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研讨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研究的开题报告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沥青路面是道路交通运输领域中常见的路面,其优良的耐久性、弹性和防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高速公路及其它道路的建设和维护。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经常遭受车辆重载、恶劣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路面表面出现龟裂、变形、损坏等问题。
因此,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指标建设路面,以减少路面的维护成本,缩短路面改建的周期,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运行效率。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相关因素,以实现沥青路面设计的最佳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探究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等因素对路面性能的影响;2. 研究不同设计指标对路面耐久性、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3. 基于实测数据和模拟分析方法,构建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为后续路面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文献综述对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验研究选取不同结构形式、材料特性、施工工艺的沥青路面进行构建和实施,通过现场实测和室内模拟方法获取路面的各项性能参数。
3. 数据处理和建模通过对实测数据和模拟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建立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验证和精度分析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度。
四、预期成果1.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相关因素分析;2. 沥青路面的性能预测模型构建;3.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的推荐方案;五、研究难点1.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结构形式、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的沥青路面,进行实施和实测,有较大的工作难度和技术难题;2. 在数据处理和建模阶段,需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建模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不同因素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以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
六、进度安排1. 第一年: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案设计;2. 第二年: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建模;3. 第三年:模型优化和方案推荐。
沥青路面设计工程实例探讨
类 , 大多 数设 计指 标 主要 是针 对荷 载疲 劳 开裂 , 但 部
分设 计指 标针 对 永 久 变 形 , 不 够 成 熟 。本 文 结 合 但
实 际工程 的路 面设 计 , 沥青 路 面在 设 计 上 的一 些 对 问题 进行 探讨 。 盘锦 市新建 某 条汽 车专 用 二级公 路 , 经调 查 , 沿 线所 在地 区地 下 水 平 均 埋 深 为 2 9 m; 通 量 年 平 . 交
:
×3 5 。 : 5 7 ( ) 6 N ' 58 25 2 次 7
按半 刚性 基层 层底 拉 应力 中的 累积 当量轴 次 :
:
× 6 N 叼: 2 9 ( 3 5 ; 496 5 次) 9
引 言
沥青 路 面 由于使 用 了粘 结 力较 强 的沥 青 材料 , 使 矿 料之 问 的粘结 力 大 大 加 强 , 而 提 高 了混 合 料 从
均增长 率 为 7% ; 线各 种材 料供 应充 足 。 沿
1 确定 累计 当量轴 次
查 询 JG0 0 20 ( 路沥 青路 面设 计 规范 》 T 5- 0 6 公 ( 规定 的轴 载换 算 结果 表 。根 据 设 计 规 范 , 级 公 路 二 沥青 的设计 年 限可设 为 1 , 向 4车道 的车 道 系 5年 双 数取值 为 r= .5 交通 年 增 长 率 为 r / 04 。 =7% 。按
路 面破坏 。
计标 准 轴次 约 为 58252次 , 据规 范推 荐 结 构 。 5 7 根 考 虑到公 路 沿途 有 大 量 的 碎 石且 有 石 灰 供 应 , 面 路
市政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的探讨
b e e n o p t i mi z e d g r a d u a l l y , t h e p oc r e s s o f i t s c o st n r u c t i o n ma t e -
1 5年 。
算,并进行严格 的控制,从而能够使其对公路起到 良好 的支撑 作用 ;其二 ,基层 ,公路在使用 的过程
中,其大部分载荷 均有 基层承 受,因而对其设计的 过程中,应使得 基层能够拥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对 冲击力 以及变形有着 良好的抵御能力 ,同时 ,应使 得其透水性 能相对较差,整体性较强;其三,路面, 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路面直接承受着来 自于交通 工具的竖 向应力 ,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 良好 的行车 环境。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 中,应对其刚度、使 用性能等 方面进行着重处理 , 同时应使其满足抗滑、 阻水等方面的要求;其四,垫层,该结构的主要作 用在于将公路中存在的流动的水分进行排出 ,最大 限度 的 保 持 路面 的 干燥 , 对 其 进 行 设 计 的 过 程 中 应
据。
线组 成。H 线道 路起点衔接于环湖一路西南段,终
点接 金 山大 道 , 道 路 全 长 2 8 8 . 3 5 5 m 。I线 道 路 起 点 衔 接 于 金 山 大 道 , 终 点 接 纵 三 路 , 道 路 全 长
步得到 提升,其施工过程中所 需的材料 也随之升级。现阶
段 ,沥青 路面被广泛使用 。本文对 市政 沥青路面的设计指 标 以及设 计方法进行介绍 ,同时结 合工程 实例,对设计指 标 以及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探讨。
沥青路面设计参数探讨
11 车辆种 类 .
压也增大。交通部公路科研所《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 轴载换算研究 总报告》 明, 表 根据实际接地 面积计
算 出来 的轮胎接地 压力 与轮 胎 内压 并不相 等 。 当轮
胎 内压较低时, 接地压力 比轮胎 内压高 ; 当轮胎内压 较 高时 , 接地压 力 低 于 轮胎 内压 。随 着 轮胎 荷 载 的
关键词 : 轴载 ; 抗压回弹模量 ; 劈裂强度
中图分类号 :4 6 0 U 1.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3— 02 2 1 )4— 07—0 17 6 5 (0 0 0 0 0 3
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同时必须确定路面结构 的材料参数 , 路面结构 的材料参数主要包括路面结 构层 的几何参数 、 力学参数 , 如泊松 比、 模量等。由 于路 面结构层 的力 学 参数 与材 料及 测定 方 法有 关 , 因此, 必须根据路 面实际的受力来确定合理的路 面 结构力学参数 , 以确保路面结构设计合理 , 施工及质 量 管理有 的放矢 。
度影响较大。计算表明, 若车辆总质量不变 , 主轮轴 为单轮时的路面厚度为 10 则 主轮轴 为双 轮时 0 %,
路面 厚度为 8 % , 轮轴为 双 轴 双轮 时 路 面厚 度 为 0 主
6 0%
・
8・
北 方 交 通
2 1 00
两轮中心距为 15 , .d 是经统计分析得出的。
13 车道 系数 .
然后根据试验确定 的 F WD测定 的回弹模量与承载 板测定的回弹量回归公式换算 ;
轮迹横 向分布系数应用到路面设计 中以前 , 还
应分析一下荷载作用下 , 轮迹以外一定范 围内的路 面结构中所引起 的不 同程度 的疲劳损坏。计算表 明, 对于国内典型沥青路面结构 , 在轮迹外 5 c 0m间 隔内, 该荷载 产生 的破 坏作 用 , 大相 当于增 加 最 1%作用次数的影响, 0 更远距离处则可以不计 ; 对于 刚性路面板 , 相邻条带上的荷载要为该条带计算值 最大增 加 6 的影 响。可见 轮 迹范 围外 虽 有影 响但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参数研究与优化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参数研究与优化一、引言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沥青路面是目前高速公路最常见的路面材料。
设计合理的沥青路面参数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降低噪音和燃料消耗,并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和优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和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二、沥青路面设计参数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是指沥青、矿料和填料的种类、质量比例以及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在设计沥青路面参数时,应根据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配合比,以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 沥青含量:沥青含量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沥青含量的选择应根据路面的使用寿命、交通流量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过高的沥青含量会导致路面塌陷和油泥现象,而过低的沥青含量则会导致路面的龟裂和损坏。
3. 矿料级配:矿料级配是指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粒度分布情况。
合理的矿料级配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减少噪音,并优化排水性能。
通过调整矿料级配的粒径分布,可以达到最佳的力学性能和排水效果。
4. 沥青温度:沥青温度是指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的温度控制。
沥青温度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有着重要影响。
过高的施工温度会导致沥青流动性增加,使得路面易产生车辙和车辆打滑等问题;而过低的施工温度会降低沥青的流动性,使得沥青混合料难以与基层充分结合。
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参数研究方法1. 实地调研:首先,在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参数时,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收集路面现状、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和气候条件等相关数据。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全面了解路面的使用环境和问题,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试验研究:其次,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对不同沥青路面参数进行研究,评估其对路面性能的影响。
试验内容可以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耐久性能和排水性能等方面。
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找出最佳的沥青路面设计参数。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探讨
关 键 词 : 沥青 路 面 指 标 ;弯 沉指 标 ; 沥青 层 底 拉 应 变 ;路 基 顶 面压 应 变
中 图分 类 号 :U 1 .1 4 62 7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7 6 2 0 ) 9 0 5 — 3 0 24 8 (0 6 0 — 15 0 -
沥青路 面是 在柔 性基层 、半刚性 基层 上 ,铺筑
一
强度衰 减 .弯沉增 大到 最不 利季节 条件 下路 面 的损 坏状态 时作为路 面破坏 的标 准 。
2 我 国沥 青路面 使 用现状 我 国沥青路 面早期 破 坏非常 严 重 .大致 有 两种 表现 形式 。
定 厚度 的沥青 混合 料作 面层 的路 面结 构 。沥 青路
中破坏严 重 的路 段进 行路 况 调查 发现 6 %以上是龟 0
荷 载作 用下 的多层 弹性 层状 体 系理论 .以设计 弯沉 值 为路 面整 体刚 度 的设 计 指标 。路 面设计 弯沉 值是 根 据设 计年 限 内每个 车道通 过 的 累计 当量 轴次 、公 路 等级 、面 层 和基层 类型来 确 定 的 .相 当于路 面竣 工 后 第一 年 不利 季 节 .路 面在 标 准轴 载 1 0 N 用 ok 作 下 ,测 得 的最 大 回弹弯沉 。另 外 .假定 新建 道路 的
面设 计 的任务 是根据 使用 要求 及气 候 、水文 、土 质 等 自然条 件 .密切 结合 当地 实践经 验 ,设计 经济 合 理 的路 面结构 .使 之能 起到 承受 交通荷 载 和环境 因 素 的作 用 .在预定 的使 用期 限 内满足 各级公 路 相应 的承载能力 、耐久性 、舒适性 和安全性 的要求 。
l 我 国现行 沥青 路面 设计 规范I I 我 国新 建公路 沥青 路 面设计 采用 双 圆垂直 均布
路面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路面设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2、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3、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和病害防治研究4、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预防性养护技术5、沥青路面同步碎石封层反射裂缝治理全文总字数:21313 字篇一: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综合评分法评价沥青路面质量研究摘要: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到公路运营的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
影响路面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参与路面质量评价的指标甚多,所代表的路用性能也不尽相同。
为综合评价沥青结构层的整体性能,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对沥青路面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价结果判定其质量的优劣及稳定性,以指导路面施工。
关键词:质量;关键指标;路用性能;均匀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日益壮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城市道路乃至乡村道路中得到广泛应用,沥青路面工程技术发展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飞跃。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公路运营的舒适度和耐久性,在公路行业中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主要采用单点控制,竣工后的检测数据决定其质量优劣,规范对某些指标的控制范围明显宽泛,较难做到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由此造成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比较普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引起路面损坏的原因很复杂,因为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很多,评价指标也较多,评判的标准也多种多样。
为综合评价沥青结构层的整体性能,提出采用综合评分法对沥青路面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定路面质量的优劣,以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管控。
1综合评分法简介综合评分法是通过打分来对影响路面质量因素的项目进行量化处理,对评价的项目赋予不同的分值,采用加权相加得出总分,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评价。
在沥青路面众多质量指标中,优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性的沥青混凝土指标,并依据事先确定各项关键指标的评分细则和标准依次进行打分,再根据各关键指标在沥青路面总体质量控制中所占权重进行综合评分。
简述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及其要求
简述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及其要求我国 2017 版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及其要求是基于国家标准 GB 50207-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进行的。
该规范规定了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包括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抗滑能力、稳定性等指标,以及交通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和要求。
具体来说,2017 版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要求如下:
1. 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指标:包括热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等。
这些指标需要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实验来确定,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沥青路面的力学指标:包括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承载能力、裂缝控制等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通过现场实验和模拟计算来确定,以保证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3. 交通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和要求:交通荷载对路面的影响和要求是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量和车辆类型,需要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结构设计,以满足交通荷载的要求。
4. 路面美观度和环保要求:沥青路面的美观度和环保要求也是设计指标之一。
在沥青路面设计中,需要考虑路面的颜色、质感、反光性等指标,以满足城市道路美观度和环保要求。
总结起来,2017 版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是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的重要规范,需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现场实验来确定合适的设计指标,以保证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满足交通荷载、美观度、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浅析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及标准
浅析我国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及标准作者:陈文胜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1期前言早在1962年, AASHO就提出了路面性能的概念。
随着道路修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道路使用知识的不断提高和经验的累积,路面使用性能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现代高速公路的发展,人们对路面的功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路面性能可定义为:公路路面在预定的设计年限内,在规定的荷载和气候条件下,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实现和保障各类车辆安全、经济、舒适和快速行驶的能力和属性。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可将路面性能分为结构性能和功能性能。
目前普遍关心的结构性能是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功能性能通常指路面的舒适性、安全性等保证车辆行驶质量的路面特性。
一般将路面性能综合为四个主要方面:路面结构的承载力、路面面层的行驶质量、路面面层的抗滑性和路面结构的损坏状况,这四方面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路面状况对行车要求的适应情况。
因此,了解这四个方面的测定方法、评价指标及其标准,为公路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
一、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标准路面结构承载能力通常可描述为路面在达到预定的损坏状况之前,还能承受行车荷载作用的次数或使用年限。
1. 测试方法对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常见方法是现场测定路面弯沉。
路面结构破坏的原因可能有两类:一是由于过量的变形造成路面结构破坏,用最大弯沉表示;二是由于某一结构层的断裂破坏造成路面破坏,用在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盆曲率半径表示。
因此,理想的弯沉测定应包含最大弯沉值和弯沉盆。
路面弯沉测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静力弯沉测试, Benkelman梁式弯沉仪是最常见的静力弯沉测试设备;(2)稳态动力弯沉测试;(3)脉冲动力弯沉测试,无损路面检测设备——落锤式弯沉仪FWD是脉冲式动力弯沉测试设备的代表。
由于FWD较好地模拟了行车荷载的作用,能够快速、安全、准确地采集大量的路面弯沉信息,目前已成为路面弯沉测试的理想工具。
关于沥青路面设计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400 ) 500
() 2
K =00 A (N )" A s . g e O/ e 9
11 .)
其 中 ,异 A -沥青 混合料级 配系数 ( 、 细 中粒 式取 1粗粒 式取 ,
维普资讯
20年( 6 第4 0 7 第3卷) 期
建 设 计 的 几点 看 法与 建 议
王 一 文
( ,市公路勘 察 设计 院 , 南 郑 州 郑k l 1 河
摘 要: 国外沥青路 面结构设计的发展趋势及一些设 计方 结合 法, 国现行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规 范的结构设计方法在设计理 对我
1. . 2材料设 计参数 3 材料 的模量是表征材料 刚度特征 的指标 , 抗拉应力是反映材 料强度 的指标 ,这两个重要 指标均是 以静态参数为前提. 弯沉拉 我 国《 公路 沥青路 面设计规范》J 0 4 7是 在原 《 (T 1-9 ) 玎 公路柔 性路面设计规范》 J’0 4—6 的基 础上结合近年来高等级公路 应力指标均用静态抗压回弹模量计算 , (1 1 8 ) J 抗拉强 度用圆柱体 劈裂试 的建设 , 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 , 有关交通部 门的教学 、 科 验 测定 抗拉强 度 盯s ,而静 态抗压 回弹模 量 E静 压又 是通 过 p 研、 设计、 管理等 1 个单位参加 , 8 开展 了“ 沥青路 面设计指标 与参 盯s 来确定. p 以路 面设计 弯沉值计算路面结构厚度时 ,采用试验 数 的研究 ”历时 4 , , 年 并把研究成果纳入 了现行《 公路 沥青路 面 温度 2  ̄ 0C的抗压模 量验算层底拉应力是 以试验温度 1  ̄ 5C为标 设 计规 范》 . 0 4— 7 。现行 的 《 青路 面设 计 规 范》 J G ( Ⅲ 1 9) 沥 (T 准温度 。 D 0 20 ) 5 — 0 6 是在 9 7版 的基 础上做 了部 分改进 , 比较适合我 国 的 路 面厚度计算时 , 引用了综合 弯沉修正系数 : 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 实际, 但与国外 的一些先进设计方法相 比还 F I 3 L /0 08) ( 0/) = . ( s2 0 0 E P 6 踅 () 3 是存在一定 的缺陷 , 本文结合 自己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 其 中, 0 E 一土 基 回弹模 量值 ;-标 准车 型 的轮胎 接地 压强 P ( a; MP ) 8一当量圆半径 , 其经验公式是通过试验路段 的结果 回归 1 我 国现 行沥青 路面 结构设 计方 法概 况 分析得出的。 根据我国《 公路 沥青路 面设计规范 》Y GD 0 20 ) (r 5 — 0 6 的内容 2 存 在 问题 要求, 其结构设计方法主要按下述程序进行 。 11 计 理 论 .设 根据上述我 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 笔者觉得虽在 以前 的 路面模型借鉴英荷 壳牌( H L ) S E L 石油公 司提 出的理论设 计 基础上做 了许 多方面 的改进 , 但一些明显 问题还是存在 : 法, 把路面作为一种 多层 弹性体系 , 面层 材料 与土基以杨 氏弹性 () 1对材料低温抗裂性 , 从设计角度看 , 没有完全体现 ; 模量 E和泊松比 表示 , 材料性质均质各向同性 , 各层水平 方向 () 2 沥青 混合料的参数取值有一定 的局 限性 , 回弹模量 和 其 无穷大 , 土基在向下的深度方向无 限。 抗拉 强度应力 , 都是在静态作用 的前 提下得 出的 。 而实际道路行 荷载 :荷 载以双轮组单轴 载 10 N为标 准轴载 ,以 B Z一 0k Z 车时所受荷载都是动态随机地进行 , 与实际有较大出入 ; 10表示 ;单轮传压 面当量 圆直径 d为 2 . m;两轮中心距 1 0 1c 3 . 5 () 3 对路 面在 反复荷载作用下 出现 的车辙 问题 。 不能从设计 倍 当量圆直径 。 角度加 以控制 ; 层间接触 : 假定为多层弹性体 系层间完全连续接触条件 。 () 4 设计 弯沉值计算 中所用 到的基层类型系数 A b考虑 不全 1 . 计 指 标 2设 面, 取值范 围较 单一 ; 刚性基层 A 半 b取值为 1 柔性 基层取值为 、 设计指标基本上引进前苏联设计方法 , 以设计弯沉值 为控制 1 , 1 . 在 . 6 0和 1 . 间的区间较宽 ; 6之 由于对 基层 的半 刚性 与柔性 指标、 弯拉应力来验算 。设计弯沉以路表容许 弯沉值作 为整体 强 并没有 给出明确 的界定 , 因此对实际基层应是属于柔性或半刚性 度的设计控制指标 。 层底拉应力 , 面层剪应力 : 高速公路 、 对 一级 、 有时难以判明; 由半刚性过度到柔性是一个相对 连续过程 , A 固 b 二级公路 、 沥青 面层 和半 刚性基层 、 底基层采用 层底抗拉应力 验 取值也应与其相 一致 。 算, 对城市道路还要进行沥青混合料 面层剪应力验算。 () 5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F存在一定 的缺陷 F经验公式 中只考 13设 计参 数 . 虑 了土基模量和荷载 , 而对结构层 的组合缺乏考虑 。即 当土基模 1 . 交 通 分析 .1 3 量 相同荷载相 同时 , 只要理 论弯沉相等 , 无论路 面结构为何 种组 标准轴载统一采用 B Z一10 准 , 载换算 公式根据林绣 合 , Z 0标 轴 都应采用 相同的 F 。 值 贤《 轴载换算 公式的研究》 成果 , 推荐 以轴载 比表达 的换算公式 : ( ) 沥青路 面的低温开裂 和车 辙问题 , 6对 在设 计 阶段考 虑不 仍采用原规范弯沉等效 、 层底拉应力等效原则 , 根据 多层 弹性理 足 。 论分析弯沉 、 拉应 力与轴载 P或 p d因素的关 系 , . 结合公路 上实 测不同轴载汽车的弯沉对 比、 疲劳试验 、 容许弯沉公式 以及 直槽 3 建 议 的解决 措 施 测试 拉 应 变 验证 提 出 。 要解决上述存在 的问题 , 必须 从设计方法 上找原因。下面拟 路面刚度用 弯沉值控制 ,^ ob /1 【:L=  ̄A ,其 中 L { d为设计 弯沉 从设计理论 、 设计标准 、 材料参数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 值; R为容许弯沉 ; T为相对弯沉变化系数 。 L A 31 计 理论 .设 L=ON  ̄ A AA d 6O e- c s b " () 1 我 国虽然推 出了 A D 9 P S 7专用设计 程序 , 通过 电算计 算双圆 N 设计 年限内一个 车道 上的累计 当量轴次 ;J I 一竣工验 收 垂直均 布荷 载作用下 的多层弹性层状连续体 系的精 确解 , D 取代了 弯沉值 ; s A 一面层类 型系数 ; c A 一公路等 级系数 ; b A 一基层类型 系 过去的有一定误 差的查 图法 , 但多层弹性层状体之 间 , 不一定 并 数( 半刚性基层取 1柔性基层取 1 ) , .。 6 是完全连续 的,对于绝对光滑或部分连续部分光滑没有考虑 , 即 强度验算以路 面的疲劳弯拉应 力 盯m≤ 盯r来 验 算 ,其 中 使考虑 也无法计算 出精确解 , 与实际结 果有一定 误差 。 以不 故 所 盯r 为容许拉应力 , 它是通过和 盯s l 来确定 的; p p和 ( s 盯s 是在规 防引进 S E L设计法 中的 BS R程序 , HL IA 可以计算 N层体系作用 定条件下通过劈裂试验获得 的材料 的劈 裂强 度 . 也称为间接抗拉 垂直和水平荷载等状况 。 强度 ; s K 一抗拉强度修正系数 ,是根据沥青混合料或半刚性材料 32设 计 标 准 . 疲 劳规 律考 虑间歇时间 , 裂缝传播速 度 , 通量折减和横 向分 布 交 () 1 以弯沉为设计标准 , 拉应力验算只是静态作用 , 没有考虑 等室内外 试验条 件的差异等因素的修正而得出的。 路基的垂直压应变 8z 与重复荷载作用次数 N之间( 下转 7 8页)
我国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设计指标
我国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设计指标说到沥青路面,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那种黑乎乎的马路,不管是轰隆隆的汽车,还是在路边上随便一走,总感觉它总能带给人一种熟悉的安心感。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道路的厚度到底是怎么设计的?听起来好像是一个技术活儿,但其实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工作。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我国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那些事儿,保证让你听得懂、看得明白。
首先啊,沥青路面为什么要设计厚度呢?其实这就像建房子需要设计墙壁的厚度一样,沥青路面也得考虑它承受的压力。
如果厚度不够,车子一开过,马路就容易塌,不仅影响交通,还让人心里发毛。
要是厚度太大呢,那就像铺了块大饼,白白浪费资源,成本也高。
所以啊,沥青路面设计的厚度可不是瞎猜的,而是根据一系列指标来决定的。
你想,谁能做事儿不讲点儿规矩呢?咱们先说说第一个设计指标,那就是路面的交通荷载。
别看这些车子一个个小小的、轻飘飘的,但它们每天来来回回的,所造成的压力可不小。
尤其是那些重型卡车,简直就是“搬山卸岭”的家伙。
就拿高峰时段来说吧,一辆车不停地来回走,几天几夜地压,路面肯定得受不了。
设计沥青路面的厚度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交通工具带来的压力,只有考虑到这一点,路面才能长期稳定,车主也能放心开车。
然后呢,还得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你想啊,有的地方冬天下雪,夏天又热得像个火炉,这对路面可真是个大挑战。
沥青路面如果太薄,寒冷天气一来,容易出现裂缝;而在高温时节,沥青又容易软塌,路面就成了个“大粘糊”。
所以,气候的变化对设计厚度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要是你住在北方,那些冬天寒冷、雪花飞舞的地方,路面设计就得加厚;要是你在南方,那种湿气重、夏天暴晒的地方,也得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厚度,避免路面“失手”。
说到沥青路面的厚度,土壤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块松软的沙地上撒上一层沥青,走上一遍试试,路面是不是会出现下陷的现象?所以,土壤的承载力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厚度设计。
讲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
a
8
• 路表回弹弯沉是路面结构层与路基回弹变形之和,它与 路基顶面压应变有密切关系,且路基变形占总变形的量 约>90%。
所以:路表回弹弯沉指标反映了结构综合刚度。
• 在一次轮载作用下,弯沉越大且弯沉盆越陡深的疲劳寿 命(Fatigue Life)越短; 弯沉越小的且弯沉盆越宽 缓的疲劳寿命(Fatigue Life)越长。
弯沉值标准(容许弯沉)状态:以路面在车辆荷载反复作 用下出现纵向裂缝为临界状态,以纵向网裂为破坏状态。 所以,弯沉值主要反映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整体、 包括结构层部分应力与抗力对比失衡状态的表观特征。
11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86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三层弹性体系理论
设计指标:双轮轮隙中心路表容许弯沉值 lR
设计标准:实际弯沉 ls 2Ep11FlR
1.1 N0.2
A
A1
验算指标:容许拉应力 R K T,s(KsA aNb)
考虑了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
念
a
5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78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轴载换算方法—疲劳等效原则
多层体系换算为双层体系的方法——弯沉等效 提出了公路自然区划 初步建立了我国柔性路面设计体系
a
6
路表弯沉--路面结构设计的第一个指标
定义:路面结构受到荷载作用时产生的路表凹 陷量(沉陷量或称垂直位移)称弯沉。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交通部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研究
的经验关系式,以及永久变形与应力和温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式。
利用ALF 试验的3段车辙试验结果和沥青层中部(4cm 处)的竖向应力分析,对上述经验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修正后的车辙预估模型。
6. 路基和粒料层永久变形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系统对3种土和4种碎石粒料在不同含水量、压实度和偏应力级位条件下进行了永久变形试验,并以Tseng 和Lytton 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土和碎石的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应用此模型,按分层应变总和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典型路面结构的路基和粒料层的永久变形量。
依据安定理论的概念,控制住传到路基顶面的应力水平,使它产生的永久变形累积可以最终达到平衡状态,使上面的路面结构不会产生由于路基的过量永久变形而引起的损坏。
利用处于临界损坏状况的路面结构资料和达到该临界损坏状况时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即寿命),便可以反算出处于临界损坏状况时的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并建立起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同标准轴载作用次数间的关系式。
利用以往设计规范的容许弯沉公式,为不同标准轴次数反演出符合容许弯沉要求的路面结构,再针对这些路面结构反算出相应的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由此得到容许压应变与标准轴次之间的关系式: 2055.02z 1012.1--⨯=e N ε (3)选用了AASHO 试验路的195种路面结构,计算处于临界损坏状况(PSI =2.5)时的路基顶面压应变和标准轴载(100kN )累计作用次数,以此对式(3)进行验证。
二者相比较,共有117种AASHO 路面结构在允许荷载作用次数下达到了临界损坏,采用式(3)进行设计的保证率为60%。
此外,还同Shell 方法的路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关系式进行了对比。
式(3)的计算结果介于Shell50%保证率与85%保证率之间,表明所建立的路基顶面容许压应变公式是适用的。
7. 路基和粒料层回弹模量路基土和粒料是非线性弹塑性材料,其回弹模量值具有应力依赖性,并随其湿度和密实度状态变化。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参数成果-王秉纲
损坏模型
沥青层低温缩裂
基质沥青低温性能指标验证路段调查和测试
路段
T1 T2 T3 T4 T5 T6 Y1 Y2 Y3 T7 D X
平均 缝距 10m
20m
50m 70m
路龄 6年
5年 6年 4年 3年
BBR (-12˚C) S(MPa) m
453 0.37 366 0.34 392 0.35 417 0.41 266 0.39 245 0.39 294 0.35 278 0.35 288 0.35 238 0.43 141 0.40 131 0.39
分题报告
1 沥青路面的温度场和沥青面层的当量温度系数研 究
2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研究 3 沥青层疲劳开裂预估模型研究 4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面层抗永久变形预估 5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模量及衰变规律
6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疲劳损坏预估模型
7 路基与粒料层动态模量参数研究 8 路基湿度状况及模量调整系数研究 9 路基和粒料层抗永久变形性能预估 10 沥青面层低温缩裂研究 1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的协调与平衡 12 加速加载试验验证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指标和参数有待补充 材料性质指标和测试方法未反映其力学特
性
应力依赖性、温度依赖性和湿度依赖性
3. 研究方案
• 遵循力学-经验法 • 针对不同损坏的多指标体系 • 建模以室内试验为主,ALF试验验证和修正 • 当量损坏法分析 • 材料参数选用力学指标和科学试验方法测定 • 参数采集按三层次要求 • 以国内外的前沿水平为基础
沥青劲度S(MPa) 85 50
预估 I 值 2.9 7.8 5.5 7.8 7.8 0.96 0.96 0.57 4.8 2.5 6.3 6.3 6.3
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的研讨
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的研讨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主要病害和现行规范的分析,提出一些设计中理应考虑的因素,以期更加完善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提出更为有效的设计指标和参数。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参数1.引言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设计指标和相应的参数都有具体的规定,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设计指标和参数进行着不断的优化选择,如果新的设计指标和参数更为有效,对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后期病害的预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对我国设计规范的回顾2.1 1958 年版规范1958 版规范以极限相对弯沉作为设计指标,设计方法采用单圆荷载均质体弹性理论。
极限相对弯沉λk= lk / D,D 为荷载作用面积当量圆直径,lk 为路面处于极限状况时,在荷载作用中心处的路表极限弯沉值。
2.2 1966 年版规范1966 年版规范主要是修正了1958 年版规范的弯沉计算公式,提出了中国气候分区及路基和路面材料计算参数值表,但设计标准与设计指标没有变动。
2.3 1978 年版规范1978 年版规范以容许弯沉作为设计指标。
容许弯沉是路面达到破坏状况时双轮轮隙中点的路标回弹弯沉值。
对弯沉在全面调查时,按路表外观特征将沥青路面划分为 5 个等级,视第四个等级的沥青路面已达到损坏状况,以第四等级路面弯沉低限作为路面处于破坏临界状态的划界标准,此时的弯沉值即容许弯沉值。
容许弯沉值的经验公式:l R=(mm)Nf ——路面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A1——路面类型相关的系数。
2.4 1986 年版规范1986 年版规范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主要设计指标,对容许弯沉公式中的系数做了修改,并增加了公路等级系数,另外增加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整体性材料基层的弯拉应力验算指标。
(mm)A2——公路等级系数。
2.5 1997 年版规范1997 年版规范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
对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的改进
规定在条文说明部分对重轴载的 设计处理(>130KN轴载的换算系数) 和过大轴重取值与轴载换算当量系数n 的取值作了具体规定,归纳起来如下:
半刚性基层的轴载换算当量系 数。长安大学提出的“重载沥青路面 研究”报告表明:“沥青路面弯沉、 弯拉应力曲线随轴重的增加呈非线性 增加,轴重50~130KN为线性,轴重 大于130KN呈非线性,考虑非线性特 点,当轴重在130~300KN时按弯沉 设计”。
柔性基层结构厚度>300mm时,为柔性
沥青混合料增加了SMA、开级配 路表弯沉
结构,180~300mm时内插(姚祖康取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增加了密级配沥青
从保证沥青路面结构整体刚度的 1.3)。随着沥青面层厚度的增加及沥
碎石基层;密级配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的 设计指标提出了对路表回弹弯沉值的要 青碎石和级配碎石基层的使用,混合式
半刚性路面层间连续接触时,在 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稳定碎石等模 量较高的基层时,沥青面层很少受到拉 应力作用。
半刚性路面层间滑动接触时,半 刚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底面便会出现拉 应力或拉应力变大。出现这样的情况对 沥青面层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从文 献2分析来看,尽管出现了滑动接触, 绝大多数情况下半刚性基层的疲劳开裂 早于沥青面层。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 沥青面层底面的拉应力验算指标对结构
旧路评测。在对旧路进行无破 损强度检测时,使用路段的计算弯 沉L0来进行评定强度指标是否满足要 求。沥青面层的劲度随温度而变,路 基的模量随湿度而变;因而,弯沉测 定结果同测定时路面结构的温度和湿 度状况有关:通常以20℃作为沥青 路面的标准测定温度,以最不利季节 (冰冻地区为春融季节,无冰冻地区 为雨季)作为测定时期。对于在其他 环境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应作温度和 湿度修正。
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及其要求
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及其要求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及其相关要求1. 引言•沥青路面是目前我国常见的道路铺设材料之一,在城市和乡村道路的建设中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道路的安全和耐久性,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最新版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
2. 设计指标•路面结构设计要求 - 路面的基层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并经过充分的压实,以确保结构的牢固稳定。
- 沥青层的厚度应根据道路的流量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 路面的排水性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以确保道路在雨天时能够快速排除积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材料要求 - 沥青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粘结性、柔性和抗老化性能。
- 骨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损的石子,并进行合理的级配设计,以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示例说明•路面结构设计示例 - 通过对道路流量和气候条件的分析,设计师确定了某城市主干道的沥青路面结构。
在基层上使用了厚度为30厘米的砾石层,经过充分压实后提供了良好的承载能力。
沥青层的厚度根据该道路的流量和气候条件确定为10厘米,以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设置了适当的标志和警示标志,以保证交通安全。
•材料要求示例 - 在某农村地区修建农田公路时,设计师选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材料。
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性、柔性和抗老化性能,能够在高温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
骨料选用了坚硬且耐磨损的石子,并进行了合理的级配设计,确保了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设计我国2017版沥青路面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道路情况和区域条件,合理确定路面结构和材料要求,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这些设计指标的遵循和执行将有助于改善我国道路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路面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通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和行车速度,而在设计过程中,各类参数的正确选用对路面能否适应行车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沥青路面设计交通荷载的车辆种类、轮压和标准轴载、车道系数、路面结构材料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沥青路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在控制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路面完工后实际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合理的路面各类设计参数,包括交通荷载参数及路面结构材料参数,以确保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施工及质量管理有的放矢。
1、交通荷载1.1车辆种类客车又分为小客车、中客车与大客车。
小客车自身质量与满载总质量都比较轻;中客车一般为包括6个座位至20个座位的中型客车;大客车一般是指20个座位以上的大型车(客车包括铰接车和双层客车)。
公路上行驶的长途客车一般为两轴,座位数在40~50人之间,还有一些进口的长途客车,座位数约70人,这些长途客车满载总重在10t左右,根据实际轴荷载的分布情况,大客车的轴荷与中型货车十分接近,力学分类可以归为一类。
对于货车而言,吨位低于8t的为中小型货车,8t以上的为重型货车。
路面结构设计与验算使用的参数是设计年限内的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实际计算时,对沥青路面,只将轴载大于25kN的汽车计入,其余的对标准轴载作用次数影响极小,一般忽略不计。
1.2标准轴载由于作用在路面的设计荷载千变万化,一般选用一种轴载作为路面结构设计的标准车载,其他各种车载按照一定的原则换算成标准轴载。
而标准轴载一般要求对路面的响应较大、同时又能反映本国公路运输运营车辆的总体轴载水平。
为了统一设计标准和便于交通管理,各个国家对标准轴载均有明确的规定。
我国根据公路运输运营车辆的实际,公路与城市道路有关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的研讨摘要:本文通过对公路主要病害和现行规范的分析,提出一些设计中理应考虑的因素,以期更加完善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提出更为有效的设计指标和参数。
关键词: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参数
1.引言
我国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设计指标和相应的参数都有具体的规定,并且随时间的推移,设计指标和参数进行着不断的优化选择,如果新的设计指标和参数更为有效,对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和后期病害的预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对我国设计规范的回顾
2.1 1958 年版规范
1958 版规范以极限相对弯沉作为设计指标,设计方法采用单圆荷载均质体弹性理论。
极限相对弯沉λk= lk / d,d 为荷载作用面积当量圆直径,lk 为路面处于极限状况时,在荷载作用中心处的路表极限弯沉值。
2.2 1966 年版规范
1966 年版规范主要是修正了1958 年版规范的弯沉计算公式,提出了中国气候分区及路基和路面材料计算参数值表,但设计标准与设计指标没有变动。
2.3 1978 年版规范
1978 年版规范以容许弯沉作为设计指标。
容许弯沉是路面达到
破坏状况时双轮轮隙中点的路标回弹弯沉值。
对弯沉在全面调查时,按路表外观特征将沥青路面划分为5 个等级,视第四个等级的沥青路面已达到损坏状况,以第四等级路面弯沉低限作为路面处于破坏临界状态的划界标准,此时的弯沉值即容许弯沉值。
容许弯沉值的经验公式:
l r=(mm)
nf ——路面达到临界破坏状态时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a1——路面类型相关的系数。
2.4 1986 年版规范
1986 年版规范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主要设计指标,对容许弯沉公式中的系数做了修改,并增加了公路等级系数,另外增加了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整体性材料基层的弯拉应力验算指标。
(mm)
a2——公路等级系数。
2.5 1997 年版规范
1997 年版规范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同86 规范比较,设计指标成设计弯沉,并且增加了基层类型系数。
(mm)
a3——基层类型系数。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取消了1987年设计规范中的诺谟图,沥青路面的设计采用专用计算机程序完成,这样避免了繁杂的查图设计工作。
2.6 2006 年版规范
2006年10月,交通部发布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新版本。
此版规范沿用了前一版(1997版)规范的结构设计方法。
(1)即:计算弯沉值不大于设计弯沉值
(2)即:计算点的层底拉应力不大于材料的容许拉应力
在进行结构响应分析时,材料参数的取用采用下述方法:(1)路基回弹模量采用承载板法测定,并以不利季节的数值作为设计值;(2)半刚性材料的回弹模量采用120天或180天龄期的压缩模量测定结果,其抗拉强度采用相同龄期的劈裂强度试验结果;(3)沥青混合量的模量采用20°c(计算路表弯沉)或15°c(计算层底拉应力)时的压缩模量测定结果,其抗拉强度采用15°c时的劈裂试验结果,但未考虑不同地区温度差异的影响。
3.对我国现有规范的设计指标和参数的分析
分析现行的设计指标和参数,可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路面结构厚度设计都是路表容许弯沉值指标起控制作用,但该指标无法具体反映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损坏类型。
(2)路表弯沉值是一项整体性、综合性和表观性的指标,其无法控制面层底面或基层底面的应力状况和大小,也不能如实反映路面可能出现的损坏类型。
(3)对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现行规范的设计指标和相关参数值有待补充
和修正。
(4)各项材料性质测试指标和方法未能如实反映材料的力学特性,故难以正确建立力学响应量与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
(5)新规范提出采用面层底面拉应力和半刚性基层底面拉应力作为设计指标指导路面结构设计,但已有研究指出:仅半刚性基层底面拉应力是一个有效指标。
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理论改进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必须采用多指标控制,才能避免或者控制车辙与裂缝等主要病害。
下面就疲劳开裂与车辙形成两个方面分别讨论如何进行沥青路面设计。
4.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寿命问题
我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以反射裂缝为主,反射裂缝的本质就是沥青面层在不利力学状态下的疲劳断裂。
进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时应该采用基层发生开裂后的等效模量,或者按照断裂的基层建立模型计算面层底面的拉应力、拉应变。
同时建立其适用于我国各个地区的沥青混合料材料的疲劳方程,结合新的计算方法进行路面结构的抗疲劳开裂设计。
4.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问题
随着我们沥青路面的设计厚度得到增加,车辙病害逐渐显现出来。
已有研究得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来自上中面层的流变变形及隆起变形,接近基层的部分变形很小。
可以推断控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需要在路面面层中选取一个合理的力学指标。
建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计算模型,考虑高温下
面层模量为400mpa,半刚性基层及其以下结构层强度与温度无关。
按照压应变和剪应变指标,在相同材料下对路面厚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路面厚度增加面层内部的压应变是变小的,而面层厚度增加导致面层内部剪应变增大。
鉴于目前路面结构设计存在众多不同意见,不对路面面层厚度发表相关看法。
至于控制面层永久变形的合理指标,希望公路领域专家早日确定一个合理的指标。
5.沥青路面设计理应考虑的指标和参数
5.1 沥青路面新指标和参数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改善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指标和参数,2005年初交通部立项开展研究,计划提出新的设计指标和响应的设计参数。
主要依据下述原则考虑:(1)仍遵循力学——经验法的基本思路;(2)针对层状复合结构和损坏类型多样化的特点,采用多设计指标体系,各指标分别控制对应的损坏类型;(3)设计基准期内路面的累计损伤仍采用当量损坏法分析;(4)对设计参数的采集要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规定不同精细或准确程度的方法;(5)材料性质参数应能反映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对其性状的影响,并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测定;(6)各种损坏模型的建立以室内试验为基础,室外验证和修正以路面加速加载试验(alf)为主;(7)在现有国内外前沿水平的基础上建立设计指标和参数的基本框架体系。
5.2 现行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指南所构建的设计指标体系:沥青层的疲劳寿命、无机结合料稳定层的疲劳寿命、路基顶面的容许压应变、沥
青混合料的蠕变率以及沥青的蠕变劲度和断裂应变,前三项主要与路面结构有关,而后两项则主要与材料组成有关,他们分别针对和控制五种主要路面损坏类型。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指南所构建的设计参数:路基和粒料层回弹模量、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和综合调整系数、沥青混合料动态压缩模量、无机结合料弹性模量,并相应地制定了各个参数的标准试验规程。
这些设计参数能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并能与设计指标的预估模型建立合理的相关关系。
6.结论
目前我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设计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是设计指标还存在不足。
为此,对于沥青路面有效的设计指标和参数的确定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和探讨、进行更为精确的论证,得出更为有效的模型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沥青路面设计指标和参数研究.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07-12.
[4] 沥青路面新设计指标和参数体系研究.公路交通科技
报.2008-9.
[5] 关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走向的探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