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处相关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依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有关医疗废物处理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医疗废物处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行政第一把手为责任区域的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二、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1、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2、医疗废物运送,坚持服务流程,严防遗撒。
3、收集医疗废物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4、医疗废物暂存处设施、管理达标。
5、医疗废物交接手续齐备。
6、院感办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7、医疗废物暂存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三、医疗废物管理措施1、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医疗废物桶必须有盖。
2、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
对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输液瓶、输液软袋、各种抗生素的废弃瓶、小药瓶及塑料外包装;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尿不湿、卫生巾、一次性尿垫等物品,不属于感染性废物,可作为生活废物放入黑色垃圾袋。
感染性疾病病人所产生废物均按医疗废物处置。
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及时更换。
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封扎和标识。
医疗废物袋标识清楚、包装袋上须注明科室、日期、重量,封口符合要求,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收集、密闭运输。
4、产生医疗废物的临床科室必须由护士与运送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每天进行交接登记,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册》并双人签字,资料保存至少3年。
5、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的暂存场所。
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清洁和消毒。
6、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
7、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
8、各类人员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5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主体1. 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督促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2. 产生医疗废弃物的临床科室负责生成、收集、暂存和分类投放医疗废弃物,并组织好相应的培训。
3. 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医疗废弃物的搜集、集中存放、转运和最终处理,并负责废弃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 技术科室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制定废弃物处理的方案,并负责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5. 全体员工要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
三、医废分级管理1. 感染性废弃物:将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高风险废弃物、中风险废弃物和低风险废弃物。
高风险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中风险废弃物可以与普通医疗废弃物混装集中暂存,低风险废弃物可以按照一般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2. 化学性废弃物:将其分为酸性废弃物、碱性废弃物、有机溶剂废弃物和其他化学品废弃物。
不同类型的化学性废弃物需要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单独收集、暂存和最终处理,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安全处理和监督。
四、收集、暂存和运输1. 收集:临床科室应将医疗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废弃物及时交给环境卫生部门。
2. 暂存:医疗废弃物暂存应采取密闭、防腐蚀、防污染的措施,确保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3. 运输: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将暂存的医疗废弃物进行转运,转运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五、最终处理1. 常规医疗废弃物:常规医疗废弃物可进行化验焚烧、高温蒸煮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方式。
2. 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和化学性废弃物应委托专业的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3. 放射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范文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化学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的废弃物。
为了保护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废物暂存间的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暂存和合理处理。
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
二、管理要求1.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其他区域有明确的隔离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扩散。
2.医疗废物暂存间应按照废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的标识,并做好防止误放的措施。
3.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置稳定的环境控制设备,包括温湿度控制、通风换气和消毒设施,以确保废物不会产生污染和变质。
4.医疗废物暂存间应配置足够的废物容器,并根据废物产生量进行及时更换和清理,防止废物溢出和滋生细菌。
5.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有封存区,对已满的废物容器进行密封和标识,并做好记录,以便后续处理和追溯。
6.医疗废物暂存间应加强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废物泄漏、异味和其他异常情况,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
三、操作规范1.进入医疗废物暂存间的人员应着装整齐,佩戴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服等,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2.进入不同类型废物暂存间的人员要进行分类指导,确保废物正确投放,防止交叉污染。
3.废物容器应随时保持封闭状态,废物投放完毕后必须紧闭容器盖,以免废物外泄和臭气传播。
4.废物暂存间内不得随意堆放其他物品,保持清洁整齐,防止废物混杂和滋生细菌。
5.发生废物泄漏等急需处置的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四、安全管理1.医疗废物暂存间应设置监控设备,进行24小时监控,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2.医疗废物暂存间应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置流程,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废物。
3.医疗废物暂存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消毒,记录检查结果和消毒记录,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暂时储存地点、内部运送工作制度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1、各科室在放置医疗废物收集桶的地点应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医疗废物的收集桶,应使用有盖容器,并按分类贴有标识。
2、医疗废物应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黄色垃圾袋上注明。
3、病房由护士长负责,门诊、辅助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并制定本部门的医疗废物处理制度或流程。
4、损伤性废物应直接放入利器收集盒;其它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
5、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6、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黄色垃圾袋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黄色垃圾袋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7、运出科室的医疗废物应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发现密封不严、容器破损等情况应立即重新封装并做相应的消毒处理。
8、严禁使用没有医疗废物标识的包装容器。
黄色垃圾袋、利器盒外表面应有标识,标识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9、医疗废物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严禁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10、不得将破损的医疗废物包装容器作为普通生活垃圾遗弃。
破损后的包装容器应与医疗废物一同处置。
11、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2、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擦手。
13、医疗废物的收集桶应每日清扫,定期消毒,保持环境整齐。
14、医疗废物由专人每日2次到各科室统一收集。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点工作制度1、医疗废物暂存地点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穿戴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工作服、帽子、口罩、防渗围裙及袖套、手套、胶靴、必要时戴护目镜等)后方可进入工作场地,掌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2、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分类收集,和接收产生地的医疗废物交接时要过秤,按科室逐类登记,并分类封扎,挂放警示标识。
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要求及相关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要求及相关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间设置要求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暂存间的设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库房必须远离生活垃圾,设有通道方便医疗废物运输车出入,并防雨淋、防雨洪冲击或浸泡。
2.库房必须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分开,相距2米以上。
3.库房必须有密封措施,设专人管理,防鼠、防蟑螂、防盗窃、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加锁)。
4.库房的地面和1米高的墙裙必须防渗处理(硬化或瓷瓦),有上水(室外),下水(室内通向污水处理系统)。
5.库房内必须有照明设施(日光灯)和通风设施(百叶窗换气扇)。
6.库房内必须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示和“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及其它废物”(字样)。
7.库房内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将损伤性和感染性及其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行包装(专用袋、锐器盒),并进行标示。
入库房时,要分类登记,医疗废物要有计量,并盛装于周转箱内。
8.库房外明显处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警示标示。
9.库房外必须张贴医疗废物收集时间字样。
此外,还必须设置更衣室,并有专人管理卫生和安全防护用品。
医疗废物暂存间卫生要求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卫生,暂存间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医疗废物必须日产日清,清运后进行消毒冲洗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2.库房必须配有紫外线灯和消毒液喷洒设施。
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为了减少医疗废物的腐败和散发恶臭,尽量做到日产日清。
如果做不到日产日清,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暂存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必须制定以下管理制度:1.制定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
2.制定医疗废物收集分类、贮存、消毒等工作程序。
3.制定医疗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上述管理制度必须张贴在暂存库房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必须遵循以下规定: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医疗废物暂存站管理制度(6篇)

医疗废物暂存站管理制度1、医疗集中医疗废物暂存地必须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处。
2、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有严密和封闭措施,防止渗漏,避免阳光直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____天,由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专门管理人员按时对医疗废物暂存处喷洒药液,以防鼠、防蚊蝇、防蟑螂。
并进行清洁消毒。
4、医疗废物暂存地设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的警示标识。
5、严格禁止医疗废物与生产垃圾混放、转让或买卖。
6、暂存病理性废物,尽可能采取低温或防腐贮存。
医疗废物暂存站管理制度(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废物暂存站的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疗废物暂存站是指用于临时存放医疗废物的设施,主要包括固体废物暂存区、液体废物暂存区和其他特殊废物暂存区。
第三条医疗废物暂存站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存放、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可控。
第四条医疗废物暂存站的管理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医疗废物管理资质,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废物暂存站应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包括固体废物暂存区的货架、围栏、消防设施等,液体废物暂存区的集装桶、密闭容器等。
第二章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包装第六条医疗废物暂存站应根据医疗废物的特性和处理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和包装。
第七条医疗废物暂存站应设置相应的标识和标牌,包括“医疗废物暂存站”、“禁止投放非医疗废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
第八条应急救援设施必须与医疗废物的暂存区域相对应,设置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等。
第九条医疗废物应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和包装,包括医疗器械残余、注射器、药品包装袋、废纸、废塑料等。
第十条医疗废物的包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使用密闭容器、符合承载能力、不易破裂等。
第三章医疗废物的暂存和存放第十一条医疗废物暂存站应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的暂存和存放工作,每批次的医疗废物应统一编号并填写登记。
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置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储存和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储存和合理处理,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依据《医废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本医院内的全部医疗废物的储存和处理工作,包含收集、分类、分包、转运、储存和处理等环节。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涉及医疗废物的科室、疾病防备掌控部门、供应室、物资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2.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应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医疗废物分类及标识第三条医疗废物的分类1.医疗废物依据其危害程度和特性分为四类:感染性废物、化学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
2.科室或者相关部门应依据医废的特性和来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确保正确处理和处理。
第四条医疗废物的标识1.医院统一采用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分类标识进行标记。
2.全部医疗废物容器上应清楚标注废物类型、来源科室、日期等信息。
第三章医疗废物收集和存放第五条医疗废物的收集1.每个科室应设立特地的医疗废物收集点,确保废物及时收集到指定容器。
2.废物容器应设置在指定位置,方便科室内的医护人员投放医疗废物。
3.医疗废物收集点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第六条医疗废物的存放1.已收集的医疗废物应及时转运到特地的储存室。
2.储存室应设有充分的储存空间和合理的通风设施,确保废物的质量和安全。
3.科室应定期清点和清理储存室,妥当保管并做好记录。
第四章医疗废物转运和处理第七条医疗废物的转运1.医院应与合法的医疗废物转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医疗废物能够及时、安全地转运。
2.转运过程中,废物必需经过安全包装和密封,防止泄漏和扩散。
3.转运过程中,要确保车辆符合相关要求,司机具备相关驾驶和操作技能。
第八条医疗废物的处理1.依据医废的种类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包含焚烧、高温蒸煮、化学处理等。
2.医院应委托合法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并保存相关证明文件和记录。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管理制度【1】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1页。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4篇)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的运输工具将采用____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处理。
二、医疗废物临时储存设施的内部墙面和地面需每48小时使用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
三、对医疗废物临时储存点实施无害化处理,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持续____小时。
四、确保传染性患者使用后的医疗废物单独隔离存放。
五、专职人员应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以防止自身感染。
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管理规范:一、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二、在临时储存区域设置明显的医疗废物警告标识和"禁止吸烟、进食"的警示标示。
三、配置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以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各类废物应分别存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得混杂,并在容器上明确标识。
五、确保临时储存设施的封闭性,防止害虫侵入,工作人员需随时关闭入口,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六、对各科室送来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称重并进行记录,交接过程需双方签字确认。
七、医疗废物转交后,立即对储存点和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进行详细记录。
八、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完整性,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九、向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集中交付废物时,需严格执行交接手续,签署转送单,并保留副本三年以备查。
十、临时储存区的工作人员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被医疗废物割伤或擦伤,一旦发生意外,应立即处理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十一、确保医疗废物不发生丢失或泄漏,如若发生,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方案进行处置。
2024年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二)一、医疗废物暂存点需设置明显的医疗警告标识和“禁止吸烟、进食”的标识以确保安全。
二、确保门、窗结构完整,具备防鼠、防蝇、防蟑螂等防护功能,并时刻保持关闭状态。
三、每日必须进行____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长为____分钟。
四、禁止存放未密封的医疗废物,以防污染。
五、医疗废物的暂存期限不得超过____天。
如发现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的人员未按时清理,须立即通知总务科以协调解决。
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管理制度与工作要求

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要求一、分类各科室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类管理。
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共五类进行分类。
二、收集各科室应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别收集。
生活垃圾收集于内置黑色塑料袋的密闭垃圾桶内;医疗废物按类别分别收集于内置黄色塑料袋的密闭污物桶内;二者不可混合收集。
各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按照以下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包装物或者容器外应有醒目的标记;(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三)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四)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五)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六)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七)检验科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科室内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八)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九)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一切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十)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三、运送各科室负责收集医疗废物的人员应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收集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分类包装,并存在固定位置。
医院派出专人每日二次到科室统一收集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有毒性、化学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
其正确管理对于保障医疗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废物暂存间是医疗机构中专门用于暂存医疗废物的场所,其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是促使医疗机构实现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
二、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定位和职能1. 定位医疗废物暂存间是医疗机构内的一个特殊区域,用于临时存放医疗废物的中转站点。
2. 职能(1)收集和暂存医疗废物,确保废物不会对医疗活动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划分、分类医疗废物,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
(3)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运输和处理,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的要点1. 设立和设置(1)医疗机构应根据生化垃圾产生量和种类,合理规划医疗废物暂存间的设置数量和规模。
(2)医疗废物暂存间应位于医疗机构内疾病传播潜在危险区域以外,不与其他区域直接相通。
(3)医疗废物暂存间应具备必要的防尘、防水、防腐蚀和密闭隔离条件。
2. 设备和器具(1)医疗废物暂存间应配备专用的储存容器、垃圾桶和袋子。
(2)医疗废物暂存间应配备专用的清洗设备,以确保容器、垃圾桶和袋子的清洁和重复使用。
(3)医疗废物暂存间应配备通风设备,以保持空气流通和减少异味。
3. 医疗废物暂存间的操作规程(1)应有专人负责医疗废物暂存间的管理和操作,确保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
(2)应制定严格的医疗废物暂存间进出管理制度,限制非相关人员的进入,并要求相关人员进入前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3)医疗废物暂存间中的医疗废物暂存容器和垃圾桶应按规定进行标识和分类,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置。
(4)应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环境卫生和安全。
4. 医疗废物暂存间的检测监控(1)应定期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环境监测和检测,如气体、液体、微生物等的监测。
(2)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制度模版(二篇)

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工作,提高废物管理效率,维护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安全及卫生环境,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二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以及协助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废物的运输工作。
第三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制定和实施医疗废物的暂存管理制度,监督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暂存、标识及处置工作。
第四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废物暂存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对从各个单位收集来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和暂存,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暂存。
第六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处置操作规程,安全进行废物的暂存工作。
第七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相关废物的记录和统计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第八条医疗废物暂存处负责定期检查相关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九条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工作流程如下:1. 接收医疗废物:接收来自各个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检查废物的分类情况,并在废物包装上标识分类信息。
2. 分类包装:根据医疗废物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包装,确保废物不会互相污染。
3. 暂存管理:将分类包装好的医疗废物暂存到指定位置,并进行合理摆放,确保废物的安全暂存。
4. 废物运输:根据废物的不同种类和性质,按照相关规定将废物交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5. 记录与报告:对每批次的废物进行记录和统计,并及时上报相关数据。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条医疗废物暂存处应落实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暂存。
第十一条医疗废物暂存处应确保暂存场所的通风和卫生条件良好,保持场所的整洁和无异味。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确保废物暂存场所的安全。
第十三条医疗废物暂存处应确保废物暂存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维修和更换设备。
第十四条医疗废物暂存处应加强废物暂存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好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设备的卫生状况。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5篇)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一、我院建立的暂时储存点位于单位的后门人流减少处。
二、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储存室内的带盖桶内,不得露天存放。
三、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四、储存室要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五、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六、暂存点内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避免阳光直射。
七、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八、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____%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2)是指针对医疗机构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暂时储存和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由于医疗废物涉及一定的危险性和传染性,储存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防止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1. 废物分类:医疗废物根据特性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感染性废物、化学药品废物、放射性废物等。
2. 储存容器:医疗废物必须放入特定的储存容器中,以防止泄露和传播。
储存容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具备防漏、防污染、耐腐蚀等特性。
3. 储存设施: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储存设施,如储存室、中间搬运站等,以确保废物的安全储存和暂时保存。
4. 标识标记:医疗废物容器应明确的标识和标记,包括废物的分类、处理方式、危险性等信息。
这有助于减少误操作和确保正确的废物处理。
5. 时间限制:医疗废物的储存时间有一定限制,一般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间。
超过限定时间的废物应尽快进行处理,以避免积存和滋生细菌等问题。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减少污染和传染病的风险,保护医护人员和环境的健康。
同时,也有助于合理使用资源和推动废物的回收利用。
因此,医疗机构应积极落实该制度,加强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3)是指医疗机构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暂存,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5篇)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2、要有严格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3、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做到防鼠、防蚊蝇、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4、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
5、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6、专职人员必须按制定时间、路线,并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收集、运输医疗废物。
7、从各医疗废物产生点收集回的医疗废物要分类放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
8、认真执行登记制度,收集医疗废物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并保存登记资料至少三年。
9、收集的医疗废物不能外流、泄漏、扩散,只能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10、将医疗废物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11、每次收集完毕,在暂存点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先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12、当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贮存点、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先用高压水冲洗,再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
13、专职人员在收集或运送医疗废物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穿胶鞋。
接触医疗废物后,脱去手套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的洗净双手。
14、在工作中要防止被锐器刺伤,一旦发生刺伤要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15、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即可向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16、因管理失误,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泄漏、扩散,要承担相应责任,并根据情况给予罚款处理。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范文(二篇)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医疗废物是指由医疗机构和个体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和危险性的废弃物。
在医疗废物处理中,暂时储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的管理,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制定并执行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是必要的。
二、制度内容1.暂时储存场所(1)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暂时储存场所,用于存放医疗废物。
暂时储存场所应位于医疗机构内部,单独设立,与患者活动区域隔离开来。
(2)暂时储存场所的布局应符合卫生要求,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场所内部应设置适量的存放容器,以便存放不同类别的医疗废物。
2.暂时储存容器(1)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废物的性质和数量,提供相应的暂时储存容器。
暂时储存容器应具备防漏、防溅、防火等功能。
(2)暂时储存容器应有明显的标志和警示语,以便识别和提醒工作人员。
容器的底部应有防滑措施,以防止滑倒和破损。
(3)暂时储存容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废弃的暂时储存容器应按照相应的废物处理要求进行分类和处理。
3.暂时储存时间(1)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医疗废物,制定相应的暂时储存时间。
一般来说,具有传染性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其他类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2)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记录系统,记录医疗废物的产生时间和暂时储存时间。
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对超过暂时储存时间的医疗废物进行安全处理。
4.暂时储存操作(1)医疗机构应制定暂时储存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工作人员在进行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2)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和标识。
医疗废物的分类应根据废物的性质和处理方式进行。
(3)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暂时储存操作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意识和技能,确保暂时储存的安全和稳定。
5.与医疗废物运输的衔接(1)医疗机构应与专业的医疗废物运输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医疗废物从暂时储存场所到运输车辆的安全衔接。
医院医疗废物储存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废物储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医疗废物的安全储存和处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科室和相关人员,包含医务人员、护理人员、清洁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规范医院医疗废物的储存管理,强化对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储存和转运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废物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四条医院医疗废物分为三类:感染性医疗废物、化学性医疗废物和其他医疗废物。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废物必需依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包装、标识、储存和转运。
第二章废物分类和标识第五条医院全部科室必需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并进行明确的标识和标志。
第六条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标识为红色,标志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字样,必需在储存箱、袋子等容器上标明。
第七条化学性医疗废物的标识为黄色,标志为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字样,必需在储存箱、袋子等容器上标明。
第八条其他医疗废物的标识为蓝色,标志为其他医疗废物的字样,必需在储存箱、袋子等容器上标明。
第九条储存箱、袋子等容器必需坚固,底部必需有防渗漏措施,并配备密封盖。
第十条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必需在包装外部明显位置粘贴相应的标签,标明废物的类型和储存日期。
第三章废物储存管理第十一条医院医疗废物的储存必需遵从以下原则:1.各科室必需设置专用的医疗废物储存区域,严禁将医疗废物放置在公共区域或普通垃圾桶内。
2.不同类型的医疗废物必需分别储存,严禁混装。
3.储存区域必需保持清洁、干燥,并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
4.感染性医疗废物和化学性医疗废物必需分别储存,严禁混装。
5.必需建立完善的废物储存记录,包含储存日期、储存容器编号、储存区域等信息。
第十二条医疗废物的储存期限如下:1.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储存期限不得超出24小时,而且必需进行特地处理。
2.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储存期限不得超出72小时,而且必需按规定方式处理。
3.其他医疗废物的储存期限可依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规范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规范一、目的和范围: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医疗废物的暂存与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在存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本规范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内所有涉及医疗废物暂存的科室和部门。
医疗废物暂存间作为医疗废物处理的中间环节,其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对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本规范,我们旨在确保医疗废物在暂存环节中得到合理、安全的处理,降低潜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处理这些废物,根据其特性,医疗废物被细分为以下五大类:1. 感染性废物:指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感染的废物。
这类废物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使用过的敷料、棉签、注射器、输液器等;- 污染的血袋、输血器、手术器械等;- 病原体培养物、培养基、实验动物尸体等。
2. 损伤性废物:指在处理过程中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损伤的废物。
这类废物包括:- 玻璃试管、安瓿瓶、手术刀片等;- 针头、缝合针、医用锐器等。
3. 病理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含有病理性物质的废物。
这类废物主要包括:- 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器官等;- 死亡胚胎、胎盘等。
4.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变质、淘汰的药物及其包装物。
这类废物包括:- 过期的药物、疫苗等;- 变质、污染的药物;- 废弃的药物包装材料。
5. 化学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化学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特性的废物。
这类废物包括:- 诊断、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 医疗设备维护、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液;- 其他具有危险化学性质的废物。
对医疗废物的明确分类,有助于提高医疗废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废物得到合理、安全的处理和处置。
各部门应严格按照本规范定义的分类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转运。
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一、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二、暂存处有醒目的医疗废物警示标志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三、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四、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医疗废物应分别存放在容具内,不得混装,存放设施工具上应有明确的标示。
五、暂存处封闭设施完善,无鼠、蚊蝇、蟑螂。
工作人员随时关好大门,防止无关人员进出。
六、对各科室交来的医疗废物应进行分类称量并登记。
交接双方签字。
七、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暂存点、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作好登记。
八、定期检查暂存处医疗废物存放容具,对破损的应及时更换。
九、医疗废物集中上交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时,要严格交接手续,在转送联上签字,并对留存联保存三年备查。
十、暂存处工作人员要作好自我防护措施,防止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一旦发生,应立即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十一、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一旦发生,应按照应急方案进行处理。
医疗废物暂存点消毒隔离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废物暂存点的消毒隔离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保护环境和人员的健康。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医疗废物暂存点的消毒隔离管理。
三、主要内容1. 医疗废物暂存点的建设和布局1.1 医疗废物暂存点应设在离医疗工作区较远的地方,且易于清洁和消毒。
1.2 医疗废物暂存点应设置防尘、防虫、防鼠等设施,保持环境整洁。
2. 安全设施和消毒措施2.1 医疗废物暂存点应设置防洪、防火等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修。
2.2 医疗废物暂存点的地面、墙壁等应经常清洁和消毒,且应保持干燥。
3. 医疗废物暂存容器的选择和使用3.1 医疗废物暂存容器应具备根据不同类型医疗废物的特性而选择,标识清晰。
3.2 医疗废物暂存容器应定期更换,并及时清理和消毒。
4. 医疗废物暂存点的管理和监督4.1 医疗废物暂存点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并定期进行培训。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工作制度

D县人民医院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工作制度
一、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运送车辆的出入。
二、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有严密的封闭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避免阳光照射,并有防盗、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三、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设有水池、地漏等设施,墙面和地面的装修应便于冲刷、清洗和消毒。
四、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等警示标识,配备灭火器材。
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配备冰箱,用于暂存病理性废物。
六、设专(兼)职人员管理,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管理人员应对医疗废物的交接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和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员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七、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实行日汇总,工作人员应将每天回收的医疗废物进行数量和重量的汇总合计,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上级监控部门。
— 1 —
八、每日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运送工具用1000mg/L 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专用运送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九、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医疗废物应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危险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十、医疗废物转交出去以后,及时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墙面和地面可用有效氯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擦或喷洒。
—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管理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
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
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