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剥离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主题讲座课件
上述方法如不能止血成功,可以采用钛 夹夹闭出血点,但往往影响后续的粘膜 下剥离操作。
ESD术中穿孔
主要并发症之一,穿孔一般较小,术中能及时 发现,只要具有良好的内镜治疗基础和经验, 应用钛夹往往能夹闭穿孔。
Ikehara等报道,日本国立癌症中心行ESD治 疗胃癌及癌前病变1629例,其中90例(5.5%) 发生穿孔,83例应用止血夹封闭创面获得成功, 1例外科手术,6例于外院手术。
分化型粘膜内癌;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 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③肿瘤直径≤3cm,合并存在溃疡 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④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 分化型粘膜下层¹癌。 2)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 灶推荐ESD治疗 3)良性肿瘤 如胃息肉、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 等,包括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
一般先切开病变的远侧端,可使用翻转内镜的 方法。
切开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冲洗创面明确出血 点后应用IT刀或Hook刀直接电凝出血点。
穿孔的发生多与粘膜下注射不充分和切开刀放 置过深有关。
剥离:
用电刀于病灶下方对粘膜下层进行剥离。 根据病变不同部位和术者操作习惯,选择不同
的剥离器械。 剥离的难易程度主要与病变大小、部位、是否
标记:
对于边界较为清晰的扁平病变和粘膜下 肿瘤,可以应用APC、Hook刀、TT刀或 针形切开刀直接进行电凝标记。
对于边界欠清晰病变,先进行粘膜染色 或使用NBI技术观察下确定肿瘤范围后, 于病变外缘2—5厘米处进行标记,每个 标记点间隔约2mm。下注射,将病 灶抬起,与肌层分离。
止血专用器械
止血钳 热活检钳 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 金属止血夹 特殊内镜
ESD术中出血的止血策略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指南》解读PPT课件

《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指南》解读PPT课件
抑酸药物调整
针对患者术后胃酸分泌情况,适时调整抑酸药物 用量,减轻胃黏膜刺激。
营养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长期随访计划和效果评价
随访时间安排
制定术后随访计划,明确随访时间、 方式和内容,确保患者得到持续关爱 。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专业量表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 行评估,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原理、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 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术中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
护士配合
01
熟悉手术步骤,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与医生密切配
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生命体征监测
0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告医生处
理。
保暖措施
专科检查
如胃镜、超声内镜、CT等 ,以明确病变性质、大小 和位置,为手术提供指导 。
检查意义
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 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
风险评估及预测模型应用
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难度等因素,评 估手术风险,制定相应预案。
预测模型应用
应用相关预测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并 发症发生风险,为围术期管理提供参 考依据。
关键环节掌握及难点解析
剥离深度与范围掌握
剥离过深可能导致穿孔或出血,剥离范围不足则可能影响手术效 果。
创面处理
剥离后创面需妥善处理,如止血、缝合等,以预防术后出血和感染 。
器械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胃镜和各种手术器械的操作技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并发症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
出血预防与处理
术中严密监测出血情况,采取合 适的止血方法,如电凝、药物等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课件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课件

新技术的应用前景
ESD 技术的成熟及应用可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 老百姓带来福音,可以在离家最近的医院享受到世 界一流的技术及医疗服务。同时也可以为我院带来 巨大的声誉,我省的 ESD 水平相对较为落后,能进 行ESD手术的医院不足3家,仍是以附属医院为主的 医疗医院,为了相应院领导的号召,把我院打造成 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区域性医疗中心,我科室 的 ESD 技术有望在消化内镜领域成为我院的先锋军, 让全省的老百姓都了解我院的 ESD 技术科媲美哈医 大等全国知名的医院。
ESD适应症
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适应证 1、无法通过EMR实现整块切除>20mm腺瘤和结直肠早癌。 2、抬举征阴性的腺瘤和早期结直肠R切除困难的 病变。
4、反复活检仍不能证实的低位直肠病变。
ESD的禁忌症
绝对禁忌: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 障碍及服用抗凝药的患者,未纠正凝血功能前严禁 行ESD。 相对禁忌:病变浸润深度超过 SM1 是 ESD的相对禁 忌证。
ESD的适应症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适应证 1. 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2. 肿瘤直径≤30 mm、合并溃疡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3. 肿瘤直径≤30 m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SM1黏膜下癌。
4. 肿瘤直径≤20 mm、无合并溃疡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5. >20 mm的胃黏膜上皮内高级别瘤变。 6. EMR术后复发、再次行EMR困难的黏膜病变。 7. 高龄、有手术禁忌证或疑有淋巴结转移的黏膜下癌,拒绝手术者可视为 ESD相对适应证。
风险评估
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和疼痛。出血是最常 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术中出血较为常见。 1、 ESD术中出血以胃上1/3的病变较为常见;迟发性出血常 于术后0~30天出现呕血或黑便,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 2、胃ESD穿孔率为1.2%~9.7%,即便在技术成熟的治疗 中心,穿孔率也为4%左右,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ESD术 后的出血率为0.6%~15.6% 。 3、食管ESD的穿孔率为0%~6%,术后出血率几乎为0%, 局部复发率在0.9%~1.2%之间。 4、结直肠ESD的穿孔率为4.7%,术后出血率为1.5%,局 部复发率为1.2%。 5、ESD术后疼痛较轻,患者通常可以忍受。

【课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课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课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优点:侵袭性小,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优越性;具有获得完整病理标本的优点,有利于明确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并决定是否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适应证:没有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较浅,采用内镜方法可以安全、完整切除的消化道局部病变都是内镜治疗适应证。

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大于2cm息肉用ESD治疗。

早期癌:确定早期癌的浸润范围和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黏膜下层早期癌,ESD治疗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

禁忌证:对于不具备开展无痛内镜检查条件的医疗单位、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不主张开展ESD治疗。

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服用抗凝剂的患者,在凝血功能未纠正前严禁行ESD。

抬举较差的病变,提示病变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肌层间有粘连,操作本身难度较大,应列为ESD禁忌证。

判断病变是否适合做ESD方法:内镜超声(EUS)可以明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和大小,但对平坦病变的浸润深度(尤其是黏膜下层)的判断,其准确性有其局限性。

窄带成像技术(NBI)和内镜染色明确病变范围和性质后,结合放大内镜观察整个病变的毛细血管形态、腺管结构和腺管开口对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极有价值。

抬举征即侵犯到黏膜下层的病变注射生理盐水后不会明显抬起。

ESD相关器械:高频切开刀、DUAL刀、IT刀、Hook刀、Flex刀、TT刀、海博刀IT刀优点:纵向切开较为方便;由于刀体切开部分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切开或剥离,可节约操作的时间;即使无法看到切入点,绝缘头也可以防止穿孔;一旦习惯使用IT刀后,可以采用1把IT刀进行黏膜切开和黏膜下剥离;与其他切开刀相比要安全得多。

IT刀缺点:IT刀也存在一定缺点:①横向切开有一定难度,需要熟练的内镜配合;②有时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剥离,存在盲区IT Knife2在大幅度提高切开和剥离性能的同时,绝缘刀头可避免进入黏膜过深,减轻对深层组织不必要的切开,降低穿孔危险性。

2023最新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 )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ppt课件

2023最新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ESD )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ppt课件

02

• 告知患者出院后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如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
03
累等。
05
结论
结论
• ESD手术对于早期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 义,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
• 完善的护理措施是ESD手术成功的重要保 障,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
• 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
ESD手术适应症
01
• 早期消化道肿瘤,如早期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 消化道癌前病变,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
02
• 直径小于2cm的黏膜下病变。
03
ESD手术基本步骤
• 胃镜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 • 超声内镜确定病变层次; • 注射针注射美兰和生理盐水,建立黏膜下层剥离空间; • 使用特殊器械,如刀、钩、铲等,对病变进行逐层剥离; • 取出剥离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 创面处理,止血、缝合等。
• 术后患者需禁食,并观察吞咽情况,以免 发生喉头痉挛和出血。
1
• 术后常规给予止血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以预防出血和胃部不适。
2
•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 心率、呼吸等,以及疼痛程度和腹部体征等
3。
病情观察
•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01
,以及腹部体征和排便情况等。
2023最新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护 理要点及健康教育
contents
目录
• 简介 • 术前准备 • 术后护理 • 健康教育 • 结论
01
简介
ESD手术定义
•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在胃镜引导下,使用特殊器械对早期消 化道肿瘤进行完整剥离的微创治疗方法。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护理查房ppt课件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护理查房ppt课件
37
• 2017年5月17日 • 7P:焦虑:与担心预后、病理结果有关 • 7I:1、对患者热情、真诚、关心、体贴,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提高主动配合能力。 2、沟通与交流,倾听患者主诉。 3、家庭社会支持系统。 4、讲解成功治愈的先例,树立信心。
5、告知患者病理结果 • 7O:5月21日: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
4、检查前患者排空膀胱,有义齿的患者应将义齿取出。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 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医生在检查前20~30min要给患者使用镇 静剂、解痉剂。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28
17-05-17 16:10患者在全麻下行经电子内镜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剥离 术(ESD), 17时20分结束,全程时间:1时 10分。术后于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观察生命体征 遵医嘱予禁食、监测血糖、记录出入量。 治 疗给予抗感染,抑酸护胃、止血,补液等治疗。(回室时 Braden评分 18分,自理能力评分30分,防跌倒评分4分,疼痛评分2分)
10
11
12
13
胃ESD引起出血的概率高达7%,结肠ESD 引起出血的概率为1.4%--2%。
操作者内镜工作经验少于5年为出血发生 的高危因素。
施行ESD的医生必须充分熟悉各种医疗器 械的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止血 器械,采用适当的手法,安全、确切止血。
14
主要并发症之一,穿孔一般较小,术中能 及时发现,只要具有良好的内镜治疗基础 和经验,应用钛夹往往能夹闭穿孔。
成熟 目前能否进行ESD手术已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内
镜水平高低的标志
3
食管病变: 1)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 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ESD是内镜下使用
高频电刀与专用器
械,将胃肠道病灶
(包括胃肠道达到将病
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
3
.
4
术前检查
病人在术前应检查血常规、
凝血常规,肝功、交叉配血
试验、行胸透及心电图检查
等,详细询问患者有无服抗
凝药物史,有无出血倾向,
若有出血倾向应先予药物治
.
7
术后
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常规禁食、 水,观察24~48小时。如果患者 没有呕血、黑便、腹痛、皮下气 肿等情况发生,遵医嘱可进流质。 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异常,应该延 长禁食时间,必要时可放置胃管进 行胃肠减压。
.
8
出院指导
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少食多 餐。食物选择易消化,高营养,富含 铁、钙、维生素的食物,禁食油炸、 硬、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起居规律,劳逸结合。注意缓 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劳累, 戒烟、酒。 遵医嘱用药,慎用或勿用胃黏膜刺 激性药物。 每3~6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ESD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
1
ESD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 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 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 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和器官的切除。ESD与剖腹手术及以 往EMR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1、 创伤小,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 次治疗,3、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 病理标本以供分析,4、对于面积较 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 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小 复发概率。
.
9
No Image
/10/29
.
10
疗,有高血压患者应先将血
压降至可控水平,以减少术
中出血风险。
.
5
术前准备 上消化道治疗的患者
术前1天进软食,手术 当日禁食,下消化道 治疗(同肠镜检查) 的患者术前3天进流质, 并于手术当日禁食, 并口服和爽导泻,直 至肠道清洁。
.
6
流食
稠米汤,藕粉,杏仁茶,菠萝麦 片粥; 蒸蛋羹,蛋花汤,肉汤冲鸡蛋, 牛奶冲鸡蛋; 各种牛奶,豆腐、豆浆、过萝豆 汤; 西红柿汁,鲜果汁, 清鸡汤,清肉汤, 肝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