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经典例题与答案
第三讲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例题精讲和练习题及答案---侯老师 -
第三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例题精讲和练习题及答案---侯老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FEDCBA第三讲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知识要点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它具有前三者的所有性质:1 边的性质: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2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3 对角线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 对称性: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如图)3.正方形的判定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3:四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5: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二、典型例题例1如图12-2-14,已知过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P,作PE⊥BC 于E,作PF⊥CD于F.试说明AP=EF.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分析:由PE⊥BC,PF⊥CD知,四边形PECF为矩形,故有EF=PC,这时只需证AP=CP,由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知AP=CP.解:连结AC、PC,∵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D垂直平分AC,∴AP=CP.∵PE⊥BC,PF⊥CD,∠BCD=90°,∴四边形PECF为矩形,∴PC=EF,∴AP=EF.注意:①在正方形中,常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证明线段相等.②无论是正方形还是矩形经常通过连结对角线证题,这样可以使分散条件集中.思考:由上述条件是否可以得到AP⊥EF.提示:可以,延长AP交EF于N,由PE∥AB,有∠NPE=∠BAN.又∠BAN=∠BCP,而∠BCP=∠PFE,故∠NPE=∠PFE,而∠PFE+∠PEF=90°,所以∠NPE+∠PEF=90°,则AP⊥EF.例2如图12-2-15,△ABC中,∠ABC=90°,BD平分∠ABC,DE⊥BC,DF⊥AB,试说明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解:∵∠ABC=90°,DE⊥BC,∴DE∥AB,同理,DF∥BC,∴BEDF是平行四边形.∵BD平分∠ABC,DE⊥BC,DF⊥AB,∴DE=DF.又∵∠ABC=90°,BED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EDF是正方形.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提示:(有一种方法可以证四边形DFBE为矩形,然后证BE=DE,可得.另一种方法,可证四边形DFBE为菱形,后证一个角为90°可得) 注意:灵活选择正方形的识别方法.例3 如图12-2-16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E是等边三角形,求∠BEC的大小.分析:等边三角形和正方形都能提供大量的线段相等和角相等,常能产生一些等腰三角形,十分便于计算.在本题中,必须注意等边三角形与正方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在(1)图中,△ABE和△DCE都是等腰三角形,顶角都是150°,可得底角∠AEB与∠DEC都是15°,则∠BEC为30°.而在(2)图中,等边三角形在正方形内部,△ABE和△DCE是等腰三角形,顶角是30°,可得底角∠AEB和∠DEC为75°,再利用周角可求得∠BEC=150°.解:(1)当等边△ADE在正方形ABCD外部时,AB=AE,∠BAE=90°+60°=150°,所以∠AEB=15°.同理可得∠DEC=15°,则∠BEC=60°-15°-15°=30°.(2)当等边△ADE在正方形ABCD内部时,AB=AE,∠BAE=90°-60°=30°,所以∠AEB=75°.同理可得∠DEC=75°,则∠BEC=360°-75°-75°-60°=150°.【中考考点】会用正方形的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并能用正方形的定义来判断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命题方向】本节出题比较灵活,填空题、选择题、证明题均可出现.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考查正方形的内容,实质上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涉及正方形知识的题型较多,多以证明题形式出现.【常见错误分析】已知如图12-2-18,△ABC中,∠C=90°,分别以AC和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FH和正方形BCED,HM⊥BA的延长线于M,DK⊥AB的延长线于K.试说明AB=DK+HM.错解:延长DK到S,使KS=HM,连结SB.∵∠2=∠3,∠2+∠4=90°,∴∠3+∠4=90°.在△ABC和△SDB中,∵∠ACB=∠SBD=90°,BC=BD,∠2=90°-∠4=∠5∴△ABC与△SDB重合,∴AB=SD=SK+DK,即AB=HM+DK.分析指导:由于S、B、C三点共线未经证明,所以∠2=∠3的理由是不充足的,因此又犯了思维不严密的错误.正解:如图12-2-18,延长DK交CB延长线于S,下面证KS=MH.在△ACB和△SBD中,∵BD=BC,∠SBD=∠ACB=90°,又∠2=∠3=∠5,∴△ACB与△SBD重合,∴AB=DS,BS=AC=AH.在△BKS和△AMH中,∵∠1=∠2=∠3,∠AMH=∠SKB=90°,BS=AH,∴△BKS与△AMH重合,∴KS=HM,∴AB=DK+HM.【学习方法指导】正方形是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最多,易混淆.故最好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列表写出它们的定义、性质、判定,这样更容易记忆和区分.三、作业正方形的判定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A.选①② B.选②③ C.选①③ D.选②④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B.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矩形的对角线一定垂直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4.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有()①当AB=BC时,它是菱形;②当AC⊥BD时,它是菱形;③当∠ABC=90°时,它是矩形;④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A.1组 B.2组 C.3组 D.4组5.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AC⊥BD,分别过A、B、C、D作对角线的平行线,所成的四边形EFMN是()A.正方形 B.菱形 C.矩形 D.任意四边形6.如果要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那么我们需要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A.AB=AD且AC⊥BD B.AB=AD且AC=BD C.∠A=∠B且AC=BD D.AC和BD互相垂直平分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8.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A.BC=AC B.CF⊥BF C.BD=DF D.AC=BF二.填空题(共6小题)9.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的条件是_________(填上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即可).10.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C,DF⊥BC,当△ABC满足条件_________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1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使得该菱形为正方形.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13.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若添加一个条件即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14.要使一个菱形成为正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15.已知:如图,△ABC中,∠ABC=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BC于点F.求证: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17.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若D为AB中点,则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18.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19.如图,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 两点,连接MN,交AB于点D、C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连接CA、CB,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1)求证:△AED≌△BFD;(2)若AB=2,当CD的值为_________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20.如图,AB是CD的垂直平分线,交CD于点M,过点M作ME⊥A C,MF⊥AD,垂足分别为E、F.(1)求证:∠CAB=∠DAB;(2)若∠CAD=90°,求证:四边形AEMF是正方形.21.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_________是菱形吗?(填“可能”或“不可能”)22.已知:如图,△ABC中,点O是AC上的一动点,过点O作直线MN∥AC,设MN 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ACG的平分线于点F,连接AE、AF.(1)求证:∠ECF=90°;(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ABC应该满足条件:_________,就能使矩形AECF变为正方形.(直接添加条件,无需证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A.选①②B.选②③C.选①③D.选②④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要判定是正方形,则需能判定它既是菱形又是矩形.解答:解:A、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④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个角为直角.③还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用1或2进行判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B.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矩形的对角线一定垂直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对顶角、邻补角;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错误,例如,角平分线分成的两个角相等,但不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B、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C、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矩形的对角线一定相等,但不一定垂直,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对顶角的定义,熟记各性质与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做题时首先熟悉各种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然后作答.解答:解: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正确.B、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不一定是矩形,还可能是不规则四边形,错误.C、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确;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四边形的判定,基础题要细心.4.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有()①当AB=BC时,它是菱形;②当AC⊥BD时,它是菱形;③当∠ABC=90°时,它是矩形;④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A.1组B.2组C.3组D.4组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分析: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判断①正确;根据所给条件可以证出邻边相等,可判断②正确;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断③正确;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以判断出④错误.解答:解:①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B=BC时,它是菱形正确;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OD,∵AC⊥BD,∴AB2=BO2+AO2,AD2=DO2+AO2,∴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②正确;③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③正确;④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知当AC=BD时,它是矩形,不是正方形,故④错误;故不正确的有1个.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5.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AC⊥BD,分别过A、B、C、D作对角线的平行线,所成的四边形EFMN是()A.正方形B.菱形C.矩形D.任意四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得出∠NAO=∠AOD=∠N=90°,EN=NM=FM=EF,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证明:如图所示:∵分别过A、B、C、D作对角线的平行线,∴AC∥MN∥EF,EN∥BD∥MF,∵对角线AC=BD,AC⊥BD,∴∠NAO=∠AOD=∠N=90°,EN=NM=FM=EF,∴四边形EFMN是正方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6.如果要证明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那么我们需要在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A.AB=AD且AC⊥BD B.AB=AD且AC=BD C.∠A=∠B且AC=BD D.AC和BD互相垂直平分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的答案.解答:解:A、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或者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不能判断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所以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一组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矩形,即只能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正方形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正方形的概念,途经有两种:①先说明它是矩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说明它是菱形,再说明它有一个角为直角.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命题与定理.分析:A、根据矩形的定义作出判断;B、根据菱形的性质作出判断;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作出判断;D、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作出判断.解答:解:A、两条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正方形、矩形、菱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答此题时,必须理清矩形、正方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8.如图,在△AB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BE=BF,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四边形BECF为正方形的是()A.BC=AC B.CF⊥BF C.BD=DF D.AC=BF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中垂线的性质: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有BE=EC,BF=FC进而得出四边形BECF是菱形;由菱形的性质知,以及菱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进而分别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EF垂直平分BC,∴BE=EC,BF=CF,∵BF=BE,∴BE=EC=CF=BF,∴四边形BECF是菱形;当BC=AC时,∵∠ACB=90°,则∠A=45°时,菱形BECF是正方形.∵∠A=45°,∠ACB=90°,∴∠EBC=45°∴∠EBF=2∠EBC=2×45°=90°∴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CF⊥B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BD=D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AC=BF时,无法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中垂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相关的定理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9.能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的条件是AC=BD且AC⊥BD(填上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即可).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和菱形的结合体是正方形.解答:解:可添加对角线相等且对角线垂直或对角线相等,且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有一个内角是90°.答案不唯一,此处填:AC=BD且AC⊥BD.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需注意它是菱形和矩形的结合.10.如图,在Rt△ABC中,∠C=90°,DE垂直平分AC,DF⊥BC,当△ABC满足条件AC=BC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要求:①不再添加任何辅助线,②只需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专题:计算题;开放型.分析:由已知可得四边形的四个角都为直角,因此再有四边相等即是正方形添加条件.此题可从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推出.解答:解:设AC=BC,即△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90°,DE垂直平分AC,DF⊥BC,∴∠C=∠CED=∠EDF=∠DFC=90°,DF=AC=CE,DE=BC=CF,∴DF=CE=DE=CF,∴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AC=B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可从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推出△ABC满足的条件.1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条件:AC=BD或AB⊥BC,使得该菱形为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正方形判定定理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可添加:AC=BD;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可添加的:AB⊥BC;故添加的条件为:AC=BD或AB⊥BC.点评:本题答案不唯一,根据菱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求解.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AC=BD或AB⊥BC.考点: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及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四边形ABCD是菱形∴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AC=BD或AB⊥B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13.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若添加一个条件即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AB=AD或AC⊥BD等.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由已知可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可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添加条件.解答:解:由∠A=∠B=∠C=90°可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得到应该添加的条件为:AB=AD或AC⊥BD 等.故答案为:AB=AD或AC⊥BD等.点评:本题是考查正方形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主要根据正方形的概念,途经有两种:①先说明它是矩形,再说明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先说明它是菱形,再说明它有一个角为直角.14.要使一个菱形成为正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为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考点: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判定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答案.解答:解:要使一个菱形成为正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为: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三.解答题(共8小题)15.已知:如图,△ABC中,∠ABC=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BC于点F.求证:四边形DEBF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由DE⊥AB,DF⊥BC,∠ABC=90°,先证明四边形DEBF是矩形,再由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BC于点F得出DE=DF判定四边形DEBF 是正方形.解答:解:∵DE⊥AB,DF⊥BC,∴∠DEB=∠DFB=90°,又∵∠ABC=90°,∴四边形BEDF为矩形,∵BD是∠ABC的平分线,且DE⊥AB,DF⊥BC,∴DE=DF,∴矩形BEDF为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要注意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必须先证明这个四边形为矩形或菱形.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BD≌△CB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B=∠CDB;(2)若∠ADC=90°,由(1)中的条件可得四边形MPND是矩形,再根据两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即可证明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解答:证明:(1)∵对角线BD平分∠ABC,∴∠ABD=∠CBD,在△ABD和△CBD中,,∴△ABD≌△CBD(SAS),∴∠ADB=∠CDB;(2)∵PM⊥AD,PN⊥CD,∴∠PMD=∠PND=90°,∵∠ADC=90°,∴四边形MPND是矩形,∵∠ADB=∠CDB,∴∠ADB=45°∴PM=MD,∴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17.如图,在Rt△ABC中,∠ACB=90°,过点C的直线MN∥AB,D为AB边上一点,过点D作DE⊥BC,交直线MN于E,垂足为F,连接CD、BE.(1)求证:CE=AD;(2)当D在AB中点时,四边形BE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你的理由;(3)若D为AB中点,则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请说明你的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先求出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即可;(2)求出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CD=BD,根据菱形的判定推出即可;(3)求出∠CDB=90°,再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解答:(1)证明:∵DE⊥BC,∴∠DFB=90°,∵∠ACB=90°,∴∠ACB=∠DFB,∴AC∥DE,∵MN∥AB,即CE∥AD,∴四边形ADEC是平行四边形,∴CE=AD;(2)解:四边形BECD是菱形,理由是:∵D为AB中点,∴AD=BD,∵CE=AD,∴BD=CE,∵BD∥CE,∴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ACB=90°,D为AB中点,∴CD=BD,∴四边形BECD是菱形;(3)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理由是:解:∵∠ACB=90°,∠A=45°,∴∠ABC=∠A=45°,∴AC=BC,∵D为BA中点,∴CD⊥AB,∴∠CDB=90°,∵四边形BECD是菱形,∴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即当∠A=45°时,四边形BEC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的能力.18.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将△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CFE.(1)求证: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点A、E、C三点共线,点D、E、F三点共线,且AE=CD,DE=FE,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得出CD⊥AB,即∠ADC=90°,由(1)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故四边形ADCF是矩形.进而求出CD=A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CFE是由△ADE绕点E旋转180°得到,∴点A、E、C三点共线,点D、E、F三点共线,且AE=CE,DE=FE,故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2)解:当∠ACB=90°,AC=BC时,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理由如下:在△ABC中,∵AC=BC,AD=BD,∴CD⊥AB,即∠ADC=90°.而由(1)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DCF是矩形.又∵∠ACB=90°,∴,故四边形ADCF是正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得出四边形ADCF是矩形是解题关键.19.如图,分别以线段AB的两个端点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N 两点,连接MN,交AB于点D、C是直线MN上任意一点,连接CA、CB,过点D作DE⊥AC于点E,DF⊥BC于点F.(1)求证:△AED≌△BFD;(2)若AB=2,当CD的值为1时,四边形DECF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020年中考数学必考高分考点:正方形(学生版)
专题22 正方形1.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5)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小等腰直角三角形;(6)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上的一点到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正方形的判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先证它是矩形,再证有一组邻边相等。
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先证它是菱形,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正方形的面积:设正方形边长为a,对角线长为b ,S正方形=222ba【例题1】(2019湖南郴州)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将勾股形(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已知∠A=90°,BD=4,CF=6,则正方形ADOF的边长是()A.√2B.2C.√3D.4专题知识回顾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例题2】(2019•四川省凉山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OC上一点,连接E B.过点A作AM⊥BE,垂足为M,AM与BD相交于点F.求证:OE=OF.一、选择题1.(2019内蒙古包头)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1,点E,F分别在边BC和CD上,AE=AF,∠EAF=60°,则CF的长是()A.B.C.﹣1D.2.(2019湖南张家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OA1B1C1,依此方式,绕点O连续旋转2019次得到正方形OA2019B2019C2019,那么点A2019的坐标是()A.(,﹣)B.(1,0)C.(﹣,﹣)D.(0,﹣1)3.(2019•四川省广安市)把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按图的方式放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专题典型训练题()A61()B31()C51()D414.(2019•贵州省铜仁市)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为AB的中点,将△ADE沿DE翻折得到△FDE,延长EF交BC于G,FH⊥BC,垂足为H,连接BF、DG.以下结论:①BF∥ED;②△DFG≌△DCG;③△FHB∽△EAD;④tan∠GEB=;⑤S△BFG=2.6;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B.3C.4D.5\5.(2019黑龙江省绥化)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P是正方形四边上的任意一点,且AB=4,EF=2,设AE=x.当△PEF是等腰三角形时,下列关于P点个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①当x=0(即E、A两点重合)时,P点有6个②当0<x<42﹣2时,P点最多有9个③当P点有8个时,x=22﹣2④当△PEF是等边三角形时,P点有4个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二、填空题6.(2019湖南邵阳)公元3世纪初,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注《周髀算经》时,创造了“赵爽弦图”.如图,设勾a=6,弦c=10,则小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127.(2019湖南张家界)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F分别为BC,CD边的中点,连接AE,BF交于点P,连接PD,则tan∠APD=.8.(2019•湖北省随州市)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E为CD边上一点(不与端点重合),将△ADE 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给出下列判断:①∠EAG=45°;②若DE=a,则AG∥CF;③若E为CD的中点,则△GFC的面积为a2;④若CF=FG,则DE=(-1)a;⑤BG•DE+AF•GE=a2.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9.(2019福建)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心与半径为2的⊙O的圆心重合,E、F分别是AD、BA的延长与⊙O的交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结果保留π)10.(2019•四川省凉山州)如图,正方形ABCD中,AB=12,AE=AB,点P在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过点P作PQ⊥EP,交CD于点Q,则CQ的最大值为.11. (2019•广东广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点E在边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DAM=45°,点F在射线AM上,且AF=BE,CF与AD相交于点G,连接EC,EF,EG,则下列结论:①∠ECF=45°;②△AEG的周长为(1+)a;③BE2+DG2=EG2;④△EAF的面积的最大值a2.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2.(2019·广西贺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CD的中点,AF平分∠BAE交BC于点F,将△ADE 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BG,则CF的长为.13.(2019•山东青岛)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E是CD的中点,将正方形纸片折叠,点B落在线段AE上的点G处,折痕为AF.若AD=4cm,则CF的长为cm.14.(2019江苏镇江)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FECG 的位置(如图),使得点D 落在对角线CF 上,EF 与AD 相交于点H ,则HD= .(结果保留根号)15.(2019辽宁抚顺)如图,在2×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长度,网格中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点A ,B ,C 在格点上,连接AB ,BC ,则tan ∠ABC = .三、解答题16.(2019湖南湘西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CD ,AD 上,且AF =CE .(1)求证:△ABF ≌△CBE ;(2)若AB =4,AF =1,求四边形BEDF 的面积.17. (2019海南)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CD 的中点,点P 是边AD 上一点(与点A,D 不重合),射线PE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Q.第10题图HGFEDCBA(1)求证:△PDE≌△QCE;(2)过点E作EF∥BC交PB于点F,连接AF,当PB=PQ时,①求证:四边形AFEP是平行四边形;②请判断四边形AFEP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18.(2019湖南株洲)如图所示,已知正方形OEFG的顶点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的交点,连接CE、DG.(1)求证:△DOG≌△COE;(2)若DG⊥BD,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线段AD与线段OG相交于点M,AM=12,求正方形OEFG的边长.19.(2019•湖北省仙桃市)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B,DC延长线上的点,且BE=CF,过点E作EG ∥B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G于点G,连接GF.求证:(1)AE⊥BF;(2)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20.(2019•山东泰安)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E在AB上,且∠CEF=90°,FG ⊥AD,垂足为点C.(1)试判断AG与FG是否相等?并给出证明;(2)若点H为CF的中点,GH与DH垂直吗?若垂直,给出证明;若不垂直,说明理由.21.(2019湖北襄阳)(1)证明推断: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Q分别在边BC,AB上,DQ⊥AE于点O,点G,F分别在边CD,AB上,GF⊥AE.①求证:DQ=AE;②推断:的值为;(2)类比探究:如图(2),在矩形ABCD中,=k(k为常数).将矩形ABCD沿GF折叠,使点A落在BC 边上的点E处,得到四边形FEPG,EP交CD于点H,连接AE交GF于点O.试探究GF与A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在(2)的条件下,连接CP,当k=时,若tan∠CGP=,GF=2,求CP的长.。
小学五年级奥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答案
思文教育小学五年级奥数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知识点: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例题一: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40平方厘米。
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0米,宽15米。
在它的四周向外筑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2、正方形的一条边增加30厘米,另一条边减少18厘米,结果得到一个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分米,宽增加8分米后,得到一个面积比原长方形多18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例题二:一个大长形被两条平行于它的两条边的线分成四个较小的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下图所示,求第四个长方形的面积C6 14A E B36D1、下图所示为一个大长形的被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其中三个小长形的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和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2 242、下图所示为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六个小长方形,其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单位:平方厘米),求A和B的面积。
15 A 1245 24 B3、下图中阴影部分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四块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求整个图形的面积。
例题三:一个长方形的如果宽不变,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30平方厘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有多少平方米1、有一个周长是72厘米的正方形,它是由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学校操场长220米,宽80米,平整后长减少10米,宽增加了10米,平整后操场的面积比原来大还是小3、有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10厘米。
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例一;121 1、156平方米 2、2025平方分米3、17分米例二 15 1、40平方厘米 2、A;8平方厘米 B;36平方厘米 3、441平方厘米例三40平方厘米 1、81平方厘米2、1300平方米3、20平方厘米。
正方形 梯形经典例题
第 1 页 共 4 页A BCD EFD CBAEGF 正方形 梯形常见经典例题 例题讲解:1.已知: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D 、DC 的 交点,AF 、BE 交于点G ,连结CG ,求证:ΔCGB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边上的中点,过A 作AF ⊥BE ,交CD 边于F ,M 是AD 边上一点,且有BM =DM +CD .⑴求证:点F 是CD 边的中点; ⑵求证:∠MBC =2∠ABE .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M 是AB 边上一点,连DM ,作MN ⊥DM 交∠CBE 的平分线于N. (1)求证:MN = MD ;(2)连DN 交BC 于F ,求证:MN 平分∠FME ;4.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90°,AD ∥BC ,AB=BC ,E 是AB 的中点,CE ⊥BD 。
(1) 求证:BE=AD ;求证:AC 是线段ED 的垂直平分线; (2) △DBC 是等腰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5.梯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底AD 和BC 的中点, ∠B +∠C =90°,BC =18,AD =6,求EF 的长进而探究一般规律, 若BC =x ,AD =y ,那么 EF 为多少?6梯形上下底长分别为1和4,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3和4,则此梯形面积为 .7如图,梯形 ABCD 中,AD //BC ,E 是CD 的中点,EF ⊥AB 于点F ,AB =6cm ,EF =5cm ,试求梯形 ABCD 的面积.MFECDBABCDMNAEA DCB第 2 页 共 4 页A BCDABCPO mn 练习题: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A .四个角都是直角B .对角线互相平分C .对角线互相垂直D .对角线相等 2.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O ,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AO =BO =CO =DO ,AC ⊥BD B .AB ∥CD ,AC =BD C .AO =BO ,∠A =∠CD .AO =CO ,BO =DO ,AB =BC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菱形4.梯形上底长为6cm ,过上底一个顶点引一腰的平行线交下底所得三角形周长为5cm ,那么这个梯形周长为( )5.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2︰1︰3,则此四边形是( ) A .任意四边形;B .任意梯形;C .等腰梯形;D .直角梯形;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7.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A .菱形B .正方形C .矩形D .等腰梯形 8.若等腰梯形的两底差等于一腰长,那么它的腰与下底的夹角为 9.等腰梯形的上底与高相等,下底是上底的3倍,则底角的度数是( )A .30º和150 ºB .45º和135ºC .60º和120ºD . 都是90º10.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矩形;②菱形;③正方形;④平行四边形;⑤等腰三角形;⑥等腰梯形,其中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 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②⑤D .②⑤⑥ 11.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A .正方形B .矩形C .菱形D .以上均不对12.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 13.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 )A .梯形B .等腰梯形C .平行四边形D .等腰梯形或平行四边形14.如图,已知梯形ABCD 中,AB ∥CD ,AD ⊥CD ,若腰BC =15,对角线AC =20,且AC ⊥BC ,则AB = ,AD = ,CD = ,ABCD S 梯形 . 15.如图,已知:直线m ∥n ,A 、B 为直线n 上两点,C 、P 为直线m上两点.⑴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各对三角形:____________.⑵如果A 、B 、C 、为三个定点,点P 在m 上移动,那么,无论P 点移第 3 页 共 4 页DC BA动到任何位置,总有_______与△ABC 的面积相等.16.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 =5cm ,BC =9cm ,∠C =60°,则梯形的腰长是 cm . 17.已知一个梯形的面积为22 cm 2,高为2 cm ,则该梯形的中位线的长等于________cm . 1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DAF =25°,AF 交对角线BD 于E 点,则∠BEC =( )19.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外一点,AE=AD ,∠ADE =75°, 求∠AEB 的度数。
中考数学几何模型专题25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老师版)知识点+例题
【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专题25函数与正方形存在性问题【例1】(2022•崂山区一模)如图,正方形ABCD,AB=4cm,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点P从点C出发,沿BC方向运动,速度为2cm/s;点Q从点A同时出发,沿AB方向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PQ,PQ分别与BD,CD相交于点E,F.设运动时间为t(s)(0<t<4).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CF长为多少时,点F为线段PQ中点?(2)当t为何值时,点E在对角线BD中点上?(3)当PQ中点在∠DCP平分线上时,求t的值;(4)设四边形BCFE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分析】(1)可得出C点是BP的中点,从而求得t=2;(2)证明DEF≌△BEQ,从而得出DF=BQ=4﹣t,进而CF=CD﹣DF=t,证明△PCF∽△PBQ,从而得出,进而求得t;(3)作OG⊥BP于G,可根据OG=CG,进一步求得结果;(4)根据△PCF∽△PBQ,△DOF∽△BOG,分别列出比例式表示出CF,DF及EH,进一步求得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得,CP=2t,AQ=t,BQ=4﹣t,(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AB,∴=1,∴PC=BC=4,∴t==2s;(2)∵AB∥CD,∴∠QBE=∠EDF,∠BQE=∠DFE,△PCF∽△PBQ,∴,∵点E是BD的中点,∴BE=DE,∴△DEF≌△BEQ(AAS),∴DF=BQ=4﹣t,∴CF=CD﹣DF=t,∴t1=1,t2=0(舍去),(3)如图1,点O是PQ的中点,CO平分∠DCP,作OG⊥BP于G,同理得:OG=,PG=,∴CG=PC﹣PG=2t﹣(2+t)=t﹣2,∵∠COG=∠OCG==45°,∴OG=CG,∴,∴t=;(4)如图2,过点E作GH∥BC,交AB于G,交CD于H,∵CF∥EG∥AB,∴△PCF∽△PBQ,△DEF∽△BEG,∴,=,∴,=,∴DF=CD﹣CF=4﹣=,∴=,∴EH=,∴S=S△BCD﹣S△DEF=﹣=8﹣.【例2】(2022春•孟村县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10(k≠0)经过点C(3,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D的坐标为(8,4),连接OD,交直线l于点M,连接OC,CD,AD.(1)填空:点A的坐标为(5,0),点M的坐标为(4,2);(2)求证:四边形OADC是菱形;(3)直线AP:y=﹣x+5与y轴交于点P.①连接MP,则MP的长为5;②已知点E在直线AP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F,使以O,A,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的坐标,又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OD的解析式,再联立两函数解析式,可求出交点M的坐标;(2)过点C作CQ⊥x轴于点Q,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OC=5,又点C,D的坐标可得出CD=5,CD ∥x轴,结合点A的坐标,可得出CD=OA,进而可得出四边形OADC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OC=OA,即可证出四边形OADC是菱形;(3)①过点M作MN⊥y轴于点N,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P的坐标,结合点M。
2022-2023学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培优专题13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
2022-2023学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培优专题13 一次函数与正方形【例题讲解】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34x+6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E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O、B重合)”,过点B作BF⊥AE,垂足为F,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MN,当点M落在坐标轴上时,求E点坐标.【解答】解:①如图3中,当点M在y轴上时,作FP⊥OB于P,FQ⊥OM于Q.∵四边形EFMN是正方形,∴FE=FM,∠EFM=∠PFQ,∴∠EFP=∠MFQ,∵∠FPE=∠FQM=90°,∴△FPE≌△FQM,∴FP=FQ,四边形OPFQ是正方形,设边长为x.∵∠AEO=∠BEF,∠AOE=∠PFE=90°,∴∠FAQ=∠FBP,∵∠AQF=∠BPF=90°,∴△AQF≌△BPF,∴AQ=BP,∴6+x=8﹣x∴x=1,∴F(1,﹣1),∴直线AF的解析式为y=﹣7x+6,∴E(67,0);②如图4中,当点M在x轴上时,易知OA=OE=6,可得E(6,0).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坐标为(67,0)或(6,0).【综合演练】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A的坐标为(1,1).若直线y=x+b与正方形有两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与原点重合,顶点A的坐标为(﹣1,1),顶点B 在第一象限,若点B在直线y=kx+3上,则k的值为___.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112y x=+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1)求正方形ABCD的面积;(2)求点C和点D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2125y x=-+的图象交x轴、y轴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直线右侧作正方形ABCD,连接BD,过点C作CF⊥x轴于点F,交BD于点E,连接AE.(1)求线段AB的长;(2)求证:AD平分∠EAF;(3)求△AEF的周长.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2x+b的图象过点A(0,3),点p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PM垂直x轴于点M,PN垂直y轴于点N,在四边形PMON上分别截取:PC=13MP,MB=13OM,OE=13ON,ND=13 NP.(1)b=;(2)求证: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3)在直线y=﹣12x+b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四边形BCDE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4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1)若一次函数y=﹣12x+m与直线AB的交点在第二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2)若M是y轴上一点,N是x轴上一点,直线AB上是否存在两点P,Q,使得以M,N,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M,N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y=kx+b的图象经过点(﹣2,2)、(3,7)且与坐标轴相交于点、B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点P是直线AB上一动点,以OP为边作正方形OPNM,连接ON、PM交于点Q,连BQ,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BQOP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在平面内有一点H,当以H、N、B、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时,直接写出点H 的坐标.8.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100y x k =-+≠经过点()3,4C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D 的坐标为(8,4),连接OD ,交直线l 于点M ,连按OC ,CD ,AD .(1)填空: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点M 的坐标为______;(2)求证:四边形OADC 是菱形;(3)直线AP :5y x =-+与y 轴交于点P .①连接MP ,则MP 的长为_______;②已知点E 在直线AP 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F ,使以O ,A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直线2y kx =+(0)k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E ,则过,O E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10.如图,四边形OABC 和四边形ODEF 都是正方形,点F ,O ,A 在一条直线上,点D 在OC 边上,以FA 为x 轴,OC 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直线132y x =+经过点B ,E .(1)求正方形OABC 和正方形ODEF 的边长;(2)若点P 是BE 的中点,试证明:点C ,P ,A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4),B (3,0),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 ,直线l :y =k (x +3).(1)点D 的坐标是 ;(2)当直线l 经过D 点时,求k 的值;(3)该直线l 一定经过一个定点,其坐标是 ;(4)当直线l 与正方形的四边有两个交点时,求k 的取值范围.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与图形W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以点P 为端点的一条射线与图形W 有且只有2个公共点,那么称点P 是图形W 的“相关点”.已知点(),2A m ,()2,0B m -,()2,0C m +.(1)当0m =时,①在点()11,0P -,()21,1P,()34,0P ,()43,1P -中,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的是______; ②点M 是直线24y x =+上一点,如果点M 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求点M 的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2)正方形DEFG 的各边都平行于坐标轴,对角线的交点N 的坐标是()24,0m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8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另一条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点C ,且OC =6.(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若M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满足S △AMB =S △AO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3)如图2,设点F 为线段AB 中点,点G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FG ,以FG 为边向FG 左侧作正方形FGQP ,在G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点G 的坐标.答案与解析【例题讲解】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34x+6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E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E不与点O、B重合)”,过点B作BF⊥AE,垂足为F,以EF为边作正方形EFMN,当点M落在坐标轴上时,求E点坐标.【解答】解:①如图3中,当点M在y轴上时,作FP⊥OB于P,FQ⊥OM 于Q.∵四边形EFMN是正方形,∴FE=FM,∠EFM=∠PFQ,∴∠EFP=∠MFQ,∵∠FPE=∠FQM=90°,∴△FPE≌△FQM,∴FP=FQ,四边形OPFQ是正方形,设边长为x.∵∠AEO=∠BEF,∠AOE=∠PFE=90°,∴∠FAQ=∠FBP,∵∠AQF=∠BPF=90°,∴△AQF≌△BPF,∴AQ=BP,∴6+x=8﹣x∴x=1,∴F(1,﹣1),∴直线AF的解析式为y=﹣7x+6,∴E(67,0);②如图4中,当点M在x轴上时,易知OA=OE=6,可得E(6,0).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E坐标为(67,0)或(6,0).【综合演练】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A的坐标为(1,1).若直线y=x+b与正方形有两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3<b<3【分析】当直线y=x+b过D,B时,求得b,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A的坐标为(1,1),∴D(1,4),B(4,1)当直线y=x+b经过点D时,4=1+b,此时b=3,当直线y=x+b经过点B时,1=4+b,此时b=-3.∴直线y=x+b与正方形有两个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3<b<3.故答案是:-3<b<3.【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正确求出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与原点重合,顶点A的坐标为(﹣1,1),顶点B 在第一象限,若点B在直线y=kx+3上,则k的值为___.【答案】﹣2【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称性得到点B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出k.【解答】解:∵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与原点重合,顶点A的坐标为(﹣1,1),∴点B坐标为(1,1),∵点B在直线y=kx+3上,∴1=k+3,解得k=﹣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对称性,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知相关知识点,求出点B的坐标是解题关键.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112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 .(1)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2)求点C 和点D 的坐标;(3)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MDB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5(2)C (-1,3),D (-3,2)(3)()1,0M -,理由见解答【分析】(1)由一次函数112y x =+,可求出A 和B 点坐标,即得出OA 和OB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最后由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2)作CE y ⊥轴,DF x ⊥轴.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结合所作辅助线易证(AAS)BCE DAF ABO ≌≌,即得出2BE DF OA ===,1CE AF OB ===,从而可求出3OE =,3OF =,即得出C 、D 两点坐标; (3)找出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B D ',与x 轴交于点M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知此时BMD 周长最小.由B (0,1),得出B '(0,-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B D '的解析式为=1y x --,从而可求出M 点坐标.(1)对于直线112y x =+,令0x =,得到1y =;令0y =,得到2x =-, ∴A (-2,0),B (0,1),∴在Rt AOB △中,2OA =,1OB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15AB =+=,∴正方形ABCD 面积为5;(2)如图,作CE y ⊥轴,DF x ⊥轴,∴90CEB AFD AOB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AB AD ==,90DAB ABC ∠=∠=︒, ∴90DAF BAO ∠+∠=︒,90ABO CBE ∠+∠=︒, ∵90DAF ADF ∠∠=+︒,90BAO ABO ∠+∠=︒, ∴BAO ADF CBE ∠=∠=∠,∴(AAS)BCE DAF ABO ≌≌,∴2BE DF OA ===,1CE AF OB ===,∴213OE OB BE =+=+=,213OF OA AF =+=+=, ∴C (-1,3),D (-3,2);(3)如图,找出点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连接B D ',与x 轴交于点M ,则此时BMD 周长最小. ∵B (0,1),∴B '(0,-1)设直线B D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把B '与D 坐标代入得:132b k b =-⎧⎨-+=⎩, 解得:11k b =-⎧⎨=-⎩, ∴直线B D '的解析式为=1y x --.对于=1y x --,令0y =,得到=1x -,∴M (-1,0).【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轴对称变换等知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关键.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2125y x=-+的图象交x轴、y轴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直线右侧作正方形ABCD,连接BD,过点C作CF⊥x轴于点F,交BD于点E,连接AE.(1)求线段AB的长;(2)求证:AD平分∠EAF;(3)求△AEF的周长.【答案】(1)AB=13;(2)见解析;(3)△AEF周长为24.【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令x、y分别为0,即可求出A、B两点坐标,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算出AB的长;(2)证明△CDE和△ADE中,可得∠DCE=∠DA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对顶角的性质可得∠DCM=∠MAF,等量代换得∠MAF=∠EAM;(3)过点C作y轴垂线交y轴于点N,构造三角形全等即可推出点C的坐标;将AE+EF转换为CF即可求出△AEF的周长.【解答】解:(1)∵一次函数y=﹣125x+12的图象交x轴、y轴与A、B两点,∴当x=0,则y=12,故B(0,12),当y =0,则x =5,故A (5,0),即OA =5,OB =12,∴AB =22OA OB +=22512+=13,故AB =13;(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D =AD ,∵BD 是正方形的对角线,∴∠CDE =∠ADE ,在△CDE 和△ADE 中,CD AD CDE ADE DE DE =⎧⎪∠=∠⎨⎪=⎩,∴△CDE ≌△ADE (SAS ),∴∠DCE =∠DAE ,设FC 与AD 交点为M ,∵∠EMD =∠AMF (对顶角相等),∠DCM +∠EMD =∠MAF +∠AMF ,∴∠DCM =∠MAF ,∴∠MAF =∠EAM ,∴AD 平分∠EAF ;(3)过点C 作y 轴垂线交y 轴于点N ,如图所示:∵∠CBN +∠NCB =∠CBN +ABO =90°,∴∠NCB =∠ABO ,在△CNB 和△BOA 中,90NCB OBA CNB BOA CB BA ︒∠=∠⎧⎪∠=∠=⎨⎪=⎩,∴△CNB ≌△BOA (AAS ),∴BN =AO =5,CN =BO =12,又∵CF ⊥x 轴,∴CF =BO +BN =12+5=17,∴C 的坐标为(12,17);∵△CDE ≌△ADE ,∴AE =CE ,∴AE +EF =CF =17,AF =OF -AO =12-5=7,∴C △AEF =AE +EF +AF =CF +AF =17+7=24.【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5.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2x+b 的图象过点A (0,3),点p 是该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分别作PM 垂直x 轴于点M ,PN 垂直y 轴于点N ,在四边形PMON 上分别截取:PC=13MP ,MB=13OM ,OE=13ON ,ND=13NP . (1)b= ;(2)求证: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3)在直线y=﹣12x+b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BCDE 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2)证明见解析;(3)在直线y=﹣12x+b 上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BCDE 为(3)设P 点坐标(x ,y ),当△OBE ≌△MCB 时,四边形BCDE 为正方形,OE=BM ,当点P 在第一象限时,即13y=13x ,x=y . P 点在直线上,132y x y x⎧=+⎪⎨⎪=⎩, 解得22x y =⎧⎨=⎩, 当点P 在第二象限时,﹣x=y132y x y x⎧=+⎪⎨⎪=-⎩, 解得66x y =-⎧⎨=⎩在直线y=﹣12x+b 上存在这样的点P ,使四边形BCDE 为正方形,P 点坐标是(2,2)或(﹣6,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题,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注意数形结合.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4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若一次函数y =﹣12x+m 与直线AB 的交点在第二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2)若M 是y 轴上一点,N 是x 轴上一点,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两点P ,Q ,使得以M ,N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M ,N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 <4;(2)M (0,87),N (﹣47,0)或M (0,﹣83),N (43,0)或M (0,﹣4),N (﹣163,0); 【分析】(1)根据题意联立一次函数解析式与直线AB 的解析式,据此进一步用m 表示出x ,最后根据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加以分析即可;(2)首先求出A 、B 两点坐标,然后根据题意分图1、图2、图3共三种情况结合相似三角形性质进一步分析求解即可.【解答】(1)联立24y x =+与12y x m =-+,得:1242x x m +=-+, ∴()245x m =-, ∵交点位于第二象限,∴()2405m -<, ∴4m <;(2)当0x =时,244y x =+=,∴A (0,4),当0y =时,024x =+,即:2x =-,∴B (2-,0),∴OA =4,OB =2.如图1,过点Q 作QH ⊥x 轴于H ,∵MN ∥AB ,∴△NMO~△BAO ,∴12ON OB OM OA ==, 设ON =a ,则OM =2a ,∵∠MNQ =90°,∴∠QNH+∠MNO =∠MNO+∠NMO =90°,∴∠QNH =∠NMO ,在△QNH 和△NMO 中,∵∠QNH =∠NMO ,∠QHN=∠NOM ,QN=MN ,∴△QNH ≅△NMO (AAS ),∴QH=ON=a,HN=OM=2a,易得:△BQH~△BAO,∴12 BH OBQH OA==,∴BH=12a,∵OB=BH+HN+ON,∴2=122a a a++,解得47a=,∴M(0,87),N(47-,0);如图2,过点P作PH⊥x轴于H,易证△PNH~△BAO,∴12 PH OBOH OA==,设PH=b,则NH=2b,同理证得△PNH≅△NMO,∴PH=ON=b,HN=OM=2b,∴OH=HN−OH=b,易得:△BPH~△BAO,∴12 BH OBPH OA==,∴BH=12 b,∵OB=BH+OH,∴2=12b+b,解得b=43,∴M(0,83-),N(43,0);如图3,过点P作PH⊥x轴于H,PE⊥y轴于E,QF⊥y轴于F,易得:△PAE~△BAO,∴12 PE OBAE OA==,设PE=c,则AE=2c,同理证得△PNH≅△PME,∴PH=PE=OE=c,则AE=2c,∵OA=AE+OE,∴4=2c+c,解得c=43,∵△MQF≅△PME,∴MF=PE=OE,EM=FQ,∴EM=OF=FQ,设EM=OF=FQ=m,则Q(﹣m,﹣m),代入y=2x+4中,得﹣m=﹣2m+4,解得m=4,∴NO=NH+OH=163,∴N(163-,0),∵OF=m=4,∴M(0,﹣4).综上所述M(0,87),N(47-,0)或M(0,83-),N(43,0)或M(0,﹣4),N(16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关键. 7.y=kx+b的图象经过点(﹣2,2)、(3,7)且与坐标轴相交于点、B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点P是直线AB上一动点,以OP为边作正方形OPNM,连接ON、PM交于点Q,连BQ,当点P在直线AB上运动时,BQOP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在平面内有一点H,当以H、N、B、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时,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答案】(1)y=x+4;(2)BQOP的值不变,理由见解析;(3)点H的坐标为(42243,22)----或(0,0)或(628,22)-.【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解方程组解决问题.(2)如图1中,结论:BQOP的值不变.连接BM,设PB交OM于G.想办法证明∠PBM=90°,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分三种情形:如图2﹣1中,当四边形PBNH是菱形时,如图2﹣2中,当点P与A重合时.得到四边形PNMO是正方形(是菱形),此时H与原点O重合.如图2﹣3中,当四边形PBNH是菱形时,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y=kx+b的图象经过点(﹣2,2)、(3,7),∴22 37k bk b-+=⎧⎨+=⎩,解得14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4.(2)如图1中,结论:BQOP的值不变.理由:连接BM,设PB交OM于G.∵直线y=x+4与坐标轴相交于点、B两点,∴A(﹣4,0),B(0,4),∴OA=OB=4,∵四边形POMN是正方形,∴∠POM=∠AOB=90°,OM=OP,∴∠AOP=∠BOM,∵OA=OB,∴△AOP≌△BOM(SAS),∴∠OPG=∠GMB,∵∠OGP=∠BGM,∴∠GBM=∠GOP=90°,∴QM=QP,∴QB=QP=QM,∵△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P=2QP,∴22 BQ PQOP OP==.(3)如图2﹣1中,当四边形PBNH是菱形时,∵BH 垂直平分线段PN ,BH 垂直平分线段OM ,∴BM =OB =4,∴M (﹣22,4+22),∴P (﹣4﹣22,﹣22),∴BN =BP =()()2242242243++-=,∴PH =BN =43,∵QB =QN =OQ ,∴∠NBO =90°,∴BN ∥OA ∥PH ,∴H (﹣4﹣2243-,﹣22).如图2﹣2中,当点P 与A 重合时,得到四边形PNMO 是正方形(是菱形),此时H 与原点O 重合,H (0,0).如图2﹣3中,当四边形PBNH 是菱形时,设PH 交OB 于J ,在JO 上取一点F ,使得PJ =JF .∵BP =BN ,∴∠BPN =∠BNP =22.5°,∵∠OPN =90°,∠P AO =45°,∴∠APO =67.5°,∴∠AOP =67.5°,∴∠POJ =22.5°,∵∠PFJ =∠FPO +∠POF =45°,∴∠FPO =∠POF =22.5°,∴PF =OF ,设PJ =BJ =JF =x ,则PB =BN =PF =OF =2x ,∴2x +2x =4,∴x =4﹣22,∴BN =PH =42﹣4,P (22﹣4,22),∴H (62﹣8,2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H 的坐标为(﹣4﹣22﹣43,﹣22)或(0,0)或(62﹣8,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难度系数较大,第三问比较容易忽略的点在于当点P 与A 重合时.得到四边形PNMO 是正方形,此时是特殊的菱形.8.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100y x k =-+≠经过点()3,4C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D 的坐标为(8,4),连接OD ,交直线l 于点M ,连按OC ,CD ,AD .(1)填空: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点M 的坐标为______;(2)求证:四边形OADC 是菱形;(3)直线AP :5y x =-+与y 轴交于点P .①连接MP ,则MP 的长为_______;②已知点E 在直线AP 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F ,使以O ,A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5,0),(4,2)(2)见解析(3)①5;②存在,点F 的坐标为(5,5)或(52,-52).【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 的坐标,又点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OD 的解析式,再联立两函数解析式,可求出交点M 的坐标;(2)过点C 作CQ ⊥x 轴于点Q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OC =5,又点C ,D 的坐标可得出CD =5,CD ∥x 轴,结合点A 的坐标,可得出CD =OA ,进而可得出四边形OADC 为平行四边形,再结合OC =OA ,即可证出四边形OADC 是菱形;(3)①过点M 作MN ⊥y 轴于点N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P 的坐标,结合点M 的坐标可得出MN ,PN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MP 的长;②存在,分OA 为边及OA 为对角线两种情况考虑,(i )当OA 为边时,点E 与点P 重合,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求出点F 的坐标;(ii )当OA 为对角线时,点E 在线段AP 的中点,结合点A ,P 的坐标可得出点E 的坐标,再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点F 的坐标.(1)解:当y=0时,-2x+10=0,解得:x=5,∴点A的坐标为(5,0);设直线OD的解析式为y=kx(k≠0),将D(8,4)代入y=kx,得:4=8k,解得:k=12,∴直线OD的解析式为y=12x.联立两函数解析式得:21012y xy x=-+⎧⎪⎨=⎪⎩,解得:42xy=⎧⎨=⎩,∴点M的坐标为(4,2),故答案为:(5,0);(4,2);(2)证明:过点C作CQ⊥x轴于点Q,如图1所示.∵点C的坐标为(3,4),∴OQ=3,CQ=4,∴OC= 222234OQ CQ+=+=5.∵点C的坐标为(3,4),点D的坐标为(8,4),∴CD=5,CD∥x轴,即CD∥OA.∵点A的坐标为(5,0),∴OA=5=CD,∴四边形OADC为平行四边形,又∵OA=OC=5,∴四边形OADC是菱形;(3)解:①过点M作MN⊥y轴于点N,如图2所示.当x=0时,y=-1×0+5=5,∴点P的坐标为(0,5).∵点M的坐标为(4,2),∴MN=4,ON=2,∴PN=5-2=3,∴MP=2222+=+=5.34PN MN故答案为:5;②存在,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3所示.(i )当OA 为边时,∵OA =OP =5,∠AOP =90°,∴点E 与点P 重合,∴点F 的坐标为(5,5);(ii )当OA 为对角线时,∵OA =OP =5,∠AOP =90°,∴△AO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四边形AEOF 为正方形,∴点E 为线段AP 的中点,∴点E 的坐标为(52,52), ∴点F 的坐标为(0+5-52,0+0-52),即(52,-5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点F ,使以O ,A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点F 的坐标为(5,5)或(52,-5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D 的解析式;(2)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证出四边形OADC 是菱形;(3)①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P 的长;②分OA 为边及OA 为对角线两种情况,求出点F 的坐标.9.直线2y kx =+(0)k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E ,则过,O E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答案】y x=【分析】分别过点E作EF⊥x轴于F,过点E作EG⊥y轴于点G,再证明△BEG≌△AEF,得出EG=EF,从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过点E作EF⊥x轴于F,过点E作EG⊥y轴于点G,∵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E=AE,且∠AEB=90°,∴∠BEG+∠AEG=∠AEG+∠AEF,∴∠BEG=∠AEF,又∠BGE=∠AFE=90°,∴△BEG≌△AEF(ASA),∴EF=EG.所以设过OE两点的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kx(k≠0),点E的坐标为(a,a),代入可得a=ak,解得k=1,∴过,O E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是为y=x.故答案为:y=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析式的求法,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四边形OABC和四边形ODEF都是正方形,点F,O,A在一条直线上,点D在OC边上,以FA为x轴,OC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直线132y x=+经过点B,E.(1)求正方形OABC和正方形ODEF的边长;(2)若点P是BE的中点,试证明:点C,P,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1)6和2;(2)见解答【分析】(1)设B(a,a),A(-b,b),代入132y x=+,即可求解;(2)先写出P(2,4),A(6,0),C(0,6),从而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把P的坐标代入AC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设正方形OABC和正方形ODEF的边长分别为:a,b,∴B(a,a),A(-b,b),∵直线132y x=+经过点B,E,∴132132a ab b⎧+=⎪⎪⎨⎪-+=⎪⎩,解得:62ab=⎧⎨=⎩,∴正方形OABC和正方形ODEF的边长分别为:6和2;(2)∵B(6,6),A(-2,2),点P是BE的中点,∴P(2,4),∵A(6,0),C(0,6),设AC的解析式为:y=kx+b,∴606k bb+=⎧⎨=⎩,解得:16kb=-⎧⎨=⎩,∴AC的解析式为:y=-x+6,∵x=2时,y=-2+6=4,∴P点在直线AC上,即点C,P,A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4),B(3,0),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直线l:y=k(x+3).(1)点D的坐标是;(2)当直线l经过D点时,求k的值;(3)该直线l一定经过一个定点,其坐标是;(4)当直线l与正方形的四边有两个交点时,求k的取值范围.【答案】(1)(4,7);(2) k=1;(3)(-3,0);(4)4 0k3 <<【分析】(1)过D点作DE⊥y轴,证△AED≌△BOA,根据全等求出DE=AO=4,AE=OB=3,即可得出D 的坐标;(2)把D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k的值;(3)y=k(x+3)是经过(-3,0)的直线系,故经过定点(-3,0);(4)把A的坐标代入求出k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过D点作DE⊥y轴,则∠AED=∠1+∠2=90°.在正方形ABCD中,∠DAB=90°,AD=AB.∴∠1+∠3=90°,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与图形W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存在以点P 为端点的一条射线与图形W 有且只有2个公共点,那么称点P 是图形W 的“相关点”.已知点(),2A m ,()2,0B m -,()2,0C m +.(1)当0m =时,①在点()11,0P -,()21,1P,()34,0P ,()43,1P -中,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的是______; ②点M 是直线24y x =+上一点,如果点M 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求点M 的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2)正方形DEFG 的各边都平行于坐标轴,对角线的交点N 的坐标是()24,0m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最大值,进而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y x m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2y x m =-++,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不在BA AC -所围成的锐角之内以及边上(除线段AB ,AC 外),当正方形有一点在AB 或AC 上时,根据点N 的坐标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求得点F 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AB AC 的解析式即可求得点F 的坐标,结合函数图像即可求解.(1)当0m =时,()()()0,2,2,0,2,0A B C -,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0,2,2,0,2,0A B C -,()11,0P -,()21,1P,()34,0P ,()43,1P -连接,AB AC ,由图像可知,23,P P 为折线BA AC -的“相关点”;②如图,点M 是直线24y x =+上一点,根据定义可知:点M 为折线BA AC -的“相关点”当M 与点()2,0B -重合时,此时M x 取得最小值,为2-,当M 在直线AC 上时,M x 取得最大值,设直线AC 解析式为y kx b =+()()0,2,2,0A C则202k b b +=⎧⎨=⎩解得12k b =-⎧⎨=⎩∴直线AC 解析式为2y x =-+联立224y x y x =-+⎧⎨=+⎩ 解得2383x y ⎧=-⎪⎪⎨⎪=⎪⎩即M x 的最大值为23- 223M x ∴-≤<- (2)点(),2A m ,()2,0B m -,()2,0C m +.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cx d =+,AC 解析式为y ex f =+,则()220mc d m c d +=⎧⎨-+=⎩,()220me f m e f +=⎧⎨++=⎩, 解得12c d m =⎧⎨=-+⎩,12e f m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y x m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2y x m =-++,当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不在BA AC -所围成的锐角之内以及边上(除线段AB ,AC 外), 当正方形有一点在AB 或AC 上时,如图,当点F 在AB 上时,()24,0N m -,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23,1F m --, 代入直线AB 解析式,可得()1232m m -=--+,解得0m =;当点F 在AC 上时,()24,0N m -,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25,1F m --,代入直线AC 解析式,可得()1252m m -=--++,解得8m =,结合图像可知,当正方形DEFG 上的任意一点都是折线BA AC -的“相关点”,0m <或8m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定义问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两直线交点问题,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2x +8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过点B 的另一条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点C ,且OC =6.(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若M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满足S △AMB =S △AOB ,请求出点M 的坐标;(3)如图2,设点F 为线段AB 中点,点G 为y 轴上一动点,连接FG ,以FG 为边向FG 左侧作正方形FGQP ,在G 点的运动过程中,当顶点Q 落在直线BC 上时,求点G 的坐标.【答案】(1)483y x =+ (2)122455M ⎛⎫- ⎪⎝⎭, (3)4607G ⎛⎫ ⎪⎝⎭,或()02G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等知识,涉及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题关键是能正确进行面积转化以及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对图中的线段进行数量关系上的转化.。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答案
思文教育小学五年级奥数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知识点: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例题一: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40平方厘米。
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0米,宽15米。
在它的四周向外筑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2、正方形的一条边增加30厘米,另一条边减少18厘米,结果得到一个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5分米,宽增加8分米后,得到一个面积比原长方形多18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例题二:一个大长形被两条平行于它的两条边的线分成四个较小的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下图所示,求第四个长方形的面积?C6 14A E B? 36D1、下图所示为一个大长形的被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其中三个小长形的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和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下图所示为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六个小长方形,其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单位:平方厘米),求A和B的面积。
15 A 1245 24 B3、下图中阴影部分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四块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求整个图形的面积。
例题三:一个长方形的如果宽不变,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30平方厘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米,这个长方形原来有多少平方米?1、有一个周长是72厘米的正方形,它是由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3、学校操场长220米,宽80米,平整后长减少10米,宽增加了10米,平整后操场的面积比原来大还是小?4、5、有一张长方形纸,长12厘米,宽10厘米。
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例一;121 1、156平方米 2、2025平方分米3、17分米例二 15 1、40平方厘米 2、A;8平方厘米 B;36平方厘米 3、441平方厘米例三40平方厘米 1、81平方厘米2、1300平方米3、20平方厘米。
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经典易错例题
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经典易错例题一、填空题。
1.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 解析:正方体有12条棱且每条棱长度相等,已知棱长总和是72分米,那么每条棱的长度为72÷12 = 6分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6a^2(a为棱长),所以表面积为6×6^2=6×36 = 216平方分米;体积公式为a^3,体积为6^3=216立方分米。
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 解析: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 + 宽+高)×4,所以(8 + 6+5)×4=(14 + 5)×4 = 19×4=76厘米。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 解析:设原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原表面积S_1 = 2(ab+bc + ac),原体积V_1=abc。
长、宽、高扩大后的长、宽、高分别为3a、3b、3c,新表面积S_2=2(3a×3b + 3b×3c+3a×3c)=2×9(ab + bc+ac)=9×2(ab + bc + ac)=9S_1,所以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新体积V_2 = 3a×3b×3c=27abc = 27V_1,所以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7倍。
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把它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 解析:把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增加的表面积是正方体两个面的面积。
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为5×5 = 25平方厘米,增加了25×2=50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5. 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解析:错误。
九年级- 正方形知识点典型例题及练习
正方形一、正方形的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即:①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②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3)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在两条对角线交点上;对称轴有四条;(4)正方形内任意一点P 到四个顶点的长也满足下列关系: 2222PD PB PC PA +=+二、正方形的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殊四边的中点四边形:ABCDP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直角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归纳: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直角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决定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原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度和位置关系例题分析例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B.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例2 如图1-3-1,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56,点E 在AD 上,点F 在AB 的延长线上,EC ⊥FC ,∆CEF 的面积是200,则BF 的长是 .例 3 已知E 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AEB S ∆=0.1999,则CED S ∆= .例4 如图1-3-2,正方形ABCD 的边长AB=20,F 为AD 上的一点,连接CF ,作CE ⊥CF 交AB 的延长线于E ,作DG ⊥CF 交CF 于G ,若BE=15,则DG 的长为 .例5 如图1-3-3,正方形ABCD 中,E ,F 为BC ,CD 上的点,且∠EAF=45°,求证EF=BE+DF .1-3-11-3-21-3-3例6 如图1-3-4,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两个点,且BF=DE=1,从EF 的中点O 作EF 的垂直平分线,交CD 于G ,则OG = .例7 如图1-3-5,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E ,F ,G ,H 分别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已知EF//GH ,EF=GH ,(1)若AE=AH=13a ,求四边形EFGH 的周长和面积;(2)求四边形EFGH 的周长的最小值.例8 如图1-3-6,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ECD=∠EDC=15°,则AEB ∠= .90.DEC D DE A DE A AD AEB ∆︒''∆∆∠分析:利用旋转将以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得到,再将以为轴对称即可得出度数1-3-41-3-61-3-51-3-81.在正方形ABCD 内有点P ,使∆PAB 、 ∆PBC 、∆PCD 、∆PDA 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具有这样性质的点是 个2.已知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F 是AD 的中点,E 点在AB 边上,且AE:EB=1:3,那么EFC S ∆= .3.一张边长为6的长方形纸片,按图1-3-7加以折叠,使得一角顶点落在对边上,则折痕长为 .4.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0.31ABP S ∆=,则DCP S ∆= .5.边长为10的正方形,把边长增加同样的长度后,所得面积是625,则边长增加了 .6.如图1-3-8将正方形内接于等腰Rt ABC ∆,如果按照图甲的放法,可求得该正方形的面积是441,如果按照图乙的放法,那么只能放边长为 的正方形1-3-77.如图1-3-9,在面积为1的正方形ABCD 内取一点P ,使PBC ∆为等边三角形,求∆BPD 的面积.8.如图1-3-10,正方形OPQR 内接于∆ABC .已知∆AOR 、∆BOP 和∆CRQ 的面积分别是1、3和1.试求正方形OPQR 的面积.9.如图1-3-11,已知正方形AC 、BD 相交于点O ,BE 平分∠OBA ,CF ⊥BE 与F ,交OB 于G ,求证OE=OG.10.如图1-3-12,点P 在正方形ABCD 内,若PA:PB:PC=1:2:3,求∠APB 的度数.1-3-91-3-101-3-111-3-1211.如图1-3-13,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作直线l ,过,A C 作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若1AE =,3CF =,则AB 的长度为 .练习12(中,折叠与正方形的性质)如图1-3-14,在正方形纸片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折叠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落在BD 上,点A 恰好与BD 上的点F 重合。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经典例题练习复习过程
正方形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CM=CD,MN⊥AC,连结CN,则∠DCN=_____=____∠B,MND=_______=_______∠B.2.在正方形ABCD中,AB=12 cm,对角线AC、BD相交于O,则△ABO的周长是()A.12+122B.12+62C.12+2D.24+623、下面的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B、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角为直角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C、正方形是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D、正方形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
精讲精练例1、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A,连接AE交CD于F,求AFD 的度数。
变式:1、已知如下图,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1)求证:△BEC≌△DFC;(2)若∠BEC=60°,求∠EFD的度数.例2、(海南省)如图,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P与A、C不重合),点E在射线BC上,且PE=PB.(1)求证:①PE=PD;②PE⊥PD;(三、用中学习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以AB为边向正方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BE,CE与DB相交于点F,则AFD= 。
2、(哈尔滨)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BE=3,M为线段AE上一点,射线BM交正方形的一边于点F,且BF=AE,则BM的长为。
APDE3.正方形的面积是31,则其对角线长是________. 4.E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EBC 是等边三角形,求∠EAD 的度数.5、如图,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OMNP 的边长均为10,点O 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正方形OMNP 绕O 点旋转,证明:无论正方形OMNP 旋转到何种位置,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是一个定值,并求这个定值.6、(2012义乌)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G 是CD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 与C 、D 不重合),以CG 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 外作正方形CEFG ,连结BG ,DE .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 、线段DE 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1)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 、线段DE 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 绕着点C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7、(大连)(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CG>BC),B、C、G在同一直线上,M为线段AE的中点。
正方形(基础)基础的知识点讲解+练习
正方形(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要点梳理】【高清课堂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知识要点】要点一、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要点诠释: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它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更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还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要点二、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1.边——四边相等、邻边垂直、对边平行;2.角——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①相等,②互相垂直平分,③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要点诠释: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其对角线将正方形分为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正方形的性质1、(2015•扬州校级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下列结论:①CE=CF;②∠AEB=75°;③BE+DF=EF;④S正方形=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BCDA.1B.2C.3D.4【思路点拨】根据三角形的全等的知识可以判断①的正误;根据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判断②的正误;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可以判断③的正误,利用解三角形求正方形的面积等知识可以判断④的正误.【答案与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EF是等边三角形,∴AE=AF,在Rt△ABE和Rt△ADF中,,∴Rt△ABE≌Rt△ADF(HL),∴BE=DF,∵BC=DC,∴BC﹣BE=CD﹣DF,∴CE=CF,∴①说法正确;∵CE=CF,∴△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F=45°,∵∠AEF=60°,∴∠AEB=75°,∴②说法正确;如图,连接AC,交EF于G点,∴AC⊥EF,且AC平分EF,∵∠CAF≠∠DAF,∴DF≠FG,∴BE+DF≠EF,∴③说法错误;∵EF=2,∴CE=CF=,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在Rt△ADF中,a2+(a﹣)2=4,解得a=,则a2=2+,∴S正方形ABCD=2+,④说法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④.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以及辅助线的正确作法,此题难度不大,但是有一点麻烦.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如图,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点,F是CD边上一点,且CE=CF,连接DE,BF.求证:DE=BF.【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C ,∠BCD=90° ∵E 为BC 延长线上的点, ∴∠DCE=90°, ∴∠BCD=∠DCE . 在△BCF 和△DCE 中,B C D C B C F D C E C F C E =⎧⎪∠=∠⎨⎪=⎩, ∴△BCF≌△DCE(SAS ), ∴BF=DE .【高清课堂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例1】 【变式2】(2015•咸宁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AC ,BE 相交于点F ,则∠BFC 为( )A .75°B .60°C .55°D .45° 【答案】B ;提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AD=90°,AB=AD ,∠BAF=45°, ∵△ADE 是等边三角形, ∴∠DAE=60°,AD=AE ,∴∠BAE=90°+60°=150°,AB=AE , ∴∠ABE=∠AEB=(180°﹣150°)=15°, ∴∠BFC=∠BAF+∠ABE=45°+15°=60°; 故选:B .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点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G ,点E 、F 分别在AG 上,连接BE 、DF ,∠1=∠2,∠3=∠4.(1)证明:△ABE≌△DAF;(2)若∠AGB=30°,求EF的长.【思路点拨】要证明△ABE≌△DAF,已知∠1=∠2,∠3=∠4,只要证一条边对应相等即可.要求EF的长,需要求出AF和AE的长.【答案与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1=∠2,∠3=∠4,∴△DAF≌△ABE.(2)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GB=30°,∴AD∥BC,∴∠1=∠AGB=30°,∵∠1+∠4=∠DAB=90°,∵∠3=∠4,∴∠1+∠3=90°,∴∠AFD=180°-(∠1+∠3)=90°,∴DF⊥AG,∴DF=11 2A D=∴A F∵△ABE≌△DAF,∴AE=DF=1,1【总结升华】通过证三角形全等得到边和角相等,是有关四边形中证边角相等的最常用的方法.而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为证明三角形全等提供了条件.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2BC,分别以AB,BC为边做正方形ABEF 和正方形BCMN连接FN,EC.求证:FN=EC.【答案】证明:在正方形ABEF中和正方形BCMN中,AB=BE=EF,BC=BN,∠FEN=∠EBC=90°,1∵AB=2BC,即BC=BN=A B21∴BN=B E,即N为BE的中点,2∴EN=NB=BC,∴△FNE≌△ECB,∴FN=EC.要点三、正方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除定义外,判定思路有两条:或先证四边形是菱形,再证明它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即矩形);或先证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它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即菱形).类型二、正方形的判定3、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BAC、∠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且DE ⊥BC于点E,DF⊥AC于点F,那么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吗?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解:是正方形,理由如下:作DG⊥AB于点G.∵ AD平分∠BAC,DF⊥AC,DG⊥AB,∴ DF=DG.同理可得:DG=DE.∴ DF=DE.∵ DF⊥AC,DE⊥BC,∠C=90°,∴四边形CEDF是矩形.∵ DF=DE.∴四边形CEDF是正方形.【总结升华】(1)本题运用了“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来判定正方形.(2)证明正方形的方法还可以直接通过证四条边相等加一个直角或四个角都是直角来证明正方形.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OC,OD平分∠AOC交AC于点D,OF平分∠COB,CF⊥OF于点F.(1)求证:四边形CDOF是矩形;(2)当∠AOC多少度时,四边形CDOF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OD平分∠AOC,OF平分∠COB(已知),∴∠AOC=2∠COD,∠CO B=2∠COF,∵∠AOC+∠BOC=180°,∴2∠COD+2∠COF=180°,∴∠COD+∠COF=90°,∴∠DOF=90°;∵OA=OC,OD平分∠AOC(已知),∴OD⊥AC,AD=DC(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CDO=90°,∵CF⊥OF,∴∠CFO=90°∴四边形CDOF是矩形;(2)当∠AOC=90°时,四边形CDOF是正方形;理由如下:∵∠AOC=90°,AD=DC,∴OD=DC;又由(1)知四边形CDOF是矩形,则四边形CDOF是正方形;因此,当∠AOC=90°时,四边形CDOF是正方形.要点四、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或者可表示为:要点五、顺次连接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 (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 (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 (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要点诠释:新四边形由原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而成. (1)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新四边形是矩形. (2)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新四边形是菱形.(3)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新四边形是正方形.类型三、正方形综合应用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边长为a (a 为大于0的常数)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P ,顶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顶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都不包含原点O),顶点C 、D 都在第一象限.(1)当∠BAO =45°时,求点P 的坐标;(2)求证:无论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B 在y 轴正半轴上怎样运动,点P 都在∠AOB 的平分线上;【答案与解析】解:(1)当∠BAO =45°时,∠PAO =90°,在Rt △AOB 中,OA =2AB =2a ,在Rt △APB 中,PA =2AB =2a .∴ 点P 的坐标为,22⎛⎫⎪ ⎪⎝⎭. (2)如图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则有∠PMA =∠PNB =∠NPM =∠BPA =90°,∵∠BPN +∠BPM =∠APM +∠BPM =90° ∴∠APM =∠BPN ,又PA =PB , ∴ △PAM ≌△PBN , ∴ PM =PN ,又∵ PN ⊥ON ,PM ⊥OM于是,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总结升华】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共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2. (2015•漳州一模)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四条边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相等3.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 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c m.A.6B.8C.16D.不能确定4. 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5.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M为边AD的中点,延长MD至点E,使ME=MC,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G在边CD上,则DG的长为()A1- B.3-116.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4个 B.6个 C.8个 D.10个二.填空题7.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其对角线长为______,若正方形ACEF的边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则正方形ACEF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9. 如图,将边长为2c m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平移,得到△A B C''',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12c m,则它移动的距离A A'等于____c m.10.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AD、BC于E、F,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11. 如图.边长为1的两个正方形互相重合,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将另一个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45°,则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2.(2015•长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若△ABE的面积为8,CE=3,则线段BE的长为.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M、N分别在AB、BC、AD边上,CE=MN,∠MCE=35°,求∠ANM的度数.14.(2015•铁力市二模)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CD于点F,连接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P=EF;②AP⊥EF;③∠PFE=∠BAP;④PD=EC;⑤PB2+PD2=2PA2,正确的有几个?.15.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 交AD于H,求DH的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正方形的对称轴是两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对称轴共4条.2.【答案】D;【解析】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因此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故选:D.3.【答案】B;【解析】阴影部分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一半.4.【答案】A;5.【答案】D;【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M即ME的长,有DM=DE,所以可以求出DE1,进而得到DG的长.6.【答案】C ;二.填空题7.,2∶1 ;【解析】正方形ACEF 与正方形ABCD 1.8.【答案】AC =BD 或AB⊥BC;【解析】∵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四边形ABCD 是菱形∴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一个条件是AC =BD 或AB⊥BC .9.【答案】1;【解析】移动距离为B C x '=,重叠部分面积为CE ×1B C '=,所以()21x x -=,得()210x -=,所以1x =.10.【答案】1;【解析】由题可知△DEO≌△BFO,阴影面积就等于三角形BOC 面积.11.1-;【解析】1D E D C ''==,重叠部分面积为)121112⨯⨯⨯=.12.【答案】5;【解析】解:过E 作EM ⊥AB 于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BC=CD=AB ,∴EM=AD ,BM=CE ,∵△ABE 的面积为8, ∴×AB ×EM=8,解得:EM=4,即AD=DC=BC=AB=4,∵CE=3,由勾股定理得:BE===5,故答案为:5.三.解答题13.【解析】解:作NF⊥BC 于F .∵ABCD 是正方形,∴CD =BC =FN则在Rt △BEC 和Rt △F MN 中,∠B=∠NFM=90°,C E M N B C F N=⎧⎨=⎩ ∴Rt △BEC≌Rt △FMN∴∠MNF=∠MCE=35°∴∠ANM=90°-∠MNF=55°14.【解析】解:①正确,连接PC ,可得PC=EF ,PC=PA ,∴AP=EF ;②正确;延长AP ,交EF 于点N ,则∠EPN=∠BAP=∠PCE=∠PFE ,可得AP ⊥EF ; ③正确;∠PFE=∠PCE=∠BAP ;④错误,PD=PF=CE ;⑤正确,PB 2+PD 2=2PA 2.所以正确的有3个:①②③.15.【解析】解:如图,连接CH ,∵正方形ABCD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BCF=30°,则∠DCF=60°,在Rt△CDH 和Rt△CFH 中,C H C H CD C F=⎧⎨=⎩ ∴Rt△C DH ≌Rt△CF H , ∴∠DCH=∠FCH=12∠DCF=30°,在Rt △CDH 中,DH =x ,CH =2x ,CD 3=,∴DH知识赠送以下资料英语万能作文(模板型)Along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society more and more problems are brought to our attention, one of which is that....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____________。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经典150例题及解析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经典150例题及解析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2小题,共156.0分)1.“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A. 3B. 4C. 5D. 6【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有关知识,观察图形可知,小正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已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2=21,∴a2+2ab+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a2+b2=13,∴2ab=21-13=8,∴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3-8=5.故选C.2.如图,正方形ABCD中,M为BC上一点,ME⊥AM,ME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若AB=12,BM=5,则DE的长为()A. 18B.C.D.【答案】B【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12,BM=5,∴MC=12-5=7.∵ME⊥AM,∴∠AME=90°,∴∠AMB+∠CMG=90°.∵∠AMB+∠BAM=90°,∴∠BAM=∠CMG,∠B=∠C=90°,∴△ABM∽△MCG,∴=,即=,解得CG=,∴DG=12-=.∵AE∥BC,∴∠E=∠CMG,∠EDG=∠C,∴△MCG∽△EDG,∴=,即=,解得DE=.故选:B.先根据题意得出△ABM∽△MCG,故可得出CG的长,再求出DG的长,根据△MCG∽△EDG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如图,点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边AB、BC、CD、DA的中点.则下列说法:①若AC=BD,则四边形EFGH为矩形;②若AC⊥BD,则四边形EFGH为菱形;③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则AC与BD互相平分;④若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则AC与BD互相垂直且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解: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故④选项正确,故选:A.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本题考查中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记住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4.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AB在x轴上,AB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固定点A,B,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D′处,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A. (,1)B. (2,1)C. (1,)D. (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地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由已知条件得到AD'=AD=2,AO=AB=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D'==,于是得到结论.【解答】解:∵AD'=AD=2,AO=AB=1,∴OD'==,∵C'D'=2,C'D'∥AB,∴C'(2,),故选D.5.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关系满足S1+S2=S3图形个数有()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解:(1)S1=a2,S2=b2,S3=c2,∵a2+b2=c2,∴a2+b2=c2,∴S1+S2=S3.(2)S1=a2,S2=b2,S3=c2,∵a2+b2=c2,∴a2+b2=c2,∴S1+S2=S3.(3)S1=a2,S2=b2,S3=c2,∵a2+b2=c2,∴a2+b2=c2,∴S1+S2=S3.(4)S1=a2,S2=b2,S3=c2,∵a2+b2=c2,∴S1+S2=S3.综上可得,面积关系满足S1+S2=S3图形有4个.故选D.根据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应用勾股定理,可得a2+b2=c2.(1)第一个图形中,首先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表示出3个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a2+b2=c2,可得S1+S2=S3.(2)第二个图形中,首先根据圆的面积的求法,表示出3个半圆的面积;然后根据a2+b2=c2,可得S1+S2=S3.(3)第三个图形中,首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表示出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a2+b2=c2,可得S1+S2=S3.(4)第四个图形中,首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的求法,表示出3个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根据a2+b2=c2,可得S1+S2=S3.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此题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的求法,要熟练掌握6.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3,E为OC上一点,OE=1,连接BE,过点A作AF⊥BE于点F,与BD交于点G,则BF的长是()A. B. C.【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GAO≌△EBO,得到OG=OE=1,证明△BFG∽△BO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3,∴∠AOB=90°,AO=BO=CO=3,∵AF⊥BE,∴∠EBO=∠GAO,在△GAO和△EBO中,,∴△GAO≌△EBO,∴OG=OE=1,∴BG=2,在Rt△BOE中,BE==,∵∠BFG=∠BOE=90°,∠GBF=∠EBO,∴△BFG∽△BOE,∴=,即=,解得,BF=.故选A.7.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G为CD边中点,连接AG并延长交BC边的延长线于E点,对角线BD交AG于F点.已知FG=2,则线段AE的长度为()A. 6B. 8C. 10D. 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F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AB∥CD,进而可得出△ABF∽△GD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2,结合FG=2可求出AF、AG的长度,由CG∥AB、AB=2CG可得出CG为△EAB的中位线,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AE的长度,此题得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CD,AB∥CD,∴∠ABF=∠GDF,∠BAF=∠DGF,∴△ABF∽△GDF,∴==2,∴AF=2GF=4,∴AG=6.∵CG∥AB,AB=2CG,∴CG为△EAB的中位线,∴AE=2AG=12.故选D.8.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点E在边AB上,BE=4,过点E作EF∥BC,分别叫BD,CD于G,F两点。
2022-2023学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培优专题09 正方形中的最值问题
2022-2023学年初二数学第二学期培优专题09 正方形中的最值问题【例题讲解】P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若2AB =,则AP BP CP ++的最小值为_______ 【解答】如解图,将AB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F △,∵,60AP AF PAF =∠=︒, ∴PAF △是等边三角形,∴PA PF AF ==,EF PB =,∴PA PB PC EF PF PC ++=++, ∴当E 、F 、P 、C 共线时,PA PB PC ++最小,作EM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M ,ME 的延长线交CB 的延长线于N ,则四边形ABNM 是矩形,在Rt AME 中,∵90,30,2M MAE AE ∠=︒∠=︒=,∴1,3ME AM BN ===,∵2MN AB ==,∴1EN =,∴2222221(32)843(6)262(2)EC EN NC =+=++=+=+⋅⋅+2(62)62=+=+.∴PA PB PC ++的最小值为62+.【综合演练】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M 在DC 上,且DM =1,N 是AC 上一动点,则DN +MN 的最小值为( )A .4B .42C .25D .52.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动点,4PA AB ==,M 为PB 的中点,则CM 的最小值为( )A .125B .135C .22D .252-3.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动点,且BE =CF ,连接BF 、DE ,则BF +DE 的最小值为()A .12B .20C .48D .804.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P 是BC 上任意一点,PE BD ⊥于点E ,PF AC ⊥于点F ,若22AC =,则EF 的长的最小值为( )A .2B .1C .2D .22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点E 是正方形内部一点,连接BE ,CE ,且∠ABE =∠BCE ,点P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 PD ,PE ,则PD+PE 长度的最小值为( )A .82B .410C .854D .41346.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EFGH 在直线l 的同侧,边AD ,EH 在直线l 上,且5cm AD =,4cm EH =,3cm EF =.保持正方形ABCD 不动,将矩形EFGH 沿直线l 左右移动,连接BF ,CG ,则BF CG +的最小值为______cm.7.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2,点E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H是CD上一点,且DH=35 CD.(1)连接CG,则∠DCG=____________.(2)连接GH,GH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8.如图,AC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P为BC边上一动点,E,F为AB,AC的中点.当PE PF的值最小时,CP的值为______.9.如图,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AB=6,以P A、PB为边向同侧作正方形APDC、正方形PBEF,两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分别记为O1、O2,连接O1O2,则O1O2的最小值为_____.10.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最小时,∠PCD =_____°.11.如图,正方形ABCD 中,2AB =,动点E 从点A 出发向点D 运动,同时动点F 从点D 出发向点C 运动,点E 、F 运动的速度相同,当它们到达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线段AF 、BE 相交于点P ,M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则MD MP +的最小值为___.12.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E 、F 分别为AD CD 、上一点,且AE CF =,连接BF CE 、,则BF CE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1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8,点E 、F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点,且1AE CF ==,若点P 是对角线AC 上一个动点,则EP PF +的最小值是______.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22AB =AC 与BD 交于点O ,N 是AO 的中点,点M 在BC 边上,且3BM =,P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则PM P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15.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4,P 是正方形内一动点,且:1:3PAB PCD S S =△△,则PC PD +的最小值是______.16.如图,正方形ABCD 中,3AB =,点E 为对角线AC 上的动点,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点H 是CD 上一点,且23DH CD =,连接GH ,则GH 的最小值为______.17.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7,点E 在边BC 上,2BE =,点F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EF ,以EF 为边向右作等边EFG ,连接CG ,线段CG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18.如图,AC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P 为BC 边上一动点,E ,F 为AB ,AC 的中点.当PE +PF 的值最小时,CP 的值为________.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ED ,将ED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到EF ,连接,DF CF ,则DF CF +的最小值是_____.20.如图,矩形ABCD 中,AB =4,AD =23,E 为AB 的中点,F 为EC 上一动点,P 为DF 中点,连接PB ,则PB 的最小值是_____.2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4,AC 与BD 相交于点O ,M 是AO 的中点,P ,Q 为对角线BD 上的两点,若PQ =2,则PM +CQ 的最小值为 ___.22.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DAC 的平分线交DC 于点E .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AE 上的动点,则DQ +PQ 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与解析【例题讲解】P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若2AB =,则AP BP CP ++的最小值为_______ 【解答】如解图,将ABP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F △,∵,60AP AF PAF =∠=︒, ∴PAF △是等边三角形,∴PA PF AF ==,EF PB =,∴PA PB PC EF PF PC ++=++, ∴当E 、F 、P 、C 共线时,PA PB PC ++最小,作EM DA ⊥交DA 的延长线于M ,ME 的延长线交CB 的延长线于N ,则四边形ABNM 是矩形,在Rt AME 中,∵90,30,2M MAE AE ∠=︒∠=︒=,∴1,3ME AM BN ===,∵2MN AB ==,∴1EN =,∴2222221(32)843(6)262(2)EC EN NC =+=++=+=+⋅⋅+2(62)62=+=+.∴PA PB PC ++的最小值为62+.【综合演练】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M 在DC 上,且DM =1,N 是AC 上一动点,则DN +MN 的最小值为( )A .4B .42C .25D .5 【答案】D【分析】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点B 与D 关于直线AC 对称,连接BM 交AC 于N′,N′即为所求在Rt △BCM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 的长即可.【解答】∵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B 与D 关于直线AC 对称,∴DN =BN ,连接BD ,BM 交AC 于N′,连接DN′,∴当B 、N 、M 共线时,DN +MN 有最小值,则BM 的长即为DN +MN 的最小值,∴AC 是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又∵CD =4,DM =1∴CM =CD -DM =4-1=3,在Rt △BCM 中,BM =2222345CM BC +=+=故DN +MN 的最小值是5.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及正方形的性质,先作出D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由轴对称及正方形的性质判断出D 的对称点是点B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动点,4PA AB ==,M 为PB 的中点,则CM 的最小值为( )A .125B .135C .22D .252-【答案】D【分析】取AB 的中点N ,连接MN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求出MN 的长度,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出CM 的最小值.【解答】解:因为4PA AB ==,M 为PB 的中点,取AB 的中点N ,连接MN ,CN ,易得25CN =,所以122MN PA ==.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MN 的值不变,因为CM MN CN +≥,当C ,M ,N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CM 最小,此时252CM CN MN =-=-.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作出辅助线.3.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动点,且BE =CF ,连接BF 、DE ,则BF +DE 的最小值为()A.12B.20C.48D.80【答案】D【分析】连接AE,利用△ABE≌△BCF转化线段BF得到BF+DE=AE+DE,则通过作A点关于BC对称点H,连接DH交BC于E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H长即可.【解答】解:解:连接AE,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E=∠BCF=90°.又BE=CF,∴△ABE≌△BCF(SAS).∴AE=BF.所以BF+DE最小值等于AE+DE最小值.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H点,如图2,连接BH,则A、B、H三点共线,连接DH,DH与BC的交点即为所求的E点.根据对称性可知AE=HE,所以AE+DE=DH.在Rt△ADH中,DH2=AH2+AD2=82+42=80∴DH=45∴BF+DE最小值为4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短距离问题,一般求两条线段最短距离问题,都转化为一条线段.⊥4.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BC上任意一点,PE BD⊥于点E,PF AC 于点F,若22AC=,则EF的长的最小值为()A.2 B.1 C2D.22【答案】B【分析】如图,连接OP、EF,根据已知条件和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当EF最小就是OP最小,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OP、EF,∵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BC上任意一点,PE⊥BD于点E,PF⊥AC于点F,∴四边形OEPF为矩形,∴EF=OP,∴EF最小时OP最小,当OP⊥BC于P的时候OP最小,而当OP⊥BC时,P为BC的中点,BC,∴OP=12∵AC=22,则BC=2,∴OP=1,∴EF的长的最小值为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同时也利用了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E是正方形内部一点,连接BE,CE,且∠ABE=∠BCE,点P是AB边上一动点,连接PD,PE,则PD+PE长度的最小值为()A.82B.410C.854-D.4134-【答案】D【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C=90°,推出∠BEC=90°,得到点E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上移动,设BC的中点为O,作正方形ABCD关于直线AB对称的正方形AFGB,则点D的对应点是F,连接FO 交AB于P,交⊙O于E,则线段EF的长即为PD+PE的长度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90°,∴∠ABE+∠CBE=90°,∵∠ABE=∠BCE,∴∠BCE+∠CBE=90°,∴∠BEC=90°,∴点E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上移动,如图,设BC的中点为O,作正方形ABCD关于直线AB对称的正方形AFGB,则点D的对应点是F,连接FO交AB于P,交半圆O于E,则线段EF的长即为PD+PE的长度最小值,OE=4,∵∠G=90°,FG=BG=AB=8,∴OG=12,2222=+=+==(勾股定理),OF FG OG812208413∴4134EF=-,∴PD+PE的长度最小值为413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6.如图,正方形ABCD 与矩形EFGH 在直线l 的同侧,边AD ,EH 在直线l 上,且5cm AD =,4cm EH =,3cm EF =.保持正方形ABCD 不动,将矩形EFGH 沿直线l 左右移动,连接BF ,CG ,则BF CG +的最小值为______cm .【答案】17【分析】作点C 关于FG 的对称点P ,连接GP ,以FG ,PG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GFQ ,则BF CG BF QF +=+,当B ,F ,Q 三点共线时,BF CG +的最小值为BQ 的长,过点Q 作QN AB ⊥于N ,依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Rt BNQ ∆中,224117BQ =+=,即可得出BF CG +的最小值为17.【解答】解:如图所示,作点C 关于FG 的对称点P ,连接GP ,以FG ,PG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GFQ ,则FQ PG CG ==,4FG QP ==,BF CG BF QF ∴+=+,∴当B ,F ,Q 三点共线时,BF CG +的最小值为BQ 的长,过点Q 作QN AB ⊥于N ,由题可得2(53)4BN =-=,541NQ =-=,Rt BNQ∴△中,224117BQ=+=,BF CG∴+的最小值为17,故答案为:1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矩形的性质以及最短距离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构造平行四边形;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7.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2,点E为对角线AC上的动点,以DE为边作正方形DEFG,点H是CD上一点,且DH=35 CD.(1)连接CG,则∠DCG=____________.(2)连接GH,GH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答案】45°8 5【分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ADE≌△CDG,即可求解;(2)由∠DCG=45°,得到点G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答.【解答】解:(1)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四边形DECG是正方形,∴DA=DC,DE=DG,∠ADC=∠EDG=90°,∠DAC=45°,∴∠ADE=∠CDG,∴△ADE≌△CDG(SAS),∴∠DCC=∠DAE=45°,故答案为:45°;(2)∵∠DCG=45°,∴点G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GH⊥CG时,GH的值最小,∵DH=35CD,∵42 CD AB==∴CH =CD ﹣DH =25 CD =825, ∴GH 最小值=CH •sin 45°=8228525⨯= . 故答案为:8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证得三角形全等和得到点G 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 ,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C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P 为BC 边上一动点,E ,F 为AB ,AC 的中点.当PE PF +的值最小时,CP 的值为______.【答案】32【分析】延长AB ,作E 关于BC 的对称点Q ,连接FQ ,交BC 于点P ,此时PE PF + 值最小,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延长AB ,作E 关于BC 的对称点Q ,连接FQ ,交BC 于点P ,此时PE PF + 值最小.正方形ABCD 边长为2,2AB BC ∴==,222AC AB ==.E ,F 为AB ,AC 的中点,//EF BC ∴,112EF BC ==. B 为EQ 中点, BP ∴为EFQ △的中位线,1122BP EF ∴==.2BC =,13222CP BC BP ∴=-=-=. 故答案为:3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线段最短(将军饮马)的应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运用,作出对称点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点P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AB =6,以P A 、PB 为边向同侧作正方形APDC 、正方形PBEF ,两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分别记为O 1、O 2,连接O 1O 2,则O 1O 2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3【分析】作O 1M ⊥AP 于M ,O 2N ⊥PB 于N ,O 1Q ⊥O 2N 于Q ,如图,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AO 1P 和△PO 2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M =PM ,PN =BN ,所以MN =12AB =3,再证明四边形O 1MNO 2为矩形得到O 1Q =MN =3,然后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O 1O 2的最小值.【解答】解:作O 1M ⊥AP 于M ,O 2N ⊥PB 于N ,O 1Q ⊥O 2N 于Q ,如图,∵四边形APDC 和四边形PBEF 都为正方形,111222,90,,90O A O P AO P O P O B PO B ∴=∠=︒=∠=︒ ,∴△AO 1P 和△PO 2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 1M ⊥AP ,O 2N ⊥PB ,∴AM =PM ,PN =BN ,∴MN =PM +PN =12AB =3,∵O1M⊥AP,O2N⊥PB,O1Q⊥O2N,1190Q MN QNM QQN∴∠=∠=∠=︒,∴四边形O1MNO2为矩形,∴O1Q=MN=3,∵O1O2≥O1Q,∴O1O2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掌握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最小时,∠PCD =_____°.【答案】45【解答】解:∵当PC+PD最小时,作出D点关于MN的对称点,正好是A点,连接AC,AC为正方形对角线,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PCD=45°.11.如图,正方形ABCD中,2AB=,动点E从点A出发向点D运动,同时动点F从点D出发向点C运动,点E、F运动的速度相同,当它们到达各自终点时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线段AF、BE相交于点P,M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则MD MP+的最小值为___.【答案】10【分析】首先作出点D 关于BC 的对称点D ,当点E 与点D 重合,点F 与点C 重合时,PD '最短,然后由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1PG =,3GD '=,最后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PD '的长,从而可求得MD MP +的最小值.【解答】解:如图作点D 关于BC 的对称点D ,连接PD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2MD D M CD CD ''===,,∴PM DM PM MD PD +=+='',过点P 作PE 垂直DC ,垂足为G ,由题意得AE DF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 AD =,90BAE ADF ∠=∠=︒,∴BAE ADF △≌△,∴ABE DAF ∠=∠,∴90BAP DAF ∠+∠=︒,∴90BAP ABP ∠+∠=︒,∴90APB ∠=︒,故可知P 的轨迹为以AB 为直径的四分之一圆弧上,当点E 与点D 重合,点F 与点C 重合时, 此时,PD '最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112PG AD ==,112GC DC ==. ∴3GD '=.在Rt PG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310PD PG GD ''=+=+=.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最短路径问题,由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确定出点P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2.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E 、F 分别为AD CD 、上一点,且AE CF =,连接BF CE 、,则BF CE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45 【分析】首先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ADF ∆和()CDE SAS ∆,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F CE +的最小值就是BF AF +的最小值,最后利用轴对称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连接AF ,正方形ABCD 中,AE CF =,AD CD ∴=,DE DF =,在ADF ∆和CDE ∆中,AD CD ADC ADC DE DF =⎧⎪∠=∠⎨⎪=⎩,ADF ∴∆和()CDE SAS ∆,CE AF ∴=,BF CE BF AF ∴+=+,BF CE ∴+的最小值就是BF AF +的最小值,如图,作A 关于CD 的对称点H ,连接BH 交CD 于F ,则F 即可满足BF AF +最小,4AB =,AH=,4∴==,8AD DH2245∴+=+==+=.BF CE BF AF BH AB AHBF CE∴+的最小值是45.故答案: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同时也利用了正方形的性质,有一定的综合性.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8,点E、F分别是边AB、BC上的点,且1==,若点P是对角AE CF线AC上一个动点,则EP PF+的最小值是______.【答案】10【分析】过E作AC的垂线交AD于点E′,连接E′F交AC于点P,过F作AD的垂线交AD于点G,则E′F 即为所求,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EE′是等腰三角形,AE′=1,GD=CF=1,由AD=10即可求出GE′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E′F的长.【解答】解:过E作AC的垂线交AD于点E′,连接E′F交AC于点P,过F作AD的垂线交AD于点G,∵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是正方形ABCD的一条对称轴,∴点E、E′关于AC对称,∴PE=PE′,∴PE +PF的最小值是E′F的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C=∠BAC=45°,∵EE′⊥AC,∴△AEE′是等腰三角形,∴AE=AE′=3,∵GF⊥AD,∴GD=CF=1,∴GE′=8-GD-AE′=8-1-1=6,在Rt△GFE′中,GE′=6,GF=8,∴E′F=2222'+=+=10.68E G GF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短路线问题及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BM=,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22AB=,AC与BD交于点O,N是AO的中点,点M在BC边上,且3-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P为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 PN【答案】1【分析】作N关于BD的对称点E,连接PE,ME,过点M作MQ⊥AC,垂足为Q,可判定当点P,E,M三点共线时,PM-PE的值最大,为ME的长,求出CE,CQ,得到EQ,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M=CM=1即可.【解答】解:如图:作N关于BD的对称点E,连接PE,ME,过点M作MQ⊥AC,垂足为Q,∴PN =PE ,则PM -PN =PM -PE ,∴当点P ,E ,M 三点共线时,PM -PE 的值最大,为ME 的长,在正方形ABCD 中,AB =4,∴AC =42,∵N 是AO 的中点,点N 和E 关于BD 成轴对称,∴点E 是OC 中点,∴CE =14AC =2, ∵BC =4,BM =3,∴CM =1=14BC , ∵∠BCQ =45°,∴△MC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Q =2CM =22, ∴EQ =22, ∴CM =EM =1,即PM -PN 的最大值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最短路线问题,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15.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4,P 是正方形内一动点,且:1:3PAB PCD S S =△△,则PC PD +的最小值是______.【答案】213【分析】过点P 作EF AD ∥,由:1:3PAB PCD S S =△△可得13PE PF =,得PE =1,PF =3,过点P 作MN //AB 交AD 于点M ,交BC 于点N ,可得出四边形PFCN 是矩形,得CN =PF =3,延长CB 到K ,使NK =CN =3,连接DK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可知PC PD +的最小值为DK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解答】解:如图,过点P 作EF AD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 AD ⊥,AB BC ⊥,BC CD ⊥,4AB BC CD AD ====,∴EF AB EF CD ⊥⊥,∵12PAB S AB PE =⋅△,12PCD S CD PF =⋅△, ∴112132PABPCD AB PE S S CD PF ⋅==⋅△△, ∴13PE PF = ∵EF AD ∥∴4EF AD ==,∴3PF =,1PE =,过点P 作MN //AB 交AD 于点M ,交BC 于点N ,则PN BC ⊥,∴∠90PNC NCF CFP ︒=∠=∠=∴四边形CFPN 是矩形,∴四边形AEFD 是矩形,∴=3CN PF =,∵∠90DAE AEF EPD ADF ︒=∠=∠=∠=,延长CB 到K ,使NK =CN =3,则有:6CK CN KN =+=连接DK ,当D P K ,,在一条直线上时,DP PK DK +=,当D P K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DP PK DK +>,故当D P K ,,共线时,222246213DP PK DK DC CK +==+=+=又N 是CK 的中点,PN CK ⊥,∴PN 是CK 的垂直平分线,∴CP =PK ,所以PC PD +的最小值为213, 故答案为:2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断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断与性质等知识,掌握正方形的性质,正确做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正方形ABCD 中,3AB =,点E 为对角线AC 上的动点,以DE 为边作正方形DEFG ,点H 是CD 上一点,且23DH CD =,连接GH ,则GH 的最小值为______.【答案】22【分析】连接CG .证明(SAS)ADE CDG ≌△△,推出45DCG DAE ∠=∠=︒,推出点G 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GH CG ⊥时,GH 的值最小.【解答】解:连接C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3DA DC AB ∴=,DE DG =,90ADC EDG ∠=∠=︒,45DAC ∠=︒,ADE CDG ∴∠=∠,(SAS)ADE CDG ∴≌△△,45DCG DAE ∴∠=∠=︒,∴点G 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GH CG ⊥时,GH 的值最小,223DH CD ==,321CH CD DH ∴=-=-=,此时sin GH DCG CH∠= ∴ 22sin 45122GH CH =⋅︒=⨯=,即GH 的最小值为22. 故答案为:22.【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线段最短,解决本题的关键(SAS)ADE CDG ≌△△得到45DCG DAE ∠=∠=︒,证明出点G 的运动轨迹是射线CG .17.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7,点E 在边BC 上,2BE =,点F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EF ,以EF 为边向右作等边EFG ,连接CG ,线段CG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答案】92【分析】把△EBF 绕点E 顺时针旋转60°得到△EHG ,如图,延长HG 交CD 于M ,过C 点作CQ ⊥HM ,过E 点作EP ⊥CQ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EH =60°,EB =EH =2,∠EHG =∠EBF =90°,易得四边形HEPQ 为矩形,则PQ =EH =2,∠HEP =90°,接着计算出CP ,从而得到CQ 的长,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得到CG 的最小值.【解答】解:∵△EFG 为等边三角形,∴EF =EG ,把△EBF 绕点E 顺时针旋转60°得到△EHG ,如图,延长HG 交CD 于M ,过C 点作CQ ⊥HM ,过E 点作EP ⊥CQ ,∴∠BEH =60°,EB =EH =2,∠EHG =∠EBF =90°,即G点在过H点且垂直于EH的线段HM上,易得四边形HEPQ为矩形,∴PQ=EH=2,∠HEP=90°,∵∠CEP=90°−∠BEH=30°,∴CP=12CE=722=52,∴CQ=CP+PQ=52+2=92.∴CG的最小值为92.故答案为9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比较综合.18.如图,AC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P为BC边上一动点,E,F为AB,AC的中点.当PE+PF的值最小时,CP的值为________.【答案】3 2【分析】作点E关于BC的对称点Q,连接FQ,交BC于点P,此时PE+PF最小,再利用中位线的性质求解即可.【解答】如图,作点E关于BC的对称点Q,连接FQ,交BC于点P,此时PE+PF最小,∵E ,F 为AB ,AC 的中点,BC =2,∴//EF BC ,112EF BC ==, ∵B 为EQ 中点,//BP EF ,∴BP 为EFQ △的中位线,∴1122BP EF ==, ∴13222CP BC BP =-=-=. 故答案为:32. 【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短路线问题-将军饮马模型,中位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将军饮马模型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AB 边上一动点,连接ED ,将ED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到EF ,连接,DF CF ,则DF CF +的最小值是_____.【答案】45【分析】如图所示,根据题意构造出△AED 和△GFE 全等,分析出点F 的轨迹,然后根据D 、F 、C 三点共线时求出最小值即可.【解答】解:连接BF ,过点F 作FG ⊥AB 交AB 延长线于点G ,∵将ED 绕点E 顺时针旋转90°到EF ,∴EF ⊥DE ,且EF =DE ,∵90ADE AED ∠+∠=︒,90GEF AED +=︒∠∠,∴∠EDA =∠FEG ,∴在△AED 和△GFE 中,A EGF ADE FEG DE EF ∠=∠⎧⎪∠=∠⎨⎪=⎩∴△AED ≌△GFE (AAS ),∴FG =AE ,AD GE =,又∵AD AB =,∴GE AB =,∴AE BG =,∴FG BG =,又∵FG BG ⊥,∴B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GBF ,∴BF 是∠CBC ′的角平分线,即F 点在∠CBC ′的角平分线上运动,过点C 作BF 的对称点C ',则4,BC BC '==∴C 点在AB 的延长线上,C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D 、F 、C 三点共线时,DF +CF =DC '最小,∴在DAC '△中,AD =4,8AC AB BC AB BC ''=+=+=,∴22224845DC AD AC ''=+=+=,∴DF +CF 的最小值为45,故答案为:45.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能够将线段的和通过轴对称转化为共线线段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矩形ABCD 中,AB =4,AD =23,E 为AB 的中点,F 为EC 上一动点,P 为DF 中点,连接PB ,则PB 的最小值是_____.【答案】23【分析】分别作,DC DE 的中点,H I 连接HI ,P 点在HI 上运动,当PB HI ⊥时,PB 有最小值,证明PHB △≌CHB 即可求得BP 的最小值.【解答】分别作,DC DE 的中点,H I 连接HIP 为DF 中点当F 点与C 点重合时,P 点与H 点重合,当F 点与E 点重合时,P 点与I 点重合,∴P 点在HI 上运动当PB HI ⊥时,PB 有最小值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4,AD =2390A ABC BCD ∴∠=∠=∠=︒4,23CD AB BC AD ====H为DC∴1HC=2E为AB∴=AE BE=DE EC∴DEC是等边三角形∴∠=ECD60HI EC//DHI∴∠=60=HC BC2,∴=HB∴∠=HBC∴∠=BHCPB与CHB中≌CH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并证明PHB△≌CHB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4,AC与BD相交于点O,M是AO的中点,P,Q为对角线BD上的两点,若PQ=2,则PM+CQ的最小值为___.【答案】25【分析】如图,取AD的中点T,连接MT,CT交BD于点Q,此时MP+CQ的值最小,证明四边形PQTM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PM=TQ,可推出PM+CQ=CT,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T即可.【解答】解:如图,取AD的中点T,连接MT,CT交BD于点Q,此时MP+CQ的值最小.∵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4,∴AC=BD=42,∴OD=OB=OA=OC=22,∵AM=OM,AT=DT,OD=2,∴MT=12∴MT=PQ=2,∵MT∥PQ,∴四边形PQTM是平行四边形,∴PM=TQ,∴PM+CQ=TQ+CQ=CT,∵∠CMT=90°,MT=2,CM=32,∴CT=2225+=,MT CM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四边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22【分析】过点D作AE的垂线交AE于点F,交AC于D′,再过D′作D′P′⊥AD,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是D关于AE的对称点,进而可知D′P′ 即为DQ+PQ的最小值.【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AE的垂线交AE于点F,交AC于点D′,再过点D′作D′P'⊥AD于点P',∵DD′⊥AE,∴∠AFD=∠AFD′,∵AF=AF,∠DAE=∠CAE,∴△ADF≌△AD′F,∴AD′=AD=4,∵点D′与点D关于AE对称,∴QD=QD′,∴DQ+PQ=QD′+PQ=PD′,∴D′P'的长即为DQ+PQ的最小值,∵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D′=45°,∴AP'=P'D′,∴在Rt△AP'D′中,P'D′2+AP'2=AD′2,即2D'P'2=16,∴P'D′=22,即DQ+PQ的最小值为22.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正方形截长补短法的经典例题
正方形截长补短法的经典例题
正方形截长补短法是一种几何解题方法,通常用于解决面积或者长度的问题。
经典的例题可以是这样的:
假设有一个正方形花坛,边长为 10 米。
现在要在花坛的四周围上一圈砖石。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只有 30 块砖石,无法完全围成一圈。
这时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来解决问题。
问,如何摆放这 30 块砖石,使得花坛的面积最大化?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截长补短法来解决。
首先,我们将正方形的一边截短,然后在截短的两端加上砖石,使得原来的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找到最大化面积的方法。
这个例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截长补短法的应用和原理。
三年级数学正方形的面积知识例题
三年级数学正方形的面积知识例题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三年级数学,不会的就要做题哦正方形的面积知识点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① . 边长为 1厘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厘米 , 也可以写作 1厘米 2(或 cm 2) 。
如橡皮、邮票、硬币等。
② . 边长为 1分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分米 , 也可以写作 1分米 2(或 dm 2) 。
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③ . 边长为 1米的正方形 , 面积是 1平方米 , 也可以写作 1米 2(或m2) 。
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m 2 、平方分米 dm 2 、平方厘米 cm 2 。
1m 2=100 dm2=10000 cm2、 1dm 2=100 cm2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 2 =( dm 2 7dm 2=() cm 25m 2=( ) cm2 900dm 2=() m 28000 cm2=() dm 2 30000 cm2=( ) m22m 230 dm2=( ) dm2 4dm 260 cm2=( ) cm27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 =边长×4; 边长 =周长÷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8 正方形,边长扩大 n 倍,周长扩大 n 倍,面积扩大n ×n 倍。
正方形,边长增加 n ,周长增加n ×4,面积增加n ×n 。
正方形的面积练习题一、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 )×( ),正方形的面积=( )×( )。
2.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3.正方形的边长是( )分米,面积是4平方分米,周长是( )分米。
五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4讲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含答案
第4讲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知识要点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掌握并能运用这两个面积公式,就能计算它们的面积。
但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已知条件比较隐蔽、图形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公式直接求出面积的题目。
这就需要我们切实掌握有关概念,利用“割补”、“平移”、“旋转”等方法,使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普通的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问题,从而正确解答。
二、精讲精练【例题1】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2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积大40平方厘米。
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练习1: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0米,宽15米。
在它的四周向外筑一条宽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2.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增加30厘米,另一组对边减少18厘米,结果得到一个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原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2】一个大长方形被两条平行于它的两条边的线段分成四个较小的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如下图所求,求第四个长方形的面积。
练习2:1.下图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四个小长方形,其中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和3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下面一个长方形被分成六个小长方形,其中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所示(单位:平方厘米),求A和B的面积。
【例题3】把20分米长的线段分成两段,并且在每一段上作一正方形,已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差40平方分米,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练习3:1.一块正方形,一边划出1.5米,另一边划出10米搞绿化,剩下的面积比原来减少了1350平方米。
这块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个正方形,如果它的边长增加5厘米,那么,面积就比原来增加95平方厘米。
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题4】有一个正方形ABCD如下图,请把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1倍,并画出来。
练习4:1.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49平方米和4平方米,求其中一个长方形的宽.2.正图的每条边都垂直于与它相邻的边,并且28条边的长都相等。
正方形(提高)知识讲解
正方形(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及菱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要点梳理】要点一、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正方形.要点诠释: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它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更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还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要点二、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1.边——四边相等、邻边垂直、对边平行;2.角——四个角都是直角;3.对角线——①相等,②互相垂直平分,③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要点诠释: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其对角线将正方形分为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要点三、正方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除定义外,判定思路有两条:或先证四边形是菱形,再证明它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即矩形);或先证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它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即菱形).要点四、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或者可表示为:要点五、顺次连接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形状(1)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4)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要点诠释:新四边形由原四边形各边中点顺次连接而成.(1)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新四边形是矩形.(2)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则新四边形是菱形.(3)若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则新四边形是正方形. 【典型例题】类型一、正方形的性质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在OD 、OC 上,且DE =CF ,连接DF 、AE ,AE 的延长线交DF 于点M . 求证:AM⊥DF.【思路点拨】根据DE=CF ,可得出OE=OF ,继而证明△AOE≌△DOF,得出∠OAE=∠ODF,然后利用等角代换可得出∠DME=90°,即得出了结论. 【答案与解析】证明:∵ABCD 是正方形,∴OD=OC , 又∵DE=CF ,∴OD-DE =OC -CF ,即OE =OF , 在Rt △AOE 和Rt △DOF 中,AO DO AOD DOF OE OF =⎧⎪∠=∠⎨⎪=⎩, ∴△AOE≌△DOF, ∴∠OAE=∠ODF,∵∠OAE+∠AEO=90°,∠AEO=∠DEM, ∴∠ODF+∠DEM=90°, 即可得AM⊥DF.【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的证明得出∠OAE=∠ODF,利用等角代换解题.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K 分别在BC ,AB 上,点G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CE =BK =AG .以线段DE 、DG 为边作DEFG .(1)求证:DE =DG ,且DE ⊥DG .(2)连接KF ,猜想四边形CEFK 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猜想.【答案】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C=DA,∠DCE=∠DAG=90°.又∵ CE=AG,∴△DCE≌△DAG,∴∠EDC=∠GDA,DE=DG.又∵∠ADE+∠EDC=90°,∴∠ADE+∠GDA=90°,∴ DE⊥DG.(2)四边形CEFK为平行四边形.证明:设CK,DE相交于M点,∵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 AB∥CD,AB=CD,EF=DG,EF∥DG;∵ BK=AG,∴ KG=AB=CD.∴四边形CKGD为平行四边形.∴ CK=DG=EF,CK∥DG∥EF∴四边形CEFK为平行四边形.【变式2】如图,三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O1、O2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答案】2;提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类型二、正方形的判定2、(2015•闸北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BAC=90°,AD=CD,点E是边AC 的中点,连接DE,DE的延长线与边BC相交于点F,AG∥BC,交DE于点G,连接AF、CG.(1)求证:AF=BF;(2)如果AB=AC,求证: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思路点拨】(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CF,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B=∠BAF,所以AF=BF.(2)由AAS可证△AEG≌△CEF,所以AG=CF.由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四边形AFCG是平行四边形,进而证得四边形AFCG是菱形,最后根据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得证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答案与解析】证明:(1)∵AD=CD,点E是边AC的中点,∴DE⊥AC.即得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F=CF.∴∠FAC=∠ACB.在Rt△ABC中,由∠BAC=90°,得∠B+∠ACB=90°,∠FAC+∠BAF=90°.∴∠B=∠BAF.∴AF=BF.(2)∵AG∥CF,∴∠AGE=∠CFE.又∵点E是边AC的中点,∴AE=CE.在△AEG和△CEF中,,∴△AEG≌△CEF(AAS).∴AG=CF.又∵AG∥CF,∴四边形AFCG是平行四边形.∵AF=CF,∴四边形AFCG是菱形.在Rt△ABC中,由AF=CF,AF=BF,得BF=CF.即得点F是边BC的中点.又∵AB=AC,∴AF⊥BC.即得∠AFC=90°.∴四边形AFCG是正方形.【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判别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主要是根据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上城区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D=6,DC=8,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CD,DA上,AH=2,连结CF.(1)若DG=2,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2)若DG=6,求△FCG的面积.【答案】(1)证明:∵四边形EFGH为菱形,∴HG=EH,∵AH=2,DG=2,∴DG=AH,在Rt△DHG和△AEH中,,∴Rt△DHG≌△AEH,∴∠DHG=∠AEH,∵∠AEH+∠AHG=90°,∴∠DHG+∠AHG=90°,∴∠GHE=90°,∵四边形EFGH为菱形,∴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2)解:作FQ⊥CD于Q,连结GE,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AEG=∠QGE,即∠AEH+∠HEG=∠QGF+∠FGE,∵四边形EFGH为菱形,∴HE=GF,HE∥GF,∴∠HEG=∠FGE,∴∠AEH=∠QGF,在△AEH和△QGF中,∴△AEH≌△QGF,∴AH=QF=2,∵DG=6,CD=8,∴CG=2,∴△FCG的面积=CG•FQ=×2×2=2.类型三、正方形综合应用3、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D和CD上的点,若∠EBF=45°.(1)求证:AE+CF=EF.(2)若E点、F点分别是边DA、CD的延长线上的点,结论(1)仍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写出正确结论并加以证明.【答案与解析】 证明:(1)延长DC ,使CH =AE ,连接BH ,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 =∠BCH =90°,又AB =BC ,CH =AE , ∴ Rt △BAE ≌Rt △BCH , ∴ ∠1=∠2,BE =BH .又∵ ∠1+∠3+∠4=90°,∠4=45°, ∴ ∠1+∠3=45°,∠2+∠3=45°,在△EBF 和△HBF 中,,,,BE BH EBF HBF BF BF =⎧⎪∠=∠⎨⎪=⎩∴ △EBF ≌△HBF ,∴ EF =FH =FC +CH =AE +CF .即AE +CF =EF . (2)如图所示:不成立,正确结论:EF =CF -AE . 证明:在CF 上截取CH =AE ,连接BH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在Rt △EAB 和Rt △HCB 中,90AE CH EAB HCB AB BC =⎧⎪∠=∠=⎨⎪=⎩,°,, ∴ Rt △EAB ≌Rt △HCB , ∴ BE =BH ,∠EBA =∠HBC .∵ ∠HBC +∠ABH =90°,∴ ∠EBA +∠ABH =90°. 又∵ ∠EBF =45°,∴ ∠HBF =45°, 即∠EBF =∠HBF .在△EBF 和△HBF 中,,,BE BH EBF HBF BF BF =⎧⎪∠=∠⎨⎪=⎩∴ △EBF ≌△HBF ,∴ EF =FH =CF -CH =CF -AE ,即EF =CF -AE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察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关键在于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正确地作出辅助线.4、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点为O ,如图所示,AE 平分∠BAC 交BC 于E ,交OB 于F ,求证:EC =2FO .【思路点拨】在平面几何中,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2倍或12,通常采用折半法或加倍法.而折半法又可分直接折半法和间接折半法;加倍又可分直接加倍法和间接加倍法.这就需要学生仔细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 【答案与解析】证法一:(间接折半法)如图①所示.∵ ∠3=∠1+∠4,∠5=∠2+∠6.而∠1=∠2,∠4=∠6=45°. ∴ ∠3=∠5,BE =BF . 取AE 的中点G ,连接OG , ∵ AO =OC ,∴ OG12EC . 由∠7=∠5,∠8=∠3, ∴ ∠7=∠8,∴ FO =GO . ∴ EC =2OG =2FO .证法二:(直接折半法)如图②所示. 由证法一得BE =BF .取EC 的中点H ,连接OH . ∵ AO =OC ,∴ OH ∥AE .∴ ∠BOH =∠BFE =∠BEF =∠BHO . ∴ BO =BH ,∴ FO =EH . ∴ EC =2EH =2FO .证法三:(直接加倍法)如图③所示.由证法一得BE =BF .在OD 上截取OM =OF ,连接MC . 易证Rt △AOF ≌Rt △COM . ∴ ∠OAF =∠OCM , ∴ AE ∥MC .由∠BMC =∠BFE =∠BEF =∠BCM , ∴ FM =EC .∴ EC =FM =2FO .【总结升华】若题目中涉及线段的倍半关系和中点问题时,要联想中位线定理,利用中点构造中位线,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构,构造不同的辅助线来解决问题. 举一反三:【变式】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E ,作EF ⊥AB 交BD 于点F ,取FD 的中点G ,连接EG 、CG ,如图①,易证EG =CG ,且EG ⊥CG .(1)将△BEF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如图②,则线段EG 和CG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将△BEF 绕点B 逆时针旋转180°,如图③,则线段EG 和CG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答案】解:(1)EG =CG ,且EG ⊥CG .(2)EG =CG ,且EG ⊥CG .证明:延长FE 交DC 延长线于M ,连MG ,如图③, ∵ ∠AEM =90°,∠EBC =90°,∠BCM =90°, ∴ 四边形BEMC 是矩形. ∴ BE =CM ,∠EMC =90°, 又∵ BE =EF ,∴ EF =CM . ∵ ∠EMC =90°,FG =DG , ∴ MG =12FD =FG . ∵ BC =EM ,BC =CD ,∴ EM =CD .∵ EF =CM ,∴ FM =DM ,∴ ∠F =45°. 又FG =DG ,∠CMG =12∠EMD =45°, ∴ ∠F =∠GMC ,∴ △GFE ≌△GMC ,∴ EG =CG ,∠FGE =∠MGC , ∵ MG ⊥DF ,∴ ∠FGE +∠EGM =90°,∴ ∠MGC +∠EGM =90°即∠EGC =90°,∴ EG⊥CG.。
小学五年级奥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及答案
⼩学五年级奥数长⽅形、正⽅形的⾯积及答案思⽂教育⼩学五年级奥数第⼀课时:长⽅形、正⽅形的⾯积⼀、知识点:长⽅形⾯积=长?宽正⽅形⾯积=边长?边长例题⼀:已知⼤正⽅形⽐⼩正⽅形边长多2厘⽶,⼤正⽅形⽐⼩正⽅形的⾯积⼤40平⽅厘⽶。
求⼤、⼩正⽅形的⾯积各是多少平⽅厘⽶?1、有⼀块长⽅形草地,长20⽶,宽15⽶。
在它的四周向外筑⼀条宽2⽶的⼩路,求⼩路的⾯积?2、正⽅形的⼀条边增加30厘⽶,另⼀条边减少18厘⽶,结果得到⼀个与原正⽅形⾯积相等的长⽅形。
原正⽅形的⾯积是多少平⽅厘⽶?3、把⼀个长⽅形的长增加5分⽶,宽增加8分⽶后,得到⼀个⾯积⽐原长⽅形多181平⽅分⽶的正⽅形,求这个正⽅形的边长是多少分⽶?例题⼆:⼀个⼤长形被两条平⾏于它的两条边的线分成四个较⼩的长⽅形,其中三个长⽅形的⾯积如下图所⽰,求第四个长⽅形的⾯积?C6 14A E B36D1、下图所⽰为⼀个⼤长形的被分成四个⼩长⽅形,其中三个⼩长形的⾯积分别是24平⽅厘⽶、30平⽅厘⽶和32平⽅厘⽶,求阴影部分的⾯积?2、下图所⽰为⼀个长⽅形被分成六个⼩长⽅形,其中四个长⽅形的⾯积如图所⽰(单位:平⽅厘⽶),求A和B的⾯积。
15 A 1245 24 B3、下图中阴影部分是边长为5厘⽶的正⽅形,四块完全⼀样的长⽅形的宽是8厘⽶,求整个图形的⾯积。
例题三:⼀个长⽅形的如果宽不变,长增加6⽶,⾯积增加30平⽅厘⽶;如果长不变,宽增加3⽶,⾯积就增加24平⽅⽶,这个长⽅形原来有多少平⽅⽶?1、有⼀个周长是72厘⽶的正⽅形,它是由四个⼤⼩相等的⼩正⽅形拼成的。
⼀个⼩正⽅形的⾯积是多少平⽅分⽶?2、学校操场长220⽶,宽80⽶,平整后长减少10⽶,宽增加了10⽶,平整后操场的⾯积⽐原来⼤还是⼩?3、有⼀张长⽅形纸,长12厘⽶,宽10厘⽶。
从这张纸上剪下⼀个最⼤的正⽅形后,剩下部分的⾯积是多少平⽅厘⽶?答案:例⼀;121 1、156平⽅⽶2、2025平⽅分⽶3、17分⽶例⼆15 1、40平⽅厘⽶2、A;8平⽅厘⽶B;36平⽅厘⽶3、441平⽅厘⽶例三40平⽅厘⽶1、81平⽅厘⽶2、1300平⽅⽶3、20平⽅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一
例01.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取点E ,使CE CD =,过E 点作AC EF ⊥交AD 于F.
求证:DF EF AE ==.
证明 连结CF .
在正方形ABCD 中,︒=∠=∠90DAB D ,AC 平分DAB ∠.
∵︒=∠=∠45CAB DAC , 又∵ AC EF ⊥,
∴︒=∠=∠45AFE DAC . ∴ EF AE =
在CEF Rt ∆与CDF Rt ∆中, CF CF CD CE ==,
∴)(HL CDF Rt CEF Rt ∆≅∆ ∴DF EF = ∴DF EF AE ==.
说明: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易错点是忽视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题关键是证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和连CF 证CEF CDF ∆≅∆.
典型例题二
例02.如图,已知:在ABC ∆中,︒=∠90ACB ,CD 是ACB ∠的平分线,AC DE //交BC 于E ,BC DF //交AC 于F .
求证: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
分析: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有这样几种方法:①按照定义证明,②先证明它是菱形,再证它有一个角等于︒90. ③先证明它是矩形,再证它有一组邻边相等,那么本题中,因有一个角︒=∠90ACB ,且有两对平行线段,我们不妨采用第三种证明方法. 那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容易证出DF DE =.
证明:∵BC DF AC DE //,//(已知) ∴ 四边形CEDF 是平行四边形.
∵ ︒=∠90ACB (已知),
∴ 四边形CEDF 是矩形(有一个角是︒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90,//,//ACB BC DF AC DE (已知), ∴ ︒=∠=∠90DFC DEC
又∵ CD 是ACB ∠的平分线(已知),
∴ DF D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说明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邻边相等的特殊矩形,也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菱形.所以在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时,由它的特殊性出发,通过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来完成.
典型例题三
例0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上一点,BF 平分CBE ∠交CD 于F .
求证:AE CF BE +=.
证法1 延长DC 至N ,使AE CN =,连结BN ,则CBN ABE ∆≅∆.
∴ BN BE CBN ABE =∠=∠,.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 AB CD // ∴ ABF NFB ∠=∠.
∵ CBF NBC NBF EBF ABE ABF ∠+∠=∠∠+∠=∠,,FBC EBF ∠=∠,
∴NFB NBF ∠=∠ ∴ CF CN NF BN +==
∴ CF AE BE +=
证法2 如图,延长DA 到G ,使CF AG =,连结BG ,则BCF BAG ∆≅∆.
∴ CF AG CFB G CBF ABG =∠=∠∠=∠,,.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C AD // ∴CFB ABF ∠=∠
∵CBF EBF ∠=∠, ∴EBF ABG ∠=∠
∴ABE EBF ABE ABG ∠+∠=∠+∠, 即ABF EBG ∠=∠
∴EBG G ∠=∠
∴ CF AE AG EA EG EB +=+==
说明 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关键
典型例题四
例04.如图,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AD 的中点,F 是DC 上的一点,且CD DF 4
1=
. 求证:BE EF ⊥.
分析:因为AB CD DF 4141==,AB AE DE 2
1==,所以若设a DF =,则EF 、BE 都可以用含有a 的代数式表示. 由此,我们想到,为了证明BE EF ⊥,即为了证明︒=∠90BEF ,不妨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为此,连结BF ,则只需证明222EF BE BF +=就可以了.
证明:连结BF ,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DA CD BC AB ===, ︒=∠=∠=∠=∠90D C ABC A
因为AD DE AE CD DF 2
1,41===, ∴若设a DF =,则a AB a DE AE 4,2===,
在Rt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 2
2222220)2()4(a a a AE AB BE =+=+=
在EDF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 2222225)2(a a a DF ED EF =+=+=
在BCF Rt ∆中,根据勾股定理 22222225)4()4(a a a a CF BC BF =-+=+=
∴ 有222225a EF BE BF =+= ∴ BFE ∆是直角三角形,且︒=∠90BEF ,
即EF BE ⊥.
说明 由正方形的特殊性,它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还有菱形的性质,在给出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时,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
典型例题五
例0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延长AD 至E ,使AD DE =,再延长DE 至F ,使BD DF =. 连结BF 交CE ,CD 于P ,Q .
求证:PQ PD =.
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BC AD //,︒=∠=∠45BDC DBC ,CD BC =.
∵DF BD =,
∴︒=∠=∠=∠5.2212F
∵AD DE =,
∴BC DE //
∴四边形BDEC 是平行四边形.
∴BD CE //
∴︒=∠=∠=∠5.22124,︒=∠=∠453BDC .
∴ CD BC CP ==.
∴︒=∠-︒=∠5.67)3180(2
1CDP ∴︒=∠+∠=∠5.6734PQD ,
∴PQD CDP ∠=∠ ∴ PQ PD =
说明:本题综合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易错点是习惯地用角的代换企图证明PQD CDP ∠=∠,这样做显然无法证出.
解题关键是求出︒=∠=∠5.67PQD CDP .
典型例题六
例06.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若有EF CF AE =+. 求:EDF ∠的度数.
分析:在给出的条件中,EF CF AE =+这一条件比较分散. 我们不妨把AE 和CF 平
移到同一直线上.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CD AD =,所以我们延长BC 到G ,使AE CG =,则可以知道CGD ADE ∆≅∆,∵ CDG ADE ∠=∠. 又可以证得DGF DEF ∆≅∆,∴可知ADE FDC CDG FDC FDG EDF ∠+∠=∠+∠=∠=∠,因此可求得EDF ∠的度数.
解答:延长BC 到G ,使AE CG =,连结DG .
∵ 正方形ABCD ,
∴ CD AD DGC A ADC =︒=∠=∠=∠,90
又∵GC AE =
∴)(SAS CGD Rt AED Rt ∆≅∆
∴DG DE CDG ADE =∠=∠,
∵ EF FG CF CG CF AE ==+=+,
∴ )(SSS GFD EFD ∆≅∆
∴ ADE FDC CDG FDC FDG EDF ∠+∠=∠+∠=∠=∠.
又∵ ︒=∠+∠+∠90ADE FDC EDF
∴ ︒=∠=
∠452
1ADC EDF 典型例题七
例0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等于cm 12,点P 在BC 上,cm BP 5=,AP EF ⊥且与AB 、CD 分别交于E 、F 两点.
求:EF 的长.
分析:为了求EF 的长,需要把EF 与已知条件联系起来,因此想到构造一个以EF 为边的三角形,所以作BC EG //,则易证EGF ABP ∆≅∆,从而可求cm AP EF 1351222=+==.
解答:过E 点作BC EG //交CD 于G ,
∴ ︒=∠=∠90C FGE ,︒=∠=∠90B AEG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 ︒=∠=∠90C B ,BC AB =
∴ 四边形BCGE 是矩形.
∴AB BC EG ==
∵ ︒=∠90AEG ,AP EF ⊥,
∴ ︒=∠+∠=∠+∠90AEF PAB FEG AEF ,
∴FEG PAB ∠=∠.
∴ )(ASA EGF ABP ∆≅∆
∴ cm BP AB AP EF 135122222=+=+=
=
典型例题八
例08.(河北省,1997)命题: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是AC 上一点,过点A 作EB AG ⊥,垂足为G ,AG 交BD 于点F ,则OF OE =.
证明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O BO AOF BOE =︒=∠=∠,90. ∴
又∵EB AG ⊥,∴329031∠+∠=︒=∠+∠
∴21∠+∠ ∴ AOF BOE ∆≅∆
∴OF OE =
问题 对上述命题,若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EB AG ⊥,交EB 的延长线于点G ,AG 的延长线交DB 的延长线于点F ,其他条件不变,则结论“OF OE =”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解答:结论OF OE =仍成立. 证明如下: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AOF BOE ,AO BO =
∵EB AG ⊥,
∴OAG OFA OAG OEB ∠+∠=︒=∠+∠90.
∴OFA OEB ∠=∠
∴AOF BOE ∆≅∆
∴OF OE =
说明:本题是一个阅读理解题,解题关键是要阅读解题过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探索并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