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的阅读习题及答案
古代哲学史试题部分答案
魏晋玄学的发展经过四个时期:第一是曹魏正始时期。玄学家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以《易》《老》为理论论据,盛倡“贵无”,鼓吹“言不尽意”,主张“名教出于自然”,为门阀士族利益服务;第二是西晋初至元康时期。玄学家以竹林名士阮籍、嵇康为代表,思想上与何王学派对立,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庶族寒门的利益;第三是晋元康时期。玄学家以裴頠为代表,提倡“崇有论”,反对“贵无论”;第四是晋永嘉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是玄学的综合和完成时期。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
孔子的伦理思想属于一种“人文性伦理”,具有如下含义:首先,重视历史传统。孔子的人文性伦理将社会的伦理道德视之为“文”。所谓“文”,首先是重视历史传承。也就是说,任何时代与社会中的伦理道德,都是对以往历史上的伦理道德的继承。这种重视历史传统的伦理,典型地反映在孔子所说的这一段话中:“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所谓“损益”,首先是继承。假如没有对于以往的礼的继承,那么只能是“创造”。孔子认为,任何伦理道德是不可能离开以往历史上既有的伦理道德而白手起家地创制出来的。
提倡的“谴告”说,也是借神权对君权的限制。他还提出“限民名田”、“盐
《中庸》阅读附答案
《中庸》阅读附答案“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成熟。
但是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或曰用“中”思想,则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念。
《尚书·吕刑》里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惟良折狱,罔非在中”,“明启刑书相占,咸庶中正”。
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都是指执行刑罚要准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也就是严格地符合法律(刑书)所制定的标准。
“中”是有原则的,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
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提的。
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中”不仅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标准的意思,有时也可指这个标准本身。
《荀子·礼论》中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
这里的“中”与“节”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标准、法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与“极”的含义相通。
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解释为“中”。
如果我们从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
《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
《尚书·洪范》有“皇极”一词,古人解释说:“皇,大;极,中也。
”所谓“皇极”就是“大中”,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
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
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须合于“皇极”的法则,否则就是“偏”“陂”。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11《〈论语〉十二章》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第十一课《〈论语〉十二章》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儒家,信奉孔孟之道,是先秦时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集其大成的一个学术流派。
之后延绵两千余年而不断随时变化,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尊崇西周的礼乐文化和政治模式,儒家思想以仁、恕、诚、孝为核心,对个人重品德修养,对社会强调人伦秩序,对政治提倡教化和仁政。
总全而言,儒家思想富于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与道家思想的截然不同。
在先秦时期,儒家和诸子百家是平等的,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儒家也遭受重创。
到了西汉,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家重新兴起,其后代代张大,两千年间,始终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2.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不但开创儒学,还是私学的开创者,私人讲学之风自孔子始,据说其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经》失传,“六经”成了“五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人物评价:孔子弟子颜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论语导读》考试题
《论语导读》考试题1. 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2. 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思想和观点,答:首先,君子品德高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
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
其次,君子修身养性。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
再次,君子勤务实。
孔子曰:“君子务本”。
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
另外,君子善处世。
君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3. 孔子教育思想述评,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人生修养等等,“有教无类。
”的思想,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人人都应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其他条件的限制。
孔子的这种思想切合当时的庶民的利益,对于改变以前受教育权利为贵族子弟所独享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即便在今天,对我们推进教育公平仍旧有指导意义。
4. 略论孔子的义利观,答: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但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
2020高考语文复习练【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2020 高考语文复习练【孔孟思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题讲解】孔孟思想以善论为基础,仁为灵魂,礼为躯体,中庸与权变为调控器,有机构成伦理政治学说系统。
“仁”是贯彻全部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并被以为是人类天生的本性。
人性变坏,是后天环境所致,因此主张适应自然,经过教育实践与生活磨练来恢复善性,这是一种自然主义与理性主义精神的联合。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文后题目。
资料一:所谓“人性论”,实质上就是对于人的本性、实质是什么的理论。
它是社会伦理、政治、宗教、哲学等各样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卢梭以前说过:“人类的各样知识中最实用而又最不齐备的,就是对于‘人’的知识。
”假如我们“不从认识人类自己开始”,我们就不可以认识社会的各样问题。
这就是说,一定从研究人开始去研究各样社会现象。
今日我们展开人性论研究,不单有助于加深对人的实质的认识,并且将推进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展开。
( 摘编自莫法有《试论中西哲学史上人性论之差别》) 资料二:孔子的“性邻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经过“性”与“习”的比较阐述了人性的先本性,以为人性在实质上就是人所拥有的天生的或与生俱来的本性,它不是任何后天的、人为的东西,尔后天的、人为的东西属于“习”的范围。
可是,孔子并无明言人性的内涵,也没有将人性问题直接限制在道德的范围以内,使得人性问题成为道德问题的重要内容。
孔子将“性”与“习”相对比,从“性”与“习”的实质区其他维度说明人性的先本性,这是其高妙之处。
假如没有“习相远”作参照,仅言“性邻近”,是看不出人性的先本性的,至多只好得出人性的相像性以致同样性的结论。
( 摘编自陆建华《性朴、情欲与性恶:荀子人性论的三个层面——兼及先秦儒家人性论》 ) 资料三:对于孔子所言的人性的先本性、人性的与生俱来的实质,儒家后学的孟子和荀子也是赞成的。
孟子曰:“形色,本性也。
”( 《孟子·悉心上》) 即以为身体与面貌是天生的,有以先本性来解读人性的实质的意味。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阅读附答案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阅读附答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其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仁学”。
“仁”学的主体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
关于“仁”学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视孝悌之亲情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孝悌通过“能取近譬”,将爱父母、爱兄弟、爱妻子扩展为爱君主、爱国家及爱一切入。
的确,从人伦关系的角度来看,亲情无疑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亲情、爱情、友情,推而广之到一切道德情感,从而构成“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依据。
休谟的同情原理也认为,父子间的同情是最易发生的。
黑格尔一方面认为修身是成为抽象的人的基本条件,“正是这种反省意识,使一个人真正地走向了主体阶段”,另一方面认为实现抽象的人的理念必须要在伦理阶段,而“在伦理的阶段,最自然、最直接的便是家庭”,同样看到了亲情在政治伦理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
然而,不同于西方思想家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平等地“爱一切人”,孔子的“推己及人”,其对象是有限制的。
仁爱等道德品质是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标准,是“君子”(有德有位者)的专有物,小人(无德无位者)则往往与仁爱背道而驰。
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对于道德情感的适用对象给出了较为明晰的界定,仁爱不仅包括爱“好人”,即爱“君子”,而且也包括恶“恶人”,即恶“小人”。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创立了“义”学。
孟子“义”学的主体是“不学而能”之“良能”、“不虑而知”之“良知”的性善思想和“先立乎其大”、“养吾浩然之气”之“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思想。
如果说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据——亲情,是一种事实根据的话,即通过客观描述父子之间的亲情来推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感情,那么,孟子所官“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的仁义思想的根据——性善,便是一种价值根据,即通过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来引导道德主体自我实现其先天的性善。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儒家思想试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对孔子的仁学有哪些发展?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孟子将孔子所倡导的仁之爱亲、爱人原则及自己主张的人性善理论用之于现实政治领域,把根置于血缘亲属关系中的仁爱原则推之于整个社会,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如果说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德政思想还只是一些语录式治国原则的话,那么,孟子的仁政理论则具有了相当系统完整的内容表述。
孔子虽然从各方面对―仁‖加以阐释和规定,但更多是局限于道德伦理、人生哲学领域;由于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从而使其仁的论说缺乏终极价值依据。
为了使孔子之仁具有本体论依据,孟子着重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从内在性(心性)与外在性(天命)两个层面为―仁‖寻找终极的价值依据,在其仁政学说与人性善理论之间建构起了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其仁政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人性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学说,无论在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后世的政治理论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2.谈谈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坚持正道,注重变通,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处事方法。
从实际出发,各方面统筹兼顾,度的正确把握和关系良好协调,平衡中寻求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论。
中庸之德:中庸是一种以礼的约束为前提,不走极端,以和为追求目标的道德境界。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是谓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表现方面(1)天道与人道合一(2)天性与人性合一(3)理性与情感合一(4)鬼神与圣人合一(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2021年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术、道德和艺术。
在西方文化中,道术主要表现为科学,宣扬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
而在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真、善、美则表现为中、和、乐。
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和艺术,所体现的是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即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在对人道的探索中,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
“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正、中道、中庸。
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无独有偶,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
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
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
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也是“和”与“同”的区别。
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
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
早在夏、商、周三代,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
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
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导致对快乐的追求。
中、和、乐被奉为重要价值范畴,至春秋、战国乃至在后来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它们一直是各家各派共同尊奉的基本价值,分别体现了中国人的真理观、道德观和艺术观,故三者足以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我们说西方精神价值为真、善、美,中华精神价值为中、和、乐,是就各自的核心价值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华精神价值中没有真、善、美,西方精神价值中不存在中、和、乐,也不是说它们就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全部。
[儒学]《儒学》阅读答案(1)
[儒学]《儒学》阅读答案(1)
《儒学》阅读答案
1. 什么是儒学?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学说,强调个人修身、家庭和谐、社会
秩序、国家治理等方面,并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理念。
2. 《儒学》这本书讲了什么?
《儒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儒学的源流、基本精神和主要理论等方面。
其中,作者王重民大量引用了经传、史书、碑传、诗词等文献,详细
解释儒学中的人、天、道、德、法等概念,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深入剖
析和展开阐述。
3. 《儒学》这本书强调了什么?
《儒学》这本书强调了儒学思想的实践性和现代化价值。
作者通篇反
复强调“儒者必修”的五种品德,即仁、义、礼、智、信,认为这五
种品德不仅是儒学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此外,作者
还着重阐述了儒学中关于家庭、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想,探
讨了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4. 《儒学》这本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儒学》这本书在意义和价值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梳理和思考,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和认识中
国传统文化中儒学学说的内涵和特征。
其次,它是对现代社会价值观
念的倡导和引领,有助于读者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它是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理念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价值。
最后,它也是对各国文化交流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总之,《儒学》这本书具有思想、文化、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是一本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的好书。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阅读题及答案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阅读题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
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
“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
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
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
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
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
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
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
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
“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
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
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此理塞宇宙”。
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
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
”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
最新樊迟、仲弓问仁思考题
樊迟、仲弓问人思考练习题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补充介绍孔子的仁学思想(一)归纳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基本含义孔子在社会动荡,“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从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统治利益出发,把春秋前期“仁”的思想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以“仁”和“礼”这两个哲学范畴作为支柱,构筑起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吕氏春秋·不二》篇上说“孔子贵仁”,“仁”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也是他用来调和社会矛盾的一种主张,实现“仁”与“礼”的统一也正是构成儒家学说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人格理想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专题10 《经典常谈》之《春秋》第六内容简介+习题+原文
《经典常谈》之《春秋》第六内容简介+习题+原文内容简介《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
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是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
而作为五经之一的《春秋》,相传是孔子修订的《鲁春秋》。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征实,二是劝惩。
《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
《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
习题演练一、单选题1.“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
”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二、语言表达2.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你所知道的孔子的事迹或思想,按照对联写作要求,为孔子写一副对联。
孔孟的仁政思想
孔孟的仁政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之时,仁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述。
孔子在许多具体场合都谈论过仁,学者们的研究也证明“仁”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
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
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
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
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
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
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
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
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阅读答案
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阅读答案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阅读答案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礼文化之大成基础上,提出仁学,把礼乐制度文化上升为礼义精神文化,以仁导礼,仁内礼外,使礼文化具有了鲜活的内在人学生命,昭示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人本主义方向.在孔子之前已有仁的词语,但孔子把仁理论化了.他指出仁之本为孝悌,仁之义为爱人,仁之方为忠恕,仁之行为安百姓,仁之象为恭宽信敏惠,仁之制为礼乐教化.孔子发现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仁爱之心,倡导人们经由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这种爱心去爱亲友,爱他人,爱社会,爱万物,使天下走向太平.仁学是孔子儒学的精华所在,也是儒学实现当代转型中最有价值的思想资源.然而儒学史上,大多数儒家学派总是偏离仁学主脉而另立核心,使仁学不能以浩大气势直贯而下孔子仁学是生命的学问,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推广爱心、怎样做君子并向圣贤看齐,它是人生体悟和智慧的理性表述.孔子仁学是对人的本质的伟大发现,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了人之异于高于禽兽的道德本质,也找到了人类社会高于动物世界丛林规则的人道普世价值.新仁学直接上承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广引诸家之精要,开渠疏道,务使仁学如一江春水,沛然而流淌,用以灌育今世诸多生命,使之健康成长.它的口号是: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护养生命,提升生命.新仁学不等于旧仁学,没有门户之成见,广纳儒、道、墨之经典而奉之,此其为新仁学之由也.老庄道家尊道贵德、清静逍遥,以返璞归真弥扑家人文化成之不足,有益于防止人性异化.墨家兼爱之说比儒家爱有差等更具平等精神,而其兼相爱交相利之说更能与现代社会相街接佛家属宗教范畴,其慈悲情怀、平等精神、中道哲学,亦能够拓展仁爱意蕴,皆足以成为新仁学营养.西方文化的优长是科学理性曰益发达、个人权益普受尊重、自由竞争呈现活力;其弊病是强权政治主导、一神信仰排他、功利主义流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是中西文化交会中必须解决的问題。
从构建新仁学而言,要重点吸收西学以下优长:第一,学习其理性精神与科学方法,改变儒家学说中智依附于仁的状态,使智性有独立的开展;第二,吸收其人权至上、个性解放的理念,改变儒家学说中重社会轻个人、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清除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认同自由、平等、民主,把儒家仁学中本有的普遍伦理发挥出来,提升为普世价值。
论述类文本王宗国《儒家要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儒学的观念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慎独”,出自《大学》“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意思是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内在人品,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在外面,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会和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谨慎,始终恪守着做人的品德和原则,这种状态也被人称为独知。
王阳明认为,人如果不在这种独知的地方,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力,而只是在言行上不表露于外,在人所共知的地方用功,那就是白欺欺人,就是一种虚伪。
《大学》中指出这种人是“见君子而后厌然”,这个“厌”不是厌恶,而是掩藏。
就是说这种人全然不在独知的时候用功,只会在遇见君子的时候隐藏自己的问题,也是一种虚伪。
生活中有太多人就是一辈子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状态过来的,他们的生活不是真正自己的生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去生活。
在别人跟中,做出一些虚伪的状态,并没有按照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去活着。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还以为自己是情商高,左右逢源。
殊不知他弄丢了自己的初心。
佛家有一句话叫做“可怜悯者”。
一个人活着,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内在品格,因为人的总体生活质量高低是取决于内心的一个感受所得到的一个结果,内心品格好坏,并不能由外界的生活来决定。
所以,一个人为自己负责,就是要在自己内心中找到独知,除了自己之外,没人能够帮得了自己。
那么对于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来说,怎么样做才算是获得内心更好的一个良知呢?王阳明就说了一个字:诚。
正如孟子所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在这里,孟子所说的诚,其中有一些诚实不说谎的意思,但是它最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自欺。
不欺骗别人是表象,不自欺是根本。
诚就是指针对自己,对自己是否忠诚。
《中庸》中说:“成者自成也。
”儒学中之所以说诚为成已之学,就是在于此。
当你学会尊重自己的良知,诚心对待自己,不自欺欺人,不要以虚伪的面孔去展示给别人的时候,无论是在独处或者是面对别人的时候,都能够做自己,就做到了儒学中的诚,也是所说的慎独。
论语思考题及答案
论语思考题及答案一.请谈谈你学习《<论语>导读》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对于每个教育者更是如此。
1、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2、做人要重视“仁德”。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3、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3)、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4)、关于学习的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
二.试述儒家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1.“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儒家学说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忠恕”既是“仁者爱人”的表现,又是“推己及人”的具体化。
“忠恕之道”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忠”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是达到“仁”的最高精神境界的具体途径与方法,是“亲民”、“明明德”、“至善”,是大学之道,又表现为“致中和”的“中庸之道。
2.当代价值:(1)、“忠恕之道”是人类的普遍伦理,是解决人类社会各种矛盾的共同道德规范人类的共同伦理是维系与稳定人类社会生活、不同群体交往关系、调解不同集团矛盾关系的主要道德规范和重要思想原则,是维持人类持久和平、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伦理基础。
崇左市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
朱熹指出:“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在儒家看来,义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更是具有现实操作性的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没有对人性做出判断,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对人的品性有着重要影响。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将义规定为“羞恶之心”,与仁、礼、智共同构成人的本性。
孟子言人性本善,虽然不无唯心倾向,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激励作用。
这是告诉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都源于人的本性,只要你愿意,就能够做到,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在孔子看来,义是君子的本质规定。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这说明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优秀道德品质的集合体,其中义是根本,礼是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有高度的文化修养;然后是态度,非常谦逊,不自满,不骄傲;最后是诚信,对人对事,处之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他人。
在孔子看来,义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如果说君子是孔子崇尚的人格,那么,小人则是孔子反对的人格,“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经常比较君子与小人的差别,最大的差别与义有关,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思想的最高范畴是仁,根基却是孝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
仁爱不是兼爱、泛爱,而是差序之爱,即从血缘亲情之爱开始,逐渐延伸拓展开来,形成亲疏有别的仁爱关系,最终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
义是从血缘关系推演出来的处理社会关系的伦理原则,其主旨是敬长。
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范畴中,义的概念很有些特殊。
如果从主体性与实践性区分,仁、礼、智、信等概念都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规定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仁是爱人,礼是礼仪、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唯独义的概念,语义模糊,没有具体的主体性品格。
“义者宜也”,义不是对主体品格的规定,而是对主体行为品格的规定,带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的阅
读习题及答案
儒家的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的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
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础上的家国同构,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构造相平行的精神纽线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弟(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博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理想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博爱众”。
并且,“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制国家秩序及其生存基础的。
最后,孔子为他的仁学思想这根精神纽线画上了一个中止符,他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了“天下归仁”,他又提出一种规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把它作为“忠恕”之道来行仁。
从“仁”出发到“归仁”,显然是孔子认为的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
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别人
的尊重和友爱上面,详细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
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
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
假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习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
孔予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苟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开展。
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开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
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
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才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
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即是孟子的仁政论。
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
行仁政者得天下,失仁政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了的。
不仁者而得邦国尚有可能,“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要统一天下,得到天下人民的拥护,不施仁政是绝对做不到的。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仁学思想的一项是
A.“仁”,是指对人持有的同情心,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
B.从“仁”心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即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
C.“人则孝,出则弟”,即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
D.“博爱众"是把“仁”的精神境界,推己及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仁学思想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当时社会的国家秩序和生存基础。
B.孔子认为天下归仁的规定,一是克己复礼,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孔子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对当今的道德重建仍有重要价值。
D.孟子创立的“仁政学说”所产生的影响比孔子的“仁爱思想”要大得多。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儒家“仁学思想”的一项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D.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
试习题答案:
6.A(表述不准确,且不是详细内容)7.D(“要大得多”于文无据。
)
8.C(注意“齐之以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