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件1到7章(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其成分和性质要发生一系列变化, 如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 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等)发 生改变等。 一般来说,将井巷中经过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 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新鲜空气(新风);经过用风地 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污浊 空气(乏风)。
15
10~12

当空气中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生不良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适症状,严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有及时抢救 6~9 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
矿内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人员呼吸 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 煤炭自燃 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
矿井通风科学技术的发展



1640 1650 1849 1898 1862 1813 1960s 1970s
自然通风 回风线路设置火炉(热风压) 蒸汽离心式通风机 电力轴流式通风机 关于煤自燃的文章 安全油灯检查O2、CH4、CO2 风流环境参数监测 电子计算机应用
风箱
管道 踏板
1.1.4 一氧化碳(CO)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对密度为0.97, 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CO能燃烧,浓度在 13~75%时有爆炸的危险;CO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 合力比氧大150~300倍(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 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旦CO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 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 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二氧化氮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氮 (体积)/% 0.004 0.006 0.01 0.025 主 要 症 状 2~4小时内可出现咳嗽症状。 短时间内感到喉咙刺激,咳嗽,胸疼。 短时间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神经麻痹,严惩咳嗽, 恶心,呕吐。 短时间内可能出现死亡。
二氧化氮的来源与允许浓度

矿内空气中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工作。 《规程》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
1.1.3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比重为1.52,很难 与空气 均匀混合,故常积存在巷道的底部,在静止的空 气中有明显的分界。二氧化碳不助然也不能供人呼吸, 易溶于水,生成碳酸,使水溶液成弱酸性,对眼、鼻、 喉粘膜有刺激作用。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 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如果空气中完全不含有二氧化碳, 则人体的正常呼吸功能就不能维持。
毒理和临床表现
一氧化碳(CO) CO + Hb → HbCO 亲和力 HbCO ﹥HbO2 300倍 解离速度 HbCO ﹤HbO2 3600倍
毒理和临床表现
(1)CO所致组织缺氧及其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HbCO饱和度:空气中 CO 浓度愈高,肺泡气中 CO 分压愈大,血液中 HbCO饱和度愈高。 ②吸入空气中氧和CO分压:吸入高氧分压气体,可加 速HbCO解离和CO排出。 ③每分钟肺通气量:劳动量大、空气和血液中CO达到 平衡的时间缩短。 HbCO→动脉血氧量↓→对缺氧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 能量供应障碍,使大脑和基底神经节,尤其是苍白球和黑 质发生变性、软化或坏死,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毒理和临床表现
(2)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主要为中枢神经、心血管以及血液系统方面症状,如剧 烈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短暂昏厥、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或昏迷,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重者并发脑水肿、休克或严重心肌损害、呼吸衰竭。出 现以锥体系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CO 神经精神后发症或迟发脑病。
二氧化碳对人呼吸的影响


在抢救遇难者进行人工输氧时,往往要在氧气中加入5% 的二氧化碳,以刺激遇难者的呼吸机能。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 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 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碳浓度(体 积)/% 1 3 2 6 7~9 9~11 主 要 症 状 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1.1.9Fra Baidu bibliotek氢气(H2)


氢气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0.07。氢气能自燃, 其点燃温度比甲烷低100~200℃,当空气中氢气浓度为 4%~74%时有爆炸危险。 井下空气中氢气的主要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 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1.2 矿内气候条件
1.2.1 矿内空气温度
不同深度处的岩层温度可按式计算: t=t0+G ( Z-Z0) 式中 t0-恒温带处岩层的温度,℃; G-地温梯度,即岩层温度随深度变化率,℃/m, 常用百米地温梯度,即℃/100m; Z-岩层的深度; Z0-恒温带的深度。
影响矿内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


矿内空气温度是影响矿内气候条件的重要因素。气温过 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不良的影响。最适宜的矿内空气 温度是15~20℃。 1.影响矿内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 1)岩石温度 岩层温度的三带 (1)变温带:随地面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地带; (2)恒温带:地表下地温常年不变的地带; (3)增温带:恒温带以下地带;
HbCO指数

CO随空气吸入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Hb)和血液外的其他某些含铁蛋白质 (如肌红蛋白、二价铁的细胞素等)形成可逆性的结合。 由于其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大240倍,故把血液内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来, 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又由于碳氧血红蛋白 的离解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离解慢3600倍,故 HbCO较之HbO2更为稳定。
一氧化碳对人的生理作用
矿内CO的来源与允许浓度


空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 炭自然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规程》规定:矿内空气中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 。
1.1.5 二氧化硫(SO2)
SO2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在 风速较小时,易积聚于巷道的底部。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 用。 SO2与水后生成都市硫酸,对呼吸器官有腐蚀作用,使 用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引起肺病水肿,当 空气中含二氧化硫为0.0005%时,嗅觉器官能闻到刺激味。 0.002%时,有强烈的刺激,可引起头痛和喉痛。0.05%时, 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短期间内即死亡。 《规程》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 0.0005%。
通风 机
通风 设施
巷 道 网 络
1.1 矿内空气成分及其基本性质
地面空气主要成分
气体成份(分子式) 体积百分比(%) 质量百分比(%)
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氩气,其它稀有气体
78.09 20.95 0.03 0.93
75.55 23.13 0.05 1.25
矿内空气

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度 呼吸空气量/L· -1 min 氧气消耗量/L· -1 min
休息
轻劳动 中度劳动
6~15
20~25 30~40
0.2~0.4
0.6~1.0 1.2~1.6
重劳动
极重劳动
40~60
40~80
1.8~2.4
2.5~3.0
人体缺氧症状与氧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体积)/% 17 主要症状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 呼吸困难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 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
1.1.7 硫化氢(H2S)



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 达到0.0001%即可嗅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 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 化氢,可能积存于旧巷积水中。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 4.3%~45.5%时有爆炸危险。 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 较低时主要以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 迅速昏迷或死亡。 《规程》规定硫化氢的允许浓度为0.00066%。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 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 动作不协调,大约十分钟可发生昏迷
数分钟内可导致死亡
矿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矿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化; 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然;瓦斯、 煤尘爆炸等。此外,有的煤层和岩层中也能长期连续地放 出二氧化碳,有的甚至能与煤岩粉一起突然大量喷出,给 矿井带来极大的危害。 《规程》规定:进风流中二氧化碳不超过0.5%;总回风流 中,二氧化碳不超过1%。
矿井通风与安全
中国矿业大学
课程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教学参考书 1.张国枢《通风安全学》 2.王德明 《矿井通风与安全》 3.黄元平《矿井通风》 4.赵以蕙 《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5.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6.《中国矿井通风工程图集》
课程体系与学习方法
二、学习方法 课程教学与实验结合 课程设计与现场实习结合 三、基础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 四、考试要求 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准 考试范围:平时的复习思考题
早期的通风装置:人踩风箱鼓风
早期的通风装置:马踩轮子通风
早期的通风装置:马转圈通风
现代化的局部通风机
现代化的主要通风机
第一章 矿内空气




矿井通风目的:为井下各工作地点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使其中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不超过规定值,并有适宜的 气候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通风网络巷道和通风构筑 物组成。 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的心脏与动脉,是保障矿井安全的最 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本章重点阐述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井下常见的有害气 体、矿井的气候条件。
CO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CO( % ) 0.02 主 要 症 状 2~3小时内可能引起轻微头痛 4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和恶心。2小时内发生体温和血 压下降,脉搏微弱,出冷汗,可能出现昏迷 5~1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半小时内可能出现昏迷 并有死亡危险。 几分钟内出现昏迷和死亡。
0.08
0.32 1.28
有毒有害气体成分
尽管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相比,在性质上存在许多差 异,但在新鲜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仍然是氧、氮和二氧化碳。 在污浊空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 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

1.1.1 氧气(O2)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类在 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 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 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
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 气矿16H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
1.1.8 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比重为0.596, 易溶于水,空气浓度中达30%时有爆炸危险。 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 矿内空气中氨气的主要来源:爆破工作,用水灭火等; 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规程》允许浓度为0.004%。
1.1.6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是一种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 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 吸道粘膜和肺部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 可引起肺水肿。二氧化氮中毒有潜伏期,有的在严重中 毒时尚无明显感觉,还可坚持工作。但经过6~24小时 后发作,中毒者指头出现黄色斑点,并出现严重的咳嗽、 头痛、呕吐甚至死亡。
在井下通风不良的地点,如果不经检查而贸然进入,就 可能引起人员的缺氧窒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内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 含量不得低于20%。
1.1.2 氮气(N2)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是新鲜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本 身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但空气中若氮气浓度升 高,则势必造成氧浓度相对降低,从而也可能导致人员 的窒息性伤害。正因为氮气为惰性气体,因此又可将其 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 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