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下穿重要构筑物施工保护技术
深圳地铁沙世区间矿山法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技术
深圳地铁沙世区间矿山法隧道特殊地段施工技术孟驻宾(中铗十八局集团公司,天津300400)摘要:结念深圳地铁2号线2202标段沙世区间矿壹法隧遵的施王,重点论述了隧道在通过筏囊岩残积主屡小净距隧遒段及进世界之窗景点的重要建筑物段等采取的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以保证隧道顺利安全的贯通。
关键词:托磷岩残积主;小净距隧道;重受建蒺耪;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1.1455.4文献标识码:B 引言深圳她铁2号线2202标段汐世嚣闯矿越法燧道工程位予深南大道南300m,整个隧道穿越世界之塞景区。
沙河东站一世界之窗站矿山法隧邋区间起迄里程:右线Y D K l4+254.75一Y D K l4+759,长504.25m,左线Z D K l4+249.157—-Z D K l4+758.774,长509。
617m,I X闻左右线瀚距3.e—13。
2m。
其中隧道出口段40m为小净距隧道。
区间经过的燕要建筑物为世界志窗景区西班牙大台阶、圣米歇尔修道院等。
该矿山法隧道穿过地层主要为花岗风化残积土和花岗老全飙化带,逯瘩易软诧崩薅。
地下承位较高,缝霞下1。
5m为常承使。
l工程技术难点分析(1)残积土遇水瞬间由可塑变为软塑,掌子面处理不妥易如现掌子面失稳,安全威胁大。
(2)该区闯地下拳丰富。
湿囊鎏公匿久王潮离区阕隧道仅有35m,地下水补给不断,导致花岗老残积土的稳定性变差,尤其是残秘土层遇水易软化,水浸泡易发生崩解,造成地表下沉,甚至塌方。
<3)左右线各有40m小净距隧道,该段娥在Ⅵ级露岩孛,显隧道上方墟表有重要建筑物,漱秘段40m 小净距隧道施工难度大。
(4)隧道穿越世界之窗重要建筑物,其中需特殊保护的为誊米歇尔修道院,该院位于线路程侧里程Y D K l4+2籁~+307,薤衣线孛线距离隽4m。
修道收稿日期:2008—03—10作者简介:盟胜宾(1973一),男,山东济南人,麓程师。
一36一院属于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浅基础。
市政管线隧道下穿既有桥梁关键技术研究
关键 词 : 市政管线 ; 浅埋 暗挖 隧 道 ; 下 穿 既 有桥 梁 ; 技术 研 究
中 图分 类 号 : U 4 5 5 . 4 1 2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9 — 7 7 6 7 ( 2 0 1 3 ) 0 2 — 0 0 8 8 — 0 3
Re s e ar c h o n t he Ke y Te c h no l o g y o f M un i c i pa l Pi pe l i n e Tun ne l Cr o s s i ng Be l o w t he Ex i s t i n g Br i dg e
1 工 程 概 况
蒲黄 榆 路热 力 隧道 工程 起 点在 新桥 北 主桥 Z L , ~
z L 4 墩北侧 , 终点位在新建南主桥 Z R ~z R 墩南侧 , 在z ~z L 4 墩和 Z R ~z R 之 间与 刘 家 窑 旧桥 和新 建
1 . 1 热 力 隧 道 简 介
刘 家窑 桥 丁程 实例 的 基础 上 , 结 合 国 内地 铁 隧 道 穿越 盖梁+ 墩柱 + 承 台+ 钻孔 灌 注桩 。 既 有构 筑 物 已有 的技 术 . 对市 政 管线 隧 道 下穿 既有 桥 1 . 3 隧 道 与 刘 家 窑 桥 位 置 关 系
梁关 键技 术进 行 了研究 。
9 . 0 0  ̄4 0 . 5 5 m 之间 . 拟 建场地 地下管 线众 多 。 地层 形 式 为矩 形 , 宽5 . 9 m, 高3 . 6 5 m, 顶部 埋深 5 . 1 ~5 . 8 r f l , 在3 表层 为人 T堆 积 层 ( 粉 质 黏土 素 填 土① 层 、 杂填 土 ① 属 于 浅 埋 隧 道
摘 要 : 目前 国 内 大城 市大 型 市 政 管 线 常采 用 浅 埋 暗挖 式 隧 道 施 工 , 笔 者 结 合 北京 市 蒲 黄 榆 路 热 力 管线 隧道 下 穿 南 三 环
隧道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隧道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1-07-08T17:24:27.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段清清[导读]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对隧道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湖北长江路桥有限公司湖北咸宁 437000摘要: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对隧道施工对周边构筑物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隧道施工;周边构筑物;风险分析;控制措施1工程概况隧道采用分离式结构,全长1870m(其中暗埋段隧道段长1720m,南侧敞开段80m,北侧敞开段70m);西线隧道起讫桩号为K0+578.344~K2+442.750,西线隧道全长1864.41m(其中暗埋段隧道段长1717.75m,南侧敞开段76.66m,北侧敞开段70m),设计时速60km/h。
隧道单洞净宽13.25m,行车道宽2X3.5m+3.75m,汽车荷载等级城—A级。
隧道内部结构尺寸见图1。
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形式,衬砌内轮廓断面采用统一的形式:拱部为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圆连接。
2施工方法由于隧道是下穿城市生活区、石油化工工业区及配套区的城市暗挖隧道,周边环境复杂,洞身穿越岩层属较硬岩~硬岩;重点考虑安全、经济、可行等因素。
并通过与钻爆法、盾构法比较,决定采用臂式掘进机法。
暗挖段施工时分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CRD法、CD法和台阶法。
隧道四车道加宽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三车道标准段Ⅴ级围岩加强支护段采用CRD法;隧道三车道标准段Ⅴ级围岩一般段采用CD法;隧道三车道标准段Ⅳ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
南侧敞开段先放坡开挖,坡面采用坡率1∶1并设置框格锚杆护坡,然后继续向下采用坡率1∶0.3开挖并设置锚索挡墙结构。
南侧明洞段在西线暗挖隧道工作面在纵向上施做超过明洞2~3倍洞室宽度后,明洞处才可进行施工;先放坡开挖,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并设置锚杆护坡,浇筑明洞并设置防水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回填覆土。
复杂地层中盾构穿越高层住宅楼关键施工技术
复杂地层中盾构穿越高层住宅楼关键施工技术王少鹏冯宏朝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受地铁车站选择的控制,盾构隧道线路下穿既有建筑物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在工程地质条件恶劣或建筑物结构不能采取下穿方式施工时,通常采用人员临迁或建筑物拆迁来降低施工风险.本文依托深圳地铁七号线(福民站~皇岗口岸区间右线)在软硬相间复杂地层采取盾构穿越8层住宅楼的施工,详细介绍了盾构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并成功安全穿越住宅楼,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复杂地层盾构住宅楼施工技术1 工程简况深圳地铁7号线7304—1标福民站至皇岗口岸站区间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区间左线全长675。
684m,右线全长672.305m.区间在右线DK18+678。
0~DK18+788.0和左线DK18+710.0~DK18+770.0段下穿福民新村20#、21#、22#和23#住宅楼,其中右线下穿20#、22#,侧穿21#、23#住宅楼,左线下穿21#、22#,侧穿20#住宅楼,福民新村图1 房屋与隧道平面位置布置图4栋房屋与隧道平面位置如图1,区间隧道埋深在19。
8~23。
6m之间,穿越建筑物段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坡度为24。
36‰,采用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
房屋基础均为打入式灌注桩,桩长16m,桩尖位于圆砾土层,单桩容许承载力60t,桩径480mm,桩顶插筋6Φ14,深入桩内长度11500mm,外露长度560mm,与桩顶承台连接.福民新村20#房屋与隧道位置剖面图见图2。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区间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图2 福民新村20#房屋与隧道位置剖面图(Q4ml)、海积层(Q4m)、冲洪积层(Q4al+pl及Q3 al+pl)、残积层(Qel),下伏燕山期花岗岩(γ53)。
该工程段盾构掘进掌子面地层主要为微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砾砂、砾质粘性土,隧道以上覆土层自上至下依次为5。
盾构隧道穿越构筑物和桩基施工技术
地铁1号线隧道在2号线车站建造过程中已下沉12mm,其 累计沉降量不能超过15mm。为此,盾构穿越1号线隧道 时沉降必须控制在5mm以内; 地铁1号线隧道底部已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加固,有水泥水 玻璃双液浆、聚氨酯浆的分层注浆以及旋喷水泥注浆等 盾构出洞后即进入加固区,并受邻近商业建筑物以及地铁 1号线隧道的影响,增加了施工参数准确设定的难度。 盾构的土压力设定为0.23Mpa:Po=k。γh。 =0.7×0.18×17.5=0.22Mpa。 每环出土量控制 95%左右,掘进速度控制在1cm/min 加注发泡剂或水等润滑剂, 同时降低总推力。 加强对地铁1号线的监测,及时优化调整掘进施工的参数 ,做到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 合理控制注浆量,控制地铁1号线隧道以及地面的沉降。 沉降控制在3.5mm左右。
4 刀盘距建筑物12m 3 2 1 0 237 -1 -2 240 241 242 244 刀盘在建筑物下方 刀盘在建筑物下方 刀盘通过建筑物19m
竖向变形量/mm
测点编号
建筑物的长期沉降
盾构到达前15m至0m,测点呈上隆趋势,切口到达时隆起达4mm 盾构通过时至盾尾脱出后10天内,因同步注浆和璧后注浆效果明 显, 测点变化稳定在+3mm—+4mm范围; 盾尾脱出后10天—110天的100天内,后续补浆频率减缓,测点缓 慢沉降了8mm,沉降速率约为0.08mm/d; 盾尾脱出后110天—160天的50天内,后续补浆停止后,测点沉降 了12mm,沉降速率约为0.24mm/d。
0.5 0 0 -1 20 盾构推过87天 盾构推过99天 盾构推过119天 盾构推过132天 40 60 80
测点距离/m
-0.5
100
-1.5 -2
盾构穿越运营隧道采用信息化施工、降低推速和设定土压值、 壁后多次压浆的技术措施。推速从3.5cm/min降到1.5— 2.5cm/min。设定土压值从0.25Mpa降至0.2Mpa。同步注浆 量2—2.5m³ /环,充填率为150%—180%。
城市复杂环境中下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 榭 保护 和确保 铁路线 路 的正常通行 是在 城市 中修 建下 穿铁路 隧道 的关 键 问题 。成都 市 火 车东 站 编
组 的两根 铁路 轨道长 年横 亘在东 站至成 南高速 城市 道
考 虑本工程 特点并 结合城 市 市政工程 施工基 本原 则, 采取 先 深 后 浅 、 地 下 后 地 上 作 为 施 工 指 导 原 先 则 。在 施工前 到各种 管线 、 ( ) 物 产权 所 属单 建 构 筑 位分别 提取 各种 管 线 、 ( ) 物 的 详 细资 料 , 建 构 筑 组织 相关单 位对沿线 的管 线 、 筑物进 行针对 性分析 , 出 构 提 船槽施 工时如何 确保 安全 的施工 方案 。
铁 21 第 1 0 0年 2期
道
建
筑
4 5
Ra l y En i e rn iwa gn e ig
文章编 号 :0 319 ( 0 0 1 -0 50 1 0 —9 5 2 1 )2 0 4 —3
城 市 复 杂 环 境 中下 穿 铁 路 隧 道 施 工 技 术 研 究
谢 慧智 张 波 ,
图 l 隧 道周 边 环 境 平 面
路之 间 , 严重制 约着该 区域 的经济 发展 和城市发 展 , 后 通过修建 下穿铁 路 隧道解决 了该 片 区的市政交 通 。本
文 以该项 目为 例 , 讨在 城 市 复杂 环 境 中下 穿 铁路 隧 探
道的施工 技术 。
1 工 程 概 况
驷榭路 十里 店下穿铁 路 隧道 , 西起 建设 北路 , 接 东 十里店 成南 高速 人 口, 路规 划 宽 4 地 面 上 除 有 道 0 m,
隧道下穿军事观察站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7)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相关人员(主要包括文明施工人员、安全员、交通协管员等等)要穿上标准的反光背心才能进行交通指挥和疏导工作。
(8)对涉及该区域范围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交通法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交底教育。
施工过程中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监督,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
(9)由绵遂高速公路管理公司、交警、路政执法和项目部共同成立安全保障小组,在监督施工安全的同时,确保社会车辆的畅通。
2.5应急交通疏导方案2.5.1门架搭设期间改道出现交通事故门架搭设期间,门架搭设方向道路为全封闭,另一侧道路实行双向单车道通行。
如改道出现交通事故,势必影响双向车辆通行,一方面值班人员及时通知高速交警,同时上报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配合交警进行疏导交通。
如交通事故较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撤离现场,则应立即停止门架搭设,清除封闭道路上的物品,临时疏导交通。
如门架搭设不能终止,则在绵遂高速公路小桩号方向紧邻的红江收费站劝导车辆绕行国道G108,在绵遂高速公路大桩号方向的吉祥互通劝导车辆绕行成南高速公路。
2.5.2施工期间出现交通事故左右幅门洞搭设完毕后施工期间,双向均恢复正常交通,但门洞下方实行单向单车通行。
如一侧车道出现交通事故,不能再短时间内撤离现场,则按照门架搭设期间交通疏导方案,对事故车道进行全封闭,另一侧车道实行双向单车道通行。
3结束语遂西高速公路双江枢纽互通主线左右幅大桥和C匝道大桥上跨既有绵遂高速公路,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期间的安全和交通组织问题尤为关键,根据本方案达到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交通疏导和安全组织,确保施工顺利完成和车辆通行。
通过遂西高速公路双江枢纽互通主线左右幅大桥和C匝道大桥上跨既有绵遂高速公路的施工,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的施工案例。
参考文献[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S].[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S].[3]《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1998)[S].[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S].收稿日期:2018-7-21作者简介:舒畅(1985-),男,工程师,大学专科,主要从事高速公路监理工作。
软土质下穿既有线隧道超大直径管幕施工技术
软 土质 下穿既有 线隧道超 大直径管幕施工技术
3 7
机会 匀速旋 转钻 进 ,此时 钻杆 轨迹 一般 是平 直 的 ,所 以楔 型钻 头是 上下 纠偏 的关键 。 导 向孔钻通 进 口侧掌 子 面后 ,取下 钻机 钻头 ,将 扩孔 器通 过连 接卡 安装 在钻 杆上 ,通过 钻机 的后 拖力将 钢管 拉人 导 向孔 中 ,在 拉 管的过 程 中利 用 钻杆 顶端 的扩孔器 将孔 扩大 到设计 孔径 ,从 而将 钢管 安装到 位 。扩孑 及拉 管施 工示 意见 图 4 L 。
向 :导 向板朝上 即为 l 2点 ,如 同钟面 ) 。打设 角度 如 偏下 ,可 以把 钻 头调 到 1 ,即导 向板 朝 2点
上 ,直接顶进 ,此时由于导 向板底板斜面面积大 ,受到一个 向上的力 ,钻头轨迹就会朝上运动 ;
同理 在 6点纠偏 可 以使 钻头轨 迹朝 下 ,9点 、3点分 别 是 为左 、右 纠偏 方 向。如果 角 度合 适 ,钻
图 I 暗挖段进洞平面 ( 单位 :c m)
工 程 科 技
21 0 0年第 1 期
2 管棚 技术 质量 要求 ( ) 钢 管 布 设 在 隧 道 开 挖 轮 廓 外 最 大 跨 以 上 部 分 , 管 幕 长 度 为 5 m,热 轧 无 缝 钢 管 1 0
+ 0r 3 0 m,壁厚 lmm。 a O
软土质下穿既有线隧道超大直径 管幕施 工技 术
3 5
软 土 质 下 穿 既 有 线 隧 道 超 大 直 径 管 幕 施 工 技 术
第一 工程有 限公 司 陈拥 军
【 摘 要】 哈大铁 路客运专 线鞍 山隧道下穿软土地 质既有铁路线 ,隧道最大跨 l_采用 5m Om 2z  ̄l 0妒 O m
施工单位下穿隧道施工措施
施工单位下穿隧道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下穿隧道施工项目,旨在通过精心组织与周密部署,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工程位于某市繁华地段,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需特别关注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二、施工目标
1. 确保施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 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3. 控制施工进度,按时完成工程;
4. 降低施工噪音、粉尘、废水的排放,保护环境。
三、施工措施
1. 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
(2)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程,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合格防护用品;
(4)加强临时用电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
2. 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加强材料进场验收,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3)实行样板引路制度,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4)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与评估,及时整改问题。
3. 进度管理
(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期;
(2)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4)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应对不可预见因素影响。
4. 环保管理
(1)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减少噪音、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控制施工粉尘的排放,定期洒水降尘;
(3)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减少土地占用;。
地铁区间隧道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
36 ・ 4
第3 6卷 第 1 4期 2 0 10年 5月
SHANX I ARCHI TECTURE
山 西 建 筑
Vl- 6 No. 4 0 3 I 1 Ma 2 1 y. 00
文章编号 :0 96 2 {0 0 1.3 60 1 0 —85 2 1 )40 4 —3
12 路 面建 ( ) . 构 筑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1 右 线 区 间平 面 示 意 图
区间穿越 土城 河道 管理 所 办公 楼 , 楼 主体 结构 为地 面 三 2. 施 工技 术措 施 该 1 层, 一层为 四川孙鲶鱼饭店 。正洞 区间结构顶 与土城河道管 理所 2. . 右线区间隧道穿越土城河道管理所办公楼施工技术措施 11 楼房条形基础距离 9 1 北侧 为区 间左 线 隧道 , .3m, 线路 中心距 离 1施 工 到 设 计 里 程 , 设 最 后 一 榀 格 栅 的 同 时 对 掌 子 面 进 行 ) 架 1 南侧 为小 月 河 。 5m, 封端 , 封端的方 法采用 网喷混凝 土墙 配注 浆锚管 , 标准 断面范 在
An lsso r v n in a d c nr l fp etesc n r t r c swi o t u u ii r me ay i n p e e t n o to rsr s o c ec a k t c n i o srgd fa o o e h n
3 5 结 构应 力 产生 的裂缝控 制 .
施工 、 材料 、 运营等多方面 , 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 的原因复杂 , 各地 1 在混凝土达到强度 要求后进行接 槎混凝土表 面凿 毛 , ) 清除 区的影 响因素也各有 差异 , 对混 凝土 构造物 的危 害也轻 重不 同。 浮浆 和松散层 , 增加 混凝土 的连接性能 ; 在浇筑新混凝 土前 , 对接 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早期裂缝 产生原 因及 防治措施 的研 究 , 因地制 槎面进行洒水 , 使其保 持 湿润 , 减少 接槎 面 的干湿变 化 。2 在何 宜 , 择适 当 的防 治措 施 是 避 免 混凝 土 产 生 裂缝 的有 效 途径 。 ) 选 家坝 大桥 的施 工中 , 对阻力最 大的 1号 ~5号段腹 板 内外侧 增加 参 考 文 献 :
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
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原创版)目录1.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的背景和目的2.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的风险和挑战3.监理联系单在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中的作用和重要性4.如何编写和执行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5.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的实际应用案例正文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盾构掘进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然而,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下穿重要构筑物会给施工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的相关内容。
首先,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的背景和目的是为了规范盾构掘进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保障。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下穿地铁、隧道、桥梁、涵洞等重要构筑物的情况,这些构筑物对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因此,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应运而生,旨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其次,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的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构筑物结构受损,从而影响其使用功能和安全;二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周围地质环境改变,导致地表沉降、裂缝等环境问题;三是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地下管线造成影响,导致管线破损、泄漏等事故。
因此,在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过程中,监理联系单的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如何编写和执行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呢?首先,编写监理联系单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其次,监理联系单应明确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包括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等相关单位。
最后,监理联系单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盾构掘进下穿重要构筑物监理联系单的实际应用案例表明,其在保障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盾构隧道采用钢套筒始发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工程实践盾构隧道采用钢套筒始发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廖先江(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作者简介:廖先江(1974—),男,工程师摘 要:以深圳地铁 9 号线上梅林站—梅村站盾构隧道区间始发阶段采用钢套筒始发并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 4 号线为背景,系统阐述钢套筒始发技术特点、工作原理、操作流程、控制重难点等,为后续盾构法隧道采用钢套筒始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地铁;盾构隧道;钢套筒始发;下穿既有线中图分类号:U455.431 工程概况盾构机盾尾拖出时管片和土体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容易形成流水通道,造成始发洞门涌水涌砂。
在盾构始发阶段,仅采用橡胶帘板进行洞门密封,盾构机难以保压,盾尾也无法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密封,发生涌水涌砂后难以处理,容易引起周边构筑物沉降塌陷。
深圳地铁 9 号线梅村站—上梅林站区间左线长635.612 m ,右线长 636.500 m ,埋深约 9.1~16.8 m 。
该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机施工,盾构机由上梅林站西端始发至梅村站东端吊出,盾构始发端头井与既有地铁4号线隧道水平距离为 16.7~19 m ,与 4 号线最小垂直净距为2.5 m ,下穿影响区域基本位于砾质黏性土层 <6-2>、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层 <11-1>(图 1)。
原设计盾构始发端头井采用深层搅拌桩加φ108 mm 大管棚加固方案,因盾构始发井距离既有 4 号线较近,若仍采用传统的始发方案,存在洞门涌水涌砂及 4 号线运营安全风险,经多方论证确定将大管棚加固方案调整为钢套筒始发方案。
2 钢套筒始发技术钢套筒始发技术是根据平衡原理研发的新型盾构始发技术,与传统盾构始发技术相比安全性能大幅度提高。
通过在盾构机外部安装一个钢套筒,在盾体、钢套筒、负环管片、加强环梁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并在封闭空间内用充填物填充密实,在始发前先进行保压处理。
通过钢套筒这个封闭空间使盾构机在始发前创造穿越土层时的压力环境,有效防止破除洞门时涌水涌砂情况的发生,实现安全始发掘进。
市政管线隧道下穿即有桥梁关键技术研究
市政管线隧道下穿即有桥梁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逐渐增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市政管线都是利用浅埋暗挖式技术对隧道进行施工。
要想提升下穿既有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便要对安全检测、结构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控,才能将市政管线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本文浅析市政管线隧道下穿即有桥梁关键技术。
关键词:市政管线;隧道;桥梁;小导管;安全检测引言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交通线路都在不断完善之中。
城市道路系统中,地下轨道交通体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了缓解逐年增加的地面交通压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越来越多。
在此形势下,市政服务管线越来越多,且建设的隧道也越来越多。
市政管线隧道的建设不仅缓解了周边区域交通的压力,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市政管线隧道下穿既有桥梁关键技术受到关注。
1市政管线隧道的建设谈及市政管线隧道,由于建设其的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因而建设的地理位置大多在城市核心区。
由此,市政管线隧道的周边构筑物较多,且隧道覆跨不会非常大。
市政管线隧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对周边构筑物影响大小,因而通常会采用浅埋暗挖方法施工。
同时,在遇到土质条件和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区域时,更加要谨慎施工。
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一般会采取一系列施工技术措施。
市政管线隧道建设过程中应用的浅埋暗挖方法,应用广泛,且拥有众多的工程实例。
浅埋暗挖施工,通常最适合用于第四纪软弱地层中进行修建隧道。
浅埋暗挖,具体而言,是通过合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适当加固和处理地层的一种施工方法。
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会采用短进尺开挖,将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形成一体,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满足施工阶段荷载需求,以保证变形基本稳定,再施作二次模筑衬砌以完成隧道建设。
浅埋暗挖施工方式能够通过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共同承担特殊荷载,是一种先柔后刚的复合式新型支护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
隧道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譬如,地层条件复杂、周围环境复杂等。
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工艺工法
下穿既有线隧道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512-20XX1 前言1.1 概况随着我国三维立体式铁路网的快速发展,隧道上跨、下穿既有铁路越来越常见,受地形地貌影响,在既有线下修建浅埋铁路隧道在所难免,由中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白果湾隧道下穿既有达成铁路,最小埋深只有2.5m,采用控制爆破结合地面D便梁施工顺利的通过了浅埋下穿段,取得了成功。
1.2 工艺原理1.2.1 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以外既有线上设置8根桩基础,在桩基础上架设D型便梁形成框架结构,承担既有线运营荷载。
1.2.2 洞内拱部先施工φ108超前大管棚并进行注浆对下穿段拱部围岩进行加固。
1.2.3 通过控制爆破及上断面掏槽法减少对拱部围岩的扰动,确保既有线列车运营安全。
2 工艺工法特点2.1 通过D便梁将列车荷载进行转移,无需在洞内施工时对拱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克服了单线隧道洞内空间狭小临时支护困难的问题,为快速穿过既有线浅埋地段创造了条件。
2.2 下穿浅埋段采用超前大管棚并进行注浆,对拱部松散围岩进行了加固,确保因爆破及列车通过扰动影响施工安全。
2.3 采用控制爆破及上半断面掏槽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确保隧道施工及既有线行车安全。
2.4施工中以既有线运营安全为第一,施工服从运营,随时监测D型便梁基础沉降及D型便梁的位移情况,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新建铁路、公路隧道下穿既有线浅埋施工。
4 主要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铁运【2008】780号5 施工方法在隧道内轮廓外对应的既有线上施工8根D型便梁孔桩,孔桩深入至隧道仰拱底以下1m,在8根桩上架设2幅24米D型便梁,利用D便梁形成的简支梁结构支承既有线钢轨及火车荷载,在D便梁的支护下,隧道下穿既有线段设6m 管棚工作室,采用C6管棚钻机一次打设34根54米φ108超前大管棚(环向间距30cm),并注浆对下穿段拱部进行支护,在地面D便梁结合洞内超前大管棚的支护下采用控制爆破施工隧道下穿段,采用微台阶加临时仰拱法开挖,台阶长度3~5m,每循环施工1拼拱架0.5m。
浅谈隧道下穿运营高速公路管棚施工技术
浅谈隧道下穿运营高速公路管棚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8-17T03:42:05.95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37卷4月7期作者:第五康乐张永喜[导读] 隧道穿越区域的地质条件非常差,处于软弱地层的集中区,而国内对软弱地层暗挖地下工程的技术研究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研究较多,在铁路及公路隧道工程研究较少,且在结合水文条件及环水保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对软弱地层铁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强。
第五康乐张永喜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近年来随着铁路工程不断发展,正逐步向城市中心发展与城际铁路工程接轨,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复杂,设计为地表构筑物形成的征拆工作推进较为困难,特别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区域表现更加明显,因此大多情况采用地下隧道下穿的方式通过,而往往受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隧道穿越区域的地质条件非常差,处于软弱地层的集中区,而国内对软弱地层暗挖地下工程的技术研究在城市地铁施工中研究较多,在铁路及公路隧道工程研究较少,且在结合水文条件及环水保要求非常高的情况下,对软弱地层铁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强。
关键词:隧道;浅埋;管棚施工。
引言本文依托铁路隧道下穿运营公路项目,所穿越道路为主干线,车流量大,且载重汽车通行频繁,要确保在不影响既有公路通行的条件下进行隧道暗挖施工技术难度非常大。
因此,就管棚施工技术做以研究。
1 工程概况XX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境内,出口位于黄埔区境内,线路东西走向。
隧道最大埋深约87m,隧道于XX段下穿公路,公路宽约38m,双向6车道,沥青砼路面,系G324国道,车流量较大,小车时速限制80Km/h,货车时速限制60Km/h。
下穿地段公路为路堤形式,路堤高约6m,隧道拱顶位于原地表土下方,公路路面距隧道拱顶埋深约15m。
公路与线路大里程方向的平面夹角约为43°,该段最小埋深约为7.8m。
2 地质概况该段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d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震旦系(Z)花岗片麻岩的风化层,洞身基本位于W4全风化地层中。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下穿既有构筑物风险管理探析
宾 彬 (K沙『f 轨道交通集l ̄l,f i‘ 公剐 ,湖I村 长沙 410014)
摘 要 :现 代 地 技 隧 道 工 扎通 ili"会 采 用 盾 拘 法 进 行 施 工 ,此 方 法在 实 际 效 果 _L虽然 有 看 足好 的 表现 ,但 却 存在 相 应 的 施 工 风 险 目前 ,我 旧地 铁 隧道 工 程 施 工 管理 还 处 于 相 对 粗 放 式 管 理 阶段 ,其 中部 分管 理 人 、讫 工 人 员的 风 险 管 理 意 识 不 高 .使 得 质 构 拖 工过 社 的 全性 l乏到 了 负面 影 响 K、_y- 对其 风险 管 理 要 点 进 行 探 {骨 关键 词 :地 铁 隧 通 工 程 :啸 掬法 施 工 ;风险 管理
执 LrxLI l ^: 单,确 f J f勾施 I J n0 个
2 实例分 析
本 文 针 埘灵 r1’渡 站 ~供 镓 川 一~尔
ffJ_IJ地
逐 ·分 忻
铁 隧道 构 法施 1一流 进 仃 分 . 险 :~ J:l I] , '1L1供 J
i 【险 :川… f小系 F的 流
i” 埘 构法施 1 采取 』、 的 险 管 措 施 ,但在 一 译 体神 系撵 津下 的 流 落 实 ,就 必 预 订 ·l,\记: f l f,J ,此 Il
状 1 rf I, f 统 观念 多 … 采的影 响 ,导敛许 即 为盾构 法施 T过 1 I .f人 j物 n 1发 个受
中 图 分 类 号 :U455 43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编 号 :1007—7359(2018)05—0277—03 DOI:10 16330/j cnki 1007—7359 2018.05 12O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既有穿铁路施工技术
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既有穿铁路施工技术摘要: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的实施及隧道修建技术的进步,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的隧道和铁路将会投资修建,黄土地区的铁路隧道施工因特殊的土质也存在一些特殊性。
在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黄土特性又花了施工方案,综合性的利用多种施工方法解决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施工中安全施工和保证进度的问题,有效的控制了洞外和洞内的沉降变形,保证了下穿隧道的快速施工和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黄土隧道;下穿铁路;施工技术高桥隧道位于陕西潼关,全程1450米,开挖断面172平方米,为双线黄土隧道,隧道进口处与南同蒲线相隔,出口处位于磨沟右岸陡坡,下穿南同蒲线和磨沟大桥连接,交通十分不便。
在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将双层支护形式的双侧逼到洞开挖法优化为双侧支护形式的弧形导洞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并结合仰拱与二次衬砌紧跟法,科学的解决了施工进度与安全间的矛盾。
本文以该工程为例,分析了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下既有穿铁路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对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1 确定下穿方案高桥隧道下穿段埋深较浅,和南通莆铁路的相交角度较小,施工长度较长,且该段位于小半径曲线与傍山深路堑内,左侧为五级高边坡,偏压严重,设计方案一直在优化。
1.1 原设计方案高桥隧道出口DK349+410~+500为V级围岩,下穿同蒲铁路段,采用弹孔跨度64米的八七铁路应急抢修钢梁架空铁路,将梁置于隧道开挖轮廓外的群桩基础上,在架空线路的情况下以双侧壁导洞法暗挖通过,既有铁路以15km/h的最大速度维持运行。
初期以0.35m厚度喷混凝土层支护,以1榀/0.6m的间距全面铺设I25a钢架;二次衬砌采用0.8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1.2 最终优化方案超前支护:采用φ159管棚进行洞内超前支护,并往钢管内压注水泥浆。
于管棚拱部120°范围内铺设φ159钢管,每根钢管长100米,壁厚6毫米,环向间距20厘米。
浅埋地铁下穿高层建筑关键技术
寸取为8m× 0 。边界条件为左右和底部为法向约束 , 9 4m 上部为 自 由
图6 右线开挖完成后 Y 向位移云 图 方
一
3 81—
扰动及对 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 同时也减 轻对 上面建筑物 的震动破 坏 ,
满足《 爆破安全规程 》 振速 的控制 要求。 对
43 铁 区 间初 期 支 护 _地
结 语
本工 法适 用于城市地铁下穿既有河道 、 的隧道施工 , 水渠 特别适用 于浅埋 、 围岩破碎 、 地下水丰 富的隧道下穿 既有河 道的暗挖施工 。本项 施 工技术优势 明显, 市建设 提供 了全新的施工解 决方案 , 为城 同时也是 对今后类 似地铁施工积 累了宝贵经验 。
参 考文献 [ ] 文革 地 下工程近接施工 力学原理与对 策的研 究[ 西南交 1仇 D] 通大学 ,0 3 2 0 年 [ ] 晓丽. 2张 浅埋 暗挖 下 穿既 有地铁 构 筑物 关键技 术研 究 与 实践 [ . D]北京交通大学 ,0 7 20 年 [] 3 白海卫. 建隧道下 穿施工 对既有隧道纵 向变形的影响和 工程 新 措 施研 究[ 北京交通 大学 ,0 8 D] 2 0 年 [] 4 朱衍峰. 新线车站 穿越既 有线车站的施 工力学分析 [ 西 地铁 D] 南 交 通 大 学 ,0 7 20 年
浅 地 铁 下 穿 高 层建 筇 关 键 技 术 埋
中铁 九局 集 团有 限公 司 大连 工程 处 王 余鹏 于 伟
[ 摘 要] 随着我 国大量地铁 隧道 的建设 , 频繁 出现 了地铁施 工穿越各种建筑物现 象 , 新建的地下隧道的施工不可避免的对周 围地层 产生扰动 , 使地层 和地表产生 变形 , 必然 引起近 邻既有结构产生 附加 内力和 变形 , 实现施工过程 中既有结构 的安全 , 要 必须采取相应 控制措施 , 减轻地铁开挖施工对既有 结构影 响的技 术措施 。 [ 关键词] 地铁隧道 下穿建筑 施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下穿重要构筑物施工保护技术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隧道穿越地下管线、人行地下通道以及各种地面建筑物时,会引起这些构筑物下沉。
为保证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地铁隧道与构筑物位置关系,采取相关措施,将构筑物的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工程概况
K11+082.377〜K11 + 185.224隧道上方为华新正街及建新南路,开挖跨度达15.44 米,埋深最浅处仅4.323 米,掌子面拱部及边墙大部分均为砂卵石、粘土及粉砂回填土、淤泥土,含水丰富,掌子面有股状水流出,极易坍塌变形,掌子面拱顶以下回填土最大高度达8 米多,周围结构物、管线较多,紧邻华新街地下人行通道、华唐路下穿道,特别是距离人行通道地面最小处仅 1.2m,有三处挡墙,最大浸
入隧道轮廓2.65m,加之本段管线较多,错综复杂,K11 + 118一根①400 排水管横穿隧道,浸入隧道开挖轮廓0.7m,沿隧道走向拱顶有2根①400排水管,距离隧道开挖线3米,其余主要为光缆及电力、电信管线,拱顶路面车流量非常大,载重量大,路面、结构物及管线沉降难以控制, 极易造成坍塌, 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左侧有渗水情况发生,下雨时水量加大。
原设计本段为V 级围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经设计、地勘、业主、监理四方代表现场察勘,本段围岩确认为W级
2、施工方案及措施
本段(K11 + 114^ + 185.224)采用中壁交叉(CRD法施工,人工切割开
挖。
人工切割采用火焰切割机切割。
施工时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遵从“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小断面、快支护、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并加强初期支护。
(一)开挖
按CRD法施工,隧道分成六个部分开挖,各部分开挖施工间隔为3〜4m 每次开挖进尺为一榀拱架间距,严禁多榀一次开挖(具体见下图)。
该段隧道开挖前采用二重管无收缩超细水泥化学浆液注浆技术,对前方围岩开挖轮廓线2 米范围内土层进行全断面预加固,注浆孔全断面(回填土范围)布置,周边孔间距400mm掌子面调整为间距
1000mm(根据土层情况及注浆效果可采取动态调整),外插角确保开挖轮廓线外固结圈不小于2m每6米施作一循环,钻孔深8m搭接2m注浆材料采用水泥+ 水玻璃+XPM7卜加剂,设计配合比如下:
A 液水:超细水泥:XPM=:1 0.33 :0.0495
C液水:水玻璃=0.65 : 1 PH=7.5
浆液凝结时间:30s-60s (根据地质条件可作适当调整)注浆压力:控制在2〜4Mpa(具体根据注浆效果检验数据确定,埋深较浅处适当缩小注浆压力,并安排专人不间断查看地面情况);开挖中如发现注浆盲区,及时采取小导管注浆补强;开挖过程中,掌子面不稳定时立即喷射砼(厚15cm)临时圭寸闭。
(二)超前支护
拱部(包括临时支护拱部)超前支护采用①51超前自进式锚杆,L=5000mm
环向间距300mm纵向每1.5m 一环,锚杆施工完毕后立即注双液浆,稳固掌子面前方土体,同时加大对挡墙基础注浆加固,控制人行通道、挡墙及路面下沉。
(三)初期支护
(1)、钢拱架
永久钢拱架采用I 25a工字钢,纵向间距0.5m,每两榀拱架之间采用I 25a工字钢纵向焊接(每一开挖分部设两根,每循环设12根),临时支撑及临时仰拱钢拱架采用I 22a工字钢,纵向间距与永久拱架一致,①22纵向连接筋环向间距1米,每根长0.5m。
(2)、锚杆:
永久锚杆采用①32自进式锚杆,拱部环向间距40cm边墙80cm 纵向间距与拱架一致,每根长度3.5m。
拱部土体部分锚杆斜向超前钻孔,外插脚30〜60度,起到承担前方土体作用。
位于岩石部分的拱脚,每个拱脚处打设4根①22锁脚砂浆锚杆,每根长度3.5m。
锚杆施工完毕后立即注双液浆, 加固前方及周边土体围岩;临时支撑及临时仰拱锚杆采用①22砂浆锚杆,锚杆长度3.5m,间距0.5 x 1m(环向间距1m)。
(3)、钢筋网:
沿拱架内外侧铺设© 8双层钢筋网,网格间距15x 15cm搭接2 个网格。
钢筋网与锚杆尾端、钢架焊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临时支撑及临时仰拱钢筋网采用单层© 8 钢筋网。
(4)、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采用C30早强混凝土,厚度33cm每方混凝土中掺入50kg 钢
纤维。
喷射混凝土应自上而下,分片、分层完成,拱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亦要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
临时支撑及临时仰拱厚度20cm。
(5)、钢管桩
为控制初期支护及后期结构下沉、收敛,按CQ3B-004号工程洽
商及技术核定签证表技术要求在左、右侧边墙每榀拱架打设两根钢管桩(①89X6),钢管桩向下外插60°,每根长15m钢管内设钢筋笼,主筋为4根①12二级钢筋,箍筋为© 8 一级钢筋,间距20cm同时灌注M30水泥浆,使钢管桩周围(土)岩体达到固结。
钢管桩与钢拱架等初期支护采用I 20a工字钢纵向焊接连接牢固。
(四)加固措施
(1)、人行通道梯道加固方案
a、梯道两侧采用密目安全防护网进行防护,防止挡土墙瓷砖或其他杂物坠落伤人;
b、梯道底左右各上三级采用工字钢结合脚手架作支架架空,面层铺方木及5cm厚木板,确保行人通行。
c、梯道敞口处采用脚手架支撑,横向内支撑采用可旋紧式升降脚手架,间距0.6 米,竖向及纵向脚手架间距1 米,脚手架外侧及顶部铺设密目安全网, 根据监测情况必要时再在脚手架上部增设工字钢横撑。
d、4号挡墙采用I 20a工字钢斜撑。
(2)、通道加固方案
a、拆除原照明灯具,在适当位置增加临时照明设施,确保行人
安全通行;
b、人行通道内部采用120工字钢支撑,现场拼装,每70cm—榀, 加固长10m沿拱架内侧铺设一层钢筋网,根据监测情况,如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喷射混凝土;纵向拱架之间用I18 工字钢连接,环向间距150cm 支撑地下通道拱部,拱脚纵向用32槽钢、横向用I20工字钢连成整体,横向工字钢上面铺方木及5cm厚木板。
(3)、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洞内注浆效果,必要时采用从地面垂直向下注浆。
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隧道穿越地下管线、人行地下通道以及各种地面建筑物时引起的这些构筑物下沉进行了分析及得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案。
保证了构筑物的安全,得出了根据地铁隧道与构筑物位置关系,采取相关措施,将构筑物的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结论。
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慧,史雅语.招宝山超小净间距双线隧道控制爆破监测[J]. 爆破,1997(12):25—28.
[2] 韩煊,STANDING J R李宁.隧道施工引起建筑物变形预测的刚度修正法[J]. 岩土工程学报,2009,4(31):539—545.
[3] 姜忻良,贾勇,赵保建,等. 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J]. 岩土力学,2008,11 (29):3047—3052.
[4] 章慧健,仇文革,冯冀蒙,等. 近距离重叠隧道盾构施工的纵向效应及对策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 (11 ):3569-3573.
[5] 靳晓光,李晓红. 深埋交叉隧道动态施工力学行为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30(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