料等,并将法律知识有效地讲授给学生。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掌握法治知识。
例如,在教学“敬畏生命”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懂得生命是神圣崇高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应当善待身边的人,敬畏和珍爱生命。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入马航客机失联的新闻,让学生观看一些新闻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请说出理由。
这样的问题和熟悉的事件,能让学生树立敬畏生命意识。
本课除了需要掌握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的知识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法治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发掘和引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如在珍爱生命的知识内容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案例或者社会新闻,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在敬畏和珍爱生命的同时,懂得不能做一些违法行为,如打架、吸毒等。
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在中学课程教学中,要积极地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精神,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不过,在目前的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在其中渗透生命教育,从而引导中学生热爱、珍惜生命,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开始研究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利于他们的成长及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生命教育;中学引言、在中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也得到了社会的重视。
生命教育具体所指的是将珍爱生命作为核心,并借助教育手段来展开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生命教育不但要能够引导中学生,使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可贵,而且也要鼓励他们尊重生命,并学会体验生命中的一切价值。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中学教师一定要增强对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并将其当成中学德育教育的关键途径。
所以,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教学实践来提出合理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加深生命教育在其中的渗透,并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是极为关键的、极具价值的。
第一,因为生命教育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学生将能够树立起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
在中学教学中,因为学生的人格还没有得到健全,因此,教师应当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并在其中渗透必要的生命教育,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琐事的分析以及应变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以及理解、解决能力。
第二,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加强生命教育的渗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培养他们迎难而上、遇事不慌的能力,使其具备更积极、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发表时间:2019-11-19T11:02:06.5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作者:沈铭娴[导读]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等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沈铭娴(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云南昆明 650200)摘要: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等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同时中考改革也带来了一些对教育的挑战,特别是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规划未来职业、设计幸福人生的生涯教育,成为各相关教育主体困惑和迷茫的问题。
本文在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大学生、高中生生涯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主要途径,提出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强化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生涯教育的意义;务实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兴趣;实现课程参与主体多元化,全面提升生涯教育的实效等观点。
关键词:生涯教育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98-0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中考改革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的价值日益得到社会认可。
问题在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和社会、未来的职业匹配,让他们过好幸福的人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
这催生了中学生涯教育的发展,在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纷纷进行了生涯教育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发展需求和实践经验,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其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目标,关注初中生生活的逐步扩展及其时代特征,将初中生道德观念、心理健康、法治意识和社会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初中生在成长生活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引导初中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内容上突出对初中生思想和精神成长的指导、对生活的思考练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探索【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而职业生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包括融合职业生涯教育、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探索职业生涯选择、讲解不同职业的规范要求以及交叉探讨道德、法治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侧重于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课程内容,提高教师培训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职业生涯教育、融合、职业道德、法治观念、案例教学、职业选择、职业规范、职业要求、道德、法治、关系、必要性、发展方向、重点。
1. 引言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使命。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可以了解社会规范和规则,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修养和社会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伦理和法律知识,还可以培养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对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和社会角色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发表时间:2019-11-19T11:02:06.5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4期作者:沈铭娴[导读]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等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沈铭娴(云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云南昆明 650200)摘要: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增加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等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
同时中考改革也带来了一些对教育的挑战,特别是让初中生更好地认识现实社会、规划未来职业、设计幸福人生的生涯教育,成为各相关教育主体困惑和迷茫的问题。
本文在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大学生、高中生生涯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主要途径,提出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强化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生涯教育的意义;务实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兴趣;实现课程参与主体多元化,全面提升生涯教育的实效等观点。
关键词:生涯教育主要途径道德与法治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98-0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中考改革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的价值日益得到社会认可。
问题在于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初中生,如何让他们更好的和社会、未来的职业匹配,让他们过好幸福的人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面临的重大教育问题。
这催生了中学生涯教育的发展,在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纷纷进行了生涯教育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发展需求和实践经验,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其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初中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核心目标,关注初中生生活的逐步扩展及其时代特征,将初中生道德观念、心理健康、法治意识和社会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初中生在成长生活中需要处理的问题,引导初中生正确认识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困惑,内容上突出对初中生思想和精神成长的指导、对生活的思考练习。
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各年级教学内容贯穿于价值观教育之中,以初中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从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中寻找学生发展的途径和目标。
然而,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青少年转折点。
他们具有思维独立、敢于创新、反叛和情感易感性等心理特征。
如何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自身学习生活需要之间找到联系和契合点,帮助学生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和集体观等,引导学生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生,打通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连接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是初中生需要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生涯教育是在事业可能和现实连接的桥梁和纽带。
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有关指导,大多数同学并未考虑过自己的生涯规划问题,造成一部分初中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迷茫。
生涯教育促进初中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初中生生涯教育,就是引导初中生通过觉知与承诺唤起对生涯教育的了解,通过科学的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设定发展目标、提高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并学会在再评估过程中进行完善和修正。
具体来说就是让初中生了解他自己,比如说他未来适合什么,他能做什么,他未来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他怎么达到他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帮学生了解自己。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可行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国家意志和立德树人的独特学科价值,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学科实施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学科测评实行,为在操作层面渗透生涯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我们可以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让初中生体验生涯规划,让学生收获规划成果,产生生涯教育应有的引导和示范价值。
首先,落实国家意志和立德树人的独特学科价值,为推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即初中《道德与法治》国家意志和立德树人的学科价值,与生涯教育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正确处理人生规划和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价值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和理论逻辑上具有一致性。
其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学科实施方式,为推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提供现实路径。
活动型学科课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为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施形式,通过这些务实、丰富、有效的形式,能有效渗透生涯教育。
最后,基于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的学科测评实行,为推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提供价值导向。
与传统纸笔考试为主的结果评价不同,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表现性的过程评价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表现出来的学科素养、综合能力衡量学生在课程中的成长,这与生涯教育的直接现实性有高度关联,通过过程性表现评价的引导,有利于生涯教育的开展和实施。
据此,学校可以把生涯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生涯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意识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等结合,借鉴初中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劳动技术等教育结合起来,对初中生实施有效的生涯教育。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校教师深入探索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把学校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发展实际需求更深层次、更务实高效地结合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基于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拟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形式、课程参与主体等方面分析生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强化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家统编教材、课程标准等课程资源,通过教学活动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以其思想中尚存的真实困惑、矛盾为突破口,更深入的探讨所学知识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职业生涯的介绍,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生涯规划意识,从“道理”的教授转向“道路”的探寻,从知识的传授转向生涯的规划,从而增强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性。
如《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一课的“梦想”热气球活动,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职业梦想。
通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让学生逐渐了解相关的职业,同时发现自己个人兴趣、特长,思考自己的人生。
又如在《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绽放生命之花”一课中,“发现我的生命”与第三课“发现自己”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活动,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不是空泛的,而是联系到每个人自身的;生命的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自己发现和创造的;生命的意义不是他人赋予的,而是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明晰的。
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资源,有意识在教学渗透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强化生涯规划意识。
2.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感悟生涯教育的意义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多样和客观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要加强的顶层设计,要将生涯指导与德育、美育结合,与学生实际发展和需求相结合,形成学校特色校本课程,并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学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主要内容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性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的发展信息,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群体的特点及其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介绍成功职场人士的经历、经验。
通过这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符合学生个性、贴近现实的生涯规划,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明确而积极的发展目标,从而深刻感悟生涯教育的意义。
这样要求教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校本化拓展和开发,运用探究式教学、讨论研究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展开对教材内容关于生涯教育的渗透、生涯意义的探讨。
校本课程资源模式下的生涯教育手段以鼓励、体验、互动和引导为主,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耐心教育和真心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动参与使自己内心的生涯意识和生涯规划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形成。
如《道德与法治》学科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发现自己”一课的“我是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我探索的途径,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对自我认识的句子,继而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出,认识自己一般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入手;认识自己的途径一般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个方面。
还可以运用霍兰德兴趣类型理论,通过“兴趣岛”游戏,带领学生探索自我,并掌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和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最终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自己,从而不断塑造自己新的形象,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最终管理自己的生涯规划,成为更好的自己。
3.务实变革课程实施方式,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兴趣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以讲授教学为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课本的知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方式将进行深刻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实施方式是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性学科课程强调课程内容活动化,以及活动内容课程化,有效连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生涯教育,应以活动型课程的方式,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兴趣。
如八年级上册“在社会中成长”的活动:探究一个成功人物的成长故事。
教师可以设计对人物访谈的活动,要求学生采访身边的成功人士,也可以通过收集、查找资料了解一个人物。
设计问题如下:主人公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志向?主人公为什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在主人公工作面临困难的时候,他怎样克服的?还可以尝试运用生涯规划中的SMART工具,分析设立发展目标。
又如《道德与法治》学科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查找生活中的事例资料,增强事例的额感染力和说服力,比如“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相关视频材料,“最美司机吴斌”视频材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理解对生命心存敬畏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探讨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在“珍视生命”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展示榜样人物增强生命韧性的事例,比如“西南联大校友许渊冲的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最美舞者”等,加深学生对增强生命韧性方法的认识,激发他们自觉增强生命韧性的情感,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正确的看待和面对挫折,学习应对挫折的科学方法,通过挫折磨练意志,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